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通史教学:期末复习小抄

世界通史教学:期末复习小抄

举报
开通vip

世界通史教学:期末复习小抄世界通史教学:期末复习小抄 世界通史(三) 绪 论 一、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 1、传统分期——受到苏联史学的影响,以阶级斗争为主线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现在分期:综合考虑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变化,从全球史观与整体史观出发 2 现代史:20世纪初期(1)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2)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的完成,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3)自然科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确立。 二、关于世界史体系的构建问题 1. 全球史观2. 文明史观3. 现代化...

世界通史教学:期末复习小抄
世界通史教学:期末复习小抄 世界通史(三) 绪 论 一、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 1、传统分期——受到苏联史学的影响,以阶级斗争为主线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现在分期:综合考虑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变化,从全球史观与整体史观出发 2 现代史:20世纪初期(1)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2)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的完成,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3)自然科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确立。 二、关于世界史体系的构建问题 1. 全球史观2. 文明史观3. 现代化史观4. 资本主义史观 三、世界现代史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00,1923年,帝国主义战争与革命互相交错时期 1、多场战争:1898年的美西战争1899,1902年的英布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2、多场革命: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埃及华夫脱运动、中国五四爱国运动、朝鲜三一独立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9,1923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二阶段:1924,1929年,和平稳定局面的出现 经济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 国际格局上:洛迦诺公约、集体非战公约。 第三阶段:1929,193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酝酿时期。 1、美、英、法等国通过改革与国家干预等形式,逐步摆脱危机; 2、德、日、意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谋划 并展开对外战争; 3、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推行及其利弊 4、国际关系方面:“祸水东引”计划的破产 第四阶段: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开始;苏联参战;美国参战;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几次重要的会议及宣言;战争的结束;战后遗留问题。 第一章 二十世纪初的世界 第一节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殖民地:19、20世纪之初,殖民地基本瓜分完毕,英、法、德、俄成为最主要的殖民列强。 经济优势:资本:英、法、德、瑞士、荷兰、比利时成为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国; 工业:1870年,64.7%,美国占据23.3%;1913年,47.7%,美国占据35.8%。 对外贸易:1913年,英法德三国制成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60,。 军事:欧洲的俄、法、德、英是世界上的头等军事大国。 第二节 美国和日本的崛起 一、美国:走向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1(美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1894 2(争夺势力范围――美西战争 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西班牙在古巴的残暴统治激起了1895年的独立战争,危及美国资本家在该地的经济利益。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以此事于4月25日对西班牙宣战,先后在菲律宾和古巴歼灭西班牙舰队,12月签订巴黎和约,美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古巴、菲律宾、夏威夷等地。 (外交上的转向 3 (1)门户开放政策: 又称海约翰政策,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提出的对华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海提出。19世纪末,列强在华争划势力范围时美国一时无力兼顾。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于1899年9月6日向英、德、俄、法、日、意六国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承认它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关税特权和通商、航运等利益。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目的在于在列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为迟到者美国向中国扩展其政治、经济势力服务,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新阶段,转变为奉行独立的帝国主义大国政策。 (2)大棒政策: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 其影响下,美国从哥伦比亚夺去了运河区,修建了巴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在 拿马运河。 金元政策:20世纪初美国总统塔脱提出的主要应用于拉丁美洲的外交政策,目的在于利用经济手段对拉丁美洲国家进行控制,进一步杜绝欧洲国家的干涉,被认为是大棒政策的变种。在其影响下美国实现了对尼加拉瓜、利比里亚、中国的干涉。 二、日本:走向世界强国地位 1(日俄战争及其影响 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1900年俄以保护侨民和中东铁路为名占领东北三省,1904年日本不宣而战,1905年5月俄国舰队被全歼,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1905年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合约》。日俄战争使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获得在中国、朝鲜驻军权力,成为列强之一,俄国的扩张受到阻挠,加速1905年革命的到来,对世界历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2(吞并朝鲜 1910年,正式吞并 3(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节 列宁主义诞生与俄国1905年革命 一、俄国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 二、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与列宁主义的诞生 三、1905,1907年俄国革命 1905至1907年间发生于当时的俄国帝国境内一连串范围广泛,以反政府为目的,又或没有目标的社会动乱事件。1900-1903年俄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日俄战争加深了沙俄内部矛盾,布尔什维克党遂主张用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迫使沙俄政府于1906年制定基本法、成立国家杜马立法议会与施行多党制。1907年6月16日,发生“六三”政变,第二届杜马解散,俄国第一次人民革命结束。革命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为十月革命作了准备,促进了欧洲工人运动和亚洲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战争的根源 一、大国经济上的竞争 1. 关税战与对外市场的争夺 2. 经济地位的变迁1870-1914年间,美国、德国崛起,英法相对衰落。 二、殖民地的争夺 英德:东非与西南非 英法:暹罗及尼罗河流域 英俄:阿富汗与波斯 德法:摩洛哥与西非三、两大对立的联盟体系 1. 