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事业编考试题库(很有用)

山东省事业编考试题库(很有用)

举报
开通vip

山东省事业编考试题库(很有用)山东省事业编考试题库(很有用)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 一、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

山东省事业编考试题库(很有用)
山东省事业编考 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doc幼小衔接 数学试题 下载云南高中历年会考数学试题下载N4真题下载党史题库下载 库(很有用)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 一、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 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 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 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 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 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 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 二、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A.政策 B.习惯 C.法制 D.伦理 3.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C)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公民义务履行 C.人民的民主权利 D.改革开放 4.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 A.制定法律 B.公正审判 C.强化仲裁的作用 D.严格依法办事 5.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C)。 A.制裁 B.挽救 C.教育 D.改造 6.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A)为突破口。 A.精简机构 B.高薪养廉 C.强化监督 D.重视服务 7.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B)来形成和维持的。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道德 8.只有在(C)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的社会需求。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市场经济 D.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 9.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独立合理的(B)。 A.主体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B.运行机制 C.社会保障 D.宏观调控 10.军事法规的制定机关是(C)。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中央军委 D.国防部 11.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首先树立(A)的权威。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12.法治的功能在于(D)。 A.强化统治基础 B.发展国民经济 C.建设精神文明 D.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 13.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B)。 A.公民 B.人民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 14.市场的法律原型是(B)。 A.物权凭证 B.契约 C.侵权 D.亲权 15.市场经济的命脉是(D)。 A.政治统一 B.市场统一 C.社会保障完善 D.竞争 16.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 A.中国共产党 B.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大 D.人民 17.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法制 B.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民主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18.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守法上 B.执法上 C.立法上 D.法律监督上 19.社会主义制度是(ABCD)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A.经济 B.政治 C.法律 D.文化 20.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有(ABC) A.高度的民主 B.完备的法制 C.安定的社会环境 D.不断增长的经济 2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D)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2.法律队伍建设要求法律工作者有较高的(CD)。 A.经济素质 B.道德素质 C.政治素质 D.法律业务素质 23.按照国家权力运作形态,国家可以分为(AB)。 A.人治国家 B.法治国家 C.民主国家 D.独裁国家 24.自治法规分为(CD)。 A.法律 B.行政规章 C.自治条例 D.单行条例 25.司法公正包括(AB)。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证据公正 D.立法公正 26.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BD)。 A.公民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乡民委员会 D.村民委员会 27.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体现在(AB)。 A.利益保障 B.秩序保障 C.义务保障 D.社会保障 2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培育(ABCD)的公民为目标。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9.我国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分为(CD)。 A.资产阶级道德 B.地主阶级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 30.我国要发展面向(ABC)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现代化 B.世界 C.未来 D.传统 31.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区别在于:(ABCD)。 A.制定的机关和程序 B.实施的方式和手段 C.表现形式与基本要求 D.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对人的效力 32.法律是(ABC)的党的政策。 A.定型化 B.规范化 C.条文化 D.教条化 33.党的政策可以分为:(ABD)。 A.总政策 B.基本政策 C.分政策 D.具体政策 34.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3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处理上坚持(ABCD)的方针。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36.法律权威的特征包括:(ABCD)。 A.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B.普遍实施性 C.本源性 D.崇高威望性 37.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考虑的因素有:(ABCD) A.层次分明 B.体系完整 C.结构合理 D.规范协调 《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 一、判断题 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和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 3.判处死缓的,在二年的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4.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加劳动的,应当酌量发给报酬。? 5.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6.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8.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适用缓刑。? 9.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 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1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1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13.犯罪的追溯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4.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1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16.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 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 18.我国现行刑法是在1997年修订的。? 19.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0.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21.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 22.只有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适用我国刑法。? 23.刑法的属人管辖是指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犯罪,中国刑法有权管辖。? 24.刑法的保护管辖是指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适用中国刑法。? 2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原则。? 2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原则。? 27.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原则。? 2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29.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30.犯罪的客体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 31.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方法、时间、地点是所有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 32.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3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4.犯罪主体只包括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35.犯罪的对象在犯罪中必然会受到损害。? 36.犯罪对象决定着犯罪的性质。? 37.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8.单位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39.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共同点为都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 40.正当防卫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41.紧急避险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43.刑事责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础,辨认能力是关键。? 44.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年满18周岁。? 45.故意分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过于自信的故意。? 46.犯罪的着手前和着手后都可能发生未遂。? 47.犯罪的预备只能发生在着手以后。? 48.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49.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0.共同犯罪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51.刑法的三个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52.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53.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5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特定资格地位和状态,刑法中对自然人和单位都有特殊 身份规定。? 55.正当防卫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6.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7.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也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 58.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故意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之中。? 59.对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60.对胁从犯应当比照从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6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 62.附加刑包括罚款、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63.管制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64.拘役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65.管制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66.管制的刑期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 67.拘役的刑期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3年。? 68.