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舆论学概论》经典背诵课件

《舆论学概论》经典背诵课件

举报
开通vip

《舆论学概论》经典背诵课件《舆论学概论》经典背诵课件 《舆论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认识舆论 .......................................................................................................... 3 第一节 民意与舆论 ...................................................................................................... 3 第...

《舆论学概论》经典背诵课件
《舆论学概论》经典背诵课件 《舆论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认识舆论 .......................................................................................................... 3 第一节 民意与舆论 ...................................................................................................... 3 第二节 对公众概念的界定 ........................................................................................... 4 第三节 对舆论概念的界定 ........................................................................................... 6 第四节 舆论的形态特征 ............................................................................................... 7 第五节 舆论研究的重要性 ......................................................................................... 10 思考题: ..................................................................................................................... 10 第二章 舆论形态的历史演变 ..................................................................................... 10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舆论表现形式 ............................................................................ 11 第二节 西方古代早期的舆论表现形式 .................................................................... 11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的舆论表现形式 ........................................................................ 12 第四节 近代以来的新闻传播与公众舆论 ................................................................ 12 思考题: ..................................................................................................................... 13 第三章 舆论概念的历史发展 ..................................................................................... 14 第一节 古典主义舆论观 ........................................................................................... 14 第二节 早期的现代主义 ........................................................................................... 15 第三节 早期的宪政民主理论 ................................................................................. 15 第四节 舆论概念的美国来源 ................................................................................. 16 第四章 舆论测量方法............................................................................................... 16 第一节 民意调查 ...................................................................................................... 17 第二节 焦点小组讨论 ............................................................................................... 23 第三节 控制实验 ...................................................................................................... 24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26 思考题: ..................................................................................................................... 27 第五章 态度与意见表达 ........................................................................................... 27 第一节 意见与态度 .................................................................................................... 27 第二节 态度与信念 .................................................................................................... 28 1 第三节 态度与情感 .................................................................................................... 29 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 .................................................................................................. 29 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 .................................................................................................. 30 第六节 刻板印象与偏见 ........................................................................................... 31 思考题: ..................................................................................................................... 32 第六章 舆论的个体性影响过程 ............................................................................... 32 第一节 知觉——判断论 ........................................................................................... 32 第二节 动机——功能论 ........................................................................................... 33 第三节 行为主义条件论 ........................................................................................... 34 第四节 认知反应论 .................................................................................................. 35 第五节 一致论 .......................................................................................................... 36 第七章 舆论的群体性影响过程 ............................................................................... 37 第一节 群体及其分类 ............................................................................................... 37 第二节 群体规范 ...................................................................................................... 39 第三节 群体对个人的影响 ....................................................................................... 40 第四节 群体决策 ...................................................................................................... 41 思考题: ..................................................................................................................... 43 第八章 舆论的社会性影响过程 ................................................................................. 43 第一节 社会化 .......................................................................................................... 43 第二节 社会表征 ........................................................................................................ 44 第三节 社会分层 ...................................................................................................... 45 第四节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 46 思考题: ..................................................................................................................... 48 第九章 谣言与舆论 .................................................................................................. 48 第一节 谣言的定义与特点:虚假还是未经证实 ....................................................... 49 第二节 谣言的分类:动机还是效果 .......................................................................... 49 第三节 谣言的产生:条件和起源 .............................................................................. 50 第四节 谣言的传播 .................................................................................................... 50 第五节 谣言的终结 .................................................................................................... 51 2 思考题: ..................................................................................................................... 52 第十章 现代传媒对舆论的影响 ................................................................................. 52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社会化发展 ................................................................................. 52 第二节 媒介中介论 .................................................................................................... 53 第三节 媒介效果研究的发展 ..................................................................................... 54 第四节 议程设置论 .................................................................................................... 54 第五节 沉默的螺旋 .................................................................................................... 56 第六节 媒介建构论 .................................................................................................... 57 思考题: ..................................................................................................................... 58 第十一章 舆论监督 .................................................................................................. 58 第一节 对舆论监督的界定 ....................................................................................... 59 第二节 舆论监督的历史发展 ................................................................................... 59 第三节 我国的监督体系 ........................................................................................... 60 第四节 舆论监督的法治环境 ................................................................................... 61 第五节 舆论监督与媒介自律 ................................................................................... 62 思考题: ..................................................................................................................... 62 第一章 认识舆论 ?第一节 民意与舆论 ?第二节 对公众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对舆论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舆论的形态特征 ?第五节 舆论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节 民意与舆论 舆论,英文词是public opinion,这个词有时候也被译为“公众舆论”,比如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的Public Opinion-书,最粗被翻译成《舆论学》,后来又被翻译成《公众舆论》。 3 在中文中,舆论就是“舆人之论”的简称,一般指老百姓的言论。这和publicopinion所指称的“民意”(general will)基础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在现代社会,public opinion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民意表达,而又其特定的发生机制,并可能成为强大的社会或政治力量因此首先需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分析。 汉语中的“舆”,本指车厢,转义为车。《周礼考工记?舆人》中说,“舆人为车”,即舆人是为造车匠,又指与车有关的各色人等。后来,舆人又指驾车的人,称“舆丁”或“差夫”,是差役中的一种,人数众多。所谓“舆者,众也”。春秋末期,人分十等,舆人为第六等。《左传?昭公七年》中说:“人有十等,.二.„皂臣舆,舆臣隶„„”杨伯峻注引俞正燮的《癸巳类稿?仆臣台义》: “舆则众也,谓卫士无爵又无员额者。”舆人因此取得与坐车官吏相对应的一般老百姓的广泛含义。“众”字本身就有等级地位的色彩。商周时期一般将农业生产者称谓众,后演化成与管对应的概念。我国学者徐向红指出,中文里关于舆论表示群众言论这一说法,至少在周朝就大量出现了。先秦典籍中的舆论,主要有“庶人之议”、“国人之议”和“舆人之议”这三种提法。 此外还有管子提出的“市人之言”和“啧室之议”以及庄子的“丘里之言”等。《三国志?钟华散王朗传》中写道:“朗上疏曰:„„今六军戒严,臣恐舆人未畅圣旨„„设其傲狠,疏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后汉书?杨震传》中有杨震上疏,请求“全腾之命,以诱邹芜舆人之言”。《旧唐书?本纪第十八》中有宣宗“有时微行人间,采听舆论,以观选士之得失”。《苏轼集》中《与杨元素八首》亦曰:“更望倍加保音,侧听严召,以慰舆论。”《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中有:“舆论不能夺,遂从其议。”《明史?本纪中第十八?世宗二》中有曰:“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尚书吕震、大理卿虞谦希旨勃奏,观复令十四道御史论其诬妄,以是为舆论所鄙。”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舆论”一词古已有之,舆论的主体在身份、地位、阶层和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不具有和“官”等同的地位,因此也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众,即具有平等身份和个人权利的公民集体。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重视民意的思想,但对舆论的理解和把握基本停留在“治民术”的层次。直到戊戌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兴起了一股改良的舆论浪潮。梁启超明确提出:“立宪政治者,质言之则舆论政治而己。”这是对当代民主论中公众舆论含义与作用的准确把握。 