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 盆 恋 歌

火 盆 恋 歌

举报
开通vip

火 盆 恋 歌火 盆 恋 歌 原著凤城市地税局 李俊宝 火盆,是满族先民传承下来的一种取暖器物。据传说,满族先祖常年在长白山的老林子里打猎挖参,居无定所,炊无定灶。于是,便发明了一种盛火用的器皿,白天用来做炊,夜间用来取暖。由于盛火的器皿形状酷似盛饭用的瓦盆,故叫火盆儿。 后来,火盆传到了中原,很快就成了满汉民族约定俗成的取暖器物。并且还逐步发展成不同质地的火盆。如铜、铁、瓦、泥等,其形状也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等。金属之类的高档火盆,只有极少数的富裕人家才能置办得起,而大多数农家用的火盆儿,都是黄泥制作的。 在家乡辽...

火 盆 恋 歌
火 盆 恋 歌 原著凤城市地税局 李俊宝 火盆,是满族先民传承下来的一种取暖器物。据传说,满族先祖常年在长白山的老林子里打猎挖参,居无定所,炊无定灶。于是,便发明了一种盛火用的器皿,白天用来做炊,夜间用来取暖。由于盛火的器皿形状酷似盛饭用的瓦盆,故叫火盆儿。 后来,火盆传到了中原,很快就成了满汉民族约定俗成的取暖器物。并且还逐步发展成不同质地的火盆。如铜、铁、瓦、泥等,其形状也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等。金属之类的高档火盆,只有极少数的富裕人家才能置办得起,而大多数农家用的火盆儿,都是黄泥制作的。 在家乡辽西,火盆是农家冬季用来取暖的必备之物。火盆的大小、装饰、形状等等,更是农家主妇们相互攀比的一种制作技能。一个火盆就是农家炕头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特别深刻的记忆。 制作火盆,是一种非常简单且又非常精细的手工活儿。因为,它既没有现成的模具,又没有专业的制作技术,全靠主妇们凭着日常的经验积累和双手的技艺来完成火盆的制作过程。所以,在制作火盆时,选材是否恰当、质地是否耐久、形状是否美观,就看主妇们心灵手巧的程度了。一个质地、工艺尚好的泥火盆能用十几年,稍差点的能用三五年,最次的只能用一个冬天或几次就破裂粉碎了。 母亲制作火盆是一把好手,这是她小时候跟姥姥学的。母亲说:她出嫁时,姥姥还随嫁妆陪送她一个既美观好看、又非常结实的火盆儿,一直用了十几个冬天还完好无损。冬天,不仅用它盛火,春秋还用它装置一些零碎杂物,是家里一年四季都能派上用场的家什儿。 制作一个泥火盆至少要用四五种原料,如黄土、细沙、麻刀、榆树皮等原料,少一样都不行。黄土是制作火盆的主要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起凝固支撑的作用;细沙起 坚固耐久的作用;麻刀和榆树皮起胶合防裂的作用。而且对这几种材料的搭配必须恰到好处,或多或少都不会使火盆结实耐用。母亲说,一个火盆,就是一个家庭、一个集体的象征,只有把不同性质的材料搭配好,把它们融合在一起,让它们发挥出各自的作用,才能成材、成器。所以,母亲在制作火盆时也特别认真,她好像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火盆上了。 母亲先把制作火盆的材料备齐、配好后,就开始和泥搅拌了。这道工序非常关键。必须把各种材料搅拌均匀,像揉面一样将其揉成一体。否则,就会影响火盆的质量和寿命。待把材料反复揉和好后,还要放在阴暗处醒半天(农村人叫醒泥)。醒好后的泥料,柔中有硬,硬中有软,用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母亲制作火盆时,跟大娘、婶婶们不同。她先把洗脸盆扣在平整的地上,用废纸盖在洗脸盆上,再把和好的黄泥用手拍成一个薄厚均匀的大饼子形状,盖在倒扣的洗脸盆上,之后就用特制的木板子按照洗脸盆的形状拍打。拍打成型后,再把一根极细的木棍儿掐在拇指与食指之间,反复往盆胎上扎,以此实验盆胎的薄厚均匀程度,如果这个地方厚就用铲子轻轻的削一削,那个地方薄就再加点泥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常言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火盆的主体成型后,就开始装饰盆底和盆沿了。这两道工序是决定火盆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盆底做的不平整,放在炕上就会东倒西歪不稳当。所以,母亲就把黄泥搓成一个泥条儿盘旋在火盆底部,再调点稀泥粘合起来,盆底形成一个凹,放在炕上就端正稳当了。盆沿儿是火盆的脸面。盆沿不仅要平、有收口,还要牢固耐用。因为每天都要炕上炕下的搬动,盆沿是受力最大的地方,如果不结实,最容易破裂。母亲为了把盆沿做好,就在黄泥里多加些麻刀,将黄泥拍成一个一寸宽厚的泥带子,缠在盆胎的口沿上,经过拍打,泥带子与盆胎形成一个整体后,就放在阴暗处风干起来。等到盆胎达到六七成干时,再将盆胎轻轻的翻过来,拿出里面当模具用的洗脸盆,开始给盆胎造型加工。因为洗脸盆是开口的,没有肚,而火盆是必须要有点小肚的,一是美观好看,二是存灰拢火。