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

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难点是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分式与分...

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
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难点是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分数入手,研究出分式的有关概念,同时还要讲清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本章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方程100=60,给出分式的描述性的定义:像这 20,v20,v 样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属于分式. 不要在列方程时耽误时间,列方程在这节课里不是重点,也不要求解这个方程. 1(本节进一步提出P4[思考]让学生自己依次填出:10,s,200,v.为下 7a s33s面的[观察]提供具体的式子,就以上的式子 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0060sa20,v20,vv,有什么共同点,A B (即A?B)的形式.分数的分子A 与分母B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A、B都是整式,并且B中都含有字母. P5[归纳]顺理成章地给出了分式的定义.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研究分式往往要类比分数的有关概念,所以要引导学生了解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希望老师注意: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例如分式 整式相除的商(除式不能为零),其中包括所有的分数 . 2( P5[思考]引发学生思考分式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才有意义,由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零.注意只有满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这个条件,分式才有意义.即当B?0时,分式 有意义. A 才BA 可以表示为两个B 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3( P5例1填空是应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解出字母x的值.还可以利用这道题,不改变分式,只把题目改成“分式无意义”,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分式及有关的概念,也为今后求 函数 excel方差函数excelsd函数已知函数     2 f x m x mx m      2 1 4 2拉格朗日函数pdf函数公式下载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4( P12[拓广探索]中第13题提到了“在什么条件下,分式的值为0,”,下面补充的例2为了学生更全面地体验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 子为零.这两个条件得到的解集的公共部分才是这一类题? 目的解. 四、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10,s,200,v. 7a33s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 60小时,所以100=60. 20,v20,v20,v100小时,逆流航行20,v60千米所用时间 3. 以上的式子 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 10020,v,60,sa20,v,v,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s P5例1. 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mm,2m2,1m,1(2)m,3(1m,1(补充)例2. 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分母不能为零;?2分[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9x+4, 7 , 9,y, m,4, 8y,3,1 x205y2x,9 x,52x,53 23,2x,4x,2 (1(2)(3x2. 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77x(1x(2)x,x5x21,3x2x2,1 七、课后练习 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与y的差于4的商是 . x2,12(当x取何值时,分式无意义, 3x,2 x,13.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x2,x 八、答案: 六、1.整式:9x+4, 9,y, m,4 分式: 7 , 8y,3,1 205xy2x,9 32((1)x?-2 (22? (3)x??2 3((1)x=-7 (2)x=0 (3)x=-1 80七、1(1xs,x,y; 整式:8x, a+b, x,y; a,b44 分式:80, s xa,b 2 2( 3. x=-1 3 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4与20相等吗,24与8相等吗,为什么, 159332(说出4与2024与8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31593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 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6b, ,x, 2m,,n,5a3y, ,,7m, ,,3x。 6n,4y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解:,6b ,5a ,= 6b5a, ,x3y=,x3y,,2m,n=2mn, ,7m7m,3x3x= , ,=。 6n6n,4y4y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2x26a3b23a3 (1) 2= (2) = x,3x,3x8b3,,b,1x2,y2x,y(3) = (4) = 2a,can,cnx,y 2(约分: 3a2b8m2n2(x,y)3,4x2yz3 (1 (2 (3 (4 2mn26ab2cy,x16xyz5 3(通分: (1) (3)12ba和 (2)和 2ab35a2b2c3x22xy3ca11,和 (4)和 222ab8bcy,1y,1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x3y,a3,5a,(a,b)2 (1) , (2) , (3) (4) 222m,17b,13x3ab 七、课后练习 5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 (3)a,ca1x,y= (2)2= 2b,cbx,yx,ym,n=0 m,n 2(通分: (1)12x,1x,1和 (2)和 3ab27a2bx2,xx2,x ,2a,b,x,2y (2), ,a,b3x,y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 (1) 八、答案: 六、1((1)2x (2) 4b (3) bn+n (4)x+y 2((1)a4mx (2) (3),2 (4)-2(x-y)2 2bcn4z 3(通分: (1) (2)15ac4b2= , = 5a2b2c10a2b3c2ab310a2b3cba3ax2by= 2, 2= 2 3x2xy6xy6xy 3caab12c3 ,(3)= = 2ab28bc28ab2c28ab2c2 1y,11y,1(4)= = y,1(y,1)(y,1)y,1(y,1)(y,1) x3ya35a(a,b)2 4((1) (2) , (3) (4) , 222m3ab17b13x 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6(2分式的运算 16(2(1分式的乘除(一)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 3. 难点与突破方法 分式的运算以有理数和整式的运算为基础,以因式分解为手段,经过转化后往经过转化后往往可视为整式的运算.分式的乘除的法则和运算顺序可类比分数的有关内容得到.所以,教给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实现新知识的转化.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重点处理分式中有别于分数运算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规范掌握,特别是运算符号的问题,要抓住出现的问题认真落实.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3本节的引入还是用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这两个引例所得到的容积的高是vm ,大abn ab 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倍.引出了分式的乘除法的 mn 实际存在的意义,进一步引出P14[观察]从分数的乘除法引导学生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但分析题意、列式子时,不易耽误太多时间. 2(P14例1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如能约分,应化简到最简. 3(P14例2是较复杂的分式乘除,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 4(P14例3是应用题,题意也比较容易理解,式子也比较容易列出来,但要注意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2-2a+1<a2-2+1,即(a-1)2<a2-1.这一点要给学生讲清楚,才能分析清楚“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或用求差法比较两代数式的大小) 四、课堂引入 1.出示P13本节的引入的问题1求容积的高 ab 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倍. mn vm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abn 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引入]从上面的问题可知,有时需要分式运算的乘除.本节我们就讨论数量关系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我们先从分数的乘除入手,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1(P14[观察]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3([提问] P14[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类似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结论. 五、例题讲解 P14例1. [分析]这道例题就是直接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应该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一样,先判断运算符号,在计算结果. P15例2. [分析] 这道例题的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结果的分母如果不是单一的多项式,而是多个多项式相乘是不必把它们展开. P15例. [分析]这道应用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先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面积,再分别求出“丰收 500,还要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是500、2a,1a,12 判断出以上两个分式的值,哪一个值更大.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2-2a+1<a2-2+1,即(a-1)2<a2-1,可得出“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 六、随堂练习 计算 22c2a2b2n4m2 (1) (2), 3 (3)y , abc2m5n7x x 22a,4a,1 (6)y2,6y,92y (4)-8xy (5)2 2 (3,y) 5xa,2a,1a,4a,4y,2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5b(1)x2y , x3 y 10bc (3)12xy ,8x2y , 5a3ac 21a 2,, 222(4)a,4 2b ab (5)x,x (4,x) (6)42(x2,y2) 3aba,2bx,1x,x235(y,x)3 八、答案: 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六、(1)ab (2),2m (3),5ny (4)-20x2 (5)(a,1)(a,2) 14(a,1)(a,2) (6)3,y y,2 七、(1),1 (2),x7b2c2 (3),3 (4)a,2b 10ax3b (5) x (6)6x(x,y) 1,x5(x,y)2 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6(2(1分式的乘除(二) 一、教学目标: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紧紧抓住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这一点,然后利用上节课分式乘法运算的基础,达到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目的.课堂练习以学生自己讨论为主,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所做的题目作自我评价,关键是点拨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7页例4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教材P17例4只把运算统一乘法,而没有把25x2-9分解因式,就得出了最后的结果,教师在见解是不要跳步太快,以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不了,造成新的疑点. 2, P17页例4中没有涉及到符号问题,可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突破符号问题. 四、课堂引入 计算 (1)y x (,y) (2) 3x (,3x) (,xyx4yy1 )2x 五、例题讲解 (P17)例4.计算 [分析] 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是最简的. (补充)例.计算 3ab28xy3x(1)3 (,2) 2xy9ab(,4b) 3ab28xy,4b=3 (,2)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2xy9ab3x 1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3ab28xy4b=3 2 (判断运算的符号) 2xy9ab3x 16b2 = (约分到最简分式) 39ax (2) = = =2x,6(x,3)(x,2) (x,3) 3,x4,4x,4x22x,61(x,3)(x,2)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2x,33,x4,4x,4x2(x,3)1(x,3)(x,2) (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23,x(2,x)x,32(x,3)1(x,3)(x,2) 2,(x,3)(x,2)x,3 2 x,2=, 六、随堂练习 计算 3b2bc2a5c20c3 62 2 (,) (2)24 (,6abc) (1) 31016a2ab2ab30ab x2,2xy,y2x,y3(x,y)2924(3) (4)(xy,x) 2 (x,y) 3xyy,xx(y,x) 七、课后练习 计算 3xx2y(1),8xy 6 (,) 6z4y24a2,6a,93,aa2 (2) 22,b3a,94,b y2,4y,4112,6yx2,xyxy(3) (4) (x,y) 2222y,6y,39,yx,xyy,xy 八、答案: 53a2(x,y)4 六.(1), (2),4 (3) (4)-y 4c38c 2,y1a236xz七. (1)3 (2) (3) (4), 12xb,2y 1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6(2(1分式的乘除(三)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讲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之前,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的法则,计算 a2aaa aa2a3aaaa a aa3 ()= ==,()= ==,„„ bbb bb2bbbb b bb3bb 顺其自然地推导可得: n个 n个 anaaaa a aananan ()= ==n,即()=n. (n为正整数) bb b bbbb n个 n个 归纳出分式乘方的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7例5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 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在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2(教材P17例5中象第(1)题这样的分式的乘方运算只有一题,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的量显然少了些,故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练习.同样象第(2)题这样的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也应相应的增加几题为好. 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强调运算顺序, 不要盲目地跳步计算,提高正确率,突破这个难点. 四、课堂引入 计算下列各题: aaaaaaa(1)()2= =( ) (2) ()3= =( ) bbbbbbb aaaaa(3)()4= =( ) bbbbb a[提问]由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推出()n(n为正整数)的结果吗, b 五、例题讲解 (P17)例5.计算 [分析]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断乘方的结 1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果的符号,再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 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 ,3b2,9b2b3 2b5 )=(1)()=2 (2)( 2a2a2a4a2 2y38y33x29x2 )=3 (4)()=2(3)( 2,3xx,bx,b9x 2(计算 3a2b35x2 2a3 2ay3)(1) ( (3)) (2)(() (,) ,2c33y3xy22x2 x2y3,x3 2x2y2 ) 5)(,) (,) (,xy4) (4)(2) (z,zyx (6)(,y23x3x2) (,)3 (,) 2x2y2ay 七、课后练习 计算 2b2 3(1) (,3) a a22(2) (,n,1) b a,b2,a3c3 2c4 2a) () (a2,b2) (3)(2) (3) ()4 (4) (abb,acabab 八、答案: ,3b29b2b3 2b6 )=2 六、1. (1)不成立,()=2 (2)不成立,(2a2a4a4a 2y38y3 )=,(3)不成立,( (4)不成立,,3x27x3 3x29x2 ()=2 x,bx,2bx,b2 27a6b3y325x48a3x4 2. (1) (2), (3), (4),4 9228cz9y9y 1a3y2 (5)2 (6) x4x2 ,8b6a4 七、(1) ,9 (2) 2n,2aba,bc2 (3)2 (4) ba 1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6(2(2分式的加减(一) 一、教学目标:(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是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必须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计算,转化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步骤:(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所出现的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在求出最简公分母后,还要确定分子、分母应乘的因式,这个因式就是最简公分母除以原分母所得的商.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通分,将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2)写成“分母不便,分子相加减”的形式;(3)分子去括号,合并同类项;(4)分子、分母约分,将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8问题3是一个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时间可表示为n+3天,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这样引出分式的加减法的实际背nn,3 景,问题4的目的与问题3一样,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 P19[观察]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让学生自己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3(P20例6计算应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所以要补充分子是多项式的例题,教师要强调分子相减时第二个多项式注意变号; 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没有涉及分母要因式分解的题型.例6的练习的题量明显不足,题型也过于简单,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题,以供学生练习,巩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P21例7是一道物理的电路题,学生首先要有并联电路总电阻R与各支路电阻R1, R2, „, Rn的关系为1 1,1, ,1.若知道这个公式,就比较容 RR1R2Rn 1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易地用含有R1的式子表示R2,列出1 1,RR1 RR1(R1,50)1,下面的计算就是异分母的分式R1,50加法的运算了,得到1 2R1,50,再利用倒数的概念得到R的结果.这道题的数 学计算并不难,但是物理的知识若不熟悉,就为数学计算设置了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教师 在讲这道题时要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掌握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的情况,可以考虑是否放在例8之后讲. 四、课堂堂引入 1.出示P18问题3、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答案. 引语: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下面我们先观察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请你说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法则吗, 3. 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请同学们说出111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你能说出最简,,2x2y33x4y29xy2 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吗, 五、例题讲解 (P20)例6.计算 [分析] 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是多项式时,第二个多项式要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 (补充)例.计算 (1)x,3yx,2y2x,3y ,,222222x,yx,yx,y [分析] 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分子为多项式时,应把多项事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加运算,结果也要约分化成最简分式. 解:x,3yx,2y2x,3y,,2 22222x,yx,yx,y (x,3y),(x,2y),(2x,3y) 22x,y 2x,2y 22x,y== 15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 =2(x,y) (x,y)(x,y)2 x,y 11,x6,,2 x,36,2xx,9(2) [分析] 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先把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解:11,x6,,2 x,36,2xx,9 = =11,x6,, x,32(x,3)(x,3)(x,3)2(x,3),(1,x)(x,3),12 2(x,3)(x,3) ,(x2,6x,9)= 2(x,3)(x,3) ,(x,3)2 = 2(x,3)(x,3) =,x,3 2x,6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3a,2ba,bb,am,2nn2m,,,, (2) n,mm,nn,m5a2b5a2b5a2b 163a,6b5a,6b4a,5b7a,8b,2,,, (4) a,3a,9a,ba,ba,ba,b(3)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5a,6b3b,4aa,3b,,223abc3bac3cba23b,aa,2b3a,4b,,2 22222a,ba,bb,a (2) b2a2113x,,a,b,1 (4) (3) ,,22a,bb,a6x,4y6x,4y4y,6x 八、答案: 四.(1) 五.