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网校听课整理过关笔记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网校听课整理过关笔记

举报
开通vip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网校听课整理过关笔记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网校听课整理过关笔记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本部分近年考情】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年度 合计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7-2014 15 15 7 14 29 【本部分考点串讲】 第1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2题2(1)供给曲线的位移 (4分) 分 (2)替代品价格及互补品价格对产品需求的影响 多选:1题2(1)保护价格的影响、后果及政策措施 分 2013年 单选:5题5...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网校听课整理过关笔记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网校听课整理过关笔记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本部分近年考情】 单项选择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多项选择题 年度 合计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7-2014 15 15 7 14 29 【本部分考点串讲】 第1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2题2(1)供给曲线的位移 (4分) 分 (2)替代品价格及互补品价格对产品需求的影响 多选:1题2(1)保护价格的影响、后果及政策措施 分 2013年 单选:5题5(1)供给曲线的位移 (7分) 分 (2)最高限价的后果 (3)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4)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 (5)需求收入弹性(必需品) 多选:1题2(1)需求的构成要素 分 【本章重要考点】 1.需求和供给的含义 2.决定需求和供给的因素 3.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 4.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5.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及供给价格弹性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 需求和供给的含义 含义 备注 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需求构成要素: 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1、 购买欲望(愿意) 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2、支付能力(能够) 供给 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供给构成要素: 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1、 愿意 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2、 可能 考点二: 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 消费者的偏好 (一般同向) 生产成本(反向) 专用资料第1页 /共164页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同向) 生产技术 产品价格 (一般反向) 产品价格 (同向) 替代品的价格 (“煤气和电”一般同向) 相关产品的价格 互补品的价格 (“汽车和汽油”一般反向) 预期 (是指消费者的预期 ) 预期(是指生产者的预期) 其他因素(国家政策、广告宣传、商品品种,质量其他因素(国家政策、生产要素的价等) 格)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1)替代品价格变化对于商品需求的影响(煤气为电的替代品) 煤气需求 煤气价格 电力需求 (2)互补品价格变化对于商品需求的影响(汽油为汽车的互补品) 汽油需求 汽油价格 汽车需求 【例题:单选题】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是( ) A 互补品 B 替代品 C 高档品 D 低档品 【答案】A 【解析】通过本题理解替代品互补品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以及产品本身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 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是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 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曲线上点的移动)。 (2)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 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P D D’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 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 补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 移动。 Q 专用资料第2页 /共164页 供给曲线是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 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2) 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 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P S 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 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Q(供给量) 【例题:多选题】 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产量绘制某种农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生产成本上升、消费者偏好增强时,在坐标图上就表现为这种农产品的()。 A(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 C(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 D(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E. 需求曲线不动 【答案】AC【解析】本题考核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的位移。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当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增加时会导致供给量下降,从而导致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考点四: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含义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 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 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 生产成本。(保护买方利益) 展。(保护卖方利益) 影响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 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过】 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 后果 1. 严重买方排队现象 1. 严重卖方排队现象 2. 黑市高价 2. 黑市低价 3. 生产者变相涨价 3. 生产者变相降价 措施 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配给制) 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只宜短期或局部地区实行。 只宜在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政府实施最高限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导致供给短缺 B(可能出现生产者变相涨价 专用资料第3页 /共164页 C(黑市高价 D(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E(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答案】ABCD【解析】政府最高限价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考点五: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一、弹性系数的计算 类型 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价格的相对变动E, d 【注1】在计算需求量相对变动和价格的相对变动时 (1) 点弹性:分母是原需求量和原价格 (2) 弧弹性:分母是平均需求量和平均价格 【注2】点弹性适用价格和需求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 性适用价格和需求变动较大的场合。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收入的相对变动E, y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商品i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商品j价格的相对变化E=(涉及两种商品) ij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供给量的相对变动 价格的相对变动E = s 【例题:单选题】某城市决定从2011年8月1日起,把辖区内一著名风景区门票价格从32元提高到40元,已知该风景区2010年8月的游客为100000人次,2011年8月的游客比2010年8月减少了12% ,则以点弹性公式计算的该风景区旅游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 )。 A.0.57 B.0.48 C.1.1 D.2.0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点弹性,价格变动率=8/32=25%;需求量变动率为12%。点弹性=12%/25%=0.48 本题若考核弧弹性,则有: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弧弹性下,变动率的分母用平均数。 本题中,2011年8月需求量相比于2010年8月下降了12% 。则2011年8月需求量为100000*(1-12%)=88000人次 平均需求量=(88000+100000)/2= 94000 弧弹性下需求量变动率=(100000-88000)/94000=12.766% 平均价格=(40+32)/2=36 专用资料第4页 /共164页 价格变动率=(40-32)/36=8/36=22.22% 弧弹性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2.766%/22.22%=0.57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d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d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 d 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具体影响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 商品的重要性 生活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用途的多少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时间 时间短, 弹性小;时间长,弹性大。 四.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类型 关系 E,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d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E,1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d 【涨价好】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E=1 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 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d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例题:单选题】假设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5,当商品的价格为,时,销售量为10, 当 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A 10 B 9.8 C 9.5 D 10.45 【答案】D【解析】商品价格上升10%,商品的销售量下降5%,此时商品的价格为1.1,商品的销 售量为10*(1-5%)=9.5,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1*9.5=10.45.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上升了。 五.需求交叉 弹性的类型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类型 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 应用举例 E >0 替代关系 煤气和电 ij E <0 互补关系 汽车和汽油 ij E,0 不存在相关关系 ij 【例题:单选题】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 ,那么可以判断出( )。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互补品 专用资料第5页 /共164页 C(x和y是高档品 D(x和y是低价品 【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煤气需求 电力价格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0 六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需求收入弹性含义 商品性质 系数类型 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E,1y 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高档品; E,1y 奢侈品 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必需品 E,1y 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E,0y 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低档品 E,0y 七、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1,供给富有弹性 (s (2)E<1,供给缺乏弹性 s (3)E=1,供给单位弹性 s (4)E=0, 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s (5)E=?,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s 八.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对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 时间 (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 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例题 :多选题】决定某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 A(该种商品的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B(该种商品的生产周期长短 C(该种商品的生产自然条件状况 D(该种商品在生活消费中的重要性 E(该种商品的用途多少 【答案】AD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和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2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考情分析】 专用资料第6页 /共164页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3题3(1)经济人假设 (5分) 分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多选:1题2(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分 2013年 单选:2题2(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2分) 分 (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多选: 无 【本章主要考点】 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2、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3、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特征 4、预算线的影响因素及变动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6、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经济人假设 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 效用 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人们的心理感觉, 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基数效用论 1.观点:该理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2. 基数效用论下效用是可计量的,所以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 效用的增量。 序数效用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 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基数效用论与相同:均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 序数效用论的不同: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 ,序数效用理论用无差异曲线关系 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基数效用论下效用可加总,而序数效用论效用不能 加总。 专用资料第7页 /共164页 考点二: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备注 完备性 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 可传递性 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消费者总是偏好数量较多的组合。也就是多多益善。 考点三: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X X22 A B X X 11 X和X代表消费组合中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12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特征 依据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的“多比少好”假定 的偏好程度越高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偏好的可传递性,辅之以“多比少好”假定。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原点,斜率为负。 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 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 量。 【注1】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考点四:预算约束线 专用资料第8页 /共164页 X 2 预算约束线 A mm pp21 O B X 1 1、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P 12 (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2)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线会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3)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 (4)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端点不变)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预算线的表述正确的有() A(预算线的位置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B(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C(其他情况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会导致预算线左移 D(其他情况不变,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预算线向右旋转 E(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 【答案】ABCD【解析】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E错误。 考点五: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经济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 2、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 3、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专用资料第9页 /共164页 考点六: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决定的,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 。 2、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效应 正常品需求 低档品需求 收入效应 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替代效应 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 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更平缓) 向右下方倾斜(更陡峭) 【例题:单选题】低档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B.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C.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D.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答案】 A 【解析】“低收入同方向” 收入效应 P 反向 正常品需求 反向 同向 实际收入 2、替代效应 反向 低档品需求 反向 反向 (作用力度大) P P 替代品需求 商品需求 低档品需求曲线 P 正常品需求曲线 Q 专用资料第10页 /共164页 第3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2题2(1)科斯的企业形成理论 (2分) 分 (2)总成本曲线的形状 多选:无 2013年 单选:1题1(1)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3分) 分 多选:1题2(1)科斯的企业形成理论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生产者组织形式及企业形成的理论 2.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3.成本及利润的含义 4.成本函数及成本曲线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生产者组织形式及企业形成理论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 1. 生产者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2. 依据“经济人假设”,生产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3. 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的唯一动机;但从长期看,实现 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 二(企业形成理论 1.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例题:多选题】关于企业及企业的形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A(企业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B(企业与市场机制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 C(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 D(从长期看,实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生存的关键 E(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专用资料第11页 /共164页 【答案】ABC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企业的组织形式、目标及科斯的企业形成理论。 