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谁的医改逃离大医院的医生们说

谁的医改逃离大医院的医生们说

举报
开通vip

谁的医改逃离大医院的医生们说谁的医改逃离大医院的医生们说 谁的医改?逃离大医院的医生们说 当两会代表们讨论医改时,让我们听听医改主角——医生们怎么说: 1、“我希望老百姓在身边就能找到好医生。”——龚晓明(上海市第一妇婴医院医生,前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 2、“我希望给病人更好的服务”宋冬雷(上海德济医院院长,前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生) 3、“我希望更多的医生有机会迈出自由之路那一步”张强(上海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外科专家) 多次医改未见成效时,他们走出公立医院,跳入市场化的河流,成为医改一线的实践者、推动者。 i黑马&《...

谁的医改逃离大医院的医生们说
谁的医改逃离大医院的医生们说 谁的医改?逃离大医院的医生们说 当两会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们讨论医改时,让我们听听医改主角——医生们怎么说: 1、“我希望老百姓在身边就能找到好医生。”——龚晓明(上海市第一妇婴医院医生,前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 2、“我希望给病人更好的服务”宋冬雷(上海德济医院院长,前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生) 3、“我希望更多的医生有机会迈出自由之路那一步”张强(上海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外科专家) 多次医改未见成效时,他们走出公立医院,跳入市场化的河流,成为医改一线的实践者、推动者。 i黑马&《创业家》希望聆听更多来自医生和医疗创业者的声音,请加入创业家医药健康行业交流群(QQ群号: 374984485)出走的医生 文/ 叶静 作为一个群体,公立医院的医生们身陷对灰色收入的讨伐及医患纠纷中,并成为近年多起凶杀案的受害者。多次医疗改 革未见成效,他们中的一小部分开始走出公立医院,跳入市场化的河流。借助互联网,他们建立了个人品牌。他们年富力强,技术高超,受到资本青睐。 他们正在用技术赢得医生的尊严并获取与之匹配的回报,但仍需要与公立医院更平等地竞争。把医改交给市场吧。 龚晓明:我为什么离开协和 口述:龚晓明(上海市第一妇婴医院医生,前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公立医院的价格由发改委管理。医生待遇很低,只能靠灰色收入来填补。这个行业很少有跳槽的,也很少有猎头挖人。公立医院人满为患,也没法用市场经济来调整它的容量。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制度。多点执业制度,可以解放这些医生,在公立医院里面做公立医院的事,在私立医院里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做。互联网上的口碑 我很幸运,在还年轻的时候,就被很多病人知道,这受益于互联网。 在协和的时候,我开始在“好大夫”网上活跃。那时,我刚出门诊,病人较杂,我希望能找到更符合我要求的病人。后来科里要做肿瘤肌瘤方面的科研,我特意在网上吸引这个群体,符合条件的我会给他们加号,慢慢地这方面的病人就来了。后来加号的人越来越多,晚上12点发放预约加号,很 多人还抢不到。再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病人以为我是子宫肌瘤方面的专家。 为此,我曾跟“好大夫”的技术总监有过争议。我说我一个刚出来的医生,怎么就成了专家,还在你们这儿排名第一?郎景和院士是我们妇产科公认的专家,但在你们网站上排名都没有,这不合理。“好大夫”的人解释说“郎景和是你们公认的专家,但是老百姓挂不到他的号,只能挂到你的号。