(1)5a,2b3m,3n1 (2) (3) (4)1 n,ma,35a2b2a,3b1 (2) (3)1 (4) a2ba2,b23x,2y 1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6(2(2分式的加减(二) 一、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师强调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 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21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例8只有一道题,训练的力度不够,所以应补充一些练习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 2( P22页练习1:写出第18页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呼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四、课堂引入 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五、例题讲解 (P21)例8.计算 [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补充)计算 (1)(x,2x,14,x,) xx2,2xx2,4x,4 [分析] 这道题先做括号里的减法,再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把分母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解: (x,2x,14,x,) 22xx,2xx,4x,4 1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 =[x,2x,1x ,] x(x,2)(x,2)2,(x,4)(x,2)(x,2)x(x,1)x ,] x(x,2)2x(x,2)2,(x,4) x2,4,x2,xx= 2,(x,4)x(x,2) =,1 x2,4x,4 2xyx4yx2 (2) ,4 242x,yx,yx,yx,y [分析] 这道题先做乘除,再做减法,把分子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xyx4yx2 解: ,4 242x,yx,yx,yx,y xyx4yx2,y2 = ,2 2222x,yx,y(x,y)(x,y)x xy2x2y= ,22(x,y)(x,y)x,y =xy(y,x) (x,y)(x,y) xy x,y22=, 六、随堂练习 计算 ab11x24x,2,) (,) ,) (1) ( (2)(a,bb,aabx,22,x2x 31221,2) (,) (3)(a,2a,4a,2a,2 七、课后练习 1(计算 (1) (1, (2) (yx)(1,) x,yx,ya,2a,1a,24,a,) 2 22aa,2aa,4a,4a 111xy(3) (,,) xyzxy,yz,zx 1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计算(114,) 2,并求出当a -1的值. a,2a,2a ab (3)3 a,b八、答案: 六、(1)2x (2) 111a2xy,七、1.(1)2 (2) (3) 2.,- a,2za2,43x,y2 1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6(2(3整数指数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n=1(a?0,n是正整数). an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难点: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复习已学过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 an am,n(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 amn(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 anbn(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 an am,n( a?0,m,n是正整数, m,n); anan (5)商的乘方:() n(n是正整数); bb 0指数幂,即当a?0时,a0 1. 在学习有理数时,曾经介绍过1纳米 =10-9米,即1纳米=1米.此处出现了负指数幂,也出现了它的另外一种形式是910 正指数的倒数形式,但是这只是一种简单的介绍知识,而没有讲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学生在已经回忆起以上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由分式的除法约分可知,当a 1a3a3 ?0时,a a=5=32=2;另一方面,若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aa a35 am an am,n(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 a5=a3,5=a,2.于是得到a,2=1(a?0),就规定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2 当n是正整数时,a,n=1(a?0),也就是把am an am,n的适用范围扩大了,na 这个运算性质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23思考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P24观察是为了引出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 an am,n,这条性质适用 2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于m,n是任意整数的结论,说明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具有延续性.其它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在整数范围里也都适用. 3( P24例9计算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不要因为这部分知识已经讲过,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要注意学生计算时的问题,及时矫正,以达到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的教学目的. 4( P25例1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是为了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 5(P25最后一段是介绍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用科学计算法表示小于1的数,运用了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 用科学计数法不仅可以表示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负数. 6(P26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负整数指数幂来表示小于1的数,从而归纳出: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如果小数点后至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几个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几. 7(P26例11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使学生做过这道题后对纳米有一个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四、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 an am,n(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 amn(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 anbn(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 an am,n( a?0,m,n是正整数,m,n); anan (5)商的乘方:() n(n是正整数); bb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 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 351米吗, 9101a3a3 4(计算当a?0时,a a=5=32=2,再假设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aaa a 性质am an am,n(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 a5=a3,5=a,2.于是得到a,2=1(a?0),就规定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2 当n是正整数时,a,n= 五、例题讲解 (P24)例9.计算 1(a?0). an2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分析] 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与用正整数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一样,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要写成分式形式. (P25)例10. 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分析] 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然后再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P26)例11. [分析] 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是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22= (2)(-2)2= (3)(-2) 0= (4)20= ( 5)2 -3= ( 6)(-2) -3= 2.计算 (1) (x3y-2)2 (2)x2y-2 ?(x-2y)3 (3)(3x2y-2) 2 ?(x-2y)3 七、课后练习 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0 04, -0. 034, 0.000 000 45, 0. 003 009 2.计算 (1) (3?10-8)?(4?103) (2) (2?10-3)2?(10-3)3 八、答案: 11六、1.(1)-4 (2)4 (3)1 (4)1(5) (6), 88 yx69x10 2.(1)4 (2)4 (3) 7 xyy 七、1.(1) 4?10-5 (2) 3.4?10-2 (3)4.5?10-7 (4)3.009?10-3 2.(1) 1.2?10-5 (2)4?103 2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6(3分式方程(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增根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 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2(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也是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基础,只是需把分式方 程化成整式方程,所以教学时应注意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注重渗透转化的思想,同时要适当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至于解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的原因只让学生了解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应让学生掌握验根的方法. 要使学生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转化整式方程,具体的方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统称最简公分母. 要让学生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31思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解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产生增根的原因. 2(P32的归纳明确地总结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3( P33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而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不是原方程的解,引出分析产生增根的原因,及P33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 4( P34讨论提出P33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5( 教材P38习题第2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点拨一下解题的思路与解数字系数的方程相似,只是在系数化1时, 要 2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考虑字母系数不为0,才能除以这个系数. 这种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 2(提出本章引言的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10060 . 20,v20,vx,22x,3, 1 46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五、例题讲解 (P34)例1.解方程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x-3),方程两边同乘x(x-3),把分式方程转化 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这道题还有解法二:利用比例的性质“ (2) xx,6x,1x,1x,1 x,142xx,2 1 (4), 2 x,1x,12x,1x,2(3) 七、课后练习 1(解方程 (1) (3)21, 0 5,x1,x64x,7 1, 3x,88,3x(2) 234153,, 0, , (4) x,12x,24x2,xx2,xx2,1 2x,912,,的值等于2, x,3x,3x 24 2(X为何值时,代数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八、答案: 六、(1)x=18 (2)原方程无解 (3)x=1 (4)x=4 5 3 2七、1( (1) x=3 (2) x=3 (3)原方程无解 (4)x=1 2. x= 25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6(3分式方程(二) 一、教学目标: 1(会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会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分式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列分式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设未知数、列方程是本章中用数学模型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正确地理解问题情境,分析其中的等量关系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基础. 可以多角度思考,借助图形、表格、式子等进行分析,寻找等量关系,解分式方程应用题必须双检验:(1)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的解;(2)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的P35例3不同于旧教材的应用题有两点:(1)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它的问题是甲乙两个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这与过去直接问甲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或乙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有所不同,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寻找未知数,然后根据题意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得方程的解除了要检验外,还要比较甲乙两个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才能完成解题的全过程(2)教材的分析是填空的形式,为学生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搭好了平台,有助于学生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P36例4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也与旧教材的这类题有所不同(1)本题中涉及到的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提速前行驶的路程为s千米, 完成. 用字母表示已知数(量)在过去的例题里并不多见,题目的难度也增加了; (2)例题中的分析用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用已知量v、s和未知数x,表示提速前列车行驶s千米所用的时间,提速后列车的平均速度设为未知数x千米/时,以及提速后列车行驶(x+50)千米所用的时间. 这两道例题都设置了带有探究性的分析,应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克服困难后体会如何探究,教师不要替代他们思考,不要过早给出答案. 教材中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题搭建了一些提示的平台,给了设未知数、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还是要独立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还要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才能,找到解题的思路,能够独立地完成任务.特别是题目中的数 量关系清晰,教师就放手让学生做,以提高 2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学生分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例题讲解 P35例3 分析:本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基本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题没有具体的工作量,工作量虚拟为1,工作的时间单位为“月”. 等量关系是:甲队单独做的工作量+两队共同做的工作量=1 P36例4 分析: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 基本关系是:速度=路程.这题用字母表时间 示已知数(量).等量关系是:提速前所用的时间=提速后所用的时间 五、随堂练习 1. 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同学们都积极练习.甲同学跳180个所用的时间,乙同学可以跳240个;又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少跳5个,求每人每分钟各跳多少个. 2. 一项工程要在限期 2. 12天 3. 5千米/时,20千米/时 六、1. 10千米/时 2. 4天,6天 3. 20升 2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习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相互对比,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k(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y ,等号左边是x 函数y,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在分母上,且x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于x在分母上,故取x?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的取值范围,因为k?0,且x?0,所以函数值y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kx(k?0),比较二者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k(3)y (k?0)还可以写成y kx,1(k?0)或xy,k(k?0)的形式 x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 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见教材P47 k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y ,再把x,2和y,6代入x 上式求出常数k,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2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y (6)y x532 (2)y , (3)xy,21 (4)y (5)y , x,22x3x1,3 (7)y,x,4 x k(k为常x 数,k?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 1,3x(6)改写后是y ,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x 义的形式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y 例2((补充)当m取什么值时,函数y (m,2)x3,m是反比例函数, k(k?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y kx,1(k?0),后x 一种写法中x的次数是,1,因此m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2?0且3,m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2,1的错误。 解得m,,2 例3((补充)已知函数y,y1,y2,y1与x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4;当x,2时,y,5 (1)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 当x,,2时,求函数y的值 分析:此题函数y是由y1和y2两个函数组成的,要用待定系数法来解答,先根据题意分别设出y1、 y2与x的函数关系式,再代入数值,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比例系数的值。这里要注意y1与x和y2与x的函数关系中的比例系数不一定相同,故不能都设为k,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2分析:反比例函数y 略解:设y1,k1x(k1?0),y2 k1,2, k2,2,则y 2x,k2k(k2?0),则y k1x,2,代入数值求得xx2,当x,,2时,y,,5 x 六、随堂练习 1(苹果每千克x元,花10元钱可买y千克的苹果,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若函数y (3,m)x8,m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取值是3(矩形的面积为4,一条边的长为x,另一条边的长为y,则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 4(已知y与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3,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当x,,3时,y, 29 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5(函数y ,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2 七、课后练习 已知函数y,y1,y2,y1与x,1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0;当x,4时,y,9,求当x,,1时y的值 答案:y,4 3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一、教学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难点:正确画出图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前,应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即:列k表、描点、连线,其中列表取值很关键。反比例函数y (k?0)自变量的取x 值范围是x?0,所以取值时应对称式地选取正数和负数各一半,并且互为相反数,通常取的数值越多,画出的图象越精确。连线时要告诉学生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不能用折线连接。教学时,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画,注意引导,及时纠错。 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可结合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和性质,来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及归纳,通过对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这里要强调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置和增减性是由反比例系数k的符号决定的;反之,双曲线的位置和函数性质也能推出k的符号,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8页的例2是让学生经历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一方面能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认识,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探究函数的性质作准备。 补充例1的目的一是复习巩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二是通过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补充例2是一道典型题,是关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矩形面积的问题,要让学k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 (k?0)中k的几何意义。 x 四、课堂引入 提出问题: 1(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是什么,其性质有哪些,正比例函数y,kx(k?0)呢, 2(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是什么?