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口疏解经验

人口疏解经验

举报
开通vip

人口疏解经验一、城市人口疏解经验 通过研究发现,城市的人口疏解、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选取英国伦敦、美国、丹麦哥本哈根和日本东京详细研究。 (一)英国伦敦的人口疏解经验 通常所说的伦敦指“大伦敦”地区(Greater London),包括33个自治市,总面积约1579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约为828万。伦敦开始工业化进程以来,人口也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1939年,伦敦人口达到顶峰——约为860万人,之后的近50年里伦敦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到1988年,伦敦人口达到最低点673万。在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

人口疏解经验
一、城市人口疏解经验 通过研究发现,城市的人口疏解、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选取英国伦敦、美国、丹麦哥本哈根和日本东京详细研究。 (一)英国伦敦的人口疏解经验 通常所说的伦敦指“大伦敦”地区(Greater London),包括33个自治市,总面积约1579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约为828万。伦敦开始工业化进程以来,人口也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1939年,伦敦人口达到顶峰——约为860万人,之后的近50年里伦敦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到1988年,伦敦人口达到最低点673万。在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几十年内,伦敦人口由400万增加到800多万。在这一过程中,急剧膨胀的人口使得城市住房短缺,贫民窟广泛分布;公共设施严重不足,道路拥堵以及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由于伦敦市中心区域集中了多数就业岗位以及商业服务设施,每天在高峰时段有超过100万人口进出中心城区,造成该区域严重的交通拥挤,区域内平均车速只有14.3公里/小时(目前,北京高峰时段核心区域平均时速约为19公里/小时)。而在上世纪50年代初,更是出现诸如“伦敦烟雾”事件等环境污染问题,浓厚烟雾无法扩散。据统计,持续天的事件内,死亡人数比平时增加4000人。 伦敦有针对地开展人口疏解始于上世纪30年代。主要措施包括规划与立法引导、构建完善的交通体系、加强住房保障等,是伦敦成功疏解旧城人口的关键。       1、规划与立法引导城市功能疏解       为防止伦敦无限制地蔓延,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立法和规划,缓解了大伦敦地区人口高度集聚、城市功能过度集中的问题。1937年,英国政府成立了“巴罗委员会”,负责伦敦地区的规划,1938年又颁布了《绿带法》,该法规定,在伦敦周围保留宽13-24公里的绿带,在此范围内不准建工厂和住宅。1946年《新城法》通过后,掀起了新城建设运动,到1950年代末,在离伦敦市中心50公里的半径内建成8个被称为伦敦新城的卫星城,旨在解决城市人口集中、住房条件恶化、工业发展用地紧缺等问题,实现“既能生活又能工作,内部平衡和自给自足”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城一方面吸引企业迁入,同时,建设完善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工作和日常生活需要。但就当时的情况看,由于新城人口大部分来自外地,在某些方面反而增加了对伦敦的压力。1960年代中期,大伦敦 发展规划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三年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地理教师发展规划教师三年成长专业规划 编制,旨在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解决伦敦及其周围地区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问题。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以大伦敦地区为核心,形成了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伦敦都市圈由封闭到放射,既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都市经济区,也避免了单中心城市高度集中的城市功能。1992年,伦敦战略规划委员会提出了“伦敦战略规划白皮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1994年该委员会又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新的伦敦战略规划建议书,明确指出伦敦大都市圈和东南部地方规划圈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战略。 2. 完善多样化、分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前,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空间是伦敦住房政策的核心问题。