考点二: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 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 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二、产量曲线 1.一种可变要素变化的产量曲线(三点三线) Q TP(总产量曲线) L L L L 123 Q AP(平均产量曲线) L L L L MP(边际产量曲线) 123 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 【例题:多选题】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可变、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关于产量曲线的说 法,正确的是()。 A(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B(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C(边际产量等于0时,总产量最大 D(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减的 E(只要边际产量大于0时,总产量就是递增的 【答案】ABCE【解析】本题通过画图很容易做出正确选择。 2.多种可变要素同比例变化 专用资料第12页 /共164页 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规模报酬也称为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考点三:成本及利润的含义 机会成本 是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 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 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 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 格。 总成本 企业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超额利润) 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正常利润 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 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 考点四:成本函数及成本曲线 1.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2.短期总成本TC =总固定成本TFC +总可变成本TVC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3.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也就是可变成本的增加额(因为短期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4.成本曲线 (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TC(总成本) C TVC(总可变成本) TFC(总固定成本) Q(产量)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C MC(边际成本) 专用资料第13页 /共164页 AC(平均总成本) M AVC(平均可变成本) M’ AFC(平均固定成本) Q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B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 ,平均总成本就是下降的 D总成本曲线最低点最早出现且低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E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答案】BCE【解析】根据图形予以判断。 4.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因素: (1)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租金的提高,会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应提高。 (2)生产率: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生产率提高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生产率下降则会导致成本的上升。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2题2(1)完全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 (6分) 分 (2)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线 多选:2题4(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分 (2)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2013年 单选:1题1(1)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 (3分) 分 多选:1题2(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企业的需求曲线 分 专用资料第14页 /共164页 【本章主要考点】 1.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 2.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3.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供求曲线、收益曲线;决策原则 4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简单法则及价格歧视 5. 寡头垄断市场中上价格形成的模型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 (1)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3)进入障碍的大小 考点二: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市场结特征 构类型 完全竞(很多;同质;了解;自由) 争市场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且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每个生产者和 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垄断竞?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争市场 ?产品具有差别性,生产者可以对价格有一定的程度的控制 (这是与完 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 寡头垄?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 断市场 ?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 ?他们对价格有很大程度的控制; ?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完全垄?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它是价格的决定者 断市场 ?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 ?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 【注】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掌握“自然垄断” 专用资料第15页 /共164页 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的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 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 然垄断。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考点三: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需求曲线、 决策原则及收益曲线 项目 整个行业需求曲线 个别企业的需求曲利润最大化原则 线 完全竞争市场 向右下方倾斜 一条平行于横轴的边际收益 水平线 =边际成本 完全垄断市场 向右下方倾斜 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垄断竞争市场 向右下方倾斜 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注 】垄断竞争企业需求曲线不是行业需求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需求曲线;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P 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企业的 边际(平均)收益线;需求曲线(三线重合) Q P 完全垄断市场上单个企业 (两 线重合)平均收益线与需求曲线 AR(DD) 重合;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 MR 益曲线的下方。 Q 【例题:多选题】关于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B(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C(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D(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上方 E(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答案】 ABC【解析】依据图形予以判断。 【例题:多选题】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特征和生产者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有()。 专用资料第16页 /共164页 A(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垄断竞争市场的产量一般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 C(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价格 D(行业的需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相同的 E(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答案】AB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市场需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考点四: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简单法则及价格歧视 一、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 价格P边际收益=价格P,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由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价格P,边际成本MC1,,简单定价法则: 价格P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注1】 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应该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注2】 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弹性低,垄断者可以确定较高的价格;随着需求价格弹性增高,则价格将逐渐接近于边际成本。 【例题:单选题】如果一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上有一点,其弹性Ed,-5,则垄断厂商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为 ( )。 A(50% B(10% C(20% D(100% 【答案】C【解析】垄断厂商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1/5) 二、价格歧视 1.价格歧视的类型 价格歧视类型 含义 一级价格歧视 1.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完全价格歧视) 2.所有消费者剩余都被垄断者占有了。 二级价格歧视 1. 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单位产量 (批量作价) 2. 垄断者侵蚀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 三级价格歧视 对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 2.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专用资料第17页 /共164页 第一,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3、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例题:多选题】关于实行价格歧视的说法,正确的有() A.市场上存在收入水平不同的购买者 B.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不同的购买者 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C. D.市场必须能够有效分开 E.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答案】BCDE【解析】实行价格歧视要求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而非收入水平不同,所以A选项不正确; 考点五:寡头垄断市场中上价格形成的模型 价格形成模型 具体内容 协议价格制 其方式是限制各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 【注1】卡特尔:企业联合起来一起行动,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 是石油生产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 【注2】我国企业之间实施共谋或卡特尔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到反 垄断法律法规的严格禁止。 价格领袖制 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则参照这 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为2015年教材新增的一章内容,预计分值4分左右。 【本章主要考点】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生产者面临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曲线的形状 4.劳动供给原则 5.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以及原因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的需求 生产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派生需求)、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考点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专用资料第18页 /共164页 所有的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概念 含义 边际物质产品(边际产量)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 产量增加 边际收益产品(MRP) 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VMP) 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 边际要素成本(MFC) 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边际要素成本=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 平均要素成本(AFC) 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例题:单选题】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 A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边际要素成本 B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边际产品价值 C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平均要素成本 D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答案】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 考点三:生产者面临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曲线的形状 生产者要素供给曲线 生产者要素需求曲线 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 边际收益产品 成本=要素市场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 (三线重合) =产品价格*边际产量 (三线重合) W W W 1 L L W是要素市场的价格 1 专用资料第19页 /共164页 【例题:多选题】关于完全竞争企业的要素需求曲线和要素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线及边际产品价值线与要素需求曲线重合 B(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需求曲线重合 C(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 D(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E(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 【答案】 ADE【解析】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线、边际产品价值线与要素需求曲线重合 且向右下方倾斜;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且为水平线 考点四:劳动的供给原则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 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考点五:劳动的供给曲线 W 劳动的供给曲线 W3 (向后弯曲) W2 W1 L(投入劳动的时间) L1 L3 L2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2题2(1)帕累托最优状态 (4分) 分 (2)负外部性的解决方法 多选:1题2(1)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 分 专用资料第20页 /共164页 2013年 单选:2题2(1)帕累托最优状态 (4分) 分 (2)科斯定理 多选:1题2(1)公共物品的特征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资源最优配置的有关概念 2、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3、市场失灵的原因及政府干预措施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资源最优配置的有关概念 有关概念 含义 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1. 居民和企业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斯均衡状态: 2. 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 帕累托改进 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 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能够 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而提高整体福利。) 帕累托最优状态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即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 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 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此时社会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 经济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 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考点二: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三完全一不存在) (1)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2)信息是完全的 (3)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4)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考点三:市场失灵的原因及政府干预措施 一、垄断 1、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 2、政府干预措施 专用资料第21页 /共164页 (1)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2)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二、外部性 (一)含义: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二)分类 1.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2.根据对他人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1)外部经济: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2)外部不经济: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付出代价。 3、外部性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类型 影响 外部经济 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 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少。 外部不经济 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产出水平会大于社 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 4、 政府对外部性的干预 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税收补贴;合并相关企业。 (1)、使用税收(外部不经济)和补贴(外部经济)手段。 (2)、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消除外部性的现代方法:明晰产权,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导致资源配置失当都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进一步看 ,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例题:多选题】关于外部性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正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求的水平 B正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 C外部不经济的存在,会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巨大损失 专用资料第22页 /共164页 D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 E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答案】ACDE【解析】考核外部性的理解。 三、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 (1)所谓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 (2)私人物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竞争性和排他性。 竞争性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既定的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 排他性是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 (二)公共物品的特点:非竞争性(等量消费),非排他性(都能消费) 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所谓“搭便车”就是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物品。 (三)公共物品的分类 纯公共物品 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国防、治安 物品 准公共物品 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具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 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 (四)私人物品及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私人物品的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这表明私人物品在一定价格下的市场需求是该价格下每个消费者需求数量的和。