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睡眠医学讲座

中医睡眠医学讲座

举报
开通vip

中医睡眠医学讲座中医睡眠医学讲座 2012-7-20 1 2012-7-20 2 课程介绍 专科介绍 2012-7-20 3 睡眠和饮食一样至关重要,是人体必须品 人一日三餐,睡眠占整个生命的三分之一 2012-7-20 4 1.每日须存入,但难积累 2.能透支,但是负利息马上开始 3.太多欠款对生命有危险 2012-7-20 5 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WHO统计失眠发病率为27% 我国统计失眠发病率为30% 广州失眠发病率全国最高 国际睡眠日(每年的3月21日) 2012-7-20...

中医睡眠医学讲座
中医睡眠医学讲座 2012-7-20 1 2012-7-20 2 课程介绍 专科介绍 2012-7-20 3 睡眠和饮食一样至关重要,是人体必须品 人一日三餐,睡眠占整个生命的三分之一 2012-7-20 4 1.每日须存入,但难积累 2.能透支,但是负利息马上开始 3.太多欠款对生命有危险 2012-7-20 5 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WHO统计失眠发病率为27% 我国统计失眠发病率为30% 广州失眠发病率全国最高 国际睡眠日(每年的3月21日) 2012-7-20 6 睡眠障碍导致的事故频发 睡眠障碍导致多种心身疾病 2012-7-20 7 EXXON VALDEZ ——由于睡意而导致的事故 2012-7-20 8 1986年1月28日,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医学、心理学和文化等诸多学科。 2012-7-20 13 理论意义 临床意义 2012-7-20 14 1. 涉及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认识思维 中医的生理和病理紧密地结合 揭示人们尚未认识的中医学理论 人类更迫切地要认识自己,认识睡眠之谜 2012-7-20 15 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天地人相应的理论 科学发展的需要:航天、航空,等。 2012-7-20 16 2 中医睡眠医学的主要任务 用传统的方法解决人类在睡眠障碍。 2012-7-20 17 巫术医学:重视梦,充斥着神秘主义 经验医学:睡眠的诸多学说,以失眠和多寐为主、 系统的理法方药论述 可操作性的占梦 ,中医睡眠研究和现代科学认识结合 2012-7-20 18 2012-7-20 19 中医睡眠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睡 眠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睡眠生理、病理、诊断、 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的科学。 它是睡眠科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中医药 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7-20 20 中医睡眠文献学 中医睡眠生理学 中医睡眠病因学 中医睡眠病理学 中医睡眠障碍诊断学 中医睡眠医学方法学 中医睡眠药理学 中医睡眠养生学等诸多分支学科 2012-7-20 21 睡眠和与睡眠有关的疾病 通过睡眠的研究,可以更好认识医学的基本理论 和治疗方法 2012-7-20 22 中医睡眠医学理论研究 阴阳学说 营卫学说 神主学说 脑髓学说 魂魄学说等 2012-7-20 23 中医睡眠生理学研究 不同年龄组人群睡眠情况的统计报告;对睡眠质量的评 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研究; 对不同地域人的睡眠状况也缺乏比较研究,特殊情况下 (如高温、低温、意外伤害、航空、航天等)的睡眠; 不同人种间的睡眠差异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 研究环境、气候、地理、心理、遗传、饮食与睡眠关系 中医睡眠学理论与现代睡眠学理论的异同,研究睡眠对 人寿命等方面的影响 2012-7-20 24 中医睡眠的病因病机学研究 六淫、七情、外伤等,还应包括先天禀赋不足、 生理功能失调,导致因子的侵袭等。 除了传统的精气神经机、脏腑病机、六气病机以 外,还应考虑新的致病因素所产生的中医病机 新疾病中医病机与临床的关系 2012-7-20 25 中医睡眠诊断学研究 疾病诊断研究:病名统一、诊断标准的制定、疗 效判断标准制定 证候诊断研究:包括不同睡眠疾病中医证候类型 标准研究,主要证候标准和次要证候标准的研究 哪些症状是睡眠疾病特有的,哪些证候或症状是 其他疾病的反映,以建立中医睡眠疾病的诊断范 围 2012-7-20 26 中医睡眠障碍的治疗学研究 研究中医药防治睡眠障碍的治疗学特点 研究中医防治睡眠障碍辨证论治规律 比较不同中医治法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 研究睡眠障碍与疾病的相关性 研究新的速效促眠或促醒方药的应用 研究催眠术在中医睡眠医学治疗学中的地位,科学评价 催眠术 研究药物对睡眠的影响等 2012-7-20 27 中医睡眠养生学研究 中医养生学方法在中医睡眠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光线、声音、温度、床具、习惯、情绪等对睡眠的 影响 研究适合人体的睡眠养生环境,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 适合人体睡眠的若干数据,并依靠这些数据对某些行业 部门提出建议,改进睡眠质量 对于觉醒障碍恢复期的养生学研究内是加速病人尽早康 复的重要手段 2012-7-20 28 中医睡眠医学方法学研究 常规调查方法、文献方法、对照方法等,还应探 讨新的方法 分阶段、按睡眠周期治疗失眠证,采用不同的中 医方药,恢复病人正常的睡眠节律。 