第二节 对公众概念的界定 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态度的形成、传播与测量因此我可以先行考察舆论概念中的复数主体即“众”或“公众”这一概念。理解puaiic opinion所代表的舆论,首先需要把舆论的主体即公众,同其它表示群体的一般概念区分开来。 4 社会科学中关于“众”的概念有很多, “众”,可以是社会学家库利所说的以家庭和儿童伙伴关系为代表的主机群体 (primary group),也可以是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所揭示的无组织的乌合之众 ( crowd),但舆论学研究更关心那些以某种公共事务为共同话题、参与社会讨论过程的公众(the public)。 众的组成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舆论学认为,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量不同的大众,原因在于,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关心同样的问题。 一般可以区分出三类公众: ?单一话题公众 ?组织公众 ?意识形态公众 一、单一话题公众 由关心某一特定问题的人临时集合而成,通过种种方式引发社社会对特定问题的关注,甚至影响社会决策。 近年来由于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在信息广泛迅速地传播的同时,在特定时期围绕特定话题而发生的公众表达越来越多。从“芙蓉姐姐”到“踩猫”事件,再到“范跑跑”现象,围绕单一话题而形成的公众,不仅拓展了公共表达空间,增强了社会交流,而且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比如2007年6月的“黑砖窑”事件,最初主要是一些寻找孩子的家中群体借助媒体发布消息,随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成为公共话题,并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最终导致了政府的相关行动。 话题公众能在短时间内聚合并形成强大的压力,会迫事物向某一方向发展,可能促使社会的进步,但也可能因为他们的意见受到重视而使其它问题被忽视或受到负面影响。例如,在2006年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一事上,媒体的强势报导使社会舆论一边倒,而主张铺设防渗膜的专业派则认为,打着环保旗号,实际不懂专业的反对意见占据上风,结果是干扰了公众意识和政策,影响了专业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组织公众 往往因为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组织起来,如某小区的业主维权委员会、某类消费者群体、某行业协会和一些非政府组织等。其成员不像话题公众那样广泛和分散,而是有较强的统一领导,意见表达具有组织性和长期性,并常常以组织行动追求舆论效果。 5 2007年厦门市民反对PX的运动,从最初的业主维权,到全国政协105位委员的联合提案,再到全体市民参与的和平散步,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行动策略,最终促使政府将高达百亿预算的污染化工程项目停建搬迁。 三、意识形态公众 在一些国家的政治中很常见,如反犹主义、反移民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以及其它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民间组织。他们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共同性,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加强彼此的意识形态认同和人际关系,形成一定的组织,其成员构成最为稳定。他们对一些公众话题的反应常常取决于其意识形态特征。当问题与他们的意识形态明显相关时,这些人将依其意识形态做出反应。 这三类公众并未涵盖全部,因为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群体,其成员身份也可随时发生变化。总之,因为问题和形势不断变化,公众的构成也在变化。以往的研究常常把舆论置于民主政治的理论框架之下,其主要内容是公众舆论,或曰政治舆论。当代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就曾详细探讨了西方近现代史上公众舆论概念的形成过程。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有各种身份群体和各种各样的意见表达。关注现实生活中各具形态的意见表达和意见流动,以理解和把握现实,是我们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舆论研究的主旨。 第三节 对舆论概念的界定 因为舆论在不同的领域内都发挥作用,所以对舆论的讨论也涉及不同的学者,包括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一些热衷于舆论操纵的政客和公关专家也为舆论学的发展做出贡献。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需要出发来界定舆论概念,较为常见的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基本定义,当然这五个方面仍有交叉之处。 一、舆论是个人意见的汇聚 很多学者、记者、决策者和一般人都认为,公众舆论就是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舆论的简单定义是:“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这是对舆论最常见的定义,它使得民意调查具有合法性。 但民意调查表明,只有少量人会对公共事务认真关心,因此有学者要区分普通民众(general public)、关注型公众(attentive public)(至少了解一些重要问题)和知晓型公众((informed public)(参与讨论)。人们一般最关心对他们有直接影响的事务,因此,简单地增加公共事务的信息量并不一定能提高公众的知晓程度。 最为重要的是,对任何问题进行调查都能使我们看到赞成、反对或弃权等不同比例的意见,也就是说,民意调查常常反映出意见的分歧而不是意见的一致性。但习惯上我们会运用多数决定的原则,而忽视了少数人有权利要求他们的意见得 6 到尊重。 二、公众舆论是以多数人观点为基础的集体意见 18世纪德国诗人维兰德曾有诗曰:“不知不觉一种意见就占据了绝大多数人的头脑。”国内学者刘建明最早提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这一定义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支持。这就是说,多数人的价值观和信念是公众舆论的真实基础,或者说,最终能够影响决策的公众舆论,是绝大多数公民的所思所想。 这一说法并没有对多数人的意见是对是错作出判断,而只是简单地报告说,人们确实会关注朋友、同事和邻居的意见,并且倾向于和多数意见保持一致。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就观察到:“在美国,多数拥有向个人提供大量的现成见解和减轻个人构思己见的负担的义务。”“公众不是用说服的方法,而是以全体精神大力压服个人智力的办法,将公众的意见强加于和渗入于人们的头脑的。” 三、公众舆论反映群体利益冲突 一些学者认为,舆论并不是个人意见的反映,而是由利益集团所培养、固化和传播的意见。这些利益团体可以是政党、商业组织或者其它积极的组织群体。在美国的政治现实中,有组织的不同利益群体会开展院外立法游说,影响媒介记者,以及在选举中拉选票等等。因此,公众舆论就成为不同群体的公开争论。 这一定义的重点,不在于对意见分布的定量测量,而在于考察群体意见的形成、公众舆论的政治功能及其操作实践。四、公众舆论是一种虚构有些学者更进一步认为,公众舆论只是一种幻想,是一种被报纸和电视滥用从而毫无意义的修辞。记者和官僚们经常谈论特定问题上的公众舆论,但又完全没有证据支持。如果人们频繁使用“公众舆论”一词,却没有任何定性或定量的证据支持,那么这个词还有任何价值吗,即使有民意调查结果支持某些重要人物的观点,那么所测量的民意是否可靠,民意调查获得的是知晓型意见吗,同样重要的是,人们会按照这个意见行动吗, 第四节 舆论的形态特征 ?舆论是公开的表达和传播 ?舆论有具体的特殊的指向 ?舆论表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舆论的稳定性和强度 ?舆论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7 一、舆论是公开的表达和传播 舆论从根本上讲乃是一种社会意见事实。舆论只有通过公开的表达和传播,在公开化的过程中,增强意见的交流,取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同,才能扩大声势和影响,也才能取得力量和权威。舆论活动者会充分利用消息传递、讨论辩论、签名请愿、集会游行甚至罢工罢课、社会骚乱等各种形式把意见向社会公开传达。而舆论的控制者则要用各种方法引导甚至限制舆论的表达和传播。 在当今社会,需要建立适当的舆论表达机制允许人们合法地进行意见的表达和交流,使民意得到适当的宣泄和疏导。否则,轻者可 能导致舆论以谣言、流 性的群体冲言等形式出现从而成 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重者则可能造成对抗 突事件,导致社会危机和结构性 破坏。 二、舆论有具体的特殊的指向 相对于其它意识形态,舆论的指向性往往非常明确, 或者针对某人或某个组织,或者针对一件事或者一个 具体的问题。舆论讨论往往是由某人某事说开去,有 ‘感而发,有的放矢。以汉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现象.为例,当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小区的闲闲书话版块发表了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帖子后,短短66小 时,跟帖达444个。随后,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的 纷纷跟进,使消息传遍全国,舆论达到高潮。到5月 25日,北大未名BBS的三角地板先后有19个主题与此 有关,跟帖量达209个。至5月30日,仅范美忠的《那一刻地动山摇》帖子下的跟帖就多达19屏(每屏约200条跟帖)。 舆论的指向性,决定了人们对相关人或事的各种具体的、细节性的现实内容的密切关注,也决定了人们对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比如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相关人的处置等怀有强烈愿望。参与讨论者中出现了“贬范派”和“挺范派”,他们不断地解读“范跑跑”其文其人其事中个各种具体细节,并且意见指向各不相同。 三、舆论表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舆论表达往往是由一系列主观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判断所组成:好还是坏,美还是丑,对还是错,赞成还是反对。作为现实生活的参与者和观察者,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往的知识储备、既定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利益需求等,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判断和意见表达。如同盲人摸象,虽然人们进行评价的事物可能是客观的,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各不相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建立在个人认识基础上的评价则更是主管的。舆论的倾向性就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意见表达中,也存在于各种组合的评价判断中。就个人而言,每一种意见表达都代表一种倾向。而就舆论总体而言,在舆论发展过程中则往往容易形成多数人一致的集体倾向性。如果认识到舆论表达的主观性和倾向性,那么久更应认识到客观公正的信息传播和培养知晓型公众的重要性。 8 四、舆论的稳定性和强度 舆论力量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舆论的稳定性和强度。稳定性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人们意见的一致性。在一段时期内一致性的意见表达越多,就越可能受到关注。如果对某个问题的舆论频繁变化,则很容易被忽略。因为稳定性舆论会被视为真正的舆论,而变化不定的舆论则可能被认为反复无常、不了解情况。在厦门市民反PX事件中,连岳等人充分发挥了议题管理功能,保证了舆论的稳定性和持续的强度。舆论的强度也可能受人们所把握的信息内容的影响。有很多证据表明,人们并不是很了解公共事务,可能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或者做出错误判断,因此对公众知晓权的维护非常重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非知晓型的舆论对政治的影响,常常和知晓型舆论同样重要。 五、舆论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社会学家库利曾说:“如果我们想看清其本来真面目的话,公众舆论应被视为一个有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对一些问题普遍同意的状态。实际上它是一个复杂的“成长过程,总是由过去延续而来,从来不会变得简单,而且其中只有一部分偶尔会与确定的行动统一起来。”“共同意见是舆论的基础”,这种观点的主要论点是:形成共同意见是做出决定的唯一方式,因而也是行动的唯一方式。换句话说,只有作为一种共同意见,舆论才可能发挥作用。 但实际上,这种认为只有当人们意见相合的时候才可能产生公众舆论的观点,包含着一种早期社会心理学的过时观念,即认为个体在正常状态下都是孤立的,社会生活的出现部分归因于这种孤立并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聚合在一起。正是这种思维习惯使得大部分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对某一个问题进行了深思熟虑和详细讨论的群体,可以不管其成员是否同意或反对就能达成一种公众 舆论。简而言之,从事件的发生到相关信息的传递,再到各种意见的汇聚、交流和互动,直到最后的决定及其影响,舆论的心理过程使被讨论的事件有所发展,并导致了行动统一体的产生。毋庸置疑,这其中决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注意、讨论等一系列过程都是为决定所作的准备。但是,决定仅仅是一个局部的甚至是表面的行动, 可能包括对不同寻常的意外事件的妥协和调整,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公众方面。对人类心理的真正理解都要求把舆论视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数人的同意和决定都只是过渡性的阶段。 舆论会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这首先是因为社会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针对各种新发生的事件,有可能出现各种意见的汇聚。 其次则因为舆论的存在是以公众的关心和持续的意见表达为前提的,如果 9 丧失了公众的关心和持续性的意见表达,舆论也就自动消解了。 第五节 舆论研究的重要性 学习舆论学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拓展和整合,以培养更深厚、更广博的学术观察能力。 舆论研究与社会发展同步,对公众舆论的把握对于民主社题会来说至关重要。具体理由如下: 1、民主国家的公共政策应当以民意为基础。 尽管对于公众在政策制定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有不同的理论看法,但所有人都承认人民应当对于他们如何被管理发表看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舆论与政策决策之间的有效互动,有助于社会稳定发展,并促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2、舆论某种程度上具有制约和监督功能。 舆论可能制约领导者的无能、腐败乃至错误判断。尊重民意可以有效地制约权利,以防止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可能存在的个人惑众甚至独裁的危险。 3、舆论帮助我们理解文化。 舆论与文化密不可分。除了一些美学产品,如艺术、音乐、舞蹈之外,舆论以意见的方式,反映文化中的规范、价值观和品味,因此有利于我们理解文化。 4、把握舆论规律有利于社会动员。 除去战时动员,即使在和平环境下也可能出现一些需要全体动员的事件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故等。领导人如果要进行说服式动员,就需要理解公众的态度、信念、价值观等等,此外还必须很好地把握舆论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以产生良好效果。 思考题: 1、公众(public)、大众(mass)与乌合之众(crowd )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试以一个舆论现象为例分析其中典型的舆论形态。 第二章 舆论形态的历史演变 舆论研究为什么要从历史研究开始,简单来说历史研究有两大作用:一是为了理解现在,即事物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二是因为历史会提示我们可能的选择。 10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舆论表现形式 ?第二节西方古代早期的舆论表现形式 ?第三节中世纪西欧的舆论表现形式 ?第四节近代以来的新闻传播与公众舆论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舆论表现形式 民族志的大量材料可以证明原始氏族公社的舆论存在。达尔文的研究表明:“原始人在很荒远的一个时代里,是受到同辈的毁誉的影响的。显然,同一部落的成员对他们认为是对大家有利的行为会表示赞许,而对被认为是邪恶的行为表示谴责。” “舆谔”被看成中国原始社会意见表达的最初形式。《吕氏春秋?淫辞》中有所谓的“今大木者前呼舆谬,后亦应之”的描写。“谔”是一种齐声歌唱,反映了语言成熟以前,原始社会人民在共同劳动中的一致表达和协作关系。 徐向红先生对中国古代舆论形态做了系统总结。他认为,受制于一些基本的社会因素,如自然经济、血缘伦理、集权政治和大一统观念,为维系宗法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中国古代舆论体制的上行路线表现为进谏和纳谏的统一,而下行路线则表现为教化与顺化的一致。具体而言,制度上较完备,包括采风制度、谏净制度、朝议制度、监察制度等;形式上较丰富,如奏疏、文章辞赋、诗歌民谣、传语时论、露布檄文等。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舆论形成方式,如辩论、讲学游说、察举策对、清议党议、人民上书等。 林语堂先生对中国古代舆论早有研究,他在1936年出版的《中国新闻舆论史》一书中提出,即使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中国的舆论仍然是强大的,民众对统治阶级的批评甚至比西方更加强烈。 第二节 西方古代早期的舆论表现形式 在西方历史上,虽然直到18世纪才使用“舆论”一词,但和舆论十分相似的现象在许多历史时期都曾经出现。《不列颠百科全书》曾经记载了古代埃及的一首诗,反映出一种舆论的激变。关于民众度的类似说法也可以在巴比伦和亚述的历史中找到。古代以色列的先知者有时向民众辩护政府的政策,有时则呼吁民众反对政府。在这两种场合中他们都关心舆论的变动。 最为典型的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顾准所著的《雅典城邦制度》中,详细描写了雅典民主制如何仰仗民意。所有公民有权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集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于一身;公民大会定期召开,任何公民都有创制权,在会上自由发言和进行讨 11 论;公民集体商议决定国家一切大事,最后决议以简单多数票通过;所有其它国家机构,或者是公民大会的派生物,或者直接对公民大会负责。 罗马时代,“公民会议”发展为“部落会议”和“百人团会议”。会议在牛栏形的围场举行人们可以个人身份发言,多数表决决议。开会时,平民也可以组成“院外”集团,从事演讲和游说。不过和古希腊一样,实际参与的人数很少,公民会议也经常被操纵,真正表达民意的方法是罢工和暴动。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平民多次举行总罢工。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的舆论表现形式 在中世纪的西欧,人民生活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活动和态度都受制于个人的生活状态,但是类似舆论的现象仍然可以再宗教人士、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中看到。宗教争论、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斗争,以及各国的改朝换代等等,都需要运用说服来争取追随者或统一支持者们的意见。 