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这表明市场为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是市场上每个消费者为这些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之和。 (五)公共物品政府干预 政府承担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政府提供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四、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逆向选择 劣质商品和服务驱逐优质商品和服务 道德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一方不能观察另一方的行动,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 利于对方的行动。 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 专用资料第23页 /共164页 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7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1题1(1)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假设 (1分) 分 多选:无 2013年 单选:2题2(1)投资乘数 (4分) 分 (2)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 多选:1题2(1)影响长期总供给的因素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形态及计算方法 2(宏观均衡的基本模型 3(消费函数及储蓄函数 4(投资乘数 5.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6( 影响总需求及总供给的因素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形态及计算方法 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 终成果。 2、GDP的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3、国民总收入(GNI):就是过去所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4、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的关系 国民总收入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5、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收入法 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注1】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 专用资料第24页 /共164页 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从事有关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 金、附加费和规费,如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费中各种税金等, 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注2】营业盈余 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 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从政 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中。 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消费支出C,固定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1)、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2)、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考点二: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部门 投资储蓄恒等式 两部门 支出法GDP=Y 即C+I,C+S I=S 三部门 支出法GDP=Y 即C+I,G,C+S+T I=S+(T-G) 四部门 支出法GDP=Y 即C+I,G+(X-M),C+S+T I=S+(T-G)+(M-X) 考点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及储蓄函数 凯恩斯消费理论假设 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0<β<1) 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 3( 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注】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凯恩斯消费函数 ,即: 消费=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储蓄函数 储蓄=收入-消费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关系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即APC+APS=1。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即MPC+MPS=1。 (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专用资料第25页 /共164页 该理论认为: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 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考点四:投资乘数 ,Y11投资乘数k= ,,,I1,,S β为边际消费倾向;S为边际储蓄倾向。 表明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 【例题:多选题】关于投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投资乘数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函数 B投资乘数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减函数 C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增函数 D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减函数 E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不存在函数关系 【答案】BC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投资乘数的计算。 考点五: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 I均衡国民收入Y=消费C+投资+政府购买G +净出口 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代入上式: 均衡国民收入Y =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Y+投资 +政府购买G +净出口 解方程,即可求出均衡国民收入。 【例题:单选题】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 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 A 770亿元; B 4300亿元; C 3400亿元; D 7000亿元。 【答案】D【解析】收入=消费C+投资400 =【300+(1-0.1)*收入】+400 所以,收入=7000亿元。 考点六:总需求和总供给 专用资料第26页 /共164页 一、总需求 项目 具体内容 含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 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影响因素 利率 反向变化: 利率上升会引起企业投资和居民购买住宅和耐用消费品的数 量的减少,从而使总需求减少。 货币供给同向变化: 量 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政府购买 同向变化: 政府购买增加,会促使总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税收 反向变化: 税收的减少会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导致总需求增加,反之 亦然。 预期 如果企业对未来的利润预期是增长的则会扩大投资,如果居民 对未来收入预期是增长的,也会增加消费,这都导致总需求增 加。 价格总水反向变化: 平 价格总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上升,反之亦然 总需求曲线(只分析价格1、 向右下方倾斜 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 2、 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影响 (1) 财富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居民收入及财富 的实际购买力的反向变动,从而导致总需求变动的现象。 (2) 利率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利率变化并进而与 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3) 出口效应:由价格总水平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需求的 变化并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二、总供给 1(影响因素: (1)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 (2) 决定总供给的其他因素: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另外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专用资料第27页 /共164页 2(总供给曲线 (1)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 经济体制等因素。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总供求模型 (1)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2) 短期来看,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 当总供给假定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变,由于总需求的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则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1题1(1)经济周期的类型(增长型经济周期含义) (3分) 分 多选:1题2(1)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分 2013年 单选:1题1(1)分析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先行指标) (1分) 分 多选:无 【本章主要考点】 1(经济增长的含义 2(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3(经济波动的类型 4(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5(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6(经济发展理论及方式的转变 7. 新常态的含义及特征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专用资料第28页 /共164页 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 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 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2.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考点二: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经济增长率 =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考点三:经济波动的类型 分类标准 具体类别 1(长周期:中期长度平均为50~60年 2(中周期:周期长度平均约为8年, 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 明显。 3(短周期:周期长度平均为3~5年 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 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我国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 考点四: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1、投资率的变动 2、消费需求的波动 3、技术进步的状况 4、预期的变化 5、经济体制的变动 6、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考点五、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含义 举例 一致指标 也称为同步指标,指标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 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可以综合描述总体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经济所处状态 先行指标 也称为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 的轨迹。 数和广义货币M2 专用资料第29页 /共164页 滞后指标 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谷的确定 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考点六: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注】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促进“三个转变”。 (1)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内容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七:新常态的含义及特征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一)新常态的含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二)新常态的三大特征 1. 中高速---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2. 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3. 新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1题1(1)菲利普斯曲线 (1分) 分 多选:无 2013年 单选:无 (2分) 多选:1题2(1)奥肯定律 专用资料第30页 /共164页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 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度量 2(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3(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4(失业的类型 5. 奥肯定律、就业弹性、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度量 1、含义: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 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2、世界各国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和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3、我国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考点二、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包括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 1、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的关系式 MV=PT(费雪方程式),或:P=MV/T 2、运用微分方法推导,可以得出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 ,,m,v,y 3、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 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例题:单选题】 如果以代表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率,m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V代表货币流 通速度的变动率,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率,那么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是( )。 A .= m+V-y B. = m+V+y C. = m-y D. = V-y 【答案】A【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因素及如何影响。 考点三、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直接效应 (1)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专用资料第31页 /共164页 (2)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 (3)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2、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 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考点四、失业的类型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类型如下表: 失业类型 含义 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 自愿失业 摩擦性失业 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 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非自愿失业、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周期性失业) 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考点五、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 一、奥肯定律: 1、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 2、结论: 相对于潜在的GDP(即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实现的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个百分点。 3、作用: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二(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变化的百分点。就业弹性的变化受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就业弹性就较高。 三、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通胀率 通胀率 短期菲利 长期菲利 普斯曲线 普斯曲线 专用资料第32页 /共164页 第10章 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1题1(1) 国贸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3分) 分 多选:1题2(1)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非关税壁垒) 分 2013年 单选:1题1(1)国贸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3分) 分 多选:1题2(1)政府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干预(2015教材已删)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2(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3(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 4(倾销与反倾销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4种理论 理论 提出者 观点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 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 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 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 即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赫克歇尔俄林理赫克歇尔和俄林 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 专用资料第33页 /共164页 论(要素禀赋理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论) 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 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 上的差别。 规模经济贸易理美国经济学家克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论 鲁格曼 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该理论认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 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考点二、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 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 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1(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 2(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 2(汇率水平 3(汇率水平 3(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贬出,即贬值出口增加) 4(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例题: 单选题】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就可能会导致( ) A.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B.本国旅游收入不变 C.本国出口增加 D.本国进口增加 【答案】D 【解析】理解“贬出”二字。 考点三、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 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 关税限制 进口配额制 非关税限制 自愿出口限制 歧视性公共采购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政府对出口贸易的干预 直接补贴 出口 出口退税 补贴 间接补贴 专用资料第34页 /共164页 出口信贷 考点四、倾销与反倾销 1、倾销含义: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WTO规定,确定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有:原产国标准;第三国标准和成本加费用和利润的标准。 2、倾销的类型: 类型 含义 掠夺性倾销 出口企业为在国外市场上达到排除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目 的,在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向该市场销售产品,一旦竞争对手被排 除,再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行为 持续性倾销 出口企业为长期占领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无限期的持续以低 价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的行为。 隐蔽性倾销 出口企业按国际市场的正常价格出售产品给进口商,但进口商则以倾 销性的低价在进口国市场上抛售,其亏损部分由出口企业予以补偿。 偶然性倾销 出口国国内存在大量剩余产品,为处理这些产品而以倾销方式向国外 市场抛售。 3、 倾销的影响 4、 反倾销:贸易救济措施 。反倾销税是一种附加税。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 销幅度。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该产品存在着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 ?