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举报
开通vip

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110 现代传播 2011 年第 11 期 (总第 184 期) 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 安 然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问卷方式对某高校传播学专业的中国学生和该校的外国留学生在跨文化敏感 认知和意识等 8 个维度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外学生在跨文化敏感的 7 个方面 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互动参与程度、尊重文化差异、自信程度、互动喜好程度、互动关注程度、 民族优越性、互动频率。但中外学生在交流欲望上没有差异。本文引用跨文化敏感研究的系列理论分 析其原因并对中外学生的跨文...

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110 现代传播 2011 年第 11 期 (总第 184 期) 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安 然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问卷方式对某高校传播学专业的中国学生和该校的外国留学生在跨文化敏感 认知和意识等 8 个维度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外学生在跨文化敏感的 7 个方面 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互动参与程度、尊重文化差异、自信程度、互动喜好程度、互动关注程度、 民族优越性、互动频率。但中外学生在交流欲望上没有差异。本文引用跨文化敏感研究的系列理论分 析其原因并对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互动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跨文化传播;跨文化适应 引言 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校园出现了越来越 多的各国留学生。这对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间的跨文 化传播研究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跨文化传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是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适应。本研究旨在 了解中国高校学生和来华留学生两个群体在对跨文化 敏感的认知和意识上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双方 学生的跨文化沟通带来什么问题,对留学生的跨文化 适应有什么影响。 1. 跨文化敏感文献综述 在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最基本也是最核心 的研究问题之一是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对跨 文化敏感进行研究。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Bronfen- brener et al 就提出了人际间敏感性的概念 (interper- sonal sensitivity) ,即对其他群体行为、感知和情感差 异的关注。①Bennett 界定了文化敏感的六个阶段。前 三阶段是:拒绝、反对、贬低 (denial,defense / re- versal,minimization) ,后三阶段是:接受、适应、整 合 (acceptance,adaptation, integration)。Bennett 认 为跨文化敏感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从认知、 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在情感态度上从拒绝某种文化到 到整合几种文化的一种能力。Bennett 建立了跨文化 敏感发展模式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他认为,发展跨文化敏感度就是指个人 将自身身份特征作为一个文化因素来理解的一种扩大 意识,是对个人的理解既作为个体也作为一种文化意 义的创造。这个模式强调个人对文化差异的主观感 受,是一种无意识的意义建构过程。这个模式主要是 帮助从事跨文化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学生们在不同阶 段的跨文化感受并以此设置专门的课程。目的是帮助 引入一系列相关概念和技能来帮助学生适应跨文化问 题。②Bennett的模式涉及到两个概念,我族中心主义 (ethnocentrism)和我族相对主义 (ethnorelativism) , 它包括人们在建构现实的过程中文化角色意识的转换 和改变。③ Bhawju & Brislin (1992)试图发展一种量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从集 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表征的群体来测量他们的跨文化敏 感度。他们根据情感、认知和行为三方面构成的跨文 化交流能力来测量跨文化敏感度。影响因子为:对不 同文化行为的理解、对不同文化的开放意识、个人在 主流文化中所显示的灵活性。但 Kapoor and Comadena 指出由于概念的模糊,该量表的有效性存在问题。④ Chen & Starosta发表文章指出,跨文化交流能力与跨 文化敏感应该区分开来。跨文化敏感可以界定为 “个 人在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的态度上,形成的一种积极 性情感,使之跨文化交流更为准确有效”⑤。