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

长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

举报
开通vip

长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长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 内容摘要: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在其短暂的人生中,呕心沥血,标新立异, 创作了二百多首光辉的诗篇,其风格独特、艺术高超,自成“长吉体”诗风。在 唐诗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熠熠光辉。本文就“长 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原因试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李贺 长吉体 幽奇冷艳的艺术特色 怪异丰富的想像 瑰丽的景象 新奇的语言 李贺的身世 动荡的社会 正文 李贺是唐代一位杰出的诗人,有“诗鬼”之称。唐代诗坛名家辈出,千古 不朽的诗篇浩如烟海。在这繁花似锦...

长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
长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 内容摘要: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在其短暂的人生中,呕心沥血,标新立异, 创作了二百多首光辉的诗篇,其风格独特、艺术高超,自成“长吉体”诗风。在 唐诗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熠熠光辉。本文就“长 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原因试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李贺 长吉体 幽奇冷艳的艺术特色 怪异丰富的想像 瑰丽的景象 新奇的语言 李贺的身世 动荡的社会 正文 李贺是唐代一位杰出的诗人,有“诗鬼”之称。唐代诗坛名家辈出,千古 不朽的诗篇浩如烟海。在这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圃中,有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范异卉, 这就是一枝独秀的李贺。他受到屈原、李白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带有浪漫主观 抒情的倾向,他的诗以古体和乐府最为工。乐府诗展现了他丰富夸张的想像力, 其意象虽怪异却能与读者不产生距离隔膜感。他还善于铸奇语,表现其在仕途中 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情怀。他对冷色调的凄美的意象和具有悲感色彩的意象有着特 殊的喜爱,而且李贺对于描绘渲染事物的色彩和情态有着深厚的功力,例如在诗 中写红,就有“冷红”、“老红”、“愁红”、“笑红”等,写绿,有“凝绿”、 “寒绿”、“颓绿”、“静绿”。如果没有对事物变化的深入观察和凝练的文笔 是写不出如此多而不同的色彩。他就像一位艺术高超的画家,对色彩有着强烈的 敏感度,刻画出五彩斑斓而又无与伦比的哀伤图画, 长吉体: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对长吉体的解释是指唐代诗人李贺作品所 独有的风格意境。李贺诗熔铸词采?驰骋想象?善于运用神话传说?语言新奇瑰 丽。“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 形成瑰丽、冷艳的浪漫风格,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独树一帜。 长吉体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在艺术构思和想象上具独创性,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 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览人世的苍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 梦 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梦天》这首诗是作为李贺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构思的“长吉体”诗的典型 代表。 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前四句写诗人从人间来到月宫,后四句写诗 人从月宫遥望人间。“老兔寒蟾泣天色”起笔“硬语横空”。寒夜里的诗人为政治的 黑暗而悲愤忧伤,更为自己的落拓不遇而愁肠百转,这是一层;在悲不自禁的诗 人眼里,淅淅沥沥的雨,简直就是嘀嘀嗒嗒的雨泪,这是第二层;是谁的泪呢? 大概月宫里的玉兔和蟾蜍在哭泣吧,这是第三层;玉兔和蟾蜍为何而哭呢?或许 一是悲其老,一是悲其寒吧。夜雨停了;乌云逐渐裂开;断裂的云层随意舒卷, 有些云块幻化成楼阁的形状;月光从云缝中透出,斜照在云块上,显现出白色的 轮廓;那白色的轮廓好像楼房雪白的墙壁独特的感受。天空中的云消散了,月亮 悬在天上,像个精美的轮子,月亮周围笼罩着雾气,月光透过雾气,形成环形的 月晕,那月晕朦朦胧胧,好像被弄湿的圆环。第四句“鸾佩相逢桂香陌”写在桂花飘香的田间小路上,诗人遇到了带着鸾佩的仙女。