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经济学基础知识脉络】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微观经济学 经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济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学 基 础 知 识 专用资料第35页 /共164页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宏观经济学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部分财政 【本部分考情分析】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年度 合计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7-2014 11 11 6 12 23 【本部分考点串讲】 第11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2题2(1)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内容 (4分) 分 (2)收入分配职能 多选:1题2(1)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 分 2013年 单选:1题1(1)公共物品的特点(非竞争性) (3分) 分 专用资料第36页 /共164页 多选:1题2(1)收入分配职能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公共物品的特征、需求显示 2(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3.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 4.供求规律及政府活动范围 5.公共财政的职能 6.公共选择的理论 7.政府失灵的表现 8.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公共物品的特征及需求显示 公共物品的特征 非竞争性 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这一特征 (主要特征) 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非排他性 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 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 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 考点二: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的供给包括两重含义: 公共物品供给的 类别 具体内容 两重含义 政府融资 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公共物品的融资 (强制融资) 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政府融资的缺点是 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私人融资 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 (自愿融资) 构不平衡。 联合融资 常见的手段是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 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生产 政府生产 合同外包 合同外包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其他方式 特许经营、合同委托 专用资料第37页 /共164页 考点三: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 ?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 ?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 考点四:供求规律及政府活动范围 1.市场系统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 2.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亚当斯密称为“看不见的手”) 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 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 3.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1).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2).矫正外部性 (3).维持有效竞争 (4).调节收入分配 (5).稳定经济 考点五:公共财政的职能 公共财政职能 关注的知识点 资源配置职能 1.根据政府职能的范围,财政资源配置范围应当是市场失灵而又为社 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2.机制手段,关注以下几点: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公共工程提供资金。 (2)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 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3)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 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 机制手段,关注如下几点: (1)加强税收调节; 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 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 (2)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3)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 专用资料第38页 /共164页 经济稳定和发展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职能 机制和手段,关注如下几点: (1)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 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 (2)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例题:多选题】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有()。 A(加强税收调节 B(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C(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D(没收财产并重新分配 E(提供社会福利 【答案】AB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 考点六:公共选择理论 含义 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包括投 票人、政治家、官僚)行为。 理论个人主义方法论 基石 经济人假设 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考点七: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 1(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2(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 3(投票循环 4(官僚体系无效率 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5(利益集团与寻租 考点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1、目前我国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2、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意义 (1)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 (2)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公平统一市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3)是建立健全现代国家治理结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 专用资料第39页 /共164页 4、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任务 (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 ?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三者有机衔接、相互制衡是现代 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重点推进的改革和制度建设: (2)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优化税制、完善调解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 (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第12章 财政支出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1题1(1)财政支出绩效的含义 (5分) 分 多选:2题4(1)财政支出的分类(交易性质) 分 (2)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2013年 单选:2题2(1)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普遍趋势 (4分) 分 (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多选:1题2(1)确定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及经济性质 2.财政支出分类 3.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4.财政支出规模变化情况的指标 5.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6.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7.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及经济性质 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项目 含义 作用 专用资料第40页 /共164页 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 财政支出规模 反映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 产总值的比重 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反映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有助于人们了财政支出结构 出所占的比重 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反映了政府在社会质 济构成 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何种职能 考点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适用于支出功能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编制政分类 的职能活动。我国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府预算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的统计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市社分类 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 出、转移性支出 支出经济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 分类 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我国支出经济分类的项目包括:工资福利支 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 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 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购买性 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交易的支出 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购买经济性性支出比重大,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较强。 质 转移性 政府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 支出 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可以造成购买力和社会财富在其他社 会主体中的重新分配。转移性支出比重大,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 较强。 【例题:多选题】下列财政支出分类科目中,属于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的是()。 A.工资福利支出 B.环境保护支出 C.商品和服务支出 D.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 E(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答案】B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目及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的项目,注意二 专用资料第41页 /共164页 者的区分。 考点三: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财政财政支出绝对规模规模 支出总量是不断增长的,这是由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所 决定。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 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值的比重 财政相对规模 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 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政支出的比重 考点四.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指标 指标内容 财政支出增长率 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可以 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 (增长率比) 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 度。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 (增长额比) 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 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 【例题:多选题】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表述正确的有()。 A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指标包括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的 边际倾向 B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反映的是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 C财政支出的边际倾向是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 D财政支出增长率是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E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 【答案】AD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1)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指标有哪些(2)各种指标如 何计算(3)各指标反映什么内容。 考点五.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理论 观点 瓦格纳政府活动扩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 张法则 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专用资料第42页 /共164页 皮考克魏斯曼梯度(1)英国公共支出增长是“阶梯式”“非连续性”的 渐进增长理论 (2)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 因。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展阶段增长理论 中期阶段: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的解分别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的特征等方面,提 释 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选民通常具有“财政幻觉”。 考点六: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存在的问题 优化(十二五规划) 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转移性支应当更多的关注再分配问题,相应压缩购买性支出, 出比重处于较低水平 扩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并使财政支出向人力资本和 社会资本倾斜。 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在处理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时,一方面要 重较高 控制并调减投资性支出的规模,另一方面要注意投资 性支出应当有保有压。新增财政支出的投向应更多投 到最终需求。 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较低 在消费性支出上,要从严控制行政性公共消费。预算 支出要保证重点支出的需要,使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支出上 【例题:多选题】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购买性支出比重过高 B(投资性支出比重过高 C(对社会发展投资重视不够 D(财政支出资源配置职能较弱 E(财政支出再分配功能较弱 【答案】ABC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 考点七: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1)含义 财政支出绩效 财政支出目标完成所取得的效果、影响及其效率。 专用资料第43页 /共164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 政府及其财政部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 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公共委托-代理事项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原则 1.经济性:从事某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的条件下 耗费资源的最小化; 2.效率性:强调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3.效果性:指目标实现的程度和从事一项活动时期望取得 的成果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 4.公平性 (2)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3)指标选择 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 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经济性、可比性、重要性原则来确定。 原则 含义 相关性 指标与部门绩效目标有直接联系。 经济性 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实行考评。 可比性 相似目的的工作选定共同的指标。 重要性 选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考评要求的指标。 第13章 财政收入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4题4(1)税制要素(税目) (8分) 分 (2)直接税的种类 (3)拉弗曲线 (4)国债相对规模(债务依存度) 多选:2题4(1)我国财产税的种类 分 (2)国债的功能 2013年 单选:1题1(1)国债相对规模(国债负担率) (3分) 分 多选:1题2(1)中央税的种类 分 本章主要考点: 专用资料第44页 /共164页 1.政府收入的分类 2.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 3.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的概念 4.税收的特征 5.税制要素 6.税收分类 7.拉弗曲线与征税限度 8.税负转嫁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9.国债的特征和功能 10.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11.李嘉图等价定理 12.国债的制度 13.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政府收入的分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税收;社会缴款;赠与收入;其他收入 我国 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 考点二(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 口径类型 财政收入内容 最小口径 税收收入 小口径 1.税收收入及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即纳入公共 财政预算的收入。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社会缴款。 2.最为常用的一个财政收入口径,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外公布的财政收入即 是指这个口径。 中口径 公共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大口径 全部的政府收入 考点三、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财政集中度,通俗地称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 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考点四:税收的特征 特征 内容 专用资料第45页 /共164页 强制性 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 行强制征收。 无偿性 是税收本质的体现,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固定性 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税基及税率等要素。 考点五: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 重点内容 纳税人 【注】纳税人和负税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和负税人一致;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 课税对象 即征税课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 的主要标志,它规定了政府可以对什么征税。税目代表征税的广度。 税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 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定额税率(固定 税额);累进(退)税率 纳税地点 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 一般来说,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二者 也 可不一致。如与总公司不在同一地点的分公司的利润在总公司汇总纳税。 考点六、税收分类 分类标志 具体内容 按征税对象的不同 1.流转税: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和关税等。 2.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3.财产税: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 4.资源税:包括资源税和土地使用税 5.行为税: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按计量标准划分 1.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 2.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和体积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1.价内税是指税款构成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 系划分 2.价外税是指税款作为商品或劳务价格以外附加的税收。 按税负能否转嫁划1.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分 即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 专用资料第46页 /共164页 2.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即纳税人与负 税人不一致。