其一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呢? 五、例习题分析 例2(见教材P48,用描点法画图,注意强调: (1)列表取值时,x?0,因为x,0函数无意义,为了使描出的点具有代表性,可以“0”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式取值,即正、负数各一半,且互为相反数,这样也便于求y值 (2)由于函数图象的特征还不清楚,所以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便于连线,使画出的图象更精确 (3)连线时要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切忌画成 3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折线 (4)由于x?0,k?0,所以y?0,函数图象永远不会与x轴、y轴相交,只是无限靠近两坐标轴 例1((补充)已知反比例函数y (m,1)xm m值,并指出在每个象限 ?m2,3,,1,且m,1?0 又?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m,1,0 解得m 2且m,1 则m ,2 1(x,0)x 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 别为C、D,连接OA、OB,设?AOC和?BOD的面 积分别是S1、S2,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 ) (A)S1,S2 (B)S1,S2 (C)S1,S2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k分析:从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上任一点P(x,y)向x轴、yx 1轴作垂线段,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S xy k,由此可得S1,S2 , ,2 故选B 六、随堂练习 3,k1(已知反比例函数y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k的取值范围 x (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2)在第二象限 ) x 例2((补充)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 3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k(k,0)的图象上的一点分x 别作x轴、y轴的垂线段,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6,则函数解析式为 七、课后练习 3,m1(若函数y (2m,1)x与y 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x 范围是 22(反比例函数y ,,当x,,2时,y,x,,2时;y的取x 值范围是 ; 当x,,2时;y的取值范围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3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与性质 2(能灵活运用函数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较综合的问题 3(深刻领会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综合问题 2(难点:学会从图象上分析、解决问题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在前一节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较综合的题目,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函数图象分析解析式,或由函数解析式分析图象的方法,以便更好的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最终能达到从“数”和“形”两方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51页的例3一是让学生理解点在图象上的含义,掌握如何用待定系数法去求解析 式,复习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二是通过函数解析式去分析图象及性质,由“数”到“形”,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理解。 教材第52页的例4是已知函数图象求解析式中的未知系数,并由双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函数值y随x的变化情况,此过程是由“形”到“数”,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函数图象及性质的理解。 补充例1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解有关函数问题时,要数形结合,另外,在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在哪个象限内。 补充例2是一道有关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较综合的问题。 四、课堂引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五、例习题分析 例3(见教材P51 k分析: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位置及y随x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常数k的符x 号,因此要先求常数k,而题中已知图象经过点A(2,6),即表明把A点坐标代入解析式成立,所以用待定系数法能求出k,这样解析式也就确定了。 例4(见教材P52 例1((补充)若点A(,2,a)、B(,1,b)、C(3,c)在反比例函数ky (k,0)图象上,则a、b、c的大小关系怎样, x 分析:由k,0可知,双曲线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为A、B在第二象限,且,1,,2,故b,a,0;又C在第四 3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象限,则c,0,所以b,a,0,c 说明:由于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两个不同的象限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x 图象交于A(,2,1)、B(1,n)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的x的取值范围 分析:因为A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可先求出反2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 ,,又B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x 代入即可求出n的值,最后再由A、B两点坐标求出一次函 数解析式y,,x,1,第(2)问根据图象可得x的取值范围x,,2或0,x,1,这是因为比较两个不同函数的值的大小时,就是看这两个函数图象哪个在上方,哪个在下方。 六、随堂练习 kb1(若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y 的图象在( ) x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第一、二象限 k2,12(已知点(,1,y1)、(2,y2)、(π,y3)在双曲线y ,上,则x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y1,y2,y3 (B)y1,y3,y2 (C)y2,y1,y3 (D)y3,y1,y2 七、课后练习 2k,11(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x 大而减小,且k的值还满足9,2(2k,1)?2k,1,若k为整数,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y k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 , 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 , 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AOB的面积 答案: 1351(y 或y 或y xxx 35 8的图像交于A、B两x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1)y,,x,2,(2)面积为6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写出函数解析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用函数观点解实际问题,一要搞清题目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看看各变量间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式(包括已学过的基本公式),这一步很重要;二是要分清自变量和函数,以便写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三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图象和性质,特别是图象,要做到数形结合,这样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领会这一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57页的例1,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学生根据基本公式很容易写出函数关系式,此题实际上是利用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同时也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材第58页的例2是一道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此题的实际 背景较例1稍复杂些,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函数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补充例题一是为了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二是为了提高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寒假到了,小明正与几个同伴在结冰的河面上溜冰,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处冰出现了裂痕,小明立即告诉同伴分散趴在冰面上,匍匐离开了危险区。你能解释一下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见教材第57页 分析:(1)问首先要弄清此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容积为104,底面积是S,深度为d,满足基本公式: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由题意知S是函数,d是自变量,改写后所得的函数关系式是反比例函数的形式,(2)问实际上是已知函数S的值,求自变量d的取值,(3)问则是与(2)相反 例2(见教材第58页 分析:此题类似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关系式为工作总量,工作速度?工作时间,由于题目中货物总量是不变的,两个变量分别是速度v和时间t,因此具有反比关系,(2)问涉及了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即当自变量t取最大值时,函数值v取最小值是多少, 例1((补充)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 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千帕) 是气体体积V (立方米)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 3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图所示(千帕是一种压强单位) (1)写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当气球的体积是0.8立方米时,气球内的气压是多少千帕, (3)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4千帕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 积应不小于多少立方米, 分析:题中已知变量P与V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并且图象经过点A,利用 96待定系数法可以求出P与V的解析式,得P ,(3)问中当P大于144千帕V 时,气球会爆炸,即当P不超过144千帕时,是安全范围。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 象和性质,P随V的增大而减小,可先求出气压P,144千帕时所对应的气体体2积,再分析出最后结果是不小于立方米 3 六、随堂练习 1(京沈高速公路全长658km,汽车沿京沈高速公路从沈阳驶往北京,则汽 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完成某项任务可获得500元报酬,考虑由x人完成这项任务,试写出人 均报酬y(元)与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 (kg/m3)是它的体积V(m3)的反比例函 数,当V,10时, ,1.43,(1)求 与V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V,2时 氧气的密度 答案: ,14.3,当V,2时, ,7.15 V 七、课后练习 1(小林家离工作单位的距离为3600米,他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时的速度为v (米/分),所需时间为t(分) (1)则速度v与时间t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若小林到单位用15分钟,那么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小林骑车的速度最快为300米/分,那他至少需要几分钟到达单位, 3600答案:v ,v,240,t,12 t 2(学校锅炉旁建有一个储煤库,开学初购进一批煤,现在知道:按每天用 煤0.6吨计算,一学期(按150天计算)刚好用完.若每天的耗煤量为x吨,那么 这批煤能维持y天 (1)则y与x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画函数图象 (3)若每天节约0.1吨,则这批煤能维持多少天, 3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这一数学模型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写出函数解析式,解决实际问题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的两个例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不但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按照上一节所讲的基本思路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注意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要告诉学生充分利用函数图象的直观性,这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58页的例3和例4都需要用到物理知识,教材在例题前已给出了相关的基本公式,其中的数量关系具有反比例关系,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但能复习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补充例题是一道综合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识图、分析和归纳等方面的能力,此题既有一次函数的知识,又有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一次函数和反比例 函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作用,同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函数观点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小明家新买了几桶墙面漆,准备重新粉刷墙壁,请问如何打开这些未开封的墙面漆桶呢,其原理是什么, 2(台灯的亮度、电风扇的转速都可以调节,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五、例习题分析 例3(见教材第58页 分析:题中已知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积为定值,由“杠杆定律”知变量动力与动力臂成反比关系,写出函数关系式,得到函数动力F是自变量动力臂l的反比例函数,当l,1.5时,代入解析式中求F的值;(2)问要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l越大F越小,先求出当F,200时,其相应的l值的大小,从而得出结果。 例4(见教材第59页 分析:根据物理公式PR,U2,当电压U一定时, 2202 输出功率P是电阻R的反比例函数,则P ,R (2)问中是已知自变量R的取值范围,即110?R ?220,求函数P的取值范围,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 质,电阻越大则功率越小, 3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得220?P?440 例1((补充)为了预防疾病,某单位对办公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 . (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员工方可进办公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分钟后,员工才能回到办公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分析:(1)药物燃烧时,由图象可知函数y是x的正比例函数,设y k1x,将点(8,6)代人解析式,求得y 看出y是x的反比例函数,设y 3x,自变量0,x?8;药物燃烧后,由图象4k248,用待定系数法求得y xx (2)燃烧时,药含量逐渐增加,燃烧后,药含量逐渐减少,因此,只能在 48燃烧后的某一时间进入办公室,先将药含量y,1.6代入y ,求出x,30,根x 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知药含量y随时间x的增大而减小,求得时间至少要30分钟 3(3)药物燃烧过程中,药含量逐渐增加,当y,3时,代入y x中,得x4 ,4,即当药物燃烧4分钟时,药含量达到3毫克;药物燃烧后,药含量由最高 486毫克逐渐减少,其间还能达到3毫克,所以当y,3时,代入y ,得x,16,x 持续时间为16,4,12,10,因此消毒有效 六、随堂练习 1(某厂现有800吨煤,这些煤能烧的天数y与平均每天烧的吨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300300(A)y (x,0) (B)y (x?0) xx (C)y,300x(x?0) (D)y,300x(x,0) 2(已知甲、乙两地相s(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达乙地,如果汽车每小时耗油量为a(升),那么从甲地到乙地汽车的总耗油量y(升)与汽车的行驶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3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3(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 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 面条的总长度y(m)是面条的粗细(横截面积) 2S(mm)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1)写出y与S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面条粗1.6mm2时,面条的总长度是 多少米, 七(课后练习 一场暴雨过后,一洼地存雨水20米3,如果将雨水全部排完需t分钟,排水量为a米3/分,且排水时间为5,10分钟 (1)试写出t与a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a的取值范围; (2)请画出函数图象 (3)根据图象回答:当排水量为3米3/分时,排水的时间需要多长, 4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3(难点的突破方法:几何学的产生,源于人们对土地面积的测量需要。在古埃及,尼罗河每年要泛滥一次;洪水给两岸的田地带来了肥沃的淤积泥土,但也抹掉了田地之间的界限标志。水退了,人们要重新画出田地的界线,就必须再次丈量、计算田地的面积。几何学从一开始就与面积结下了不解之缘,面积很早就成为人们认识几何图形性质与争鸣几何定理的工具。本节课采用拼图的方法,使学生利用面积相等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其中的依据是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通过对定理的证明,让学生确信定理的正确性;通过拼图,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个古老的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古代无名数学家之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例2使学生明确,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四、课堂引入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识别这种语言的。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勾股定理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两千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cm和4cm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AB的长。 以上这个事 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的,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 三,股修四,弦隅五。”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 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 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用刻 度尺量AB的长。 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52+122和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 AB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 4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 求证:a2,b2=c2。 分析:?让学生准备多个三角形模型,最好是有颜色的吹塑纸,让学生拼摆不同的形状,利用面积相等进行证明。 ?拼成如图所示,其等量关系为:4S?+S小正=S大正 14?ab,(b,a)2=c2,化简可证。 2 ?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拼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证明。 ?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达300余种。这个古老的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古代无名数学家之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例2已知:在?ABC中, ?C=90?,?A、?B、?C的对边为a、b、c。 a求证:a2,b2=c2。 ab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 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 积相等。 bb12左边S=4?ab,c 22b右边S=(a+b) 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即 14?ab,c2=(a+b)2 2 化简可证。 六、课堂练习 1(勾股定理的具体 。 2(如图,直角?ABC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 ?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 A?若D为斜边中点,则斜边中线 ?若?B=30?,则?B的对边和斜边: ; ?三边之间的关系: 。 3(?ABC的三边a、b、c,若满足b2= a2,c2,则 B222=90?; 若满足b,c,a,则?B是 角; 若222满足b,c,a,则?B是 角。 4(根据如图所示,利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b E B 4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七、课后练习 1(已知在Rt?ABC中,?B=90?,a、b、c是?ABC的三边,则 ?c= 。(已知a、b,求c) ?a= 。(已知b、c,求a) ?b= 。(已知a、c,求b) 2(如下表,表中所给的每行的三个数a、b、c,有a,b,c,试根据表中已有数的规律, 写出当a=19时,b,c的值,并把b、c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3(在?ABC中,?BAC=120?,AB=AC=103cm,一动点P从B向C以每秒2cm的速度 移动,问当P点移动多少秒时,PA与腰垂直。 4(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在CB的延长线上。 求证:?AD2,AB2=BD?CD ?若D在CB上,结论如何,试证明你 的结论。 DBC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略; 112(??A+?B=90?;?CD=AB;?AC=AB;?AC2+BC2=AB2。 22 3(?B,钝角,锐角; 14(提示:因为S梯形ABCD = S?ABE+ S?BCE+ S?EDA,又因为S梯形ACDG=(a+b)2 2, 11111S?BCE= S?EDA= ab,S?ABE=c2, (a+b)2=2? ab ,c2。 22222 课后练习 1(?c=b2,a2;?a=b2,c2;?b=c2,a2 a2,b2 c2a2,1a2,12( ;则b=,c=;当a=19时,b=180,c=181。 22 c b,1 3(5秒或10秒。 4(提示:过A作AE?BC于E。 