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举报
开通vip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一)人民生活 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之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人们津津乐道、孜孜追求的“三大件”。进入80年代,“三大件”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后来变为空调、组合音响、录像机。90年代中后期,家用电器发展迅速,品种越来越多,商品功能完善和替代率很快,人们不再提“三大件”了。目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DVD、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寻常之物,家庭影院、各种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也纷纷进入百姓家庭。文化娱乐消...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一)人民生活 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之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人们津津乐道、孜孜追求的“三大件”。进入80年代,“三大件”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后来变为空调、组合音响、录像机。90年代中后期,家用电器发展迅速,品种越来越多,商品功能完善和替代率很快,人们不再提“三大件”了。目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DVD、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寻常之物,家庭影院、各种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也纷纷进入百姓家庭。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抓好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确保当年财政超收的80%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惠民66条”实施以来,全市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已全部实行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全市12个区、县均建立了文化馆,文化站遍布163个街(镇、 管理 档案管理制度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财务成本管理档案管理制度及流程 区),100%达标;拥有1500多支基层业余文艺队伍,516个文化广场,每年开展文艺展演3000场(次)以上。广州还提出了打造“15分钟社区文化圈”的公共文化建设规划:让市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到达一个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街(镇)有综合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有文化活动室。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全市1000多所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开放率超过95%。加快平安和谐社区建设。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推进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工作。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努力建设“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平安和谐社区。 (二)劳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认真贯彻《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法》,大力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987年4月20日,全国第一个劳务集市在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礼堂开张。1988年,广州市越秀区将劳务集市罱化,并规模化,形成职业介绍所。之后,市、区(县)劳动部门相继成立了固定的、常年开放的职业介绍所。1995年,广州市根据中组部和国家人事部《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成立了国家级的人才市场——南方人才市场,建成了人才资源配置和人事服务的市场体系。经过几年的发展,广州正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各类人才在有序的流动中去寻找最佳的配置方式,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996年5月8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频道”正式开播,这是全国首创的以企业和广大求职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广播频道。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网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岗位需求预测制度和失业预警制度,落实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政策,完善和加强街镇一级就业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完成村(居)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工作。如“十五”期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00万左右。建立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末的3.15%下降为2.08%,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4.26%,广州市政府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8月,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06万人,已有17.51万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为70%,登记失业率为2.23%,实现了控制在3.5以内的目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和在穗就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人员就业培训和服务资助力度。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完善技能人才聘用制度,着重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扎实做 好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和“城中村”转制人员的就业服务。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广州市就业和再就业11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就业市场化、率先创建市场就业机制、率先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率先培育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劳动力市场、率先启动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率先建立对特困失业人员全方位、全免费的就业援助承诺制度、率先实施对“零就业家庭”(全家失业)的就业援助服务措施、率先实施失业人员“金锁匙”培训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率先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率先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目标责任制、率先扩大就业援助对象和范围。广州市下岗失业人员女35岁、男45岁就可获得就业资助,比国家规定的“4050”(女40岁、男50岁)范围扩大。 (三)住房建设 30年来,广州住房建设成就斐然。在全国率先以土地与外商合作开发商品房小区,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的信号。1979年,当时的广州市东山区引进外资住宅建设指挥部(广州东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和香港宝江发展有限公司以实物有偿使用土地方式达成了合作兴建东湖新村的协议,这是全国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商品房的个案。80年代特别是中后期,广州市政府以土地作为合资条件,收取土地使用费,对土地实行有期有偿使用,并开放经营商品房,房地产市场初步形成。1984年广州就在部分地区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1985年对新划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1986年5月广州实行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随着1986年《土地管理法》和1990年《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出台,国有土地使用权开始全面有偿使用,实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分离,以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广州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三级房地产市场:一级市场是由政府垄断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市场,出价最高者获得土地使用权;二级市场是房地产开发公司按土地使用合同条款的要求,对房地产进行出售和租赁的经营活动;三级市场是对房地产进行转让、租赁、抵押等项活动。地产市场和房产市场结合,形成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房地产市场。伴随房地产市场的产生,房地产咨询和房地产中介行业出现。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促进个人购房逐渐成为商品房市场主体,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1989年8月16日,经省政府批准,广州市政府公布了《广州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实施住房制度改革的省会城市。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95年6月5日颁布了《广东省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广州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1997年10月,出台了按月按级别发放住房补贴的货币分房方案,2000年1月1日起,彻底取消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二是积极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广大职工购建住房开辟了一条稳定的资金渠道。三是公有住房租金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逐步提高了公有住房租金。四是公有住房出售迈出较大步伐,广州市1989,1997年共出售公房32.6万套,建筑面积达2030万平方米,公有住房出售比重达60%以上。经过30年的发展,广州房地产业趋向成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涌现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如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天力房地产开发公司、广州合生科技园房地产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祈福新村房地产有限公司、侨鑫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恒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城乡住宅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人民居住水平日益提高,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82平方米增加到1995年人均住房面积达9.2平方米,跃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并提前达到建设部提出的2000年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的目标。物业管理在80年代初首先在广州诞生,物业管理公司迅速发展,物业管理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快速崛起,配套服务体系构架初步形成。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把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一手抓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立健全保障型住房财政投入政策和优先供地机制,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符合有关规定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根据房地产市场情况,合理确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重点保障中低价位、中 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适度发展限价商品房,进一步改善住房供求关系和结构,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继续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土地市场管理,推进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坚决打击囤积土地行为,调控和维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和危破房改造,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做好村镇、村庄规划,用三年时间帮助困难农民改造危破房。2007年全部解决了5643户2005年登记在册、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双特困户住房问题。200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9.90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8.54平方米,增加2.10平方米。 (四)社会保障 广州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喜人的成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07年末,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29.84万人、256.46万人、332.56万人、274.45万人和118.9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市所有镇、村,2007年参合率达94.7%。2007年调整提高了全市50多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和生活补贴,人均增加253元,同比提高22%。积极推进农转居人员和城市规划区内全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全市已有17.96万人参保。2008年农村低保水平达到202元,人均月补差83元。全市农村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近几年对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推动力度很大,把100多万外来工纳入进来,每年都以50,的幅度增长,幅度很大。2008年7月,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312.32万人,其中农民工达182.19万人。逐步构建共享型社会保险体系。贯彻分类施保、扩大覆盖、保障基本的原则,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加快解决社保历史遗留问题,在全国率先将早期离开国企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2007年8月和2008年1月,分别两次对全市50多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作出调整,月人均共增加基本养老金303元,月人均基本金水平达到1455元;同时,各级财政加大投入资金,对2006年6月底前的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人均发放生活补贴108元,使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达到1563元,月。将没有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农转居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区、镇两级农村敬老院和五保村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扩建慈善医院,倡导群众互助等社会救助活动。落实优抚政策,做好残疾人的各项服务。积极做好老龄工作,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07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69间,床位2.20万张。其中,民办社会福利机构62间,床位1.06万张。全市共有救助站5个,社区服务中心114个。广州市近年先后9次给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性物价补贴4200万元。市物价局对全市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等群体家庭每户每月17立方米以内的部分,实行天然气价40%优惠。 (五)综合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30年,广州的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3.09亿元增加到2007年7109.18亿元,自2004年以来每年上一个台阶,分别超过4000亿、5000亿、6000亿和7000亿;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45.6倍。人均GDP达7180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1978年增长21.4倍,1979年,2007年年均增长11.3%。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116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23.79亿元,同比增长22.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870.57亿元,新增产值1758.17亿元,增长20%。汽车、石化、电子产品制造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7.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0.93,同比提高27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3.08亿元,同比增长36%。金融、物流、会展、商贸、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72.8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76%。金融业增加值280.47亿元,增长16.1%,企业境内外上市11家,数量为历史最 多。