研究睡眠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方法,睡眠仪器研 究标准化,等 2012-7-20 29 促眠与促醒方法的研究 包括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研究。 研究促眠的单味药,可以发现不同的药物中的化 学成分与其他单味药化学成分的不同点,或发现 新的促眠或促醒成分。 按照传统中医睡眠理论和方剂学理论,研究新的 中成药品种,研究某些中药成分对人体睡眠与觉 醒的影响 2012-7-20 30 ”失眠“严格意义上说是指无法入睡或睡眠完全 缺失。 临床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且 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 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再入睡困难等 2012-7-20 31 睡眠潜伏期 睡眠维持(觉醒或早睡) 睡眠质量 总的睡眠时间较少 日间残留效应(diurnal residual effects)次日 感到头晕,精神不振,瞌睡,乏力……… 2012-7-20 32 失眠 睡眠过多(包括发作性睡眠、睡眠呼吸暂停综 合征等) 睡眠行为异常(包括夜惊、梦魔、睡行症等) 其它疾病的伴随症状 2012-7-20 33 依据临床表现形式分类 入睡期失眠 睡眠维持期失眠 睡眠结束期失眠 2012-7-20 34 ——过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 短期或亚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或6月; 长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月 2012-7-20 35 依据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失眠:偶尔发生,对生活质量影响小; 中度失眠:每晚发生,中度影响生活质量,伴有 一定的症状(易激惹、焦虑、疲乏等); 重度失眠:每晚发生,中毒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表现突出(易激惹、焦虑、疲乏等) 2012-7-20 36 失眠是一种原发或继发性疾病易被漏诊,仅5% 的失眠患者就该问题求医,有70%的患者甚至未 向医师提及症状。就被迫切要求临床医师提高失 眠的诊疗水平。 另外,还应考虑一些仅以失眠为表现的神经精神 患病 2012-7-20 37 高质量的睡眠有意于健康,有些睡眠障碍疾患又 需要通过睡眠来治疗,临床以此创立了睡眠疗法, 其具体适应证包括:一些变态行为、自主神经功 能絮乱、内分泌失调、神经官能证、更年期综合 征、老年动脉硬化等疾患。此疗法正在方兴未艾, 随着21世纪脑科学的发展,睡眠疗法也将进一 步地普及与推广 2012-7-20 38 2012-7-20 39 阴阳概念 阴阳学说 阴阳睡眠学说 2012-7-20 40 阴阳的概念: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朴素、直观的 ,来源于古人对自然想现象的感 受和观察 阴阳的本意指与日光的关系,山南向阳的一面, 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植物生长茂盛,为阳;山 北背阳的一面,阴暗少光,气候寒冷,植物低矮 步荣,为阴。如黑夜、白昼,晦暗、明亮,阴雨、 晴朗,寒冷、炎热等等 2012-7-20 41 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理解自然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它包括着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世界是物质的整体,是阴阳运行、 变化的结果。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 的两个方面,由于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产生了宇 宙间的一切事物及其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 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2012-7-20 42 宇宙间的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任何一种 事物内部也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其中的阴 或阳仍可进一步再分为阴阳,以至于无穷无尽。 