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举报
开通vip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第24卷第1期 2oo5年3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 J.Xi'anUniv.ofArch.&Tech.(SocialScienceEdition) Vd.24No.1 Mar.2005 【哲学研究】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周虹,赵华朋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48) 相对真理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主摘要:绝对, 义发展史上,恩格斯第一 次提出绝对,相对真理的概念,...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第24卷第1期 2oo5年3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 J.Xi'anUniv.ofArch.&Tech.(SocialScienceEdition) Vd.24No.1 Mar.2005 【哲学研究】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周虹,赵华朋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48) 相对真理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主摘要:绝对, 义发展史上,恩格斯第一 次提出绝对,相对真理的概念,但是他并没有对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做出明确的说明与叙述.列宁试图解决 这一问题,他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提出了着名的"总和说".而现行哲学教科书由于对列宁的 "总和说"的错误理解,在两者关系的阐述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了片面性和局限性.笔者认为,在这个同题上我们应该以 一 种辩证,发展,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以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绝对真理;相对真理;辩证 中圈分类号:B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92(2005)01一O022—04 TheNewExplorationofDialecticRelationshipBetween RelativeTruthandAbsoluteTruth ZHOUHong,ZHAOHua—peng (X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Xi'an710048,China) Abstract:Therelationshipoftheabsolutetruthwiththerelativetruthisflcontroversialfocusinthephil0s— ophyth~fiesfieldatalltimes.InMarxismdevelopmenthistoryEngelsfirstlyputforwardtheirconcepts, buthedidn'tgiveaJ1explicitexplanationanddescriptionontheirconceptsandrelationship;Leninedto solvethisproblem,andhedevelopedandperfectedMarxismtruthviewandbroughtnotablethought"the totalsay".Duetomisunderslandingof"thetotalsay"inthecurrentphilosophytextbook.theexplorations oftheirrelationshiprepresentonesidenessandlimitation.Theauthorbelievesthatweshouldtreatthepmb— lemwiththestandpointofdialectic,development,systeminordertoformrightcomprehensiontowardit. Keywords:absolutetruth;relativetruth;dialectic 绝对,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真 理观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具有颇多一,列宁对恩格斯真理观的发展 争议,异常复杂的哲学难题.争论的焦点,分歧主 慧鍪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将绝对,相对真理"这一问题的看法上,学者 们对这个问题各抒见^口旧'q 己见,意见不一,本文试图说明自己的观点以获得真理问题同时提出的是恩格斯. 他在《反杜林 学者们的批评指正.论》,《自然辩证法》等着作中,结合对无限与有限, 收稿日期:2004—08一l1 作者简介:周虹(1975一),女,陕西大荔人,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1期周虹等: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永恒与暂时,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绝对与相对等范 畴的辩证分析,提出了这两个问题.他在《反杜林 论>中对杜林独断的绝对主义真理观进行了深刻 地批判,针对杜林关于"永恒真理"以及人的思维 "至上性"的观点,论述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 "非至上性"对立统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们认识发 展过程中相对和绝对,有限和无限的辩证法.他 驳斥了杜林的谬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 在批判的过程中他认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对 立的,也就是说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也不能 混淆.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统一的,任何 真理都是客观,具体,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真理都 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在恩格斯看 来,"我们不要担心永远达不到绝对真理的认识, 其实,在我们相对的认识结果中,已经包含着或者 体现了绝对真理的因素.在人类认识史上,由于 主观或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一切认识都是相对 的,有缺陷的,甚至是不足的,因此谁要是以'终极 的真理的标准来衡量它',那他只能证明他自己无 知和浅薄.因为,人类真实认识过程是相对真理 与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真理与谬误的辩证统 一 "u】 .但是,什么是绝对真理?什么是相对真 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的关系具体怎样? 恩格斯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和叙述.20世纪 初,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攻击恩格斯"否定任何 真理的绝对客观性",他非难恩格斯的理论具有 "不彻底性",是一种"折衷主义的言论".