三国同盟 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德国、奥匈帝国分别与法国、俄罗斯帝国有着很深的矛盾,于1879年10月缔结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德国此后利用法意争夺突尼斯出现的矛盾,于1882年5月20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2. 三国协约 英、法和俄三国在1904-1907年为对抗三国同盟通过一系列互相谅解和支持的协议结成的军事同盟,包括1894年法俄协定、1904年英法协定和1907年英俄协约。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法、俄迅速靠近,英国也由于英德矛盾日益尖锐放弃了“光辉独立”的政策,向法、俄靠拢。三国互相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它使欧洲正式分裂成为两个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3. 联盟体系的后果 大国冲突,同盟国冲突,波及其殖民地,世界大战 四、民族主义的兴起 奥匈帝国境内面临的民族自决要求 塞尔维亚的要求,得到俄国的支持 第二节 战争的爆发及其进程 一、战争的爆发 1.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14年6月28日在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奥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在检阅军事演习后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事后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导致英、法、俄、德先后卷入战争。 战争性质的概括: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2. 各国参战理由&目的 英国:履行国际义务——确保世界霸主地位,打败竞争对手德国 法国:拯救文明、自由、法国和欧洲而战——收回被割让的领土,摧毁德国,重树大陆霸权 俄国:不得已卷入战争——确立巴尔干的统治地位,建立“大斯拉夫帝国” 德国:进行的是一场防御战争——建立“大德意志帝国”,争夺英法殖民地 意大利:建立地中海区域的霸权 日本: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进一步入侵中国 3战时秘密协定: 1915年3月的君士坦丁堡协定(英法俄) 1915年4月的伦敦密约 1916年8月的布加勒斯特条约(罗马尼亚) 1917年的法俄密约 1917年的英日密约 二、战争的欧洲阶段 1. 1914年:西线的消耗战 (1)德国的施里芬计划 一战时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制定的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要点是:德国在不可避免的两线中,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只用少数兵力监视和牵制俄国军队。是速决战计划,计划在6各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内结束整个战争。此计划低估了俄、法等国的作战和抵抗能力,最终失败。 (2)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会战。是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双发参战人数达150多万,以法军击退德军告终。也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使德国在西线速决战略破产,战争呈僵持状态。后西线进入消耗战与阵地战阶段。 (3)东线:坦能堡战役(德国击败俄国) 加里西亚战役(俄国击败奥匈) 巴尔干战场(德奥遭塞尔维亚顽强抵抗) 1915年:东线俄国的退却 2 (1)果尔利策战役(5.2—6.22)德奥击败俄国,造成俄军死伤110万,退却110公里; (2)达达尼尔海峡海峡之战 英法战舰试图通过海峡援助俄国(3月18日) (3)保加利亚参战与塞尔维亚的沦亡 10月14日保加利亚参战 1915年底塞尔维亚沦亡 (4)意大利参战 4月29日《伦敦密约》,协约国诱使意大利参战,但并未影响战争进程3. 1916年:双方的较量 (1)凡尔登战役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与法国在法国凡尔登进行的一场大型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从2.21至12.18,德法共伤亡70多万人,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此役是一战中时间最长的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受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无法及时弥补。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2)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军队于1916年6月24日至11月中旬为突破凡尔登战役的压力,突破德军防线,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的阵地进攻战役。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英军损失42万人,法军20万人,德军损失50万人。此役英法联军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使得战局的主导权逐渐从德国移向协约国一方。 (3)勃鲁西洛夫攻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为支援英法,俄军西南方面军在勃鲁西洛夫指挥下于1916年夏季对德奥联军实施的进攻战役。俄国将战线大大向前推进,重新占领了加利西亚的大部分,以伤亡100万人的代价击败奥匈,是一战中俄军赢得的最大胜利,奥匈面临灭亡的命运,也埋下了沙俄覆灭的种子。 (4)日德兰海战 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英国仍掌握着制海权。自此,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再以海军与协约国正面交锋,只能以潜水艇击沉舰艇,其后发展至无限制潜艇战。 3. 1917年:和平的诉求 (1)德国:7月19日,议会通过《和平决议》 (2)奥匈:新任皇帝派人到法国议和 (3)英国:兰斯多恩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公开信,要求结束冲突,否则西方文明将崩溃 三、战争的全球阶段:美国参战 1. 战争之初美国的中立政策 2. 1917年4月美国宣战,原因: (1)扩军运动的结果(2)工业、金融业巨头的推动 (3)德国的潜艇战 卢西塔尼亚号事件(1915.5.7):一战中英、德先后宣布作战海域后,德国潜艇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的事件。由于上有128名美国公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德国决定让步,向美国道歉,并赔偿死难者损失。 1917年1月31日开始的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这给英国造成严重威胁,被迫在大西洋实行全部护航制度,也导致美德断交。 (4)齐默尔曼电报(3.7) 是一战期间,一份由德意志帝国外交秘书齐默尔曼于1917年1月16号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发出的加密电报。电报建议与墨西哥结成对抗美国的军事联盟,许诺墨西哥得到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德克萨斯。但被截获,由美国总统公布后,加上之前的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美国对德国宣战。 三、战争的结束 1. 俄国退出战争(1917.11.8)2. 协约国优势地位的确立 4. 德国、奥匈等国的败降 3. 亚眠之战(8.8-13)与德军的惨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战局中英法军队对德军发起的一次进攻战役。 协约1918年8月 国军队要肃清亚眠突出部的德军,消除其对亚眠和巴黎—亚眠铁路的威胁。在联军大规模攻势下,德军大批投降,败局已定。协约国彻底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标志着德国军事失败的开始,引发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危机和崩溃,德国于在1918年11月11日被迫投降,一战结束。 第三节 战争的影响与后果 一、战争造成的损失与破坏 (1)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30多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的国家。 (2)死亡人数:1850万战斗人员850万,欧洲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二、造成欧洲的没落与美、日的崛起 三、俄国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四、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 第三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一战后的欧洲局势 一、欧洲地位的下降,美国地位的上升 二、俄罗斯帝国的崩溃(1917年的二月革命,罗曼诺夫王朝的终结) 三、德意志帝国的崩溃 1、社会民主党内部分裂 右派:艾伯特、谢德曼 中派:哈阿兹、考茨基 左派:李卜克内西、卢森堡2. 