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0年自考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2010年自考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2010年自考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2010年自考美学名词解 释复习资料 1、原型理论 2、艺术美 3、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 5、美学思想 6、美学学科 7、美学关系 8、美 9、美感 10、审美形态 11、审美需要 12、审美理想 13、审美趣味 14、审美活动无功利 15、自律性 16、审美体验 18、审美意识 19、审美形态 20、审美活动的二重性 21、优美 22、崇高 23、《论崇高》 24、利奥塔德 25、悲剧 26、《悲剧的诞生》 27、罪孽说 28、焦虑说 29、喜剧 3...

2010年自考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2010年自考美学名词解 释复习资料 1、原型理论 2、艺术美 3、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 5、美学思想 6、美学学科 7、美学关系 8、美 9、美感 10、审美形态 11、审美需要 12、审美理想 13、审美趣味 14、审美活动无功利 15、自律性 16、审美体验 18、审美意识 19、审美形态 20、审美活动的二重性 21、优美 22、崇高 23、《论崇高》 24、利奥塔德 25、悲剧 26、《悲剧的诞生》 27、罪孽说 28、焦虑说 29、喜剧 30、丑 31、荒诞 32、“狂欢化” 33、人本主义美学 34、审美经验 35、本质直观 36、超验世界 37、感知 38、想象 39、接近联想 40、类似联想 41、对比联想 42、再造性想象 43、创造性想象 44、审美态度 45、审美距离 46、游戏说 47、集体无意识说 48、模仿说 49、表现说 50、有意味的形式说 51、符号说 52、艺术品 53、载道说 54、娱乐说 55、艺术作品的意象世界层 56、艺术作品的意境超验层 57、意象 58、仿象 59、兴象 60、喻象 61、抽象 62、意境 63、有我之境 64、无我之境 65、艺术的审美功能 66、艺术的认识作用 67、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 68、灵感 69、美育 70、寓教于乐(贺拉斯的美育观) 71、《美育书简》 72、审美教育 73、柏拉图的美育观 74、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 75、席勒的美育观 76、马克思的美育观 77、化育 78、怡情养性 79、化性起伪 80、完美的人 81、审美的人 82审美需要 83自律性 84.审美体验 85.审美意识 86艺术敏感 87艺术想象力 88灵感 89艺术技巧 90雕塑 91绘画 92音乐 93戏剧---观94品 95悟 96诉诸感性 97 潜移默化 1、原型理论 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 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 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 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 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 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 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2、艺术美 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 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 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 典型的形式。艺术美就是 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 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 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和确证。 3、美学学科 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 合性的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 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 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 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 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 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 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 觉的理性认识。 6、美学学科 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 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 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 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 得的理论体系。 7、美学关系 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 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 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 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 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 验关系。 8、美 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 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 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 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 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 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 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 现。 9、美感 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 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 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 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 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 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 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 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 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0、审美形态 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 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 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 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 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 存在状态。 11、审美需要 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 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 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 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 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 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 展自己的精神需求,是人 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 实和新的显现。 12、审美理想 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 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 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 想形态的美。 13、审美趣味 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 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 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 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 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 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14、审美活动无功利 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 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 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 的为前提,审美活动指向 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 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 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15、自律性 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 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 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 本身。 