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095.51万人次,跃居内地机场第二位,跨入世界大型航空枢纽机场行列;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3.41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920.36万标箱,同比增长38.3%。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达10996.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旅游业总收入798.15亿元,同比增长13.9%,来广州旅游观光的客人突破1亿人次大关。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广州地区进出口总值734.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出口总值37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60个。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4.24%,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六)物价改革 广州是全国物价改革、搞活流通最早的大城市。改革开放之初,广州市委、市政府选准了“农副产品市场物质贫乏、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个群众最迫切要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作为城市改革的突破口,从价格改革以理顺价格体系为目标,发展到放活价格体制、理顺价格体系的完整目标,经历了“调放结合、以调为主——放调结合、以放为主、双轨过渡——放、调、管结合”的三个阶段,走出了一条“放调结合、双轨过渡、放中有管、分步推进”的价格改革路子,顶住压力,承受阵痛,遵循价值规律,敞开城门,首创并逐步放开物价,搞活流通,繁荣市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迫在眉睫的消费需求。1978年底,广州在全省率先放开了部分水产品市场,并恢复成立第一间国营广州河鲜货栈,引鱼货进城,放开价格,自由购销,随行就市,议价成交,迈开了农副产品放开价格的第一步。1979年广州全部放开塘鱼价格,更是拉开了广东物价改革的序幕,使中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新阶段。1981年,广州市对郊县的鲜蛋大部分实行议购议销,接着取消肉鸡和鲜蛋的派购任务,放开价格;1983年,又取消了水果的派购任务,实行自由经营、议价成交。在1984年,广州市率先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全面改革蔬菜产销体制,采取“三放”政策——放上市任务、放流通渠道、放购销价格。1985年1月,广州市又在全国率先放开了猪肉、水产品等8种主要副食品和缝纫机、自行车等商品的价格,取销指令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1988年调整并放开了粮油价格。广州市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改革均创全国先河,这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实践成效巨大,令全国瞩目。来穗参观人潮络绎不绝。物价改革使改革开放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进而加快广州这千年商埠流通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全市市场繁荣、百业发展,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七)农村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州市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1978年拉开了以家庭联产成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首先在从化县江埔公社禾仓大队试行“包产量、包成本、包报酬、包上调,增产节约归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花都炭步公社区涡大队试行“包产到户,增产全奖,减产全罚”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包就灵”,农村体制改革烈火很快燃遍郊县,两三年内,全市农村实行包干到户达到95%。 与此同时,广州较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和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改革。1987年,在天河区杨箕村、登峰村率先全国试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将原有的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首创全国农村股份合作制先河。此后,全市不断完善和大力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截至2007年底,全市实行股份合作制的行政村529个,占全市行政村的46%。2003年起,全市全面推进农村会计代理制、委派制和选聘制工作,至今,全市100%行政村已经实施会计代理、委派(选聘)制。作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之一,从2002年起,广州分三个阶段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逐渐降低农业税生产率,最后于2004年起免征农业税,比全国提早了两年。 (八)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30年,广州不断开展企业改革。可以说,30年改革开放史,也是30年企业改革史。从1978年至1984年的“放权让利”(主要做法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探索新的企业财 税管理体制、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制)到“承包经营”(主要做法是将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实行承包经营制)。再到90年代“制度创新”与“配套改革”。(主要做法是国有企业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和股份制改革)、“深化改革”与“战略重组”(主要做法是战略性重组、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技术创新;推行独立董事和外派监事制度等),再到新世纪以来以深化公司治理机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推进国有经济的优化和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将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统一监管,理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探索建立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广州的企业改革一直没有停止,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大大增强了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 (九)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作为全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城市,广州经过多年的改革,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社会监督,依法治城”的城市管理体制:在全国较早成立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指挥机构——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代表市政府对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处理;初步确立了区、街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合理划分管理职责,调整事权关系,下放相应的城市管理极限,初步形成 “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级网络(市、区、街、居委会)”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城市管理模式;颁布了《广州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试点区改革总体方案》,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发挥了区、街、居委会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结合“三定”(定职能、定编制、定人员)方案,对城市管理各项事权作具体细化,理顺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的关系,明晰管理目标、管理职责、管理成本和管理手段,避免职能重叠交叉或管理“真空”;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试行“有堵有疏”管理新模式。 (十)科技体制改革 广州是全国科技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和“科技兴市”试点城市。采取的改革措施有:促进科研单位转轨变型,从单纯靠财政拨款过日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参与竞争,从为经济建设多作贡献中谋求生存发展;各专业银行开设科技信贷渠道;在全国率先建立科技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会;向国内、境外、社会各界筹集科技进步基金;向企业和科研单位让利,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科技部门增加科技投入,等等。广州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创新,产业化”这个中心,正确处理科技与经济、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一手抓创新,建设和完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紧抓重大技术攻关,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力地促进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改革给广州科技事业带来勃勃生机,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大为增强,科技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开办了技术市场,加快了科技引进与消化吸收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积极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扶持发展科技创新体制,高新技术得到了发展;科研单位坚持“技、工(农)贸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创办科技经济实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风险投资基金和机构设立,一个有效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不断发展,科技投入强度已跃上全国大城市前列。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广州市科技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十一)金融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对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六五期间”,广州市实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分设专业银行,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贷款纳入固定资产和一些非物质性生产领域,银行统一管理国营企业流动资金,多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对搞活经济、搞活金融起了一定的积极意义。1986年1月,国家体改委和人民银行确定广州为全国首批金融体制改革试点。随后,广州市体制改革办公室和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制订了《广州市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和《广州市外汇体制改革方案》,揭开了广州金融体制改革新的一页。1986 年10 月,由市人民银行牵头,通过广泛联系,成立了有珠江三角洲各专业银行参加的跨地区、跨系统的金融同业拆借中心,1988年进一步发展为广州市融资公司,1991年,广州金融市场正式开业。广州市还成立外汇调剂中心。从1985年开始,广州市着手开拓长期资金市场——证券市场。为了改革传统金融体制所形成的银行内部条条分割、垄断经营的格局,广州市放开了储蓄业务、开展了外汇业务交叉、信贷业务交叉,在金融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建立多种金融机构:信托投资机构、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各种财务公司。金融体制改革突破了传统的僵化体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繁荣了广州的金融业。1993年以后,广州的专业银行纷纷采取措施,改革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同时鼓励外资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异地证券机构在广州设立机构,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银行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金融体系,为广州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二)外贸体制改革 广州市的外贸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在企业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工贸结合,建立出口货源基地。1988年3月,广州外贸体制实行“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十七字方针和“政企分开,权力下放;加强行业管理,联合对外”的原则,1988年到1990年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承包,其中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行业实行自负盈亏试点,实行“超额倒二八分成”的重大新政策,大大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宣告了经营者不负盈亏的吃国家大锅饭的外贸旧体制结束。1991年,全部取消外贸出口补贴。与此同时,广州市政府制订了扶持外贸发展的15条措施(包括对具备条件的企业给予外贸自主权、允许突破经营范围等),进一步推进外贸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行。并通过加强定额管理,指标核算,降低了出口成本和经久亏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1994年以后,根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国内开始进行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核心的综合配套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负盈亏、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外贸运行机制。主要内容有:改革外汇体制,实施人民币汇率并轨,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外汇管理制度,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取消指令性计划,完善外贸宏观调控机制;进一步推行外贸放开经营,加快授予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和商业物资企业外贸经营权;加大外贸管理体制力度;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 (十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广州运用多种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行 “谁投资,谁收益;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积极利用外资发展城市建设。广州市毗邻港澳,广大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对发展家乡城市建设十分关心。从1979年开始,市政府就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引入境外资金发展城市建设。一方面是引进外资举办合作企业,另一方面还创造条件,让国内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商品房直接向境外售房,以大量吸收境外资金。为了创造良好的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市政府还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将无偿划拨土地改为有期有偿出让,有计划地逐年拿出一批地块,以招标、投标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通过收取土地出让金,为地铁等大型城建项目筹集资金。同时,按“自愿,直接受益,合理负担”的原则积极向社会筹集建设资金。这些年来,广州市向社会集资的方式主要有:发行住宅建设有奖证券和有奖储蓄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成片大规模民宅的改造;受益单位集资建人行天桥、道路;集资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业、民用燃气业;以广告补偿形式集资购置公共交通车辆;在市政设施上由用户设立广告牌从中收取广告费;建立交通、公用、园林发展基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等。由于改革了投融资体制,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短短30年的时间,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大量引用外资、侨资、港澳资金和社会资金。广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谓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 (十四)劳动就业体制改 广州市的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也是走在全国前列。从1980年开始,广州市实行公开招聘、相向选择的招工制度,这是对传统封闭式招工制度的一次大革命。从1979年开始,广州市先在 个别合资企业试行劳动合同制,1984年5月,市政府颁布《广州市劳动合同制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这是用工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1992年2月,广州市委决定在全市推广广州铝材厂破“三铁”(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经验;同年8月,南方大厦股份集团公司举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签订仪式,成为广州市首家试行劳动合同制的国营大型骨干企业。1994年10月,市政府印发《广州市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若干规定》,宣布广州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广州市各企业所有正式职工均应签订劳动合同,改为合同制职工,不愿签的按辞职处理,企业不愿意签的按富余人员处理。在破的同时,广州积极建立劳务市场,为劳动力的流动创造广阔的空间。