基尔军港水兵起义 3. 德皇退位与共和国的组建 4. 共产党的一月起义 四、奥匈帝国的瓦解 1、战争与民族矛盾的高涨2、奥皇帝退位与帝国的瓦解3、新兴民族国家的组建(东、中欧) 第二节 巴黎和会 一、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1、战胜国对战后世界安排的共识 (1)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赔偿全部损失 (2)考虑苏俄问题 (3)在处理战败国领土问题上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建立一批民族国家 (4)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美国的争霸世界计划 2 威尔逊的“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 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前提:美国地位的提高。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战后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抵制苏俄;在欧洲建立民族国家;组建国际联盟。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的企图。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3、英国:企图维护世界霸权并主掌欧洲 (1)一战使英国国际地位削弱,但仍拥有相当实力 (2)英国的争霸计划:削弱德国海军;“大陆均衡”政策;维护远东利益 4、争夺欧洲霸权的法国 (1)一战对法国的打击 (2)法国的争霸计划: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在欧洲的霸权 5、意大利与日本的目标 (1)意大利:履行“伦敦密约”的条件,索取南、土领土,占领阜姆港,获得对亚得里亚海与地中海的支配权 (2)日本的图谋:建立远东地区的霸权 二、巴黎和会的召开与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1.18,6.28 英、美、法、意、日 1 2、列强争论的主要问题 (1)会议的程序问题 美国:解决国际联盟问题 英国:德、土殖民地的瓜分问题(优先)法国:肢解德国问题 (2)对德和约问题:领土问题;赔款问题;军备裁减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 (3)波兰问题:“大波兰”计划的破产 (4)阜姆问题:意大利的要求未能满足 (5)中国的山东问题:德国在山东的利益交给日本 (6)苏俄问题:对俄实施经济封锁,建立波兰、波罗的海沿岸芬兰的“防疫地带” 3、《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内容: (1)德国及其盟国承认战争罪责 (2)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3)殖民地的瓜分“委任统治”,中国山东 (4)限制德国军备 (5)赔款与经济条款 德国外长兰佐?米勒(战争的责任问题) 评价自定 三、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1、《圣日尔曼条约》(1919.9.11)奥地利 2、《纳伊条约》(1919.11.27)保加利亚 3、《特里亚农条约》(1920.6.4)匈牙利 4、对土耳其的和约: 《色佛尔条约》(1920.8.10) 《洛桑条约》(1923.7.24) 5、对体系的评价: 标志着一战结束后在欧洲、近东、非洲建立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1)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民族主义与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 (2)根据战胜国利益来实行民族自决原则 (3)凡尔赛体系成为反苏反共的工具 (4)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国际联盟 一、国际联盟的成立 1919.4.28 通过国联盟约 1920.1.20 正式成立 二、国联盟约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1、宗旨:促使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2、职责与义务:裁减军备;互相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反对外来入侵;公开外交; “委任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将德国的前殖民地和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交给国联,委托给英、法、比、日等战胜国进行统治。是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期殖民统治被迫对旧有的殖民体系的改造,有进步性,但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3、评价:世界上第一个政治组织,反映了20世纪世界一体化。1946年4月 正式宣告解散 第四节 华盛顿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一、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 1、列强在亚太地区争霸的新格局 三条主线:(1)英、美试图遏制日本(2)三国海军军备竞赛(3)相互妥协,维护在华利益 2、英、美、日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1)英日关系:从同盟走向对抗(2)美日关系:矛盾日益激化(3)美英关系:对手伙伴 英国借助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来遏制日本 二、华盛顿会议及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议程:限制海军军备;远东太平洋问题 2、《四国条约》1921.12.13 英美日 评价:(1)美国外交的胜利(2)英国:无奈的选择(3)日本:扩张受英美法遏制;第一次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 3、《五国海军条约》1922.2.6 美英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限额:5:5:3:1.75:1.75 评价:(1)使英国正式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对等原则,标志英国海上优势终结,美国外交的胜利,日本战略上的胜利(2)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4、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与《九国公约》 (1)中国代表提出的“十项原则” (2)美国的“美国的鲁特四项原则”: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行政完整,坚持门户开放 (3)1922.2.4《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 (4)1922.2.6 《九国公约》 评价:“门户开放”成为现实,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被遏制 5、华盛顿体系及其实质 解决巴黎和会未解决部分问题,建立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 (1)标志着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2)日本野心得到暂时的遏制(3)美国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十月革命与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第一节 十月革命胜利 一、二月革命及两个政权的并存 1917年于俄罗斯发生的民主革命,是俄国革命的序幕。游行示威?武装暴动 3月8日,爆发工人示威游行,3月10日,彼得格勒爆发全城政治总罢工。3月12日,召开彼得格勒苏维埃代表大会,3月1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逊位,俄罗斯帝国灭亡。俄国出现了两个并存的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国家杜马委员会)、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二、《四月提纲》与群众斗争的兴起 在1917年4月17日(俄历四月四日)的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列宁作出的报告,名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此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这一形势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内容:拒绝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合作;反对俄罗斯继续参战;废除警察军队与国家官僚,成功创造十月革命成功的契机。 (1)革命的性质和方向: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2)革命的方式 “四月危机”1917年7月17日,爆发大规模工人游行示威事件(七月事件) 三、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及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 1、“七月事件” 1917年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即多次发生危机。它企图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来摆脱危机。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命令俄国在西南战线发起进攻,结果遭到惨败。消息传来,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17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游行,示威群众高呼“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要求苏维埃中央执委会立即夺取政权。下午2时,彼得格勒军区司令以“维护市内秩序”为名下令部队向示威群众开枪,造成400余人伤亡。临时政府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封闭《真理报》并通缉列宁。临时政府至此完全掌握了政权,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控制的苏维埃成为附庸。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的道路已被堵塞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宣告结束。 2、六大与起义方针的确定 四、科尔尼洛夫叛乱(9月7日) 1917 年9 月俄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的反革命叛乱。七月事变后,沙俄将军科尔尼洛夫被临时政府任命为最高总司令。他在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于9 月7 日公然发动叛乱,企图建立一个军事独裁政权来消灭革命力量。借口“保卫首都”,调号称“野蛮师”的克雷莫夫骑兵第三军团向彼得格勒推进,同时向克伦斯基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临时政府成员全体辞职,全部政权转交最高总司令。彼得格勒的4 万多名工人武装和1 万多名卫戍部队的革命士兵严阵以待。9 月1 3日,叛乱正式宣告平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形势开始成熟。 五、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由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政变。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亲自领导武装起义。从11月6日夜见到11月7日上午,二十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各个战略要地。7日晚,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向临时政府开炮,接着冬宫被攻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六、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中举行的全俄罗斯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归转工人农民士兵代表苏维埃。11月8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土地法令》法令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11月9日清晨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成立。 七、对十月革命评价的争论 1、“十月革命是一场革命还是一次政变”, 菲拉托夫:一次政变,其结果是为数不多但很团结的左翼激进派夺权。 沃洛布耶夫、洛吉诺夫:俄国各社会阶层程度不同地参加,是一次伟大的人民的社会革命,是一场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 2、“十月革命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西方自由派与俄国少数派(菲拉托夫):十月革命是俄国当时所经历的现代化危机的不幸产物„„给民族带来了灾难。 3、“俄国在1917年除了十月革命之外有无其他选择,” 谢缅尼科娃:纯西方的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过于薄弱,小资产阶级人数很少,自由派在社会上没有牢固的根基。斯塔尔采夫:1917年秋,两种选择,只不过某些主观因素使事变朝着有利于布尔什维克的方向发展,起义成为最符合逻辑的结局。 、“如何评价十月革命以及随之而建立的苏维埃国家的性质,” 4 阿福明: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开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继续,在十月革命中产生的苏维埃社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是没有资产阶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并具有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架的工业化社会的变种。 戈里诺夫: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的革命,十月革命后直至30年代形成的社会制度可以称为国家无产阶级工业化社会主义。 俄国革命存活的原因: (1)党员达60余万的共产党,权力集中,组织严密,为革命提供了一个特殊有力的工具。 (2)布尔什维克党是唯一有心并且有力将俄国巩固为一个国家政权的力量。 (3)革命让农民得到了土地。 第二节 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一、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1、政治方面 (1)同社会革命党人展开斗争 (2)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红军的组建:1918年初 “契卡”: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即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1917年12月4日通过《关于建立肃反委员会的决议》建立,捷尔任斯基为主席。它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揭露和摧毁大量反革命阴谋案件,但也发生滥用职权之事。1918年苏维埃政府在运输部门、军队和边境地区成立专门的肃反机构。它拥有很大权力 ,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1922年2月6日,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后来被克格勃所取代。 2、经济方面 (1)城市:国有化、工人监督条例(1917.11.21),对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废除外债 (2)农村:土地改革、余粮征集制(1918.5.9)规定全体农民必须把剩余的粮食按规定的价格卖给国家。 二、布列斯特和约 苏维埃俄国同德国及其同盟国(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签订的条约。苏俄面临的形势及对策—列宁:签订屈辱的和约;布哈林:坚决反对,以革命战争推动世界革命;托洛茨基:不战不和策略。合约使苏俄失去大片土地,但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11月德败后废除。 三、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叛乱的平定 1、捷克军团叛乱(1918.5-10) 2、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叛乱(1918.11-1919年底) 3、南方邓尼金叛乱(1919.夏,1920.初) 4、波兰军队的进攻(1920.4-10) “远东共和国”(1920.4-1922.11) 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至1920 年。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历史背景:国内形势的恶化—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的反扑;颠覆破坏活动的猖獗 2、主要内容:(1)余粮征集制(2)工业国有化(3)贸易国有化与食物配给制(4)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3、评价(1)积极方面(2)消极方面(3)“直接过渡”的一次尝试 第三节 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一、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的通过市场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内战结束后 、以实物税代替余的形势1、工业生产的下降2、农业的萧条3、不满情绪的高涨。