如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中央税:如消费税、关税。 使用权限分类 ?地方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 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 花税。 考点七、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税拉弗曲线 收 收 入 0100%税率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 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 养税源。 考点八、税负转嫁 一、税负转嫁的方式 税负转嫁方式 具体含义 前转又称顺转或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方法,向前转移向前转嫁 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前转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税上。 后转又称逆转或在纳税人前转税负存在困难时,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向后转嫁 要素进价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收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的 一种税负转嫁。 混转也称为散转 纳税人既可以把税负转嫁给供应商,又可以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实际上是前转和后转的混合方式。这种转嫁方式实践中比较常见。 消转 纳税人用减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 通过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 税负。消转是一种特殊的税负转嫁形式。 专用资料第47页 /共164页 旁转也叫侧转, 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 担。 税收资本化也称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 “资本还原” 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税收 资本化是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销售应税产品缴纳的消费税,通过提高该产品的价格将税款全部转移给该产品的购买者乙公司,这种税负转嫁方式属于() A后转 B前转 C消转 D旁转 【答案】B【解析】通过本题掌握税负转嫁的各种方式的含义。前转,亦称“顺转”,指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 二、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 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1)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税负不容易转嫁。 的弹性 (2)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较易转嫁。 (关键因素) (1)非生活必需品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课税商品的性质 (2)生活必需品税负容易转嫁; (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不容易转嫁;如企业所得税、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个人所得税。 系 (2)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容易转嫁,如增值税、消费 税、营业税和关税。 (1)课税范围越狭窄,税负不容易转嫁 课税范围的大小 (2)课税范围越广泛,税负容易转嫁 商品的竞争程度 (1)竞争程度大,税负不容易转嫁。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类商品中,税负不容易转嫁的有( )。 A(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的应税商品 B(非生活必需品 C(生活必需品 专用资料第48页 /共164页 D(征收消费税的商品 E(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 【答案】AB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及如何影响。 考点九、国债特征和功能 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国债功能 具体内容 (1)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方式弥补。 弥补财政赤字 (2)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产生的副作用较小 筹集建设资金 (1)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因此有“金边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和 之称。 利率 (2)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 调控宏观经济 考点十、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一、国债负担 国债负担 具体内容 认购者负担 国债发行应考虑债权人的应债能力 债务人负担 政府借债应考虑政府的偿债能力,量力而行。 纳税人负担 国债是一种延期的税收。 如果国债资金运用不善,或者仅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留给后人的就只是净债务,代际负担 严重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活。 二、国债限度 1、衡量国债绝对规模有三个指标:一是国债余额,即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2、衡量国债相对规模有两大指标: 国债相对规模 具体内容 (1)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这个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和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负担率 国债的承受能力。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 (3)一国的GDP值越大,国债负担率越小 专用资料第49页 /共164页 (4)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 过45%。 (1)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2)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 债务依存度 (3)我国分为全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4)国际公认的债务依存度警戒线在15%~20%之间 考点十一、李嘉图等价理论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李嘉图认为发行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国债。 考点十二、国债制度 一.国债发行制度 1.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2.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 二.国债偿还制度 我国选用的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方式。 三(国债市场制度 国债市场的功能:实现国债的发型和偿还、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 (1)国债发行市场又称国债一级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作为国债发行者的中央政府、发行中介机构和投资购买者。 (2)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指已经发行的国债的交易场所,其基本职能是为国债投资者提供转让变现的机会。 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 ?现货交易方式: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回购交易方式:是指国债的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约定一定期限和价格,将同笔国债再购回的交易活动。 ?期货交易方式:以国债期货合约为交易对象的交易方式。 ?期权交易方式:交易双方为限制损失或保障利益而订约,同意在约定时间内,按照协定价格买进或卖出契约中指定的债券,也可以放弃买进或卖出这种债券的交易方式。 考点十三、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一(政府性债务的类型 专用资料第50页 /共164页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负债 需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 政府或有负债 由某一或有事项印发的债务,这种债务会不会成为现实, 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 由政府来承担。由债务人以自身收入偿还,正常情况下 无需政府承担偿还责任。 或有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政府提供担保,当某个被担保人无力偿还时,政府需要负债 负债 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 政府可能承担救助责政府不负有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 任的负债 政府可能需要给予一定救助的债务。 二(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1.中央政府实行余额管理 2.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地方债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 于经常性支出。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 第14章 政府预算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1题1(1)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原则 (1分) 分 多选:无 2013年 单选:2题2(1)政府预算的含义 (4分) 分 (2)政府预算体系的基础 多选:1题2(1)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政府预算的概念 2.政府预算的原则 3.政府预算的分类 4.我国政府预算职权的划分 5.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6.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7.改进预算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专用资料第51页 /共164页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政府预算的概念 政府预算 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 支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从形式上看 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该表反 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从内容上看 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 环节和基本环节。 从政治方面看 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 (1)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选 择; (2)政府预算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 (3)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准备购买的具体公共物品和服务及其成本。 从本质上看 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 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年度立法)。 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于17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国家预算 考点二、政府预算原则 原则 具体内容 完整性原则 所有法律准许的政府财政活动,都要在预算中清楚的列出,不应另设 其他财政收支账目;政府所有的财政活动都不能脱离预算管理,非政 府交易活动必须排除在外。 统一性原则 保证整个财政活动的连续性和整体协调性。 可靠性原则 也称为“谨慎性”原则,支出预算安排要真实、可靠,既不能不切实 际的把支出盘子打得很大,无法完成,也不能留下硬缺口,将执行中 一定要发生的支出不列入预算,人为缩小支出规模。 合法性原则 政府预算活动的每个环节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这是政府必须 对纳税人负责的理念的重要体现。 公开性原则 年度性原则 世界各国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历年制和跨年制。 (1)历年制:如中国(2)跨年制:如美国、英国、日本。 考点三、政府预算的分类 这种形式比较简单,便于编制,能够清晰反映政府收支按预算编制形单式预算 专用资料第52页 /共164页 全貌,有利于公众监督政府预算的实施。但没有区分各式 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财政活动 进行深入分析、管理和监督。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 ?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 支出对象; ?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 支出对象。 便于政府科学安排收支结构,分类控制预算收支平衡; 便于政府灵活运用资本性投资和国债等手段,对宏观经 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按预算编制依增量(基数) 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年度的基础据的内容和方预算 上,按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增法 量预算保持了财政收支指标的连续性。 零基预算 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只以新预算年度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力可能为依据。 按预算作用时年度预算 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政府预算。 间长短分类 多年预算 预算有效期为几年(多为三年至五年)的政府预算。中 期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 关的批准。 按预算收支平平衡预算 衡状况分类 差额预算 按预算项目是投入预算 用来控制各项支出用途和金额的预算。 否直接反映经绩效预算 用量化绩效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济效益分类 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规划项目预算 核心是使用成本-效益和成本-有效性分析, 按预算管理层中央预算 级分类 地方预算 考点四.我国政府预算职权的划分 机关、部分、单位 预算管理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 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 专用资料第53页 /共164页 立法 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机关 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审查和 常务委员会 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等。 各级人民政府 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 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 法,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本级预算调整方 案、本级决算草案;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 算草案的报告;组织本级总预算执行;决定本级政府预备 费动用;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 改变和撤销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关于预算方面 的不恰当的决定和命令。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具体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本级决算 草案。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提出本级预备费动用 方案; 审计机关 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 督。 【例题: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预算 管理职权有()。 A(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预算 B(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C(具体编制本级政府预算草案 D(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动用 E(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 【答案】B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及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 管理职权。 考点五: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的内容 我国完整的政府预算系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基础,能够统筹安排使用的资金,应当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预算体系 具体内容 一般公共预算 1、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 专用资料第54页 /共164页 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 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目前我国每年统计公报公布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 字的数字,是就一般公共预算而言的。 政府性基金预算 1、是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 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 发展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 转下年继续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 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 字。 3、从2010年开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交全国人大审查批 准。 社会保障预算 1、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缴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 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支预算。2013年正式提交全国人大。 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依法建立,规范 统一;二是统筹编制,明确责任;三是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四 是相对独立,有机衔接;五是收支平衡,留有结余。 3、社会保险基金不能用于平衡一般公共预算,但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补助社会保险金 考点六: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运行的基本规则,是有关政府预算活动的各种法规制度,是纳税人及其国 家权力机关控制财政活动的机制。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一般是通过“预算法”的形式予 以确定。 预算编制制部门预算制度 1、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是以部门为度 预算主体的综合预算。 2、部门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 ?项目预算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 专用资料第55页 /共164页 预算外资金纳入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 预算管理 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预算执行制建立国库集中收(1)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度(是预算付制度 (2)规范财政性资金收缴方式。所有收入通过代理银行实施的关键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环节) (3)改变财政资金分散拨付方式 实行政府采购制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以 度 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公开招标与非公开招标相结合; 委托采购与自行采购相结合。 考点七: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二)推进预算、决算公开 (三)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四)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超收收入用于冲减赤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 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削减支出或增列赤字并在经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批准的国债余额限 额内发债平衡; (五)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六)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七)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第十五章 财政管理体制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2题2(1)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的特征 (2分) 分 (2)中央固定收入 多选:无 2013年 单选:3题3(1)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5分) 分 (2)政府间收入的划分 (3)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 分的主要标准、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特征、财政管理体制的 模式(财政单一制) 多选:1题2(1)划分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遵循的原则 专用资料第56页 /共164页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及类型 3、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4、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 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1)、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 节。 考点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及类型 一、内容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1、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分 2、事权或支出划分原则:技术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 则和受益原则。 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1.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2.收入划分原则:恰当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收益 与负担对等原则。(调控功能强、、收入份额大、流动性大、 收益与负担不直接对应的收入归中央政府)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按排。 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二、类型 财政联邦制模式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遵循“州余权主义”原则。 (美国)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 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 现。 