从13世纪末开始,卷入时事争论的人群稳步扩大。主要原因是,教育在世俗人群中迅速增长,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兴起导致出现一群作家。 15世纪活字印刷的发明和16世纪的新教改革进一步增加了能够对时事争论形成意见的人数。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被刊印,并在整个欧洲传播,尽管这有些违背他本人的愿望。除了神学类著作外,路德还进行了其它一些主题的写作,如对土耳其之战、农民起义和高利贷之恶等。他的有力表述遭到他的很多世俗的和宗教敌对者的强烈反对,但却导致了对当时的重要事务怀有意见的社会群体的日益壮大。和时事评论员,那些要巩固民族国家的国王们也急切地需要他们。 第四节 近代以来的新闻传播与公众舆论 近代早期最大的新闻中心是金融交易市场。 随着在诸侯的封地支付文官薪傣和士兵薪炯制度的施行,王公们发现必须借钱。反过来,银行家们则需要详细了解王公们的信用、他们的政治前途以及他们在臣民中的声望。所有各种政治和经济的信息汇集到安特卫普、里昂和纽伦堡等借贷中心,这类信息导致了银行界的一般舆论。交易所的意见常常见于当时的各类稽中。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之所以被认为消息灵通,就因为英国王室的财政代表托马斯?格雷欣爵士和安特卫普交易所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大约在1600年出现了第一批定期出版的报纸。开始是一周一期,到17世纪中叶就改成日报。印刷的报纸通常都是出自早就开始出版手写报纸的通讯社。1631年法国创办了《国家报》( Gazette )。1665年英王查理二世以此为样板,出版发行了《伦敦报》( Gazette of Lodon)。官方报纸向所有臣民发布公告。但通常 12 他们并不能到达“普通人”那里,最多只能到达“有教养的阶层”。当局对一些非官方报纸采取严密的新闻检查,重点在境外新闻、宫廷新闻和一些贸易消息。 到17世纪末,杂志作为报纸的补充已经开始出现。杂志上所刊登的主要不是信息,而是教诲文章,乃至批评和评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章。1709年,第一期道德周刊在英国推出。新杂志和咖啡馆生活密切联系,以至于随意翻阅某期杂志,都可以完整地复述出咖啡馆里的生活。而进咖啡馆的人也已经形成广泛的圈子,以至于这样一种上千人的圈子,必须要依靠一种媒介才能组织起来并维持下去。报刊文章不仅被咖啡馆成员当成讨论的对象,而且还被看成是他们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报刊的发展外,在英国革命期间,“舆论”也有诸多其它形式的表现。自1680年以来,就有多次的民众请愿活动。在1701年和1710年,某些请愿曾迫使议会解散,但是这些呼声基本上被国王利用。到70年代,公众集会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频繁。政治结社也大量涌现。 大约在18世纪中叶前后,法国也出现了具有政治批判意识的公众。在18世纪前半叶,哲学家们的批判集中于宗教、文学和艺术。百科全书派则转向关心道德以及政治道德问题。18世纪后半叶,受英国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俱乐部中的“绅士团体”,更为关心经济问题。 在德国,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的思想家们给出了关于公众舆论的各种定义。最为详尽的描述是德国诗人维兰德1799年提出的。他密切关注了在法国以及随后在西欧其它国家的风暴性事件后写道:“就我的理解,舆论是在全体人民中逐渐生根的。那些团结成一个群体的人们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因此就使这种舆论占上风,人们随处可闻。意见不知不觉地占据了绝大多数人的头脑。即使在有些场合下人们不敢高声表达,意见也可以从越来越响的压抑的咕唯声中被觉察出来。然后只要有一些小小的空气开口,它就会强有力地迸发出来。它会在短促的时间内改变所有的国家,使整个世界呈现出新貌。” 随着代议制民主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建立,公共性成为国家机构本身的组织原则,公众舆论被视为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基础。“现代国家把人民主权当作其自身存在的前提,而这种主权就是公众舆论。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如果没有将公众舆论作为一切权利(能够对所有人产生约束力的决定权力)的起源,那么,现代民主政体就缺少其存在的根据。”但根据哈贝马斯等人的分析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结构转型公众舆论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按照舆论的现代意义,难以把舆论的源头追寻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有哪些已知的意见表达形式, 13 2、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哪些意见表达形式可以被视为舆论形式, 3、如何理解西方宪政民主制的发展对现代舆论观的影响。 第三章 舆论概念的历史发展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对舆论概念进行了精辟的阐释探寻和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舆论观,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舆论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舆论观念与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以及制度演变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一节 古典主义舆论观 ?第二节 早期的现代主义 ?第三节 早期的宪政民主理论 ?第四节 舆论概念的美国来源 第一节 古典主义舆论观 在西文中,“舆论”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opinio,意指“众人的、没有得到充分论证的 不确定的判断”。因此,希腊哲人们最早对舆论的缺乏知识性进行了批判。 色诺芬尼(Xenophanes)第一次提出意见的或然性,并认为舆论盛赞体力和角力往往胜过重视可贵的智慧。他的学生巴门尼德( Parmenides)更加明确区分意见和真理,把意见判为“凡夫俗子”们的日常舆论,而把真理视为只有哲学家们借助理性才能攀登的山峰。 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第一人,柏拉图Plato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他的《理想国》的核心主张之一,便是“哲学王”依据代表“善”的知识进行统治,社会成员依自己的享赋才干在政治生活中各安其位,各尽所能,达到社会和谐。柏拉图认为,公民不能理解政治的复杂性,因此统治者不必关心公民的要求。所谓舆论,其实是一些变化无常的判断,介乎有知和无知之间,不能和知识相提并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既然公共利益应是权力行使的目的,既然政治其实是公民的共同事务那么公众舆论便当然应当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虽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民的态度很重要并值得重视,但他并没有把舆论理解成我们今天所谓的“人民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在他眼中,舆论等同于价值观、规范、和文明的品味。 14 第二节 早期的现代主义 经过漫长的中世纪,西欧的民族国家陆续形成,君主政体逐渐代替封建政体或自由城市制,成为西欧普遍的政体。以意人利的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和英国的霍布斯Hobbes为代表的思想家,最早开始对现代国家、现代政治的特点进行理论探讨,因而被看成是早期的现代主义者。 1513年,马基雅弗利发表的《君主论》。他认为,人类被暂时欲望和舒适说困扰,因此不能自我统治,而只能被仁慈的君主所统治。他写作《君主论》的目的,在于给各种君主筹划富国强兵政策。 霍布斯和马基雅弗利一样,对人性持一种消极的看法。在《利维坦》一书中,霍布斯认为,人生就是“孤独、贫穷、贪婪、粗野并且短暂”。作为一个坚定的王权主义者,他认为建立国家的核心目的在于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生命安全。作为一个早期的“契约论者”,霍布斯认为舆论对国家的形成非常重要。 从柏拉图到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早期政治理论家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关注基本人性。他们认为,如果把握了人作为政治动物的基本特征,就可以更全面地探索他们在政治中的行为了。 第三节 早期的宪政民主理论 洛克的《政府论》成为英美现代宪政民主制度的最重要的理论支撑。他强调政治权力必须尊重民众的各种权利,否则便会演变为暴政。这些限制首先是权力的分割制衡及法律制度,但也可以是本国历史固有的政治传统和习俗。因此,洛克把“舆论法则”作为一个范畴,与“神法”、“民法”相提并论。 18世纪政治思辨的中心转到了法国,洛克的哲学成为法国启蒙思想的基础,并经由孟德斯鸡Montesquieu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他认为“法律的责任只是惩罚外部的行动”,惩罚思想,就像一个人梦见割断别人的喉管就要被处死一样,只能导致“大暴政”,“如果不谨慎的言辞可以作为犯大逆罪的理由的话”,必然是最为严酷的无端和专横。 和洛克一样,卢梭非常关心个人权利,他也极为推崇社区的价值以及人们彼此相互尊重和倾听的需要。和霍布斯的君主主权论不同,卢梭明确提出人民主权论,认为主权在民,人民可以定约,也可以解约,甚至可以革命。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不仅突出了洛克的舆论法则所强调的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边沁Jeremy Bentham曾大量写作关于舆论的话题。他最感兴趣的是舆论如何成为一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换句话说他认为舆论是一种力量,通过阻止人们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来保持社会平衡。人们害怕舆论,就不敢超出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边界。托克维尔也有类似的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的手段的观点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 15 中托克维尔还提出了政治平等及其与大众舆论的关系的著名观点。他发现,在一个特别不平等的社会如贵族制中舆论并不被特别看重。 在托克维尔描述美国政治的同时,马克思则从完全不同的立场思考和描述政治与社会生活马克思对现状完全不满,他确信民主制正在被资本主义力量所腐蚀。马克思并不常使用“舆论”一词,因为这个词在当时的德国哲学思想中并不常用,而是直到19世纪晚期才开始流行。 黑格尔Hegel深受卢梭的影响。他的“国家理念”、“民族精神”与卢梭的“公意”有相似之处:“作为民族精神的国家构成贯串于国内一切关系的法律,同时也构成国内民众的风尚和意识。”他认为政府必须给人民一个表达意见的出口。实际上,黑格尔的思想更接近于柏拉图,即认为民众的心智不能理解现实,认为政治必须避开公认舆论的影响。还进一步强调了民意的立法功能。 总的说来,对法治、宪政、权利、契约政府等的要求构成了17-18世纪西方政治思想的主流,并在19世纪产生了主要的实际后果。到18世纪末期,公众舆论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理解,指的是“有判断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活动”。 第四节 舆论概念的美国来源 18世纪后期在美国发生国了一场关于公众舆论在政治中的角色的争论,其核心是大众舆论mass public opinion的地位问题。联邦党人在他们的文章中把“激情”、“波动”、“暴力运动”和“即时的错误与错觉”与公众相连。在这场争论中有三个人特别活跃:汉密尔顿、麦迪逊和杰斐逊。 汉密尔顿认为,公众是不能信任的。人民不了解政府面临的问题,容易感情用事、自私自利。大多数人都反复无常,为了寻求保护,会轻易转向任何能为他们提供最大福利的群体,这就会造成政府不稳定,动乱频仍。因此政府应当被少数优秀分子控制。有智慧和社会地位的人应当拥有决策权。 同为精英主义者的麦迪逊同意汉密尔顿的观点:公众消息不灵,缺乏一致原则。在《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中,他认为社会总是被分成两部分:有产者和无产者,有产者更有能力统治。他更进一步指出,民众因各种为争夺权力而分化,因此不能信任他们进行决策。 杰斐逊关于公众舆论的观点则与前两者截然不同。他认为,美国独一无二的环境允许广大公众参与国家事务。美国有广阔的土地,主要是一个农民国家,“土地的耕种者”是最有价值的公民。在他看来,主要由农民构成的公众,有能力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参与政治这种能力还将因教育的普及而进一步加强。 第四章 舆论测量方法 16 随着现代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舆论测量成为舆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对于如何测量舆论存在着许多争论,但是一般说来有四比较常用的方法:民意调查法、焦点小组讨法、控制实验以及大众的内容分析法。近年来,网络调查也逐渐兴起。 ?第一节 民意调查 ?第二节 焦点小组讨论 ?第三节 控制实验 ?第四节 内容分析 第一节 民意调查 几十年来,由于数理统计以及电脑的快速发展,民意测验的实际运作无论在质或量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尽管如此,民意测验或社会调查,本质上仍属于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的行为。因为从调查的过程,例如问题的选择、问卷的设计、样本的选择,以及对结果的诊释来看,人为的主观态度还是占主要部分。统计及电脑仅是一种辅助工具,真正决定民调的主要还是一些人为因素。目前民意调查已经发展成为年收入上亿美元的工业。专业调查公司、学者、市场研究者、政府部门、大众媒介等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 民意测验的基本过程 ?一、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确立 ?二、从总体中抽样 ?三、问卷设计 ?四、调查实施 ?五、资料分析 ?六、调查结果发表 一、方案的确立 1、设计方案首先要确立调查目标。 研究者要明确他们想通过调查获得什么。学术调查最重要的目标在于理论解释和假设验证,因此学术调查常常关注理论框架和主题研究中的假设。商业调查则更多从客户兴趣中获得目标,目标常常来自当前媒介的热门话题或利益群体的关注焦点。新闻媒体可能想了解人们对当前若干话题的态度,而利益集团则可能想了解公众对相关的立法议题的态度。 17 2、明确地定义问题是保证调查效果的重要条件。 问题的定义包括对整个问题的叙述以及确定研究问题的具体组成部分。在定义问题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对二手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行初步的定性调研,访问相关的行业专家和决策者等等。 3、明确地定义问题之后,就需要进一步寻找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如寻找相关的理论框架或客观证据以确定调查的变量或指标,提出相关的假设,设计调研方案。设计方案中一般应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调查方法的选择、测试问卷、抽样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多项内容。 二、从总体中抽样 从理论上来说,全面性的普查 (census)当然要比抽样调查准确得多,但是在现实环境里,除了人口普查,绝大部分社会及民意调查都采取抽样方式。即使是全国人口普查,实际漏查的人口也常在千万以上。总体规模越大,就越不容易进行全面普查。 抽样理论的基本假设在于,个人能够代表典型群体。因为在相似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可能有相似的意见,所以没有必要和所有人逐个交谈。 抽样方法可以简单地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种。 1、 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 概率抽样,又称随即抽样(random sampling)。这种抽样过程是任意而且随机的,因此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而且大于零)的机会被抽中,同时每一次的抽样与下一次的抽样完全独立,彼此没有任何关系。以随机方法进行样本抽取,能帮助我们从局部得到总体的概况描述。 在概率抽样中,在保持“随机”这一前提下,还另外发展出几样抽样法: (1) 简单随机法:在总体数量不庞大、个体同质性较高的情况下,可以 用统计学的乱数表或电脑随机抽样的方式,保证每一个个体都有相 同机会被抽中为样本。 (2) 分层抽样: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目的,将庞大而有特质分歧的总体, 按照特质分成不同的组,再以随机抽的方式,从每一组中抽取需要 的样本数。这样抽取的样本,每一个元素可以代表它所属的组别的 特征。 (3) 系统抽样:又称间隔抽样。例如,要从一万页的电话薄中选一千人 为样本,就可以先根据随机抽样法选出第一人后,以后每隔十页再 随机抽取一人。系统抽样使用方便,但取决于元素异质程度的重要 18 性。 (4) 多级抽样:也称多段抽样,即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抽样单位。比如 调查中国农村家庭电话普及状况,可以把县作为第一级抽取单位, 把乡作为第二级抽取单位,把家庭作为第三级抽取单位。 (5) 集群抽样:为了节省调查的费用,先行调查总体特征,将同质性高 的次级群体集中起来,再从这些群体中抽出小集群,然后对这些集 群内的所有成员进行访问调查。 2、非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又称立意抽样(purposive sampling)是依研究者的意志来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本。 之所以如此,一是方便,由于条件所限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这种方法不能通过样本推断总体,因此娱乐性强于科学性;二是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总体中各单位元素具有很大差异性为确保左右两极以及中庸的元素都有接受调查的机会,特意采用计划性的抽样方式。 非概率抽样是靠调研者个人的判断来进行的抽样,其中较为普遍的有以下几种: (1) 方便抽样(convenient sampling):就是从便利角度选取样本,比如在大街 上进行拦截访问,利用客户名单进行调查等。这是所有抽样技术中花费最 小的,样本逞可以接近的、合作的、易测量的。 (2) 判断抽样(judgmental sampling):研究者根据主观判断来选择他所要进行 调查的样本。判断抽样的价值完全依赖于调研者的判断、专业程度和创造 性。其结果同样不能用于推断总体。 (3) 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可以看成是加配额限制的判断抽样。首先需要 确定目标总体中诸如性别、年龄、职业等指标的配额,然后在按方便抽样 或判断抽样选取样本元素。配额抽样的人为主观因素非常强烈,样本代表 性也有限,除非特殊目的,一般不宜采用。 (4) 滚雪球抽样:先随机选取一些被调查者,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所研 究的目标总体的调查对象,持续下去,就会形成一种滚雪球效果。它可以 大大增加接触所需群体的可能性,一般抽样变差与费用也较低。 关于样本大小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总体、精确度、边际效应。 总体: 19 首先,总体的选择必须正确,否则根据错误的总体选样,样本越多,误差也就越大。 其次,总体中各元素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程度也是决定样本大小的重要因素。同质性越高,我们所需要的样本数目就越小。如果扩大样本数目,就会明显增加其可信度。对于异质性较高的总体,增加样本数目的目的,就是要接纳总体内不同特性的次级团体,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精确度: 经多年研究,统计学家们己经替我们准备好一系列科学化的、有系统的样本量表。 比如调查10万人中有多少人有大专学历,如想达到95%的准确度必须有384个样本,如果要达到98%的准确度就必须有2345个样本。由此可见,对准确性的要求是决定样本大小的关键。 