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课-饮用水中氨氮去除方法

平台课-饮用水中氨氮去除方法

举报
开通vip

平台课-饮用水中氨氮去除方法平台课-饮用水中氨氮去除方法 饮用水中微量氨氮的去除方法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课程论文 沈忱思 环境科学 20714010 2007.1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课程论文 饮用水中微量氨氮的去除方法 沈忱思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环境科学,20714010)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水环境中氨氮污染的加重,饮用水的氨氮处理日益重要。本文对目前国 内外运用较为普遍的饮用水氨氮处理技术:离子交换法、生物法、膜过滤法及联合处理法的 去除机理和工艺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讨论。 关键词:饮用水;氨氮;去除...

平台课-饮用水中氨氮去除方法
平台课-饮用水中氨氮去除方法 饮用水中微量氨氮的去除方法 环境科学与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进展 课程论文 沈忱思 环境科学 20714010 2007.1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课程论文 饮用水中微量氨氮的去除方法 沈忱思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环境科学,20714010)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水环境中氨氮污染的加重,饮用水的氨氮处理日益重要。本文对目前国 内外运用较为普遍的饮用水氨氮处理技术:离子交换法、生物法、膜过滤法及联合处理法的 去除机理和工艺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讨论。 关键词:饮用水;氨氮;去除方法 Abstract: It is well recognized that soluble ammonia and nitrite in drinking water has chronic effect on humans. The removal of ammonia nitrogen from waste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rtiary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is increasingly necessary to meet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In this paper, some popular removal theories of ammonia nitrogen in drinking water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the current treatment processes have been discussed. Keywords:Ammonia nitrogen; Polluted potable water; Water treatment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水环境中氨氮的污染因子的浓度值不断上升,水源 水体受到氨氮污染将对饮用水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同时,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 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增且明确了对氨氮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 限值为0.5mg/L。氨氮污染已逐渐成为我国饮用水处理中普遍面临的问题,饮用水中微量氨 氮的处理亟待重视,于是下文分别对目前较为普遍的饮用水氨氮处理技术作扼要介绍。 2 饮用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2.1吸附法 2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课程论文 2.1.1 沸石吸附 沸石是1756年由瑞典矿物学家Cronstedt发现的,分子式通式为M?AlO?xSiOn/2232 [1]?yHO,式中M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易被溶液中其它阳离子所替换,使沸石具2 [2]有离子交换特性。 由于硅(铝)氧四面体连接方式不同,在沸石结构中便形成很多内表面很大的孔穴和孔 [3-4]道,可以吸附大量分子。沸石因为有色散力和静电力的共同作用,故其对氨氮具有强大的吸附效应。吸附主要是去除废水中处于分子态的氨氮。又因为沸石格架中具有阳离子,所以沸石具有阳离子交换性能。沸石中阳离子的位置,一般在沸石的孔穴或孔道内,离子态的 [5-6]氨氮可以通过沸石中的孔道和孔穴而与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而被去除。 纯丝光沸石和斜发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平均为每100g相当于213mg和223 mg物质的量(m.e)。但实际天然沸石中含有不纯物质,所以交换容量一般为每100 g相当于110~220 [7][8]9m.e,酸、碱改性后可增大其吸附容量。Roberto等在比较沸石上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大小 +++后得出:K>NH>Na。 4 [10]张敏等(2002)认为沸石离子交换法能有效地去除微污染水源中的氨氮,当源水氨氮浓度为1.5mg/L~6.5mg/L时,氨氮去除可达50%以上,出水达到饮用水水质指标。黑宇峰 [11]等(2006)研究表明,粉状沸石对2.40 mg/L以下低浓度氨氮溶液去除率在65%~82%之间,平均去除率为74%。水中各阳离子共存对氨氮去除率产生影响,初始氨氮浓度越低, [12]阳离子对沸石吸附氨氮抑制作用越明显。李晓波等(2007)对不同产地粉末状沸石去除水中低浓度氨氮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粉末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差别较大,按吸附容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缙云沸石?