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广州市已经形成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格局,基本解决了本地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 (十五)国有企业 广州在改革开放30年中始终没有放弃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把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先后采取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转换经营方式和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名牌战略、工贸一体化等改革措施,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不断改善,企业管理得到不断加强,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的国有企业群,走出了一条适合广州实际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推动了广州汽车制造、钢铁、石化、机械设备、生物医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为巩固广州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7年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01.66,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175.7点;实现利润334.9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45.69%。 (十六)民营经济 30年来,广州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从“补充”、“生力军”,到某些领域的“主力军”,在城市经济中,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民营经济成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而且充满活力,有强大的生命力。2007年,广州市个体工商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分别是41.7万户、63.3万人和70137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22%、28.66%和16.15%;私营企业户数、雇工人数和注册资金分别是14万户、72.7万人和1777.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8%、3.46%和14.64%。增幅继续居各种所有制类型企业之首,成为广州外向型经济新的增长点,广州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近几年平均增长幅度快于全国增幅有两位数的百分点,民营经济吸纳了大量国有企业改革的下岗工人及待业青年,为稳定大局,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十七)开发区建设 广州是全国最早创办开发区的城市之一,1984年12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中率先成立,并充分利用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立即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外资的投向有了一个更适宜创业的舞台。1993年又开办了南沙经济区。广州制定了全国最早的开发区条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被美国驻广州前任领事认为是中国沿海城市开发条例中内容最详尽、条款最具体、文字最规范、体例最严谨的一部“基本法”;广州最早向国家提出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要求,并于1988年建立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办法》,在全国出让了第一块工业用地。开发区采取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同步配套策略、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分工策略(小政府、大社会),技术引进的多层次策略(新兴技术、适应技术、效益技术等)和以后的“大部制”机构设置在全国引起大的反响。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一开始并连续多年保持经济总量、引资额、创汇、税收等多项指标居全国开发区前列。在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广州开发区是其中的佼佼者,以不足广州1%的面积,产生了广州约1,7的国内生产总值、1,4的工业产值和1,3的工业利润,位居全国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前列,并在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上不断取得新突破。2000年,市委市政府决 定“四区合一”,把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合并,把开发区建成东部制造业基地,使之成为全市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和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十八)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广州市的建设与发展在挫折和教训中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思路。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1998年,省市党委、政府对广州城市建设管理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正确决策,提出广州市要“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进一步把广州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确定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思想,后来又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增加了“中调”。近年来,在抓好广州铁路新客站、萝岗新城、南沙、空港新区、从化新温泉等区域规划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四个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一是完善以会展经济为核心的琶洲地区及作为珠江新城延伸区的员村地区的规划和建设;二是加快城市新中轴线区域和珠江新城的建设,同时做好电视塔以南新中轴线地区的规划工作;三是研究完善白鹅潭经济圈和芳村大道等地区的规划功能和布局,逐步搬迁工业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四是加快完善白云新城及周边地区的详细规划,打造新的商贸文化居住区。 (十九)基础设施建设 短短30年的时间,广州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大量引用外资、侨资和港澳资金。1981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实行了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收取市政建设费,每年增加城建资金0.5,0.6亿元。实行“以水养水”、“以交通养交通”(“以路养路”、“以桥养桥”)的特殊政策。以后省、市政府陆续批准收取土地使用费、排水设施使用费、机动车过桥费、人口迁入增容费等。近年来,在认真学习兄弟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宽了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的范围,合理增加收费项目,并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逐步适度提高城市公交、供水、燃气等的收费标准,以真正达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保值、增值的目的,推动公用事业走“以业养业”的道路。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863.34亿元,比1978年增长25565.8%。广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谓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改变了以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铁路共建了广梅汕、广茂、广深复线等多条线路,后来以国家为主又投资建了京九线;自筹资金建设了地铁。公路更是日新月异,网络四通八达;通信也已走在全国前列,给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广珠东线、广深线、佛开线等等都是与外资合作项目。近几年更加重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南沙港区和一批高、快速道路相继投入使用,广州铁路新客运站开工建设,提升了海陆空交通枢纽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地铁和城市高快速道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新电视塔、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加紧建设。推进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二十)公路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州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79年公路交通的改革开放在全国先行一步,公路、桥梁建设加快,1982年养路费恢复由公路部门征收。开展创“好路工区”、“全优道班”活动,全面推行市局、工区、班组三级公路养护经济承包责任制。公路建设动员各方面力量修路建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获利”政策。1984年吸取外资参加建设特大桥梁,采用机动车过桥收费以偿还外资贷款的办法。1987年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广州至佛山长15.7公里路段动工建设,同时建设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一段7.3公里。此后,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及公路大桥建设持续快速增长。至2000年,广州所有乡镇和村庄早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养护大部分由手工操作转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作业,公路基建也由人力砌筑吊装转向机械化、电气化施工。汽车保修设备与技术力量、工艺方法变化更大,由眼测手摸转为仪表化、电气化、机械化、台架化、自动化,并具备较强的制配能力和少量汽车组装、制造能力。广州市高速公路系统以环城高速公路连接市区三大块,以北二环高速公路连接城市北部及东部,并与向东、向北的高速路连成网络,环城高速公路连接广惠、广深、 广珠、东西线、广佛、广肇、广花、广韶各高速公路,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的高速公路系统。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是环绕城市的全封闭、全立交、高速运行的汽车专用道路。 (二十一)铁路建设 广州的铁路建设在改革实践中,打破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独家修铁路的格局,探索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加快铁路建设步伐的新路子:成立广深铁路公司,用自己的钱修了复线,创造了一个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加快铁路建设的“广深模式”;二是成立三茂铁路公司,由广东省、铁道部合作集资建设三茂铁路,按地方铁路管理,实行特殊运价、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三茂模式”。1984年,广深铁路公司(1992年更名为广深铁路总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自筹资金10.1亿元进行复线工程改造,于1987年2月25日,提前一年修通了147公里的广深铁路复线改造工程,结束了广深铁路单线行车75年和广东省境内没有双线铁路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广深铁路客货运输设备陈旧、落后的面貌,使综合运输能力提高了一倍,不仅为加快粤港经济合作乃至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同时也为全国铁路尤其是后来的准高速铁路建设积累了经验。1991年国家再次批准广深线在复线基础上修建全国第一条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并于1994年12月22日建成通车。广深准高速铁路的建成,为中国铁路朝高科技方向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三茂铁路(腰茂段)是全国第一条地方集资建设的铁路,于1987年正式动工,1991年5月3日建成通车,1992年3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入全国铁路网,为华东、西南物资进入华南开辟了第二个进口通道。全长480公里的广梅汕铁路,总投资35亿元,是在1991年三茂铁路建成的同年动工的。它是铁道部与广东省合资兴建的第二条地区性路网干线铁路,这条铁路从广深线常平站接轨,向东直接进到梅州、汕头,于1995年7月20日铺通,同年12月28日通车。广梅汕铁路与三茂铁路相联通,形成从汕头、梅州经广州至湛江横贯广东省东西部地区的铁路运输大动脉,是东南沿海外引内联发展经济的重要通道。目前,总投资达148亿、位于番禺区钟村镇石壁村的新广州客运站正在建设中,落成后,将成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 (二十二)地铁建设 广州是国内最早筹备和建设地铁的城市之一,早在1979年6月,广州市就成立了“地下铁路筹建处”;1993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在芳村区正式动工。广州地铁是广州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市政工程项目,一号线从广钢至广州东站全长18.46公里,总投资不少于60亿元人民币;1998年4月27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土建工程完工。1999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全线开通运营。广州地铁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地铁一号线工程在世界上首次使用了大规模桩基托换技术,在国内首次采用了过江沉管隧道施工技术;广州地铁二号线对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是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它是1997年国家恢复批建地铁项目后全国第一条国产化率超过70%的地铁线路。广州地铁三号线是全国最快的地铁线路,最高时速达到120公里;广州四号线则开创了国内轨道交通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先河,并且是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一条高架线路。 从1997年地铁一号线首段开通到今天,广州已拥有4条地铁线路,全长116公里。目前广州地铁有7条线路、200多个工点同时建设,到2010年广州拥有的地铁线路将达到231.8公里,共计139座车站。 (二十三)市内公共交通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市内公共交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州是全国最早开展出租车服务的城市,1978年广州市汽车公司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改革服务方式,实行“扬手即停”、沿途载客服务,摒弃了历来车辆靠站等客,司机凭单出车的传统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用车。1979年在全国率先改革经营方式,与香港羊城的士服务有限公司和香港经济咨询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合同,成立了“白云”、“五羊”两家出租汽车公司,改变了以往企业更新、增加车辆全靠国家拨款的局面。这项“借鸡生蛋”的改革,既增强了企业的经营活力,又解决了市场运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率先改革服务设施,在营运车辆上安装对讲机和计费表,加强车费规范管理, 提高了服务质量。1984年又率先建起现代化的高层车库,可同时停放600台轿车或小巴,并与120立方米的油库和计算机中心配套,走上了科学管理现代化道路。1992年,广州公共汽(电)车在全国率先推行“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乘车方式,现已在全国普及;1993年202专线实行无人售票,这是内地首条公共汽车实行无人售票;1994年,在全国最早试行实施IC卡自动收费系统,很快在全市13条线路推广使用。90年代以来,先后有新福利、新穗、冠忠等6家中外合资企业参加了公共交通运营,实行多家竞争,有力地推动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广州路桥建设也创下许多全国之最:1980年建成全国第一座人行天桥——人民南天桥;1983年建成全国第一座四层式带双层环多功能立体交叉桥——区庄立交;1986年我国大陆第一条城市高架路系统——著名的人民路、六二三路高架路动工;珠江过江隧道是国内第一条采用沉管法施工的大型水下隧道,也是广州市第一条过江隧道。2007年4月,全国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正式开工。2007年新开通公交中(小)巴、水上公交试验线和常规公交接驳地铁专线共60条,积极推进公交地铁票价优惠改革,抓紧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方便了群众出行。 (二十四)民航建设 广州的民航建设以白云机场为代表。广州白云机场是华南最大的航空枢纽站,是全国三大航空港之一,也是全国最繁忙、客流量最大的枢纽机场之一。航空业务量占珠江三角洲市场份额70%左右,在东南亚运输总量中居绝对领先地位。白云机场有着骄人的历史:从1980 ,1993年旅客吞吐量居全国之冠,1994 ,2000为全国第二,连续6年保持盈利。白云机场的航空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78,1992年的稳定增长时期;二是1993,1996年的快速增长时期,航空货运量(不含行李)从12.8万吨增加到25.6万吨,年均增长达23.4%,高出广州地区GDP年均增长率5个百分点;三是1997,2000年的客货同步增长期,这一时期的航空货运量与GDP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保持在13%左右。四是新白云机场阶段。2004年7月,广州新白云机场正式完成转场,它也是我国首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和建设的航空港。广州新白云机场拥有定期国内航线120多条、国际航线52条,连通国内外140多个城市和地区,成为国内顶尖的航空中枢机构。2007年新白云国际机场起降航班达26.08万架次,增长12.4%;旅客吞吐量3095.51万人次,机场货邮吞吐量89.49万吨,分别增长18.1%和8.5%。广州新白云机场已经超过上海浦东机场,成为内地仅次于北京首都机场的第二大机场。新白云机场已经成为反映广州乃至华南地区改革开放成果的一张新名片。 (二十五)水运建设 广州水网交错,港口众多,包括:广州港、黄埔港、南沙港、沥滘港等。广州位于珠江流域的东西北三河水道汇合处,是华南地区客货内河航运中心和水陆联运枢纽(包括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海道方面是通往南亚、中亚各国海道距离最短的大口岸之一。广州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港口,也是国内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全港区共有码头泊位745个,码头总长39593米,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6个,3000,5000吨级泊位7个,1000吨级泊位29个,500吨级以下35个。拥有装卸机械1100多台,最大起运能力250万吨,港区铁路专用线长35公里、装卸线13.3公里,载重2万能吨船舶可乘潮进出外港,3千吨级以下船舶可进内港,且装卸设备先进、管理方法科学、手段精良。2007年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3.69亿吨,增长12.3%;其中,广州港货物吞吐量3.41亿吨,增长12.