边际效应: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一定数量的样本,对于增加准确度会有显著的提升效果;但是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往上提升,或许就要增加好几倍的样本数。因此民意调查在经费、人力、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要精确度达到可接受的程度,就没必要为了我提高些微的准确度而以几何倍数扩大样本数量。 三、问卷设计 、问卷的构成要素: 1 开场白:先向对方礼貌问候,以免给人突兀的感觉。 自我介绍:表明访问的身份和主持调查的机构。 任务介绍:说明调查工作的目的以及如何处理调查的资料。 所需资料:扼要说明该调查需要哪一方面的资料。 为什么选择对方:说明选择调查对象是基于随机抽样或者受访者条件符合研究需要。 受访者基本资料:根据调查目的,请求对方提供必要的个人资料。 说明回答方式。 热身问题:顾名思义,是在调查正式开始之初问的一些问题,目的是要协助 受访者逐步熟悉并切入主要问题。虽然这部分题目从表面看与主题无直接关 系,但分析结果时常能提供一些背景资料。 20 结尾:问卷结束前,应对受访者表示感谢。 2、 问卷题目设计 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比较常用。 封闭式问题就是针对问题提供可供选择的答案,被调查者只能在规定的答案范围内进行选择。在封闭式问题中,不同受访者的意见差异,可能会由于迫选式回答而被人为消除。 开放式问题不提供选答案,而给予受访者较多的自我表达机会。开放问题相对复杂,目的在于引出受访者独特的见解、观点或目标,特别有助于预备性调查,也有助于了解动机,以寻求对答题者行为的解释。 渗透式问题也很常用。因为回答者不可能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观点,渗透式问题可以滤掉一些对某些问题不知晓或不在意的人。渗透式问题有助于避免不是建立在特定信息上的随机意见或门外汉意见。 探查式问题寻求对回答的更详尽清楚的理解比如在提出某问题后,还能进一步问“还有吗,”活着如果某人表达了某种观点,进一步的问题可以是“为什么如此,”探查式问题可以确保回答者完整解释他们的回答。 四、调查实施 民意调查中,除了方案设计和样本选择之外,调查实施方法也甚为关键。一般最常采用三种调查方法:面谈、电话和邮寄。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调查己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入户访问 1 这种方法最有利于深度询问,问卷回答率高,质量易于控制。入户访问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访员携带事先准备好的问卷,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对受访者直接访问,由访员直接填写问卷。另一种是访员登门之后,进行完自我介绍、任务解说和填表指导后,留下问卷先行离开,过一段时间再来回收。 2、电话访问 就是选取一定的受访者样本,过拨打电话,询问问卷上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在访问过程中用笔记下答案由于电话访问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因此很受业内人士的重视。目前美国电话访问率己超过60%,超过了入户访问。在中国,电话访问在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中的使用率也已达到40%仅次于入户访问。 3、邮寄问卷调查 是把问卷制成邮函,直接寄给受访者,由他们填写后寄回。问卷可制成明信 21 片方式,或用一般信纸,然后附上信封。邮寄问卷调查的空间广,一般不受地域或交通通讯的限制。 4、网上调查 和传统方式不同,网上调查只针对网民进行,主要以互联网为平台,受访者在某个设定的站点或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填写问卷并发送给调查机构。网上调查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问卷形式更具个性化、更有针对性和亲和力。 五、资料分析 民意调查的数据分析技术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观察的结果能够成为真实结果的概率是多少, 2、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度是多少, 3、所提供的解释强于另一种相对的解释吗, 数据调查的第一件事就是描述每一个变量的分布,把问卷中的选择答案累计起来就会形成不同的频数表。频数表可以是表格形式,也可以画成直方图、条线图或饼形图等,显得更为直观。 最常用的均值分析包括简单的均值和加权均值。它在满意度调查中应用广泛。 交叉分析主要用于反映不同群体对某一民意调查内容的看法差异,也可用于反映不同民调查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子聚类分析实际包含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是回归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两种方法,但由于二者通常结合使用,并且因子分析一般作为聚类分析的前提,因此统称为因子聚类分析。 联合分析,即通过要求调查对权衡后做出的选择,间接地计算出各种属性的重要程度。 对应分析包括一元对应和多元分析两种类型。一元对应分析侧重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多元对应则侧重分析多个变量与一个被选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调查结果发表 这是整个民意调查的总结阶段。当先前调查收集的各种数据,经过分析查证确定无误之后,就要将这些数据连同其背景,写成一篇可读性高且具有实质内容的报告。 其内容包括: 22 1、标题:明确表示民意调查的主题思想和相关内容副两个标题。标题可以是单标题,也可以有正副两个标题。 2、引言:可以对课题的由来进行交代说明,也可以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简介。 3、正文:是对整个调查课题的完整叙述,应当包括最初的调研目的与内容、样本情况、基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主要发现和相关分析等。 4、结尾:主要从调查角度对调查所得提出进一步的分析和建议。 5、署名和声明:注明调查机构和调查组成员名单、调查及完稿时间以及报告版权所有项目内容。 第二节 焦点小组讨论 ?焦点小组讨论的一般方法 ?用焦点小组讨论法研究公众舆论 ?焦点小组讨论法对舆论研究的独特贡 ?焦点小组讨论与舆论分析 ?研究与发现 一、焦点小组讨论的一般方法 焦点小组讨论时在一种自由放松、无威胁的环境下,通过精心设计的讨论,来获取人们对某个有兴趣的特定问题的认识。一般焦点小组会组织6-10人参加,也可以少至4人或多至12人,一般持续一到两小时作为一种社会学方法,它曾经被舆论研究所忽略,但现在又逐渐被运用于市场研究、竞选咨询以及新闻和学术研究。 焦点小组讨论的优势: 1、它可以考察在意见表达和形成过程中社会互动的作用; 2、它把灵活深入的访谈和与更多的人谈话的能力结合起来; 3、讨论的开放性能使预见不到的意见产生,通过互动来避免研究的狭隘和偏见; 4、它们还可以寻求定量研究的一般性和定性研究的深入性之间的折中。 焦点小组讨论的局限性: 1、 它的研究场合不如参与式观察自然; 23 2、 研究者的控制能力也弱于深度个人访谈或控制实验研究; 3、 研究结果不如民意调查结果那么容易分析和得出结论。 二、用焦点小组讨论法研究公众舆论 焦点小组讨论被用于各种舆论研究题目。虽然研究的题目不同,但关于舆论形成和表达过程的结论却很相似。这些结论都认为:舆论是动态的、复杂的,意见的建构和再建构都不实际上,焦点小组法至少以两种补充的方式应用于舆论研究:一是作为传统民意调查方法的校验或补充;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 方法反应舆论形成中被传统民意调查方法忽视的方面。 三、焦点小组讨论法对舆论研究的独特贡献 焦点小组讨论能揭示舆论的形成过程,暴露这一过程中隐藏的特点,并显示舆论的社会性它可以成为个人表达隐藏观点的催化剂,它实质上是鼓动人们“大声思考”,因此成为观察意见形成的窗户。 四、焦点小组讨论与舆论分析 焦点小组讨论研究的另一个项目是关于媒介在形成公共话题中的作用在此研究中有两项观察:一是舆论的易变性以及人们针对复杂问题时是构建而不是回忆他们的意见的方式;二是大众媒介特别是电视和互联网在意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传统的民意调查方法是舆论研究最有价值的工具。但只有焦点小组提供了不一样的途径,既和传统方法相联系,又避免了对这些认知过程的过分简单化。 五、研究与发现 经过对不同媒介内容的广泛分析,研究者发现,媒介运用不公正、代言和认同等框架进行建构时,对不同话题各有侧重。而公民在自己的发言中使用这些框架的程度和媒介框架有很大的联系。 通过仔细分析小组讨论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研究者发现,在讨论公共问题时,人们所运用的媒介内容远超出一般新闻的范畴,因此也需要某种更广泛的框架。比如,在讨论一些积极肯定的行动时,几个小组的成员都谈到他们看过的公益广告,如美国黑人基金会的口号“A mind is a terrible thing to waste"。同样,在讨论核力量时,一些电影情节也被用于支持观点。 第三节 控制实验 ?一、从霍夫兰小组的研究开始 ?二、新闻、框架与民意 24 ?三、其它方面的控制实验研究 ?四、控制实验的优缺点 一、从霍夫兰小组的研究开始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尝试用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实验的办法考察人们政治态度的转变。其中最著名的是霍夫兰心理小组在二战中进行的美国陆军试验。在二战中,卡普拉电影公司受命拍摄了题为《我们为何而战》的系列影片,用于训练新兵,提高他们的士气,使他们明白战争的重要政治意义。霍夫兰小组则受命对这些影片的宣传效果进行评估。他们在研究中运用了许多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很多实验中,新兵们被分成两个组:一是实验组,二是控制组。实验组观看相关影片,接受特定“刺激”,控制组则不观看相关影片。在实验组观看电影的前后,两组成员都回答问卷。结果表明,影片确实发生效果。观看影片后的士兵更愿意为太平洋战争而冒生命危险,影片对士兵了解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尤为有效。 二、新闻、框架与民意 有一些实验强调某种媒介内容,如新闻框架,而另一些则强调媒介技术本身。例如,有一项研究考察人们从电视、新闻杂志或报纸上是否能获知更多的政治议题。结果发现被试者从电视和新闻杂志中比报纸中获得更多知识。这一发现可能是源于不同媒介记者所使用的不同的新闻技术,也可能和人们对媒介的实际使用有关—不同的新闻源适应人们不同的生活和日常信息获取模式。无论如何,实验有助于研究者理解媒介影响政治思想的方式。 三、其它方面的控制实验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态度形成和舆论的实验并不必然和媒介或记者反映世界有关。例如,麦格劳和哈伯德的说服实验。他们对于人们如何处理与政府官员的传播过程感兴趣,特别是关于人们是否接受对其行动的司法解释。他们发现公民的预存立场和人格特点影响了他们解读官员的说服性信息。在实验中,被试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群体中,得到包含说服内容的材料,以及一些关于其知识水平、成熟度和人格特征的测试表。这种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测试了一些修辞家几百年来得出的一般假设。 实验室环境可以使研究者控制人们的听和看,从而侧重他们对这些刺激材料的反应。意见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而实验室则可以非常切近和生动地观察到效果。 四、控制实验的优缺点 实验研究的优点在于: 实验可以使研究者紧密控制项目和被试者。研究者本人决定对实验对象的 25 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以及对态度的测定。由于严格的控制,研究者可以推断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的弱点在于: 其所选择的焦点非常狭窄,并且每次只能考虑有限的变量。其内在和外在的合理性经常出现问题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对象是否对一些实验有预先假定,这些假定无论是以特定的方式,还是以更模糊的方式存在,都有可能导致实验的危险。实验研究的最后难题是,他们只记录短期效果。 第四节 内容分析 媒介内容则是另一种测量舆论的方法内容分析是对媒介内容进行系统量化的研究。 ?媒介内容与舆论共振 ?如何进行内容分析 ?与内容分析相关的问题 一、媒介内容与舆论共振 流行的内容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他们和文化规范价值观或大众情感发生了共振。虽然有多种方式了解舆论,但对于大众每天消费的大众媒介的内容进行分析常常是有用的。如果我们知道人们喜欢读什么、听什么或者看什么,我们就能很好地了解他们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态度。 首先,如果我们了解人们使用反映公共事务的媒介的习惯,我们就能揣测他们对公共事务的一般态度。 其次,无论是对一个全球高峰会议的新闻报道内容的分析,还是对一个流行的喜剧的分析,都非常复杂并要求谨慎和精妙。 内容分析的九个步骤: 1、选题。选题不同,研究重点就不同。 2、提出一个假设。在收集数据之前,我们必须提出一些可以通过内容分析加以检验的独特的假设。 3、操作词汇。假设中的关键词需要在内容分析开始之前被定义。 4、确定一个样本。 5、编制一个编码单。 26 6、训练编码者。 7、进行编码。 8、分析数据并计算编码者的相互可靠性。 三、与内容分析相关的问题 第一、研究者必须非常谨慎地收集文本样本,否则内容分析的结果就会令人怀疑。 第二、研究者必须要提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编码图式。编码图式会反映研究者的偏向,因此需要非常谨慎。 第三、内容分析常常强调媒介显在的而非潜在的内容。内容分析常常告诉研究者媒介文本的表面含义,而不是文章或电视节目对读者和观众无意识的效果。 思考题: 1、民意调查中样本的选择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焦点小组讨论最适合什么样的舆论研究, 3、控制实验研究有什么优缺点, 4、内容分析法一般遵循哪些基本步骤, 第五章 态度与意见表达 ?第一节 意见与态度 ?第二节 态度与信念 ?第三节 态度与情感 ?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 ?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 ?第六节 刻板印象与偏见 第一节 意见与态度 意见是态度的表达,意见和态度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意见(opinion)常常被定义为课观察的对某些问题的言语反应。而态度则是内在的心里趋势。 27 其次,虽然意见和态度都表明赞同或者不赞同,但态度一词更带有感情色彩,比如喜欢还是不喜欢,而意见则更多带有认知色彩,如支持还是反对某政策,是有意识的决定。 最后,态度传统上被看成是对某一大类的刺激的较长期的趋向,而意见则被认为更具情境性,在特定的行为场景下发生,并且和某一问题有关。 态度研究有比较长的历史,而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态度的定义各有侧重。一是侧重强调从朗格时代起就为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二是侧重于认知,强调的是态度内在的信念组织。三是侧重于将态度看成是情感的标志,并主张以赞成或不赞成、喜欢或不喜欢等情感反应来界定态度。除开这三种观点之外,后来的学者大都倾向于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部分组成。 认知包括个人对某个对象的认识与理解、赞成与反对的陈述内容。 情感是个人对某个对象持有好恶,也是一种内心意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不是行动本身,而是行动之前的思想倾向。 第二节 态度与信念 意见是态度的表达,而态度的基石则是信念。 信念是个人所拥有的关于事物或行为的信息,是外部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当外部世界在头脑中再现时,世界变成已知。因此,一个人的信念构成了他对自己及自身环境的理解。 信念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描述性信念;二是评价性信念。描述性信念以经验为基础,在事物及其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评价性信念则把价值观和事物联系在一起。 如图所示: 意见 态度 描述性信念 评价性信念 信念 28 第三节 态度与情感 达尔文在《人与动物的情感表达》中最早描述了情感。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们很早就确定了情感在理解心理过程中的作用。然而,随着行为主义从20世纪20年代直至60年代的持续兴盛,研究者更关注可观察到的特定行为,而较少涉及情感。 直到70年代,心理学家们才认识到,需要把情感包含到心理学中去,因此最近二三十年来,关于情感的不同思想和方法才逐渐发展起来。新的研究表明,情感对于我们如何行动、思考什么以及我们是谁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 大体上,我们将态度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大类。直接测量的方法包括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等,间接测量则包括投射技术、生理指标测量、反应时测量等。 一、直接测量的方法 1、里克特量表先从被试那里收集有关的态度反应,然后给每一反应标上1-5或1-7的量表值,再要求回答问卷者标出特定态度对象的分值。然后将问卷中的每一项态度得分累计,得分越高,态度就越趋于肯定。这种方法又被称为累加量表。 2、法瑟斯顿量表与里克量表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它是一个11点量表,可以很好地反映比较兑现个之间的席位差别。 3、第三种直接测量法是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奥斯古德等人创立的。该测量方法的基本前提是:态度由人们赋予关键词或概念的意义所构成,而这些意义可以通过语词联想的反应加以确定。 二、间接测量方法: 1、投射技术:最有代表性的当数主题统觉测验,这种方法通过让人们用看画编故事的形式来测量内心心理状态,如成就动机等。 2、生理指标测量:通过检查被测量者的生理变化来测定其态度。 3、反应时测量:是以备测量者的行为举止作为态度的客观标准来加以观察,其基本假定是:行为是态度的外在表现,因此可以通过身体距离、目光接触等非语言的沟通来测定人与人之间的态度。 29 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 对舆论学者来说,预测人们的反应非常重要,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联系则是理解人们对许多问题的意见的关键。 一、拉皮尔实验 二、通过态度预测行为 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因素:态度的特殊性、个人差异、社会及情境因素、测量方法。 三、理性行动理论 美国学者费希伯恩和阿泽恩(Fishbein and Ajzen)在1975年提出,他们认为大部分的行动都是受一是控制的。因此,一个人是否采取某一特定行动,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意向。 如图所示: 个人有关行为导 对行为 致某些结果的信 的态度 意向 行动 念以及他对这些 个人有关特定个 结果的评估 主观行 体或群体认为他 为规范 应不应该采取行 动的信念以及他 理性行动理论包含四个基本要素: 遵循这些特定参1、对行为的态度,包括行为信念和对行为后果的信念; 照的动机 2、主观规范,即个人或群体认为应当进行或不应当进行的行为规范; 3、行为动机,即进行特定行为的动机; 4、实际行动。 理性行动理论最有助于考察舆论研究中个人对他人的认识。个人关注他人的 30 期待,以保证某些意见比其他意见更能被接受。因此,理性行动理论能用于意见表达时所包含的规范和动机。 四、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是阿泽恩从理性行动理论发展出来的。对被要求的行动,或者超出个人控制的行为,可以用修正后的计划行动理论来解释。 指向行为的态度 主观规范 行为意图 实际行为 知觉到的控制感 在舆论研究中,计划行动理论有助于关注个人意见的目标。在某些方面它比较类似于功能理论,但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关注意见表达的目的,而不是持有某种意见的动机。 第六节 刻板印象与偏见 一、刻板印象 绝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把刻板印象定义为“关于一个社会群体成员的性格特征的成套的社会共享的观念”。刻板印象常常为社会中的许多成员所共有,这些刻板印象往往不是来自直接经验,而是非直接的、来自他人的讲述或者媒体的报道。 心理学家塔基菲尔认为,刻板印象对个人及社会具有一定的功能: 1、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刻板印象突出强调某些事物的特征,它能使我们认识世界的复杂性。