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几何纹样艺术符号的人类学研究

几何纹样艺术符号的人类学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几何纹样艺术符号的人类学研究几何纹样艺术符号的人类学研究 【摘 要】水城小花苗服饰独具特色,尤其是他们的花背图案繁杂,被称为披在身上的史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小花苗图案有两种方法,询问调查传承人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面对小花苗文化的缺失,两种方法要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花苗;图案;研究方法 一、水城小花苗族源及服饰特征 (一)水城小花苗族源 具历史文献记载,苗族之称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初期被称之为“九黎”,四千多年前被称为三苗,战国时期被称为“荆楚蛮”,秦汉两宋时又被称为“盘瓠蛮”,唐宋之后始称“苗”。 由于战争、政治、经济等原因,苗...

几何纹样艺术符号的人类学研究
几何纹样艺术符号的人类学研究 【摘 要】水城小花苗服饰独具特色,尤其是他们的花背图案繁杂,被称为披在身上的史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小花苗图案有两种方法,询问调查传承人和归纳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得出结论,面对小花苗文化的缺失,两种方法要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花苗;图案;研究方法 一、水城小花苗族源及服饰特征 (一)水城小花苗族源 具历史文献记载,苗族之称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初期被称之为“九黎”,四千多年前被称为三苗,战国时期被称为“荆楚蛮”,秦汉两宋时又被称为“盘瓠蛮”,唐宋之后始称“苗”。 由于战争、政治、经济等原因,苗族历经过大范围、长时期的迁徙,总的趋势大致是由中原而南、由长江下游向西而迁徙。传说为了区分各个分支,制作了不同风格的服饰,每一分支不得相同,祖辈传下去,形成了现在苗族服饰形象。现今贵州地区的苗族,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各个地区的服饰差异极大。《贵州通志?前事志》中记载贵州一省苗族的名称达八十多种。在这些泛称中,又按各地服饰的不同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将纯属苗族这一共同体的成员,又划分为“大花苗”、“小花苗”、“白苗”、“黑苗”、“红苗”‘歪梳苗”、“长角苗”等等。“小花苗”的称呼就是这种历史上俗称的遗存。苗族服饰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传统,是通过本身的系统象征符号和意义结合起来并使意义符号化的。 本文以水城地区小花苗服饰为案例分析服饰纹样,解读纹样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二)水城小花苗服饰特征 小花苗这一支大多分布在贵州的水城、威宁、纳雍等20多个乡镇内。水城小花苗的头饰与别的苗族支系有很大的不同,将大堆大堆的黑色毛线缠于头部是梭嘎苗族的特点,俗称“戴角”,成年妇女都要戴角,水城小花苗虽然也是用毛线绞成一大股缠在头顶,但这是未婚女孩专用,并且毛线是用鲜艳的红、黄、黑色开司米毛线,已婚的则直接把头发在头顶挽螺旋髻,有的还在头上别一把红梳子。上衣是花背,下着中长百褶裙,并染做多截形式,未婚少女一般到膝盖左右,以白色和蜡染为主,已婚妇女比未婚者长出约一尺长的一截,长出的部分多以蜡染或红、黄等布料为主,如此显著的特征,站在远处就可以清楚的区分出已婚和未婚人士。南开乡小花苗称“花背”为“坎肩”、“长江黄河”,汉称“花褡褡”,此物是他们这一支的显著特点,由两块长约七尺、宽约一尺二寸的白布对着缝合,样式是对襟长衫无领无袖,两肩领背均为繁复的花纹,大多用红、黄、黑三种丝线织成,黄色为主色调,红色镶边,黑色勾线。