16、审美体验 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 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 客体对象所吸引,情不自 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 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 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 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18、审美意识 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 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 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 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 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 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 念、审美理想等内容。 19、审美形态 指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出 来,以复杂的人生样态、 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 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 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 以及人们对不同形态的逻 辑分类。 20、审美活动的二重 性 主要指审美形态是民族性 和世界性的统一。 21、优美 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 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 现和展示,是和谐化一的 人生存在至境。 22、崇高 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 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 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 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 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 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 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 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 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 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在 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 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 感性形态。 23、《论崇高》 是朗吉弩斯的美学著作, 第一次明确地把崇高和优 美作为并列对举的美来加 以讨论,在书里面,对崇 高的风格有探讨,并提出 了“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 声”。 24、利奥塔德 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并 将自己的整个美学建立在 对崇高的论述上,对崇高 进行了崭新的阐发。 25、悲剧 是在人的生存的实践中, 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 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出 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 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26、《悲剧的诞生》 是尼采的美学作品,在书 中他提出了悲剧起源于日 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并对 其各自特征展开论述。 27、罪孽说 是克尔凯戈尔提出的观 点,他认为真正的悲剧的 悲痛都需要一个“罪孽” 的要素,悲剧的情节和主 旨也围绕着这个要素展开 和推进。 28、焦虑说 是克尔凯戈尔提出的观 点,他认为焦虑是一种否 定性的精神,面对的是未 来的虚无,这种焦虑处境 是悲剧情绪的源泉。 29、喜剧 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经历了 从一种艺术类型到审美形 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喜剧 以笑为载体,笑及其原因 的探讨是戏剧理论的核 心,其主要特点是形式与 内容的悖离,它包含着快 乐机制,同时又是一种挑 衅性的发展,其中也存在 着滑稽因素。喜剧感的笑 包含着人类对人的价值的 肯定,对真与善的肯定, 是一种严肃性的笑。 30、丑 源于人类丑感的形成,是 一种不和谐,以反常、混 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 形式,揭示的是现实生活 中非人性的一面,体现的 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 在这种否定性的审美呈现 中,肯定正面的生存价值 和审美意义。 31、荒诞 源于荒诞派戏剧,是指不 合情理与不和谐,其形式 是怪诞、变形,其内容是 荒谬不真,使人产生荒诞 感,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 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32、“狂欢化” 是巴赫金基于对喜剧的理 解提出的概念,认为民间 诙谐文化具有解构意识形 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 33、人本主义美学 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是 现代西方美学的两大类型 之一。它把美学建立在人 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方法 论基础上,其中包括直观 主义和解释学两大传统。 代表人物有柏格森、海德 格尔等。 34、审美经验 指的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 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 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 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 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 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 形式。 35、本质直观 是审美经验直观性的一个 方面,审美经验能够有效 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统一起来,既能够把握事 物的现象,又能够揭示事 物的本质。 36、超验世界 审美经验中的超验世界是 通过本质直观认识的,通 过象征的方式来把握的世 界,超越了“再现客体” 这一层面,体现了艺术创 造者的终极关怀,震撼着 主体的精神世界,实现了 艺术的纵向超越。 37、感知 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 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 的把握,知觉则能够通过 对于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 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 把握。感觉本身是社会化 的产物,其中视觉和听觉 的作用尤其大。 38、想象 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 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 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 的过程。 39、接近联想 是指由于两件事物在时间 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 在有关经验中经常把他们 联系在一起,因而很自然 地会从其中的一个联想到 另一个。所谓“睹物思人”、 “爱屋及乌”等说的正是 这种现象。 40、类似联想 是由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 征上的相似而引起的。我 们常用的比喻、拟人等修 辞手法,本质上都建立在 类似联想的基础上。中国 古代诗歌创作中的比、兴 等表现方法也与此相关。 41、对比联想 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 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 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 联想形式。这种联想主要 建立在两种事物的性质和 特征的对比关系的基础之 上,其功能不在于强化对 于某一事物的感受,而在 于强化对这两种事物所具 有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 受。 42、再造性想象 是指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 原有的知觉表象进行加工和综合,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形成关于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 43、创造性想象 是指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原来没有的新表象。它与再造性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主体的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要以自己脑中储存的记忆表象为基础。 44、审美态度 是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是主体能否与对象建立审美关系并进入审美活动的关键。 45、审美距离 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的一个审美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46、游戏说 首先是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的。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艺术与游戏虽有相通之处,但它深刻的真实性、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人生的启迪不同于游戏,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是片面的。 47、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是由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在它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这种学说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没有足够的科学根据,也抹杀了艺术家的个性。 48、模仿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在西方影响极大。它的合理性在于,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的缺陷在于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49、表现说 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其代表人物有西方美学家德拉克洛瓦、克罗齐,中国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亦可划入表现说。