价值功能Value Function。刻板印象具有评价功能,它们直接影响个人价值体系和对自我的认识。个人会将自己所在的群体与其他群体比较,并通过刻板印象来保持本群体的优越感。 2、解释社会因果关系Social Causality。为了理解复杂的、大规模的不幸社会事件,人们常常把受排斥的一些群体视为替罪羊。 3、使社会行为正当化Social Justification。就是用特定的偏见来使自己对其他群体的行动正当化。 4、解释社会差异Social Differentiation。按照塔基菲尔的观点,借助刻板印 31 象解释社会异是种族中心主义的进一步延伸。 二、偏见与歧视 人们常常混淆偏见与歧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偏见是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歧视主要指基于偏见而做出的不公平、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可以说偏见与歧视的关系是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但有时候两者却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相关。怀有偏见态度的人不一定会表现在行为上。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意见与态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如何理解态度、信念与意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理性行动模式与计划行动理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第六章 舆论的个体性影响过程 ?第一节 知觉——判断论 ?第二节 动机——功能论 ?第三节 行为主义条件论 ?第四节 认知反应论 ?第五节 一致论 第一节 知觉——判断论 意见是态度的表达,而态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个人的知觉和判断为基础的。 知觉不同于感觉。感觉是指人们对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感觉的提升,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性的认识。在整体性认识也就是知觉的基础上,个人会形成判断,从而产生各种态度和意见。 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1、适应水平 一个人的适应水平会成为其反应判断的中立点。适应水平论强调,我们对外在刺激的判断和反应,与我们先前的适应有关。我们对外在事物和他人所作出的判断和反应,很可能依据的是适应水平这一主观标准而非其他客观标准。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halo effect,指评价者对他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因其中某一项 32 较高而普遍偏高这一效应体现出一种对他人评价的宽容,因此又被称为慈悲效应leniency effect。 3、归因错误 归因也属于知觉判断过程,是指人们除了会对他人和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之外,还会进行一些推断和原因解释。 4、 自我意识 人的认知和判断偏差也常常与个人的自我意识self-concept有关。当信息与我们有关时,我们会更为关注并进行快速的加工。即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当我们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时,同样会出现潜在的偏见。 5、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又可称为人际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我有,你有,他也有。特别是当涉及个体的情绪和情感时,很难有客观的标准去判断恰当与否,因此他人的态度、情绪等表现就成为某种依据,即个体的任何情绪反应的适宜程度,都可以通过其他人的信息提供来确定。社会比较理论突出强调了个体对他人意见的认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认知和判断以及意见的形成,也就是说,理解公众舆论,就要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因为工作舆论并不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 第二节 动机——功能论 动机功能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有其深层的心理动力根源,而态度的功能则在于满足个体独特的心理需求。舆论学对动机的研究侧重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以及意见的表达和反馈上。 一、麦独孤的本能论 麦独孤W.Mcdougall是英国心理学家,1871年出生于英国的兰开夏。他在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中,构建了一套以遗传本能和相应的情绪以及后天形成的感情为基础人类社会行为的学说。在他看来,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行为推动力,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而本能的核心是情绪体验。因此,各种本能都有相伴随的情绪。 二、弗洛伊德的性欲动力 弗洛伊德在其学术生涯初期,他的本能观主要为性本能论,后来他认为进攻和敌意也是人类行为强有力的动机和内在本能。在晚年,弗洛伊德最终将本能归结为两大类,即爱欲本能(生存本能或求生本能)和破坏本能(死亡本能)。爱欲本能包括饥饿、性欲等,它们与自我保护的种族生存有关,其中性欲本能最强有力。破坏本能要求恢复无生命的状态。弗洛伊德的本能和动机观点结构较为复杂,但他的一些观点为舆论学研究个人态度引入了新的视角。 三、劳伦兹的习性论 习性学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欧洲动物学家孔拉德一劳伦兹 33 Konrad-Lorenz和尼克一廷伯根N iko-Tinbergen的研究,他们把动物看作是生活在特定生态中的主动的有机体,而非行为主义学派所认为的由刺激所激发的被动的有机体。他们强调,动物为了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为了整个物种的生存而会逐渐形成一些行为并代代相传。 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A.Maslow认为,动机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并最终终止一连串导向目标的行为。马斯洛通过一些调查统计确定人的各种不同需求可以分成五种,后来修订为七种。由于人的需求是由低级到高级逐层发展的,因此他提出一个金字塔形的需求层次体系。 五、麦圭尔的动机类型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奎尔McGuire对人类的动机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整理和分析。他从两个维度对动机进行分类:一个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维度,另一个是认知取向—情感取向维度。内在动机的目标指向个人;外在动机的目标指向外部,主要是社会。认知取向—情感取向维度区分了动机是指导性还是动力性的。 认知性内在动机:一致性需要、分类需要、自主需要和目的论动机。 情感性内在动机:减少紧张的需要、自我防御的需要、自我维护的需要和认同的需要。 认知性外在动机:归因的需要、客观化的需要、刺激的需要和功利性动机。 情感性外在动机:自我表达的需要、强化的需要亲和需要和模仿需要。 六、动机与态度的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指态度有助于人们应付内心冲突,维护自尊,面对关于自我及他人的一些负面真实。 价值表述功能。个人所持有的某种态度,经常包括一些核心价值观。 知识功能。从认知心理学出发,态度有助于我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对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态度对象,我们更可能给予积极的态度。 实用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能够帮助人们寻求奖赏和避免惩罚。 第三节 行为主义条件论 来自于行为主义的和舆论相关的理论被称为“条件理论”,对舆论学者来说,古典条件论和操作条件论值得重视。 ?古典条件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论operate conditioning 一、古典条件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 古典条件论从刺激反应角度考察态度的转变。关于有条件反应的刺激研究对于态度的形成极为重要。从理论上说,当一种态度和“好”或“坏”联系起来以 34 后,这些词就变成无条件的刺激,从而建立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 二、操作条件论operate 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总是追求行为的积极后果最大化和消极后果最小化,因此我们会坚持能获得奖赏的态度而放弃会导致惩罚的态度。 第四节 认知反应论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表明,人们实际上可以通过认知活动来产生意见而不仅仅是对刺激发生反应。与注重人类外在行为的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心理学家们的关注点放在与认知行为有关的内在过程和结构。他们认为,如果能了解人如何认知性地处理讯息,就能更好地理解该讯息对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一、图式论schema theory 图式论是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泰勒Taylor和克洛克Crocker提出的。按照图式理论的说法,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即图式。图式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的大量个别事例的抽象,是对事物重要特征的简单把握。图式不仅指对事物的概念性认识,也包括对事物的程序性认识。它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事实和概念图式fact-and-concept schema是关于事实的一般知识图式。 2、 人格图式person schema是关于不同类型的人的认识 3、 自我图式self schema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区别于他人 4、 角色图式role schema是指对社会中或在特定情况下具有特定身份角色 的人的行为的认识,这种角色图式会产生特定的角色期待。 5、 情境图式context schema是对社会交际的情境场合以及相应的适当 6、 程序图式procedural schema也可以成为剧本script。和情境图式相关, 是对经常发生的事件的有序组织的认识,包括采取恰当步骤和行为规 则。行为的认识。 7、 策略图式strategic schema是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办法的认识。对情境的识 别会影响到人们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办法的选择。 8、 情感图式emotion schema是对愤怒、恐惧、嫉妒、孤独等情感的认识, 它们来自个人的生活经历,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并且和其他图式相联系 相伴随。 二、认知反应模式 按照一般的认知反应理论,大脑是一个繁忙之所。大脑总是积极地、努力解释它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考察它所处理的信息的准确性。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人们会把说服讯息中包含的内容和他们头脑中现存的相关信息和情感相联系。人们对接收到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这个信息的接受与否。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佩蒂教授和芝加哥大学的卡西欧拍教授提出的详尽可能 35 模式elaborationlikelihood model,ELM. 详尽可能模式认为,一个说服讯息的接收者会研究、分析和评估信息中的相关问题,并把它同记忆中己存的信息相比较。 三、头脑捷径论heuristic theory 头脑捷径理论偏重于描述而不是解释,但却被证明在探索舆论与行为的重要方面有用。该理论认为,尽管特定的过程可能表现为最符合逻辑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头脑却可能使用快速简单的处理方式。当人们捷径式地处理信息时,他们使用一套现成的信息,从而使他们能运用相对简单的规则和决策来处理复杂的问题和不完全的信息。 第五节 一致论 有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不一致会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一致论的研究为破解人们态度改变的原因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因而成为舆论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一致论的基本假设:人们在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都力求和谐一致;如果出现了不和谐的信息,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以缓解心理紧张和压力。 一、平衡论 平衡论是一致论中的第一种学说,它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他在1946年发表的论文《态度与认知组织》和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关于认知平衡的基本思想:认知平衡时一种情境,此时,“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论对认知组织的变化还是情感表现的变化都没有压力。” 二、调和论 1955年奥斯古德和坦嫩鲍姆发表《预见态度变化的一致性原则》一文,提出了调和论。调和论所关注的是平衡论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同时也是对平衡论的发展。 调和论重在把一些对人或事有潜在冲突的传播进行整合。它对问题不是用简单的是或否的解决方法,而是认为,关于事物会存在一些矛盾的灰色的讯息,这些矛盾讯息会导致“不调和”,也就是一种认知不平衡状态。 调和论的基本模式就是,当某个A不喜欢的人认可了一个A所喜欢的人,A的最终态度就是认可了两人。因为相互联系的关系,A对最初最为讨厌的人的评价会有某种程度的提高,这点类似于中文所说的“爱屋及乌”。 三、认知不和谐理论 在平衡论之后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种认知一致论事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不和谐理论。费斯廷格认为,不和谐有程度上的差别,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不和谐程度同某一认知项目队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二是不和谐程度还取决于一个人所有的不和谐认知数目与和谐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 36 公式: 不和谐程度=不和谐认知数目*认知项目的重要性/和谐认知数目*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四、印象管理论 印象管理论也强调一致,但与前面所说的平衡论和认知不和谐论有很大的不同。印象管理论认为,人们在特定的社会限制下,会尽可能地传达一种积极一致的社会公开形象一一无论这种形象是否与其内在态度一致,以便获得某种社会承认或酬谢。 因为人们经常会对他人有印象,并且产生出对他人的一种期待,所以他们在努力产生对他人的所期待的印象时,会改变或者公开表示改变了他们的信念和态度。这种“错误”报告的结果经常导致个人内在态度和公开态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经常成为舆论研究的重点,研究者经常考察造成这种差异的舆论环境。 第七章 舆论的群体性影响过程 考察舆论的群体性影响过程是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群体是个体联系社会的纽带,群体意见也是个人意见成为社会舆论的中介。 ?群体及其分类 ?群体规范 ?群体对个人的影响 ?群体决策 第一节 群体及其分类 群体指的是两个或更多互动并且相互影响的人。 ?一、群体与集群 ?二、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三、其他划分群体的方式 ?四、群体身份认同 一、群体与集群 集群又被称为乌合之众,是指无组织的、非持久的群体,其行为往往无视社会行动惯例和社会共识。 集群活动的发展通常有四个阶段:刺激性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偏离他们的日常事务,并且剧集在一起;身体和心理的磨合,使人们能够进行高度的情感交流,达到传播和强化共同情绪的目的;发生群体极化或者确立一个明确的负面的目标;群体迅速或逐步地对这个目标采取行动,如监狱暴乱、学生抗议、种族动乱等。 37 相对于集群,群体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更多正面功能。首先群体应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他们之间能够相互识别并且彼此交流和相互影响,否则就不能被称为群体。其次,群体应该有一个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结构,那些只是暂时聚集在一起,瞬间或者短期内就会消散的,并且没有稳定的结构的人群,是不能称为群体的。最后,群体有着一定的共同的目标、价值和信念,甚至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这些目标、价值和心理决定着他们的行动方向,调节着他们内部相互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群体成员对群体自身和群体外部的看法等。 二、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人际关系、存在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家人亲属、街坊邻里、社交伙伴等。初级群体是个人的社会支持体系,具有非正式性和社交性的特点。 次级群体是人类有目的以及有组织地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如各种工作群体、客户关系等。次级群体不受血缘或地缘的限制,而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所形成。次级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缺乏感情深度的关系,所包含的个体人格内容非常有限 三、其他划分群体的方式 按照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可以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类似于次级 群体,非正式群体普遍地存在于正式群体之中,其性质和初级群体类似,主要满足人们的非工作需要。按照规模大小,群体还可以划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群体规模越大,成员间相互沟通的机会越少,越容易分散成小群体,人际关系难以协调,群体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还可将群体划分为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成员群体是个体所实际参加的群体,如个人所在的班组、团队等;而参照群体则是个人所期望成为其中一员的群体。 四、群体身份认同 个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一是群体活动和群体目标对我们有吸引力,通过群体我们可以实现个人难以单独实现的目标,因此许多群体都是目标导向的。 二是人们喜欢以及需要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从群体活动中获得心理保障。 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在群体中,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促进个人目标和李翔的视线。