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993.29万国际标准箱,增长36.9%;其中,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920.36万国际标准箱,增长38.3%。 (二十六)电力建设 30年来广州市电力建设迅速发展,先后扩建新建了一批输变电工程,扩建黄埔电厂、广州发电厂及供热工程、珠江电厂,建设了我国第一座高水头、当今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建设、队伍建设、配网改造、科技进步、多种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广州用电紧张状况大大缓解,广州市的电力供应基本上满足了全市 用电的需求,全市人均拥有的供电能力达到0.5千瓦,大大超过全国0.2千瓦/人的水平。2007年全市用电量527.13亿千瓦小时,增长12.3%;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9.92亿千瓦小时,增长13.1%。 (二十七)供水建设 30年来,广州供水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80年代,广州自来水行业改革“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在全国十大城市中率先实行利润全留、“以水养水”的财政政策,这一时期,新建了石门水厂,改建了老水厂,投资达到3.45亿元。进入90年代,广州继续实行“以水养水”的政策,加快供水事业发展步伐,“八五”计划期内,先后完成江村水厂地下供水设备封存处理;天河区岑河水改工程;江村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员村地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添河加压站工程;石溪水厂扩容工程以及1995年6月底完成的“两扩一改两站”工程(扩建石门、新塘水厂;改造西村水厂;长洲、棠下两个加压站工程),使广州市净水的日供水能力由241.95万立方米增到333.82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由80191万立方米增至108769万立方米;供水管网由2993.38公里增至4021公里。进入“九五”计划时期,广州的供水事业将发展更为迅速,1996年,广州自来水生产量达150259.8万立方米,供水量达138307.3万立方米,供水范围内的人均生活用水量为371升,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管网长增至4251公里。到2000年,广州年供水量需达到17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为436万立方米,供水范围400平方公里,供水人数380万人。2007年自来水售水量14.59亿立方米(十区口径);其中生活用水量10.27亿立方米。 (二十八)燃气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州的燃气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7月,广州石油化工总厂的燃气利用工程完成,燃气可供2万户居民使用,填补了广州的一项空白。市政府出台“多种气源并举,分区气化”的方针,鼓励企业生产多种气源。广州番禺港华煤气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生产代天然气的企业。1989年12月,在北郊石马建成了第二座大型液化气储罐站。至1990年,全市煤气用户共33万户,其中液化石油气用户30.5万户,管道煤气用户2.5万户,城市气化率为40.9%。“八五”期间,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煤气建设的投入,兴建一座日产28万立方米(25万户)的油制气厂,至1994年,广州建成的供气设施有:重油制气厂1座;煤气主管道210公里;庭院管道800多公里;贮配站2座;贮气能力31万立方米;煤气调压站2座;液化石油气贮灌站40座;瓶装液化石油气站及销售点215个。1995年,居民液化气用户达44.8万户,管道煤气用户25.7万户,气化率提高到86.6%。踏入“九五”期间,广州供气事业的发展将更为迅速,1996年,液化气用户约为45万户,管道煤气用户30万户,煤气供气量为23946.84万立方米。2000年,广州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90%,部分商业、公共福利和少量工业使用城市煤气。2007年,市区燃气销售总量134046万立方米(包括液化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 (二十九)城市管理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市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广州成立了最初的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伍,承担城市建设和管理的7项任务;1987年更名为广州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承担建设、环保、交通领域10项执法任务,1992年市政府下文将任务扩展为12项;1997年改名为广州城市管理监察支队,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多部门成立相应的执法部门,最后形成“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等执法扰民的现象,1997年12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批准广州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工作,最早跻身全国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城市之列。1999年9月28日,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正式挂牌成立,集中拥有了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环境保护、无牌摊贩管理、侵占道路管理等7个方面的行政处罚权。新世纪后,广州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效整合管理资源,促进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健全食品药品监管,筹建市食品安全动态实时监控中心,规划建设广州食品物流配送基地,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员、外籍人员服务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2004年10月19日,广州 市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在新成立的市城市管理投诉服务中心正式开通运作。这是全国首个代表市政府24小时接听、受理市民投诉、举报城市管理问题的专线。近年深入开展为期三年的以加强城市环境、食品安全、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城市管理年”活动。2008年9月26日,原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和原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并,成立新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拥有了执法和综合协调的双重职能,实现了“管”和“罚”的统一,广州城市管理将走出一条服务化为主的新路。 30年来,广州不断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加大水系治理力度,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全面展开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白云湖和西江引水工程建设,确保市民饮用水质量和广州水资源战略安全。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广州市首座垃圾资源分拣回收中心正式投入营运。该中心采用全国最先进的现代化垃圾分拣流程。建立环境保洁长效机制,毫不松懈地抓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实现了“创卫”目标。近三年新建和改建公厕130座,全市现有公厕2766座。全市环卫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广州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际公园协会授予“国际花园城市”。 (三十)环保工作 广州环境工作30年来进步很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近十几年,主动将“保护发展、保护环境”确立为环保系统的工作指导思想,有效提高了广州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能力。同时,广州充分运用环保准入的“调节器”,提高“绿色门槛”,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推进“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实施森林围城计划,加强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和城区绿化、林区林带建设。保护好万亩果林,逐步改造、建设成为果树生态公园。绿化美化城市主要出入口、主干道沿线、亚运场馆周边等重点地段,推进主要道路中间绿化隔离带建设,构建覆盖广、层次多的城市森林绿地系统。广州近年来完成100多座天桥、立交桥的绿化,形成总长100多公里的空中花廊,红、黄、白、紫四色争奇斗艳,三季开花、四季常绿。近郊建成50个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占地112.7万亩,达广州市国土面积的10.1%,数量、面积均居全国之最;市内建成191个城市公园,基本实现“出门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1994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2007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获得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抓好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工作,对在用机动车全面实行环保达标管理,制定限制高排放车辆行驶的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和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积极开展防治灰霾天气研究。治理污染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调整结构,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控制新增污染源;实施“退二进三”产业调整计划,搬迁取缔了147家污染重、能耗高、扰民严重的大型企业,使城市的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降低,二是不仅加大政府投入,还十分重视工业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治理,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产业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实现了经济增量,污染减量的“绿色加减”。2007年,全市排污费投入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22个项目中,项目总投资5(8亿元,排污费补助仅6646万元。政府每投入1元的环保补助资金,就撬动企业投入8(74元的治理资金,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早在“十五”规划期间,广州市就提出建立广州市环境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构筑以污染源分析系统为基础的防污新机制,建立重点企业污染源和城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环境污染预警预报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全面监控污染源。广州市环境管理信息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市环保局和花都、荔湾等区已启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污染源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保护设施不断改善,拥有环境应急指挥车应用设备及环境应急现场处置系统。 截至2007年,全市共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9座。全年广州市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为一级的天数有90天,为二级的天数有243天,合计占全年天数的91.23%。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5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65毫克/立方米。年末,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和尾气达标率均超过80%,城区有烟尘控制区 12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569.10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保持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55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9.2分贝。全年全市累计脱硫能力9.8万吨。9个污水处理厂区和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进展顺利。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2.34%,按指标权重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97%,按“一票否决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75.99%。全市85%的公交车和100%的出租车已使用清洁能源。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分别达到90%、100%和100%。广州市民对广州环境状况满意率不断提高,1998年为44%,仅隔八年,2006年广州市民对广州环境状况满意率为95%。2006年11月20日,广州通过了国家大考——国家创模 考核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表绩效考核方案绩效考核系统绩效考核指标 验收组的考核验收,成为我国创模城市中经济总量最大、建成区面积最大、工业企业最多、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城市,2007年正式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三十一)国土管理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市国土管理部门锐意创新,1992年1月,广州市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土地有偿有期使用增加经济社会发展资金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行土地有偿有期使用制度。广州市政府改革土地管理体制,调整市规划局、房地产管理局、国土局的职能。2004年7月31日,广州市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公开竞价出让。严格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引导节约集约和合理利用土地,把“规范管理、挖潜增效、保障供应”作为落实土地宏观管理的三个重点,一手抓供应,一手抓提高,保护土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广州经济建设发展尤其是重点工程建设用地的需要,服务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三十二)工业化 改革开放,为为广州工业注入新的活力,工业基础得到显著加强,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建立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化工制造业为主体,门类齐全,设备技术较为先进,外向型经济初具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广州工业化为广州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广州实现工业总产值近万亿元(9870.57亿元),同比增长20%,轻、重工业产值比为37.73:62.27;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863.11亿元,增长28.9%,占工业总产值的29%;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3867.56亿元,增长24.1%;实现税利突破千亿元(1005.49亿元),均超过其他各产业。广州重化工业的改革改造和崛起,催生和推动广州现代服务业,再次确立珠三角制造业的龙头地位,让世人再次对广州刮目相看。 (三十三)对外贸易 对外开放以来,广州市充分利用毗邻港澳、信息灵通、交通便利的优势,始终把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前导,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和转口贸易,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使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广州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对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78年,广州市对外贸易额只有1.48亿美元,1984年确定外向型战略前,广州外贸出口总额也只有4亿美元左右。2007年,广州海关进出口总额(商品进出口总额)总值达到734.94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285%;其中,进口总额355.9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003%;出口总额379. 0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601.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2.8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509376.9%。 (三十四)利用外资 广州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80年代广州市利用外资主要是引进港澳资本,且以服装、玩具、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三来一补”的中小资本居多。港商投资占87%,90年代以来下降到70%左右;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平均每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达379万美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245万美元的水平,其中总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共121个,2000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新批合同外资金额占全市新批合同外资金额的73.1,,总投资额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58个,其中制造业项目有42个。2007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86亿美元,增长12.4%;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企业)959个,下降6.4%;合同外资金额70.35亿美元,增长60.2%。其中,合同外资增资金额43.95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 外资金额的62.47%。全年批准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246个,合同外资金额61.32亿美元,增长87.2%。截至2007年底,广州市累计吸收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8255个。