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顾:国有企业为什么过度负债

回顾:国有企业为什么过度负债

举报
开通vip

回顾:国有企业为什么过度负债回顾:国有企业为什么过度负债 ——资本的记忆之二十一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人们只评论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负面影响,这是不 全面的。真正全面地看,它却是“七五”、“八五”10年间国家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实行间接金融为主的方针,依靠银行动员国民储蓄完成8万亿元投资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带来的 一个后遗症。因为,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经济改革,使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致使财政拮据,沦落到所谓“吃饭靠财 政,建设靠银行”,只能靠银行贷款支持建设,这是...

回顾:国有企业为什么过度负债
回顾:国有企业为什么过度负债 ——资本的记忆之二十一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人们只评论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负面影响,这是不 全面的。真正全面地看,它却是“七五”、“八五”10年间国家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实行间接金融为主的方针,依靠银行动员国民储蓄完成8万亿元投资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带来的 一个后遗症。因为,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经济改革,使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致使财政拮据,沦落到所谓“吃饭靠财 政,建设靠银行”,只能靠银行贷款支持建设,这是形势所迫。而 “七五”、“八五”期间在投融资政策上实行间接金融为主的方针,确实取得了三大非凡的历史成就。第一项成就是10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8.1万亿元,其中相当部分是靠银行贷款完成的,并由此推 动了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假如沿续财政分配为主的统收统支体制,固守“大财政、 小银行”的畸形格局,这是难以做到的。第二个成就是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依靠银行 贷款,创办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其中有相当一批是大中型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 在我国“七五”、“八五”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三项成就是发展和壮 大了金融产业,使银行第一次有机会开拓出金融服务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的新天地。所以, 在充分肯定实行间接金融为主的方针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之后,再来看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后 遗症,套一句老话,也只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 当然,对于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问题,丝毫不应忽视。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主要症状就是企业资本不足、过度负债以及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从 本质上说,它体现了“七五”“八五”期间一种新的体制性的资金错位和缺位。1995年我作过调查,这种由企业过度负债所体现的体制性资金错位或缺位,有两个主要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资本和贷款错位,即应该拨给资本金的没有拨,却借了银行贷款。大体上有4种企业资本短缺:一是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上马的企业;二是银行贷款上马的企业;三是利用外资项目,即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出口信贷的企业;四是以“财政信用”办的企业。 这四类企业, 因为没有拨给资本金或者资本金很少,全靠“负债经营”,企业缺少一种可以长 期占用无需还本的稳定的经营资金,项目一旦建成投入生产,就长期陷入被迫还债的状况,只 要不能切切实实地补充资本金,就无法摆脱永无休止的债务紧张。 第二个特征, 是企业有一系列无人 承诺 党员整改承诺书工程质量保证服务承诺书供货时间与服务承诺方案食品安全承诺书我公司的设计优势和服务承诺 的资金缺口, 占用了东挪西欠的资金, 可称为资金缺位。据我调查,大体有10种资金缺口: 一是地方政府以地方财政自筹资金“钓鱼”争项目,但地方自筹资金并不落实的缺口; 二是设计漏项缺了一大块投资的缺口; 三是建设造价超过概算的缺口; 四是建设期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投资少安排一块“建设期利息”的缺口; 五是汇率变动的缺口,尤其是日元升值造成的缺口; 六是税前还贷改税后还贷增加了还贷资金的缺口; 七是漏列或少列试生产费用的缺口; 八是流动资金没有安排信贷指标的缺口; 九是工程返工浪费冒出来的缺口; 十是生产经营不善、成本超支的亏损缺口。 此外,还有生产费用中原材料涨价而流动资金贷款指标短缺的缺口等等。 在相当部分企业中,这些缺口大约占到全部营运资金的15%至20%。