2012-7-20 43 阴阳对立统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 对立又相互制约的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阴阳任何 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阴阳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中。在一定的限度、 一定的时间之间维系着阴阳消长,达到相对的平衡。 阴阳相互转化,在一定的 条件,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 方向转化,阴阳的转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2012-7-20 44 阴阳睡眠学说认为,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 了 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有其节律。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 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 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 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2012-7-20 45 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 律变化,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 整体,人体的 阳 气,随之有消长出入的 日节律运动。平旦时人 体的 阳气随自然界阴气生发而由里出外,阳气 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胜于外部, 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伏于内,人上床 休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 2012-7-20 46 阴主静,阳主动;阴气衰,阳气盛,则发生睡眠; 阳气盛,阳气衰,则发生觉醒。这种阴阳盛衰主 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是由于人体阳气入里出表 的 运动来决定的 。 2012-7-20 47 人体的阴阳日节律是客观存在的 ,现代科学研 究提供了客观依据,以人体内激素分泌来说,即 表现出阴阳日节律的变化。 2012-7-20 48 如人体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降钙素、促肾上 腺皮质激素、肾素、醛固酮、儿茶酚胺、促性腺 激素、睾酮及女性雌三醇等白天分泌增加,夜间 分泌降低 而甲状旁腺素、促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孕酮、生长激素、 缩宫素、血管生压素等夜间分泌增加,白天分泌 下降。 2012-7-20 49 睡眠与觉醒系统 2012-7-20 50 觉醒系统为阳,睡眠系统为阴,阴阳相互矛盾, 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活动 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阴阳失调是睡眠 障碍发病的总病机 2012-7-20 51 阴阳不和 ,阴不阳,阳不入阴,心神浮越,魂魄妄行, 可见失眠、梦游。 阴阳失调,阴失其平,而阳不固秘,波及精神,则发为 梦交。阴阳失调,阳气失首,阴精不能封藏,精动神摇, 产生梦遗。 阴阳失调,阳不入阴,神魄不宁,下焦水道失约,发为 遗尿。 阴阳失调,不能交通,气机不畅,则发生鼾眠。 阴阳失调,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可 见失眠、多梦、梦 游、梦惊、蒙交、梦遗等多种睡眠障碍。 2012-7-20 52 中医治疗睡眠障碍,不外调和阴阳的范围 2012-7-20 53 营气主要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由于谷之精气 中浓厚的部分所化生, 营气运行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中富于营养的部分,营 养周身。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是水谷精气中的 彪悍的 部分,活动力强,运动迅速,不 受血脉的约束,循行于 血脉之外,温分肉,充皮肤,肥 理,司开合 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气循行于脉中,卫气循行于脉 外,属阳。 2012-7-20 54 营气循行于经脉中,如环无端,运营不休。