由此说 明,跨文化敏感具有其动态的意义。个人是否想去理 解、交流、接受对方的欲望决定其跨文化交流的结 果,他们提出跨文化敏感的要素包括自尊 (self - es- teem)、自控 (self - monitoring)、开放 (open - mind- edness)、换位思考 (empathy)、互动 (interaction in- volvement)和延缓判断 (suspending judgment)。同时 指出,跨文化意识 (intercultural awareness)与认知有 关,跨文化敏感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与情感有 传媒教育 安 然: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现代传播 2011 年第 11 期(总第 184 期) 111 关,而跨文化能力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与行为 有关。⑥紧接着,Chen & Starosta 设计出跨文化敏感度 的量表。⑦德国学者对其量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效 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满意。⑧本文将会使用该量 表对中外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进行测量。 国内关于跨文化敏感的认知研究目前还比较欠 缺,尤其是关于中外学生间的跨文化传播与敏感意识 的论述还不多见。 2. 研究目的与问题 本文通过实证对比研究,发现中外学生在跨文化 敏感度,其中包括跨文化交流的欲望是否存在差异, 并发现留学生在中国高校的跨文化适应障碍,是自身 心理因素还是社会因素,中国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态度 究竟如何,他们的态度是否妨碍了留学生的跨文化适 应,从而提出中国学生该如何提升自身跨文化敏感度 的意见。 具体假设问题如下: (1)中外学生跨文化敏感诸方面存在差异; (2)中外学生彼此沟通的欲望存在差异; (3)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互动频率有差异。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由于中外学生背景都有着许多复杂性,如中国学 生的知识理念与感知体验的差异,留学生不同文化群 体的差异等,测量他们的跨文化敏感度需要有一套科 学的方法。本研究是将国际跨文化传播领域非常经典 的三份问卷综合成的一份调查问卷来进行调查。这三 份问卷分别来自国际跨文化传播知名学者在国际知名 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Chen,G. M. ,& Starosta,W. J. (2000) .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 Human Communication,3,1 - 15. Neuliep,J. W. ,McCroskey,J. C. (1997) . The development of a U. S. and generalized ethnocentrism scal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14 (4) ,385 - 398. Kassing,J. W. (1997) .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 cultural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Scal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14 (4) ,399 - 407. 采用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经典问卷,对问 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提出了保障。同时,也可以在将来 的研究中将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与西方或其 他国家的情况相比较,从而得出更宏观的比较研究 结果。 具体研究过程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外学生 在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交流的愿望方面是否存在差 异,并探询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模式。 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基本数据调查 (包括性别、 年龄等)和 8 个设定维度,它们是互动参与、尊重文 化差异、互动自信、互动喜好、互动关注、民族优越 性、互动频率和交流欲望。 问卷分别发放给中国南方一所大型综合性大学的 中外学生,中国学生选取了传播学专业 (communica- tion)的 177 名学生,其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选 取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是考虑到传播学专业相对其他 专业,是专门研究沟通交流与传播的,学生在沟通的 训练上应该更敏感、在态度上应该更包容开放。留学 生共有 180 名 (包括语言培训生,本、硕、博学生)。 问卷全部是随堂上课当场发放并全部收回。填写时间 大约在 6—7 分钟。所有问卷全部用 spss 软件进行描 述性统计分析、均值比较和 T值检验。 二、问卷结果描述 1. 中外学生跨文化敏感基本数据描述 本文作者分别对 177 名中国学生和 180 名留学 生的问卷做了信度测试,分别为 0. 6479 和 0. 7262。 填写问卷学生的年龄主要分布在 20—25 岁之间。中 国学 生 和 留 学 生 在 男 女 性 别 的 比 例 分 别 是: 50. 8% /49. 2%;44. 5% /55. 5%。