凡此种种缺口,几乎所 有靠国家批贷款上项目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所以,也是一种体制性缺陷。问题不在缺口,而是没有人承诺其资金来源。既不敢向上申报,又是生产建设所必需。企业只好在生产建设 中东挪西借,所谓“拆东墙,补西墙”, 今天以试生产费用名义要钱补了施工超支,明天借流动资金贷款补汇率价差,后天再欠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货款还银行利息,从此陷入 无休止的“三角债”漩涡。对于“三角债”,人们常常谴责它的结算纪律松弛,实际上“三角债”的根源,总是因为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某些填补不上的实质性的资金缺口,才会在结算纪 律松弛条件下多次辗转拖欠放大而成为“三角债”,而上述种种无人承诺的资金缺口,才真正 造成了企业的资金紧张。不从源头上解决资金缺口,是无法根绝“三角债”,也无从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的。 试想,一个正常的企业,从体制设计上就短缺了大约相当于全部运营资金20%至30%的本来应当长期占用不需还本的稳定的经营资金,又有大约15%至20%无人承诺的资金缺位,企业一投入生产,就要张罗还债,东挪西欠,怎能没有“三角”拖欠,资金怎能不紧张? 所以说当时的企业资金紧张是一种体制性的资金缺位或错位,该由国家拨给资本的却用了银 行贷款,该安排贷款或其他来源的,没有安排,造成东挪西欠。总之,钱已经用了,但名称不顺,关系不顺。因而需要理顺关系,在资金存量上,把错位或缺位的资金理顺过来。 还要说到,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和银行的关系出现扭曲。银行看到企业欠债不还,又怕企业再借新债,干脆绕着企业走,叫做“前帐未清,免开尊口”。企业欠了甲银行的贷款无力偿 还,自觉理亏,也只好躲开甲银行,另外找一家银行开户往来,银企关系越来越疏远。 1994年,《公司法》正式实施,国企改革进入到“明晰产权”的阶段,要求建立“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这一段的改革,始终绕不开企业过度负 债这个最大的难题。当时,大批国有企业在缺少自有资本的状况下高负债经营。1995年不少人议论国企改革的问题是产权不明晰,不少文章谈明晰产权。我当时就说,国有企业必须以 国家出资为原则。讲所有制,讲明晰产权,首先要讲资本关系,究竟谁出资,出了多少资? 这是前提。实际上,问题的症结在于补充资本。资本都没有出,何来产权?不补充资本,又 何从明晰产权?离开了资本,空谈所有制,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995年,国有企业陷入全面过度负债的困境。当时算帐,全国12.4万家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5.1%,扣除清产核资当中的挂帐资产和坏帐损失,实际资产负债率高达83.3%,实 际的国有资本比重只有16.7%。据银行人士估算,如果要把资产负债率从83.3%降到60%, 就要补充9500亿元国有资本。但是财政拮据,无力补充国有资本。高负债给企业带来了三个 极为严重的后果。一是使得一些产业的相当一部分企业,普遍处于资本十分紧缺的困境,制 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二是使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难以形成优势企业集团,没有足够 的资本来壮大企业实力,更没有力量来并购和拯救劣势企业。三是它使我们的企业集团,在 国际市场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或相形见绌的地位,面对国际资本集团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活 动,既缺乏战略防御,更无还手之力。 应当说,高层是清楚的,1994年朱镕基启动国有企业的改革时,就提“优化资本结构”,决 定对18个工业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不久又扩大到100个城市。但是,越来越发现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过度负债,亏损靣逐年扩大。1994年亏损额比1993年增加6.6%,1996 年全面亏损。当时理论界也提出要开放直接金融,允许一些企业发行股票或发行企业债券从 社会上直接融资,解决资金缺口,才能减少贷款,减少对银行的过度依赖。但是那时连推行 股份制都有个“姓资姓社”的争论,何况要依靠资本市场?后来朱镕基一度也试图依靠股改 上市来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但马上又陷入“圈钱”的批评。 这一时期,为了应对国有企业解困,尽管启动了鼓励兼并、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破产,逾期贷款挂帐停息, 核销呆帐,对一部分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贴息贷款等等,但因为不能补充资本,恰如“隔 靴搔痒”,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直到1999年下决心实行“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才把颠倒了的 “债”和“本(资本)”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 附录一:关于流动资金和银行利息缺口的分析(1989年) 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于国营企业的投资,历来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安排固定资产投资,由 财政部门安排铺底流动资金拨款,由银行安排超定额流动资金贷款的。但是,长期以来在计 划、财政和银行的宏观控制实践中,对长期投资的平衡,形成了一种只考虑固定资产投资不 考虑流动资金投资的观念。建国以来,前30年财政预算安排上,多次发生了在流动资金方面 财政挤银行的事,即财政预算上不安排或少安排铺底流动资金的拨款,而把缺口留给银行去 贷款解决。1958年实行“全额信贷”,全部流动资金都要银行贷款,是在这方面财政挤银行 的一个典型事例。