这一时期,主要侧重于单纯的住房政策和金融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伦敦政府加强政策调控,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并于1980、1984、1986年相继颁布了《住房法》、《住宅与建筑法》、《住宅与规划法》等,自此之后,政府持有的公房开始大规模出售给普通居民和其他私人机构,鼓励居民通过租房、抵押贷款购房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总体上,伦敦住房供应日将转向市场机制,但也通过住房补贴等保证了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伦敦的住房居住方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住住房,二是租住私房,三是租住政府公房。目前,英国居民中有68%的居民拥有自有住房产权,另外32%的居民租赁住房,其中22%的居民从当地政府租赁公有住房、10%的居民租住私人房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鼓励居民外迁,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 (二)美国人口疏解经验 自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完成城市化之后,城市发展开始向郊区化扩展,“二战”后更呈现出规律性的逐年上升趋势。1950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的59%在中心城市,41%在郊区,到1990年,这个比例正好反了过来,60%人口在郊区,40%人口在中心城市。1970年,美国郊区人口首次超过了中心城市人口,成为一个以郊区人口为主的国家。尽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度出现“回到城市”的趋势,但总的看来,前往郊区的人仍多于回到城市的人。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美国人口向郊区迁移的主要原因如下: 1、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起了催化作用 汽车的广泛使用扩大了人们的生活范围,为职住分离提供了可能;电视与电话的普及,使企业和居民在郊区也能获得各种生产与生活所需的信息。 2、政府主导制造业、零售业向郊区大规模迁移是美国郊区化的源动力 据统计,1960年,美国制造业劳动力的67%集中在中心城市,但到1980年,下降为25.8%;1992年,每1000美元零售业所得中郊区占728美元,中心城市只占272美元,从1982年到1992年10年间,80个最大的大都市区郊区在零售业所占比例增长了77%。制造业向郊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1)在政府主导下大量国防工业落户郊区。在“二战“期间,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一些大型飞机制造公司、军火工厂、飞机场和军营等以现代化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国防工业落户郊区。战后,联邦政府仍继续实施向郊区倾斜、限制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 (2)出于比较利益大量制造业向郊区迁移。郊区与中心城区比较,空间开阔、利于生产原料、商品的批量储藏、装卸和运输生产流水线的发展;地价和税收比较低;加之在郊区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使企业获得向郊区迁移的比较利益。 (3)零售业随服务对象的迁移也向郊区迁移。商品零售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周边的居民,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区位不能远离居民区,同时,规模经营的规律,又使其必须选择在居民稠密、驱车进出方便的位置,于是,大量商品零售业迁至郊区。 3、优越的教育、文化、交通等公共资源在郊区配置是郊区化的重要保障 政府在郊区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政府直接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而且对私人投资给予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并广泛实行BOT(建设Built——经营Operate——移交Transfer)和TOT(移交Transfer——经营Operate——移交Transfer)的建设方式,以便吸引私人投资。在郊区,无论是师资质量和教学手段,还是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等,郊区远优于中心城市。比如,1994年,纽约市在郊区政府平均每年为每个学生支出达9688美元,而中心城市为8205美元;郊区学校平均每名学生配备的图书数量平均为20本,中心城市为9.4本。1996年,59%的郊区学生可上互联网,中心城市的比例只有47%。 4、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居民和产业脱离中心城市提供了便利条件 国会曾多次颁布法案,加强城市公路的建设,并拨巨款兴建高速公路。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56年的法案,该法案决定投资数百亿美元,在全国修建长达6.4万英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有8530多英里位于大都市区内。