营气 循行,出于中焦,上行于肺,注入经脉,循行于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 阴脾经、手太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膀 胱经、足少阴肾、手嵌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 足嵌阴肝经上行从肝注肺。营气从其别支上颠循 督脉入鹘,再从任脉人缺盆,下注肺中,为一周。 再出手太阴肺经,循十二经脉运行,一昼夜营运 五十周。 2012-7-20 55 卫气白天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夜间运行于阴分 二十五周,一昼夜运行二十五周。平旦时分卫气 出于目,寻足太阳膀胱经,循手太阳小肠经,足 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 大肠经,足少阴肾经脉出于目为一周,日行于阳 二十五周。夜间卫气循行于阴经及五脏,即以肾, 心,肺,肝,脾,五行相克的 顺序周行,卫气 夜行于阴亦二十五周。 2012-7-20 56 营卫之气运营不 休,一昼夜周流全身二十五周, 白天自然界的阳气充盛,人体的营气运营于脉内, 卫气循行于经脉之外,各二十五周,营气荣养于 内,卫气温护于外,人体的阳气充盛,人寤而活 动;夜间自然界阳气渐盛,人体的营气循行于脉 内,卫气人于里循行于阴经和五脏二十周,卫气 与营气阴阳相会,人卧而睡眠休息。 2012-7-20 57 人体的 睡眠和觉醒,是营卫的正常循行所决定 的。由于营卫之气昼夜循行的变化规律,人体出 现寤和寐的不同心理活动。正常的人,营卫气血 旺盛,营卫循行规律正常,所以白天精神,夜间 安眠,营卫循行失常,便会发生睡眠障碍。 2012-7-20 58 老人白天不精神,夜间又睡不着,《灵躯.营卫生会》说: “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官之气相转, 其营卫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对于目不瞑,多卧, 《灵躯.大惑论》说:“卫气不得 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 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肠胃大,则胃气 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夜久,其 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 2012-7-20 59 人的睡眠与觉醒,于卫气的运行息息相关 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说:“夫阳主昼,阴 主夜;阳主升,阳主降。凡人之寤寐,由于卫气, 卫气者,昼行于阳,则动而为寐;昼行于阴,则 静而为寐。” 2012-7-20 60 营卫循行睡眠学说 ,认识睡眠,觉醒规律与自 然的昼夜交替规律相统一。人体的营卫一昼夜循 行五十周,至夜营卫都会于阴,营卫相会是人入 睡,叫做“合阴”。 五十营为日周期,是人体生命节律之一。营卫循 行睡眠学说,指出了失眠发生的机制是多元性的, 在卫气行于五章六腑之时,不论哪一个环节,只 要卫气运行失常,就会出现 睡眠障碍。五脏六 腑失调皆可令人不 眠。 2012-7-20 61 营卫循行睡眠学说,还把睡眠与人的体质,免疫 功能联系在一起。营卫循行睡眠学说,主张营卫 循行规律的周期变化引起睡眠和觉醒的生理现象, 这与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主张睡眠是大脑休 息的静止被动状态的睡眠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与现代睡眠学说相通融。 2012-7-20 62 进20年来,人们才认识到睡眠是一种复杂的主 动的过程,并非大脑完全休息,而是改善了 生 活方式。 睡眠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肌肉和各 种神经反射活动均有明显的改变 2012-7-20 63 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时,全身肌肉松弛,内脏复交神经 活动占优势,心率和呼吸减慢,血压降低,肠胃蠕动增 加,基础代谢率降低,大脑血流量减少 而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时面部和肌肉有很多次发作性小抽 动,如手足蠕动,内脏活动高度不稳定,胃分泌增加 , 由阴茎勃起,脑血流量比觉醒时明显增加,脑耗氧量也 有明显增加。 由此可见营卫循行的睡眠学说,睡眠时卫气与营气相会, 运行于阴经和五脏,这种认识是相当先进的,值得进一 步研究。 2012-7-20 64 2012-7-20 65 神是指自然界规律:《荀子.天论》说:“万物 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 见其事,而 见其功,夫是谓之神。 指人 整体的 生命活动:《灵躯.天年》说:“血 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 毕具,乃成为人。” 