他们认为你是专家,你就是我们的专家”。我就这样成了“专家”。 子宫肌瘤病人越来越多后,我就以这个为方向了。在互联网上,好口碑越多,来找你的病人就越多。 我有很多病源,但是手术的机会并不多。离开协和之前,通常都是晚上八九点开始做手术,十一二点左右结束。协和妇产科有很多专家,排在白天的都是年资比我高的。以此类推,如果有一天,我也熬到某一个位置,那后面的医生就排在后面,也别想上来。这与公立医院的体制有关,专家们几乎没有出口。 一个在大医院有很多病人的医生换一个医院,可能就没有一个病人,所以即便在公立医院里专家有太多手术,也还要把住这个位置,不会轻易给小医生做。手术费用可能不高,但能享受被人尊敬的感觉,有的也可能收红包。 公立医院的价格由发改委管理。医生待遇很低,只能靠灰色 收入来填补。这个行业很少有跳槽的,也很少有猎头挖人。公立医院人满为患,也没法用市场经济来调整它的容量。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制度。多点执业制度,可以解放这些医生,在公立医院里面做公立医院的事,在私立医院里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做。 在协和的最后几个月,我开始尝试多点执业,去美中宜和出诊。理论上,多点执业应该给医院打报告,经医院批准,我没打,如果协和追究的话,这个行为不正大光明。以前院里也有人打过报告,被拒绝了,我不想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我去意已决,打算辞职。 美中宜和创办时就曾经想让我加入。我对这家医院的过去有所了解,产科做的可以,但妇科没做起来,我去了以后,才开始有一些手术。 跟美中宜和签约后,我在自己的微博、微信上做了一些 公告 职业卫生公告栏下载公告怎么写公司公告范文安全风险承诺公告制度公告栏模版 ,一些粉丝说,原来你是做广告的,就取消了关注。后来一段时间我没再宣传,让美中宜和与好大夫签约,签约之后我才出诊。张强(见下文)出来以后,比较着急的事情也是让沃德与好大夫签约。不然的话,病人哪来?我在美中宜和每个礼拜出诊一次,大概看10个病人。 互联网的口碑替代了医生的市场营销。我曾劝说一个年资比我高很多的同事也去私立医院多点执业,他说那病人从哪里来呢?病人们信任的是协和这个庙,离开了这个庙,就没有了 信任。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要脱离原有的价值体系,你需要一个新的空间和平台。 让医生流动起来 离开协和后,我并没有加入美中宜和。 我不太喜欢北京的冬天,空气质量太糟糕了。我去过深圳,没有合适的机会。后来,我去了上海。 允许多点执业,是我向医院方提出的唯一要求。通常多点执业被视为挣外快,大部分公立医院会说不行。你让公立医院里的专家放手,得有一个利益转移机制。 有一个院长说,龚晓明还没来,就想着要多点执业,这种人不能要。另一个院长说“可以”,于是我就去了上海市第一妇婴医院。这个院长很开明,思路很前卫。 我去的还是公立医院。多点执业,一方面可以让医生到私立医院去或者开设自己的诊所,市场化他的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公立医院培养学生。学生培养好了可以到全国各地去,到县一级医院去,这样县一级医院的水平才能提高。在全世界很多国家,病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医生,而我们看病都往大医院跑,因为医生水平差异很大。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培养均质合格的医生。 在私立医院,目前科研和教学还做不了,要推进改革只能在公立医院里。在协和,我不可能推动这一块改革,这么多年,都是专家带小医生做手术。我要找到一个更加开明的医院。 这一切的基础是做好医生培训,如果医生培训做不好的话,医生的流动及自由执业,就没有了基础。这可能就是我要做的事。 以美国的陪训体系为例,妇产科住院医师毕业前,通常要求完成一定量的手术,然后可以独立开业。而在国内,小医生的培养要求不明确,通常只是写病历、与病人谈话、换药,干些零碎的活,熬到一定年资,获得相应职称,与手术直接关系不大。