因而正 确说明绝对,相对真理的概念和关系,就成为摆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列宁继承了恩格斯的思想,在批判马赫主义 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他详细地论 述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概念以及两者的辩证 关系.列宁明确地提出了相对,绝对真理的概念. 他规定相对真理是一种局部的,近似的,有限的, 不完全的,有条件的和片面的;而绝对真理是无限 的,是关于外部世界最完全,彻底,详尽的认识. 同时,列宁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列宁认 为"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 的;相对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体的相 对正确的反映,这些反映日趋正确.每一科学真 理,尽管有相对性,但其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 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人 类所取得的任何一个真理性认识,既是有限的,暂 时的,相对的,又是永恒的,无限的,绝对的.从真 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来说,它是 绝对的,是绝对真理;就真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的正确反映的局限性和条件性来说,它又是相 对的,是相对真理.作为"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 的绝对真理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这一点在研究 列宁的理论中可以得到明显确证:"我们的知识向 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 约的,但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它的 接近也是无条件的".人类思维按其本性和能力 来说,能够认识无限多样并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 界,人类思维并没有脱离物质世界发展过程中的 自我封闭的绝对界限,也就是说,只要承认人类思 维发展的辩证法同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辩证法在 本质上和内容上是一致的,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 理的存在.即"人类思维按其本性是能够给我们 提供并且正在提供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绝 对真理的.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在给这个绝 对真理的总和增添新的一粟,可是每一科学原理 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 时而缩小"L2J.是毋庸置疑的. 从他的论述中可以得出,列宁认为世界是可 以正确认识的,绝对真理是存在的.现实中人们 对世界的每一个具体的正确认识即相对真理,它 无限积累后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真理是一个由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逐步深化的辩证发展过 程,绝对真理是通过无数相对真理的不断发展来 实现的.他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 存在关系,相对真理作为部分是与绝对真理这个 整体相关联的,相对真理是沿着自身无限总和的 道路发展为绝对真理,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无 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相对真理的每一步发展 都是在绝对真理的总和中增添新的"颗粒",相对 真理由自身的无限迭加后最终达到"无数",从而 构成了"绝对真理".这就是被称为列宁真理问题 上的"总和说"的主要内容. 二,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之 总和吗? 我国现阶段通用的哲学教科书在理解列宁的 真理观时,认为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 和.它是这样来表述两者关系的:"第一,绝对真 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 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24卷 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 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 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相对真理是 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 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 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类的认 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 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J.从以上表述 中可以得出教科书是承认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可 以构成绝对真理,这一点是无需怀疑的.但另一 方面,"颗粒","成分"的提法表明了它将相对真理 构成绝对真理仅仅归结为在量上的无限堆积,从 而表现出了片面性与局限性. 教科书中的论述是对列宁真理观的正确理解 吗?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是否定的.这种理解是对列宁"总和说" 的曲解.我们在翻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 书时,不难发现有这样一段论述,"绝对真理是 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相对真理是 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体的相对正确的反映; 这些反映Et趋正确;每一个科学真理尽管有相对 性,其中都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注意在这里列 宁用了"发展","构成"这两个字眼."绝对真理是 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体现了列宁将 辩证法贯彻到真理论中,从动态的角度来深刻揭 示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理解列宁在实际 上认为相对真理的最终发展方向应是绝对真理, 并且这种发展应深刻体现相对真理之间的有序 性,内在结构性的联系和变化.无数不完善的相 对真理通过其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消除其 片面性而构成了绝对真理."构成"这一字眼的使 用,表明了列宁是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待绝对真理 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绝对真理这个系统是由相 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相对真理(部分)组成 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构成系统的各个部 分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及有序性.