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主睡眠学说所 说的神,即指神的第三种含义。 2012-7-20 66 神藏于心,心主神明,统协调五脏,主持精神, 意识和 思维活动。 神主睡眠说认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 神安则人能进入睡眠,神不安则人不能进入睡眠, 正如明.张景岳所说:“盖寐本呼阴,神其主也, 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神的活动,随自然界阴阳消长而变化。白天属阳, 阳主动,故神营运于外,外寤而活动;夜晚属阴, 阴主动,故神归其舍,内藏于五脏,人寐而休息。 2012-7-20 67 神安静守舍则能寐,若神不安其舍,则魂魄游荡 飞扬,会出现不寐、多梦、梦游、梦语等多种睡 眠障碍 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 思维的异常,而出现失眠、多梦、神智不安,甚 至谵妄,或可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顿, 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 2012-7-20 68 近年来的 研究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睡眠是复杂的主动过程。 睡眠的“黑匣子”尚未打开,睡眠时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内分泌、肌肉和各种神经反射活动均 有明显改善,睡眠是人体整体的生命活动形象。 中医神主睡眠的整体睡眠观,给我们开辟了广泛 的 研究领域,同样中医从整体调节治疗睡眠障 碍的方法丰富多彩,为现代睡眠障碍的治疗开创 了光明的前景。 2012-7-20 69 2012-7-20 70 魂魄理论是中医神主理论和 脑髓理论的组成部 分,魂魄生于脑,藏于脏,表现于外,魂魄都属 于神,魂为阳神,魂的功能正常,则光明爽朗, 聪慧灵通;人觉醒则魂游于目,主司对外界事物 作出放应,如温度的高低,重量的大小,视物的 远近,声音的频率,平衡的能力,气味的厚薄, 听觉的强弱等等。 2012-7-20 71 人睡眠由魂反藏于肝,主司睡眠的浅深。而睡眠 不安,梦寐恍惚,变换游行,遗精、梦交,视魂 的异常变化表现 魂为阴神,魄的功能,则为本能动作,痛痒知觉 之类都是。魂魄不能相离。运行协调,相互为用, 则睡眠安宁。 2012-7-20 72 魂魄的病因病机变化同时存在,其主要表现为: 魂病自发,肝藏魂,郁怒则伤肝,肝郁则气滞, 气滞则血郁,则肝魂不怍。以致使心神不安、失 眠、多梦,肝气及脾,则纳呆、食减。 -20 2012-7 73 魂魄同病。 邪热扰乱神明,意识丧失,感觉异常,视物模糊, 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如颠狂、失眠、 最终魂魄分离。 2012-7-20 74 魂病及魂,多见于各种精神病人,由于脏腑内伤, 先由魄病,如自卑、喜怒、善恐等,继之则忧郁 变为兴奋,则狂妄奔走,意识混乱。因内伤精气, 使阴火亢盛,阳气不能人于阴分,则出现睡眠不 安心,梦境纷纭,变幻游行,遗精、梦交等,称 之为魂魄不能相抱;又因魂阳魄阴人之将死,阴 阳离绝,称为魂魄相离。 2012-7-20 75 魂魄睡眠学说 魂魄的病症与精神神经的异常表现相联系,其中 最常见的是失魂症和落魄症。 2012-7-20 76 失魂证,又称离魂证:《灵枢.本神》说:“肝 悲哀动中则伤魂,魄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 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协不举”可 见失魄证 是情志病,且狂妄为主要表现 清.陈士泽《辩证录》中专设“离魂门” 2012-7-20 77 落魄证,现今认为是因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中所 产生的各种病证。事实上古代中医所说的落魄证 是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精神分裂症 张仲景在《金匮》中有“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 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弱者为狂”之说。 魂魄作为中医神的概念之一,与睡眠密切相关, 其内容涉及脏腑、精神、情志、魂魄相抱,相互 协调,运作正常,则人体睡眠安宁,魂魄睡眠理 论内容广泛,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2-7-20 78 睡眠的意义 中医睡眠医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中医睡眠医学的基本理论
本文档为【中医睡眠医学讲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4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1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12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