阜新沸石>信阳沸石>赤峰沸石。另外,不同产地的粉末状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最大时的pH值也不近相同。 13虽然各种有关研究表明利用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为了达到生产要 [14]求,沸石使用前需要改性,并且其仍存在着交换容量有限、再生后的交换剂交换容量下 [8]降及受共存阳离子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2.1.2蛭石、膨胀蛭石吸附 蛭石的结构为片层状,其化学通式为Mg(HO){Mg[AlSiOO](OH)}。蛭石原矿经高x23-x3102温焙烧制得膨胀蛭石,由于其层间结合水的蒸发及结构水的脱失,体积迅速膨胀8~20倍, 3[15]膨胀后比重为130~180 kg/m,因而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相应增强。 [16]聂发辉等(2004)通过实验指出,天然蛭石用作离子交换树脂时,吸附量在pH2.0~6.0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最佳pH为4.0~6.0;温度在15~35?范围内,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减小,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蛭石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17]陈福坤等(2007)研究表明,膨胀蛭石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去除水中氨氮,物理吸附作用相对很小。其饱和吸附量为17.32 mg/g,氨氮去除率在pH 4.0~7.0范围内大于65%,在进水氨氮浓度低于200mg/L时,氨氮去除率随着进水氨氮浓度增加而增大。 蛭石吸附容量较大,同时价格低廉、无毒、对环境污染小,因而在饮用水中氨氮的处理方面具有一定应用前景。但目前对于蛭石吸附效果的评价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其吸附效率 3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课程论文 以及吸附的稳定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生物法 生物法是目前实际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和NO气体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2x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反应过程。生物法处理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及生物接触氧化等工艺。 [18]在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北京某水库的微污染水源水时取得了孙治荣等(2004) 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原水氨氮浓度在未检出至2.08 mg/L时,平均去除率为71.2%。同时查人光等(2003)于嘉兴市南门水厂的生产实践也表明生物滤池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进水氨氮<1 mg/L时去除率为90%左右,当进水氨氮1~2 mg/ L时去除率为60%左右,当 [19]进水氨氮> 2 mg/ L时去除率为40%左右。 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法目前在我国微污染水处理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并且已有一些实际工程投入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如深圳东深供水工程、宁波梅林水厂、上 [20]海市惠南水厂、蚌埠第二水厂等,氨氮去除率为66.6%~90%。 但生物法处理饮用水中的氨氮仍存在硝化过程时间长、需氧量达、曝气时间长以及需要添加碳源等问题。同时,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物的存在也不可避免。 2.3 膜过滤法 膜技术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指用高分子薄膜作介质,以附加能 [21]量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进行表面过滤分离的物理处理方法。 滤膜按孔径大小可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其中,超滤膜和反渗透膜多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处理。滤膜材料包括各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 [22]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由纤维素、聚砜类、聚烯烃类、氟材料及聚氯乙烯等。 Koyuncu等(2001)进行了反渗透膜去除地表水中氨离子的研究,结果表明氨离子的去 [23]除率可达到95%,出水中氨的浓度仅为0.2 mg/L。Kurama等(2002)研究表明,反渗透膜能有效去除饮用水中的铵离子,出水铵离子浓度由6.5mg/L下降至0.2mg/L,去除率达到 [24]96.9%。何圣兵等(2003)研究过经活性炭过滤后直接用纳滤膜处理实验室自来水,结果 [25]表明经过纳滤膜后氨氮的去除率可达37.5%。 目前比较常见的膜技术多与生物处理联用去除氨氮,有膜生物反应器和预处理加膜过滤等。但相比较其它技术,膜组件的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都比较高,大范围的投入实际生产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4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课程论文 2.4 联合处理 尽管微量氨氮去除方法有多种,但还没有一种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能够完全达到高效、经济、稳定的处理目标,有些方法在氨氮被脱除的同时带来了二次污染。有时还采取多种技术的联合处理, 以更好地达到氨氮去除要求。 