被誉为“金字塔之后的最大公共工程”的州际高速公路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初衷是通过建立城市间的“无信号灯”的长途交通,解决城市中心的交通堵塞问题,但这些城市环路却逐渐演变成市郊的“交通干道”,而城市环路周边的廉价农地成了建设郊区住宅、商场、工业园区和停车场的理想场所,引发了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和就业向郊区转移。 5、政府的住宅政策对美国的郊区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郊区风景秀丽的地方,拥有一套独立而阔绰的住房,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纷扰,安享恬静舒适的生活,是美国梦的象征,也是白人中产阶级逃避城市病的避风港。联邦政府制定的住宅建设、居民购买住宅的政策对居民的郊区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战后,联邦政府在建造低挡共有住房的过程中,将其中的70%以上集中在中心城市,使低收入阶层别无选择,只好蜗居在中心城市。1968年的《新城开发法》规定,联邦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可向新城的私人开发者给予信贷保证,开发者因此可以获得长期的私人资本,1970年的《住房和城市发展法》将私人开发者的贷款保证的总额提高至5亿美元。同时,联邦政府通过退伍军人管理局、联邦住宅放款银行系统、联邦全国抵押协会,对退伍军人和普通居民在郊区购买住宅给予了大量资金帮助,对中高收入者鼓励在郊区贷款建房,使居民在郊区买房的月供额比市区住宅的租金还低,郊区住宅成为中产阶级的首选。 6、获得比较利益是居民前往郊区居住的根本原因 人口的迁移取决于其迁入地取得的比较利益。在美国历史上,城市居民的收入一向高于郊区居民,因此,中心城市人口高于郊区人口。直至1960年,城市居民平均收入还高于郊区居民5个百分点,但到1973年,这一比例倒了过来,城市居民收入低于郊区4个百分点,198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11个百分点,1989年再达到17.5个百分点。这一年,中心城市人均收入为14069美元,郊区为17051美元。与此相呼应,1990年,大都市区人口中有60%住在中心城区,40%在郊区,中心城市的贫困率为18%,而郊区仅为8%。 (三)丹麦哥本哈根的人口疏解和旧城改造经验 哥本哈根是丹麦的首都,也是全球十大宜居城市中,人口密度仅次于巴黎的集城市。为疏解人口,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哥本哈根采取渐进式、被誉为“针灸”型人口疏解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为微观物质空间的----而非土地利用或交通结构等宏观形态的----更新和改良。在不大规模动迁原住民、不改变街区社会结构的前提下,调整市民出行方式,增加和改善市民日常生活空间及品质,激发邻里交往,强化市民日常生活与城市物质空间的互动联系,重建社会公共生活。 1、建立区域生态与人文和谐共存价值观主导下的“手掌规划” “手掌规划”是指在哥本哈根郊区铁路电气化政策的促进下,选择沿现状与规划交通线路轴向拓展城市用地,形成若干“手指”城市,指间保留绿地与农田。哥本哈根的原生态格局是水路交错的平原型海港岛岸构成,中世纪的城市街区和散落居民点镶嵌其中,旧城中心有海湾和人工湖组成的克里斯蒂安环形水系公园围合与限定,保持明确的发展边界与缓冲空间,维持自中世纪以来的城市空间肌理。 经“手掌规划”规划实施后,5个后发展起来的带形副中心则垂直于环形水系,通过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系统和快速铁路等公交系统连接旧城,呈放射状指向哥本哈根郊区腹地。“手掌规划”创造了与城市历史传统、自然地理格局相互协调的空间格局。 2、步行空间扩大的旧城改造模式 哥本哈根城市公共空间的扩大体现在该市政府一直把鼓励城市生活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政策。为了全面提高省市生活的品质,哥本哈根的城市空间被根据具体的功能分为4类,即步行街、连接、广场和商业街,并以此作为城市空间发展计划的核心,针对每一类型都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这一分类方式的逻辑明确反映出了将城市公共空间塑造城市连续可达的具有不同活力内容的城市生活体验场所的初衷。这一政策的成效更直接反映在今日哥本哈根良好的公共空间使用中----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以及多样的参与者。 改造实施策略就是扩大步行空间范围,包括三条措施:车行道改造为步行空间与活动广场;步行区内建自行车网络;步行区外围完善快速交通换乘枢纽。旧城中心建构起完整的步行与自行车网络,完成了对机动车的驱逐,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与此同时,通过对旧城步行区域外围地铁站、公交巴士站、机动车与自行车专用道及停车设施的精心布局和细部设计,旧城建立起完整、畅通的交通换乘系统,保持步行网络的可达性与可进入性。 旧城步行区并没有因为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改变而脱离于城市之外,反倒因为交通速度降低,与穿越旧城的瑟地哈温海峡以及克里斯蒂安堡宫等传统建筑有机地结合了一起,并涌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使旧城更具活力。
本文档为【人口疏解经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5-12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