被群体接受本身就是对个体价值的承认和肯定,个人的才能和成就也只有在得到群体承认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因此群体是表现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场所,它既是谋求成就的动机,又是实现成就目标的手段。 38 第二节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的产生,是群体在对内以及对外的互动交往中,把自身群体的目标、信仰以及思想等逐渐明确化,并逐步以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形式确定下来,以确保群体的生存和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规范对群体意见的形成与表达有重要影响。 一、谢里夫实验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最早对群体规范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其实验证明,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会依靠他人来形成判断。实验同时还证明,群体的影响能够超越群体的存在,而出现在没有群体的环境中。 二、描述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西奥迪尼Cialdini、卡尔格瑞恩和雷诺区分了描述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描述性规范报告大多数人的所作所为,通过提供有效或恰当行动的证据来激发人们随大流。也就是说,描述性规范借助信息功能来影响人们的行动。 禁止性规范说明绝大多数人赞同或反对,有禁止功能。禁止性规范禁止了意见的表达,但不能禁止意见本身。 除描述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其他的标准把群体规范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文本形式和非文本形式、强行教化式和逐步诱导式等。 三、群体规范的功能 1、维持群体的存在 群体规范的最初作用就在于明确共同性,将群体内部成员与外部人员区分开来,以维护群体的存在。为了体现群体的整体性存在,群体规范为群体成员提供统一的约束标准,群体成员也正是依据对规范标准的认同,彼此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整体。 2、认知标准化和行为定向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彼此认同的依据,是协调群体成员活动的准则,是评判群体成员行为、信念和价值目标的标准。群体规范不仅影响着群体成员的认知和评价,还影响着他们的行为。群体规范所形成的群体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角色等是群体成员自我价值实现以及获得社会认可程度的重要标志。 3、引导社会意见的形成 从舆论学的角度来考察,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见的简约表达,是引导社会群体意见形成的基础。拥有强大凝聚力以及巨大社会影响的群体规范,能够改变社会的共识以及社会重大事务的决策,甚至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 四、规范焦点理论 规范焦点理论指出,当某种行为规范与我们的行为有关并且我们很在意这种 39 规范的时候,我们才会去遵守。也就是说,群体规范的强硬性出发并不能保证成员去遵守只有内化于成员心中或者使他们很在意的规范才能真正有效。 第三节 群体对个人的影响 ?一、凝聚力 ?二、阿希实验 ?三、电击服从实验 ?四、权威人格 ?五、从众与服从的影响因素 一、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是指能使群体保持团结一致的力量。凝聚力既包括个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聚合力,也包括群体各成员之间的相互聚合力,并且往往用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选择加入某一个群体,这通常取决于哪个群体对我们更有吸引力,实际上就是群体的凝聚力在发挥作用。产生这种作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群体的目标与我们自身要实现的目标相一致,而且群体为我们实现自身的目标提供了途径和手段。 另一方面,加入某一个群体就意味着我们朝着某一目标努力时不再是“孤军奋战”。这些志同道合的个体结合成的群体给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伴随感,并且可以在努力的过程中互通有无、交流经验以及共谋发展。 从成员的心理感受来说,群体的凝聚力主要表现为: 认同感:凝聚力强的群体,其成员对一些重大的事件和原则问题,都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这种认同感往往会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尤其在个体感到焦虑时,群体中其他成员会对他产生重大的影响。 归属感:凝聚力强的群体,能让成员产生像“我们”和“我们的”这样的归属感。成员对群体的成功或失败有很强的情感依恋和情绪反应。 力量感:如果群体的凝聚力强,个体就会感到有力量、有能力去完成各项工作,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克服,因为群体会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阿希实验 由于一致性的要求,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与其他大多数人有分歧时,就可能感觉到一种群体压力。群体压力不同于权威命令,并没有明文规定,也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它会使个人感到威胁和紧张,在心理上难以抗拒,从而发生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与群体压力直接相关,而群体压力的大小这取决于群体规模、群体的互动结构以及群体规范和群体的凝聚力等多种因素。 4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olomon Asch曾经以著名的线段实验来显示从众现象的存在。 三、电击服从实验 服从是个人由于外在影响而被迫发生的一致性行为。外在影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一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二是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 四、权威人格 权威人格又称为权利主义人格,是由相互关联的人格特征组成的人格类型。 五、从众与服从的影响因素 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服从是对行政命令、团体规范或权威意志的遵从,是被迫的;而从众往往是在既没有遵从于团体的直接要求,也没有任何改变行为的充分理由的条件下,个体为适应真实或想象中的团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 第四节 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就是群体如何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在极端专制的群体中,群体意见的形成是很简单的,往往是领袖决策或少数领导人物一锤定音,其他成员没有表示异议的机会而在一个相对民主的群体中,群体决策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员之间的意见必然经过冲突、融合以达成一致的历程。 一、群体思维与信息加工偏差 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主要有群体思维、信息加工偏差和谈别人所知的倾向。 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坚信其决策不可能出错,所以所有成员必须坚决支持,任何不同意见都应该被坚决否定或拒绝接受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美国心理学家贾尼斯Janis通过对1941年“珍珠港事件”、1951年朝鲜战争、1960年入侵古巴以及1964年发动越南战争等事件的决策分析后发现,当时的决策群体都认为自己的决策绝对正确,并予以坚决的支持,但是其后的历史却证明,这些决策都受到了群体思维的严重影响。 产生群体思维的两个关键因素: 1、首先是群体成员间的凝聚力—组成某一群体的成员一般有相似的背景、相同的利益和近似的价值观,因而他们会彼此认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 2、其次是群体规范的约束力。群体成员从众现象的产生有着坚强的保障,即群体可以命令群体成员去做某事的群体影响。群体努力促使其成员对各种群体要求说“是”。群体规范是这些保障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依据。 信息加工偏差是指群体和群体中的个体都不追求准确,而常常为最初的选择找理由。群体成员并非像一个科学家那样追求真实和准确,而是更像一个律师,总是试图找到支持自己一方的证据。 群体中的个体还有谈别人所知的倾向它也影响着群体的决策。群体决策中 41 每个成员获得的信息并不平衡或等同有关研究发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很罕见。群体在讨论任务时,更倾向于使用多数人掌握的信息,而非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信息。因此,群体做出的决策恰恰反映了共享信息的质量 二、冒险转移与群体极化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面对高风险和低风险的选择。高风险往往对应的是高回报;而低风险往往对应的是低回报。 冒险转移 群体极化 有大量的相关实验证明了冒险转移的问题,而且结果稳定不变。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得出结论:有时大多数群体比个人更加冒险,而有时群体反而变得更加保守。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群体极化”比“冒险转移”能更为恰当地描述这种群体的倾向。 三、群体内的冲突与合作 在群体中总是既有合作又有冲突。合作就是群体合力共同达成目标,而个体都相应得到一定的好处。冲突则是个体或群体觉察到他人会采取或将要采取与其利益相悖的行动,从而做出类似的反应,其结果往往导致冲突双方利益受损。 影响合作的因素: 互惠的意向程度。互惠,即在交往中遵循礼尚往来的原则选择合作还是竞争时也同样此。如果别人选择放弃他们的利益而与我们合作,那么我们也会有善意的回报。反之如果别人自私自利,我们也会选择自私自利。 个人合作定位。指的是个体在于人合作的倾向性上的差异个体面对社会两难困境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定位:合作定位,即倾向于所有成员成果的最大化;个人主义定位,即倾向于个人成果的最大化;竞争定位,即倾向于打败别人获得比别人多的成果。这些定位对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也是影响合作与否的重要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沟通。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针对问题所作的沟通并不一定会提高合作的可能,相反,他们会利用讨论来攻击对方,以致合作无法进行。只有满足一些前提条件群体间的交流才确实可以提高合作的可能,尤其是当成员作出合作承诺,并会为了个人信誉遵守承诺时。 冲突,是与合作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 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个体或群体间对立的利益关系; 2、对这种关系的认识; 3、相信对方会损坏已有的利益; 4、实际干扰行为的产生。 冲突产生的原因: 42 1、首先,冲突并非单一地由利益矛盾所引发。有时虽然有利益矛盾但是冲突也不会发生。 2、其次,社会因素也可以引发冲突,如错误归因、不良沟通、自以为是等。 3、最后,不公平感。人们期望获得所属群体的公平对待,否则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 降低冲突的办法:谈判和建立高级协调目标。 增强群体决策有效性的原则 第一,要有一个公正、开明的领导,公平地对待每个成员的发言,不要轻易地把自己归入某一个意见的持有者之中,也不要轻易对某一个意见表示完全的肯定或否定 第二,要尽量做到信息共享,防止重要信息知识被少数人掌握,并因为成员有谈论人所共知的倾向而被压制。 第三,要鼓励不同的批评意见。可以任命一个组员承担特定的任务, 他可以否定任何一个不成熟的计划或决策,即魔鬼鼓吹手法,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在于强迫成员仔细斟酌。 第四,聘请外来专家,专门提供他们对群体极化的建议和意见,即可信异议。可信异议在客观上鼓励对最初群体想法的审慎思考,从而考虑更多的选择,在态度改变的程度上也比魔鬼鼓吹手法要好。他们要做出的方案。 第五,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如可以先对群体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再重新分组,以促成不同意见的表达;也可以在行动方案实施前进行第二次讨论,让大家对群体的决策自由发表意见。 思考题: 1、个人为什么要参加群体,在网络传播中,如何识别和区分群体, 2、个人的从众行为与哪些因素有关, 3、你同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 第八章 舆论的社会性影响过程 ?第一节 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表征 ?第三节 社会分层 ?第四节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43 个人受到的社会化影响:学校影响、同伴影响、媒介、父母影响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和发展关于政治世界的态度的持续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不仅包括关于政治内容的习得,还包括对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恰当行为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政治的更广发意义上的理解,比如政治行为的一般准则。 政治社会化的三个间接过程: 1、人际转换interpersonal transference把非政治态度转换成政治态度。 2、实践转换apprenticeship即把在非政治环境下习得的态度和技巧应用到政治环境中。 3、总体化generalization即把个人的非政治性的信仰体系转成政治性的。 政治社会化的四个直接过程: 1、模仿imitation。态度和行为的模仿可以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最常见的模仿行为是对政治成员身份的选择。 2、期待性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一些人希望在社会中获得特定位置,从而采取和这些位置相联系的态度。 3、政治教育political education。通过在学习校里学习一些相关课程,或者在社会中通过其他社会化方式,个人有意识地获取某些政治立场。 4、政治经历political experience。包括各种影响个人政治态度和行为的经历。 第二节 社会表征 ?一、社会表征与认知 ?二、社会表征与建构 ?三、表征的社会性 ?四、社会表征与舆论 一、社会表征与认知 社会表征被看成是人们用以理解世界以及他人交流的心智模式或图像。社会表征是一种心智实体。它由抽象元素和具体元素构成。在每一个表征中,这些元素都具有特定的结构。 表征围绕着象征核心形成,社会表征提供了人们理解和评价世界的手段。表征理论的要点就在于,它指出,为了理解人们为什么会给出这种意见,.我们需要了解他们关于政党的社会表征。 二、社会表征与建构 关于政党的经验就受社会表征的制约,当政党领袖以某种特定方式行动时,人们会根据相关的表征库存简单地处理,但对于不熟悉的经验则要经过“导航”和“物化”两个阶段。 导航过程体现为:先是提炼外来信息,然后对新的事物进行命名,再然后是 44 将新的陌生的事物与以往熟悉的事物相联系,以便于理解。 物化过程则是将概念转化为形象,并且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可以理解的内容。新的对象被转化为一个具体的图像元素,并且在交谈过程中,这种新版本的表征在社会群体中传播开来。 三、表征的社会性 社会性体现在三个意义上: 第一,社会表征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 第二,社会表征为社会互动提供了一套符号、一套一致的规范。 第三,社会表征提供了一种区分社会群体的方法。 四、社会表征与舆论 社会表征对大众媒介很有意义。媒介是舆论产生的重要因素。莫斯科维奇宣称,媒介不会直接改变个人,而是要通过个人生活和交流的圈子的影响来改变个人。也就是说,媒介要通过社会表征来实现目标。 社会表征理论对舆论研究者非常有吸引力,尽管它模糊不清、难以理解,但是这一概念提出了一种理解态度、观念和归因结构的新框架,并且它能够提供一种区分不同社会群体成员的原则性标准。 从广义上来说,社会表征理论是社会规范“共识观”的一种体现。规范包含了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模式以实现社会目标。它通过修正共识来解决矛盾冲突,使社会行为一致。一些社会规范可以被法制化,成为社会的法律法令。 第三节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根据观察和分析的角度不同,有不同的分层目的和分层标准。社会分层会产生多种结果,包括歧视性的群体行为、群体内的凝聚力的形成、种族中心的偏见等 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四种基本的分层制度:奴隶制;产生于印度次大陆的种姓制;等级制;阶级制度。 一、马克思主义观与韦伯主义观 在阶级阶层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两大理论流派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二是韦伯主义的社会分层分析。马克思主义将是否占有生产资料作为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把极化的阶级关系和经济问题视为所有社会矛盾的核心。 相对于马克思的理论,韦伯则发展出一个更为复杂、多元的社会视角。韦伯认为,一个社会具有经济、社会和政治三种基本秩序,因此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和权力(政治标准)。 二、分层理论的新进展 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A.Giddens认为,社会根据三种市场能力划分为三种阶级,即掌握生产资料市场能力的上层阶级、具有教育和技能市场能力的 45 中场阶级、具有体力劳动市场能力的下层阶级。 美国社会学家R.林德与H.林德在《中镇》与《过渡的中镇》等著作中提出了“企业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的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W.L.沃纳等人曾依据多重标准提出六个层次的划分方法,这实际上是把上、中、下三个阶级各分成两层。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丁.帕森斯丁.Pasons主张,以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他认为,在美国社会中最重要的分层标准是职业,富与声望都依赖于职业。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对吃、穿、住房、商店、诊所、家居汽车以及音乐、书籍、戏剧、宠物、花、儿童玩具等消费品位偏好,即文化和经济资本来区分阶级群体,并分析和揭示由此形成的社会分层结构。 总结起来,目前的主流看法是,把职业作为社会分层标准,把资源占有作为基本维度,并辅之以社会经济地位综合指数的测量。另外,现代社会己经变成了消费型社会,阶级内部以及阶级间的分层逐渐地不仅有赖于职业差别,而且也有赖于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差别。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 1998年一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典型调查。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了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四个主要特征: 一是与绝大多数已经实现工业化或正在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一样,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 二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殊的制度性安排对社会阶层分化仍有显著影响,这些制度因素包括所有制户籍制度、部门差异以及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强有力的作用。 