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糖尿病病因诊断及治疗-内科专业

糖尿病病因诊断及治疗-内科专业

举报
开通vip

糖尿病病因诊断及治疗-内科专业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定义     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紊乱     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或二者同时存在致血糖水平升高。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损伤,特别是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心脏及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 一、糖尿病分类 包括临床分期及病因分类 (一)临床分期     指无论病因类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血糖控制状态可能经过的阶段: •    正常血糖: 正常糖耐量;  •    高血糖:  IGT及/或 IFG及/或D...

糖尿病病因诊断及治疗-内科专业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定义     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紊乱     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或二者同时存在致血糖水平升高。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损伤,特别是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心脏及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 一、糖尿病分类 包括临床分期及病因分类 (一)临床分期     指无论病因类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血糖控制状态可能经过的阶段: •    正常血糖: 正常糖耐量;  •    高血糖:  IGT及/或 IFG及/或DM •    糖尿病发展中的三个过程:     不需胰岛素治疗     为代谢控制而需胰岛素     为生存而需要胰岛素 (二)、糖尿病的病因学分类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特发性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减少     其他特殊类型(包括8个亚型)      妊娠糖尿病 1999WHO分类特点:     1. 取消IDDM / NIDDM     2. 用1、2代替I、II     3. 取消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     4. 取消以往2型糖尿病中肥胖与非肥胖分型     5. 保留妊娠糖尿病但含义不同,     新分型包含妊娠糖尿病及妊娠糖耐量降低两部分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 •    由于胰腺B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损伤引起 •    本型起病缓急不一,儿童多较急,成人多缓起     自身免疫标志: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s)     谷氨脱羧酶自身抗体(GAD65)     酪氨酸磷酸酶IA-2和IA-2β自身抗体     与HIA-ⅡDQ/DR基因连锁     B-细胞破坏的速度快慢有个体差异     多数为非肥胖,也可有肥胖     自身免疫疾病,如GD、HT、白癜风、Addison病 (1)分期     第一期:遗传学易感性   染色体6 p 21 HLA-DQ/DR编码基因   易感基因 (T1D 中80-90%):DQA–52Arg(+)  DQB–57ASP(-)   保护基因:DQA–52Arg(-)  DQB–57ASP(+)     第二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病毒感染     第三期:免疫学异常:   ①ICA:新诊断T1D:ICA 80%(+)  6个月-3年后下降。      新诊断T2D:ICA(+)者1.5%-8.3%。其中1/2成发展为T1D   ②GAD65:新诊断T1D:GAD65 60%-96%(+)      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出现早、持续时间长   ③IAA:新诊断DM:IAA(+)40%-50%   ④GAD65和ICA皆阳性者: 10年后T1D的发生率达50-70%。     第四期:    胰岛B细胞功能破坏    早期Ins分泌的第1相受损,    后期Ins的分泌减少     第五期:临床糖尿病     第六期:晚期糖尿病 (2)T1D的临床特点:     ① 年龄小于30岁     ② 发病较急、症状明显     ③ 体型偏瘦     ④ 易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⑤ 空腹及餐后C肽低     ⑥ 免疫指标阳性 (二)、特发性1型糖尿病 •    指在某些人种如美国黑种人迹南亚印度人所见特殊类型 •    研究尚不多,其他种族是否存在也不明    •    呈1型糖尿病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而无明显病因学发现,有胰岛素缺乏,无自身免疫的证据;遗传性强,与HLA无关联 (二)、 2型糖尿病     糖尿病人群主要部分, 分类定义不明确, 提示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异质性. 