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但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而是片 面的。 50、有意味的形式说 上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 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 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 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 某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 来的纯粹的关系;所谓“意 味”,贝尔认为乃是这种纯 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 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 感。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 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 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 也即“有意味的形式”。“有 意味的形式”说突出了艺 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 现说列进一步,但它把“意 味”及“审美纯形式”与 一切现实完全切断,脱离 人类社会历史,陷入形式 主义和神秘主义。 51、符号说 由美国的苏珊。朗格提出,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 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 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 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 情感应是一种人类的普遍 情感。这种学说理论上达 到了列高的层次,但仍不 能正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 题。 52、艺术品 是人工制品中的一种审美 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 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 类的审美经验。 53、载道说 较早可追溯到孔子,韩愈 加以完善,他认为古文是 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 并非是为了缘情。这在当 时具有积极意义,但完全 摒弃文的缘情作用,仅仅 突出政治教化作用,显然 不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 也是片面的。 54、娱乐说 可分为“自娱”和“娱人” 两个方面。艺术家是借助 于创作中的想象,在幻想 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 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 望、追求、希冀和理想, 从而达到自娱。同时一切 艺术都能使人产生快乐, 都有“娱乐”的功能。 55、艺术作品的意象世界层 是指建立在物质实在层、 形式符号层基础上的、非 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 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 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 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 核心层次。 56、艺术作品的意境超验层 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 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 意味的最高境界。 57、意象 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 美的表象系统,包括意与 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 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 意志、意念、意欲,表达 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 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 “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 来,能体现主体之“意”, 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 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 象。 58、仿象 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 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它 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 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 这里“主体”有意退居幕 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 在意象的仿真性上。 59、兴象 是主体以客观世界的物像 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 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 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 像使“感兴”得以发生, 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 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 60、喻象 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 体,以“世界”为自我的 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 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 观世界的摄取象征物,赋 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 此种方式形式的意象便的 喻象。 61、抽象 是指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 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 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 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 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 象。 62、意境 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 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 的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 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 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 中。 63、有我之境 其中的“我”以强烈的主 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 意象中。 64、无我之境 是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 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65、艺术的审美功能 是指凭借艺术意象、意境 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 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 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 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 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 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 的想象力和敏感性。 66、艺术的认识作用 是指人们通过艺术品的欣 赏,能从虚拟的意象世界 背后获得对世界和历史的 认识,可以了解到自己从 未经历过的事物,从而增 长见识,开阔眼界。 67、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 是指通过艺术品的意象体 系向接受主体显现和指示 某种典范,以对其进行潜 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 68、灵感 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 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 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 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 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 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 活动的境界。 69、美育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的美育,泛指自觉和非自 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 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 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 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 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 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 狭义的美育则专指与智 育、德育、体育并列的一 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70、寓教于乐(贺拉斯的美育 观) 是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 文艺的功能时提出的一项 原则。这项原则实际上是 美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 同时又符合文艺的规律, 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 动。 71、《美育书简》 是1975年席勒发表的著 作,在书中,他第一次提 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 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 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 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 育著作。 