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略论阳虚动风证

略论阳虚动风证

举报
开通vip

略论阳虚动风证略论阳虚动风证 略论阳虚动风证 第9卷第O2期?总第106期 2011年01月?下半月刊◎DISTAHCED远UCAT程IONO教FCH育I~ 略论阳虚动风证 陈列红 摘要:阳虚动风证是内风证的证型之一,阳虚动风证与肝肾虚寒有关,温阳息风治 疗有效,深入研讨阳虚动风之机理及证治规律,对提高 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瘙痒,震颤,瘼疲及抽搐等病症的疗效是有益的. 关键词:内风;动风;阳虚;中医基础理论 doi:10.3969~.issn.1672—2779.2011.02.005文章编号:1672?2779(2...

略论阳虚动风证
略论阳虚动风证 略论阳虚动风证 第9卷第O2期?总第106期 2011年01月?下半月刊◎DISTAHCED远UCAT程IONO教FCH育I~ 略论阳虚动风证 陈列红 摘要:阳虚动风证是内风证的证型之一,阳虚动风证与肝肾虚寒有关,温阳息风治 疗有效,深入研讨阳虚动风之机理及证治规律,对提高 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瘙痒,震颤,瘼疲及抽搐等病症的疗效是有益的. 关键词:内风;动风;阳虚;中医基础理论 doi:10.3969~.issn.1672—2779.2011.02.005文章编号:1672?2779(2011)一02— 0011?02 动风通常是指肝风内动,又称为内风证,可见头 晕目眩,或肢体麻木,瘙痒,或震颤,瘼癜,抽搐等 症."内风"被定义为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类 病理【】】.在机理方面,多侧重于阴虚,阳亢,热极生风, 阳虚动风则较少论及.而阳虚动风之证,实乃有之, 古代医籍间有论述,临床病例亦非鲜见,故其机理及 证治规律值得研讨. 1内风证的由来及理论溯源 首载"内风"之论者为《备急千金要方?风眩第四》 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徐嗣伯所论:"夫风眩之病, 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 则闷瞀,故谓之风眩,大人日癫,小儿则为痫,其实是一". 何为动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张景 岳注云"风胜者,为振掉摇动之病"."动"是指风有使物 体及人身形动摇的特点,表现为肢体之异常振摇动作.周 学海在《医学随笔》中认为"内风"即为肝风内动[2].内 风证均表现出与风相关的临床症状,一是与脑神经相关的 病证,如头晕,目眩.头晕指感觉自身旋转或视物旋转, 站立不稳;目眩指眼花.二是与神经肌肉相关的病证,如 头摇,震颤,抽搐,筋急,筋惕肉目田等.头摇指头部不自 觉地摇动,或摇摆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嵩崖尊生书? 头方》日:"头摇多属风,风主动摇".震颤指手足振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颤抖,以肢端为明显.抽搐又称瘼癜,筋脉拘急而缩者为 瘼,筋脉弛缓而伸者为疯.筋急指手足筋脉拘急挛缩,屈 伸不利.筋惕肉日罔指筋脉及肌肉不自主跳动.以上均为内 风所致,具有动变之特性. 前人每多论及阴虚阳亢而动风,较少述及阳虚生风 者,这与肝的生理病理有关.肝为风木之脏,以血为本, 以气为用,内寄相火易升易动,与风性相类.肝病具有 肝气易郁,肝阳易亢,肝阴,肝血易亏,肝风易动的特 点.故而清代叶天士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前人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提出了"阳化内风" 学说I3】.久病多内风【4】.一是肝之本脏病动风.即由肝系 自病或邪气伤肝所致.久病多患虚风,乃病伤正气(包 括阴,阳,气,血等),使"肝系"(包括肝,筋,目等) 失养,而引动内风.《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乃身 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 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二是他脏病及肝动风. 若久病五脏虚损,影响及肝,则可间接引动内风.清代 王旭高则云:"肝风内动,虽多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 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为多,然内动者多从火出, 气有余便是火."所以阳亢化风,热极生风,血虚阴虚动 风之证较为多见. 