三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仍然是导致当代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普遍特征四是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期对社会阶层分化产生了特殊的影响。 第四节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一、勒庞对集群行为的研究 ?二、对集群行为的五种常见解释 ?三、社会运动 一、勒庞对集群行为的研究 勒庞认为:“站在一起或者偶尔聚集的一群人不是群体,至少从心理学上看是如此。只有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 46 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个人一种集体心理,这才是一个心理群体,或称之为组织化群体。” 勒庞的整个理论的核心就是所谓的心智归一法则the law of mental unity,他认为,集体行为(包括社会运动和革命)都是非理性的产物。个体的人是理性的、有教养的、有文化的,但随着集群的密度增大,个体思维和行为方式逐渐趋于一致变得越来越野蛮和非理性。勒庞的著作中充满浓郁的法国贵族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某种偏见,但他所指出的集群行为中的暗示与感染的作用确实是显而易见的。 二、对集群行为的五种常见解释 1、麦独孤的本能论。该理论认为,集群行为是由个人的天性为他人的情感表达所唤醒而造成的,集群的过激行为是初级本能和情绪互动的结果。 2、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论。该理论从实验入手,通过乘法运算、可逆透视、联想速度和心理对比等一系列测试,证明他人在场对个人完成任务有促进作用,从而证明了勒庞的假设,即处于群体之中的个体与独处的个体是不同的。 3、特纳的紧急规范作用论。该理论认为,在集群中由于相互之间的社会影响,新的规范从他人的可见行为中产生,从而确定了集群环境中适当行为的标准。 4、布鲁默的循环反应论。布鲁默认为,集群行为产生于社会互动,而不是勒庞所说的“集群意向”。具体来说,人群中的情绪感染是一个“由他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的过程,它反过来又加剧了他人的情绪。” 5、斯梅尔赛的价值累加论。斯梅尔赛将集群行为定义为“在重新规定社会行为的信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动员”。 三、社会活动 1.定义 H.布鲁默曾经指出:“集群行为统一而持久,且又含有某些特质,我们便称之为社会运动。” 赵鼎新:“社会运动,就是有许多个体参加的、高度组织化的、寻求或反对特定社会变革的制度外政治行为。” 社会运动往往历时比较长,并且包含预备阶段、普及阶段、正式组织阶段、制度化阶段等过程。 2、运动的分类 波普诺将社会运动划分为改革运动、革命运动、抵抗运动和表意运动等四种基本类型。 改革运动通过改变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来改善整个社会,而不是寻求改变基本的经济或政治格局,或社会分层体系的实质。 革命运动的目的是推翻现存的社会结构,并用新的制度取而代之,产生于改革运动行不通的地方。 47 抵杭运动旨在防治变革,或是企图扭转已取得的变革,通常发生在急速的社会变革时期。 表意运动不旨在改变社会结构,而是希望改变组成社会的人了门,试图为其成员提供某种形式的个人改造。 赵鼎新这将社会运动从三个维度上区别于集体行动和革命:组织化程度、制度化程度、改变现状的诉求程度。 3.新社会运动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大批新社会运动: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反核运动和生态运动以及同性恋权力运动和人权运动等。 新社会运动与早期社会运动的不同: 第一、新社会运动的目标。从阶级斗争和为社会特定群体争取直接利益转变成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二、新社会运动拒绝将国家一政府作为创造社会公平和民主可信度的唯一工具,二是以植根于多元和自发的市民社会中的民主化组织来行动。 第三、新社会运动的参与主体从工人阶级转到有教养的中产阶级,尤其是新中产阶级。 第四、社会运动模式的改变。不再期待剧烈改变社会秩序的巨变式的社会运动,转而通过持续的、局部的、本土的方式达到社会变革。 4.社会运动、舆论与媒体的关系 社会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意见表达。作为一种意见表达形式,它所表达的意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直接的表达,包括运动的主张、口号、宣言等;其二是隐性的表达,如运动所采用的斗争手法、姿态、所团结的人群等。 现代媒介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运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媒介特性本身以及媒体传播的内容。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意味着不同传媒方式本身就带有不同的信息。其次是媒介内容。 社会运动、媒体、公众舆论这三者之间始终处于相互构建、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在这种互动之下,社会运动的形式进一步发展,媒体取得想要的宣传资源,舆论在选择与接收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改变。 思考题: 1、社会表征理论与图式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理解社会分层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第九章 谣言与舆论 ?第一节 谣言的定义与特点:虚假还是未经证实 48 ?第二节 谣言的分类:动机还是效果 ?第三节 谣言的产生:条件和起源 ?第四节 谣言的传播 ?第五节 谣言的终结 第一节 谣言的定义与特点:虚假还是未经证实 谣言的三种定义: 1、心理学奥尔比特和波斯特曼Leo Postman认为,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明其确切性。” 2、纳普认为,谣言是一种“旨在使人们相信的宣言,它与当前时事有关,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 3、彼得森和吉斯特将谣言定义为“人们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诊述。” 因此,可以总结出: 首先,谣言中包含着某种新闻性,容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次,谣言以人际传播为主要形式带有很强的人际说服特征。 最后,谣言具有很强的非官方性。 第二节 谣言的分类:动机还是效果 早期研究者将谣言分为三类: 一是把欲望当做现实的乐观谣言; 二是表达恐惧或忧虑的谣言,如预测灾害的发生; 三是攻击群体成员以制造分裂的谣言 国内学者胡钮从造谣者的动机出发区分出牢骚性谣言、攻击性谣言和误解性谣言。刘建明先生则按内容全也政治军事谣言?经济谣言和伦理谣言。 法国学者卡普费雷根据谣言对群体的作用侧重考察了以下几类谣言: 1、犯罪谣言,此类非常常见,其中有明显嫁祸于人的恶意诽谤,也有反映社会不安全感的虚假信息。 2、明星谣言,是明星制的必然产物。明星的重要性与笼罩着明星的神秘色彩和极度朦胧,使谣言乘虚而入。 3、职场谣言,职场中激烈的竞争、复杂的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是谣言滋生的土壤。谣言能鼓动人,甚至激发集体行动,如罢工或集体辞职等 4、谣言销售,消费者之间自发的口耳相传对产品销售很有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大众点评网、口碑网等论坛网站风行一时,进一步证明了人际传播的说 49 服效果。 5、金融市场谣言,一般情况下谣言产生于信息匮乏,但金融市场上信息过多也会产生谣言。金融市场中永恒的危机状况带来的刺激和紧张,以及经纪人由此产生的疲劳和烦躁,为多种谣言铺平了道路。 6、政治谣言,谣言的本质在于其非官方性,因此是一种反权力。在角逐权力和经营权力的战场上,谣言层出不穷是必然的。在政治斗争的武器库中,谣言这一武器有很多好处:避免身份暴露;挑战政治禁忌;无需证据;成本很低。常见的政治谣言主要有七大主题:操纵政权的背后黑手、秘密组织;秘密协议;黑金教授;情色交易;领袖健康;一语双关式攻击;各种歧视性笑话。 第三节 谣言的产生:条件和起源 谣言是社会环境的投射。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最早提出谣言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故事的主题必须对传播者和听众有某种重要性。 二是相关事实有一定的模糊性。 另有学者认为,导致社会谣言滋生蔓延的条件主要有三种: 一是信息如果实际上被主观上认定为权威机构所严格控制时,谣言强 度增大。 二是当一些事情的发生威胁到人们对正常生活的理解时,社会谣言就会滋生蔓延。 三是当一种强烈的共同行为动机受到某种阻碍,或者仅仅是缺乏行动的机会时,谣言就会发生。 美国社会学家希布塔尼Tamotsu Shibutani认为,谣言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谣言起源于一桩重要而扑朔迷离的事件。因为有人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消息,并认为这个消息很重要,于是便于周围的人进行交谈。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谣言既是一种信息的扩散过程,同时又是一种解释和评论的过程。在相互传播事件并加以评论时,一群人逐步得到了一个或两个解释。因此谣言是一种集体行动,是“一群人的智慧汇总的结果,以求对事件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第四节 谣言的传播 ?一、谣言传播的基础 ?二、谣言传播的过程 ?三、谣言传播的渠道 ?四、谣言传播者 ?五、谣言传播的偏离 50 一、谣言传播的基础 首先是谣言本身的新闻性质。因为新闻罕见、异乎寻常和脱离常规的性质,使得人们感兴趣并急于记住并传播它。公众自发地重复那些包含着信息的谣言。 其次,谣言总是在相关人群中传播。谣言的传播参与者往往隶属于同一个群体,有同样的视角、同样的价值观和同样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心理需求。 最后,谣言是一种集体建构过程。通过谣言中的共同指认,群体获得一个估算成员和表达自己的机会。参与谣言就是参与群体行动,以进行社会交往,建立社会联系和显示个人才能。谣言成为群体协调一致的有效媒介。 二、谣言传播的过程 各种不同的谣言遵循着同样的规律:一开始不知从哪儿钻出来,似乎起于欧阳的青萍之末,接着开始繁殖和流传,很快形成燎原之势,愈演愈烈,达到顶点,然后开始冷却,变成点点火花,四处流窜,最后渐渐熄灭,堰旗息鼓,归于死寂。现代媒介的参与,扩大了谣言的价值,但信息的价值却不可避免地会逐步贬值。现代媒介的参与,扩大了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参与的人群,但也迅速加快了谣言失效的过程。网络时代谣言传播的性质更为典型借助于网络媒介,各种社会谣言大量生成广为传播,也迅速消亡。 三、谣言传播的渠道 谣言既然是非官方的,就必须通过非正式渠道传播。网络消息发布的低门槛,以及网络传播的私人性和非正式特点,使得很多网络消息带有谣言的性质。网络传播的广泛迅速和匿名特征,极大地克服了以往“谣言”传播的空间和时间障碍,使谣言能最为广泛和迅速地传递,而网络中的群体聚合和群体极化特点,更便利了谣言的传播和谣言效力的发挥。 四、谣言传播者 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角色——制造者、代言人、舆论引导者、普及者、推进者、机会主义者、调节者、消极中转站、抵抗谣言者等。 五、谣言传播的偏离 谣言不是有些人眼中的怪物,也不能被看成是在有意识的社会行为中奇特但无价值的一种传播偏离。相反,谣言在回忆、忘却、想象及文饰作用方面典型的歪曲过程,与一般交流形式中发现的歪曲过程非常一致。 第五节 谣言的终结 所有的谣言都是注定要消亡的。谣言具有一定的娱乐和社交功能,当谣言并没有涉及我们自己的生活时,在实现其娱乐和社交功能时,不知不觉中,谣言就自行消散了。 阻止谣言的障碍: 首先,辟谣报告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要远远小于谣言中的新闻价值, 51 不易引起关注; 其次,谣言的力量在于不断重复,而辟谣活动却可能限于数量而难有真正的渗透性; 最后,谣言传播是针对有接受倾向的人的简单化告知和相关讨论,传播者与接受者一拍即合,而辟谣活动则是针对人们既定态度的说服,态度转变特别是情绪化的态度转变必定会遭遇更大的阻力。 思考题: 1、谣言一定虚假吗, 2、谣言传播具有什么特点, 3、试举出凡例谣言,分析其动机根源和作用。 第十章 现代传媒对舆论的影响 媒介与舆论关系的观点: 1、反映论,认为媒介提供了公共舆论形成的空间并成为传达公共舆论的渠 即媒介反映了公共舆论。 2、影响论,认为为媒介不仅传递了社会信息,而且影响着舆论的形成。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社会化发展 ?第二节 媒介中介论 ?第三节 媒介效果研究的发展 ?第四节 议程设置论 ?第五节 沉默的螺旋 ?第六节 媒介建构论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社会化发展 现代媒介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尽可能地实现远距离的公开传播。现代传播媒介日趋个人化,传播的发展也日趋民主化,更具开放性、多样性和个人选择性。 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信息的获取、传递和意见表达有很大的影响,而技术特征的发挥又深受其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存在着一个媒介技术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媒介技术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在持续,新媒介不断增加,将旧有的媒介及社会传播网络不断扩展为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传播网络,因此必定对社会舆论有很大的影响。 52 第二节 媒介中介论 1、中介还是工具, 媒介中介论不同于传统上的媒介工具论。工具论的前提假设是媒介稀缺,它还暗示出一种主从关系,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统治与被统治、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但是现代传媒的发展打破了人与人之间时间和空间的隔绝,多元化和去中心化渐成趋势。媒介中心论暗示出传播中主从关系的弱化,个人通过中介互动和准互动来获取信息与符号内容,变得越来越有可能。 2、媒介中介的概念 中介的概念只是一种比喻,它暗示出媒介将我们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的不同作用。从不带色彩的单向告知到符号互动和关系协调,直至有意的操纵和控制,所有这些活动都通过不同的媒介活动过程得以实现,反映出媒介的不同功能。 媒介中介的概念首先意味着人类认知体验的改变。 其次,媒介中介的概念也意味着某种关系的建立。 3、知识沟knowledge gap假说与舆论 知识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随着社会系统中信息流动的速度的加快,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能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人群的知识沟在扩大。 蒂齐纳P.J.Tichenor知识沟产生的原因: ?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已有知识储量的差异 ?社交范围的差异 ?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 ?忆机制 ?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知识沟假说对于我们理解只是在社会中的流动和分布非常重要,因此对舆论也非常重要以往假定信息流动的增加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减少知识富裕者和只是贫困者之间的差别,大众媒介成为教育普及的工具。但知识沟假说却认为,在总体知识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知识富裕者和知识贫困者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4、培养分析 与知识沟理论相对应,培养分析强调电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以及多方面的影响。培养论的一个积极观点是,电视会克服人和人之间的社会文化差距电视为社会提供供一致、重复的信息和形象,这种整合性的内容穿越了社会各层,培养出共享的观点和现实感。 5、新的受众观 53 早期的大众传播研究常常将受众理解为大众传播线性模式中的接收者或者大众受众,但实际上,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研究的深入,受众这一概念的理解应当有所改变。 受众大众观,这一概念不仅强调受众人数的庞大,而且加入了早期社会学关于大众社会的偏激看法,把庞大的受众群体看成是现代社会中的原子化的个人的聚合体。 受众市场观,将受众视为一种“市场”的观点,不可避免地要从媒介尤其是媒介的所有者和媒介产品商业化生产的角度来看问题。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就变成一种可计算的金钱关系。受众研究的焦点在于媒介产品的“消费”,而非“意义的交流与共享”,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密切控制和管理受众。 第三节 媒介效果研究的发展 媒介效果研究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并受到若干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的立法者的利益、不断变化的技术、历史事件、利益集团和宣传者的活动、对民意的日渐增长的关注以及社会科学的新发展等等。 效果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万能效果论魔弹论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早期有限效果论意见领袖、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三阶段:20世纪50, 60年代强大效果的重新发现议程设置论、沉默的螺旋、培养论等。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协商性的媒介影响论、“社会建构”理论。 第四节 议程设置论 议程设置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指出,以往的直接效果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对个体的影响,这对于舆论研究来说是不够的。公众舆论是个人意见之间的交汇反应,而非机械的个体意见的简单相加。 议程设置假设包含的两个方面:一是突出的事件或话题从媒介议题向公众议题的传递;二是新闻媒体对在公众头脑中构筑这些话题和事件的角色。 一、夏贝尔山调查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1940年在伊里县的调查得出有限效果论认为,选民的投票决定主要依赖人际关系和他们的既有立场,媒介只是巩固和加强了他们的倾向性。 但麦库姆斯等人于1968年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夏贝尔山抽样调查了100名对投票尚犹豫不决的选民,因为犹豫不决的选民最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 54 研究得出结:数据显示,媒介对于不同的竞选议题给予的不同程度的强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候选人的强调重点),和选民对于竞选议题的相对重要的判断之间,存在非常强的联系。 这一研究他们突出的两点:一是避免假定媒介效果;二是不仅仅考察受众对媒介的关注,当然也不是考察特定的媒介内容,而是把新闻内容的议题设定同公众议题设定联系起来,把内容分析与公众调查结合起来,从而为研究议题设定开辟了方法论的新途径。 二、扩展研究 1、美国学者芬克豪泽Funkhouser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研究 2、耶鲁大学艾英戈等人对电视新闻的研究 3、将美国总统国情咨文与咨文发表前后的媒介报道想联系的研究 许多研究证明,媒介议程的设置取决于媒介形式、报道方式、个人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人际传播效果等。