用色十分大胆、夸张,挑花、蜡染、编织、镶嵌等技法混合使用,平铺为一个将衣服制作的从头饰到花背到百褶裙都充分张扬着小花苗族独特的个性。小花苗服饰用色十分大胆,不忌讳中原黄色使用的规定,没有明显的阶级等级观念,花背用色黄红黑相间,裙子蓝黑白并用,服饰喜庆鲜艳,每逢节日,男女老少集体盛装出行,参加各种节日活动。 由于水城小花苗服饰本身图案多样,历史渊源深远,又有“披在身上的史书”之称,研究小花苗服饰既有助于了解苗族迁徙的梗概,也印证了以服饰而定俗称的说法。 二、水城小花苗图案解析 水城小花苗服饰图案集中于花背上。花背制作以挑花为主,镶嵌拼贴为辅。挑花属于苗族刺绣的一个品种,独具反面挑正面看的特点。一般在底布上事先绘好花纹,技术熟练的则直接数纱挑出图案轮廓,然后再中间填补各种有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的图案花纹,其制作工艺类似现在大街小巷流行的十字绣。挑花图案一般以几何纹为主,具有对称、规则的特色,不仅有生活中常见十字形、方形、圆形、花形等花纹,还有古老传说中一些抽象场景。大量定型化的几何纹样的使用构成了苗族服饰的母体文化特征。挑花结合镶嵌技法制作的纹样现在识别出的有城池、山川、河流纹样,装饰花纹有江河纹、田连阡陌纹、蕨菜纹、火镰纹、小米花纹等,通过研究这些纹样,可深度挖掘小花苗文化与历史。 (一)城池纹 据水城县居民说这是苗族的祖先格炎尤老、格蚩爷老率兵守卫的城池模样。中间黑色十字代表街道,四周方格表示城墙,四角方块代表角楼。水城县北部的南开乡村民介绍,城池纹来源于苗族古老传说,苗族祖先蚩尤率领“九黎”这一部落不断发展经济,壮大部落,最终进驻中原建立城池,后蚩尤被黄帝战败,城池失守,部落只好南迁避祸,古老 的苗族人民忘不了自己的家园,所以将这一历史盛况记录在自己的服饰上。小花苗在花背上缝制此类图案,是渴望回到水土肥沃的故土的表现,在这种渴望变成失望后,祖辈仍然沿袭这种做法,是为了纪念曾经的光荣与辉煌,由地图演变成一种思想性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 (二)山川纹 主要与田连阡陌纹一起使用。水城小花苗花背上的山川纹大多是整齐排列的几道线。另外也有锯齿线和横线组合,代表山川河流。杨昌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中提到贵州省苗族服饰中几种常出现的山川纹,象征祖先从发祥地开始迁徙过的江河湖泊及山路。它被视为苗家的发祥、生息、繁衍地:黄河、长江、洞庭湖、西南高原。苗族史诗和芦笙舞中描述迁徙的情节很多,先民翻山越岭、对敌作战的苦难历程在服饰上只能通过简单的几个花纹表述,一道道不同的山川表述先民跋山涉水在对方的围杀堵截下的艰苦转移,情景。 (三)田连阡陌纹 多用于花背的边角装饰或框起主要图案。苗语称之“戛斗卢”,象征故乡田多土肥,生活富足。其制作一般为黑色底纹,分布黄色布条镶嵌为横竖几何框架,每条黄色拼贴布条正中央缝一道由两股丝线绞在一起的红色丝线,从外观上看不出针脚的缝隙。苗族古歌中出现祖先原本的故乡场景,“老五、老梨都是好地方,红稗小米不曾缺少,高粱稻谷样样都齐全,还有黄豆赛过鸡蛋。以后启野要至老才从色米井底走过来,占据了先人居住的地方。格也爷老、格蚩老爷、甘骚卯碧都很悲伤。他们可惜这块大平原,因为这是个好地方。他们只有把这些景致做成长衫,把这衣衫拿给年轻的妇女穿。”这是苗族古歌中提到的水土肥沃、物产丰富故乡,为纪念曾经的美好生活而把故乡缝制在衣服上。 (四)江河纹 相传苗族迁徙途经许多江河,每经历一条便将其记录在衣服上,走过千山万水后,把大小江河归为九曲江河纹制作在服饰上。花背边上黑白布做底红黄布条缝制的图案,一般由数条组成。苗语叫做“奴戛迪”。 (五)蕨菜纹 也可称为水涡纹、涡洛纹、螺蛳纹,其形状类似向里走向的水涡,一般两个为一组出现,也有单独使用的。苗族一般认为单为阳双为阴,两个花纹一起使用源于母系氏族文化。苗族传说中蕨菜为救命菜,相传有一位少女生了一种怪病,用尽办法也治不好,又一次她妈妈无意中做了一次“皆皆豆”的嫩苔给她吃,结果她的病就好了,这种嫩苔就是蕨菜的嫩芽,至此便被奉为救命菜,即使是现在,蕨菜也是贵州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螺蛳纹则来源于螺蛳姑娘的爱情传说,代表了苗族人美好的爱情愿望。