在这里列宁所讲 的"总和"并不是机械的总和,而是辩证的总和. 它不能被理解为相对真理中的绝对真理"颗粒"单 向的相加或累积,也就是说列宁认为相对真理构 成绝对真理的方式不仅包含量上的积累,同时也 包含着质变的飞跃. 而现阶段的哲学教科书则将相对真理看成是 绝对真理长河中的"颗粒","成分","水滴",也就 是"部分".绝对真理是无数个相对真理一个挨一 个,一个跟一个地逼近并构成的.实质上这种绝 对真理只是人们想象中的一个"主观"存在而已, 而在现实的真理体系中是无法实现这一点的.人 们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对先前认识地不断扬弃和改造来实现的.如果没 有这种不断扬弃的过程,真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 的真正意义.但是若将真理的不断发展过程看成 绝对真理长河的不断向前流淌,而将具体真理,相 对真理看成是其中的水滴,则显得不恰当了."水 滴"构成流淌的长河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这是由 于水滴之间存在着引力,斥力,粘滞力,张力等多 种力,水分子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变化.如 果这些力消失殆尽的话,水滴就只是简单的累积 而不可能构成奔流不息的长河,并且它们也不可 能聚积在一起而是呈现一种散落的状态.在教科 书中真理的发展过程仅仅指的是真理量的积累. 是相对真理积聚的过程.而相对真理中不仅包含 有绝对真理的因素,成分,颗粒,它同样也包括有 非绝对真理的颗粒.如果说相对真理中的绝对真 理的颗粒堆积会构成绝对真理长河的话,那么相 对真理中非绝对真理的颗粒堆积将会构成什么 呢?谬误亦或是其他?如果只是对无数相对真理 进行简单的相加,那么这其中的不完善部分无论 怎样也只能是一种不完善,而不可能成为一种完 善的绝对真理.如果否认相对真理中具有不完善 的部分,则相对真理就是一个绝对真理的"单晶 体",那么它本身就不再是相对真理而已经是绝对 真理了.显然教科书中的相关论述只是将列宁的 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绝对真理的说法看作是 一 个量化的过程,而缺少质的飞跃.这样的"绝对 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加起来就已经形成,作为整 体的绝对真理是可以还原为各个部分的相对真理 的,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仅仅在量上存在着差异 而并无质上的不同.而且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真 理之间是互相分离的,如果说它们之间还存在着 些许联系,也只能总结为一种以其自身所固有的, 既成的顺序排列而进行的简单,机械的累积,迭 加,而没有什么内在,有机的联系,因而不可能是 辩证法的. 三,简单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列宁的关于真理之和的说法给我们提供了一 个正确解决真理问题的方向.从真理的组成上,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绝对真理是由无数相对真 理构成的,但是这种构成绝不是机械的总和过程. 第1期周虹等: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 从对绝对,相对真理的相关阐述中我们不难 看出绝对真理的特征是不能够用相对真理的属 性,特性经由简单相加后组成.绝对真理应该有 其内在的结构,相对真理构成绝对真理应有其特 有的作用机制,在相对真理构成绝对真理的过程 中不仅应具有加和性(量变的积累),更重要的是 它还应具有非加和性(质变的飞跃),是加和性和 无数不完善的相对真理通 非加和性的有机统一. 过其内部的相互作用消除其片面性从而构成绝对 真理的大厦,这种绝对真理并不会表现出相对真 理的片面性.这正如系统论给我们所指出的,整 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但它不是各个部分机械相加的 总和,因为事物的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 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各部分 联系的有序性,引起整体存在之质的变化,从而导 致整体与其构成部分在质上存在着根本差异. 参考文献 [1]解保军,陈玉霞.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篇)解读[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版社,2003. [2]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1. (编辑郭平安) (上接第21页) 一 哲学体系的资源基础.西方哲学十分重视理性 思维,中国哲学则特长直觉思维,只有中,西哲学 合理结合,相互吸收,查缺补漏,才是推动当代世 界哲学发展的合力,才能推动哲学的向前发展. 例如,哲学家们立足于新的时代高度阐发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发掘中国传统自然科学, 吸纳西方科学哲学,诠释现代新技术革命的科学 意义,对现代系统科学进行方法论提升,对科学技 术及其社会功能和效应进行全面思考等,使我们 在这方面更充实.在西方,近年来,围绕着对工业 技术文明的反思,对人和自然关系再认识,生态环 境,人类中心主义,克隆现象等全球性热点问题的 讨论,使人类面临诸多困惑,中国哲学与文化讲天 人合一,追求智真善美的统一等补缺了西方哲学 中这方面的不足,对于中国哲学的世界化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只有正确处理中西方哲学的相互关系, 彼此给予哲学以深层自由,向各种有生命力的内 容和方法维度开放,不是关起门来"自言自语",而 是深化我们对于"哲学"的理解,取代,更新,补缺, 以长补短,相互提携,摆脱和真切超越目前仍然普 遍存在的"中西之间"的格义状态,才能为人类未 来光明远景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完善的归趋. 参考文献 [1]张立文.走出中国哲学的危机,超越合法性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2003,(03):1— 2.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张立文.中国哲学的"自己讲","讲自己"[J].中国人民大学2003,(02):3—5. [4]杨永庚.哲学分类及其原则浅析[J].西安石油大学,2004,(01):58—61. [5]郑家栋."中国哲学史"写作与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困境[J].中国人民大学,2004,(03):6—8. [6]叶泽雄.社会理想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杨永庚.区域哲学?世界哲学?宇宙哲学[J].宝鸡文理学院,2004,(03):9—14. [9]邓兆明.关于中国哲学的几个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o4,(01):1—3. [10]欧阳康.欧阳康自选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1]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2]田丰.全球化趋势与马克思的方法论[J].学术研究,2001,(06):96—98. [1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6. [14](美)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编辑郭平安)
本文档为【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辩证关系新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68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3
浏览量: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