世界500强大企业累计已有160家进入广州,共设立348个项目,投资总额135.48亿美元。年末,在广州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共 8861家,比上年末增长0.2%。外商投资企业在穗设立分支机构(非法人)5842个,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在穗设立常驻代表机构7292个。 (三十五)乡镇企业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业绩。并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发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的号召,使广大农民中蕴藏已久、长期受到压抑的兴办企业的积极性一下子迸发出来,形成一股巨大的动力,使社队企业加速启动运行。1979年7月,中央赋予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各种政策优惠使广州市逐渐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乡镇企业开始起步。恰好这时候香港制造业受石油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打击,为降低加工成本,利用国内对外开放的时机,开始将生产工序向邻近港澳的地区转移,同广州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结合起来,形成许多原料、配件与产品销售两头都在境外,而加工在广州的工业企业。他们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发展了一大批“三来一补”、合资合作企业,使乡镇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广州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达73951家,比1978年的5770家增加了68181,增长了11.82倍;乡镇企业总人数78.82万人,比1978年增长3.01倍,乡镇企业总产值为339.03亿元;比1978年增长81.69倍。1993年10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各级党政第一把手要亲自抓乡镇企业;落实好现有的乡镇企业政策;促进全省乡镇企业上效益、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并总结推广了一批典型经验,研究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及时指导和支持了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全省乡镇企业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广州市除了书记和市长亲自抓乡镇企业之外,还专门成立了市乡镇企业发展协调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乡镇企业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有市、县、镇三级主要领导参加的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出台一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99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市财政每年划拨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由原来3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市技改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每年安排给乡镇企业部分由500万元增加至1000万元。由于措施得力,广州市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经济指标均跃居全省前列。2000年,广州乡镇企业个数为9.84万家,乡镇企业总人数122.11 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567.5亿元;2006年,广州乡镇企业个数为70980家,是1979年的11倍;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761.3亿元(当年价),是197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00倍。乡镇企业因因改制而“转身”变为民营经济,成为广州市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十六)农业现代化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广州模式”,通过五种新型组合延伸大农业的产业链条,为推进广州的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到2006年,广州已拥有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68家,其中农产品生产加工型的有59家,产值共达54.16亿元;农产品市场流通型的有5家,交易额230.12亿元;农业生产资料型的有4家,产值共达27.76亿元。它们带动农户27.15万户,占全市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户总数的55%。全市拥有农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农场2488家,生产总值达8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5%;规模化经营面积65万亩,占全市农田面积1/3。广州市还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覆盖了蔬菜、畜禽、岭南果业、花卉、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农业设施建设。1995年起,广州开始大规模对基本农田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制订了《广州市基本农田标准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广州市池塘标准化建设总体规划》。截至2007年底,全市完成15.6万亩农田(鱼塘)的标准化建设,累计完成面积已达117.2万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基地和“专业镇”、“专业村”, 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力培植农业优势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推进科技兴农。为增强农业科研活力,广州从1999年全面开展市属独立科研机构体制改革;2002年率先开展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度,并大力扶持农业企业建设科研中心,有力地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55%、73%和91%。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完善重大动植物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了适应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80年代广州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进入90年代,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1995年和1996年,相继成立了市无公害蔬菜监测中心和农业标准化监测中心;2002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并通过国家级认证。 (三十七)新农村建设 广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积极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大“三农”投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机制。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机制健全完善,使新农村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加强农业经贸合作和农产品市场开发建设,大力开发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产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广辟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渠道。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继续加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中心镇基础设施,增强中心镇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覆盖面,着力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问题。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按照二级综合性医院规模推进中心镇医院建设,完成村卫生站新建和改建任务,加强对现有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做好对山区镇卫生院的帮扶工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参合率”和筹资水平。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长效机制,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改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条件。全面完成农村通水泥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的工作,努力实现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通公共汽车,优化农村客运班车线路,方便农民出行。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铺开生态文明村建设,较大程度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建设,注重农村水污染防治,保护水资源。行政村通农业信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务公开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抓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生活不断改善。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613元,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5.4亿元。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水平分别达到8613元和6342元,分别是1978年的34倍和28倍;农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13%下降到42.8。2007年农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30台、空调器77台、电冰箱82台、淋浴热水器84台、家用电脑45台、组合音响照73套、相机26架、移动电话213部、固定电话100部、摩托车138辆,生活越过越红火。同时农民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水平达到202元,人均月补差达到83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4,各区(县级市)的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100元以上,此外,“农转居”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也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开始实施。2006年起,农村地区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三十八)金融业 改革开放以后,广州已形成中央银行监管之下,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其它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并存,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财务、典当、基金等金融业务全面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的数量和密度,已基本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2007年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4309.71亿元,比1978年的25.56亿元增长55884.8%,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8737.05亿元,比1978年的26.04亿元增长33452.4%。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0.47亿元,增长16.1%,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728.07亿元,现金支出17973.39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45.32亿元。1997年12月全国第一个地区性资金即时转帐系统在广州正式运行,虽然该系统仅限于银行间资金往来,但系统功能进一步开发后可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广泛的服务功能。1991年引进美国NCR票据清分系统,建立起广州票据交换中心,日处理票据10万张,日清算资金额80亿元。从1993年12月试点,1994年3月全面恢复了票据承兑、贴现与再贴现市场,规范化后的广州融资中心年拆出资金超过350亿元;各国有商业银行开发了全国领先的电子汇兑系统、电子货币系统和各类计算机网络,实现了行际间的通存通兑,推动了金融工具的创新。中国银行珠江分行于1987年2月1日率先发行可在全国通用的人民币信用卡——长城卡。2000年广州市金融资产已超过1000亿元,成为华南地区融通资金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广州在全国率先建立区域票据自动清算系统,票据交换范围已扩大到珠江三角洲10多个市县,参加票据交换的金融机构达1000多家,日均处理票据12万张、金额60亿元。多种金融工具和多种信用形式发展很快,现已有股票、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国债、特种金融债券等金融工具及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承兑贴现等信用形式。已形成了同业拆借市场、证券市场、外汇交易市场为主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金融市场体系。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国际汇兑、国际租赁、担保公证、外汇买卖、咨询调查、国际代理等业务均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当地金融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拓展对外金融合作。金融会计制度、支付结算制度、联行清算制度、金融统计制度正朝着国际化标准不断完善,金融电子化建设全面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信用卡、个人支票、票据承兑、贴现、再贴现等服务工具不断增加,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业务也发展很快。当地商业银行仅在国际结算方面就陆续开办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进出口押汇、放款、结算项下授权放款等新业务。2000年已有12家外资银行在广州设立分行,设立办事处达25家。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不断增多,同时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证券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信托投资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也从无到有,逐步得到规范和发展。2007年全市共有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119家。全市境内证券市场上市企业达34家。全年境内新发行股票6只,通过境内证券市场筹资合计100.25亿元。全市拥有保险中介机构98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63家,保险经纪公司13家,保险公估公司22家。全年保费收入227.50亿元,增长29.7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6.71亿元,增长26.5%;人身险保费收入160.79亿元,增长31.0%。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54.28亿元,增长35.9%。其中,财产险29.48亿元,增长35.8%;人身险24.80亿元,增长36.0%。与国内其他城市比较,广州具有组织资金水平较高、吸收存款较多、创汇能力较强、市民金融意识浓厚等优势。 (三十九)商业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商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积极改革流通体制,首先是针对旧体制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系,从1979年开始采取调放结合,实行牌价、市场和浮动价格几种形式,发挥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其次是全方位开放市场,1979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决定敞开城门,冲破地区封锁,搞活流通,让各种商品源源不断进入广州市场。再次是大力发展横向批发网络,国营、集体、个体商业一起上,活跃零售市场。广州市友谊公司1981年4月12日正式开业,是全国大陆第一家超级商场。它的创办是我国零售商业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开创了顾客自行选购的先河,从此,超级市场在全国各地举办了起来。又如广州市对外贸易中心商场从1979年10月 15日起,外宾、华侨、港澳同胞等可以直接用外币在商场购物,是国内第一家可以使用外币购物的商场。非国有商业增长迅速。随着商业流通领域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国有商业改革及企业制度创新的步伐加快,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商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零售业对外开放的范围、规模和质量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州市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更新和改造商业企业,1979,1988年,商业部门共引进外资2.8亿美元,新建和改造更新了大部分酒家和一些商业设施共110多项。流通产业进一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货仓式商场、专卖店、连锁店、精品店等新型零售业态迅速发展,连锁经营、配送代理制、物流配送中心和分销网络等现代流通形式蓬勃兴起,商贸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实现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四是开拓外省市场和农村市场取得新突破。广州市商业规模不断扩大,商贸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2OO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95亿元,增长速度达到18(9,;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三位,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达10996.58亿元),增长速度达到3O(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销售总额在省内排位第一,商品销售总额占全省比重高达4O,,位居全国大城市的第3位,增长速度超过北京、上海,在10大城市中名列前茅。 (四十)旅游业 改革开放30年,广州旅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崛起,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和第三产业的支柱。广州的旅游服务部门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不断开拓新的局面:旅游企业完成了经营方式上由行政事业单位向企业经营型的转变。比如广州的东方宾馆、流花宾馆、广州宾馆、爱群大酒店等旅游单位已从过去的政治接待为主转向了旅游接待服务为主。不少国营旅游企业已经全面完成对企业环境设备的更新改造,建有大型歌舞厅、国际会议中心、健身室、球场等设施,有的还附属成立承办国内外旅游业务的旅游公司、旅游汽车公司、旅游商品公司等旅游服务机构,并从单纯的住宿服务和简单的餐饮服务发展到向国内外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娱、购一条龙多功能配套服务。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正培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积极引进内外资发展旅游业,重视旅游业的硬、软件建设,大力改善旅游服务硬、软环境,旅游服务设施和接待能力不断迈向新台阶,比如在酒店方面,广州旅游部门通过积极引进外资、引进设备或同外商合资合作等方式,改造和兴建高标准酒店。广州东方宾馆被评为全国第一家国营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是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五星级宾馆。广州市至1993年已拥有现代化旅游涉外宾馆、酒店150多家,客房数达到37778间,床位78422张。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东方宾馆和广东国际大酒店“五朵金花”竞相绽放,已跻身国际一流酒店之列。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等多年位居“全国最佳星级饭店”前十名。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开拓国内旅游项目,广州旅游企业采取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强化配套的“大旅游”战略,以国内外旅游市场为导向,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努力实现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娱乐参与型、享受购物型等特色多样型转变。相继推出“古迹游”、“购物游”、“美食游”、“度假游”、“商务会议游”、“军事体育游”、“探险游”、“自助游”等专题旅游。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点)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州兴建了东方乐园、南湖乐园、野生动物世界等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迈向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国际沟通和联系,注重旅游业务的开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如参加国际旅游博览会、举办大型旅游展销活动等,加强旅游宣传活动。同时,注重旅游业务的开拓。如广州市旅游部门开发境外旅游,在全国率先推出“境外游”。1983年11月15日,第一批“香港游”从广州出发到香港,改变了过去长期限制内地居民走出境外、接触外面世界的情况。1999年11月26日,内地首家合资旅行社广州康泰国际旅行社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合资旅行社零的突破。广州旅游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已成功实现了从“事业型”向“产业型”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日益壮大的产业规模,在旅行社、酒店、景区、出入境口岸、旅游交通、旅游贸易、旅游教育及从业人数等方面均居全国前列,经过30年的辛勤开拓,“行、游、住、吃、购、娱”六要素配套成龙的大 旅游生产力体系业已形成,入境、出境、国内旅游三大块齐头并进;旅游工贸、旅游交通和旅游教育体系蓬勃发展。已组建了一系列企业众多、多功能集团式的旅游经济实体。有些已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大型集团公司,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98.15亿元,增长13.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1.91亿美元,增长14.1%;国内旅游收入554.96亿元,增长16.2%。城市接待过夜游客3338.73万人次,增长12.8%。其中,国内旅游者2727.40万人次,增长13.8%;海外旅游者611.33万人次,增长8.3%。主要宾馆酒店开房率为61.58%。旅行社接待总人数1392.44万人次,增长32.1%;其中,旅行社组团旅游人数895.79万人次,增长31.8%。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按售票口径)6039.74万人次,增长11.8%。 (四十一)会展业 广州会展业是改革开放30年一大亮点。广州是国内会展业发展较早,也是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近年来广州会展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是会展业发展速度快,会展总量大,涉及行业多。二是做强名牌会展项目。以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为代表,涌现了一些会展品牌,如广博会、留交会、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广州国际美博会、广州电脑产品博览会、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广州国际汽车展等会展品牌驰名海内外,广州成为中国三大会展中心之一,同时加快引入国际知名会展品牌;三是政府主导,从而使展会一般规格高、投入大,宣传多;四是展馆设施明显改善。有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流花路馆、琶洲馆,广州市锦汉展览中心,花城会展中心,东宝展览中心等知名场馆,展会面积不断扩大;五是会展业成为广州新的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会展业布局,促进会展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四十二)邮政业 广州邮政30年的发展令人瞩目,在全国取得了多项第一,并一直领先:1980年广州邮政局在全国率先开办了特快专递业务,并首先与港澳联网,为进出口邮件的快速传递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特快专递业务的迅速发展,1985年,广州邮政局成立了特快专递业务的专业公司——广州速递公司,以外向型的经营手法,参与市场竞争,并使速递网络迅速延伸到国内200多个城市以及国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9年业务总量居全国邮政行业之首,成为年业务收入超千万的省会市公司。在全国最早开办了台湾小包的快递业务,最早同香港、澳门开办电子信函业务。1986年后,又分别与日本、美国、西德、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深圳、珠海等城市建立业务关系,1998年3月16日,广州电信局163电子邮局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全中文、免费的电子邮局;同年6月13日,全国第一家自助邮局——广州五山自助邮局正式投入使用。2007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5.11亿元,增长14.7%。收寄函件2.22亿件,增长7.2%;特快专递1309.91万件,增长27.8%。年末,邮政储蓄余额145.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 (四十三)电信业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在电信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1984年,广州在全国最先引进使用无线电脑数字显示传呼机(BB机)。成为国内第一个使用无线电传呼机(BB机)的城市。1986年,全国首条长途光纤通信电缆——广州至佛山的光导纤维长途通信电缆工程建成投运。1987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开通移动电话;同年在国内率先引入街头卡式公用电话;1989年,广州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市内电话实现全部程控化的城市;1993年率先开通200密码记账长途直拨电话系统,并在1996年实现全省联网,使广东省的200业务总量占全国六成;1994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智能试验网,使广州形成了一个无线、有线相结合,连接国内外,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体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同年在全国率先开通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移动电话;1995年11月8日,我国第一个跨省市实时寻呼系统——万声寻呼网广州台开通。1996年,广州市电话号码成功地升为8位,成为国内第三个升为8位的城市,标志着广州市电信事业的发展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州电话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迈入国际先进城市行列。通信设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逐步形成 包括各类科技情报部门、图书馆、经济信息服务部门、专业咨询机构、统计部门等等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传统信息服务体系。2007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36.16亿元,增长8.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642.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48.36万门,增长13.6%。移动电话用户1778万户,增长4.2%。国际互联网用户194.63万户。 (四十四)信息业与信息化工作 改革开放30年,广州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信息产业是广州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通信设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已达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部分先进技术接近甚至达到国外发达国家90年代水平。逐步形成包括各类科技情报部门、图书馆、经济信息服务部门、专业咨询机构、统计部门等等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传统信息服务体系。信息设备制造业已具有一定生产和技术基础,产品门类较为齐全,涉及范围有移动通讯、有线通讯、微波通讯、卫星通讯、光纤通讯等通讯类产品,工业控制机系列、外围设备等计算机类产品,以及工业控制、交通管理等大型系统工程等。其中数字用户程控交换机、蜂窝移动通信基地站、工业交通监控系统、海事通信设备等一批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以应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新兴电子信息服务业——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迅猛。2007年,广州市信息产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市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527亿元,同比增长14%,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约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变,200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2个百分点。现代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约700亿元,软件业技工贸收入超过42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30%。数字音频技术、3G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产业化和标准取得突破,LGD液晶电视模组等生产力重大骨干项目投产。信息化方面,广州是中国三大通信枢纽、三大因特网核心节点、三大互联网络交换中心、三大因特网国际出口之一,与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电子政务发展迅速,初步形成市、区、街道三级政府信息网络系统,建成全国一流的政府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初步实现电子政务应用信息化、网络化。初步建成并开通了一批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系统,如医疗保险系统、网上报税系统等;教育信息化进展较快,100%的学校拥有多媒体电教室和电脑室,100%的学校建成校园网,100%的省市级的学校配备多媒体电教平台和多媒体电教平台,一线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100%的学校实现“校校通”,教育信息化总体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企业信息化走在全国前列;智能交通系统逐步完善,建成了交通指挥中心和交通指挥信息系统,开通了交通控制、闭路电视监视、通信、交通诱导、交通信息等系统。2007年,广州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信息化,“信息广州”建设又上新台阶,被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批准为首个创建国家信息化示范城市试点。“国际信息港”网络枢纽能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普及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占全国一半以上,无线宽带城市网络建成开通近千个热点,全市互联网用户达687.82 万户(含手机接入方式),市区宽带网络接入130万户家庭,城镇居民家庭电脑拥有率高达99台/百户、家庭上网率达68.5%,农村居民家庭电脑拥有率为45台/百户。电子政务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各级政府网站面向市民和企业提供网上办事服务3572项,居全国领先水平。视频监控系统累计建成21.2万个摄像监控点,基本覆盖广州市区,为社会治安好转提供有力手段。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60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25%,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6月,《广州日报》报道,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合作办公室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近日联合发布了“2008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名单,广州市位列第二,目前1300多项市民信息化服务项目已深入广州市民的日常生活。 (四十五)科技工作 30年来,广州的科技工作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200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963.09亿元,同比增长28.7,,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02,,同比提高3.0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6家,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165家,其中年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23家,1亿元以上的208家,分别比上年增长27.78,和45.45,。全年共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至此全市上市高 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软件产业方面,充分发挥“广州市软件(动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对全市软件产业发展进行统筹协调,推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尽快落到实处。从2007年起,市财政设立“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连续五年每年投入财政科技经费1.8亿元,专项用于发展软件和动漫产业。全年新认定软件企业120家,登记软件产品536件,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认定软件企业807家,软件产品登记数累计达2718件。推进产学研联合取得新进展。例如广州市与中山大学建立市校战略合作关系、组织开展粤港关键技术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采用政府点题和企业选题相结合的方式,对政府选定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项目和征集的企业技术难题进行公开招标;在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鼓励企业委托大学、科研院所承担项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工程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成立全国最大的技术交易中心——广州华南技术交易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系。规划和建设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大力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国内外研发机构落户广州,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发基地。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活动,依法保护智力成果,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制和市场环境。2007年实现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963.09亿元,增长28.7%,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02%。规模以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高技术产品产值分别增长38.1%、16.3%、12.3%、4.8%和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967.92亿元,增长98.9%。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2057件,其中发明专利2894件,增长7.0%,占申请量的24.00%。专利授权8524件,增长33.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46件,增长20.0%。为了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动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998年12月28,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创办了首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留交会”),此后每年的12月,留交会在广州举办。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24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44家,市级64家。