填写问卷的留学 生来自 5 大洲的 79 个国家,但大部分学生来自东南 亚、非洲和中东地区,西方国家的学生较少,这和 该校的留学生来源地区吻合,也和在华留学生来源 比例基本吻合。填写问卷的中国学生为 149 名本科 生和 28 名研究生。 2. 中外学生跨文化敏感均值显示 中外学生跨文化敏感 8 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互动参 与、尊重文化差异、互动自信、互动喜好、互动关 注、民族优越性、互动频率和交流欲望。由于交流频 率的问题不是用与其他问题同等的程度来表述,故不 用均值显示。其他 7 个维度的均值显示如表 1: 安 然: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传媒教育 112 现代传播 2011 年第 11 期 (总第 184 期) 表 1 中外学生 7 个维度的均值分值 两大类别 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互动参与 中国学生 177 3. 7635 . 48325 . 03632 留学生 180 3. 5944 . 47372 . 03531 尊重文化差异 中国学生 177 3. 9633 . 47977 . 03606 留学生 180 3. 7620 . 60748 . 04528 互动自信 中国学生 177 2. 9480 . 55063 . 04139 留学生 180 3. 5222 . 60404 . 04502 互动喜好 中国学生 177 4. 0264 . 62608 . 04706 留学生 180 3. 6407 . 75030 . 05592 互动关注 中国学生 177 3. 6629 . 62461 . 04695 留学生 180 3. 4611 . 56735 . 04229 民族优越性 中国学生 177 2. 7106 . 30108 . 02263 留学生 180 2. 9250 . 39110 . 02915 交流欲望 中国学生 177 3. 5443 . 59704 . 04488 留学生 180 3. 6213 . 69979 . 05216 通过均值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生在跨文化 交流过程中的互动参与、互动喜好、互动关注和尊重 文化差异方面的数据都明显高于留学生。说明中国学 生的跨文化敏感认知与素质都高于留学生。但在交流 过程中的互动自信、民族优越感以及交流欲望方面, 又都低于留学生。 3. 中外学生跨文化敏感差异性显示 (见表 2) 表 2 显示:1. 中外学生在互动参与、尊重不同文 化差异、互动自信、互动喜好、互动关注、民族优越 性、方面均显出“显著差异”(Sig. 远远小于 0. 05)。 2. 中外学生在交流欲望上 “没有差异”(Sig. 为 0. 264,远远大于 0. 05)。由此,假设 1 成立。假设 2 不成立。 4. 对第 8 个维度“互动频率”的比较 (见表 3) 表 2 中外学生跨文化敏感 7 个一级指标的独立样本 T检验结果 t df Sig. (2 - tailed) Mean Difference Std. Error Differenc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Lower Upper 互动参与 3. 338 354. 521 . 001 . 1691 . 05066 . 06945 . 26870 尊重文化差异 3. 477 339. 270 . 001 . 2012 . 05788 . 08738 . 31510 互动自信 - 9. 389 352. 986 . 000 - . 5742 . 06116 - . 69447 - . 45392 互动喜好 5. 276 345. 872 . 000 . 3856 . 07309 . 24187 . 52938 互动关注 3. 194 350. 552 . 002 . 2018 . 06319 . 07752 . 32606 民族优越性 - 5. 809 335. 749 . 000 - . 2144 . 03690 - . 28698 - . 14180 交流欲望 - 1. 120 348. 097 . 264 - . 0770 . 06881 - . 21237 . 05829 表 3 中外学生在交流频率上的差异 问题:你多久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一次? (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对比)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中国学生 留学生 中国学生 留学生 中国学生 留学生 Valid 常常 10 41 5. 6 22. 8 5. 6 22. 8 有时 42 89 23. 7 49. 4 23. 7 49. 4 偶尔 111 49 62. 7 27. 2 62. 7 27. 2 从不 13 1 7. 3 . 6 7. 3 . 6 Total 177 18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从以上表中看出,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明显少 于留学生。留学生作为外来人群,更希望和不同文化 人群交流,自然交流的频率高。而中国学生由于处在 主流社会位置,虽然也有要与其他文化交流的欲望, 传媒教育 安 然: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现代传播 2011 年第 11 期(总第 184 期) 113 但并没有高频率的交流实质体现。假设 3 成立。 三、结论与分析 根据以上对调查问卷进行的统计分析,结论如 下:假设 1:中外学生跨文化敏感诸方面存在差异, 成立。假设 2:中外学生彼此想沟通的欲望存在差 异,不成立。假设 3: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互动频次有 差异,成立。 1. 中国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意识应更多地体现为 “知行合一” 问卷调查结果是中国学生知行不合一,在分值上 体现自身开放包容的程度高,但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交 流。