医生成长很慢,不同医院间的医生水平差异也很大。好多协和研究生,在协和待三年,出去以后临床不行,因为干的少。 此外,中国的住院医师到一定年限还在原单位待着,人才不流动。而在美国,医生可能是在哈佛接受的训练,却在一个有客户来源的小地方工作。美国的培训体系已经确保医生出来执业的时候,是均质的,这样,病人在身边就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医生。对老百姓来说,就意味着不用跑北上广看医生。这是我的梦想。 今年我写了一篇对比中美医疗差距的文章,在医疗圈流传挺广,但真说起改革,很多人认为我在痴心妄想。 宋冬雷:病人少了80% 口述:宋冬雷(上海德济医院院长,著名神经外科专家) 编者按:中国的神经外科,素有“北天坛,南华山”之称,离开 “南华山”这座大庙,、宋冬雷经历了病人猛跌80%的落差。他注册微博,开设微信公众号,学习“去大庙”后的个人品牌营销。作为一个院长,他也更有机会推动龚晓明希望的培训体系改革。病人少了80% 中国病人跟外国病人不一样,认庙不认和尚,换了一个庙,病人不见得还认和尚。 在华山医院时我很忙,负责大的肿瘤,门诊看的不多,每个礼拜大概五六十个病人,真正上台的手术十来个。我手下团队很厉害,一年要做1700台手术。离开公立医院后,我的病人量跌了80%。目前,一个礼拜接待的病人大概十五六个,手术量大概三台。 这个困难我事先有预估。我还是有点信心,因为我有技术。我会的东西比较多,肿瘤看得很好,脑血管病开刀很好,脑血管微创介入治疗也很好。这几块同时达到国内顶尖水平的医生不多。即使我这里的病人少,外面会诊还非常多,病人基础很广泛,所以短期内我可以保持技术水平不滑坡。而且我的学生很多,有很多医生知道我,不会出现换一家医院就不被承认的情况。 过去我的病人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到华山医院找到我,另一类是通过外面的医生。现在病人可以直接找到我,微博、微信都是手段。我要做自己的品牌宣传,这是身份变迁带来的必然。也有人说我高调,没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出来的医生必须要做这个 事情,你必须要让社会、老百姓很直接地感受到你,知道你。离开华山医院这么好的品牌,到一个没有名气的地方重建自己的品牌,这是一个大大的跌落。我需要重新再上来,这更考验我的能力、水平。以前是依托医院品牌生存,现在要依托市场生存,要把在业内的影响力转化为市场上的影响力。我们这些自由执业的医生必须要过这一关,要有一个断奶期,自己找到奶喝。 想想也不可怕,慢慢做就是。品牌是逐渐树立起来的,华山医院的品牌也是一点点积累的。现在的优势在于,网络资讯发达了,品牌的塑造时间大大缩短,我还能干20年,30年,还有机会把品牌树起来。要是像过去一样,我就没有机会,就不出来了。 公私差别 在华山医院的时候,我对病人的态度还算蛮不错的,但出来后还是感到了体制内外服务理念的差异。那时“朝南坐”,对病人好不好,是我个人意愿,高兴就对你好一点,不高兴就对你不好一点。但现在,从很多细节上都在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 比如门诊,我们通过客服系统和医疗助理系统,推广预约制。12点钟看病的不用8点钟来,减少等待时间。这个系统并不难,公立医院也可以做,但它太忙,病人太多,而且也没驱动力。公立医院的领导是行政制,对上负责。 以前我看门诊很简单,5分钟一个。病人很多,时间不能太长。我在这儿,可以给病人20分钟,讲到病人理解为止。医患矛盾很大问题在于沟通,病人满意了,很大一部分矛盾就解决了。如果病人有事找不到人,可能就火了,就像航班延误没解释一样。要是有人来安慰你,给你送食物和水,反复解释、道歉,火气就会小一点。 我们在医生跟病人之间架了一道桥。我做医生很忙,做院长也很忙,花在病人上的时间有限。但病人有问题找我,可以通过服务人员来解决。过去我在公立医院接电话很快,因为很忙,三两句就打断对方,不让说了。现在我要么不接,比如可能刚好在手术、开会、思考,或累得不想讲话,接了就会尽量把事情讲清楚。我还编了一部分短信,引导他们到我的助理那边,等我方便时再慢慢和病人讲清楚。 美国医生都有医疗服务人员帮忙,但中国的公立医院里没有。