今后仍可能不断地从中分出其他类型糖尿病 (1)、遗传易感性:     遗传倾向已明确。多基因疾病。家族发病倾向     遗传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表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中,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相同发病机率 (2)、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胰岛素介导的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 胰岛素(分泌)缺陷     正常人:     5-10`早期分泌峰 90`第二分泌峰     T2D:     早期相缺失或减弱  第二时相分泌延缓 高峰延迟 临床表现:   ①第一阶段:相对不足  分泌量可正常或高于正常;   ②第二阶段:绝对不足  分泌量低于正常;   ③由部分代偿转为失代偿状态。 (3)、糖耐量异常(IGT) (4)、临床糖尿病 三、病理生理: 由于Ins生物活性或其效应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 Insulin的生物效应: 介导Glucose的摄取、氧化、贮存。 抑制糖异生。 促进蛋白质合成。 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及酮体生成。 主要效应器官: 肝脏、肾骼肌、脂肪组织 早期代偿性胰岛素过多(为代谢综合征主要病因)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指多种代谢异常集簇发生在某一个体异常病理生理现象。 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IFG及/或IGT、高血压、高TG血症、低HDL-C血症、肥胖、MAU、高尿酸血症及高PAI-1等 胰岛素分泌不足 肝、肌肉、脂肪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障碍 糖原异生增多、肝糖输出增多 蛋白质合成减少,脂肪合成减少,脂肪分解及酮体生成 四、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候群:   多尿(渗透性利尿)、口渴、多饮、多食、消瘦、   生长发育受阻、皮肤瘙痒、视力模糊。 2、并发症或伴发病 3、反应性低血糖 4、围手术期高血糖 5、无明显症状 五、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Diabetic Ketoacidosis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     Hyperosmolar  nonketoacidotic diabetes   3、乳酸中毒   4、低血糖   5、感染:皮肤化脓性  真菌  DM合并肺 结核      肾盂肾炎  膀胱炎 (二)、慢性并发症:   1.  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易患因素:       肥胖、高血压、Ins、GH、CA       LDL-ch↑、VLDL-ch↑、HDL-ch↓     器官损害:       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变 2. 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微小动脉-静脉之间(<100um)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     典型病变:微循环障碍;血管瘤形成;微血管基底膜增厚;     机制: 1.    山梨醇旁路代谢↑ 2.    GH↑ 3.    血液流变学改变  4.    血小板功能异常  5.    凝血机制失调  6.    红细胞2、3一二磷酸甘油酸(2、3-DPG) 7.    HbA1c增高 (1)、糖尿病肾病:     主要病理: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      病史>10年者常见      可见于T1D(为其主要死因)      T2D(冠心病,脑血管As、DN)     病理类型: ① 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高度特异性  ② 弥漫性硬化 最常见  肾损重  特异性低  ③ 渗出性病变  非特异性 分期: I期:肾脏体积增大,GFR升高、入球小动脉扩张、球内压增加; II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AER间歇升高; III期:早期肾病,出现MAU:AER20-200ug/min (N<10ug/min) IV期:临床肾病;GFR下降、浮肿、高血压;                          AER > 200ug/min             尿Alb 排出量 > 300mg/24h             尿蛋白总量 > 0.5g/24h V期:尿毒症 (2). 神经病变: 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引起。 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病变 单神经病变(动脉神经、外展神经麻痹) 自主神经病变:     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轻瘫,糖尿病腹泻,     体位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糖尿病性膀胱…… (3). 糖尿病足     病因: 1.    