附加刑只能独立适用。? 69.在我国刑罚是由政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判处。? 70.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71.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72.刑法的适用机关只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73.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的2年期间,如果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 刑。? 74.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享有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职务的权利。? 75.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76.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 期徒刑执行期间,享有部分政治权利。? 77.一般缓刑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8.假释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9.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 80.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20年。? 81.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3年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 罪分子。? 8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 83.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84.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85.胁从犯是被胁迫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86.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期间,应当同工同酬。? 87.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未发生撤销缓刑的法定事由,缓刑期满,刑罚视为执行完毕。? 88.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有漏罪的,采用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89.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采用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90.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负责考察。? 91.在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中,索取或收受贿赂都必须为他人谋利益。? 92.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 93.在我国,经济犯罪中提起公诉的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94.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批准或决定逮捕。? 95.贪污贿赂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96.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辩护。? 97.传唤和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98.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 99.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 100.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101.对一审判决不服,被告人和检察机关都可依法提起上诉。? 102.对一审判决不服,只有被告人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可以加重原判的刑罚。? 二、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 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 A.未完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B.未发生任何结果 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 D.未达到犯罪目的 4.管制适用于那些(BD)的犯罪分子。 A.罪行不必关押 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 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 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 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 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 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 B.犯罪终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 A.免于执行 B.仍须执行 C.暂缓执行 D.可以执行 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 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必然负刑事责任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 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 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1.拘役的期限为(C)。 A.6个月以上1年以下 B.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D.3个月以上1年以下 1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 1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 A.犯罪工具 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D.犯罪手段 1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论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15.我国现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 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改机关 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 A.故意犯罪的罪犯 B.故意犯罪的主犯 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 18.教唆不满(C)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轻刑 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 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 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 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 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 A.直接客体 B.同类客体 C.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CD)。 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23.刑法上的减刑指(C)。 A.减轻处罚 B.对原判刑罚改判 C.减轻原判刑罚 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4.(C)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聋人 B.哑巴 C.盲人 D.14-18岁的人 25.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D)。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6.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ABC)。 A.刑事违法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27.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D)。 A.物质关系 B.思想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28.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 D.犯罪的因果关系 2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3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 罚处罚的(A)。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1.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A)。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32.犯罪的罪过包括(A)。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 33.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34.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 16周岁C.已满18周岁 D.已满20周岁 35.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A)。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可以负刑事责任 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 36.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B)。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37.犯罪集团必须在(B)以上。 A.10人 B.3人 C.15人 D.20人 38.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B)。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以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中止以后 39.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A)。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40.拘役的期限是(A)。 A.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 B. C.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D.6个月以上1年以下 41.管制的期限是(A)。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年以下 D.1个月以上1年以下 42.有期徒刑的期限是(A)。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20年以下 43.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包括(ABC)。 A.罪过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 44.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后减为(A)。 A.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B.15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 C.13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 D.13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45.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A)。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1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6个月以上5年以下 46.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A)。 A.3年以上10年以下 B.1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3年以下 47.驱逐出境适用于(A)。 A.外国人 B.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C.有中国籍的但在外国有居住权的中国人 D.与外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中国人 48.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D.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49.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A)。 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50.犯罪的已完成形态包括(A)。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51.共同犯罪不包括(A)共同实施的犯罪。 A.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B.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C.两个以上单位 D.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52.对从犯的处罚是(A)。 A.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3.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A)。 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54.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A)。 A.3年 B.2年 C.1年 D.5年 55.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56.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 A.20年 B.15年 C.18年 D.16年 57.死缓执行的期间应当从(A)起计算。 A.判决确定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决定之日 D.