所以,母亲就在半干不干的火盆半腰用手轻轻的扩肚缩口。经过一番认真的打底、做肚、盘沿、收口、风干等工序后,一个火盆的雏形就算完成了。如果为了省事、省力也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想把火盆做的美观好看,还可以在火盆的外面画几条金鱼、花草或山水之类的装饰,再用榆树皮泡成的木桨涂上去,干了之后像清漆一样儿,会起到发光 保画的作用。像这样精心制作火盆的人,除了母亲之外,在村子里是很少见到的。 火盆,顾名思义是盛炭火的器皿。但在我的家乡是没有木柴可烧的,家家烧的都是干草、树叶和庄稼秸杆儿,燃烧后就变成了一堆硝灰。为了冬季取暖,母亲每次把饭烧好后,就马上用铁锹从灶膛里将带有点点星火的硝灰撮出来倒在火盆里,即使没有多少热量,也能给冰冷的小屋带来一丝暖意。 后来,母亲为了让这有限的热量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就事先往火盆底上放一锹高粱壳子(家乡人称高粱帽子)或砸碎的苞米瓤子,然后再把硝灰撮在火盆里,将高粱壳子盖在下面,为的是让上面带有星火的硝灰慢慢地将下面的高粱壳子浸燃。这样,火盆里既不会冒出生烟,又能保证火盆里的硝灰始终是热的,虽然热量不大,但孩子们还是把火盆当成中心,紧紧地围着它听爷爷奶奶讲一些迷人的故事,以此打发着每一个寒冷寂寞的冬日。 1973年,我当兵来到丹东驻军某部,营区周围山高林密,古木参天。自然资源与家乡的荒山秃岭相比真是高山景行,私所仰慕。后来,每年跟随部队进行冬季野营拉练,有幸走过辽东的很多农村,住过好多满族人家。每到一地,也发现这里家家户户的炕头上也摆放着一个泥火盆儿。但辽东的火盆与辽西的火盆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是辽东的火盆很大,火盆上可以炖火锅;其次是盆沿特宽,可以放置碟子碗筷儿,一家人可以围着火盆儿吃饭;最特殊的就是那火盆里亮铮铮、红彤彤的炭火儿,把紫铜锅里的酸菜、猪肉和粉条子炖的呱嗒哒山响,把满屋子荡漾得春意盎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好不惊奇。 后来,我从部队转业在丹东的一座满族县城安了家,结识了不少农村的满族朋友。每近年根儿杀年猪的时候,朋友们总是把我请去吃杀猪菜。每当坐在火盆前,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深居故土的老母亲,想起母亲制作的火盆儿。我想,如果把这些红彤彤的炭火放进母亲制作的火盆里,再把这紫铜锅里的酸菜、猪肉和粉条子炖的呱嗒哒山响,跟母亲围坐在火盆前,一起享受这美味佳肴,那该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母子聚餐图啊~ 多年以后,我回故乡探望我的老母亲,特意买了一个铜制的电火锅,想为老母亲做一顿满族风味的火锅吃。可母亲说啥也不同意用电火锅,执意让哥哥用火盆儿炖。哥哥对我说,俺早就给母亲买了电火锅,可母亲用火盆习惯了。 她说,电火锅炖出来的酸菜不好吃,不如火盆有味儿。二哥边说边把灶膛里的炭火撮出来,倒在了母亲制作的火盆里。顿时,一盆亮铮铮,红艳艳的炭火把崭新的小屋烤得暖融融、热腾腾。 哥对我说,前些年,政府把荒山都承包给了个人,家家户户都在荒山上栽上了薪炭林,每年光修剪下来的树枝就够烧了,现在的火盆里已经不是当年的高粱壳子硝灰了,烧得全是槐树疙瘩和劈柴棒子。 是啊,家乡真的变了模样儿。前山后岭,左冈右梁全都披上了绿色的衣裳。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一两座如同房子一样高的柴禾垛,庄稼秸杆儿已经成了养殖专业户的绿色饲料。乡亲们再也不为烧柴的事情发愁了。每年一入冬,嫂子就把火盆给妈妈搬到炕头上来了,那炭火就像家里的日子一样红红火火,兴兴旺旺。 哥对我说,现在好多人家都安上了土暖气,太阳能,这火盆儿很多人家早就淘汰了,若不是妈喜欢这个火盆儿,咱家也早就安上暖气了。母亲对我说,妈老了,冬天怕冷,只要身边有个红彤彤的火盆儿就知足了。我听了母亲的话,真是感慨万千。是啊~一辈子都对火盆情有独衷的母亲,怎么会轻易舍得扔掉陪伴她一生的火盆呢, 亲所好,力为具。嫂子对我说:前年冬天,咱家搬进了新房,屋里刮上了雪白的仿磁涂料,俺妈怕把新涮的白墙熏黑了,就说啥也不想用火盆取暖了。我对妈说,只要您老太太喜欢,这火盆就永远也不能撤~哥也跟我说,房子熏黑了可以再涮一遍,如果亏待了俺妈,以后要是后悔,那可就弥补不上了~我听了哥嫂的话,泪水已经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火盆倾注了母亲一生的疼爱和情感~ 我感谢母亲,也感谢先人传承下来的火盆儿,是它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让我对岁月的记忆更加深刻~ 火盆儿,母亲依恋你,我也依恋你~
本文档为【火 盆 恋 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2-03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