4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8(1 勾股定理(二)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 2(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数形结合,让学生每做一道题都画图形,并写出应用公式的过程或公式的推倒过程,在做题过程中熟记公式,灵活运用。 ?分类讨论,让学生画好图后标图,从不同角度考虑条件和图形,考虑问题要全面,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作辅助线,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要注意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要创造直角三角形,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在做辅助线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优化训练,在不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定理,使学生达到熟练使用,灵活运用的程度。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使学生熟悉定理的使用,刚开始使用定理,让学生画好图形,并标好图形,理清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都可以求出第三边。并学会利用不同的条件转化为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例2(补充)让学生注意所给条件的不确定性,知道考虑问题要全面,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例3(补充)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注意要创造直角三角形,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让学生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能力。 四、课堂引入 复习勾股定理的文字叙述;勾股定理的符号语言及变形。学习勾股定理重在应用。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在Rt?ABC,?C=90? ?已知a=b=5,求c。 ?已知a=1,c=2, 求b。 ?已知c=17,b=8, 求a。 ?已知a:b=1:2,c=5, 求a。 ?已知b=15,?A=30?,求a,c。 分析:刚开始使用定理,让学生画好图形,并标好图形,理清边之间的关系。?已知两直角边,求斜边直接用勾股定理。??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求另一直角边,用勾股定理的便形式。??已知一边和两边比,求未知边。通过前三题让学生明确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都可以求出第三边。后两题让学生明确已知一边和两边关系,也可以求出未知边,学会见比设参的数学方法,体会由角转化为边的关系的转化思想。 例2(补充)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 44 A D B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求第三边。 分析:已知两边中较大边12可能是直角边,也可能是斜边,因此应分两种情况分别进形计算。让学生知道考虑问题要全面,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例3(补充)已知: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6cm。 ?求等边?ABC的高。 ?求S?ABC。 分析: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注意要 创造直角三角形,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 法。欲求高CD,可将其置身于Rt?ADC或Rt?BDC中, 1但只有一边已知,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求AD=CD=AB=3cm,则2 此题可解。 六、课堂练习 1(填空题 ?在Rt?ABC,?C=90?,a=8,b=15,则c= 。 ?在Rt?ABC,?B=90?,a=3,b=4,则c= 。 ?在Rt?ABC,?C=90?,c=10,a:b=3:4,则a= ,b= 。 ?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5cm,,则第三边长为 。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cm,则它的高 为 ,面积为 。 A 2(已知:如图,在?ABC中,?C=60?,AB=4, AC=4,AD是BC边上的高,求BC的长。 3(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是 10,底边长是16,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七、课后练习 1(填空题 在Rt?ABC,?C=90?, ?如果a=7,c=25,则b= 。 ?如果?A=30?,a=4,则 ?如果?A=45?,a=3,则c= 。 ?如果c=10,a-b=2,则b= 。 ?如果a、b、c是连续整数,则a+b+c= 。 ?如果b=8,a:c=3:5,则c= 。 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 ?DC, BAB?AC,?B=60?,CD=1cm,求BC的长。 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45 B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17; 7; 6,8; 6,8,10; 4或34; 3,3; 2(8; 3(48。 课后练习 1(24; 43; 32; 6; 12; 10; 2(2 3 4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8(1 勾股定理(三)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2(难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数形结合,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画好图后标图;在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中,注意勾股定理的使用条件,教师要向学生交代清楚,解释明白;优化训练,在不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定理,使学生达到熟练使用,灵活运用的程度;让学生深入探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教材P74页探究1)明确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注意条件的转化;学会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2(教材P75页探究2)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使用勾股定理, 探究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保证一边不变,其它两边的变化。 四、课堂引入 勾股定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的 发现和使用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运用勾股定理 解决一些问题,你可以吗,试一试。 五、例习题分析 A例1(教材P74页探究1) 分析:?在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中,注意勾股定理的使用条件,即门框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让学生深入探讨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图中标字母的线段哪条最长,?指出薄木板在数学问题中忽略厚度,只记长度,探讨以何种方式通过,?转化为勾股定理的计算,采用多种方法。?注意给学生小结深化数学建模思想,激发数学兴趣。 例2(教材P75页探究2) 分析:?在?AOB中,已知AB=3,AO=2.5,利用勾股定 理计算OB。 ? 在? COD中,已知CD=3,CO=2,利用勾股定理计算OD。 则BD=OD,OB,通过计算可知BD?AC。 ?进一步让学生探究AC和BD的关系,给AC不同的值,计算BD。 六、课堂练习 1(小明和爸爸妈妈十一登香山,他们沿着45度的坡路走了500米,看到了一棵红叶树,这棵红叶树的离地面的高度是 米。 2(如图,山坡上两株树木之间的坡面距离是43米,则这两株树之间的垂直距离是 米,水平距离是 47 C B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题图 3题图 4题图 3(如图,一根12米高的电线杆两侧各用15米的铁丝固定,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 是 。 4(如图,原计划从A地经C地到B地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后因技术攻关,可以打隧道由 A地到B地直接修建,已知高速公路 一公里造价为300万元,隧道总长为2公里,隧道造价为500万元,AC=80公里,BC=60 公里,则 改建后可省工程费用是多少, 七、课后练习 1(如图,欲测量松花江的宽度,沿江岸取B、CBC 两点,在江对岸取一点A,使AC垂直江岸,测得 BC=50米, ?B=60?,则江面的宽度为 。 2(有一个边长为1米正方形的洞口,想用一个圆 形盖去盖住这个洞口,则圆形盖半径至少为米。 P3(一根32厘米的绳子被折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钉在Q P、Q两点,PQ=16厘米,且RP?PQ,则RQ= 厘米。 4(如图,钢索斜拉大桥为等腰三角形,支柱 高24米,?B=?C=30?,E、F分别为BD、 CD中点,试求B、C两点之间的距离,钢索BEAB和AE的长度。 (精确到1米) 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ADFC 1(2; 2(6, 2; 3(18米; 4(11600; 课后练习 1(米; 2(2; 2 3(20; 4(83米,48米,32米; 4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8(1 勾股定理(四)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较综合的问题。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 2(难点: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数形结合,正确标图,将条件反应到图形中,充分利用图形的功能和性质。 ?分类讨论,从不同角度考虑条件和图形,考虑问题要全面,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作辅助线,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在做辅助线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优化训练,在不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定理,使学生达到熟练使用,灵活运用的程度。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双垂图”是中考重要的考点,熟练掌握“双垂图”的图形结构和图形性质,通过讨论、计算等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目前“双垂图”需要掌握的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有:3个直角三角形,三个勾股定理及推导式BC2-BD2=AC2-AD2,两对相等锐角,四对互余角,及30?或45?特殊角的特殊性质等。 例2(补充)让学生注意所求结论的开放性,根据已知条件,作适当辅助线求出三角形中的边和角。让学生掌握解一般三角形的问题常常通过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使学生 清楚作辅助线不能破坏已知角。 例3(补充)让学生掌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转化为特殊图形求解,本题通过将图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把四边形面积转化为三角形面积之差。在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条件的合理运用。让学生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综合运用,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 例4(教材P76页探究3)让学生利用尺规作图和勾股定理画出数轴上的无理数点,进一步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的理论。 四、课堂引入 复习勾股定理的内容。本节课探究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1(已知:在Rt?ABC中,?C=90?,CD?BC于D,?A=60?,CD=3, 求线段AB的长。 分析:本题是“双垂图”的 计算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下载二年级余数竖式计算题 下载乘法计算题下载化工原理计算题下载三年级竖式计算题下载 ,“双垂图”是中考重要的考点,所以要求学生对图形及性质掌握非常熟练,能够灵活应用。目前“双 垂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3个直角三角形,三个勾股C2222定理及推导式BC-BD=AC-AD,两对相等锐角,四对 互余角,及30?或45?特殊角的特殊性质等。 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画图,并正确标图。引导学生分析: 欲求AB,可由AB=BD+CD,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利用勾 D 4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股定理和特殊角,求出BD=3和AD=1。或欲求AB,可由AB AC2,BC2,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和特殊角,求出AC=2和BC=6。 例2(补充)已知:如图,?ABC中,AC=4,?C B=45?,?A=60?,根据题设可知什么, 分析:由于本题中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根据 题设只能直接求得?ACB=75?。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 论后,发现添置AB边上的高这条辅助线,就可以求得 AD,CD,BD,AB,BC及S?ABC。让学生充分讨论还BD 可以作其它辅助线吗,为什么, 小结:可见解一般三角形的问题常常通过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并 指出如何作辅助线, 解略。 例3(补充)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可以连 结AC,或延长AB、DC交于F,或延长AD、BC 交于E,根据本题给定的角应选后两种,进一步根据BC本题给定的边选第三种较为简单。教学中要逐层展示 给学生,让学生深入体会。 解:延长AD、BC交于E。 ??A=?60?,?B=90?,??E=30?。 ?AE=2AB=8,CE=2CD=4, ?BE2=AE2-AB2=82-42=48,BE=48=4。 ?DE2= CE2-CD2=42-22=12,?DE==2。 11?S四边形ABCD=S?ABE-S?CDE=AB?BE-CD?DE=6 22 小结: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转化为特殊图形求解,本题通过将图形转化为 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把四边形面积转化为三角形面积之差。 例4(教材P76页探究3) 分析:利用尺规作图和勾股定理画出数轴上的无理数点,进一步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的理论。 变式训练:在数轴上画出表示3,1,2,2的点。 六、课堂练习 1(?ABC中,AB=AC=25cm,高AD=20cm,则S?ABC 2(?ABC中,若?A=2?B=3?C,AC=23cm,则?B= 度,?C= 度,BC= ,S? ABC 3(?ABC中,?C=90?,AB=4,BC=23,CD? 50 C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AB于D,则,,,?ABC 4(已知:如图,?ABC中,AB=26,BC=25,AC=17, 求S?ABC。 七、课后练习 1(在Rt?ABC中,?C=90?,CD?BC于D,?A=60?,CD=,。 2(在Rt?ABC中,?C=90?,S?ABC=30,c=13,且a,b,则 3(已知:如图,在?ABC中,?B=30?,?C=45?,AC=22, 求(1)AB的长;(2)S?ABC。 4(在数轴上画出表示,5,2,的点。 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30cm,300cm2; 2(90,60,30,4,23; 3(2,3,3,1,23; 4(作BD?AC于D,设AD=x,则CD=17-x,252-x2=262-(17-x)2,x=7,BD=24, 1S?ABC=AC?BD=254; 2 课后练习: 1(4; 2(5,12; 3(提示:作AD?BC于D,AD=CD=2,AB=4,BD=2,BC=2+2,S?ABC= =2+2C; 4(略。 5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图形后剪下放到一起观察能否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再探究理论证明方法。充分利用这道题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实践到理论学生更容易接受。 为学生搭好台阶,扫清障碍。 ?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现在只知道若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如何判断一个角是直角。 ?利用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再证明和原三角形全等,使问题得以解决。 ?先做直角,再截取两直角边相等,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斜边A1B1=c,则通过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证。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使学生了解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2(P82探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图形后剪下放到一起观察能否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 知欲,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再通过探究理论证明方法,使实践上升到理论,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3(补充)使学生明确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先判断那条边最大。?分别用代数方法计算出a2+b2和c2的值。?判断a2+b2和c2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四、课堂引入 创设情境:?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对 比,从勾股定理的逆命题进行猜想。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两个实数平方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分析:?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说逆命题时注意将题设和结论调换即可,但要分清题设和结论,并注意语言的运用。 ?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原命题有真有假,逆命题也有真有假,可能都真,也可能一真一假,还可能都假。 解略。 5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例2(P82探究)证明: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注意命题证明的格式,首先要根据题意 画出图形,然后写已知求证。 ?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现在b只知道若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 形,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如何判断一个角是直角。 BCC1?利用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再证明 和原三角形全等,使问题得以解决。 ?先做直角,再截取两直角边相等,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斜边A1B1=c,则通过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证。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图形后剪下放到一起观察能否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再探究理论证明方法。充分利用这道题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实践到理论学生更容易接受。 证明略。 例3(补充)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a=n2,1,b=2n,c=n2,1(n,1) 求证:?C=90?。 分析:?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先判断那条边最大。?分别用代数方法计算出a2+b2和c2的值。?判断a2+b2和c2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要证?C=90?,只要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并且c边最大。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证明a2+b2=c2即可。 ?由于a2+b2= (n2,1)2,(2n)2=n4,2n2,1,c2=(n2,1)2= n4,2n2,1,从而a2+b2=c2,故命题获证。 六、课堂练习 1(判断题。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边是另一边的一半。”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如果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BC的三边之比是1:1: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2(?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c2= b2—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C(如果(c,a)(c,a)=b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3(下列四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8,b=15,c=17 B(a=9,b=12,c=15 5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C(a=,b=,c=2 D(a:b:c=2:3:4 4(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分别为下列长度,判断该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指出那一个角是直角, ?a=,b=22,c=5; ?a=5,b=7,c=9; ?a=2,b=,c=7; ?a=5,b=2,c=1。 七、课后练习, 1(叙述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是否正确。 ?如果a3,0,那么a2,0;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小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条线段一定相等。 2(填空题。 ?任何一个命题都有 ,但任何一个定理未必都有 。 ?“两直线平行, 。 ?在?ABC中,若a2=b2,c2,则?ABC是 三角形, 是直角; 若a2,b2,c2,则?B是 。 ?若在?ABC中,a=m2,n2,b=2mn,c= m2,n2,则?ABC是 三角形。 1113(若三角形的三边是 ?1、3、2; ?,,; ?32,42,52 ?9,345 40,41; ?(m,n)2,1,2(m,n),(m,n)2,1;则构成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 A(2个 B(,个 ,(,个 ,(,个 4(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分别为下列长度,判断该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指出那一个角是直角, ?a=9,b=41,c=40; ?a=15,b=16,c=6; ?a=2,b=2,c=4; ?a=5k,b=12k,c=13k(k,0)。 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对,错,错,对; 2(D; 3(D; 4(?是,?B;?不是;?是,?C;?是,?A。 课后练习: 1(?如果a2,0,那么a3,0;假命题。 ?如果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那么有一个角是锐角;真命题。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假命题。 5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两条相等的线段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假命题。 2(?逆命题,逆定理;? 4(?是,?B;?不是,;?是,?C;?是,?C。 55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二) 一、教学目标 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难点的突破方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P83例2)让学生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2(补充)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课堂引入 创设情境: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五、例习题分析 例1(P83例2) 分析:?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 ?依题意画出图形; ?依题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 QR=30; ?