由于中国学生处在自身的文化内,并没有太多的 欲望和机会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他们对 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停留在想象和理想状态,也 就是中国人常说的 “知”,认为该怎么样。一方面中 国学生认为要有跨文化敏感,要接纳外来文化,但在 实际相处中,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并不完全一致。例如 一位研究生的观察笔记写道:“我的一位同学曾经向 我抱怨:‘那些黑人来我们国家留学,就应该按照我 们中国文化来做,但好像他们希望我们要跟随他们。’ 有些同学认为,既然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就应该适 应中国的文化,包括课堂授课方式等其他的文化因 素,而不是让中国学生去适应他们的方式和思维。” 这种体现也可能在问卷调查中表现出来,也就是在分 值上体现自身开放包容的程度高,但在实际交流中并 非绝对一致。中国学生要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留 学生,而不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关在课堂上 理解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的概念与理论,从而导致在理 论上对留学生多元文化认同,而在实际生活接触中远 离甚至有些不喜欢。因此,需要对中国学生进行跨文 化培训。要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情境,角色扮演和关 键事件等方式来培训中国学生跨文化敏感的行为意 识。使中国学生具有基本的沟通能力,进而发展成社 交能力 (social competence)和换位思考能力 (empa- thy) ,体谅对方。 中国学生需认识到,即使在自己的国度,如果要 具有全球视野,也需要具备跨文化适应能力,即逆向 跨文化适应能力。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更 多的是发生在微观的课堂环境,这种环境下两种学生 的表现,他们彼此互动时的主动与被动,互动环境的 维持和稳定,等等,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已有探讨。 Chen & An 于 2010 年提出了跨文化领导力的中国 模式。它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自我修身能力 (Self Cultivation)。这是从个人训练角度来看,强调自我培 养,分为对敏感度和创造力的培养。其次是完整深刻 的认知能力 (Context Profundity) ,适者生存,强调适 应环境 (人不能改变环境时就要顺应环境) ,当今就 是要具备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理念。最后是行为的娴熟 表现即互动协调能力 (Action Dexterity) ,审时度势, 有时空概念,协调时、机、位。概括起来就是:对内 修身,对外适应,预测协调。中国学生跨文化敏感的 “知”和“行”应该朝这三种能力努力。⑨ 2. 留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应在行为上 “入乡随俗” 调查结果同时也显示中国学生的跨文化认知程度 比留学生要高一些,说明中国学生并不构成留学生跨 文化适应障碍的方面。留学生在 “自身参与”、 “喜 欢交流”、“关注交流过程”和 “尊重对方文化”方 面都低于中国学生。这是因为留学生本身处在一个跨 文化的过程中,他们的经历原本会使他们的跨文化敏 感度比中国学生高,但在实际过程中的失败导致他们 在跨文化敏感意识方面有所退却。如以下留学生的表 述:“班上的人跟我好像没有什么话题可说,没有特 别主动想约我,我也试过,但他们好像觉得学习要紧 呀,或者说下次有时间,一拖再拖。他们可能感情会 比较好,对我的了解比较少,没有那么深,好像跟我 会有一层隔膜。”留学生也有群体意识,也停留在本 文化圈交流,尤其是文化背景与中国文化相近的那些 学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使他们更愿意和同胞在一 起。留学生从一种文化进入一种新文化,自然是想交 流。尽管留学生想交流的欲望比中国学生强,但彼此 的差异性并不“显著”。留学生的交流限制在留学生 内进行跨文化交流,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留学生和中国 学生越来越脱节,尽管都生活在一个校园里。留学生 要想完成跨文化适应过程,需要加强自身跨文化敏感 度的学习,调整改变自身。因为毕竟是自己要跨这个 文化障碍,要入中国文化这个 “乡”与 “俗”。留学 生的跨文化适应在很大程度上要调整自身。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似乎具有中国文化的 “阴阳 鱼”的意义,如果以白色代表留学生,那黑眼便是留 学生在跨文化过程中不断吸取的中国文化。但在这个 过程中,如何加快黑眼扩散的过程,是值得从事来华 留学生教育的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中外学生 跨文化敏感性的分析,笔者提出这个过程是两方面的 安 然: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传媒教育 114 现代传播 2011 年第 11 期 (总第 184 期) 集合体:自身敏感—应变、外界敏感—推压。 自身敏感—蜕变,这包涵 Berry 濡化策略中 “整 合”的含义,但又超越整合,形成一个渐新的 “自 我”,如同 Kim提出的理论模式 “压力—适应—动态 发展”(The stress– adaptation– growth dynamic)。自 身应变着重在“适应”而后 “改变”。这包括文化知 识的接收与更新,自身跨文化的心理素质提高,即不 断地反思调整自己,跨文化技能的增强,从而拥有一 群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自身也就融入了新文化。瑏瑠 外界敏感—推压有 Berry 濡化策略中的 “同化” 含义,但留学生人群又不仅仅是被同化,而是在吸收 中创造,从而达到 “似是而非”的境地与境界。