财政单一制模式 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 专用资料第57页 /共164页 (法英日韩) 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地方政府拥有的分权水 平较低,自主性较小 【例题:多选题】关于财政管理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B(满足财政支出需要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C(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D(在财政单一制下,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管理财政活动 E(依据集权原则,将收入份额较大的税种划分为中央 【答案】ACD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内容。 考点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分税制内容 项目 内容 中央固定收入 关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 地方固定收入 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 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1)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2)所得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2002年1月1日(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开始实施所得税分享改革 关的主要税种) (3)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97%,地方3%。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2.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1.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适度加强中央事权 ?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 ?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 2.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根据税种属性,遵循公平、便利和效率原则,将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 专用资料第58页 /共164页 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较大、易转嫁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 将其余具有明显受益性、区域性特征、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影响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或地方分成比例多一些。 考点四、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弥补其收支差额,这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 3、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完整性、对称性、科学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制性。 4、通常情况下,对于地方事权范围的支出项目,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财力匹配与均衡;专项转移支付严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效益外溢事务和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 5、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 (1)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2)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6、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务 1).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 (2).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第16章 财政政策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1题1(1)税收乘数的计算 (3分) 分 多选:1题2(1)财政汲水政策的特点 分 2013年 单选:2题2(1)财政政策乘数的作用 (4分) 分 (2)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的表现 多选:1题2(1)财政政策工具的使用 分 本章主要考点: 专用资料第59页 /共164页 1、财政政策的功能和目标 2、财政政策的工具 3、财政政策的类型 4、财政政策的乘数 5、财政政策的时滞 6、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经验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财政政策的功能和目标: (1) 功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 (2) 目标: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考点二、财政政策的工具(掌握如何使用,关键是理解“花钱”二字) 财政政策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繁荣,少花钱抑制总需求) (萧条,多花钱刺激总需求) 预算政策 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 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 税收政策 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来增加税收。 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来减少税收 公债政策 增加长期国债、提高利率 增加短期国债、降低利率 公共支出 狭义购买性支出:政府进行日常行政事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支出。 转移性支出: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政府投资 降低投资支出水平 提高投资支出水平 补贴政策 减少财政补贴支出 增加财政补贴支出 【例题:多选题】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政府可实施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A(实行中性预算平衡政策 B(增加财政补贴支出 C(降低税率 D(提高政府投资支出水平 E(缩小预算支出规模 【答案】BCD【解析】需求不足时,政府应多花钱并采取减税措施让私人多花钱。 考点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分类标准 类别 具体内容 调节经济周期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累进所得税; 的作用 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主动灵活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 专用资料第60页 /共164页 策工具。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调节国民经济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多花钱) 总量和结构中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小和抑制社会总需求(少花钱) 的不同功能 中性财政政策 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财政政策 考点四、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是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财政政策乘数具体包括税收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财政乘数类型 计算 特点及作用 税收乘数 1、税收乘数为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国民收入变动率= 税收变动率收入变动呈反方向变动。 2、政府增税时,国民收入减少,减少量为边际消费倾向b,= 1,边际消费倾向b税收增量的b,(1—b)倍。 政府购买支出乘(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正数。说明购买支国民收入变动率= 购买支出变动率数 出增减与国民收入变动呈正方向变动。 (2)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时,国民收入增加,1= 1,边际消费倾向b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 (3)同税收乘数比较,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 税收乘数。这说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 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即使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如果同时 =(1-b),(1-b)=1 等额增加政府支出,国民收入也会等额增 加。这意味着即使实行平衡预算政策,仍具 有扩张效应,其效应等于1。 【例题:单选题】如果边际消费倾向b为0.75,当政府购买支出增加10%,则()。 A国民收入增加30% B国民收入增加40% C国民收入下降30% D国民收入下降40% 【答案】B【解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国民收入变动率/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率=1/(1-b) 本题中,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1-0.75)=4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动率是政府 购买支出变动率的4倍,且与购买支出的变化方向相同。 【延伸】税收乘数=-0.75/(1-0.75)=-3或者税收乘数=1-4=-3,说明国民收入变动率是税收变 专用资料第61页 /共164页 动率的3倍,且与税收变化的方向相反。 考点五、财政政策时滞 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以 及效果时滞。 时滞类型 内容 内在 认识时滞 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时滞 行政时滞 财政部门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决策时滞 财政部门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所需要的时外在 间。 时滞 执行时滞 政策议案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 效果时滞 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考点六、我国实施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 1. 始终把握相机抉择这个财政政策管理的基本要求 2. 实现短期调控与长期发展政策的有机结合 3. 加强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4. 注重国内外政策的协调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本部分近年考情: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年度 合计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7-2014 11 11 6 12 23 本部分考点串讲: 第17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专用资料第62页 /共164页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3题3(1)剑桥学派现金余额数量说的观点 (7分) 分 (2)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 (3) 通货膨胀的定义(基本标志) 多选:2题4(1)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分 (2)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 2013年 单选:3题3(1)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的观点 (5分) 分 (2)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 (3) 通货膨胀的定义(萨缪尔森) 多选:1题2(1)制约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功能的因素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货币需求的概念 2、货币需求理论 3、货币供给层次划分 4、社会融资规模 5、货币供给机制 6、货币均衡 7、通货膨胀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这种需求是经济需 求、有效需求、派生需求和客观需求。 考点二、货币需求理论 (一)传统货币数量说 传统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 MV=PT 货币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 。 K,Y数量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说 M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货币1、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 需求理论 交易动机----进行日常交易 (流动性偏预防动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好论) 投机动机---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 2、函数:L= L(Y)+ L(i) 12 (1)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2)投机动机构成投机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 3、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 专用资料第63页 /共164页 券,都愿意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 产”两个基本假定之上。 (三)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弗里德曼现M代货币数量P=f(Yp;W;i,i,i;1/p?dp/dt;μ) mbe说 (货币需求理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论) (1)财富总额: 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同向) (2)财富构成: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同向) (3)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反向): (4)其他因素 考点三:货币供给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M 流通中货币 0 M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个人、机关团体、非存款类金融机构0 所持有的硬币和现钞总和(即通常所指的现金) M (狭义的货币供应量) M+银行活期存款 10 M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1 M(广义货币供应量) M+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21 考点四、社会融资规模 1.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它既包括实体经济从银行业获得的融资,也包括实体经济从证券业和保险业获得的融资,所以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2.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的构成(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债券筹资;保险公司赔偿、贷款公司贷款、投资性房地产) 考点五、货币供给的机制 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 ?受到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要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要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3、货币供应量的公式 M=B×k 专用资料第64页 /共164页 其中:B------“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k-------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 【例题:单选题】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是( )。 A.增加货币需求 B.减少货币需求 C.增加货币供给 D.减少货币供给 【答案】C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公式M=B*K 考点六:货币均衡 1、货币均衡的特征: (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 (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 (3)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2.货币失衡的两种状况 (1)总量性货币失衡: 包括两种情况: ?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供给不足的情况,很少出现。 ?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供给过多,经常出现。原因很多,如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以融通财政 赤字;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不适当的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等。后果之一是引发严重通货 膨胀。 (2)结构性货币失衡 3、 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若考虑物价自然上升的因素,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即 货币 供应量增长率M′=Y′+P′ 考点七:通货膨胀 一、含义: 萨缪尔森: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的上涨。 马克思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多种通 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 (1) 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2) 物价持续上涨 专用资料第65页 /共164页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分类标准 具体类别 按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 胀。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 目标而操纵的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输入型通货膨胀(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4、结构型通货膨胀 按 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公开型通货膨胀:表现形式是“物价上涨”。 抑制型通货膨胀:表现形式是“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 币流通速度减慢” 【例题:多选题】下列通货膨胀类型中,属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有( )。 A(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的通货膨胀 B(消费强劲增长引发的通货膨胀 C(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引发的通货膨胀 D(进口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 E(垄断企业人为抬高价格引发的通货膨胀 【答案】AB【解析】通过本题掌握通货膨胀按成因不同所作的分类。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1、直接原因 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2、主要原因 (1)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政策。 (2)信贷原因----信用膨胀,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其原因包括,财政赤字的压力,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银行自身决策失误等。 3、其他原因---如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综合国际国内一般经验,治理措施主要有紧缩的需求政策和积极的供给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 (少花钱) ?增加税收 ?发行公债 紧缩性货币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少给钱) ?提高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出售有价证券。 第18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专用资料第66页 /共164页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3题3(1) 我国法定货币发行机构 (5分) 分 (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 (3)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优缺点 多选:1题2(1)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分 2013年 单选:3题3(1) 再贴现 (7分) 分 (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 (3)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政府的业务) 多选:2题4(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 分 (2)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2015教材已删) 本章主要考点: 1. 中央银行的职能 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3. 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特征 4.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5.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6. 货币政策目标 7. 货币政策工具 8.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9.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0.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的主要职能是: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考点二: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 (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 (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 (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考点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特征 不以营利为目的 以金融调控为己任,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是其宗旨。 不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不对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担保或直接发放贷 或非银行金融业务 款,它的业务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专用资料第67页 /共164页 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 考点四: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具体业务内容 货币发行业务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集中准备金 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并通过对银行这部分准备金来管理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的业务 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有再抵押贷款;再贴现;再贷款 全国清算 各商业银行都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并在中央银行开立往来 账户,各商业银行之间可通过该账户办理非现金结算,此项业务为 中央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并由此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金融业的清 算中心。 