因为242+182=302,PQ2+PR2=QR2,根据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知? QPR=90?; ??PRS=?QPR-?QPS=45?。 小结:让学生养成“已知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 例2(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解略。 六、课堂练习 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 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 方向是 。 2(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长为2米的测影竿,BA D E早晨测得它的影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 米,则A、B、C三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3(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 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 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 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 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 56 N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问:甲巡逻艇的航向, 七、课后练习 1(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 形,则三边长分别为 ,此三角形的形状 为 。 2(一根12米的电线杆AB,用铁丝AC、AD固定, 现已知用去铁丝AC=15米,AD=13米,又测得地面上 B、C两点之间距离是9米,B、D两点之间距离是5米, 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 3(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 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B米,BC=3米,CD=13米,DA=12 米,又已知?B=90?。 A 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向正南或正北。 2(能,因为BC2=BD2+CD2=20,AC2=AD2+CD2=5,AB2=25,所以BC2+AC2= AB2; 3(由?ABC是直角三角形,可知?CAB+?CBA=90?,所以有?CAB=40?,航向为北偏东50?。 课后练习: 1(6米,8米,10米,直角三角形; 2(?ABC、?ABD是直角三角形,AB和地面垂直。 3(提示:连结AC。AC2=AB2+BC2=25,AC2+AD2=CD2,因此?CAB=90?, S四边形=S?ADC+S?ABC=36平方米。 5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 一、教学目标 1(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3(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2(难点: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研究四边形的问题,通常添置辅助线把它转化为研究三角形的问题。 ?构造勾股数,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注意给学生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题目中应用的规律。 ?优化训练,在不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定理,使学生达到熟练使用,灵活运用的程度。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利用因式分解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2(补充)使学生掌握研究四边形的问题,通常添置辅助线把它转化为研究三角形的问题。本题辅助线作平行线间距离无法求解。创造3、4、5勾股数,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DE就是平行线间距离。 例3(补充)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应用,注意条件的转化及变形。 四、课堂引入 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是黄金搭档,经常综合应用来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 试判断?ABC的形状。 D分析:?移项,配成三个完全平方;?三个非负数的和A 为0,则都为0;?已知a、b、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例2(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D?BC, BC AB=4,BC=6,CD=5,AD=3。 E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作DE?AB,连结BD,则可以证明?ABD??EDB(ASA); ?DE=AB=4,BE=AD=3,EC=EB=3;?在?DEC中,3、 4、5勾股数,?DEC为直角三角形,DE?BC;?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可解,或利用三角形的面积。 例3(补充)已知: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 的高,且CD2=AD?BD。 BA D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AC2=AD2+CD2,BC2=CD2+BD2 ?AC2+BC2=AD2+2CD2+BD2 5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AD2+2AD?BD+BD2 =(AD+BD)2=AB2 六、课堂练习 1(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c=1:1:2,试判 断?ABC的形状。 D313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1,BC=,CD=,44 AD=3,且AB?BC。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4(已知:在?ABC中,?ACB=90?,CD?AB于 D,且CD2=AD?BD。 求证:?ABC中是直角三角形。 七、课后练习, E 1(若?ABC的三边a、b、c满足 a2+b2+c2+50=6a+8b+10c,求?ABC的面积。 D2(在?ABC中,AB=13cm,AC=24cm,中线BD=5cm。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3(已知:如图,?1=?2,AD=AE,D为BC上一点,且BD=DC,AC2=AE2+CE2。 求 证:AB2=AE2+CE2。4(已知?ABC的三边为a、b、c,且a+b=4,ab=1,c=,试判定? ABC的形状。 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C; 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93( 4 4(提示:?AC2=AD2+CD2,BC2=CD2+BD2,?AC2+BC2=AD2+2CD2+BD2= AD2+2AD?BD+BD2=(AD+BD)2=AB2,??ACB=90?。 课后练习: 1(6; 2(提示:因为AD2+BD2=AB2,所以AD?BD,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可知AB=BC。 3(提示:有AC2=AE2+CE2得?E=90?;由?ADC??AEC,得AD=AE,CD=CE, 5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ADC=?BE=90?,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可知AB=AC,则AB2=AE2+CE2。 4(提示:直角三角形,用代数方法证明,因为(a+b)2=16,a2+2ab+b2=16,ab=1,所以a2+b2=14。又因为c2=14,所以a2+b2=c2 。 6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 关的论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 质的应用( 2(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三、课堂引入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 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 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AB//DC ,AD//BC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 AD//BC(性质)( (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 (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 和第一章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合图形使学生分辨清 楚() (2)猜想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下面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6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已知:如图ABCD, 求证:AB,CD,CB,AD,?B,?D,?BAD,?BCD( 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由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性质1 平行四边形性质2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在ABCD中,?A=50 ,则?B= 度,?C= 度,?D= 度( (2)如果ABCD中,?A—?B=240,则?A= 度,?B= 度,?C= 度,?D= 度( (3)如果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那么AB= cm,BC= cm,,cm( 2(如图4.3,9,在ABCD中,AC为对角线,BE? AC,DF?AC,E、F为垂足,求证:BE,DF( 七、课后练习 1((选择)在下列图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角相等 (B)对角互补 (C)邻角互补 (D) )( (A)4个 (B)5个 (C)8个 (D)9个 3(如图,AD?BC,AE?CD,BD平分?ABC,求证 AB=CE( 6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 质( 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 的证明题( 3(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2(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它 是通过旋转平行四边形,得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 形和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这一节综合性较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要注意让学生 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解题思想方法的概括、指导和结论的升 华( (2)教学时要讲明线段互相平分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如图,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与BD互相平分,则有OA,OC,OB,OD( (3)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画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或从这点到对边垂线段的长,或者说这条边和对边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这里所说的“底”是相对高而言的( 在平行四边形中,有时高是指垂线段本身,如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指作垂线段(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在作图时一般是指垂线段本身(在进行计算时,它的意义是距离,即长度(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底和高的积,即S ABCD,a?h(其中a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边,h必须是a边与其对边的距离,即对应的高,如图 (1)(要避免学生发生如图(2)的错误(为了区别,有时也可以把高记成ha、hAB,表明它们所对应的底是a或AB( (5)学完本节后,归纳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比一般四边形多哪些性质,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可以按边、角、对角线进行总结(通过复习总结,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培养学生随时复习总结的习惯,并提高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6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它是性质3的直接运用,然后对例1进行了引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讲,并归纳结论: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作直线交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相等(例1与后面的三个图形是一组重要的基本图形,熟悉它的性质对解答复杂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例2是教材P94的例2,这是复习巩固小学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个例题比小学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题加深了一步,需要应用勾股定理,先求得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高,然后才能应用公式计算(在以后的解题中,还会遇到需要应用勾股定理来求高或底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其方法( 四、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已知:如图4,21, ABCD 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 CD分别相交于点E、F( 求证:OE,OF,AE=CF,BE=DF( 6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证明:在 ABCD中,AB?CD, ? ?1,?2(?3,?4( 又 OA,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AOE??COF(ASA)( ? OE,OF,AE=C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 ABCD,? AB=CD(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 AB—AE=CD—CF( 即 BE=FD( ※【引申】若例1中的条件都不变,将EF转动到图b的位置,那么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将EF向两方延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图c和图d),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你的理由( 解略 例2(教材P94的例2)已知四边形ABCD是 平行四边形,AB,10cm,AD,8cm,AC?BC, 求BC、CD、AC、OA的长以及ABCD的面积(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C、CD的长,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求得OA的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高为此底上的高),可求得ABCD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学学过,再次强调“底”是对应着高说的,平行四边形中,任一边都可以作为“底”,“底”确定后,高也就随之确定了()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解略(参看教材P94)( 六、随堂练习 1(在平行四边形中,周长等于48, ? 已知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 ? 已知AB=2BC,求各边的长 ? 已知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D与?AOB 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 2(如图,ABCD中,AE?BD,?EAD=60?,AE=2cm,AC+BD=14cm,则?OBC的周长是____ ___cm( 3(ABCD一 ___cm( 65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七、课后练习 1(判断对错 (1)在ABCD中,AC交BD于O,则AO=OB=OC=OD( ( ) (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一组对边的距离相等( ( )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 ) (4)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 2(在 ABCD中,AC,6、BD,4,则AB的范围是(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BC、CD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x-4)和16,则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 4(公园有一片绿地,它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绿地 上要修几条笔直的小路,如图,AB,15cm,AD, 12cm,AC?BC,求小路BC,CD,OC的长,并算 出绿地的面积( 6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1.2(一)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 教学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重点、难点 4(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5(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又是后面进一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别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说理的良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课中,可以探索活动为载体,并将论证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与必要发展,从而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有机融合,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它们的证明都可利用定义或前一个方法来证明( (2)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判定方法,与性质类似,可从边、对角线两方面进行记忆( 要注意:?本教材没有把用角来作为判定的方法,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为补充; ?本节课只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 (3)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如通过欣赏图片及识别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觉认识(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接着提出问题: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从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方法( 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在学生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讨,让学 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别方法的掌握,并发展了学生说理及简单推理的能力( (4)从本节开始,就应让学生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凡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证明的问题,不要再回到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应该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 (5)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6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6)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6例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 线AC、BD交于点O,E、F是AC 上的两点,并且 6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 (证明过程参看教材) 问;你还有其它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哪种证明 方法简单( 例2(补充) 已知:如图,A′B′?BA,B′C′?CB, C′A′?AC( 求证:(1) ?ABC,?B′,?CAB,?A′,?BCA, ?C′; (2) ?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 证明:(1) ? A′B′?BA,C′B′?BC, ? 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 ? ?AB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同理?CAB,?A′,?BCA,?C′( (2) 由(1)证得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四边形ABA′C是平行四边形( ? AB,B′C, AB,A′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B′C,A′C( 同理 B′A,C′A, A′B,C′B( ? ?ABC的顶点A、B、C分别是?B′C′A′的边B′C′、 C′A′、A′B′的中点( 例3(补充)小明用手中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做拼图游 戏时,拼成一个六边形(你能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平行四边 形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解:有6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ABOF ,ABCO, BCDO ,CDEO,DEFO,EFAO( 理由是:因为正?ABO?正?AOF,所以AB=BO,OF=FA(根据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它五个同理( 六、随堂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 (1)若AD=8cm,AB=4cm,那么当BC=___ _cm,CD=_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AC=10cm,BD=8cm,那么当AO=__ _cm,DO=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 平行四边形( 6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CD、AB 上,DF?BE,EF交BD于点O(求证:EO=OF( 3(灵活运用课本P89例题,如图: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1)个 等边三角形拼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 ?第4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 (6个) ?第8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 (20个) 七、课后练习 1((选择)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已知:如图,?ABC,BD平分?ABC,DE?BC, EF?BC, 求证:BE=CF 7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1.2(二)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 3(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判定的第二节课,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判定方法1和判定方法2,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同学们已经掌握了3种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 本节课的知识点不难,但学生灵活运用判定定理去解决相关问题并不容易,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一题多解和寻找最佳解题方法的训练(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不是性质的逆命题(它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义或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或2来证明,可以看作是巩固前面两个判定方法的一个很好的练习题(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证明,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2)注意强调:判定方法3是“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 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 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例如:如图,AD?BC, AB,DC,但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 (3)学过本节后,应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四个(或五个)判定方法,这些判定的方法是: 从边看:?