水涡纹则是苗族人民劳作生产时观察自然所得,更体现其热爱生活之情。 (六)火镰纹 一般由四个T字组成,还有T字形向上卷曲的羊角形,中间一个红色或黑色小方块代表打火石,代表取火工具早已使用。苗族文化历史悠久,火与经济、生活、战争是紧密联系的,苗族对火、对太阳很崇拜,一些铜鼓、服饰上的太阳纹与火镰纹有相同的寓意。一些“火镰花”也被称为“太阳花”,太阳又是沟通神灵的文化符号,具有强大的神秘力量,把火镰纹缝制在衣服上是为了纪念火和太阳的重要性,又有保佑子孙平安的寓意。 三、研究小花苗图案的方法 研究小花苗服饰图案不外乎两种方法:“(1)询问使用图案的人群,或者当人们已经无法了解图案意义的时候,寻找书写证据;(2)在没有口头或书面传统时,就要采用归纳和解释性研究。”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图案,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过来的。图案中抽象纹样一开始的产生或许与先进的纹样有着巨大的差别,研究人员不能凭自己以往的知识来推测和断定纹样的来源及意义,为尊重事实必须询问制作者和使用者,即小花苗文化的传承者,以寻找最初的涵义。当传承者也已经不知晓其起源和意义时,再通过推论、归纳和解释性研究。 研究一个人群的艺术是人类学最高级和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因为它与每个种族之间存在一种持久稳固的联系。装饰风格是最稳固的物理特征。 对于生活、生存空间的认识和真切感受,是小花苗的文化载体和民族象征。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小花苗的服饰中都能找到对应的图案,小米花、荞麦花、猫爪狗爪纹、鸡爪纹、城墙纹、山川纹、星星纹等在其花背上都能找得到。 笔者走访了南开乡部分村寨,经过调查得出现在年轻的服饰制作者大部分说不上衣服上的花纹来源,一般都说“就是这样做的,大家都是这样做的,”“看习惯了这样的花纹,没什么能说的”之类,几乎都是 沿袭前人的花纹样式或自己意外性的稍微改变创立新的样式,要真正的朔根寻缘基本已经无从考证。少数老年人可以说出常见的一些纹样,回溯自己祖先历史还可以讲解一番。水城南开乡小花苗图案的调查不尽人意,外出打工的人增多,买衣服比自己制作衣服要方便快捷,成本也不是很高,买的料子经久耐穿,现在大部分人已经不自己做衣服了。民族服装作为盛装只在节日庆典的时候穿,平时穿的大多是买来的大众化的服装。 城池纹、田连阡陌纹、山川江河纹等与苗族迁移历史息息相关,蕨菜纹与苗族日常生产生活相联系,火镰纹则与苗族的精神信仰相关。其他还有许多图案纹样没有详细描述。图案的使用不仅显示的制作它们的女性心灵手巧,更是一种民族向心力、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一个支系的服饰反映出本支系的民族特点,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具有其内在的文化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英]阿尔弗雷德?C?哈登著,阿嘎左诗译.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2] 杨昌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3] 杨洪文.生命本能的色彩[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苗族文化大观[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郑梦菲(1986.04- ),女,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民族民间美术硕士研究生,助教。
本文档为【几何纹样艺术符号的人类学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5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