内容:1粮征集制,调整农村的租佃关系(生产资料、土地)2、商品流通领域内的调整,国家定量供应――产品交换――自由贸易3、工业方面:重要工矿企业收归国有,中小企业合资经营 评价与意义:苏联经济政策的一次重大转折,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后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二、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1917.11.15,宣布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和自主权 波罗的海、乌克兰、高加索地区各自治共和国的成立;格鲁吉亚加入联盟问题 2、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1922.12.30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 1、工农业的发展 2、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1)坚持工农联盟 合作化运动(2)改造旧的国家 机器 (3)防止党内分裂:对斯大林、托洛斯基的评价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改造与建设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1、党内夺权斗争的加剧 (1)托洛斯基主张党内制度民主化,被打倒(2)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俄共十四大 2、工业化目标的提出 1925年底的十四大上提出(1)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2)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 A 利润 B 农业税 C 发行公债 D 提高工业品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出售价格 3、对工业化政策的不同意见 (1)布哈林的意见 (2)托洛斯基―季诺维也夫联盟,1926 4、五年计划的制定,1929.4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农业集体化运动:192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苏联农业集体化实际上是通过农业的集体生产从而使得农业能更好地为工业提供原料,从而加快工业化的发展。集体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贫农的生活水平,但损害了很大一部分中农的利益,导致了他们生产积极性的下降。 1、历史背景 )农村的进一步分化,大批富农的出现 (2)价格调整出现问题 (1 2、十五大与集体化目标的提出,1927年底 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的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3、布哈林的正确建议 1928年9月 《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 4、农业集体化进程的加速:1929年11月 《大转变的一年》,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大力消灭富农阶级;强制性的农业集体化 5、集体农庄的建设及管理:减免农庄赋税,提供贷款和种子,加强农业的技术改造,加强对农庄的控制。1933年,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6、结果与评价 (1)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条件(2)农庄经济的萧条以及大量人口丧失 三、五年计划的实施 1、三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928.10-1932底;1933-1938;1938底-二战 2、五年计划的成就:(1)重工业的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3、不足之处:(1)发展的不平衡(2)产品质量低劣(3)资源的大量浪费 第五节 斯大林模式与苏联外交 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经济方面的特点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并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的特点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管理一切,直接发布命令;管理一切国家事务,民主法制不健全,领导的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最后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它使苏联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但高度集权模式阻碍苏联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误区。同时,在斯大林模式下,农民的物资极其匮乏。 一、1936年宪法与高度集中体制的确立 1、1936年宪法及其主要内容:1936.11.25 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宣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成,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2、政治经济体制: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3、经济上: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A 国家通过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实现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参与和控制 计划的广泛性、计划的指令性 B 否定市场机制与价值规律的作用 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谷物 12,;牛肉 5,;猪肉 6,;牛奶 22,; 弊端:A 是一种缺乏再生产能力的自我消耗性经济,产品积压,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B 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C 用行政命令干预经济,造成劳动者积极性缺乏,劳动生产率低下;D 超重型的经济结构,转型较为困难 二、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大清洗运动 1、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1)个人绝对权威的确立(2)文化领域内的批判运动 2、大清洗运动的开展 1936年至1939年间在苏联爆发的一场主要针对原苏共高级领导人的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一般认为其最终目的在于巩固斯大林的权威。由于个人崇拜风气的盛行,斯大林的一些错误观点和作法对苏联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导致苏联开展的肃反运动出现了扩大化的情况,大批无辜的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被加以各种罪名遭到了“清洗”。典型的现象包括政治审查、怀疑「间谍破坏」、做秀公审、关押和死刑。肃反扩大化的后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是斯大林体制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 (1)基洛夫刺杀案 1934.12.1 十七大上的一边倒与选举结果(2)打到托,季联盟,1936.8 (3)大清洗的扩散:阶级斗争的扩大化 1934十七大 (4)布哈林的结局1938.3.15 处决 (5)红军元帅被处决 1937.6 三、国际地位提高及外交政策变化 1、国际地位的提高 1926.4 苏德互不侵犯和中立条约 1927.11 参加国联裁军会议 1933.11 苏美建交,与周边国家的建交高潮 1934.9 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 2、外交政策的转向 1939.8.23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定》 第五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第一节 战胜国英、法的困扰 一、盛极而衰的英国 1、战争造成的损失;海上霸主地位的动摇;外贸与经济结构;经济恢复与发展措施 2、首届英国工党政府 1923年议会大选:麦克唐纳政府(1924.1,10) (1)社会福利改革,“惠特利住宅计划”,由国家补贴兴建低收入者居住的住宅 (2)外交:缓和与自治领、殖民地的关系;与苏俄建交、 (3)在劳资纠纷中,偏袒企业主与资本家 “坎贝尔事件”(共产国际指使英共准备起义),鲍尔温 3、1926年大罢工(1926.5.1,5.12) 1925年英国煤炭工业严重衰退,利润减少。煤矿主企图用降低工资,增加工作时间摆脱困境。1925年7月31日,英国内阁召开会议,答应给煤矿业9个月的津贴,共2千3百万英镑,以维持矿工原工资水平。这一天被称为“红色星期五”。1926年3月,政府公布“皇家煤业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同意削减工资10%,延长工作日一小时。工会代表大会拒绝了政府的要求。5月1日,各行业工会对协同罢工政策投票决定实行总罢工,5月4日开始。总罢工波及到全国各个主要工业部门,罢工总数接近6百万人。