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

举报
开通vip

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技巧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技巧 ——社会调查方法综述 一、社会调查报告的前提——调查研究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社会调查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

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技巧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技巧 ——社会调查方法综述 一、社会调查报告的前提——调查研究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社会调查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 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注释:参见1983年1月5日《人民日报》有关专文,提出了政策调查的“十个要点”。)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材料整理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首先检查社会调查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读者理解社会调查报告内容。 3.分类分组。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类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 统计调查资料等。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等。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辩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 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逻辑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其具体作法分三个步骤: ?从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问题。因为问题即是应该消除或缩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对事物存在的矛盾进行分类,看它们是属于:历史遗留——现实产生;客观存在——主观思想;自然条件——人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节;眼前——长远的矛盾。 ?分析矛盾的对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争、转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比较分析法 做社会调查报告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先进行比较,弄清事物的异同,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集为一大类,然后再根据 差异将大类划分为几个小类,依此类推,事物就被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明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从社会调查报告材料中寻找出对事物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归纳,探寻到对事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决定事物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 第一步是把蕴藏在现象之中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清理出来,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它们按一定的标准组成一个有机的多层面的网络结构。影响事物变化有种种因素,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外因(客观因素)和内因(主观因素)两大因素系列,在这一层面下,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起始因素、终极因素;潜在因素、诱发因素;阶级 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或工作单位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个系列因素有可能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显现出一种网络状态。 第二步就是通过对这一网络的分析,从总体上考察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某一社会现象的综合原因。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诸因素的内部联系,把握其特征和转化规律,对事物的总体进行多维的、系统的,内因与外因,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辩证的分析。其次是进行关系分析。即对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要着重分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功能关系、转化关系、共因关系。共因往往是事物存在或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如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共因是私欲恶性膨胀,再进一步深究,就可找出其根本原因是权力作祟.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再次是进行因素树分析。即以某一种关 键性的因素系列为主要分析目标,予以系统的多层次的剖析,按因素之间的联系绘出因素树图,即: 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树图 这样 逐层深人,直至找出最基础的原始性要点,即具体行为表现。 定性分析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科学抽象法、社区研究法(是以分析社区人口集体与特定生活环境、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社区的社会构成、社会功能、价值观念、日常生活及发展变化的方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二)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定量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数量关系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变量计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数量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从事物数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调查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已越来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调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标志。定量分析的 基本方法有: 1.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社会调查报告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 析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关系,以揭示事物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统计分析法包括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个部分。 ?描述分析,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编制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曲线,测绘现象的集中趋势的离散趋势以及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等。例如:我们研究城市居民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把每户居民年收人划分为六个等级:2万元以上,17000,20000元,14000,17000元,11000,14000元,8000,11000元,8000元以下。然后计算每一个等级中有多少户居民,这就是事件次数分布统计。计算各等级居民在全体居民 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分布统计。计算全体居民的平均收人,就是对这个数列的集中趋势的统计。计算全体居民平均相差多少钱,就是离散趋势的统计。 ?统计推论,则是指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全体进行推论。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区间估计, 统计假设检验。 2.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社会测量法 社会调查报告的社会测量法即通过测量和评定某一社会群体或团体中社会关系或社会意向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分社会关系测量和社会意向测量两种具体方法。社会关系测量法较为常用,是指将所研究的某一社会团体内部成员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状态数量化,从而分析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可分五个步骤。 其一,确定选择标准,有六种类型:?工作标准,以测量工作团体内部的关系;?娱乐标准,以测量娱乐群体内部的关系;?社交标准,以测量社交群体内部的关系;?生活标准,以测量生活团体内部的关系;?学习标准.以测量学习团体内部的关系;?服从标准,以测量被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其二,选择指示项。一个标准,可以拟出多个指示项。如服从标准可拟出:你认为本单位谁当领导最合适?谁威信最高?你最不服谁的领导?等等。 其三,制作测试答卷。给出选择标 准;限定选择数目;交代测试目的、选择范围(团体之内),说明对测量结果保密等。 其四,填答试卷。当面填写,当场收回。 其五,对试卷进行整理分析。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 1.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典型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显示着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2.运用综合材料说明观点。