外 界因敏感而体现的关心关爱、帮助体谅是帮助留学生 跨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主流文化的人群即中国 学生要提供移居人群 (留学生)一个可以跨越文化 间障碍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移居人群学习、思 考、调整、融合,完成 “适应加改变”的过程,而 后形成一个新的自我。这个 “自我”既保留原有文 化的痕迹,又具有新文化的特点,是多重文化的表层 集合体,也类似 Weinreich提到的灵活身份瑏瑡 (flexible identities)和 Kim 提到的跨文化身份瑏瑢 (intercultural personhood)。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的 各项指标进行了描述分析,发现中外学生在互动参与 程度、尊重文化差异、自信程度、互动喜欢程度、互 动时的关注程度、民族优越性、互动频率方面均显出 “显著差异”。通过对中外学生差异性分析,发现中 外学生在跨文化敏感方面各有自身积极和不积极的方 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外学生在跨文化接触中所持 有的态度和采取的策略,采取主动策略的会表现为文 化整合和同化的趋势,采取被动策略的会表现为文化 边缘和分离状态。跨文化成功人士通常具备一些共同 点,如对跨文化问题的敏感、包容开放的心态、整合 与创新相融合的思维等。 本文系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重点资助 项目“留学生教育吸引力提升影响因素及对策———从 华工留学生的视角” (项目编号:20101006)的研究 成果。 注释: ① Bronfenbrener,U. ,Harding,J,& Gallwey,M. The measurement of skill in social perception in McClelland,D. C. (edited)Talent and society. New York:Van Nostrand,1958. ② Bennett,M. J. Towards ethnorelativism: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Minneapolis,Minnesota,1984. ③ Bennett,M. J. Towards ethnorelativism: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in R. M. Paige (edited)Education for the inter- cultural experience. Yarmouth,ME:Intercultural Press,Inc,1993,p21 - 71. ④ Kapoor,S. ,& Comadena,M.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individualist - collectivist setting,Paper presented a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vention,Albuquerque New Mexico,1996. ⑤⑥ Chen,G. M. & Starosta,W. J.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Human Communication. 1997,1 (1) ,p7,p1 - 16. ⑦ Chen,G. M. & Starosta,W. J.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Human Communication. 2000,3,p1 - 15. ⑧ Fritz,W. ,Mollenberg,A. ,& Chen,G. M. Measuring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00,11,p165 - 176. ⑨ Chen,G. M. ,& An,R. A Chinese model of intercultural leadership competence,in D. K. Deardorff (edited)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 cultural Competence,2009,Thousand Oaks,CA:Sage,P196 - 208. ⑩ Kim,Y. Cross - cultural adaptation:An integrative theory in R. L. Wiseman (edited)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ousand Oaks,CA:Sage,1995,p109 - 117. 瑏瑡 Weireich P. ‘Enculturation’,not‘acculturation’:conceptualizing and assessing identity processes in migrant communities,International Jouran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9,33,p124 - 139. 瑏瑢 Kim,Y. Intercultural personhood:Globalization and a way of be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8,32,p359 - 368.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李 立】 传媒教育 安 然: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
本文档为【中外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对比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286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0-16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