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经济物理学

宏观经济物理学

举报
开通vip

宏观经济物理学宏观经济物理学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区分微观与宏观的不同性质,指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框架的不完全性,构造了全新的宏观微观有机统一的动态模型,阐明了经济系统运行的完整状态,刻画了自由经济的盲目性,并提供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正反馈,饱和,临界状态,PIP,PDP,PGB,PGS 1、微观框架 一个消费者看到所需商品价格下降时,会买下该商品;一个生产者看到所产商品价格上升时,会增加产量。如图1描述: ...

宏观经济物理学
宏观经济物理学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要 本文通过区分微观与宏观的不同性质,指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框架的不完全性,构造了全新的宏观微观有机统一的动态模型,阐明了经济系统运行的完整状态,刻画了自由经济的盲目性,并提供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正反馈,饱和,临界状态,PIP,PDP,PGB,PGS 1、微观框架 一个消费者看到所需商品价格下降时,会买下该商品;一个生产者看到所产商品价格上升时,会增加产量。如图1描述: 图1 其中:P为价格水平;s为个体生产者,个体供给;d为个体消费者,个体需求。 即P↑d↓s↑;P↓d↑s↓。 消费者的决策依据是效用最大化,生产者的决策依据是利润最大化。基于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建立马歇尔均衡模型,它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注意:市场主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其目的均为追求剩余利益。生产者为商品或劳动力的所有者,消费者为货币的所有者。 2、一般情形 有趣的是,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大多数人都去抢购商品时,物价必然上涨;随着总供给的增加,商品的丰富,价格一定下跌。如图2描述: 图2 即D↑S↓P↑;D↓S↑P↓。 其数学描述为: 其中Pt,Dt,St分别为t期的价格总水平,需求总量(价),供给总量(物)。表明 ↑,则P↑,ΔS↑则P↓。 亚当·斯密说明了市场供求力量的作用:商品的供给量如果大于其有效需求,其价格会下降;如果供给量小于其有效需求,其价格会上升。 3、两者一致 同样是供给与需求,何以导致相异的结果?从逻辑上看是顺序的不同:前者是价格决定,后者是决定价格;从数学上看是数量的不同:前者是个量,后者是总量。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统一?答案是肯定的,两者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其内在逻辑是:对于个体而言,越低越买,他仅是既定价格环境的接受者,价格是外生的;而对于总体而言,越买越高,越高越买。他们是价格环境的决定者,价格是集体行动的结果,价格是内生的。在微观中,存在吉芬例外;在宏观中,无一例外。因此,价格环境对于个体与总体是不同的,或者说,微观与宏观的视角不同,微观阐述个体如何适应经济环境,宏观表明总体如何改变经济环境。它体现了个体的累积将导致总体的质变,回应了质量互变规律,这决定了两者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的本质区别。 对经济变量的内生、外生的不同看法是划分微观与宏观的标准;同时,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宏观是微观的总体表现,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如图3描述: 图3 自由市场内在机制图 其中:D为总需求,S为总供给,d为个体需求,s为个体供给,P为价格,Q为产出水平,□为安全经济环境。 图4 自由市场经济正反馈图 该模型的内在机制为: Ⅰ D↑P↑s↑S↑P↓d↑D↑Q↑;S↑P↓d↑D↑P↑s↑S↑Q↑ 正向加速机制 Ⅱ D↓P↓s↓S↓P↑d↓D↓Q↓;S↓P↑d↓D↓P↓s↓S↓Q↓ 负向加速机制 Ⅲ P↑s↑S↑P↓;P↓s↓S↓P↑ 价格机制 此外,收入效应,预期效应,羊群效应对正反馈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1 D与S均是自变量,d、s、P均是因变量; 2 人们总是依据价格做出行动,增加或减少消费和生产;另一方面,价格的波动、产出水平的变化又是以人们增加或减少消费和生产的总和为基础。因此,微观经济基础与宏观经济走势构成了一个反馈系统,进一步究其内理:Ⅰ、Ⅱ表现为明显的正反馈,我们把Ⅰ定义为产量增加程序(Program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PIP;把Ⅱ定义为产量减少程序(Program of Decreasing Production),PDP。或称PIP为正增长,PDP为负增长,进一步划分为供给减少拉动的物价上涨PDP1,需求减少拉动的物价下跌PDP2,供给增加拉动的物价下跌PIP3,需求增加拉动的物价上涨PIP4; 3 经济走势=PIP+PDP。