由于鲍尔温政府多次同工会领袖谈判,职工大会的领导也对罢工的前途产生怀疑,工会经费日渐拮据,5月12日,职工大会决定停止罢工。但矿工工会拒绝复工。单独坚持罢工达6个月之久。1926年的大罢工,赢得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尊敬和支持。它对英国社会是一次极大的震动,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冲击。 4、爱尔兰问题与帝国会议 英帝国为解决英国本土与自治领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于1926年10月召开的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力量削弱,自治领的离心力加强,英国与各自治领关系的法律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在这次会议上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拥有独立地位,在法律上 与英国平等。但由于各自治领在防务、经济上的密切联系,仍然承认是英帝国的成员并对英王效忠。1931.12解决自治领问题的《威斯敏斯特法案》,规定英联邦是一个自由、平等国家的松散联合,肯定了各自治领的独立地位和与宗主国的平等立法权,成为现代英联邦的法律基础,被称为《英联邦的大宪章》。 二、重建中的法国 1、经济方面(1)战争对法国的打击(2)经济的重建 、外交方面(1)同德国的周边国家结盟 2 (2)《洛迦诺公约》(1925.10) 是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会议上通过的8个文件的总称,并在12月1日于伦敦获得确认。主要内容包括:洛迦诺会议最后议定书;德、比、法、意、英《相互保证条约》,又称《莱茵保安公约》,规定德、法、比互相保证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犯等等。 评价:保证德国与西部邻国的边界现状,使欧洲的国际关系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使法国自身的安全依赖于英国和意大利的保证,削弱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包含着新的不稳定因素; 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有保留地加入了国联;是英国均势外交的产物 (3)马其诺防线(1928,1936)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建造时间从1929年至1940年。防线根据一战经验,坚持打防御战的战略思想,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防线内部拥有各种武器和配套设施。但由于这种思想轻视新式武器的作用,已经过时了。此阵线助长了法国人的苟安情绪,为二战中法国的军事崩溃埋下了种子。1940年5月马奇诺防线因为德军袭击其背部失去作用。 3、频繁交替的政府 1920.1,1940.3 共有40届政府 “左翼联盟”(1924.5,1926.7):社会党、激进社会党,采取与德国和解政策 “国民联盟”(1919.11):民主联盟、共和联盟等右翼政党,反对布尔什维主义和社会动荡 4、国民联合政府 1926.7,1929.7 普恩加莱 右派和中派的联合,削减开支,提高税收 第二节 魏玛共和国 1919年至1933年期间统治德国的共和政体,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 魏玛宪法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 一、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1、1919.2 组建 艾伯特任总统,谢德曼任总理 2、魏玛宪法 联邦制共和国 总统权力很大 3、十一月革命的结束 1918-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拒绝执行反动当局的命令,举行起义,革命爆发。11月9日,柏林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德意志帝国被推翻。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临时政府。1919年1月,临时政府镇压柏林工人运动,杀害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2月成立魏玛共和国政府。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政府军镇压,革命失败。是一次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群众革命运动,锻炼了德国无产阶级,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斗争。 二、卡普暴动 于1920年3月13日-17日发生在柏林,由沃尔夫冈-卡普博士领导的保皇党未遂政变。叛军占领了一些政府大厦,迫使政府撤到斯图加特去。但是,德国工人被激怒了,立即号召举行总罢工。面对这一局面,叛军毫无办法,只得逃亡。政变只持续了几天就遭到失败。是 保守的国防军势力对共和国的挑战。 三、赔款问题与鲁尔危机 1、赔款问题的发展 2、鲁尔危机 (1923.1.11) 1923年1月11日,法国不顾英美的反对,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的事件。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政局动荡不安。引起了英美两国的恐慌,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导致法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3、左派反政府活动的兴起 萨克森、图林根、汉堡(汉堡工人起义的失败标志着1923年革命高潮的终结) 四、啤酒馆政变 1923年11月希特勒和鲁登道夫等人在慕尼黑发动的法西斯未遂政变,又称希特勒暴动。鲁尔危机期间,右派势力蠢蠢欲动,纳粹党兴起。纲领(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1)极端民族主义(2)反资本主义,主张社会改革。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趁巴伐利亚邦长官在慕尼黑依旧啤酒馆机会的时间,率领一批冲锋队员闯进会场,企图推翻政府,但很快被平定。暴动是希特勒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希特勒被判刑并在狱中口授了《我的奋斗》一书。书中充斥种族主义、反犹主义、集权主义和帝国主义,宣扬雅利安种族优秀论和扩张、侵略有理的“生存空间”论,称其行动是为了自己的“同胞和祖国”使希特勒一举成名。 五、兴登堡当选总统 1925.2.26 右翼分子当选 军国主义与帝国主义复活的表现 六、经济的复兴 1、表现:工商业的发展 整顿货币,道威斯计划 2、因素:(1)外国大量资本的输入 (2)产业“合理化” 第三节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形势 1、经济形势(危机)的恶化 2、革命危机的出现 3、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二、法西斯党的建立及其夺权斗争 1、墨索里尼的崛起 1914.10 加入“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1919.3 “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成立,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2、法西斯运动的转向 1920.5.24 《法西斯纲领的基本要点》 3、夺取政权之路 1921.11 正式组建“法西斯党”,摒弃传统的资产阶级议会制,恢复罗 马帝国霸业,建立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政权 1922.10.27 罗马大进军,以武力威慑为后盾迫使政府下台而掌握政权,31日执政 三、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法西斯一党专政的建立(1925.1):对议会的全面控制,对民主势力的打击 2、颁布保障独裁统治的法律:1925.5《反秘密团体法》6《法西斯新闻检查法》 1926《国 家防御措施法》1929.4 树立绝对的极权地位 3、推行法西斯工会职团制 墨索里尼为实现国家全面法西斯化,巩固极权统治的措施。1925.10.2,召开法西斯工会职团联合会与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的代表会议,承认法西斯工会职团联合会是工人利益的唯一合法代表,取消了工人的罢工权利,控制了整个国家和全体民众。 4、密切同教廷的关系:拉特兰协议 意大利政府于1925年2月同梵蒂冈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的条约,是利用天主教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集权统治的措施。协议中意大利政府政府承认梵蒂冈为罗马教廷绝对所有,承认天主教为意国教;但教皇意大利实行政教分离,允诺意大利主教在就职教职前须向意国家元首宣誓效忠。 