末梢神经病变; 2.    下肢动脉供血不足; 3.    细菌感染。     表现: 1.    足部疼痛; 2.    深溃疡; 3.    肢端坏疽。 (4). 糖尿病心肌病、营养不良性关节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程>10年者:视网膜病、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 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型     单纯型                表现     I 期        微血管瘤 少量出血点     II 期        有硬性渗出(血浆渗出)   III 期        绵絮状软性渗出(纤维层小梗死灶)     增生型    IV 期        新生血管形成 玻璃体出血   V 期        纤维化增生   VI 期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正常眼底 单纯型 I 单纯型 II 单纯型 III 增殖型 IV 增殖型 V 六、实验室检查   1、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静脉血。     正常范围 3.9-6.0 mmol/L (70-108mg/dl)。   2、葡萄糖耐量试验:     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清晨8am,空腹及口服75g Glu后2h 测静脉血浆糖。     ②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胃肠吸收功能不好或者临床研究 注意事项: 确诊为DM者 应激状态、感染、使用了影响糖代谢药物、进食过少(<250g/日碳水化合物),不宜作此试验   3. 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s A1)  GHbA1(a,b,c)       HbA1c:血红蛋白β链 N 端颉氨酸 — G 非酶促反应       正常值:HbA1c 3%-6%。       可反映4-12周前的血糖平均水平     果糖胺(fructosamine,FA)       血浆蛋白(Alb)— G 非酶促反应       正常值: FA 1.7-2.8mmol/L          可反映2-3周前的血糖平均水平   4. 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方法:RIA,ELISA,化学发光法      INS 基础值:5-20mU/L        Glu刺激后30-60分上升5-10倍     180-240分回到基础水平     C-P基础值:0.4nmol/L     Glu刺激后30-60分上升5-6倍     C-p清除慢、肝摄取率低     C / I > 5     不受外源胰岛素影响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FPG 3.9-6.0mmol/L (70-108mg/dl) — NFG FPG 6.1-6.9mmol/L(110-125mg/dl) — IFG FPG 7.0mmol/L (126mg/dl) — DM  (需另一天证实)    空腹: 8小时无热量摄入     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分类     2hPG < 7.7mmol/L (139mg/dl) — NGT     2hPG 7.8 -11.1mmol/L (140-199mg/dl) — IGT     2hPG ≥ 11.1mmol/L (200mg/dl ) — DM     (需另一天证实) 糖尿病诊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有糖尿病症状:     随机PBG≥200mg/dl(11.1mmol/L)     FPG≥126mg/dl(7.0mmol/L)        OGTT2hPG≥200mg/dl(11.1mmol/L)     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在另一天再证实 鉴别诊断     疾病:甲亢、应激状态、慢性肝病;     药物:维生素C、水杨酸盐、青霉素、       DHCT、Cortisol、避孕药、抗忧郁药     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症 八、治疗 (一)、一般治疗: 糖尿病教育 (二)、饮食治疗: 1、制订总热量:计算理想体重(kg)=H(cm) – 105         成人每日供热量(千卡/公斤标准体重) 体型      劳        动        强        度 体力    卧床    轻体力    中体力      重体力 消瘦   20~25     35       40        40~45 正常    15~20    25~30        35         40 肥胖    15      20~25        30          35 2、计算每日总热量  举例:       170cm – 105 = 65(kg)       休息状态:25-30kcal       总热量:  65× 25-30 = 1625-1950 食物成分交换表 3、合理分配: 适度控制体重 总热量分配: 碳水化合物  55-65% 脂肪和油    20%-25%        蛋白质        15% 每日三餐分配:1/3  1/3  1/3 适度控制体重 可溶性食用纤维:绿叶蔬菜 限制饮酒 可用非热卡性而不是营养性甜味剂(山梨醇和果糖) 食盐<10克/天,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三)、糖尿病运动治疗     运动强度(心率/分) = 170 -年龄     运动量 = 运动强度 × 时间     注意事项:   