当PIP>PDP,表现为经济增长,PIP为动力,PDP为阻力,在L区,即经济起步期,PIP最小,PDP最大,PIP加最大,PDP加最小。当PIP<PDP,表现为经济衰退,PDP为动力,PIP为阻力,在H区,即经济高涨期,PIP最大,PDP最小,PIP加最小,PDP加最大。两者叠加成阻尼振荡。即增长中有衰退因素,衰退中有增长作用。PIP、PDP对立统一于经济运行轨道中。在增长过程中,PIP起决定性作用,即PIP>PDP,这是由于人们的羊群效应和合理预期等造成的。 P P0 0 L H Q(GDP) 图5 ①L低区复苏:客观条件为生产要素成本低,商品短缺,消费大幅增加,价格急剧上扬。主观条件为有效政策,预期激进。 ②主导产业=高级产业、顶级产业,产业链长,竞争性强,企业成本低,利润低,收益大,价格波动下降,经济增长,即所谓“软着陆”。 ③H高区崩溃:客观条件为生产要素成本高,商品过剩,消费大幅下降,价格急剧下跌。主观条件为无效政策,预期保守。 ④主导产业=低级产业、原材料级产业,产业链短,垄断性强,企业成本高,利润高,收益小,价格波动上升,经济衰退,即所谓“滞涨”。 例证:计算机业和彩电业在九十年代初,由于产品的初始研发费用,成本高,需求量小,产量少,企业为保证利润,制订高昂的价格。随着总需求的增加,价格上扬,企业利润增加,便扩大生产,加上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使价格下降,同时由于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增加,进一步刺激需求的增加,最后计算机、彩电价格便宜,技术先进,产业规模发展迅速,这就是Ⅰ,即正向加速机制。 十年后,由于市场趋于饱和,消费者需求下降,拉动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减少,便减产保价,加上规模不经济的成本增加,使价格上升,同时由于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减少,进一步加强了需求的衰退,最后该行业逐渐走向萎缩,产业规模迅速缩小。这就是Ⅱ,即负向加速机制。 ③Ⅲ表现为市场经济有局部自动均衡能力;亚当·斯密认为D↑P↑d↓D↓P↓;S↑P↓s↓S↓P↑可使价格、生产自动平衡。现实表明它是不成立的。价格可以均衡,生产不可以均衡,否则,人类生产将止步不前了。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生产者可通过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提高总利润,因而会继续增加生产。同时价格下降引起的需求增加,促使价格上升,进一步使生产者提高利润,扩大生产。 ④存在有效经济运行区间(Q1,Q2)(P1,P2),其中Q1、Q2、P1、P2由D、S共同决定; ⑤根据逻辑推理和系统理论,正反馈的极端结果必导致崩溃,它不能自觉平衡,必须通过周期性崩溃强制平衡。它雄辩地证明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政府作为外力,或者避免危机,或者解决危机。 ⑥新古典主义信奉:个体主观最优,整体客观最优。它表明:个体主观最优,整体客观产生某种确定不移的趋势。 4、AD—AS与IS-LM模型 4.1 利率变量 如图4所示: 图6 其中:AD为总需求,AS为总供给。 需要指出的是以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均衡为基础推导的AS是一条垂直线,亦即与P无关;对其倾斜的解释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五花八门。对于AD的解释为P↑r↓凯恩斯效应Q↑,反之则反。 显然,该模型视P为外生变量,即自变量。尽管从数学形式上看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但由于方法论的错误,现代宏观经济学最终未能走出微观的视野。这也就不难理解凯恩斯的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无限小、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无限大与古典主义的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无限大、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无限小的双童辩日困境。根本原因是两者基于同样假设——利率是外生变量。 事实上,借贷资本是特殊商品,它的价格不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和平均利润决定的,其变动范围为0<r<R,r为利息率,R为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不是职能资本,它从属于职能资本,是内生变量,它的价格—利率不是独立变量,故以收入与利率为基础建立的线性方程是不全面的,两者表现为非线性相关。因此,以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构造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框架本质上属于微观范畴,真正的宏观经济学还未建立。 4. 2 供需决定 古典主义认为供给决定需求,凯恩斯则坚持需求决定供给。由PIP与PDP可看出,供需相互决定;不生产是因为不消费,不消费是由于不生产,反之反是。 4. 3 乘数缺陷 乘数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将产出等同于收入;没有区分产业的不同。