第四节 美国的繁荣 一、经济繁荣与社会状况 1、经济的繁荣 表现:国民收入的增长,工业生产的膨胀,输出资本的增长和商品的增加 原因:技术革命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社会生活与价值观的变化 (1)城市化:人口增长、卫星城;(2)限制外来移民(3)妇女地位(4)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发财致富 精神上“饥饿”的时代、“疯狂的20年代” 二、繁荣下的矛盾与隐患 1、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 2、工业高涨集中于新兴的工业部门 3、财富的集中化趋势明显(两极分化) 4、海外市场的日益缩小 三、“无为而治”的企业家政府 1、哈定政府(1921.3,1923.8):保障垄断资本家的利益 2、柯立芝政府(1923.8,1929.3):自由放任、无为而治 股票市场的危机 3、胡佛(1929.3,1933):致力于消除贫困 第五节 日本的政党政治与协调外交 一、经济危机与持续萧条 1、20年代的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2、关东大地震(1923.9) 二、政党内阁的出现 1、选举权的扩大 2、护宪运动与政党内阁的建立(1924.6,1932.5)3、普选法的颁布(1925.2) 三、协调外交 一战后,日本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推行的新型的与英美“妥协”的外交路线,主张经济渗透而不是武力征服的手段,是20年代日本外交的主流,经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推行。日本为了克服国内困难,保持资本主义的稳定,在没有能力与美英列强进行武力对抗的情况下,力图在各国承认日本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在华盛顿体系内谋求与英美协调。他的外交原则是:维持和增进正当权益;尊重外交前后相承主义,以保持同外国的信任关系;改善对美苏的关系;干涉中国内政,用经济外交代替武力争夺。1925年,日苏建交。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日本与西方关系有所缓和。 四、田中内阁与东方会议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侵略中国的总方针而召开的重要会议(1927.6.27,7.7)。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领》,指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基本轮廓,确定了侵华方针。1929年,中国《时事月报》刊登了这一文件,通称“田中奏折“。此次会议是日本决定加紧推行侵华的大陆政策具有关键性的会议。它对日本侵略中国,特别是侵略我国东北具有重要作用,预示着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即将展开。 五、血腥的“三?一五”和“四?一六” 1、对左翼组织的镇压2、田中内阁的垮台 第六节 国际关系的调整 一、德国赔款问题的解决 1、赔款问题与鲁尔危机 (1)解决赔款问题的方案总数目:1320亿金马克;1921年5月前付清200亿 (2)鲁尔危机(1923.1,1925.7)见第五章第二节 2、“道威斯计划” 1924.4.9分布的美国道维斯委员会提出的为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内容:减轻德国赔款义务的条款,法国撤军等。影响:(1)成为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减轻德赔款义务;德国复兴,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条约束缚打下基础(2)加强了美国对欧洲事务的干预 3、“杨格计划”(1929.6.7) 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为代替道威斯计划而实施的德国支付赔款计划,由美国银行家杨格主持制定。1929年,德国借口经济危机,无力执行道威斯计划。美国支持德国要求,在协约国德国赔偿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完全彻底解决赔款问题”的报告,即该计划。内容是降低德国的赔款额,并取消对德国的经济管制。德国坚持以协约国占领军撤出莱茵去作为条件,1930.6协约国军队撤出德国领土。后德国停付赔款,计划因而结束。 4、胡佛“延债宣言”(1931.6.20):„„1929年10月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打乱了“杨格计划”,1931年德国再次声称无力还债。美国考虑到德国经济衰退关系到欧洲政治稳定和美国的投资安全,对赔款问题进行重新考虑。6.20胡佛发表此宣言,要求各国之间债务延期一年偿付。1923年伦敦会议上通过。 (4)《洛桑协定》(1932.7.9) „„1932年1月德国宣布无力也不会在任何条件下支付赔款,使赔款问题告急。6月各国在洛桑召开会议,7.9签订,规定德国最后须缴付30亿马克作为免除其赔偿义务的补偿,前提条件是妥善解决协约国之间的债务。但由于美国反对未通过。德国从此停止支付赔款,协约各国也无意继续偿还战债。 德国从此摆脱《凡尔赛条约》的经济束缚,为纳粹党上台后发展军事工业奠定物质基础。 二、欧洲安全问题与《洛迦诺公约》 1、20年代的欧洲安全保证问题 (1)法国对于自身安全的考虑:美、英的不涉入政策 (2)德国的安全考虑:恢复大国地位,加入国际联盟 (3)英国的构想: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欧洲最大的安全,支持法、德和解 三、洛迦诺会议与《洛迦诺公约》 见第五章第一节 四、集体安全与非战公约 1928年8月27日由法、德、本、意、英、美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的条约。内容: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没有达到“限制战争”的目的,所谓“自卫权”成了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但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在二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第七章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危机的爆发及其主要表现 1929.10.24 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 1、危机的爆发及扩散: 2、主要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长:1929,1936年(3)生产下降幅度大 (4)工业、农业与金融危机并发 二、危机的根源 1、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平衡 3、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证券行业的狂热投机 三、危机的后果 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失业、贫困、社会动荡 2、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3、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 4 5、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 1933.6 世界经济会议 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之路 第二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经济危机与纳粹运动的迅速发展 1、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工农业生产的下滑,银行倒闭,失业人数剧增,米勒政府垮台 2、纳粹运动的新发展 (1)对农民:《农民纲领》,1936 (2)对工人:《迅速提供就业,战胜危机纲领》 (3)争取国防军与大资本家的支持:反共产主义,扩充军队,争夺生存空间(海外市场) 二、共和国危机与希特勒上台 1、共和国危机 (1)布鲁宁政府的垮台1932.5.30 激恼了大庄园主 (2)巴本政府的危机 (3)施莱歇尔组阁:纳粹党与中央党的联合 2、纳粹党上台 1933.1.30 希特勒就任总统 )民主政体(魏玛共和国)的脆弱性(2)德意志的民族复仇情绪 原因:(1 (3)社会民主党共产党的认识不足 (4)纳粹党在社会各阶层建立了广泛的基础 (5)世界经济危机提供了良机 三、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扩军备战 1、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国会纵火案”:1933.2.27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借以陷害德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的阴谋事件。希特勒上台后,于1933年2月1日宣布解散,定于3月5日进行重新选举。希特勒想占有议会的多数席位,就必须将共产党打压下去。纵火事件发生后,纳粹政府未作任何调查即宣布罪犯是共产党人,导致针对德国共产党的白色恐怖,左翼政党力量受到严重打击,使得纳粹继续全面建立法西斯专政。1981年12月31日,西柏林法院正式推翻“国会纵火案”原判决,宣布这是一起错审、错判。 3.23 《授权法》:全部共产党议员和部分社会民主党议员被禁止出席 (2)对其他民主力量的打击:1933.3 大选及其后一系列特别法的颁布 (3)清党活动:1934.6 血洗冲锋队,罗姆被杀;1934.8 经投票成为“元首兼国家总理” 2、德国的扩军备战 (1)法西斯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备战:1933.10.14 退出国联裁军会议,进而退出国联 1935.3 恢复义务兵役制,拚命扩军 1935.6 《英法海军协定》100:35 1936.3 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第三节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世界经济危机下的日本内外矛盾 1、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 城市:出口锐减,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剧增 农村:农业萧条,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2、政府解决危机的对策 (1)军财抱合&“井上财政”:20世纪20-30年代日本滨口内阁时期启用原日本银行总裁井上准之助为大藏大臣所推行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是紧缩通货,推行“产业合理化”,降低成本,扩大出口;追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恢复金本位制。