首页 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举报
开通vip

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nullnull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null第9讲 │ 学习目标导航 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七七事变;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全面抗战路线;日军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北平谈判;渡江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null第9讲 │ 主干考点梳理 ► 考点 1 日本侵华与全民族抗战   1.日本侵华 ...

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nullnull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null第9讲 │ 学习目标导航 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七七事变;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全面抗战路线;日军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北平谈判;渡江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null第9讲 │ 主干考点梳理 ► 考点 1 日本侵华与全民族抗战   1.日本侵华 (1)局部侵华:从1931年____________后占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 ①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②扩大:日本先后占领________、广州、武汉等地,中国失去华北、华南的大片领土。九一八事变平津null第9讲 │ 主干考点梳理 (3)侵略暴行 ①1937年12月制造了________大屠杀。 ②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丰润县的____________。 ③在中国东北的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____________”。   2.全民族的抗战   (1)政治上: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京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null第9讲 │ 主干考点梳理淞沪相持台儿庄人民战争百团大战1942null第9讲 │ 主干考点梳理  【思维拓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国共十年对峙后期初步形成的,抗日战争初期正式形成。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其主要的推动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虽然国民党在军事和政治地位上占主导地位,但中共始终是这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维护者,在思想路线上处于主导、核心地位。   3.抗战胜利及意义   (1)胜利: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945null第9讲 │ 主干考点梳理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______也得到提高。国际地位null第9讲 │ 主干考点梳理 ► 考点 2 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署《________》。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____________。   2.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______解放区。双十协定政协决议中原null第9讲 │ 主干考点梳理  3.战争进程   陕北大别山辽沈南京null第9讲 │ 主干考点梳理  4.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改变了世界__________,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具有世界意义。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____________的胜利。   【走出误区】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表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但不能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也不能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结束。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政治格局毛泽东思想null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全面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的特点   [拓展探究]   问题一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以抗日救国为宗旨的全民族抗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抗日战争的特点。   提示 (1)抗日战争是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   (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null  (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4)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二 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着国内和国外两个战场,国内又分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请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作简单评价。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提示 (1)抗战初期,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要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2)它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牵制了日军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   (3)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4)局限性: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术上只是消极防御,导致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   问题三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有关史实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提示 (1)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既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盟军战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目的是为了支援友邦,消灭日军。(2)中国远征军入缅之后,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并给英缅军队以有力支援。(3)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先后对日军实施反攻,取得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4)中国远征军在缅与盟军协同作战,起了战略配合作用,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2011•安徽卷] 下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为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 Bnull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远征军开辟国外战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材料提供的地图是中国抗战时期远征军路线图,当时中国派远征军,主要是保护滇缅公路,便于国际战略物资对中国的供应,故判断B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目的;C项是1944年打通的,当时谈不上切断;D项当时开辟时是在1942年,而日本投降是在1945年。  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命题分析] 抗日战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特点、抗战的史实、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等方面。复习时注意理解抗日战争中中国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及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比较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成败原因;正确认识中日历史问题,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变式题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战争的性质   B.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C.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D.民族立场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等信息,可知决定其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蒋介石的民族立场。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史料链接]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探究。   材料一 中共深切知道,在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前进路上,须要克服许多的障碍和困难,……有披沥自己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忱之必要。因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材料二 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 117次,小型战斗28 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 211 419人。空军阵亡4 321人,毁机2 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余位,其中有11位上将、34位中将、48位少将。   [解读史料]   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推动全民族抗日所做的努力:①中国共产党以拯救民族为第一要务,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愿,真切地表达了抗战决心。②认同“三民主义”,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取消苏维埃政府与红军番号,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真诚表达了与国民党团结抗日的愿望。    材料二主要说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抗战初期其领导的正面战场抵挡了绝大部分日军,打破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为持久抗战争取了时间;相持阶段,一直没有停止抗战;战争中大多数国民党官兵英勇作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近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的特征及成因 1.特征: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   (1)从合作到对抗   ①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掀起了1924—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②在国内外反动势力支持下,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出现了国共十年的对峙局面。null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  (2)二次合作到内战   ①随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争开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②抗战胜利后,蒋介“假和平,真内战”,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对抗,直到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   2.因素: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合作或者对抗,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主要表现为:null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null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  例2 [2011•天津卷] 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答案] Bnull  [解析] 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和平建国,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故B项正确。A、D两项在重庆谈判中没有解决;C项不是重庆谈判的内容。   [命题分析] 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及变化的历程、影响等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复习备考时,应注意:梳理国共关系的演变历程,分析制约国共关系的因素以及国共关系发展给我们的启示;认识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的原则与策略等。 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变式题  [2011•珠海模拟]下面是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电报内容:“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对这封电报解读准确的是(  )   A.当时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后来毛泽东亲赴重庆举行谈判   C.蒋介石表现和平善意,避免内战   D.当时共产党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   [答案] B   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故选B项。分析材料,A项说法错误,当时已抗战胜利;C项说法错误,蒋介石当时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D项说法错误,我党在军事上不占优势。第9讲 │ 重点要点探究null  1.[2011•上海卷]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第9讲 │ 教师备用习题null  [答案] B    [解析] 扣住关键词“滇西”主要在中缅交界,另从“岛寇”“十荡十决”等角度综合分析概括可知是中国远征军第八军的抗日活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主要在黄河流域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第9讲 │ 教师备用习题null  2.[2011•江苏卷]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第9讲 │ 教师备用习题null  [解析] 本题以抗战期间中日民间的信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材料的时间和内容。时间是“1938年4月”,抗战相持阶段开始于1938年底,排除①;陈怀民是飞行员,当时共产党没有空军,所以他是正面战场的英雄代表,②的表述正确。第9讲 │ 教师备用习题null  3.[2010•北京卷]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答案] D   第9讲 │ 教师备用习题null  [解析]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结抗战,应该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本题应该是指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役,故正确选项是D项。A项并不是全民族抗战,主要是农民阶级,而且主要在京津地区;B、C两项主要体现阶级矛盾。第9讲 │ 教师备用习题
本文档为【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6631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87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12-10-31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