代理国库 对政府代理国家债券发行 的业务 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考点五、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国外资产 储备货币(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对政府债权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发行债券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国外负债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 政府存款 其他资产 自有资金 其他负债 合计 合计 考点六:货币政策目标 1、稳定物价: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4、平衡国际收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考点七、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具体内容 工具 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 央银行的最低比率。 其缺陷: 法定存款准备金1.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央行的超率 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2.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 ,是一剂“猛药”。 3.成效较慢、时滞较长。 专用资料第68页 /共164页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 不将其当作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 再贴现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 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 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即为公开市 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证券交易活动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 和其他金融机构。 公开市场业务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 响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中央银行有可能用其对货 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但必须与其他货币政策配合。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具体内容 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 制,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 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 过度投机。 3(直接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4.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例题:多选题】关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 B(商业银行掌握着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力度强 D(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能迅速影响货币供应量 E(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答案】BCE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各种一般性货币政策的有关内容。 考点八、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中央银行可以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 1、 利率:通常指短期的市场利率 2、 货币供应量: 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供应量定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3、 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4、通货膨胀率 考点九、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专用资料第69页 /共164页 传导体系:中央银行 货币市场 金融机构 企业(居民) 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 操作目标 中介目标 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 。 考点十、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1、“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稳健 适度从紧 从紧 适度宽松 2、 2011-2015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19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2题2(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信用中介) (4分) 分 (2)市场有效性的划分(弱型效率) 多选:1题2(1) 商业银行的借款业务 分 2013年 单选:1题1(1)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3分) 分 多选:1题2(1)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商业银行的性质 2、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 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原则 5、存款保险制度 6、金融市场效率及有效市场理论 7、金融市场结构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是承担着资金融资职能的企业。 (2)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一般 不以盈利为目的。 (3)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 融机构经营范围窄,经营不完全的信用业务,或不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 考点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 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职能 内容 信用中介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是最基本职能。 支付中介 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工商企业办理与货币资本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汇 专用资料第70页 /共164页 兑、非现金结算等。使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 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工具,满足流通界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并 使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与吸收资本的总额而扩张信用。 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按机构设置分类 单一银行制 不设分支机构,美国许多州立银行。 总分行制 设多层分支机构,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这种银行制 度。 按业务经营范围 专业化 只经营吸存发贷的传统银行业务。 综合化 可经营所有商业性融资业务, 即全能银行制 考点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主要业务 类型 内容 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是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 (吸收外来借款业务 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资金) 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商业银行将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 主要业务。 资产业务 票据贴现 银行应客户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 贷款 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 投资业务 是银行以其资金作为投资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 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 称为无风险业务。 结算业务 商业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账户划转到收款单位账户,从而中间业务 完成货币收付,并向委托人收取结算手续费的业务。 信托业务 租赁业务 代理业务 咨询业务 【例题:多选题】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 A(进行票据贴现 B(发行金融债券 C(发放贷款 D(进行证券投资 E(吸收存款 【答案】ACD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考点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原则 内容 盈利性原则 在经营资产业务中,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 流动性原则 ?商业银行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或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 ?商业银行取得现款的能力。 安全性原则 要能够按期收回本息,特别是要避免本金受损 商业银行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 专用资料第71页 /共164页 商业银行的资产盈利性和安全性也呈负相关关系。 考点五、存款保险制度 1.被保险的存款既包括人民币存款,也包括外国存款。但不包括: ?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 ?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以及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存款。 2. 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提示】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全额赔付,超过50万元的部分,从该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3. 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及运用 来源 运用 ?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存款人不交保费) ?存放中国人民银行 ?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 ?投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信用等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较高的金融债券及其他高等级债券 金获得的收益 ?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其他合法收入 考点六: 金融市场效率及有效市场理论 一、金融市场效率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金融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 (2)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 二、有效市场理论 市场有效性 具体含义 弱型效率 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如价格、交易量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 响 。 半强型效率 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如公司对外公布的盈利报告等)对证券的价格 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强型效率 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以及内幕信息对证券的价 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即证券价格充分、及时的反映了与证券有关的所有 信息。 考点六:金融市场结构 1、金融市场的类型 市场类型 功能 子市场 货币市场 供应短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 短期内资金余缺的融通问题。 资本市场 供应长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 投资方面的资金需要。 2、各子市场的含义及有关内容 子市场 含义 有关内容 同业 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特点:期限短、流动性高、利率敏感性强和交易方便.。 专用资料第72页 /共164页 拆借 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同业拆借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期资金不足、票据清算市场 金融通活动的市场。的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的资金短缺需求。 有代表性的同业拆借 利率是伦敦银行同业 拆借利率(LIBOR) 票据 以各种票据为媒体进1、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结合。商业市场 行资金融通的市场。 票据是以企业间的直接信用作保证。商业票据是一种 短期无担保证券,是由发行人(一般为信誉高、实力 雄厚的大公司)为了筹措短期资金或弥补资金缺口, 在货币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并承诺在将来一定时期偿 付的票据本息的凭证。 2、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 机构为了吸引存款而发行的一种不记名的存款凭证, 它是认购人对银行提供的信用。特点是不记名;属于 批发性质的金融工具、存单的金额由银行确定,一般 都比较大;利率既可固定,也可浮动。 债券 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短期政府债券具有违约风险小、流动性强、面额小、市场 场所,它是一种直接收入免税等特点,流动性在货币市场中是最高的,几 融资的市场。既具有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 货币市场的属性,又 具有资本市场的属 性。 股票 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股票发行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市场 及中介机构;流通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就是投资者群体。 投资基金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优市场 势主要表现为专家理财。 金融期货1.金融期货市场是专门进行金融期货交易的市场 (期权)2.金融期权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按成交协议签订合同,允许买方在交付一定的期市场 权费用后,取得在特定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的权利。 【例题:多选题】按市场工具划分,资本市场包括( )。 A.票据市场 B.股票市场 C.长期债券市场 D.投资基金市场 E.同业拆借市场 【答案】BCD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金融市场的划分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包括的子市场。 第20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3题3(1)1988年巴塞尔报告的主要内容 (5分) 分 (2)金融监管是从监管银行开始的 (3)金融风险的类型(操作风险) 多选:1题2(1)发生债务危机国家的特征 专用资料第73页 /共164页 分 2013年 单选:2题2(1)货币危机的特点 (6分) 分 (2)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多选:2题4(1)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分 (2)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 本章主要考点: 1、金融风险的特征及类型 2、金融危机的类型 3、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 4、金融监管体制 5、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金融风险的特征及分类 一、金融风险的特征 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二、金融风险的类型 金融风险类型 含义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因素(股价、利率、汇率及商品价格)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 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 信用风险 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 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风险 操作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 的风险 考点二、金融危机的类型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金融资产、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类型 具体内容 债务危机 也可称为支付能力危机,即一国债务不合理,无法按期偿还,最终引发的 危机。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特征: (1)出口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借外债。 (2)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 (3)大多数债务国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债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货币危机 在实行固定汇率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容易出现货 币危机。 流动性危机 (1)国内流动性危机: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即“借短放长”,则会 导致流动性不足以偿还短期债务。当存款者担心存款损失要求银行立即兑 现,从而引发大规模的“挤兑”风波,导致危机爆发。 (2)国际流动性危机 综合性危机 现实中的金融危机都是综合性金融危机。 (1) 外部综合性金融危机 (2) 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发生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金融体系脆弱。 专用资料第74页 /共164页 考点三: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 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的监管开始的 。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公共利益论 (1) 有关监管的正统理论。 (2) 政府对公众要求的一种回应。 保护债权论 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形式。 金融风险控制这一理论源于“金融不稳定假说”, 这种不稳定来源于:银行的高负债论 经营、借短放长和部分准备金制度。 考点四、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 分类标志 类别 代表国家 监管主体及央行角色 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 美国 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 德国 监管客体的角度 综合监管体制(属于功能性监管) 英国 分业监管体制 中国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考点五:国际金融监管 一、1988年巴塞尔报告(确认了监督银行资本的可行的统一标准) 项目 具体内容 资本组成 核心资本 实收资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 (一级资本) 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 附属资本 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 (二级资本) 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风险资产权重 0%、10%、20%、50%和100% 资本标准 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比率不得低于4%。 过渡期安排 二、 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以及市场约束的内容,被称为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过去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想,将资本金要求视为最重要的支柱。 三、2010年巴塞尔协议? 内容 具体规定 强化资本充足率监资本监管在巴塞尔委员会监管框架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本管标准 轮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 1、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1)普通股充足率为4.5%, 新标实施后为7%; (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新标实施后为8.5%; (3)总资本充足率为8%, 新标实施后为10.5%; 2、两个超额资本要求 (1)留存超额资本,用于吸收严重经济和金融衰退给银行体系带 来的损失,由普通股构成,最低要求为2.5%。 (2)反周期超额资本,要求银行在信贷高速扩张时期积累充足的 经济资源,最低要求为0-2.5%。 引入杠杆率监管标自2011年初按照3%的标准(一级资本/总资产)开始监控杠杆率准 的变化 专用资料第75页 /共164页 建立流动性风险量1、流动性覆盖率:用于度量短期压力情境下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化监管标准 目的是提高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中断的弹性。 2、净稳定融资比率: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金错配的能力, 它覆盖整个资产负债表,目的是激励银行尽量使用稳定的资金来 源。 确定新监管标准的设立为期8年的过渡期 实施过渡期 【例题:多选题】2010年巴塞尔协议?强化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情况 下( )。 A普通股充足率为7% B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 C总资本充足率为10.5% D核心资本充足率为4% E普通股充足率为2.5% 【答案】ABC 【解析】本题注意“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 第21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无 (2分) 多选:1题2(1)金本位固定汇率制度的特征 分 2013年 单选:2题2(1)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 (2分) 分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特点 多选:无 本章主要考点: 1、汇率制度的划分 2、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3、人民币汇率制度 4、国际储备的构成及作用 5、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6、国际主要金融组织 7、人民币跨境使用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汇率制度的划分 汇率制度 类型 特征 专用资料第76页 /共164页 固定汇率 金本位制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特征: 度 (最早(1) 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出现在英(2) 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国) 布雷顿森以美元为中心的人为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特征: 林体系 (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3)国际收支的调节 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解决; 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浮动汇率 牙买加体(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系 (2)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3)国际收支的调节:经常账户失衡调节主要通过汇率机制、 利率机制、国际金融市场融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等方式进 行。 