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对角线看: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看: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5)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 7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两个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第三种判定方法和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学生程度好一些的学校,可以适当地自己再补充一些题目,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3( 【探究】 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CD,将它们平 行放置,再用两根木条BC、AD加固,得到的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结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 (补充)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 AD、BC的中点,求证:BE=DF( 分析:证明BE=DF,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 以证明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比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D?CB,AD=CD( ? 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 DE?BF,且DE=AD,BF=BC( ? DE=BF( ?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 BE=DF( 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 例2(补充)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 AC上两点,且BE?A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 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BE?AC于E,DF?AC于F,所以BE?DF(需再证明BE=DF,这需要证明?ABE与?CDF全等,由角角边即可( 72 121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CD,且AB?CD( ? ?BAE=?DCF( ? BE?AC于E,DF?AC于F, ? BE?DF,且?BEA=?DFC=90?( ? ?ABE??CDF (AAS)( ? BE=DF( ?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六、课堂练习 1((选择)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CD,AD=BC (B)?A=?B,?C=?D (C)AB=CD,AD=BC (D)AB=AD,CB=CD 2(已知:如图,AC?ED,点B在AC上,且AB=ED=BC, 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在ABCD中,AE、CF分别是?DAB、?BCD的平分线( 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七、课后练习 1(判断题: (1)相邻的两个角都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5)对角 线 相 等 的 四 边 形 是 平形 行是 四平 边行 形四 ; 边 ( ) (6)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 ) 2(延长?ABC的中线AD至E,使DE=AD(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3(在四边形ABCD中,(1)AB?CD;(2)AD?BC;(3)AD,BC;(4)AO,OC;(5)DO,BO;(6)AB,CD(选择两个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共有________对((共有9对) 7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1.2(三)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 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4(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理解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教材三角形中位线的内容是由一道例题从而引出其概念和性质的,新教材与老教 材在这个知识的讲解顺序安排上是不同的,它这种安排是要降低难度,但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添加辅助线的练习很少,因此无论讲解顺序怎么安排,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例1)时,题中辅助线的添加都是一大难点,因此教师一定要重点分析辅助线的作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理解: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证明结论成立的思路与方法( (2)强调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 中位线:中点与中点的连线; 中 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3)要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特点、条件、结论及作用交代清楚: 特点:在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表明位置关系,另一个结论表明数量关系; 条件(题设):连接两边中点得到中位线; 结论:有两个,一个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另一个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在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的结论); 作用:在已知两边中点的条件下,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及线段的倍分关系( (4)可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掌握其性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98的例4,这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题,教材采用的是先证明后引出概念与性质的方法,它一是要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是为了降低难度,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度( 建议讲完例1,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后,马上做一组练习,以巩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然后再讲例2( 例2是一道补充题,选自老教材的一个例题,它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混合应用题,题型挺好,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也很巧,结论以后也 7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会经常用到,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的选讲例2(教学中,要把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讲清楚,可以借助与多媒体或教具( 四、课堂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吗, (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3(创设情境 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 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答案如图) 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8例4) 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 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BC( 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 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 方法2:如图(2),延长DE到F,使EF=DE,连 接CF、CD和AF,又AE=EC,所以四边形ADCF是 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且AD=FC(因为AD=BD, 所以BD?FC,且BD=F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 四边形(所以DF?BC,且DF=BC,因为DE=DF, 所以DE?BC且DE=BC(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75 121212121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思考】: (1)想一想:?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设情境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吗,(让学生口述理由) 例2(补充)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E、F、G、H分别是 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已知点E、F、G、H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可以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找到四边形EFGH的边 之间的关系(由于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接 AC或BD,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图 形后,此题便可得证( 证明:连结AC(图(2)),?DAG中, ? AH=HD,CG=GD, 1 2 1同理EF?AC,EF=AC( 2? HG?AC,HG=AC(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 HG?EF,且HG=EF( ?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可得结论: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六、课堂练习 1((填空)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 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 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 m, 理由是 ( 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 、10cm和12cm ,求 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 3(如图,?ABC中,D、E、F分别是AB、AC、BC的中 点, 7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若EF=5cm,则AB= cm;若BC=9cm,则DE= cm; (2)中线AF与DE中位线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证明你的猜想( 七、课后练习 1((填空)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35cm,过三角形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则这三条平行线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2((填空)已知:?ABC中,点D、E、F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如果?DEF的周长是12cm,那么?ABC的 周长是 cm( 3(已知:如图,E、F、G、H分别是AB、BC、CD、D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7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2.1 矩形(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从定义出发,首先应该肯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此在教学在我们采用运动方式探索矩形的概念及性质,如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明确:(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矩形只比平行四边形多一个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定义矩形;(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还具有它自己特殊的性质(个性)( 3(从边、角、对角线方面(可继续演示教具),让学生观察或度量猜想矩形的特殊性质( (1)边:对边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相同,邻边互相垂直(与性质1等价); (2)角:四个角是直角(性质1); (3)对角钱:相等且互相平分(性质2)( 4(引导学生利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矩形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规范证明两条性质及推论(并指出:推论叙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线段的倍分关系,是直角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在求线段长或求线段倍分关系时,常用到这个结论( 5(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即?AOB,?BOC,?COD和?DOA(让学生证明后熟记这个结论,以便在复杂图形中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104的例1,它是矩形性质的直接运用,它除了用以巩固所学的矩形性质外,对计算题的格式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2的讲解是想让学生了解:(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并能通过例2、例3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矩形方面的一些计算题目与证明题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 7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 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 性质2有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五、例习题分析 例1 (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 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 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又 ?AOB=60?, ? ?OAB是等边三角形( ?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79 121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例2(补充)已知:如图 ,矩形 ABCD,AB长8 cm , 对角线比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 离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 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 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略解:设AD=xcm,则对角线长(x+4)cm,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x2,82 (x,4)2,解得x=6( 则 AD=6cm(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 AE×DB, AD×AB,解得 AE, 4.8cm( 例3(补充) 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DF?AE于F,若AE=BC( 求证:CE,EF( 分析:CE、EF分别是BC,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AF,BE,则问题解决,而证明AF,BE,只要证明?ABE??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B=90?,且AD?BC( ? ?1=?2( ? DF?AE, ? ?AFD=90?( ? ?B=?AFD(又 AD=AE, ? ?ABE??DFA(AAS)( ? AF=BE( ? EF=EC( 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 、 (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 cm, cm, cm, cm( 2((选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 )( (A)2对 (B)4对 (C)6对 (D)8对 3(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 平 8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 七、课后练习 1((选择)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 (A)12cm (B)10cm (C)7.5cm (D)5cm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2AC,求? A、?B的度数( 3(已知:矩形ABCD中,BC=2AB,E是BC的中点, 求证:EA?ED( 4(如图,矩形ABCD中,AB=2BC,且AB=AE,求证: ?CBE的度数( 8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2.1 矩形(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判定( 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矩形时,首先看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再看它两边的夹角是不是直角,这种用“定义”判定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这体现了定义作用的双重性、性质和判定)(而其它判定都是以“定义”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因此本节课要从复习矩形定义下手,并指出由平行四边形得到矩形只需要添加一个独立条件,然后让学生((((( 思考讨论,如果小华做出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加一个什么条件可以说明它是一个矩形呢,从而导出矩形判定方法( 对于判定方法1,要着重说明这个性质包括两个条件:(1)是平行四边形; (2)两条对角线相等(对于判定2,只要求是四边形即可,因为由有三个角是直角,可以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由对角线相等却推不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了加深印象,我们安排了例1,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 要让学生知道(1)矩形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三种:?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2)而由矩形和平行四边形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将矩形的判定方法又可分为两类:?从四边形出发必须增加三个特定的独立条件;?从平行四边形出发只需再增加一个特定的独立条件((3)特别地:?如果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在教学中,除教材中所举的门框或矩形零件外,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明判定矩形的实用价值(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三个例题都是补充题,例1在的一组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条件,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例2是利用矩形知识进行计算;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题,三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综合应用矩形定义及判定等知识 的( 四、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 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 8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 (×)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指出: (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 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例2 (补充)已知 ABCD的对角线AC、BD相 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 cm,求这个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 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O=AC,BO=BD( ? AO=BO, ? AC=BD( ?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在Rt?ABC中, ? AB=4cm,AC=2AO=8cm, ? BC=82,42 4(cm)( 例3 (补充) 已知:如图(1), 1212ABCD 的8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四个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D?BC( ? ?DAB,?ABC=180?( 又 AE平分?DAB,BG平分?ABC , ? ?EAB,?ABG=?180?=90?( ? ?AFB=90?( 同理可证 ?AED=?BGC=?CHD=90?( ?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六、随堂练习 1((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 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已知:如图 ,在?ABC中,?C,90?, CD为中线,延长 CD到点E,使得 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 为矩形( 七、课后练习 1(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 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使AB,CD,EF,GH; ? 摆放成如图?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 是: ; ? 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 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 12 2(在Rt?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 8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2.2 菱形(一)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1、2( 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课堂上演示由平行四边形改变成菱形(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形成深刻的印象; (2)讲解这个定义时,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应突出两条:?