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68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7个。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65家。 (四十六)技术创新 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始终把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政务服务,有力促进了全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03年至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幅超过30,,全市新增工业产值的1/3由高新技术产品创造。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963.09亿元,同比增长28.7%,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02%。2008年2月广州市委、市政府颁布《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产业战略发展方向,加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制造业、生物产业、信息服务业和数控装备制造业,着力发展新材料、环保新能源、软件和创意产业,大力推进数字家庭建设。按照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国际生物岛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进国家级电子信息、软件、网游动漫及生物四大产业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领先优势、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尽快做大做强,使高新技术产业在广州现代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整体提升经济发展后劲和竞争力。自主创新条件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制定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若干规定及配套政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不断增加,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建立研发机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逐步形成,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立了“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扎实推进软 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网游动漫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数字通信、平板显示器和生物医药等一批高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投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进入新阶段,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建立研发中心和研究院。广州本田汽车研发中心、广州汽车集团研究院、广州无线电集团研究院、广州金发科技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市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层次重点实验室布局。截至2007年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5家,市重点培育实验室22家。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完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引导和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孵化质量。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工作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十七)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广州围绕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目标,从率先、加快、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工作,积极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商标注册量稳步增长,进一步优化我市知识产权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深化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树立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领导和政策导向。出台《广州市知识产权指标管理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奖励制度和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制度。加大政策扶持,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开展国家、省、市三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积极引导知识产权转化与交易市场化体系的完善,加快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上规模、高质量、多品牌、综合创新能力强的“旗舰”型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创业发展市场环境。出台《广州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推进“正版音像进社区工程”;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与“科技兴贸”战略的融合,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预警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运用国际规则防范和降低贸易风险的能力。出台《广州市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实施方案》,敦促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并初步选定在全市100家大型企业率先推进。2008年广州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四十八)教育事业 30年来,广州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逐步形成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从结构单一的办学模式,发展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成效显著,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国领先,教育科研成果丰硕,教育质量名列全省前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各种学校(包括夜校和民办非企业教育单位)如雨后春笋,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广州在全国首次举办教育博览会。经过30年的发展,广州市基础教育稳步发展,“普九”工作不断提高,并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中等教育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高等教育取得超越式的发展,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成人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培养作出很大贡献。截至2007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3所,比上年末增加3所。全年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本科、专科学生20.96万人,下降1.97%;在校学生67.93万人,增长9.7%;毕业学生13.74万人,增长11.8%。年末,全市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26所。全年招收研究生1.81万人,增长5.8%;在校研究生4.98万人,增长10.2%;毕业研究生1.26万人,增长7.1%。省、市一级学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占全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85.72%(优质学位)。年末,全市共有小学1076所,在校学生88.90万人。普通中学465所,在校学生57.68万人,增长1.6%;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7.52万人,增长0.2%。中等职业学校107所,在校学生23.74万人。技工学校64所,在校学生17.60万人,增长15.0%。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30%,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率82.24%。年末,全市共有16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14.46万人;147所民办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04万人;168所民办小学,在校学生24.19万人。2006年起,广州农 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起城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至2007年底,全市100,的区(县级市)和100,的中心镇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市)和教育强镇,2008年3月,广东省授予广州市“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 (四十九)人才建设 30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努力把广州建成人才强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1998年举办首届“留交会”以来,广州吸引6835名留学人员参会,带来科技项目6555个。目前广州市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区10个,在穗创办企业近500家。广州迈进人才资源配置国际化。“十五”中期,广州根据“引高控低”的原则,对引进人才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提出了“引进黄金年龄的黄金人才”理念,人才引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五”后期,基本建成一支数量足、素质高、使用高效的人才队伍,人才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位,成为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中坚力量。 (五十)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广州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进文化创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化人才和文化品牌;完善社区、乡镇基层文化设施,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整合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科学利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一步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广州被列为第一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繁荣兴旺,文化市场执法成效明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网络文化建设,繁荣文艺创作,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进步,提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版权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开展了“金穗工程”等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阵地网络建设发展较快,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群众文化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文艺创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广州市群众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四大网络建设基本形成。区街文化建设成绩显著。如海珠区继1995年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区”后,2001年又实现了区文化馆、街镇文化站全部达到一级以上。番禺区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天河区、东山区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先进区”,等等。2001年评选了“广州市十佳社区文化室”、“十佳农村文化室”,大大推动了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广州实施“一区一品”战略,横向联合,上下联动,争创文化品牌。如荔湾区粤剧文化、西关文化,海珠区岭南画派、“粤商”文化,黄埔区以南海神庙为依托的民俗文化,越秀区、白云区、增城市等地的广场文化,番禺区的动漫和星海文化,萝岗区的香雪文化,南沙区的水乡文化等闪耀着迷人的光彩。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高标准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举办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并夺得5个金奖)、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及“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中国音乐“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进一步增强了广州的文化中心地位。 截至2007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7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2个,文化站163个。公共图书馆14间;图书馆总藏量1473.50万册。档案馆26个,博物馆、纪念馆31个,举办陈列、展览242个,参观人数360.70万人次。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节目16套;电视台3座,节目26套。全年共有公开发行的报刊71家,出版报纸28.38亿份、杂志1.81亿册、图书 2.48亿册。改革开放30年,广州文化建设诞生了不少“全国之最”:1980年,广州东方宾馆办起全国第一间音乐茶座,并成立全国第一支为茶座演出的专业轻音乐队;1983年,广州市在全国城市中首先进行录像的生产和经营,自此开始,音像业在中国城市中迅速地得以发展;1992年,全国第一家图书发行企业集团——广州新华书店企业集团正式挂牌;1996年,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2002年,全国第一个音乐家专馆——马思聪音乐艺术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建成并对外开放;同年全国第一个社区农民现代舞团——广州白云 区棠景现代舞艺术团成立;2006年,全国第一家区域性全英语电视频道——英语电视频道正式开播,为在广州生活和学习的30万外籍人士提供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资讯,搭建广州与世界的双向沟通平台;同年,全国第一个集政府窗口、新闻频道、城市指南与文化索引于一体的全英文网站——《广州生活》英文网站正式开通„„还有珠江电影制片厂和在中国乐坛上风光无限的“广州势力”。近年广州投入107亿元建设和改造26个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包括广州歌剧院、广州新图书馆、海珠大戏院、南越国史研究及保护中心、大小马站书院群、南粤先贤馆等等。20世纪末就在中国率先提出“文化产业”口号并开始进行研究。 (五十一)体育事业 广州的体育事业30年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开创社会办体育的先河,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与市体委共建“白云足球队”,在全国首创先例,反响很大,此后,广州出现了企业办体育的热潮,企业热心赞助体育事业,有力促进广州体育的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体育管理体制改革,1985年,广州体委机关率先试行中层干部聘任制,推行层级负责制,建立和健全分管工作领导和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制;改革训练竞赛体制,对教练员全面推行聘任制;1989年试行场、馆长任期责任制,搞活场、馆、俱乐部经营,同时实行党政分开,制定了党政责权范围和工作条例。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兴建了天河体育中心等一大批高水平的体育场馆;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内容多姿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广州运动员在第23,29届奥运会,第8,15届亚运会和六运会,十运会上都取得优异成绩;成功承办了各种国内国际大赛。30年来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运会、第九届全运会,第一届女子足球锦标赛、世界摔跤锦标赛、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国内外大赛。成功取得了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充分体现了广州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城市的影响力,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五十二)卫生事业 广州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30年来,广州各级政府积极整治市容环境,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改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了城乡三级医疗卫生网和妇幼保健网。群众就诊和住院条件有较大改善,1989年12月建成了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并开通了“120”急救医疗专线电话。加大卫生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增大科研投入,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了全国和省的科研成果奖;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有力控制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和传播,人均寿命居全国前列;卫生立法和执法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卫生法规;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广州市获得全国医疗制度改革试点,1991年获得“全国十佳卫生城市”、2008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截至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544个(不含1009个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2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监督所15个,妇幼保健院(所)13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5.26万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4.52万张。