规律、强度合适、激烈、长时间运动要监测血糖并调整药量、运动前血糖较低时先加餐、餐后1小时运动、血糖<14mmol/L (四)、降糖药治疗     口服药物治疗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药物: 格列吡嗪 非磺脲类药物: 瑞格列奈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呱     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胰岛素治疗 1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1) 分类 第一代磺脲类  第二代磺脲类    第三代磺脲类 甲磺丁脲      格列苯脲        格列美脲 ( tolbutamide )    (glibenclamide )    (glimepiride)   氯磺丙脲        格列吡嗪 (chlorpropamide )    (glipizide )                     格列奇特                     (gliclazide )                                格列喹酮                     (gliquidone )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ulfonylureas at bata cells 磺脲类药物受体 (2) 作用机理:      ①与B细胞膜上SU受体特异性结合,关闭K+ 通道,膜电位改变开启Ca++ 通道,胞内Ca++升高,胰岛素分泌     ②外周作用:        a.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     b.减轻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     c. 改善胰岛素受体后缺陷 磺脲类药物药代动力学 (3)药代动力学  药物    剂量 日次数  代谢/排泄  时间  半衰期        (mg/d)                    (h)    (h) 格列本脲  2.5~20  1~2  肝、肾  16~24  10~16 格列美脲  1~8    1  肝、肾        格列吡嗪  2.5~30  1-3  肝、肾  12~14  3~6 格列喹酮  30~180  1~3   肝    8    1~2 格列齐特  80~320  1~2  肝、肾  10~24  10~12 甲磺丁脲  500~300  2~3  肝、肾  6~12  4~8  (4)副作用:   ①主要副作用为低血糖。低血糖不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时间长,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   ②部分磺脲药可能有心血管不良反应   认为磺脲类药物能关闭心肌细胞膜上ATP敏感的钾通道,妨碍心脏对缺血时的正常扩张反应 2. 双胍类药物: 种类:①苯乙双胍  ②二甲双胍 作用机理   ①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②促进外周葡萄糖利用,尤其是肌肉   ③降低脂肪和葡萄糖的氧化   ④增加小肠葡萄糖的转换 药代动力学   ①摄取6小时内,从小肠吸收    ②达峰时间为1-2小时   ③半衰期为4-8小时   ④从肾脏中清除 副作用   ①常见反应: 恶心、呕吐、 腹胀、腹泻   ②乳酸性酸中毒:多发老人, 肾功能不全 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机理: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α-葡萄糖苷酶(麦芽糖酶, 淀粉酶,蔗糖酶), 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药代动力学:达峰时间:1-1.5h;半衰期:2.7-9.6小时     剂量:阿卡波糖:50mg;伏格列波糖:0.2mg     副作用: 消化道反应,结肠部位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经细      菌发酵导致腹胀、腹痛、腹泻 4.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TZD):     胰岛素增敏剂 5. 服用口服降糖药的要求:     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依从性佳     同时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     降低HbA1C;无严重低血糖 胰岛素治疗 1. 适应症: ①1型DM ②DKA、高渗非酮症昏迷(1、2型)、  进行性视网膜病变 ③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手术 ④妊娠、分娩、哺乳 ⑤严重肝、肾、胰腺损害 ⑥口服降糖药治疗血 糖控制不良 制剂类型及特点     类别   制剂   开始  高峰   持续  途径          短效胰岛素  RI   0. 