2.4.1 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生物活性炭(O-BAC)工艺是将臭氧化学氧化、臭氧灭菌消毒、活性炭物理化学3 吸附、生物氧化降解四种技术结合为一体的工艺。 O-BAC去除氨氮的原理在于臭氧将水中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生物活性炭一方面凭借3 其巨大表面积的吸附作用,另一方面则利用生物膜的降解,而炭滤池对氨氮的去除主要靠生物膜的吸附氧化作用,由于臭氧的充氧作用,炭滤池中生物膜以生长状况良好,通过亚硝化 [26]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将氨氮最终转化为硝酸盐氮去除。 Soo-Jin Park等(2005)研究了臭氧处理对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微量氨氮的作用,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加强了活性炭表面对氨氮的氧化作用,使生物活性炭对氨氮的去除率明显提高[27]。陆少鸣等(2006)研究表明,经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后NH-N平均值由原水1.689 3 mg/L降低为0.449mg/L,去除率最大值为91.34,,最小去除率为50.39,,平均去除率达 [26]到73.90,。谢晖等(2007)研究发现,当氨氮浓度小于0.5mg/L时,GAC和O-BAC对3氨氮的去除率相同,均为40%,最大去除率均为74%,而氨氮浓度大于0.5mg/L时,O-BAC3的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GAC。氨氮的浓度范围为0.59,0.62mg/L时,O-BAC氨氮去除率3 [28]达最大。 O-BAC工艺是治理饮用水中的氨氮微污染的有效方法,但在环境温度较低及水质较差3 的情况下生物处理会因硝酸盐细菌的适应能力较弱而受到影响,处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2.4.2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以膜组件取代二沉池并与生物反应器组合构成的一种新型生物处理装置,主要发展成三种类型:分离膜生物反应器(Biomass Sepa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Aeration Bioreactor)、萃取膜生物反应器(Extractive [29]Membrane Bioreactor)。 MBR将分离工程中的膜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系统,提高了泥水分离效率,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特别是优势菌群)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应速率。同时,通过降低F/ M 比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甚至为零),从而基本解决了传统活性 [30]污泥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1992 年法国Chang J.等人将MBR应用于给水处理,开展了微污染饮用水脱氮的研究, [31]出水的氮浓度在0.1,20mg/ L。1996 年,Urbrain V. 用MBR进行饮用水生产的中试研究, 5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课程论文 [32]。 以去除饮用水中微量的氮、有机物与杀虫剂,取得良好效果 另外,Lyonnaisedes Eaux公司在90年代中期开发出同时具有生物脱氮、吸附杀虫剂、 3去除浊度功能的MBR工艺,1995年该公司在法国的Douchy建成了日产饮用水400m的工 [33]厂,出水中氮浓度低于0.1mgNO/ L。 2 MBR凭借固液分离率高、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占地空间小等优点在污水、给水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因成本、运行费用高,在我国推广应用比较少。随着膜技术的发展,膜生物反应器在给水处理方向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4.3 高铁酸盐氧化絮凝法 高铁酸盐所具有的优良的水质净化效能已在杀菌消毒、氧化除污染、混凝助凝等方面通 [34]过试验得到了证实,但将其用于去除饮用水中的氨氮,目前尚无系统的实验研究。 高铁对水中氨氮具有氧化去除效能,并强化高铁的絮凝作用并使之与氧化作用协同,其中少量的三价铁对高铁氧化絮凝去除氨氮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以此提高对氨氮的去除效率。曲久辉(2000)等研究表明,高铁的絮凝作用能够与氧化作用协同,有效去除水中的氨 [35]氮,经处理,浓度为NH-N 1.83 mg/L原水,出水浓度降至1.83 mg/L。 3 . 3 结语 目前,尽管饮用水中氨氮去除方法有多种,也同时采取多种技术的联合处理,但仍然没有一种方案能够完全达到高效、经济、稳定的处理目标,二次污染的发生也不可避免。从长远来看,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性能元件的研究起着时分重要的作用。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特别是能够回收利用氨氮的技术将成为发展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 Pond WG, Mumoton JA. Zeolite-Agriculture[M].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84:33-54. [2] 王浩,陈吕军,温东辉(天然沸石对溶液中氨氮吸附特性的研究(生态环境,2006,15(2): 219-223( [3] 李晔,王建兵,肖文浚,陈新才(沸石去除水源中低浓度氨氮的实验研究(武汉理工大 学学报,2003,25(2):4~6( [4] Lahav O, Green M. Ammonium removal using ion exchange and biological regeneration[J]. Water Research, 1998, 32(7):2019-2028. [5] 高俊敏(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23(1):45~46( [6] 何杰(天然沸石颗粒度对去除NH4+效果的影响[J](非金属矿,1999,22(5):11~14( [7] 张翠粉,戴建军(氨氮废水物化法处理技术探讨(污染防治技术,2006,(3):19~21( [8] Minato J, Kim YJ, Yamada H, et al. Alkali-hydrothermal modification of air-classified Korean natural zeolite and their ammonium adsorption behaviors [J].