2阳虚动风证的理论基础 阳虚动风证古来有之,与阴虚阳亢所致风证有所区 别,但鲜有以"阳虚动风"名之.有些学者称之为"阴 风"J.诚如前述,任何病因导致"肝系"失养,便可 可能是有害的,人吃了以后会产生疾病;动物集约式的 饲养,环境差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病菌,食后 也易产生疾病.人类"虐生"动物,动物是要报复的. 当前流行的SASIC,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凶猛的 疫病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可以说,"虐生"的报 应已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安全.专家们认为, 动物在自然状态下昏迷,体内没有应激反应;若在二氧 化碳状态下昏迷,体内会产生应激反应.因此,动物的 宰杀是虐杀还是安乐死直接关系到人类食后,是有益健 康还是有损健康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道家饮食观中的"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的思想, 曾对古代中医食疗理论的形成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也是我国食疗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中医食疗文化伴随着 成为百姓生活的指南, 道医着作的广泛传播而深入人心, 引导着人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科学的饮食养生观.然而, 在人人都享有健康保健的今天,道家"天人合一""清净 无为"思想表达的"知食宜","服石与炼丹","反对虐生" 的饮食养生观,适应了人们要"吃出健康","吃出长寿" 的需求,顺应了人类探索饮食文化,提高生活质量的精神 追求.同时其本身也蕴藏着大量的科学信息.因此,继承 学习和深入研究古代道家的饮食思想对于促进现代中医 食疗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校对:王兴收稿日期:2010.12.02) ◎健现代DISTANCED远UCAT程墩IONOFC惹第9卷第02期?总第106期2011 年01月?下半月刊 引发虚风内动.那么,阳气虚弱不能温润筋肉,任持经 脉,同样可以引起动风证候.人体阳气与筋脉在生理上 有着密切的联系.《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 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意思是阳气具有温养形,神的 功能,养神则令神气精明,养形(包括筋脉)则形体活 动自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谓"七八肝气衰,筋不能 动".肝气衰即肝阳气衰,多因肾阳衰惫导致."筋不能 动"是筋脉失煦病变的一个方面.肝气衰既可"筋不能 动",亦可"筋异常动".如高年阳气衰退者,既可见筋 脉活动不利,动作迟缓,也可见到肢体异常颤动.《伤 寒论》38条在大青龙汤禁例中也指出:"若脉微弱,汗 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喟,此为逆 也.说明表里阳虚之人,若误用大青龙汤峻汗解表, 就可酿成阳虚风动之证. 阳虚生内寒,而.肾阳的作用尤为重要.《素问?至真 要大论》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一则肾主寒水之 气,主温煦蒸腾气化.若肾阳不足,失其温化之职,气 血凝敛,筋脉失养,则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U 肝肾同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 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景岳全书? 命门余义》云:"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 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朱丹溪 说,相火"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两部",然相火源于命门. 正常情况下,它是各种"气化"功能活动的动力,肝有 此火则血不寒,足以司气机之升,尽疏泄之职,任将军 之官.'肾有此火,输布一身之火,使水火得济,以奉生 身之本.肾乃五藏阴阳之根本,肝阳同样离不开肾阳对 其的资生和温熙.《医碥?卷一》何梦瑶指出:肾水"为 命门之火所蒸,化气上升,肝先受其益".命火不温,必 致肝气虚寒.肝性温,主升,气虚则不能升发,阳虚则 凝敛不行,所以《内经》云:"肝其畏清".