媒介对地方事务的设定功能弱于对全国事务的设定功能;就议题而言,具体的议题一般比抽象的议题更容易产生议程设置的效果。 三、时滞 研究者关心议程设置的效果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在受众身上体现出来。时滞问题既取决于议题的重要性,又取决于媒介性质。时滞问题对于媒介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公关人员如果知道一个议题进入公众意识需要多长时间就可能对公关活动进行相应的议程管理,从而将工作策划得更好。 有关时滞的研究表明,议程设置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也不会千呼万唤不出来。 四、议程设置机制 媒介议程设置的相关概念: 1、议程设置的三种机制: 一是“0/1”效果或称“知觉模式”,也就是说,媒介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 二是“0/1/2”效果或称“显著性模式”,即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三是“0/1/2......N”效果或“优先顺序模式”,即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说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的顺序判断。 2、议题的几种类型: 韦弗曾经总结说,公众的议题在本质上受到传媒议题的影响但公众议题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如个人议题即个人私下认为重要的问题;谈话议题即在于别人交谈、议论之后受到重视的问题;公共议题即在个人认为社会上多数人都重视的问题。 55 3、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早期的议程设置研究是将报刊、广播、电视作为一个总体来考察,但后来的研究则对不同的媒介加以区分。例如,韦弗等人在调查中发现,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了议程的基本框架,而电视新闻报道则突出若干最主要议题予以强调;电视主要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大影响。 五、谁设置了媒介的议程 有一种研究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压力集团或特殊利益集团可以人为地将一个议题纳入媒介议程。 另一研究则认为,影响媒介议程的一支重要力量来自媒介内部。 总而言之,对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的略分析表明,绝大部分信息都来自政府、大公司、院外集团以及其他机制的议程和影响策略。媒介和其他社会机制之间有一种有力的关系,它们不会在某人或某机构行为不当时还表示支持,而是要保持权力关系。但是媒介影响公众舆论有其有限性。至今仍不清楚,媒介能影响多少受众议程,或者有多少受众有意地利用媒介帮助他们确定各类问题的轻重。 第五节 沉默的螺旋 德国女学者伊丽莎白?内勒-诺依曼1974年提出的有关公众舆论和媒介强效果的理论。她认为,大众媒介对公众舆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被低估了或者因为研究的有限性而没有被发现。 一、雪崩现象 议会选举——雪崩现象:一方以压倒优势战胜另一方。 当时担任阿伦斯巴赫舆论研究所所长的诺依曼做了相关研究,并于1974年发表了相关论文,于1980年发表专著《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全面论述了她的理论。 二、三个基本假设 第一、就个人来说,从小群体的一致性理论基础出发,人天生具有对社会孤立的恐惧。 第二、公众舆论的形成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人们在预计受到鼓励时以一种方式说话或行动,而预计受到敌意或忽视时则会保持沉默或另外采取行动。 第三、大众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害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理性过程的产物。 三、媒介影响 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 56 一是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consonance; 二是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计效果cumulation; 三是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ubiquity。 在“沉默的螺旋”过程中,大众传媒又以三种方式对公众产生影响: 一是对何为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二是对何种意见正在增长形成印象; 三是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 四、新的舆论观与效果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两个方面有自的特点:一是它的舆论观;二是的效果观。 “沉默的螺旋”所强调的舆论观,与其说是“公共舆论”,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那些能够在公开场合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显性舆论。 五、相关争议 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导致的趋同行为究竟是绝对的还是受条件制约的, 二是“多数意见”的压力会针对所有问题,还是会依问题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三是“多数意见”的压力是否与社会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阶段有关,四是媒介效果是否还取决于其他活跃的社会群体。 第六节 媒介建构论 一、建构主义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关于媒介文本(尤其是新闻)、受众和媒介组织的研究,突破了媒介效果研究的一般框架,形成所谓“社会建构学派”。实际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范式或思维方法,其踪影凡乎遍布一切社会科学领域,并延伸到部分人文学科。 康德的“建构主义”认为,人是以先天的认识结构 (包括时空形式和知性范畴)为自己构造出世界,因此世界必然只能以我们构造它的方式存在和显现。 二、社会建构论 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社会建构论 (Social Constructionism)于1966年产生于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Knowledge,其标志是伯格Berger和卢克曼(Luckmann)的著作《实体的社会建构》(The SocialConstruction of Reality)。 三、媒介建构 社会学家塔克曼(Gaye丁uchman)在她所著的《制造新闻》一书中指出,新闻是对真实的社会建构。“新闻是在其信源素材基础上建构出来的版本。它既是 57 一种叙事,也是一种媒体再现,还是一种对原有事件、言辞和行为的选择性描述。正如所有的公共性记录一样,新闻史一种被构建出来的现实,其自身具有内在的合理性。” 媒介建构论认为,媒介以一种可预测和模式化的方式,通过对真实的形象进行架构(包括虚伪故事和新闻)来建构意义并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媒介建构通过系统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文本意义以某种协商的形式,与个人的既有认知结构向结合,由接收者本身来建构出新的意义。 媒介话语的建构以及受众借助于媒介文本所进行的意义的社会建构者两组关系,在大众传播研究中表现为:媒介与事实的关系、媒介与个人意见和公众舆论的关系。 四、框架 框架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由高夫曼Goffman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大众传播研究。 框架理论中框架一词在英文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可以用作。“相框”的“框架”,二是可以用于“建筑结构”中的“结构”。“框架”表示限定意义,说明媒介对原始材料有选择地使用,这是媒介自身的限制性(时间、空间)说规定的。 框架理论的特点: 首先,它抛弃了行为主义的舆论测量方法。 其次,框架理论具有效果主义的倾向。 五、铺垫 媒介和舆论之间更直接的联系,在于媒介的铺垫功能。铺垫效果指的是改变人们用来进行政治评价的标准。 思考题: 1、媒介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对舆论研究有什么意义, 2、效果研究中包含了哪些与舆论研究最为相关的理论, 3、媒介建构论侧重于从什么角度考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第十一章 舆论监督 ?第一节 对舆论监督的界定 ?第二节 舆论监督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我国的监督体系 ?第四节 舆论监督的法治环境 ?第五节 舆论监督与媒介自律 58 第一节 对舆论监督的界定 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主编出版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对舆论监督的两种定义: 一、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谋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典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典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社会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对于前者的监督包括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决策效果的监督;对后者的监督包括对决策人物产生的监督和对决策人物行为的监督。典论监督制度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环节,实行舆论监督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典论监督制度应保证社会典论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转化为行政措施。 二、特指新闻媒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以及对政府和党政的批评,促使其修正错误。 王强华、魏永征等人的解释: 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的与公共利益有关事务的批评建议,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 展江: 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介代表公众对权力运作尤其是权利滥用导致的腐败进行的监督。应当指出,“舆论监督”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因为它实际上是媒体监督,所谓代表公众则是一种习惯,并非正式授权和约定。 第二节 舆论监督的历史发展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宣部为改进党报的通知》明确指出:“党报要成为战斗性很强的党报,要有适当的正确的自我批评,表演工作中的优点,批评工作中的错误,经过报纸来指导各方面的工作。”由此确定了党报批评的工作方向。 在建国初期的1950年4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在报刊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强调“吸引人民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纸刊物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在今天是更加突出地重要起来了”。 1954年7月,中共中央又做出《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决议指出:“目前,报纸上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没有经常的充分的开展,部分的批评不严肃不正确。”决议提出报纸必须开展批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媒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传统逐渐恢复。1981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该《决定》增加了1951年《决定》和1954年‘《决议》都没有的内容,要求“批评要) 59 事先听取党的有关部门的意见和被批评者本人的意见”。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在报告中即党的正式文件中使用了“典论监督”的概念,并赋予其广泛的意义。报告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典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1988年4月,经中央同意,中央办公厅转发了《行为改革座谈会纪要》。《纪要》再次明确,新闻单位要“正确开展批评,发挥典论监督作用”,强调“实行公开批评,是反对官僚主义、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典论监督所必需的”。 第三节 我国的监督体系 一、代议机关监督 在我国“议行合一”的体制之下,代议机关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权力机关,其监督的权威性更大。代议机关的监督体现着“以权力约束权力”的法则,实践着立法权对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制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最高层次的权力监督。代议机关的监督权由了解权、处置 权和制裁权三方面构成。 二、行政监督 行政外向监督 行政内向监督:层级监督、法纪监督、审计监督和金融监督等。 三、司法监督 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审查监督是各国民主政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当代政治管理法制化的重要标志。从广义来说司法机关是包括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察机关、执行机关公证机关和若干纠纷仲裁机关的整体概念。狭义上,只有审判机关才是司法机关。 四、政党监督 政党监督既是政党政治的重要表现,又是政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的政党监督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权力的政治领导性监督(政治监督、组织监督和思想监督)、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的监督,而且还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和与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 五、公民与社会监督 公民监督是指公民依据“主权在民”原则和宪法规定的权益保障,对公共管理的行为和项目所开展的监督。实践中,公民政治参与中的议政和维权活动常常同社团监督融为一体,借助于政党监督和舆论的力量,形成一定的监督声势和压力。 60 我国的社团组织主要包括工会、妇联等群众性组织,工商联、记协等行业性组织,以及消费者保护协会、红十字会等公益事业性组织。 六、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六大监督中最特殊的一种监督。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公众和新闻媒介,而不是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力或其他权力。舆论监督的法律基础是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议政权力以及新闻媒体的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舆论监督的关键不在于表达的主题和主体,而在于是否引起关注,以形成某种集体性的压力,实现监督的可能。 第四节 舆论监督的法治环境 一、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 1、宪法是近代民主制形成的标志,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各国都把宪法相关内容作为媒介法的重要渊源。 2、言论、出版、新闻以及表达自由权 3、自由采访、自由传播、自由出版、自由表达 4、采访权、报道权 二、信息公开与保守国家机密 国际社会公认原则: 一、以信息自由为准侧,保密为例外。 二、民众对政府公开信息有申请权 三、政府若拒绝提供信息,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四、对信息公开争议的司法救济。 五、政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 信息公开与保守国家机密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平衡。政务信息公开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公民的知情权,而保守国家机密作为信息公开的例外,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和保守政府秘密,而是为了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的安全。 三、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魏永征:我国现行审理媒介侵权的法律规范已经相当完备,现行诽谤法也体现出对舆论的保护: 一是我国法律把虚伪作为诽谤的构成要件而不是以真实作为抗辩手段。 二是新闻失实只有达到“严重”或“基本”的程度方构成侵权,并且确定意见分歧或者过激的、错误的意见不构成侵权。 三是授予新闻媒介免于诽谤指控的特许权。 四是把法人和自然人名誉损害加以区分,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受侵害为由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法院不予受理。 61 四、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 第五节 舆论监督与媒介自律 一、 西方国家的媒介自律 早期新闻自律 职业道德建设 新闻道德准则 二、 我国媒介自律的发展 早期著名新闻人王韬、郑观应、邵飘萍等曾就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观点。 1919年徐宝磺在其《新闻学》中,将“提倡道德”作为报纸的六大任务之一提出,并提出16条“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 1942年,马星野受当时的中国新闻学会之托,起草了《中国新闻记者信条》,共1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传媒业长期实行国有制,但改革开放以来,传媒业被逐渐推向市场。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1979年在全国新闻媒体中推广。 1985年,国家统计局明确把广播电视电影业列入第三产业。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决定要求把第三产业单位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媒业市场性、商业性特征日益明显,对新闻道德自律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思考题: 1、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有什么不同, 2、对于目前我国媒介道德自律建设,你有哪些看法, 62
本文档为【《舆论学概论》经典背诵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27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7KB
软件:Word
页数:8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