考点二、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因素有: (1)经济开放程度 (2)经济规模 (3)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 4)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 (5)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汇率制度选择 因素 倾向固定汇率制度 (1)经济开放程度越高 (2)经济规模越小 (3)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国家 倾向浮动汇率制度 经济开放程度低、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 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出流入较为客观和频繁,或国内 通货膨胀率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的国家 【例题:多选题】在下列( )情况下,一国会倾向实行浮动汇率制。 A经济开放程度低 B进出口商品多样化 C资本流出流入较为客观和频繁 D国内通货膨胀率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 E经济规模小 【答案】ABCD 【解析】见教材 。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规模越小、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国家的国 家,一般倾向于固定汇率制度。 考点三、人民币汇率制度 专用资料第77页 /共164页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考点四、国际储备的构成及作用 一、国际储备的构成 国际储备的构成 具体内容 货币性黄金 黄金只能算作潜在的国际储备、而非真正的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 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等。外 汇储备是国际储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非黄金储备中占比高达95% 以上。 IMF的储备头寸 在基金组织的普通账户中会员国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包括会 员国向基金组织缴纳份额中的25%可自由兑换货币(储备档头寸)和 基金组织用去的本币(超储备档头寸) 特别提款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缴纳的份额无偿分配的,可供会员国 用以归还基金组织贷款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的账面 资产。特别提款权根据一篮子货币定值。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1、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2、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3、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 三、国际储备的管理 国际储备的管理实质上是外汇储备的管理,具体包括: 1、外汇储备总量管理 2、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3、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 对外汇储备进行积极管理,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成为国际储备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国际储备投资战略更多的转向追求高收益的中长期投资。 考点五、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2)确定汇率制度(3)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考点六、国际主要金融组织(IMF、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 1、IMF和世界银行集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性质 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 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开发机构,是世界银 行集团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机构。 资金来源 (1)份额:主要资金来源 ,决定(1)银行股份 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2)借款 票权、借款数量和特别提款权的分(3)转让债权 配。 (4)业务净收益:都留作准备金。 (2)借款 专用资料第78页 /共164页 贷款种类 (1)备用安排:又称为普通贷款,世界银行以贷款业务为主。其中,项目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基本、最早贷款是世界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组成 设立的一种贷款。(2)中期贷款:部分。 解决成员国结构缺陷导致的严重 国际收支问题。(3)减贫与增长 贷款 贷款特点 (1)主要帮助成员国解决国际收(1)期限长 支问题;贷款对象既包括发展中国(2)贷款实行浮动利率,一般低于市场 家,也包括陷入债务危机的发达国利率。 家。 (3)通常对其资助的项目只提供货物和 (2)有政策条件 服务所需要的外汇部分 (3)是临时性的 (4)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长。 世界银行集团的其他机构: 除世界银行外,世界银行集团还包括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等机构。 (1)国际开发协会主要是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国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 世界银行贷款被称为“硬贷款”,国际开发协会贷款被称为“软贷款”。 (2)国际金融公司主要通过向低收入国家的生产性企业提供无需政府担保的贷款和投资 。 (3)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世界银行集团最年轻的成员,主要向外国私人投资者提供的政治风险担保,并通过向成员国政府提供投资促进服务,加强其吸引外资的能力,从而促使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 2、国际清算银行宗旨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为国际金融活动提供额外的便利,并在国际清算中充当受托人或代理人。 考点七、人民币跨境使用 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指居民(境内机构、境内个人)和非居民(境外机构、境外个人)之间以人民币开展的或用人民币结算的各类跨境业务。其业务类型包括: 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3.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4.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 5.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融资 6.双边货币合作 专用资料第79页 /共164页 第四部分 统计 本部分近年考情: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年度 合计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7-2014 11 11 5 10 21 本部分考点串讲: 第22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2题2(1)变量的类别(定量变量) (4分) 分 (2)重点调查 多选:1题2(1)描述统计的内容 分 2013年 单选:1题1(1)变量的类别(顺序变量) (5分) 分 多选:2题4(1)推断统计的内容 分 (2)一手统计数据 【本章主要考点】 1、统计学的两大分支及各自的内容 2、变量和数据 3、数据来源 4、统计调查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统计学的两大分支及各自的内容 统计学的两大分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类型 主要考点 描述统计 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方法。其内容包括: 1、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 2、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3、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特征。 推断统计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其内容包括: 专用资料第80页 /共164页 1、 参数估计: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2、 假设检验: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假设是否成立。 考点二:变量及数据 1、变量: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它是相对于常数而言的。常数只有一个固定取值,变量可以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取值。 分类 定量变量(数量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数量。 如企业销售额、注册员工数 定性 分类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类别。如企业所属行业、员工性别 变量 顺序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类别且有顺序。如员工受教育水平 2、数据:数据是对变量进行测量、观测的结果。数据可以是数值、文字或者图像等形式。 定量数据 是对定量变量的观测结果,其取值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数值型数据) 如企业的销售额是1000万元。 分类数据 分类变量的观测结果,表现为类别,一般用文字来表述,也可用 数字描述。如,用1表示男性,2表示女性。 顺序数据 顺序变量的观测结果,表现为类别,一般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数 字描述。如用1表示硕士及以上,2表示本科,3表示大专及以 下。 考点三:数据的来源 分类 类别 内容 按收集方法 观测数据 通过直接调查或测量而收集的数据。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 事物施加任何人为控制因素的条件下得到的。几乎所有与 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观测数据,如GDP、CPI、 房价等。 实验数据 通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以及其所处的实验环境收集到 的数据。如,一种新产品使用寿命的数据,一种新药疗效 的数据。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都是实验数据。 按来源 一手数据 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的数据,对使用者来说这是 数据的直接来源。其来源主要有:调查或观察;实验。 二手数据 来源于别人的调查或实验的数据。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数据 的间接来源。 考点四:统计调查 专用资料第81页 /共164页 1:统计调查的种类 种类 具体内容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 全面调查 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非全面调查 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 典型调查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调查 如工厂的产品生产、原材料的投入、能源连续 的消耗、人口的出生、死亡等。 不连续调查 如生产设备拥有量、耕地面积等。 2.统计调查方式 在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调查 含义 主要考点 方式 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者周期性的; 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 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 普查 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 3.数据一般比较准确 全貌。 4.使用范围比较窄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1.经济性(最显著的优点) 抽样 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2.时效性强 调查 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3.适应面广 非全面调查 4.准确性高 (1)为了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物价的变动趋势, 就可以对全国的35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择少数重点化进行调查就是重点调查。 重点 单位进行调查。所选择的重点单位就(2)要及时了解全国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和资产总 调查 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额情况,只需对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重点调查 比重 即可。 (3)国家统计局的全国5000家工业企业联网直报 制度属于重点调查。 作用: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 典型 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 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调查 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专用资料第82页 /共164页 【例题:多选题】与抽样调查相比,普查的特点有()。 A(时效性强 B(使用范围比较窄 C(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D(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E(经济性 【答案】BCD【解析】 第23章 描述统计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非常重要,为2015年教材新增一章,除新增的内容外,其余内容来自2014年教材的“统计 及统计数据”以及“相关及回归分析”。本章预计分值7分左右。 年份 题型 考点 2014年 单选:3题3(1)平均数的计算 (3分) 分 (2)中位数的适用 (3)相关系数的取值含义(r=1) 多选:无 2013年 单选:3题3(1)中位数的计算 (5分) 分 (2)中位数的适用 (3)相关系数的取值含义(r=0) 多选:1题2(1)散点图 分 【本章主要考点】 1.集中趋势的测度(均值、中位数、众数) 2.离散程度的测度(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3.分布形态的测度(偏态系数、标准分数) 4.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相关系数)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集中趋势的测度 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或中心值。 测度值 计算 备注 均值 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1)它是集中趋势中最主要的测度值; 专用资料第83页 /共164页 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2)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 数据和顺序数据。 (3)均值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4)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 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1)适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 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适用于分类数据 列,位置居中的数值。 (2)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3)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稳定性差于均 值,但优于众数。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1)适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多的变量值。 (2)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缺乏稳定性, 而且可能不唯一(有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双众数、多 众数或者没有众数,难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例题:单选题】2010年某省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单位:万元)分别为:65602、59000、78000、50002、66450、78000、78000、13210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万元。 A.78000;78000 B.72225;78000 C.66450;132100 D.75894;132100 【答案】B【解析】本题先选择众数,可以排除CD。再确定中位数,先将数据由小到大排序50002、59000、65602、66450、78000、78000、78000、132100由于所给数据是8个,所以中位数的位置是第4个和第5个数据的平均数。 (66450+78000)/2=72225 【例题:多选题】适于测度顺序数据的指标有()。 A(离散系数 B.中位数 C(众数 D.均值 E(标准差 【答案】BC【解析】考核中位数、众数、均值的适用范围。 指标 适用数据类型 是否受极端值影响 专用资料第84页 /共164页 众数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 不受 中位数 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不受 均值 数值型数据 受 考点二:离散程度的测度值 方差 数据组中各数值与其方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 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数。 标准差 方差的平方根 不仅能度量数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还与原始 数值具有相同的计量单位。 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 小,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离散系数(变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 离散系数消除了测度单位和观测值水平不同的异系数,标准影响,因而可以直接用来比较变量的离散程度。 差系数) 【例题:单选题】某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3岁;该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8岁,标准差为3岁。比较该校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则( )。 A.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相同 B.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C.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是学生年龄离散程度的1.9倍 D.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答案】D【解析】平均值不同的情况下,用离散系数比较离散程度。 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3/20*100%=15% 教师年龄的离散系数=3/38*100%=7.89% 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考点三:分布形态的测度 分布形态的测度指标包括偏态系数和标准分数。 一、偏态系数 项目 主要内容 偏态 测度数据分布偏度的统计量,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系数 差三次方的比值。 偏 等于0 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 态 偏态系数>0: 分布为右偏。 专用资料第85页 /共164页 系 1.取值在0和0.5之间,轻度右偏; 数 2.取值在0.5和1之间,中度右偏; 的 3.取值大于1,严重右偏; 取 偏态系数<0 分布为左偏。 值 1.取值在0和-0.5之间,轻度左偏; 2.取值在-0.5和-1之间,中度左偏; 3.取值小于-1,严重左偏; 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偏态系数的表述错误的是()。 A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平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平方的比值 B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 C偏态系数大于0,说明数据分布为左偏 D偏态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小 E偏态系数为0.8,说明数据分布为中度右偏 【答案】AC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偏态系数不同取值的含义。 二(标准分数(也称为“Z”分数) 项目 主要内容 适用 在统计上,均值和标准差不同时,来自不同分布的变量值不可比, 但是每个数值在变量分布中相对于均值的相对位置是可比的,因 此可以通过计算标准分数来比较不同变量的取值。 标准分数给出了数值距离均值的相对位置。 计算 (原始分数Xi-平均分数X)?标准差s 实际 当数据服从对称的钟形分布时,可以运用经验法则来判断与均值应用 的距离在特定倍数标准差之内的数据项所占比例。 约有68%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1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 【-1,1】范围内; 约有95%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2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 【-2,2】范围内; 约有99%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3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 【-3,3】范围内;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对员工进行了两项考核,在考核A中员工的平均得分为70分,标准差为20 分;在考核B中员工平均得分为60分,标准差为5分,甲在考核A中得80分,在考核B中得70分, 专用资料第86页 /共164页 则说明()。 A甲在考核B中的相对排名高于在考核A中的相对排名 B甲在考核A中的相对排名高于在考核B中的相对排名 C两项考核中甲的相对排名一致 D无法判断 【答案】A【解析】由于是两项不同的考核且均值、标准差都不同,所以应使用标准分数来比较。 甲在考核A中的标准分数=(80-70)/20=0.5 甲在考核B中的标准分数=(70-60)/5=2 由于甲在考核B中的标准分数高,说明甲在考核B中的相对排名高于在考核A中的相对排名。 考点四: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一(相关关系的类别 分类标准 类别 内含 相关的程完全 一个变量的取值变化完全由另一个变量的取值变化所确度 相关 定。称这两个变量完全相关。 不完全相关 大部分相关现象均属于不完全相关。 不相关 两个变量的取值变化彼此互不影响。 相关的方正相关 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小变大,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相应的向 由小变大。(两个变量同方向变化)。 负相关 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小变大,另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大变小 (两个变量反方向变化) 相关的形线性相关 pearson相关系数只适用线性相关关系。 式 非线性相关 两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近似于某种曲线方程的关系。 【注】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散点图来展示 二(相关系数的取值 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pearson(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 r的取值 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0
本文档为【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网校听课整理过关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19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