判决核准之日 58.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B)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 犯罪分子。 A.3年 B.5年 C.2年 D.8年 59.对自首的犯罪分子(B)。 A.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6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B)。 A.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61.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 62.刑罚的适用机关是(B)。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63.管制的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 64.缓刑由(B)负责考察。 A.基层组织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 D.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 65.刑法78条所称的减刑不包括(B)。 A.管制 B.死缓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66.根据刑法81条和有关司法解释,对死缓犯减刑后假释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B)年。 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 67.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上,才可以假释。 A.15年 B.10年 C.12年 D.20年 68.减刑由执行机关向(A)提出减刑建议书。 A.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执行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 D.原审人民法院 69.无期徒刑假释后的考验期是(A)。 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 70.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 A.人民检察院 B.纪律检查委员会 C.监察部门 D.纪检、监察部门 71.不属于审判管辖的有(A)。 A.职能管辖 B.级别管辖 C.地区管辖 D.专门管辖 72.逮捕的决定权在(AB)。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国家安全机关 73.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是(A)。 A.10日 B.3日 C.15日 D.7日 74.逮捕的执行权在(C)。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75.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A)。 A.12个月 B.6个月 C.18个月 D.3个月 76.传唤、拘传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A)。 A.12个小时 B.8个小时 C.24个小时 D.48个小时 77.无刑事管辖权的是(A) A.海事法院 B.军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基层法院 78.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ABCD) 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79.共同犯罪人分为(ABCD)。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80.假释适用于(AB)的犯罪分子。 A.有期徒刑 B.无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8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具备(ABCD)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提前释放。 A.有期徒刑执行1/2以上刑期 B.有悔改表现 C.遵守监规 D.不致危害社会 82.对(ABC)等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爆炸 C.抢劫 D.抢夺 83.根据刑法78条的规定,被判处(ABC)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 A.拘役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缓 84.量刑时常见的酌定情节有(AB)。 A. 犯罪时的动机和手段 B.一贯表现和认罪态度 B. C.犯罪造成的损害后果 D.犯罪时的环境和条件 85.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的下列行为非法(ABD)。 A.选举居民楼内楼长 B.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的秘书 C.在广场跳集体舞 D.与他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的书籍并出版 86.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下列行为需经执行机关批准(ABC)。 A.北京一日游 B.参加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并演讲 C.接受记者采访声讨美英入侵伊拉克 D.对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 87.附加刑包括(ABCD)。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88.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89.自由刑包括(ABCD)。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90.我国不适用死刑的是(AB)。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91.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情节属于酌定情节(AB)。 A.犯罪的时间地点 B.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 C.犯罪后自首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92.缓刑的适用条件是(ABC)。 A.适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不是累犯 C.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D.主观上只能是过失 93.对于(ABCD)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绑架 C.爆炸 D.抢劫 94.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BC)。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偶然性 95.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BCD)。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又聋又哑的人 C.盲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96.正当行为包括(AB)。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正当业务行为 D.正当职务行为 97.事实认识错误包括(ABC)。 A.对象错误 B.行为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法律认识错误 《中国行政法律制度》部分 一、判断题 1.行政法的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职权的享有者。? 3.我国已制定出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 4.作为行政法律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5.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6.部门规章只能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制定。? 7.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8.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也可以由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作出规定。? 9.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政关系。? 10.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 11.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 12.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 13.并非所有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都是行政机关。? 14.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5.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由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的原则设立,并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16.公务员在上班期间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7.公安干警在下班期间制止犯罪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8.内部行政行为可以适用行政复议,但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19.并非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20.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21.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22.法律可以设定各种处罚。? 2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2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是行政处罚的法定条件之一。? 25.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同级人民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 26.行政机关无权撤销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 27.罚款主要适用于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违法行为。? 28.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限制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人短期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 29.除法律、行政法规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30.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31.行为人违反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为不应属于违法行为。? 32.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33.违法行为在三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34.如当事人有申辩行为,行政机关可因其认错态度而加重处罚。? 35.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时可对违法行为当场进行处罚。? 36.在行政处罚的调查阶段,调查或检查时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7.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38.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39.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0.执行罚在程序上必须预先告诫。? 41.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施。? 42.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的行为产生。? 43.即时强制一般都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 44.行政复议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45.凡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均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46.行政相对人对规章以下的规定不服,可就该规定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47.对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服,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4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 49.对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50.对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设立该机构的部门申请复议。? 51.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政府应当将不属自己管辖的复议申请,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当事人。? 52.行政复议机关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受理与否的审查。? 53.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54.行政复议申请人已就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且已被受理的,复议机关不予受理。? 55.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 56.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不可以同时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57.行政复议中涉及行政赔偿的问题可以调解。? 58.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59.法律规定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60.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机关不可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61.