5  2 ~ 4   6 ~ 8  iv   中效胰岛素  NPH  1 ~ 3  6 ~ 12  18 ~ 26  ih   长效胰岛素  PZI    3 ~ 8  14 ~12  28 ~ 36  ih   混合胰岛素:短效/中效按照一定比例配制   人胰岛素: 重组DNA技术或半人工合成方法制作 胰岛素类似物 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     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     1型糖尿病:基础量+餐时量     高度个体化     小剂量开始RI:0.5-1U/公斤(体重) /天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感染、应急时胰岛素要加量     进食少时,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     2型糖尿病     联合用药:       磺酰脲类:B细胞有30%功能;       二甲双胍:肥胖或体重偏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餐后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抵抗       中效Ins为主或混合型Ins     胰岛素副作用: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胰岛素浮肿 (五)、妊娠糖尿病 指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妊娠)。 要求产后6周以上重新按常规诊断标准确认。 治疗:监测血糖 4次/日及尿酮体 _    胰岛素(2次/日甚至多次) _    妊娠期间不用口服降糖药 九、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诱因:感染、胰岛素中断、饮食不当、应急; 病理生理: ①脂肪动员大量酮体形成 — 酸中毒;      ②严重失水;      ③电解质平衡紊乱;      ④携带氧系统失常;      ⑤周围循环衰竭和肾功衰;      ⑥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多尿、烦渴、恶心、嗜睡、失水、血压下降、意识障碍 实验室:      尿糖++++尿酮+++、血糖 16.7-33.3mmol/L      血酮> 4.8mmol/L      pH<7.35、CO2-CP降低、BE >  -2.3mmol/L      血淀粉酶升高(出现率约为 40% -75%)      低钾、低氯、BUN、Cr升高      WBC、 N上升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年青患者(<30岁)     起病急     体重下降明显     症状重     实验检查特点.     鉴别诊断:     ① HNAD ;     ②乳酸酸中毒;     ③低血糖昏迷; 防治:   1.补液:     失水10%;生理盐水     24h总量 4000ml- 5000ml- 8000ml     开始2h: 1000 - 2000ml,  后2 - 6h: 1000 - 2000ml     BG <13.9mmol/L,5%葡萄糖液体   2.胰岛素治疗:     首次负荷量  RI:10 - 20U iv;  RI 0.1U/kg/h      2h 后BG不降低,  RI剂量加倍 3.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pH <7.1, 5%碳酸氢钠 85ml iv;   开始2 - 4h补钾(氯化钾1.0 - 1.5g)   尿量 <30ml/h, 暂缓补钾. 4. 处理诱发病和并发症:   休克   严重感染   心衰   肾衰   脑水肿 十、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     老年人多见     50 - 70岁     男女发病率大致一样     2/3无DM史   诱因:     感染、急性胃肠炎、脑血管意外、胰腺炎、摄水过少、严重肾疾病、糖皮质激素、血透、免疫抑制剂、利尿剂、B阻滞剂 发病机制:     老年人应激能力低下、    脑血管功能差,血糖极度升高、    严重失水、    继发性ALD增多、    脑细胞脱水 无酮症的原因:    有一定量胰岛素分泌    高血糖    高渗抑制作用 临床表现:     1. 症状和体征:       多饮、多尿、乏力,失水多于补水,脱水       精神症状:         嗜睡、幻觉、意识模糊、         肢体震颤、癫痫样抽搐、         偏瘫、重度失水或休克,         昏迷或昏睡或意识模糊 2. 实验室:      尿糖(++++)、酮症(-)或(±)、血清BUN、Cr升高、      血钠 >150 mmol/L; 血糖 33.3-66.6 mmol/L;      血浆渗透压>330 mmol/L;      血浆渗透压:冰点渗透压计测定或计算:    有效渗透压=2(钠+钾)+葡萄糖 (mmol/L)      正常范围:280 -310mOsm/(kg.H2O)      正常血钠:142mmol/L(135 -145mmol/L)      血浆主要阳离子、占血浆阳离子总量92%、总渗透压50%     高钠性高血浆渗透压;     高糖性高血浆渗透压;     混合性高血浆渗透压;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实验室 鉴别诊断: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 乳酸酸中毒   3) 脑血管病 治疗要点     补液:     失水>10%,生理盐水1000 - 2000ml; 血浆渗透压>350mmol/L, 血钠 >150 mmol/L时,可慎用0.45%氯化钠液200 - 500ml,缓慢静滴,尽早用;   有条件时可做血液透析;   当血浆渗透压 <330 mmol/L, 改用生理盐水;   24h总量6000ml - 8000ml;   BG <16.7mmol/L,可用5%糖盐 胰岛素治疗:     首次负荷量RI 10 - 20U i.v. 继以RI 0.1u /kg/h    2h 后BG不降低, RI剂量加倍     并发症的处理:     脑水肿: 脱水和地塞米松    休克     严重感染     心衰     心律失常       肾衰
本文档为【糖尿病病因诊断及治疗-内科专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68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