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计委制发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暂行办法已经规定,要把铺底流动 资金包括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之内。但是国家计委每年安排的年度投资计划,仍然只有固定资 产投资,把铺底流动资金甩在投资计划之外。另一方面,银行也往往只把流动资金当作短期 资金,1983年又规定流动资金由银行贷款解决,实际上银行承担不了。以1985年来说,1985 年末全国银行贷款余额(不包括建设银行)比1979年增加了1.62倍,其中,用于固定资产 贷款的余额增加了53.6倍,而用于流动资金的余额只增加l.38倍,就是明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国家规定,建设项目的铺底流动资金应随固定资产投资一起解决,谁安排的 固定资产贷款,谁负责安排解决铺底流动资金。实际上这一条很难做到。国家计划仍然是只 安排固定资产投资,不安排铺底流动资金;财政银行也不安排。所以这几年信贷平衡上,每 年都有一批建成的重大建设项目,等待安排铺底流动资金,才能启动运营。以1989年来说,就缺启动运营的流动资金40亿元左右。 至于投资应当包括建设期间的利息,这在所有有偿使用资金的企业,应该是无庸置疑的。我 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暂行办法,也是这样规定的。但是,这个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没 有解决。因为过去我国对国营企业的投资,是国家财政无偿拨款,用不着计算利息。 拨款改贷款以后,计划部门打了“小算盘”,如果把利息算进投资,每年就要少安排十几亿基 本建设,所以宁可把利息甩在投资计划外边。但是现在每年的投资规模中,依靠银行贷款的 投资逐年增大,以下是l98l年以来的数字: 固定资产贷款余额 当年新增贷款 1981年 132.9亿元 1982年 238 105 1983年 307 69 1984年 451 l 44 1985年 705 254 1986年 1005 300 1987年 1286 281 1988年 1555 269 以上数字说明,近4年当年新增的固定资产贷款已在250-300亿元之间,平均为276亿元,这些贷款并不是来源于国家预算,而是完全依靠吸收储蓄,即依靠利息来为建设项目筹措资 金,这些项目按平均3年的建设工期、平均年利率l2%计算,每年就需承付利息100多亿元。现在的投资计划都不包括利息,实际上光利息资本化一项,每年就留了l 00多亿元的投资缺口。 现在我们治理整顿,只讲压缩投资规模,而在计划上光铺底流动资金和建设期利息两项就留 下投资缺口140亿元左右,此压彼涨,不消除缺口,又何从宏观控制,何从治理整顿。 因此,投资领域治理整顿的当务之急是澄清对投资概念的认识。投资应当包括铺底流动资金 的投资和投资贷款在建设期的利息,这应当首先成为计划平衡的一种观念,一种常识。(《从 治理整顿谈到澄清投资概念》,原载于《投资研究》1989年第11期) 附录二:《投资缺口和投资分散——对浙江省建行存款下降资金紧张的调查汇报(1989年6月)》 计划上留了四个投资缺口 这几年投资膨胀表现为投资规模大,缺口多。现在国务院压缩了200亿投资规模,并没有堵住缺口。大的缺口,计有四个: 一是投资概算偏低,造价留缺口。 北仑电厂,全部建成共要23亿元,概算只批19.9亿元。理由是超过20亿就不批。(按此计算,缺口为15%,这个系数并不高) 杭州磁带厂,总投资3.4亿元,为投资“笼子”所限,削足就履,硬把一个项目分成带基和 磁带两个项目,作为一期二期,但是磁带不上,光有带基也不能生产。而杭州磁带厂的投资 不足,又同天津、广州同时上磁带厂有关。根本问题是要不要同时上三套,还是集中投资先 上一套。 二是储备留缺口。 镇海炼油厂1989年投资8210万元,需要储备9000万元,总公司给4000万元,企业集资2000万元,尚未落实3000万元,仰望于建行贷款,实际并未落实。 我国计划上人为地把投资分成工作量和储备两块,在计划上又是只安排工作量,不安排储备。 这种矛盾过去是计划部门把包袱甩给财政,现在则是把包袱甩给银行(主要是建设银行)。但 工商银行对技改贷款项目,是把贷款作为支出指标,不分储备和工作量。多储备就少干工作量,多干工作量就少储备,所以避开了这个矛盾。 三是计划上只安排固定资产投资,不安排流动资金投资,又留了一大缺口。 杭州磁带厂,带基项目即将投产,缺流动资金1250万元。 北仑港码头(投资5亿元)和镇海电厂一期,两项要流动资金2000万元。 镇海炼油厂52万吨尿素,缺流动资金3000万元,工商银行给了贷款,经常存款在5000万元左右。 宁波开发区,建行贷款项目共缺铺底流动资金1500~3000万元。 现行政策规定,谁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谁安排铺底流动资金,实际上都没有安排,都向银行 挤。 四是计划上安排“建贷”(即建行贷款,下同)却不安排利息,而银行办储蓄筹措资金,却要付 出利息去吸收存款,这是在利息上留的投资缺口。 浙江省“建贷”8.47亿元(不含宁波),一年利息在1亿元以上,更改贷款8.8亿元,利息也在1亿元以上,两项一年在2亿元以上。现在浙江资金不足,居民储蓄己达6.19亿元,金融债券已达1.11亿元,新的贷款完全靠储蓄来支持,现在的计划体制,利息不算在总投 资之内,实际上是在投资上留下硬缺口。 全国“建贷”余额401.9亿元,更改贷款262.79亿元,两共664.69亿元,一年利息在90亿以上。以建设期三年计,三年的利息缺口就是270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缺口。国家计 委只知道打“小算盘”,认为在投资额中安排利息一年要少安排几十亿工作量,但是他们忘记 了这660亿元不是国家预算拨款,而是要由银行一年拿90亿元的利息去买来的。 这四大缺口,在宏观上也是一个规模膨胀问题。从宏观上估计,全国投资造价的缺口约在 50~60亿元,储备缺口约在30~40亿元、流动资金缺口约在30~50亿元,利息缺口约在90亿元,总数约在200亿元以上。这么大的缺口,如不消灭,不能不说是个隐患。
本文档为【回顾:国有企业为什么过度负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771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7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