通观前半首,表面写“天色”的变化,实际是“移步换形”暗示诗人由人间来到月宫的经过:起初,立足于人间 的诗人关注着夜雨,雨停了,乌云裂开,月光从云缝中透出,诗人的心里也充满 了光明,此刻,他飘然而起,奔向那光明的所在。穿过断裂的云层,穿过月周的 迷雾,诗人缓缓地降落在月宫。在桂花飘香的小路上,他信步徜徉,竟然和带着 鸾佩的仙女不期而遇。 后半首诗,作者从天上遥望人间;三座仙山下的陆地和海洋,更替着变化, 这种沧桑之变,虽然需要上千年的时间,但在诗人眼里,快得就像骏马奔驰,从 天上遥望中国九洲,小得如同九点烟尘;浩瀚的海洋,只不过像从杯子里倒出来 的一汪清水。作品中光怪陆离的世界,虚幻荒诞的色彩,与游仙诗的格调极为吻 合。李贺借助奇崛诡异的梦境,以幻写真,告诉人们的真谛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 想: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只有运动和变化才是绝对的。所有生 命现象都必须接受这个自然法则的支配。作品中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最高统治 者唐宪宗的愚昧的长生不老的迷信思想。实堪为李贺作品的思想光华和艺术光华 共辉的珍品。 二.诗歌意象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词汇,别出心裁地创 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常表现为意象复合的“通感”,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新鲜,化平易来惊险、瑰丽。如《李凭箜篌引》的起句开门 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也写人, 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 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 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极力烘托 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 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刻意渲 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是屡见不鲜的, 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 从第七句起 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 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 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 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用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把诗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仙府。 结尾两句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 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 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 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这首诗的最大特 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 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 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 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 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 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三、“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如《雁门太守行》。他的诗歌都在修辞设色上, 千锤百炼而成的诗句和奇诡用语,美化了他的苦闷和悲观消极的情绪,使诗歌带 有浓重的伤感冷艳风格。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上句写危城将破时沉重的气氛。作者在这里暗用此典一下句写敌军兵临城下的声势。甲光,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孤 城被蜂拥而来的敌人团团围住。以象征的手法,夸张的手段,描绘了平藩将士们 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壮雄浑的背景场面。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两句写两军激战的惨烈。《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这两句中的“燕脂”,“夜紫”还暗指战场血迹。 战斗异常残酷,战死者的鲜血把泥土染成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两句写一支轻兵在寒夜出击敌人的情景。在低沉的战鼓声中,将士们冒着严寒杀向敌军。