强调菱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另外还需指出定义既是判定又是性质( (3)菱形的性质,可以让学生动手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探究、归纳( 方法一: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横对折,再竖对折(如教材P107的探究),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即是 菱形纸片; 方法二:如图1,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ABCD就是菱形; 图1 图2 方法三: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在折痕上取任意长为底边,剪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打开即是菱形(如图2) ( (3)要让学生知道性质1的已知:如图,菱形ABCD, 和结论:AB=BC=CD=DA( 性质2的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和结论:AC?BD,AC平分?BAD和? BCD;BD平分?ABC和?ADC(并能灵活运用( (4 )指出: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这两条对称轴是菱形的 85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对角线,所以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 (5)让学生知道:菱形ABCD被对角线AC、BD分成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在计算或证明时常用这个结论( (6)菱形的面积公式是 S 2 S ABD 2 ( BD AO) BD AO ab(其中a、b是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的长)(即:“菱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还要指出:当不易求出对角线长时,就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计算菱形面积S=底?高(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是为了巩固菱形的性质;例2是教材P108中的例2,这是一道用菱形知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来求菱形面积的实际应用问题(此题目,除用以巩固菱形性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菱形的面积,以促进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 四、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1212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五、例习题分析 例1 (补充)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AFD=?CBE(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CB=CD, CA平分?BCD( 8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 ?BCE=?DCE(又 CE=CE, ? ?BCE??COB(SAS)( ? ?CBE=?CDE( ? 在菱形ABCD中,AB?CD, ??AFD=?FDC ? ?AFD=?CBE( 例2 (教材P108例2)略 六、随堂练习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和8cm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 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 点,且BE=DF(求证:?AEF=?AFE( 七、课后练习 1(菱形ABCD中,?D??A=3?1,菱形的周长为 8cm,求菱形的高( 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10cm,求(1)对角 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 8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2.2 菱形(二)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引入时,可以通过教材P109的探究、教材P109下面菱形的作图,及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师生共同探究并归纳出菱形的几种判定方法( 在判定一个图形是菱形时,用它的“定义”判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另外两个判定方法都是以定义为基础推导出来的( 应用判定方法1时,要注意其性质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为了加 深印象,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提问学 生,如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 形吗,为什么,同时可用图来证实, 虽然对角线AC?BD,但它们都不是 菱形(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让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小结并板书): 注意:(2)与(4)的题设也是从四边形出发,和矩形一样它们的题设条件都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如方法(4)、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就可以首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判定方法(4)就和判定方法(3)等同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其中例1是教材P109的例3,例2是一道补充的题目,这两个题目都是菱形判定方法的直接的运用,主要目的是能让学生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并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这些题目的推理都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程度好一些的班级,可以选讲例3( 8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四、课堂引入 1(复习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判定:2个条件) 2(【问题】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3(【探究】(教材P109的探究)用一长一短两根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通过演示,容易得到: 菱形判定方法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通过教材P109下面菱形的作图,可以得到从一般四边形直接判定菱形的方法: 菱形判定方法2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 (教材P109的例3)略 例2(补充)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E?FC( ? ?1=?2( 又 ?AOE=?COF,AO=CO, ? ?AOE??COF( ? ? 又 ? 菱形)( EO=FO(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EF?AC, 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 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 ※例3(选讲) 已知:如图,?ABC中, ?ACB=90?, BE平分?ABC,CD?AB与D,EH?AB于H,CD交 BE 8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于F( 求证:四边形CEHF为菱形( 略证:易证CF?EH,CE=EH,在Rt?BCE中,?CBE+?CEB=90?,在Rt?BDF中,? DBF+?DFB=90?,因为?CBE=?DBF,?CFE=?DFB,所以?CEB=?CFE,所以CE=CF( 所以,CF=CE=EH,CF?EH,所以四边形CEHF为菱形(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 ;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菱形( 2(画一个菱形,使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8cm( 3(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DE?AC, CE?BD,DE和CE相交于E,求证:四边形OCED是 菱形。 七、课后练习 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 (A)两条对角线相等 (B)两条对角线互相 垂直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D)两条对角线互相 垂直平分 2(已知:如图,M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中点, DM?AB,EF?AB,ME?AC,DG?AC(求证:四边形 MEND是菱形( 3(做一做: 设计一个由菱形组成的花边图案(花边的长为15 cm,宽为4 cm,由有一条对角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菱形组成,前一个菱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后一个菱形的一个顶点(画出花边图形( 9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2.3 正方形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2(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正方形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重点是正方形定义( 正方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初步了解,生活中应用很广,其时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是特殊的矩形,和特殊的菱形,学好正方形有助于巩固矩形、菱形各自特有的性质和判定( 学生在小学学过了正方形,他们知道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边长的平方,本节课的教学是加深学生的理论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何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拓宽了正方形对角线性质的知识(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从一张矩形纸中折出一个正方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另外,通过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讲解,培养学生类比思想、归纳思想、转化思想和隔离方法( (1)掌握正方形定义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它包含两层意思: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且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教学时要结合教科书中P110中的图19.2,14,具体说明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要结合图形或者教具,或用简单的集合关系图,使学生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搞清楚(这些概念重叠交错,不易搞清楚,在 教学这些内容时进度可稍放慢些( (2)因为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的性质是它们性质的综合,不仅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也有矩形和菱形的特殊性质,所以讲正方形性质的关键是在复习矩形、菱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可以将正方形的性质总结如下: 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还要让学生注意到: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 9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腰直角三角形,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要使学生熟悉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3)对于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因为层次比较多,不必分析的太具体,只要强调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又能判定这个矩形也是菱形,或者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也是矩形,就可以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实际上就是根据正方形定义来判定( (4)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是本大节讲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可以通过本节的教学总结、归纳前面所学的内容(还可以通过本节的教学,澄清学生存在的一些模糊概念(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材P111的例4,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1与例2是正方形性质的应用,在讲解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能正确的运用其性质(例3是正方形判定的应用,它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一组邻边,从而可以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随后可以再做一组判断题,进行练习巩固(参看随堂练习1),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将判断题改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 ?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 四、课堂引入 1(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 形( 学生在动手做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 与矩形的关系(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 形( 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2(【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 形( 9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所以,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11的例4)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 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 O(如图)(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 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AC=BD, AC?BD, AO=CO=BO=DO(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 ?ABO、?BCO、 ?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并且 ?ABO ??BCO??CDO??DAO( 例2 (补充)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 的交点为O,E是OB上的一点,DG?AE于G,DG交 OA于F( 求证:OE=OF( 分析:要证明OE=OF,只需证明?AEO??DFO, 由于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可以得到?AOE= ?DOF=90?,AO=DO,再由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 得到?EAO=?FDO,根据ASA可以得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结论可得( 证明: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AOE=?DOF=90?,AO=DO(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 又 DG?AE, ? ?EAO+?AEO=?EDG+?AEO=90?( ? ?EAO=?FDO( ? ?AEO ??DFO( ? OE=OF( 9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例3 (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分别过点A、C两点作l1?l2,作 BM?l1于M,DN?l1于N,直线MB、DN分别交l2于Q、P点( 求证: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 分析:由已知可以证出四边形PQMN是矩形,再证? ABM??DAN,证出AM=DN,用同样的方法证AN=DP(即 可证出MN=NP(从而得出结论( 证明:? PN?l1,QM?l1, ? PN?QM,?PNM=90?( ? PQ?NM, ? 四边形PQMN是矩形(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BAD=?ADC=90?,AB=AD=DC(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1+?2=90?( 又 ?3+?2=90?, ? ?1=?3( ? ?ABM??DAN( ? AM=DN( 同理 AN=DP( ? AM+AN=DN+DP 即 MN=PN( ? 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六、随堂练习 1(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两条对角线(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 ?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F 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 B 为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 DE,BF( 求证:?AFE,?AEF( C 9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4(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 求?EAD与?ECD的度数( 七、课后练习 1(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 DE=BF( 求证:EA?AF( 2(已知:如图,?ABC中,?C=90?,CD平分?ACB,DE?BC于E,DF?AC于F(求 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 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AF平分?DAE交CD于F,求证: AE=BE+DF( 95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3 梯形(一)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 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对于梯形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1)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点:都是凸四边形;(2)它们的区别:平行四边形是有两组对边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即平行四边形平行的边是相等的,而梯形平行的边是不能相等的;(3)对于上、下底(这是习惯叫法,不是定义)是以长短来区分的,而不是指位置关系( 在研究梯形时,常用的辅助线是平行移动梯形的一腰或一条对角线,或者从梯形上底的两个端点作梯形的高,把梯形的问题转化为关于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问题,应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来解决梯形问题(所以学好本大节 图2 图3 图4 图5 9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在教学时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作用,掌握这些 辅助线的使用对于学好梯形内容很有帮助( 要注意的是:本教材为了降低难度,所有需要的辅助线在题目中都给出来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地选讲有关辅助线添加的题目,没必要让学生去做一些比较复杂的题(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相仿,因此在推导其性质或需要添加辅助线时,可以借助等腰三角形来研究(尤其是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得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性质,在总结等腰梯形的性质时,不要漏掉(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尤其在证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条性质时,“平移腰”和“作高”这两种常见的辅助线,在教学中头一次出现,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介绍这两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材P118中的例1(它是等腰梯形性质的直接运用(题目比较简单,在教学中,最好让学生分析、讲解、解答(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证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用到梯形的定义“上下底互相平行(AD?BC)”这一点( 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例2是一道计算题,例3是一道证明题,其用意一是为了巩固其概念,二是辅助线添加方法的练习,这两个题目的辅助线均是“平移一腰”,老师们在教学或练习中也可以再补充一些其它辅助线添加方法的题目,让学生多了解多见识((但由于本教材在梯形这一部分知识中,并没有添加辅助线的要求,因此所选的题目不要太难()通过题目的练习与讲解应让学生知道: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作用,掌握这些辅助线的使用对于学好梯形内容很有帮助( 四、课堂引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梯形概念( 【观察】(教材P117中的观察)右图中,有你熟悉的 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一画: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 段, 【思考】(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9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强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 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1)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3(做—做——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 思想)(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问题一】 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这个 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问题二】 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结论: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对称轴(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18的例1)略( 梯形辅助线添加方法三) 例2(补充)如图,梯形ABCD中,AD? ?B=70?,?C=40?,AD=6cm,BC=15cm( 求CD的长( 分析:设法把已知中所给的条件都移到一个三角 形中,便可以解决问题(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 A作AE?DC交BC于E,因此四边形AECD是平 行四边形,由已知又可以得到?ABE是等腰三角形 (EA=EB),因此CD=EA=EB=BC—EC=BC—AD=9cm( 解(略)( 例3 (补充)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D,90?,?CAB,?ABC, BE?AC于E(求证:BE,CD( 分析:要证BE=CD,需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BC, 9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形,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D作DF?AB交BC于F,因此四边形ABFD是平行四边 形,则DF=AB,由已知可导出?DFC=?BAE,因此Rt?ABE?Rt?FDC(AAS),故可得 出BE=CD( 证明(略) 