将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进行对比(今昔、成败、好坏、新旧、内外、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能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增加说服力。 篇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方法及格式 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1.专题型调查报告。 专题型调查报告,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 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 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2.综合型调查报告。 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3.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 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4.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 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及有关的建议。 5.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 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 史真相。 6.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 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另外,有些调查报告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形式。 ...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格式 一、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 --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二、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 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2010-2011年林学院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参考格式 范例: 关于蕉岭县长潭镇旅游开发的调查 (驻长潭镇实践小组温砚子 张苑 王剑 王贤坤) 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沿海地区在经济上已形成“珠三角”密集的格局,“珠三角”的强大经济辐射作用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梅州蕉岭县位于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交通不便,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山区贫困县。境内的长潭旅游区,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1998年,县委提出“旅游旺县”的战略目标,计划通过开发旅游业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蕉岭县当前旅游现状入手,较细致地分析了该县旅游业的特点、景点开发过程中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方法,通过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旅游业真正发展成为蕉岭县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长潭旅游 可持续发展 支柱产业 和谐发展 一、蕉岭县长潭镇简介及旅游资源现状 1、基本情况介绍 蕉岭县长潭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它东距蕉岭县城3 公里,南距梅州市区45公里,往南有超二级的水泥公路与梅州市区连接,它是粤东著名的大型山水型旅游区。长潭镇下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6383户18114人,其中农业人口14279人,非农业人口3835人。全镇总面积91.59平方公里,其中旅游面积占20.5平方公里。镇域境内现有25间招商引资企业;与旅游经济相配套的餐饮、运输等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共有各类企业500间。 二、景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 在此次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多次与镇干部、旅游点管理人员和普通游客交流,了解到他们眼中长潭旅游发展状况。在对于长潭旅游资源存在的不足的访谈中,过半数游客认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宣传力度不够,接近半数游客认为各个景点的特色不够突出,其他有观点分别认为:缺乏现实教育意义、景点缺乏人气、景点管理措施落后、景点配套设施不到位、景点服务态度欠佳、门票价格偏高。 我们小组充分根据访谈得到的第一 手资料,同时结合长潭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的亟待改进的方面。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小景点资源的有效开发不足、管理缺失 四、调研小结 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实地考察及访谈等形式,我们完成了本份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从对基本情况的分析着手,参考其他地区开发旅游业的有益经验,结合当前长潭旅游区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对长潭镇开发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做了初步探索。其中,某些方面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总体来讲,本调研报告立足现实,基本符合长潭镇的发展情况。我们希望,本报告对长潭镇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感谢长潭镇镇委、镇政府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支持和关心,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热情周到的安排。衷心希望长潭镇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蔡立彬等.高校学生工作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 [2]蔡立彬.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3]肖杏烟.大学城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2)( 暑期大学生兼职调研报告 温砚子 张苑 王剑 王贤坤 摘要: 关键词: 两个月的暑假许多同学没有选择回家休息,更多的是选择出去锻炼一下自己,包括义务支教、挂职锻炼、社会实践、打工等等。其中利用这段时间打工的同学占绝大部分。而且这种现象是越来越普遍,为此,我利用今年暑假的一点时间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暑期兼职热的调查与报告。对大学生兼职原因、利弊、体会等等做了比较详细的剖析,在对这些问题的调查中更全面的了解了大学生兼职这一现象。 暑假还没有正式开始,许多同学就已经忙碌着为自己寻找一份合适的兼职了,校园里每个宿舍区的通告栏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招聘大学生兼职的信息和广 告。我周围的同学也都在行动。宿舍的一位同学家里在苏州开的是私营公司就把我介绍到她家的公司去做文秘,因为我学的就是这个专业而且平时两人的关系比较好。时间是两个星期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接触到许多像我一样利用暑假来做兼职的大学生,因为她家的公司在一个工业区里,四周都是工厂,每天都可以看到许多大学生在里面兼职实习。这么有力的条件下,在我做好我自己的文秘工作的同时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暑期兼职热的调查。 为此,我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一张调查表,表的内容涉及到兼职的原因、过程中的艰辛、利弊和自己对兼职的体会与心得等等。为了不耽误他们的时间我都只是让他们写最有感触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这里,我要感谢这些帮我完成这项调查表的所有大学生,祝愿他们都拥有一份美好的前程~ 一、关于大学生兼职社会上一大部分人还是存在疑问的。 大学生暑期实习都在干什么,通过什么渠道找到实习岗位的,收入如何,与今后的工作有无关系,为此某一人力 资源服务商对暑期兼职岗位进行了调查。对某年提供暑期兼职机会的1800家企业和10663名参加暑期兼职实习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暑期兼职实习陷入多个“两难”的境地。他们认为大学生 1、技术活干不了,力气活干不动 接受调查的1800家企业的7578个职位中,营销类占62.3%,业务操作类占19.5%,技术类占 9.1%。企业给大学生提供的兼职实习工作多集中于营销类和生产类岗位,这令大学生们感到沮丧和不满。一位兼职当了5天特卖会营业员的大学生接受访问时说:“一天站6个小时不算,人多得应接不暇,环境闷热嘈杂让人连饭都吃不下。我看不出这样的兼职和我以后的职业有任何关系。” 企业对大学生的观点不以为然。企业提供的兼职实习机会首先是出于经营的需要,而不是社会责任感,招聘兼职实习人员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不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在企业里,永远是最累、最苦、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给新人做”。九成以上的企业认为,“学 计算机的去送外卖、学财务的上街发传单很正常”。 篇三:社会调查报告方法 选题 要求指导 社会调查报告方法、选题及要求指导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 (一)社会调查的概念和特征 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各种手段直接获取社会现象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并通过对信息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形成对社会现象的规律性认识。 1、社会调查概念 简称调查,是社会研究中一种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它是指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这也是我们主要学习的一种方法。 2、调查研究的几个主要特征: (1)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这种随机抽取的、有相当规模的样本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不具备的。 (2)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且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3)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而且必须在复杂的统计分析中,才能得到研究的结论。 (二)调查研究的应用领域 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调查研究的某些重要类型。其中主要有: (1)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通常是对某一个时期、某种社区或某一社会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所进行的调查。它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了解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 基本内容,以综合地反映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中人们总的社会生活状况。比如对城市离退休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等等,就是这种调查的例子。 (2)社会问题调查。 即针对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找出问题的症结,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参考意见。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对各种社会问 题进行“社会诊断”。比如青少年犯罪调查、离婚问题调查、吸毒问题调查、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等等,都是常见的社会问题调查。 (3)市场调查。 这个可能在你们工作后用的多,特别是做市场工作的。企业为了拓展商品的销路,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和利润服务,而围绕某类产品或某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顾客的购买情况、商标的宣传效果等等所进行的调查。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普及的。目前我国这类调查研究也开始多起来,比如化妆品市场调查、饮料市场调查、服装市场调查、家电市场调查等等。 (4)民意调查。 也称为舆论调查,就是对社会中民众的意见、态度、意识等主观意向进行的调查。最典型的民意调查是美国的总统选举民意测验。此外,想各种民意测验机构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民意调查,以及各种大众传播机构对其读者和听众的调查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的调查。 (5)学术性的调查。 即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人 口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中的调查研究。这类调查的目标,往往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得出结论,而是致力于对某类社会现象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或普遍法则进行探索和研究。 (三)调查研究的题材 人类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决定了调查研究题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世间的各 种现象、人们的各种行为,几乎没有哪一方面不被调查研究过。但概括地说,调查研究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下面三大类: (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即有关人们各种社会特征的资料。这种资料既包括某些人口统计方面的内容,比如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等;也包括人们生活环境方面的内容,比如家庭构成、居住形式、社区特点等等。这些题材客观性很强,在调查研究中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比较容易,较少出现问题。并且,几乎所有的调查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包括这一题材中的内容。 (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即 有关人们“做了什么”以及他们“怎么样做”等方面的资料。比如人们每天几点上班、每周看几次电视、在家里谁辅导小孩学习等等。这类题材也是客观的、事实的,它通常构成大部分调查研究的主体内容。 (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即有关人们“想些什么”、“如何想的”或“有什么看法”、”持什么态度”等方面的资料。比如人们怎么看待离婚现象、人们对住房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有什么意见、人们选择对象的标准是什么等等。这类题材属于观念性的、主观性的,它是构成各种民意测验、舆论调查、社会心理调查的主要内容。 (四)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调查研究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下面我们重点讲社会调查研究的几个基本方法: (1)访谈法。访谈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某答案并由此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a访谈双方直接互动;b访谈过程可灵活控制;c访谈结果容易出现偏误。 (2)电话调查法。 电话调查法是面对面访谈的延伸,是一种新兴的访谈法。电话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及,登门访谈也越来越困难。电话访谈的特点有:a电话访谈时间短,并省去了路途往返的时间;b电话访谈费用比较低;c电话访谈降低了对被访者潜在的威胁性;d电话访谈可以减少访员,使少数有经验的访员完成访谈任务,提高访谈质量;e电话访谈比当面访谈更能使被访人在敏感性问题与威胁性问题上提供真实答案;f电话访谈难于控制;g电话访谈受电话普及的限制,样本的代表性往往不太充分,因而增加了推论总体时的误差。 (3)问卷法。问卷法是运用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向各个被调查人了解情况与意见的一种方法。问卷法也是现代社会高效率地了解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其特点有:a标准化;b匿名性;c间接性。它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这是重点,关系到调查研究的成败。问卷一般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等。 二 撰写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当我们完成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 作,最后的任务就是要把我们研究的结果以某种适当的形式传达给他人,同其他人进行交流。这就是撰写研究报告的工作。 1、什么是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是调查报告的一种,目的是调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或某一现象,以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解决。社会调查报告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经济与发展问题,它注重真实、具体、典型的事例与数据,注重分析事情产生的背景、成因,意义或危害性,也可适当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2、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1)标题:写明调查对象的名称及内容,如《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调查》、《关于重庆市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 (2)导语:此为社会调查的开头部分,也称前言、导言。此部分需写明社会调查的意图、性质、时间、地点、对象,以及调查的范围和采用的调查方法。 (3)主体:这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核 心部分,也称正文。a、情况部分:介绍调查所得到的基本情况, 应注重具体事实、统计数据、文字应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b、分析部分:重点分析所调查事情或现象的产生背景、原因、实质,条分析缕,有事这有依据,抓住问题的实质、规律,揭示出其重要意义或危害性,给人印象深刻,提醒世人或领导注意。c、建议部分:在有力的分析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有关部门恰当处理提供参考。d、结语:总结全文、深化主体、警策世人,也可在建议部分结束 3、社会调查报告的结构方式 (1)纵式结构: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如果是针对某一件事情,通常可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如《某某贩卖毒品的犯罪调查》、《某某公司不正当广告炒作的调查》。 (2)横式结构:根据材料的内容、特点、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是针对某类社会现象,通常采用此种结构方式,如《关于中、小学实行强行补课的调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调 查》,社会调查报告一般立足于某类社会现象,故这是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 (3)纵横式结构: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但应确定以某一种结构方式为主,另一种为辅。 4、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注意点 (1)认真进行调查,搜集有关资料,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典型性。 (2)整理分析调查到手的材料,进行分类、鉴别、筛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3)确立自 己的观点、看法,但必须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 (4)实事求是,不夸张、不隐瞒实情,如实将调查到的情况写出来,注意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5)重点在于客观分析,在掌握的事实基础上分析,透过揭示其本质、规律。 (6)讲求实效,贵在及时。 三、本次社会调查报告选题、要求 (一)本次社会调查报告选题、要求 ,、高职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 ,、新农村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 ,、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状况调查; 4、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社会公德状况调查; 5,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6,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 7、大学生交友状况调查。 (二)本次社会调查报告要求 1、2000字左右。 2、内容真实,杜绝抄袭。 3、调查报告写作格式符合要求。 4、打印稿用A4纸;手写稿用16K信纸。 5、18周星期四下午2节课后由学委或课代表统一交至Y1-406 (三)也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回顾与思考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主要是写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自己对这门课程认识的变化、学习过程的回顾与总结以及学习后收获、心得、体会、启发或引发的思考等),字数、上交时间同上述社会调查报告要求。 (社会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任选一篇完成) 附: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样本文) 姓名:班级:学号: 成绩: 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例文) 大学生就业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暑期,我系组建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在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0名大学生就业行为和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外企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2)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一、调查分析: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通过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五类: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是否愿意到农村工作,?是否愿意去西部地区工作,?最想去什么样的地区工作,?最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工作, 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大中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 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的学生不愿意去,也就是说有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这比一般人想象的比例要更高些,因为西部地区并不等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6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沿海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 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外企一直受到学子们的青睐。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消融,“党政机关”的吸引力较以前相比减弱,但仍有近1/5的学生选择了党政机关。究其原因,调查小组分析认为,除工作相对稳定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务员是个非常体面的职业。“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有关。尽管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仅排在第四位,但仍然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之一。 调查小组分析认为,择业取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个人因素如偏好、理想、能力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比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等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则可以说个体和家庭 因素的影响大;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则可以说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大。从调查统计可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调查小组认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大部分同学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愿意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作,愿意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工作。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的普遍性可以看出,一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因素二: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大学生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择业目标。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选择更具风险性职业的可能性增加。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相对较高,风险较大,富裕群体在择业时 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其他群体高出3个百分点。而其他群体对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概率较大,如党政机关、学校和科研部门等。 因素三: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从工作搜寻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是调查小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调查小组通过“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期望工资水平和搜寻成本”和“搜寻密度和搜寻广度”这三个方面,将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细化和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性别、专业属性的不同,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比如,男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 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因此,调查小组建议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定得过高,将会影响就业效率。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因素四:社会资本影响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 目前,大学生毕业时主要面临三种选择:就业、继续上学(包括在国内和国外上研究生)或不就业。调查数据显示, 打算就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决定继续深造的学生也占据相当的份额,在做出这种选择前途的决策时,毕业生的父母及其家庭的情况对其选择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越高,毕业生往往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调查小组同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企业单位。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当显著,而母亲的学历和职业对毕业生这一选择的影响比父亲更为突出。可见,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就业意向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而社会资本是开拓信息渠道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竞争实 力,增加求职的“砝码”。调查小组在研究中发现,有26.4%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仅次于招聘会(51.5%)和网络媒体(45.9%);12.3%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仅次于招聘会(39.7%),排在第二位;认为社会资本是自身竞争优势的学生占19.5%,而25.9%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意识到社会资本是自己在求职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由此调查小组得出结论: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因素五: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大学毕业生极化现象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小组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区域和城乡分布不均衡,短期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减弱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但从全局来看,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微观角度来看,它提高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 回报率,也对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市场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政策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我国已采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自主创业等5项政策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一、鼓励大学毕业
本文档为【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