事实上,设社会最终产品价值为G,工资率为ν,利润率为m,消费需求为Ⅰ,投资需求为Ⅱ,生产需求为Ⅲ,总产值为Ⅳ=Ⅰ+Ⅱ+Ⅲ,则: 4 G 于是, 1 Ⅰ=Gν[(1-m)+(1-m)2(1-ν)+ …… +(1-m)n(1-ν)n-1]= Gν(1-m)·———————— 1-(1-m)(1-ν) 1 Ⅱ=Gm[1+(1-m)(1-ν)+ …… +(1-m)n-1(1-ν)n-1]= Gm·———————— 1-(1-m)(1-ν) Ⅲ= G[(1-m)(1-ν)+(1-m)2(1-ν)2+ …… +(1-m)n(1-ν)n] 1 = G(1-m)(1-ν)·——————— 1-(1-m)(1-ν) G Ⅳ=Ⅰ+Ⅱ+Ⅲ=—————— 1-(1-m)(1-ν) 讨论以下三种情况: A:m=0.1,ν=0.2,n=∞ Ⅰ=18/28 G,Ⅱ=10/28 G,Ⅲ=72/28 G,Ⅳ=100/28 G B:m=0,ν=0.2,n=∞ Ⅰ=G,Ⅱ=0,Ⅲ=4G,Ⅳ=5G C:m=0,ν=0.2,n=1 Ⅰ=0.2G,Ⅱ=0,Ⅲ=0.8G→0(化为资源税退出流通),Ⅳ=0.2G。 ①由此看来,n=1与n=∞社会总产值的效果差异显著,所以政府扩大支出的对象应为最高级产业,投入原材料级产业效果最差,C相当于货币空转。例如美国每年的对高科技军工企业的巨额支持,从原子弹的研制到计算机,国防网─—互联网的开端,无不对国民经济生产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②B为简单再生产,即消费需求恰好等于总产品,无积累也无剩余,系统自动平衡,但Ⅱ=0,无投资需求,无法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③对于A,Ⅰ=9/14G,Ⅱ=5/14G,Ⅰ/Ⅱ=9/5,Ⅰ+Ⅱ=G。Ⅰ=18/28G I=S,实质表达的是货币的供给等于储蓄,货币的需求等于投资。只要I=S,供需就能平衡,经济就能平稳增长。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最普遍的金融表现是:物价快速上涨,消费与投资猛增,利率大幅提高。物价快速下降,消费与投资锐减,利率趋近于零。即利率是被动的、从属的变量,并非独立变量。它只是投资回报率和货币供求的反映,利率低于同期的平均利润率。 即使I=S,仍然会出现通货紧缩。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是剩余价值生产,本质上是扩大再生产。只有不断追加货币投放量,使之与现实生产总值相匹配,才能克服。通货紧缩的实质是剩余商品不能转化为剩余价值。 5、临界状态 面对形式各样的频发危机,灾难性的后果,宏观经济运行的临界状态及其转换机制,应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5. 1 状态划分 静态图如图5所示: 其中:P为价格,Q为供需存量。 1 P>Pmax,Q<Qmin,即:尽管需求量很小,但由于供给突然消失,物价飞涨; 2 P<Pmin,Q<Qmin,即:尽管供给量很小,但由于需求突然消失,物价低迷; 3 P<Pmin,Q>Qmax,即:由于供给快速增长惯性,而需求突然减小,物价低迷; 4 P>Pmax,Q>Qmax,即:由于需求快速增长惯性,而供给突然减小,物价高涨。 ①、②是由于极端PDP造成的,由于商品绝对不足,人们生活水平极度低下,社会不稳定,这就是平常所说的短缺经济,称为低水平区——L。PDP最大,PIP加最大,PDP加最小,PIP最小。 ③、④是由于极端PIP造成的,由于相对过剩的供求不能实现,造成社会财富极大浪费,称为高水平区——H。PIP最大,PDP加最大,PIP加最小,PDP最小。 所有这些状态都是正反馈崩溃的结果,都是严重的经济危机。其实质是商品与货币的联系失效,根本原因是剩余价值不能实现。 8 动态PIP——PDP转换图: 图10 A型S转向原因:政府作用或生产者变消费者。 B型D转向原因:政府作用或消费者饱和。 5.2 临界意义 临界状态是由于极强的正反馈造成的,它的后果静态表现为形式不同的经济危机,动态上发生PIP与PDP转换,其大小决定于它们的初始强度和被打断的力度。因此,政策选择应避免过紧或过松。 5.3 理论价值 因为经济系统的内部机制——正反馈与外部机制——生产力的发展和政策失误共同作用,经济状态转换频率加剧。 中国人前天还在忍受短缺之苦,昨天就因膨胀而抢购,今天面对的却是过剩。美国在经历了滞胀的煎熬后重领风骚。政府忙,百姓累,这表明政府的依据——现存宏观理论核心是不成立的。 评价一种理论的价值标准是它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效果,即Y=∫PdQ。其中Y为总效果,P为个别效果,Q为适用范围。 由于正反馈理论能够对较广的宏观现象做出较满意的解释,宏观经济,单一产业部门,股票市场,国际原油市场等。因此,该理论的价值将逐步显现出来。 6、宏观调控 6.1 目标 ①经济增长 图3的横坐标为产出水平,即为经济增长速度。通过由价格、供求变化建立的预警系统可以判断出经济状态和走向,是增长或衰退,最终制订正确的解决方案。 ②物价波动 图3的纵坐标为价格,根据正反馈理论,价格处于某一区间做上下波动,但随着正反馈的加强,会打破平衡,出现极端情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由物价指数(即价值总量/实物总量)的大小决定价值补偿或实物补偿。其中,由于社会的发展,要考虑价值总量构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应包括虚拟经济与资本市场。 ③充分就业 收入决定消费。偏好、效用可以决定人们的选择,收入决定消费总量,因此要制定相适应的就业政策,提高国民职业素质,优化劳动力市场,促进充分就业。 ④收支平衡 政府应做好预算,并遵守,只有收支平衡,才能持续下去。 在正反馈的作用下,经济发展出现周期性规律,而每次经济周期在形式上总是以某些新兴产业的崛起、发展、衰落为特征的。这些产业处于产业链的顶级,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克服经济周期的措施原则有两方面。首先是解决正反馈作用,使负向转回正向;其次是培育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亦即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换代。 综上所述,宏观调控的目标首要的是保证经济增长,其次保证其价值平衡,即物价稳定。在具体产业部门中,同样适用正反馈理论,应保证结构平衡,协调发展。如某一产业发展过快,将导致过剩,阻碍其继续发展;某一产业发展过慢,将导致相对不足,阻碍社会的总体发展。 6. 2 方式 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债、贴息、税收)、消费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就业政策综合治理。 6.3 原则 ①政府的职能在于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不能替代市场主体作为,适时选择正确的补偿方案。 ②产业结构调整要兼顾原有产业与新兴产业,要充分发挥原主体产业的优势,挖掘其潜力。同时,积极发展替代产业,避免大起大落。由于结构调整,会改变原有经济关系与结构,如放任原有产业自生自灭,另铺摊子,则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和社会动荡。 6.4 价值补偿 ①对于图6的①,由于PDP1造成生产力低下、供给进一步减少形成的通货膨胀,首要的是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着重实物补偿。 ②对于图6的②,由于PDP2造成生产力低下、需求进一步减少形成的通货紧缩,首要的是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着重价值补偿。 ③对于图6的③,由于PIP3造成生产力相当发达、供给进一步增加形成的通货紧缩,首要的是价值补偿,引导主体产业调整,培育新兴产业。 ④对于图6的④,由于PIP4造成生产力相当发达、需求进一步增加形成的通货膨胀,首要的是实物补偿,引导主体产业调整,培育新兴产业。 7、解决危机 7.1 一般政策 面对过剩,“发行国债,扩大内需”,压倒多数的经济学家强烈呼吁,但滞胀的阴影挥之不去。“结构转换”又有人说——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都没有回答同一个问题,如何快速消除过剩? 要克服商品过剩、经济衰退,首要的是排除障碍——过剩商品,其次要增加消费者收入,改善其预期。为此我们选择政策顺序如下: ①商品市场上买进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相对价格低的能储备商品,促进结构升级,开拓利润空间,由国家开发银行负责实施(6万亿×1/3×1/2=1万亿,即社会剩余商品价值的1/2);商业银行加强对生产该类商品的龙头企业的信用支持; ②资本市场上买进债券,价值低估的龙头股股票,停止新股债券上市、央行公开市场业务; ③大幅减税,提高公务员工资,增加基础货币发行,使财政分配从微观层面转向宏观层面,降低了征税成本与难度,增加了货币流通量; ④扩大就业,改善预期。 上述政策称之为广义政府购买PGB(Program of Government Buying),适用于需求不足,向市场注入能量,减弱PDP,提高产出水平,恢复总量平衡,并促进经济增长。与之相反的过程为广义政府卖出PGS(Program of Government Selling),适用于需求过旺,从市场释放能量,减弱PIP,降低产出水平,并进行结构调整,保持结构平衡和经济持续增长。 以下因素决定选择PGB:①PDP已经形成;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能低于8%。 如此能使经济迅速转向快车道,又避免国债规模滚动扩大,即滞胀的发生。PGB和PGS生动体现了市场经济与政府的能量交换,构成了市场与政府有机统一的大系统。 7.2 产业政策 政府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导致严重不利局面。首先,由于它是初级产业,附加值低,粗放经营,投入资金大量沉淀,无法拉动主体产业。其次,它将使本来就过剩的原材料更加过剩,价格更低廉,造成大量稀缺资源浪费。最后,政府与原料商形成低级产业链,它将产生最大的挤出效应,无法抑制PDP。基础设施也由于使用大量减少,回收周期大大延长,成本最高。 因此,目前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机最不适宜,应尽快进行产业政策战略转向。 目前最佳产业政策是:政府从市场上大量购买质优价廉的家电、计算机、摩托、汽车,一部分储备(抗灾、平抑物价),一部分出口。大幅度削减原材料生产,改为进口。结合本国国情,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优势轻工业,利用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实现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为进一步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这是从被动防守到主动出击的战略大转折,也是提高我国家电、计算机、摩托、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好时机。