72、审美教育 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 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 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 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 用于受教育的情感世界, 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 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 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 一种有组织的、有目的的 定向教育方式。 73、柏拉图的美育观 柏拉图是从培养理想国合 格公民的角度看待美育 的。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 也会导致欣赏者的模仿, 淫秽内容会把人们教坏, 艺术作品应模仿一切好的 人物和行为。他特别强调 音乐的感化作用。 74、亚里士多德的美 育观 他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 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 情感得到净化的作用也是 一种情感的陶冶。他强调 艺术净化心灵的教育功 能,并将艺术的审美功能 与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有 机地统一起来,这对贺拉 斯的“寓教于乐”有一定 的影响。 75、席勒的美育观 197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 简》,在书中,他第一次提 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 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 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 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 育著作。他认为,审美教 育是实现人自由的唯一途 径,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 价值是完满人性。 76、马克思的美育观 马克思是从异化现实的批 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 的基本任务。他认为“艺 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 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他还 指出,审美教育也是需要 基本条件的,在不能解决 基本温饱的条件下奢谈审 美教育是不现实的。同时, 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 养的人,对于艺术的教育 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 77、化育 主张美育对人性情的陶 冶、情感的净化,是一个 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 断的熏陶和浸染,审美主 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 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 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 持久地影响精神生活。 78、怡情养性 美育的功能之一,指美的 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感化 人、影响人,使人们的修 养达到理想的境界。 79、化性起伪 是荀子在解释人性和文化 的生成时所提出的,体现 了美育的功能,即美育以 情感的方式陶冶人的情 性,从而改造人性自身的 弱点,使其健康发展。 80、完美的人 是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 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 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 和娱乐。人不是机器,最 忌僵化和片面化,应该是 有血有肉,有独立的价值, 有对于欢笑和幸福的追 求。一句话,他应该热爱 美。审美教育要培养人们 对于美的热爱,从而感到 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 情趣,培养对生活的崇高 目标。 81、审美的人 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 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 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 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 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 热的理想追求的人。 82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 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 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 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 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 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 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 神要求,是人的本质力量 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 现。 83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 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 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 的就是目的本身。 84.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 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 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 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85.审美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 86艺术敏感——是主体 接触客体并受感动、感应是孕育艺术意象的第一步。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 87艺术想象力——是指 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艺术想象力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 想象力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88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89艺术技巧——艺术操 作也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 90雕塑——是一种较为 纯粹的艺术。首先是物质材料,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其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再次,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雕塑仍然要受到这类艺术一般特征的影响,它只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瞬间加以表现。 91绘画——是在平面内 营造空间的艺术,以人的视觉为基础,捕捉对象的影像并将之展现在平面 中。视觉效果是绘画追求 的最基本的审美效果。在 空间艺术的各种形态中, 绘画最具有主观性和精神 性,从而能够突破空间形 态的局限。绘画在某种意 义上成了空间艺术与时间 艺术之间的一种过渡形 式。 92音乐——在各种艺术 形式中,音乐对物质材料 的依赖程度是最轻的,它 与情感活动联系的最为紧 密,也最具有动态色彩的 艺术。音乐是最为纯粹的 时间艺术。 93戏剧——它综合了建 筑、雕塑与绘画等空间艺 术的基本特点。戏剧艺术 的根本特点仍然是它的时 间性。戏剧的表现方式:。 94观——指接受者透过 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 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 象。 94品——凝神专注,用志 专一,静心体味,积极参 与。品就是意象重建过程。 古代艺术理论家认为,要 品评艺术作品,除必须具 备丰富的艺术鉴赏经验 外,还需“知人论世”。 95 悟——是主体对艺 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 境,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 感悟。悟是主体的灵感的 活跃,意象的鲜明,升华 为高度自由的境界。由于 接受主体完全进入意象世 界,于是形式符号被克服 了。主体直接与艺术意象 合而为一,“得意而忘象, 得象而忘言”。悟是艺术接 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 界。 96诉诸感性——审美对 象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 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 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 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 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 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 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 美育以感性的方式,来陶 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 质。在艺术作品中,感性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美育 的过程就是使人的感情得 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而 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感性意 象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诉 诸感必的美育意味着人的 感受能力的丰富,用直观、 个性的形式来把握审美对 象,从而折射出某些价值 观,蕴含着对人生和人性 的感悟和体会。 97 潜移默化——美育 主要是“化育”。中国儒道 禅三家均采用此方式。美 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自 由发展的人,具备敏锐的 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 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 善的生理结构、丰富的个 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 越精神的和炽热的理想追 求的人。
本文档为【2010年自考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法学
上传时间:2019-09-11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