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决心。 全诗用奇丽的色彩点染战斗的环境气氛,表现了危城守将誓死报国的决心,能给 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他的诗风有浓厚的唯美倾向。李贺受到屈原和李白的影响,其诗的风格语言 意象方面都带有浪漫唯美的创作特征,以其直观幻想和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 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形成原因: 客观原因:中唐诗坛产生出李贺的这种具有鲜明风格的诗歌,一方面是唐诗发展 的必然趋势决定的。唐诗到李杜,题材的广泛、手法的变化、体裁的运用都达到 了极高的境地。他们是丰碑,更是不易跨越的障碍。中唐诗人的境况即是为此:前 辈诗人的辉煌成就可以给他们以借鉴,诗坛的喧嚣过后他们能够在师承之中冷静地有所扬弃,有所创新——形势逼着他们要有更细微的观察体会,更深刻的挖掘, 更广泛的开拓。和李杜相比,中唐诗调不那么流畅了,格不那么高了,气不那么浑厚了,胸怀也不那么宽广了,但他们的体裁、手法、句式也有了更多更大的变化,这种发展的结果即是中唐诗坛的百花齐放、各占风流。中唐诗坛上风格多样的诗歌,正体现了这种最可宝贵的独特性,所以也正是其个性和成就所在。 李贺生在中唐,少年时即蒙韩愈、皇甫赏识奖掖,他一生中也曾数次外出求学或赴 试。身处时代的文学风气之中,不可能不受到这种创新精神的影响,余冠英、王水照先生在《论唐诗发展的几个问题》中说:“从语言风格上说,韩愈、孟郊尚险怪。他们虽称善于学古,„„在语言的刻苦推敲,追求新异,是当时的风气。„„李贺诗 的奇诡瑰丽,新辞异采,妙思怪想,固然也受韩孟诗风的影响。”我们还不得不注意 另一方面的原因即时代客体的中衰气象和创作主体的自身原因,这一方面也正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兴盛一时的大唐帝国,经历安史之乱后,已露出衰败的迹向。当时藩镇割据严 重,朝廷内朋党斗争激烈。喧嚣一时的永贞革新短命夭折了,元和时代短暂的中兴也并未使帝国再现辉煌,只好回光返照,转眼又呈萧瑟衰朽之象。这个时代的诗人 们,一方面经历了,听说了前辈诗人没有经历过的政局动荡和贫困生活,思考的深刻,体味的沉痛也非前人可比。但另一方面,他们已少有前辈诗人的宽广胸怀和阔 大气象。中唐诗坛上作品题材多琐屑细小,微观的挖掘是更深邃了,相比之下,宏观把握上即显得差些。中唐诗人的眼光常局限于自身的困顿遭遇,他们既不像具有蓬勃青春气息的盛唐人那样志向远大,也不像晚唐人那样近于一无所有的悲哀。 中唐人处在他们二者之间,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是那种欲说还休,失望和希望混杂的尴尬和无奈,这一点在李贺诗中则是常常贯注的凄恻,幽冷而又奇崛之气。他的诗歌中没有衰败到极点的深深叹息,而是绝望中仍有丝丝希望和寄托的激荡不 平。这种忧愁,凄怆的气象正和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吻合,也分明体现了时代背景对李贺其人其诗的影响。 主观原因:长吉体形成更主要的原因是李贺的身世,遭遇对诗人创作主体的影响,这是李贺诗作风格缘起的最具决定意义的一面,也将是理解李贺诗作的一把钥 匙。李贺少时聪慧有诗名,志向远大,可在唐代,仕进之路只有两条,一是依靠身世,蒙祖荫为官;另一途即是参加科举考试。前一条路,李贺已绝然走不通。后一条却 又因时辈的诽谤排挤而无缘得进。李贺原是热中功名富贵的少年人,早年的聪慧带来的自信心和亲朋的期许,在冷峻的现实面前碰得粉碎。失败对他来说来得太 早也太残酷了,使他既没有回身的余地,也无转向的可能。这样他就陷入了深深的 绝望和苦闷之中。少年人的绝望是残酷的,但又最有可能带来幻想。于是少年的 李贺在诗中倾诉了。他斥责考官的蔽于选才,弃置贤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感慨。(“春卿选才白日下,弃掷黄金解龙马。”)李贺的绝望是在他对自身现实处 境的认识一步步深化而一步步被加深的。内忧外患的结果,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李贺诗风,留下来被后人称颂的长吉体。 李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使雄健豪放、名高一世的韩愈为之心 折,为后代的温庭筠、李商隐所效仿而屹然成了唐代诗歌中的一派。从那时起, 经历宋、元、明、清一千多年,他的诗歌一直为诗人们效法、摹拟。李贺诗并得 到毛泽东的珍重、喜爱、赞扬和借用。李贺作为一位极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李贺 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与屈原、李白诗臻妙各殊,同用浪漫主义的 创作方法,屈原气势磅礴,李白飘逸清新,李贺凄清瑰丽。屈原、李白写梦境、 仙境,李贺兼写“鬼魅”。李贺的诗歌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他丰富了我国诗 歌浪漫主义的创作内容和方法,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李贺诗歌对中唐至晚唐 诗风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诗歌史上永远都会有一页是专属于李贺的,闪 熠着金色的光辉,现在直至永远! 参考文献:1:《唐诗鉴赏辞典》 2:朱自清的《李贺年谱》 3:《李贺诗歌集注》 4:《李贺及其作品选》 5:《李贺诗传》 6:《李贺研究资料》
本文档为【长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1-04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