另证:如图,根据题意可构造等腰梯形ABFD,证明 ?ABE??FDC即可(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C=80?,AD=a,BC=b,,则DC= ( (2)直角梯形的高为6cm,有一个角是30?,则这个梯形的两腰分别是 和 ( (3)等腰梯形 ABCD中,AB?DC,A C平分?DAB,?DAB=60?,若梯形周长为8cm,则AD= ( 2(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 CD,AD=BC,BD平分?ABC,?A=60?,梯形周长是20cm, 求梯形的各边的长( (AD=DC=BC=4,AB=8) 3(求证:等腰梯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七、课后练习 1(填空:已知直角梯形的两腰之比是1?2,那么该梯形的最大角为,最小角为 ( 2(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和面积( A 40 , B 70 (3(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CD//AB, 求证:AD=AB—DC( 4(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 DE?CE,求证:AD+BC=DC((延长DE交CB延长线于点F, 由全等可得结论) 9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9(3 梯形(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及其此判定方法的证明(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体会转化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会用分析法寻求证明题思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 2(难点:等腰梯形判定方法的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科书通过用P119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到“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教材虽直接给出了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未将其进行证明,但是在P119的思考中,提出了“你能证明吗,”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将其判定方法进行证明(另外教学中要注意,新教材中并未提出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命题(因此我们不能将其作为判定方法直接引用,故判定一梯形是否为等腰梯形的方法有两种(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一般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梯形,然后再用“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梯形时,根据梯形定义,判定另两边不平行比较困难,可以通过判定平行的两边不相等来说明( 梯形的画图:一般先画出有关的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再画出有关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得到所求图形((三角形奠基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的例题与练习较多,可供老师们选用( (( 例1是教材P119的例2,这是一道计算题,讲解时要让学生注意,已知中并没有给出等腰梯形的条件,它需要先判定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然后再用其性质得出结论( 例2、例3、例4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2是一道文字题,这道题在进行证明时,可采用“平移对角线”或“作高”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讲解例2,可以再次给学生介绍解决梯形问题时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10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例3是一道证明等腰梯形的题,它需要先证明其四边形是梯形,即先证出EG?AB,此时还要由AE,BG延长交于O,说明EG?AB,才能得出四边形ABGE是梯形(然后再利用同底上的两角相等得出这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选讲此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步骤与方法( 例4是一道作图题,新教材P119的练习4就是一道画梯形图的题,此例4与练习4相同(通过此题的讲解与练习,就是要加强学生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并了解梯形作图的一般方法(让学生知道梯形的画图题,也常常是通过分析,找出需要添加的辅助线,先画出三角形或四边形,再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画出所要求的梯形( 四、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1)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什么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它的性质定理是怎样证明的, (3)在研究解决梯形问题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什么,常用的辅助线有哪几种, 我们已经掌握了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又如何来判定一个梯形是否是等腰梯形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出问题】:前面所学的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基本上 是性质的逆命题(等腰梯形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什么, 命题: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问:这个命题是否成立,能否加以证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 启发:能否转化为特殊四边形或三角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和求证(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 求证:AB=CD( 分析:我们学过“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 么它们所对的边相等(”因此,我们只要能将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命题就容易证明了( 证明方法1: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F,得到?DEC( ?AB?DE, ??B=?1, ??B=?C, ??1=?C( ?DE,DC( 又?AD?BC, ?DE,AB=DC( 证明时,可以仿照性质证明时的分析,来启发学生添加辅助线DE( 证明方法二:用常见的梯形辅助线方法:过点A作AE?BC, 过D作DF?BC,垂足分别为E、F(见图一)( 证明方法三: 延长 BA、CD101 相交于点E(见 图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二)( 图一 图二 通过证明:验证了命题的正确性,从而得到:等腰梯形判定方法 等腰梯形判定方法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几何表达式:梯形ABCD中,若?B=?C,则AB=DC( 【注意】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先判定它是梯形,?再用“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19的例2) 例2(补充) 证明: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 形(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对角线AC=BD( 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分析:证明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对角线相等 的条件来构造等腰三角形(在ΔABC和ΔDCB中,已有两边对应相等,要能证?1=?2, 就可通过证ΔABC ?ΔDCB得到AB=DC( 证明: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又 AD?BC,? 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 ? DE=AC ( ? AC=BD , ? DE=BD ? ?1=?E ? ?2=?E , ? ?1=?2 又 AC=DB,BC=CE, ? ΔABC?ΔDCB( ? AB=CD( ?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说明:如果AC、BD交于点O,那么由?1=?2可得OB=OC,OA=OD ,即等腰梯形对 角线相交,可以得到以交点为顶点的两个等腰 三角形,这个结论虽不能直接引用,但可以为以后解题提供 思路( 问:能否有其他证法,引导学生作出常见辅助线,如图, 作AE?BC,DF?BC,可证 RtΔABC?RtΔCAE,得?1=?2( 10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例3(补充) 已知: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AC上,CF?BE交BD于G,F是垂足(求证:四边形ABGE 是等腰梯形( 分析:先证明OE,OG,从而说明?OEG,45?,得出EG ?AB,由AE,BG延长交于O,显然EG?AB(得出四边形 ABGE是梯形,再利用同底上的两角相等得出它为等腰梯形( 例4 (补充)画一等腰梯形,使它上、下底长分别4cm、12cm,高为3cm,并计算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分析:梯形的画图题常常通过分析,找出需添加的辅助线,归结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作图,然后,再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画出所要求的梯形( 如图,先算出AB长,可画等腰三角形ABE,然后完成 AECD的画图( 画法:?画ΔABE,使BE=12—4=8cm( . ?延长BE到C使EC=4cm. ?分别过A、C作AD?BC ,CD?AE,AD、CD交于点D( 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的等腰梯形( S梯形ABCD 解:梯形ABCD周长,4,12,5?2,26cm ( 1 (4,12) 3 24cm2(2 答:梯形周长为26cm,面积为24cm2( 六、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等腰梯形两底角相等 (B)等腰梯形的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 (C)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都等于90度 (D)等腰梯形的四个 ADC BDC ADC BCD,AD=BC, ADB ACB DAB CBA,? AB?DC) 10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5(已知,如图,E、F分别是梯形ABCD的两底AD、BC的中点,且EF?BC,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七、课后练习 1(等腰梯形一底角60 ,上、下底分别为8,18,则它的腰长为______,高为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2(梯形两条对角线分别为15,20,高为12,则此梯形面积为_________( 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AB与CD不平行,且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4(如图4.9-9,梯形ABCD中,AB?CD,AD=BC,CE?AB于E,若AC?BD于G(求证:CE=(AB+CD)( 12 10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99,61100,62 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么,这个例子简单22 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105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 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么, 1x=(79+80+81+82)=80.5 4 五、例习题分析: 例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期末考试占35%,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如下表: 106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答案:1.x小关 =79.05 x小兵 =80 2. x =597.5小时 七、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1次,3出现了x2次,4出现了x3次,5出现了x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x环,b 次打中y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50%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2x1,3x2,4x3,5x4ax,by 2. 3.x甲=86.9 x2 a,bx1,x2,x3,x4 =96.5 乙被录取 4. 39人 10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 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10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 2、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10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噪音/分贝 40 50 60 70 80 90 答案:1.约2.95万元 2.约29岁 3.60.54分贝 11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0.1 数据的代表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交待清楚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基,一定要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求中位数的步骤:?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求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在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实际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课堂上教师应多举实例,使同学在分析不同实例中有所体会。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例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最好,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111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 中拉开序幕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 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六、随堂练习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 答案:1. (1)210件、210件 (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额达不到320件(320虽是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却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合适,因为它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额定。 2. (1)1.2匹 (2)通过观察可知1.2匹的销售最大,所以要多进1.2匹,由于资金有限就要少进2匹空调。 七、课后练习 1. 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2. 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3. 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 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 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112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答案:1. 9;2. 22; 3.B;4.C; 5.(1)15. (2)约97天 113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 1、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2、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复习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将这三者进行比较,归纳三者的各自特点,以保证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不致盲目乱用。以下是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主要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另外要注意: 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例题6的讲解要到位,分析要清楚,既要讲明白例题,也要使学生通过这个例题知道怎样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分析问题,具体的注意事项将在例习题的意图分析中介绍。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P146例6的意图 (1)、这是在学习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之后涉及到这四个环节的一个例题,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它交待了该如何完整的进行这几个过程,为该怎样综合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一个标准范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复习。 (2)、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此例题的一个主要意图是区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3)、由例题中(2)问和(3)问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其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来灵活运用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4)、本例题也客观的反映了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统计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四、课堂引入: 本节课的课堂引入可以通过复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定义开始,为完成重点、突破难点作好铺垫,没有必要牵强的加入一个生活实例作为引入问题。 114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五、例习题的分析: 例题6中第一问是在巩固平均数定义、中位数定义和众数的定义。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词语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指哪个数据代表,教师也可以顺便加一个发散性问题,一般地哪些词语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呢, 例题6中的第二问学生一般不易想到,教师要将“较高目标”衡量标准引向三个数据代表身上,这样学生就不难回答了。 第三问要抓住一半左右应与哪个数据代表的意义相符这个问题。即要很好的回答第三问,学生头脑必须很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 六、随堂练习: 1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答案:1. 众数90 中位数 85 平均数 84.6 2.(1)15、15、15、众数(2).15、5.5、6、中位数 七、课后练习: 1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 (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 115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1)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 万元。 (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 万元。 (3) 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 的一般水平,答 答案:1.(1).2090 、500、1500 (2).3288、1500、1500 (3)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2.(1)3.2万元 2)2.1万元 3)中位数 116 ( (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0.2数据的波动 20.2.1极差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4、一组数据X1、X2„Xn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1+1、2X2+1„,2Xn+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七、课后练习: 1、已知样本9.9、10.3、10.3、9.9、10.1,则样本极差是( ) A. 0.4 B.16 C.0.2 D.无法确定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14名学生的成绩与全组平均分的差是2、3、-5、10、12、8、2、-1、4、-10、-2、5、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 A. 87 B. 83 C. 85 D无法确定 3、已知一组数据2.1、1.9、1.8、X、2.2的平均数为2,则极差是。 4、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 117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据的平均数是 ,极差是 。 5、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将数据适当分组,做出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答案:1.A ; 2.D ; 3. 0.4 ; 4.30、40. 5(1)极差55分,从极差可以看出这个小组成员成绩优劣差距较大。(2)略 118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20.2.2 方差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1方差公式:S2 =[(x1-x)2+(x2-x)2+„+(xn-x)2]比较复杂,学n 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 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 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 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 119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 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 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 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 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 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 随堂练习: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 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七. 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22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甲S乙,所以确定 去 参加比赛。 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22答案:1. 6 2. ,、乙;3. x甲=1.5、S甲=0.975、x乙,1. 5、S乙,0.425,乙机 床性能好 120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 4. x x小爽2,10.9、S小爽,0.02; 2,10.9、S小兵,0.008 小兵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121
本文档为【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1KB
软件:Word
页数:151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