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39(16): 3739-3751. 6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课程论文 [9] Roberto LR, Gelaacio AA, Linda VG, et al. Ammonia exchange on clinoptilolite from mineraldeposits located in Mexico [J].Chemical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2004, 79(6):651-657. [10] 张敏,叶峰,张林生(沸石去除微污染水源中氨氮的研究(污染防治技术,2002,15(4): 7~9。 [11] 黑宇峰,晏宗全,孙岳新(粉状沸石吸附及解吸氨氮影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34:59~61。 [12] 李晓波,胡保安,顾平(不同产地粉末状沸石去除水中低浓度氨氮性能比较(中国给水 排水,2007(3):67~73( [13] Li D, Li Y. Utilization of natural zeolite in the water treatment. [J].Water and Wastewater, 1998,24(7):60~63. [14] 王昊,周康根(氨氮废水的几种处理技术(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11):7~9( [15] 邓雁希,许虹,黄玲(蛭石去除废水中磷酸盐的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3, 37(6):42-44( [16] 聂发辉(系统评价天然蛭石吸附氨氮的效果(四川环境,2004,23(4):15-19( [17] 陈福坤,雷金勇,苏杰南(膨胀蛭石吸附氨氮的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5(1):133~136( [18] 孙治荣,秦媛(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氨氮(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 35(6):21~23( [19] 查人光,仲建锋(生物滤池在净水生产中的应用(给水排水,2003,29(12):4~7( [20] 付婉霞,聂正武,高杰等(饮用水氨氮的去除方法综述(能源环境保护,2006,20(3): 15~17( [21] 耿英慧,徐亚同,史家梁等(微污染原水生物膜法预处理技术概述(环境保护(2002, 14:6-9( [22] 黄明珠,曹国栋,黄国贤,李亨枝(膜产品及膜过滤方式介绍(中国水利,2006,3: 65( [23] Koyuncu, D Topacik, M Turan. Application of the membrane technology control ammonia in surface water [J]. Water Supply, 2001, 1(1): 117~124. [24] Kurama H, Poetzschke J, Haseneder R. The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filtr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ammonium ions from potable water. Water Research, 2002, 36: 2905–290. [25] 何圣兵,王宝贞(活性炭—纳滤膜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3): 67~68( [26] 陆少鸣,黄海真,方平等(臭氧-生物活性炭在给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水处理技术, 2006,32(l0):57-59( [27] Soo-Jin P, Sung-Yeol J. Effect of ozone treatment on ammonia removal of activated carbon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5, 286: 417~419. [28] 1谢晖,陈勋贤,付乐等(自来水厂氨氮的活性炭深度处理(水处理技术,2007,33(2)( [29] 尤勇军,沈澄英(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进展(污染防治技术,2006,19(2): 35~36( [30] 郑祥,朱小龙,张绍园等(膜生物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与设备,2000,1(5):12~20( [31] Chang J. Membrane bioprocesses for the denitrification of drinking water supplies.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1993, 80 :233,239. 7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 课程论文 [32] Urbain, Vincent, Benoit. Membrane bioreactor: a new treatment tool. 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 1996, 88 (5) :75,86. [33] Manam, Sanderson. Membrane bioreactors In. Water Treatment : Membrane Processes , Megaw Hill (Ed), 1996, chapter 17. [34] 曲久辉(高铁酸盐的多功能净水效果及其应用展望(中国给水排水,1997,13(3):21~24( [35] 曲久辉,王立立,田宝珍(高铁酸盐氧化絮凝去除饮用水中氨氮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 2000,20(3):280~283 8
本文档为【平台课-饮用水中氨氮去除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5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