走私矛盾突出的问题迎刃而解,经济由衰退变增长,顺势而为,风光无限。 然而,即使依照完美的方案解决过剩、启动经济还存在着资本周转时间的损失和商品磨损,因此,应对危机的策略再高明,也不如危机不发生。所以预防才是最高明的,即高级策略是最优策略。正所谓:“善战者胜于无形”。 综上所述,政府的职能有三: 初级职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中级职能:应付(经济过冷或过热)危机; 高级职能:既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顺利实现升级换代。 所以,有效政府通过设置预警系统,监控消费与投资的加速上升或下降趋势,依据产出水平的高低,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状况,交替使用PGB或PGS,既重视横向水平量的扩张,保持总量平衡,更重视纵向质的技术升级,保持结构平衡,以达到宏观平衡。无效政府则放任危机发生,或长期无法摆脱危机。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九日 11 参 考 文 献 1 余学本,钱淦荣,李士坤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1998 2 蔡中兴,漆光瑛著.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 3 高稚光,万钧,李焕岭著.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M〕,1997 4 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著.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M〕,1997 5 武彦民著.财政学.天津人民出版社〔M〕,1995 6 李连仲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M〕,1997 Macroscopic Econophysics Zhang Er-yin (Department of Investment&Development,Yi Yang 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de Ltd.) Abstract:In this paper,by differing microeconomics from macroeconomics,the frame of modern macroeconomics is pointed out to be not complete. Moreover,a totally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an organic entity of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At the same time,the complete state which run economic system is clarified. And the blindness of market economy is decribed. Finally the concrete measures is provided which deal with economic crisis. Key words:inner variable;outer variable;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economic environment;positive feedback;saturation;approach state 12 P s d q 0 D S P Q 0 s d D S P P2 P1 Q1 Q2 Q 0 P AS AD Q 1 (1-m)2G(1-ν)ν (1-m)2G(1-ν) 2 m(1- m) G(1-ν) (1-m)nG(1-ν)n-1ν (1-m)nG(1-ν) n m(1- m) n-1 G(1-ν) n-1 末级产业 次级产业 (1-m)G·ν (1-m)G(1-ν) m G 顶级产业 Ⅱ Ⅲ Ⅰ C4 C3 企 业 银 行 G2 C2 消费者 G1 C1 Qmin Qmax Q 图9 P Pmax Pmin ③ ② H L ④ ① 0 q 0 P S D PDP D S q 0 P D S PIP q 0 P B型 q S D PDP 0 P S D q 0 P q D S PIP P A型 0 0 3 10 7 5 市场价格 个体需求 总需求 9 总供给 个体供给 产出水平 2 6 ① ② ③ ④ _1064410515.unknown _1056778488.unknown
本文档为【宏观经济物理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23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1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2-09-28
浏览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