这种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军需通货膨胀”,财阀与军阀相结合的政策极为军财抱合。实质:为摆脱危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保证垄断资本主义阶级的利润。 (2)争夺国际市场——低价倾销 (3)“协调外交”的破产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 1、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1919.8):鼓吹天皇制,反对一切民主主义 2、法西斯势力的形成 民间势力:犹存社、行地社、玄洋社、黑龙会 军部势力:一夕会、樱会 3、政党内阁的结束(1924,1932) 4、法西斯统治的确立 “皇道派”:继续搞政变,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统治 “统制派”:运用军部现有地位,联络官僚、财阀,掌握内阁实权,建立高度国防国家,以加强对外侵略 “二?二六政变”: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的近卫步兵第三联队为中心的日本军人,袭击首相官邸等数处枢要部门,杀害内大臣斋藤实等高级政要的事件。事件后虽被占压,但实际上起事的缘由是皇道派与统制派之间、部队军官与幕僚军官的长期倾轧,以至最终反目。事件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 三、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 2、“华北事变” 1935 3、广田内阁 内政:中心是军备第一,财政首先服从国防需要;外交:扩大对外侵略的方针 “国策基准”: 1936年8月7日“五相会议”广田弘毅内阁通过,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把外交与国防配合,在确保日本在东亚大陆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位根本国策,将北上与南下相结合。 《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11.25) 第四节 危机之中的英法两国 一、走向衰落的英国 1、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 (1)工、农、商、外贸等行业的冲击(2)英镑金本位的放弃与“英镑区”的建立 (3)从自由贸易到关税保护 帝国特惠制:指英国和英联邦其他成员国间在贸易上相互优待的制度。1932年在渥太华帝国会议上制定。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高额关税,以阻止美国及其他国家势力渗入英联邦市场。后改称英联邦特惠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美国迫使英国放松限制,该制度适用范围及作用逐渐缩小。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并于1977年加入该集团的关税同盟以后,遂取消该制度。 2、各党之间的国民联合政府:麦克唐纳,鲍尔温,张伯伦,邱吉尔 3、军备的重整与绥靖外交 (1)扩大军费开支 (2)外交上的绥靖政策 a 英德海军协定:英国和德国于1935年6月18日签订的关于两国海军军备力量的条约。德 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在潜艇方面,德国保证,保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潜艇总吨位的45% 。英国同德国一起破坏凡尔赛条约,纳粹德国军事、外交、政治上的重大胜利。 b 容忍希特勒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c 西班牙内战,德吞并捷、奥,意埃战争, 二、内部斗争激烈的法国 1、经济危机的打击(1)时间晚,延续久(2)对轻工业打击大(3)银行系统受到冲击较小 、左翼联盟 1932.5 左翼联盟 无力摆脱危机 2 3、法西斯组织的出现及夺权活动 (1)法西斯组织的涌现 (2)斯塔维斯基事件(1934年) 法国金融投机的丑闻,此后内阁轮换频繁,但未能解决法国社会问题 4、人民阵线政府 1935,1938年法国左翼各党派和群众团体为反击法西斯势力、实行社会经济改革而组成的统一战线。1936.4 勃普姆政府。三项措施:马提翁协议,集体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法案,对劳资关系的调节;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提高福利待遇。于1937年6月辞职。意义:反映经济危机条件下法国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但使法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第五节 罗斯福新政 一、历史背景 1、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 2、胡佛总统的努力 (1)斯穆特,霍利关税法(2)保持美元的金本位(3)在社会救济与农业方面的措施 胡佛:自由放任是美国制度的核心,是美国繁荣的根源,反对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二、罗斯福新政 “百日新政” 1933.3.9-6.16 三R:recovery, relief, reform 两个阶段:一、1933.3-1935初:医治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 二、1935-1939,长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1、整顿金融秩序:改革银行制度,《紧急银行法案》,放弃金本位 2、《农业调整法》的颁布,限制农产品产量 3、调整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6) 公平竞争法规,消除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行为 4、开展社会救济,兴办公共工程。《联邦紧急救济法》(1936.5.12) 向福利国家迈进 《社会保险法》(1935.8)开始美国“福特主义“试验” 《华格纳法》(全国劳工关系法)1935.6.27 三、对新政的评价 1、恢复了人民对于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势力对民主的威胁 2、大大扩大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 3、加强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政权大规模干预经济活动的先河 4、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 补充: 印度非暴力运动: 以甘地非暴力思想为指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主要方式有罢工、总罢业、不合作等。推动了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打击了英国的统治,对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激励作用。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19,1923)。主要领导人为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故名。凯末尔革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它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埃及华夫脱运动: 埃及华夫脱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在埃及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埃及人民为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和争取国家的彻底独立,继续坚持斗争。 哈里发运动: 19世纪印度穆斯林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保卫伊斯兰教哈里发领袖地位的政治运动,亦称基拉发运动。19世纪奥斯曼帝国素丹哈米德二世(1876,1909在位)为了维持其统治,鼓吹泛伊斯兰主义,自诩为伊斯兰教的捍卫者,全世界穆斯林的最高宗教领袖——哈里发。一战后这一运动进一步发展,1923年,随着不合作运动的低落和1923年土耳其革命的胜利,宣布废除素丹和哈里发称号,印度哈里发委员会停止工作,哈里发运动自行结束。
本文档为【世界通史教学:期末复习小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37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1KB
软件:Word
页数:37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0-14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