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62.凡是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 63.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实施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64.如果行政机关所设的派出机构行使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被诉时,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65.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 66.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但不排除对某些事项应当由原告提供证据。? 67.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律师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68.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的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69.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70.维持判决意味着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确认。? 71.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72.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73.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可行使追偿权。? 74.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10年。? 75.赔偿请求人获得的赔偿金不用缴纳任何税费。? 76.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77.行政立法行为实质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78.行政机关以书面决定的方式拒绝发许可证的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 79.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80.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案件。? 81.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院判决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 8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收诉讼费用。? 83.行政诉讼费用由原、被告双方分担。? 84.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 85.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机关的过错引起,并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则行政机关应负赔偿责任。? 86.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处罚。? 87.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88.违法行为一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89.行政机关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90.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91.违反法定程序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标准之一。? 92.行政行为的约束力只是针对行政相对人的。? 二、选择题 1.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行为的惩戒。以下不属于国家职 务关系保护的选项有哪些,(C) 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 C. 公务员因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 D.公务员因在执行职务中暴力殴打致人伤害而被判处刑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逾期不拆除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行政机关的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行为,(C) A.行政处罚 B.行政收费 C.代执行 D.直接强制 3.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的行为是(B) A.行政处罚 B.执行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裁定 4.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何种行为的处理,(B) A.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B.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C.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D.违反一切法律规范 5.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B) A.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拘留 B.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C.不得给予一次行政拘留,一次罚款 D.不得给予一次警告,同时吊销许可证 6.我国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表现在:(A) A.赋予相对人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申辩权 B.没有规定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C.规定相对人对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不予执行 D.没有规定相对人对行政处罚给予造成的损害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7.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的限额如何确定:(C)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 B.由国务院规定 C.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 D.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8.对偷、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何机关给予处罚:(A) A.海关 B.税务机关 C.财政机关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非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C) A.可以处罚 B.不可处罚 C.应当处罚 D.不应处罚 10.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哪项,(D) A.听证程序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启动,与当事人无关 B.当事人承担行政机关举行听证的费用 C.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D.可适用于吊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11.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既申请行政复议,又 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C) A.由复议机关先行处理,因为先复议后诉讼是复议与诉讼关系的一般原则 B.由法院处理,因为复议与诉讼之间的关系遵循的是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C.按照管辖的先占原则处理,由最先收到诉状的机关管辖 D.应当由复议机关与法院双方协商解决 12.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应如何处理,(A) A.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B.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 C.起诉期限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但应延长至5年 D.如果已过3个月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因为诉讼时效已过,将引起诉权丧失的后果 1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B) A.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 B.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 C.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D.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 14.关于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改变所作具体行政行为问题,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 A.被告行政机关在诉讼期间不得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B.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其改变要取得原告的同意 C.被告在一审期间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二审期间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D.被告在诉讼中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已满足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 15.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主体是(C)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主体 D.授权组织 16.下列各项中的何项不属于行政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权而所具有的特点(B) A.主动性 B.优益性 C.广泛性 D.自由裁量性 17.行政职务关系(公务员法律关系)属于(B) 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18.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B) A.公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19.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立法与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划分标准的是(C) A.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依据、内容和目的为标准 B.以抽象行政行为的权力来源为标准 C.以抽象行政行为的规范程度和效力等级为标准 D.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主体为标准 20.行政复议机关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应当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D) A. 具体行政行为程序不足 B.具体行政行为不当 B. C.具体行政行为不公正、不合理 D.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21.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其基本精神是要把大多数案件交由(D) A.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B.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C.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2.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这一规定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B) A.先裁决,后取证 B.先取证,后裁决 C.边裁决,边取证 D.裁决与取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才有程序的价值 23.下列何种行为被认为从来就不具有法律效力(B) A.被废止的行政行为 B.无效的行政行为 C.被撤销的行政行为 D.被解除的行政行为 24.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的法律规范文件属于(A) A.行政法规 B.法律 C.部门规章 D.其他规范性文件 25.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的是(D) A.国务院秘书长 B.审计长 C.各部部长 D.各直属机构的正职行政首长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是(D) 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区公所 D.居民委员会 27.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C)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权 D.行政行为 28.行政程序就是(D) 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 B.行政相对方在配合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C.立法机关在制定行政法律文件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D.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29.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由行政机关自身承担行政责任 B.公务员的违法行政,由其所属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责任 C.被授权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 D.被委托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 30.行政复议的当事人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D)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复议机关 D.第三人
本文档为【山东省事业编考试题库(很有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01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