由此可见, 若是阳虚动风则与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有着密切关系. 3阳虚动风证治 临床上,阳虚动风多见于高年之人,但体虚者也有 之.其病证的发生或因年迈体衰,禀赋不足,或因久病 正虚伤阳,或因阴寒之邪留而未去而伤阳,或因吐泻太 甚,攻伐太过,过用寒凉伤阳而致.其辨别要点当同时 具备动风证候与阳虚脉证.患者具有一般阳虚的体质特 征,如形寒喜暖,四肢不温,面色咣白或晦黯,语声低 微嘶哑,舌淡体胖大,苔白,脉沉无力等.还具有风性 "动"和"变"的特征,如震颤,动摇,木僵等.本证 阳虚为因,动风是果,故应阳虚证在先,动风在后;阳 虚为本,动风为标;"阳虚生风"与"阴虚生风"的区别 还在于:前者多为渐进式的慢性过程,而非突然发病【6】: 风动症状相对较轻;症状可能随体质状况的改变而时轻 时重;温阳息风治疗有效,单纯养阴潜阳息风之法无效 或反剧. 东汉张仲景把阳虚动风之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起 来,初步形成其证治法则.《伤寒论》20条日:"太阳病, 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 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阳虚表有邪,误用峻汗复 伤阳,阳气失其温煦,津液失其濡润,筋脉失其温养而 致虚风内动,仲师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炮附子温经复 阳以息风,阳气来复,津液自充,筋脉得养,故虚风可 息.《伤寒明理论》也云"发汗过多,津液枯少,阳气太 虚,筋肉失所养,故惕惕然而跳,明明然而动也."既解 释了筋肉异常跳动之机理,又指出了温经益阳以息风救 逆的治法,对仲景阳虚动风作了有益之补充.又如《伤 寒论》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 热,心下悸,头眩,身咽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 之".刘渡舟教授认为此少阴阳虚,虚阳外浮,阳虚失于 温养,水气浸渍四肢经脉,故见身瞩动,振振欲擗地等. 以真武汤温阳利水,阳气来复则水饮蠲除,虚风可息【. 临证采用益肾温阳,暖肝柔筋,缓急息风之法,奏温阳 息风之功. 4病案举例 例1,陈某某,女,90岁.素体尚健,适值隆冬, 寒气凛冽,月来经常出现小腿抽筋,每在夜半发作,必 欲起坐,或用热水袋外敷,并以手按摩,方得缓解,虽 属小恙,对年迈之人而言,颇为痛苦.此高年无阳之症, 无以温煦经脉,加之冬令阴气偏盛,夜半为阴中之阴, 阳气潜藏,不能温煦,阴寒收引,筋脉不利0治以温润 扶阳.处方:麻黄12g,附子9g,细辛6g,牛膝12g, 葫芦巴15g,白芍15g,菟丝子12g,肉苁蓉15g,当归 12g,川芎12g,丹参15g,甘草6g.7贴症缓,再7贴 而未发(摘自王庆其教授授课医案)o 例2,张某,女,60岁.发作性眩晕l0余年,每 因劳累,受凉而发.月来头晕再作,不能睁眼,视物 旋转,恶心呕吐,左耳麻如蚁行,双目虚浮,四肢不 温,血压110/75mmHg,舌苔薄白腻,脉沉细.证属 阳虚水泛,虚风内动.治以温阳利水息风,真武汤加 减.处方:制附子lOg,生姜10g,茯苓15g,泽泻20g, 白术10g,天麻l0g,白芍lOg,生龙骨20g,生牡蛎 20g,法半夏10g,竹茹6g,炙甘草5g.服药4帖,诸 症均减,原方去竹茹,加熟地黄lOg,砂仁3g后下, 再服7贴而晕止. 综上所述,阳虚动风实属虚风内动之证型,其机理 及证治体系独树一帜,可与阴虚动风形成双足并立之说. 深入研讨阳虚动风之机理及证治规律,对于探讨虚风内 动之辨证分型及治疗用药,对提高头晕目眩,肢体麻木, 瘙痒,震颤,瘼疯及抽搐等病症的疗效甚为有益.? 参考文献 【l】王新华冲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4-455. [2】韩静,贺用和.内风性论叨.中国中医信息杂志,2008,15(14):95—96. [3】贺用和.内风概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i(11):801.8O3. 【4】张群湘,邱幸凡,张六通."久病多内风"理论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7, 29(6):25—26. 【5】万友生朋风上逆温肝可平.中国乡村医生杂志,2001,(8):34—35 【6】张建斌,王玲玲.王玲玲教授"阳虚生风"论及启示棚.中医药学刊,2006, 24(9):1604—1606. 【7】施云,扬国芳.《伤寒论》阳虚动风刍议【J】.江西中医药,2005,36(11):11-12. (本文校对:潘雪飞收稿日期:2010.11-17)
本文档为【略论阳虚动风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2-12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