公立医院也反复教育医护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要多微笑、耐心一点给病人解释,但做不到。而且服务不是说一个微笑,而是实实在在得从职能、流程、岗位上变革。没有配套的体系,做不到的。 医改难题:审批制和评价体系 出来后,我给自己三个定位:好医生,好院长,好合伙人。目前,“好医生”最成熟,“好院长”正在进行,“好合伙人”还在构思。 上海德济医院是一家营利性医院,未来服务有两块:基本医疗服务加特需服务,对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一家民营医院,不能完全定位在医保上,除非享受政府补贴,否则运营不下去。我们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赚了钱,医院才可能运营。 目前,我们这里还没有医保资质,这是医院运营到现在最大的困难,也只能等待政策扶持。主管部门来过这里调研,认可我们是一家值得信赖的医院,但从认可到给你资质还有一个过程,我们只能反复呼吁能够尽快缩短。 中国行政体系是审批制,这个过程一般要好几年。但任何一家真正从零起步的民营医院一开始都是不完善的,发展也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这个时候需要输血。就像一个病人很虚弱时你不给他营养,等他已经恢复的时候你才给他,这个有点问题。 我不太清楚将来的改革方向,但我有一个设想,审批制度能不能改成另外一个制度。比如医院符合基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就先给一个什么资质让医院做起来,但是严格监察,宽进严出,一发现违规,立刻吊销资质。 作为院长,我知道医院前期可能要亏损两三年,我们有心理准备。问题是如果亏损太厉害,背后的资本压力会很大。 现在,一些资本向我打探办民营医院的事情,我就跟他们讲,第一,前期投入要很大,之后准备5年输血期,医生培训、 医保资质、病人口碑及医院品牌建立等都要有时间。投医院的人如果5年打算都没有,就不要做了。医院活下去后的3年内也别想太多利润,做这个事情前5年是送钱,后5年是公益,赚不了钱,但是有社会效益。10年以后你可能赚钱了,但不能挣大钱。如果想赚快钱、高利润,不要投医疗。 我经常出国,看到国外的医院服务很好,效率很高,医患矛盾也不尖锐。我们都向往这样的好,但做不起来,肯定有问题。我想我们做一些事情,去改变这个东西,或者推进它。去年10月份左右,德济医院的管理者郭辉院长找我,希望我去做院长,也愿意我去那做试点改革。我们的想法比较一致,不走公立医院的老路子,也不走以往一些民营医院坑蒙拐骗的老路,而是建立一个比较新的发展模式,使我们的民营医院真正上一个台阶。这样我出来就很有意思了,既可以继续做好手术,救助病人,还可以做一个不同的医院出来。一些理念已开始推行,比如预约制的门诊服务等。另一些也在尝试,比如学科建设上,神经外科等重点科室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人员,稳定的队伍。另一部分非重点的科室,可以对外开放给好的自由执业医生,为他们提供场所。前些日子,一个投资公司来找我,想在我们这里开设一个口腔整形外科。我说行,看看那个医生需要什么条件,我能不能提供,双方是否谈得拢。我自己不会找一个主任来建这个科室,也不会想到培养一个团队来做这个事情,因为这不是我的专 业。 另一个是在医院内部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我们会学习美国住院医的培训制度,需要的话还可以送医生出国培训。目前我培养的人是为我所用,将来一定是为社会所用。 中国医疗体系有很多不足,很多改革的想法需要时间及公众慢慢接受。美国医生体系里,医生之间没有级别,没有主任、副主任、主治医生的差别,病人也无从知道你是什么级别,对医生的尊重认可是一样的,不分层次。我们人为地分成几个层次,造成了病人找正教授,不找副教授。如果你跟病人说我们这里只有医生,没有主任、教授,病人肯定不接受,医生也没法活。如果我们是统一的卡口,有统一的水平要求,病人就没参照了,觉得只要是医生都是一样的,就没必要非盯着这个医生看了。 