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6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2.66万人,注册护士 2.97万人。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门诊服务8736.74万人次,提供住院服务128.08万人次,分别增长7.9%和9.5%。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6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了全市96%以上街道,市统筹区内95.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了医保范围。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4%。 (五十三)残疾人事业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30年来,特别是1989年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后,各级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为残疾人工作奉献了心血,做了大量艰苦细致耐心的工作;市、县各级残联机构基本健全;残疾人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就业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进展顺利,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取得进展;康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迅速扩大,“六项康复”成效显著;残疾人教育权利的保障更加扎实,特殊教育初具规模;残疾人权益保障进一步加强,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体育竞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助残扶残社会风气逐步形成,残疾人生活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在康复、劳动就业、文化体育、法制建设等方面创下8项全国“第一”的纪录。重视残疾人信息工作,2005年10月31日,广州市残联荣获“全国基层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荣誉称号。不断改善残疾人工作、生活条件,1994年10月8日,全国首家方便残疾人士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广州“康复巴士”举行开通仪式。2005年获得“全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称号。近年来,落实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惠民66条”有关举措,使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残疾人的生活不断改善。2004年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称号。 (五十四)政务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市十分重视政务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选人用人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完成了《广州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广州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财经责任问责试行办法》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市政府法制办完成了《广州市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广州市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方案》的起草的制定工作,并开展了评议考核工作。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治理公路“三乱”、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统发纪律检查工作。加强勤政建设,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各类行政行为,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加强政务服务。整合建设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2008年2月28日,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集中了涉及企业投资、经营、管理的主要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及其配套服务事项,撤销了市工商局、市规则局、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办事大厅,集中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海关、检验检疫等中央驻穗机构均已进驻,实现了“注册登记服务一条龙”、“固定资产投资一条龙”和“贸易管理一条龙”。加快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建设,开通了市长专线电话和市长电子信箱、市民电子邮箱。建立了市政府领导接听群众来电制度和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接访群众工作制度,密切了政府与市民的联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审批网上办公,提高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2007年广州市被评为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大力加强政风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聘请督察员、开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等形式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建立健全行政部门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各类行政行为。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和监督,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进一步精简会议、文电,改进会风、文风,加强调查研究,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发展、抓落实和为基层、为群众服务上。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以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运行为重点,不断深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政府督查工作,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和管理,积极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努力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五十五)法制建设 30年来,广州的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建立和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结合”的网络。实施依法治市计划。努力弘扬见义勇为、敢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社会正气,培育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对刑满、解除劳教人员给予生活出路,减低重新犯罪。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立法和监察工作, 抓紧制定和完善政府规章,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提高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决策项目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以及新闻发布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一步强化监督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促进合法合理行政。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制定了一批新的行政规章,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试行规定》,完成了《广州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广州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财经责任问责试行办法》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市政府法制办完成了《广州市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广州市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方案》的起草的制定工作,并开展了评议考核工作。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治理公路“三乱”、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统发纪律检查工作。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聘请督察员、开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等形式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构建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加强了人民调解和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法律服务、基层建设等各项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进展。率先在全国成立“中国法律事务中心”、“法律事务部”、“劳动争议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 (五十六)治安工作 30年来,广州不遗余力做好治安工作,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治安视频系统基本覆盖市区范围。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制定了《广州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建立了流动人员四级管理服务网络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流动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步入全面、规范、有序发展的轨道,出租屋安全隐患大幅减少。进一步完善了“打、防、控、管”一体化长效机制和警民联动的治安防控网络,严厉打击各种黑恶势力犯罪、“两抢一盗”和其他严重暴力犯罪,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2007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5.8%,其中“两抢”和盗窃案件分别下降37.3%和12.8%。大力整治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流花火车站广场等重点地区的治安整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大力推进“平安广州”建设。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完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广州金盾网站在国际互联网上正式开通,成为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将公安机关为民办事情况登录互联网的公安网站。积极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截至2008年7月,全市164个街镇全部建成综治工作中心,建立了1822个社区警务室,配备民警2318名,新招聘3500名治安员配合社区民警工作。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6月底已完成90%的总体建设任务,累计建成223980个,提供破案线索7413条,协助破获案件1990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689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执法。强化对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和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面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18项工程建设任务。抓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加强消防、防疫设施和队伍建设。 (五十七)双拥工作 广州市不断加大双拥工作力度,加强军民团结,推进军地合作,全面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生动局面。广州继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4年、2008年七次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城”。1993年1月、1994年7月、1997年1月、2000年1月、2004年1月、2007年6次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五十八)民主政治建设 30年来,广州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早在20世纪80年代,南粤大地改革大潮奔涌,面对纷纭复杂的各种思想观念,广州市领导的思路清晰而深邃。如何能听到各层面民众的真实呼声和意愿,使各项重大改革决策始终立足于广大民众的拥护支持,确保社会的和谐安定, 成为市领导反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许士杰任广州市委书记时,市委就注重拓宽创新民意调研的渠道,继而接任的谢非则以超前的胆识做出了决策。为取得真实民意,推动民主政治建设,避免因信息扭曲而发生决策失误以及扭转“屁股指挥脑袋”的现象,认为光靠单一官方渠道的座谈、逐级汇报等传统办法是有局限性的;建立“院外”(党政机关大院外)的、半官半民的民意调研机构,才能更有利于与民众沟通,架起一座“让政府了解民众,让民众了解政府”的桥梁,为领导和领导机关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民意依据。这一重要思想被郑重地写进了1987年市委全会的报告中:“要建立民意咨询制度,成立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对社情民意进行调查,征求和分析市民对本市重大决策的意愿。”1988年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15年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广州又一次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1993年4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广州民主政治空气日浓,市民积极参与重大决策。报导广州市政府计划设立管制区综合治理交通方案,3月初在提交市人大常委会讨论的同时,交给市民公开讨论。多年来,关于市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实施前,广州市都把方案交群众讨论。如广州住房制度改革、禁燃鞭炮、“菜篮子工程”等等,交群众广泛讨论后,再由政府根据民意决定取舍和充实完善。 (五十九)道德建设 广州改革开放30年十分重视道德建设。社会道德风尚积极向上,城市整体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团结友爱、奋发向上、遵纪守法、健康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蔚然成风,“稻穗鲜花献人民”的广州人精神和团结、友爱、求实、进取的广州市风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礼貌待人、见义勇为、热心公益、遵守秩序的社会公德,在各行各业中形成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在千家万户中形成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具有广州特色的公民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体系基本形成。社会移风易俗教育成效显著,婚事新办、优生优育、殡葬改革等落实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以禁毒、禁赌、扫黄为重点的除“七害”斗争;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初步形成。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六十)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30年,广州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突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广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不断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和科普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开展群众性活动,普选广州的美好形象。如在全民中开展“微笑的广州”、“友爱在车厢”、“美的家庭文化”、“诚暖顾客心”、“爱我中华、爱我广州”等活动,发动市民讨论、征集、制订了“广州市风”(团结、友爱、求实、进取)、“广州人精神”(稻穗鲜花献人民)和广州市歌、市徽,把广州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展创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示范村、文明行业为重点,以“文明广州、礼仪亚运”为主题,深入开展市民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获得了“广东省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气氛活跃,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本着“学术研究,在于应用”的原则,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研究当代世界新变化和种种思潮,吸取有益的营养,努力开拓创新,为振兴广东经济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科学部门冲破了长期自我封闭的状态,不断扩大对外交流。
本文档为【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4KB
软件:Word
页数:56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2
浏览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