所以医改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要重建医生的评价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光我一个人改,别人不承认。 张强:医生如何自由执业 口述:张强(上海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外科专家) 编者注:自由执业后,张强希望打造一个团队,解决有意自由执业医生们的后顾之忧,让更多医生走上自由之路。自由执业者的一天 今早的手术是个来自东北的小伙,静脉曲张很严重。他昨天 飞来,明天飞走。通常这样的手术,在公立医院里需要住院五天左右,而在这里,只有三小时。我们在麻醉、手术流程、技巧等方面都跟公立医院不一样。 技术,是我得以执业的资本之一。私立医院以前强调服务好,环境好,现在慢慢过渡到了技术高端。我们这里只接受国际商业保险和高端商业保险,没有基本医保,来这里的有些病人是自费的,价格看起来比公立医院贵,但他购买的是这种诊疗体验,高端技术加上服务、环境,愉悦感就很强了。 小伙子来之前,我们已经做过初步沟通,助理团队会辅助完成这些工作。这里实施的是预约制,来之前对病情充分了解,提高了效率,术后也可以及时沟通。 我的团队有五个人,他们的五险一金都是由我支付的。我和医院是合作关系,不是医院的雇员,我是一个自由执业者。以前我在公立医院是一个人,现在养了五个人,日子过的还比较轻松,这是我的价值的体现。 下一步,我会在北京执业,采用同样的方式和北京的医院合作,建立血液研究中心。我希望我建立的血管科有两三个疾病诊治在全国排第一位。 我出来自由执业,发现很多问题和困难,将来其他医生出来时一定也会经历。我的这些经验教训,停留在我个人身上是很浪费的,放在团队里,则可以为所有的人服务,他们就不用走弯路。 给医生当经纪人 今天下午,我拿了一个营业执照,“上海一申医院投资管理事务所”。这是一个医生集团。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医生都是独立人,可以单独开诊所、合伙办医疗机构以及签约医生集团。但在中国,公立医院是主导,医生不独立。 你可以把医生集团想象成歌手的经纪公司,医生跟集团签约,集团跟医院签约。这样,医生专注于技术及病人,医生集团负责行政、财务管理、购买保险、法律支持,节省医生的时间精力。 在中国做这种机构,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体制内的医生想成为自由执业者,但是他不敢,因为有很多顾虑。他想拥有自己的一个好的诊所,就像我这里,同时还希望到公立医院里进行科研和教学。这个想法在国外行得通,医生可以私人开诊所,喜欢教学还可以到医学院上课、做科研,主要收入来自于诊所执业,当教授钱少但有成就感。但在中国,还很难。中国医生最普遍的顾虑是出来后没有病源,收入不能稳定。我遇见过一个教授,在所属医院里时病人人山人海,被请到另一家机构坐诊,一个病人都没有。这种落差医生能不能承受?出了医疗事故,法律问题怎么解决?此外,怎么评估自己的身价,应该去哪些医院,这些信息都是不对称的。很多医生出来后,甚至不知道外面有哪些平台,比如上海有多少家私立医院,哪些私立医院欢迎他们。 我出来的目的是做团队。将来自由执业应该是有团队的。一些医生没摸着头脑就出来,失败了。私立医院跟公立完全是两个世界,评估标准不是医生的职称,而是医生的服务能力。如果是外资机构,还牵涉到保险,跟普通医保不一样。如何跟外国病人打交道,这些也都要训练。 所以中国更需要医生团队,来帮助这些有想法的医生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更多的人就有机会迈出自由执业的那一步。医改的主体是医生,没有医生,医疗改革再怎么弄都很难。上海未来5年内要推出近20家高端私立医院,其中10多家规模都挺大。这些医院一旦造起来,没医生怎么办?医生集团就是一个人才桥梁,可以集体跟医院签约。相较于再一个个去公立医院挖角,医院当然也更欢迎签约。 现在的民营医院与上一代民营医院不一样。现在以高端技术作为主导,紧盯那些高端的医生。以前民营医院招的是退休的医生,便宜的医生,甚至是卫生院的医生,现在挖的是公立医院的精英。早几年前,私立医院主要是妇儿、整形等,现在尖端的脑科都私立了。过去我这种专业也被认为不可能自由执业,现在我不仅在上海执业,还去北京执业。和睦家具备了我需要的所有设备,而且比公立医院都先进。现在很多资本跟着医生走。 自由执业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成本也最小。如果是雇员制,养一些年薪百万的医生,负担很重,市场好 坏也难以预知。 这个经纪公司是跟外国医生一起办的,但在中国没有办法注册成医生集团,所以我就走偏门,取了一个谐音。名称不要紧,先把事情干起来。 人家称自由执业是下海,我认为是上岸,这个岸才是我们的本色。在这条路的探索初期,我的每一步都可能受到关注,也可能遭遇各种质疑。如果都实现了,其他医生的信心就有了。如果一个上海的医生都可以到北京执业,难道北京的医生就不可以吗?他们的困难比我的困难小多了。 在体制里,我已是既得利益者。我当了10年的主任,可再当10年主任也没区别,没突破了。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把,我是最有条件做这些事情的。我在外面体验这个东西,知道区别在哪里,知道怎么样在这场竞争当中,至少在我这个领域,能够压倒公立医院。 再不做我就老了,老了就不想做了,人就是这样。我们以前有些医生是很有激情的,现在年纪一到,就差不多没感觉,没冲劲了。 好大夫:个人品牌有助于自由执业 口述:王航(“好大夫”网创始人) 编者按:龚晓明和张强出走后的一件重要事情是与“好大夫”签约。这家网站已经成为医生与患者院外沟通的一个重要渠 道。 “好大夫”刚创业的时候,我们曾把它总结为一句话,“医生就是做个人品牌”。 今年微博里有一些很火的医生,虽然他们大多不是所在领域里最顶级的专家,但是个人形象多方面的展现帮助他们完成了个人品牌的塑造。学术是个人品牌的一部分,还有其他,比如愿意跟公众打交道,善于维护他的患者圈。综合能力比较强的,通常个人品牌能够胜出,它的长期积累,会给医生带来非常高的回报。 几年前,上海新华医院的一个教授退休。那些天,我们的客服电话响个不停,因为病人们想知道这个教授去哪了。在我看来,医生个人品牌就在这一刻显现了。医生去哪,病人就跟着他走。 以张强医生为例,他个人品牌很强,沟通技巧很好,非常关注患者。他经历了几次职业变动,换过几家医院,这些变化让他更加在意个人品牌的积累,很多患者也都追随他而去。从商业角度,他是有客户的。 对于沃德来说,它需要在这个领域开拓。张强的加盟,有了这个科室,如果没有张强这个人,沃德可能也不会做这件事。双方是一种合作关系,沃德给张强准备执业环境,张强则带 来客户。张强加入沃德后,他在“好大夫”上的口碑积累也随之转移到沃德,沃德这一科室的影响力也因此提升。 前一段时间的一个医生沙龙,好几个私立医院院长都来了。他们对医生说来我这儿吧,我们给你平台,年薪多少,带薪假期多少,科研经费多少。善于经营个人品牌的医生,一定会带走大批病人。 以前在公立医院,也曾发生过这种情况,最著名的例子是安贞医院把阜外医院的两个团队给挖了过来,当年在这两个领域,安贞的手术量一下子就超过了阜外。 在互联网上积累医生个人品牌并不难,这个领域还处于早期,能够真正站在患者角度提供服务,并且擅长跟患者沟通的医生还比较少。如果一个医生可以认认真真跟患者互动三个月,就会初步奠定基础,得到一定追捧。 医生这个群体具备独立执业的特性,中国也正在引入一些国外观念,鼓励医生多点执业,这个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但从现在来看,形势并不乐观。首先这个人群非常少,一个是个人品牌问题,一个是可以变换的医疗机构不多。对于医生来说,当下独立创业还很难。 和睦家、沃德等医院在给这些医生提供一个医疗实体平台,“好大夫”则开始探索提供一个院外服务平台,让好的医生得到好的回报。 i黑马小调查:1、你(医生)希望自由执业吗?A:希望、 B:不希望2、你(医生)离开公立医院的最大顾虑(可多选):A:病源B:学术C:职称D:其它3、你(读者)信和尚还是信庙?医生去了小医院,你还相信这个医生吗? A:信医生B:信医院C:其它——
本文档为【谁的医改逃离大医院的医生们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9-05-14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