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举报
开通vip

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 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O9年第4期 (总第216期) 疑论毖 1HENOR肛RNFORI? No.4,2009 TotalNo.216 岁逢"甲革"J话研究 共和国文学研究6o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玛衰柏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3541(2OO9)04—0154—03 2009年4月27日至29El,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 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O9年第4期 (总第216期) 疑论毖 1HENOR肛RNFORI? No.4,2009 TotalNo.216 岁逢"甲革"J话研究 共和国文学研究6o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玛衰柏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3541(2OO9)04—0154—03 2009年4月27日至29El,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主办,扬州大学承办的"回 顾与展望:共和国文学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暨2009 年《文学评论》编委会在古城扬州召开.《文学评论》部 分编委,编辑,以及来自国内一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 学术期刊的学者60余人汇聚在美丽的瘦西湖畔,围绕建 国六十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发展的脉络,取得的成就,以 及存在的不足,未来的发展走向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进行多学科之间 的交流与切磋. 大会收到论文三十余篇,南京大学的丁帆,山东大 学的陈炎,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春青等没能与会,也提交 了论文.会议既安排了大会发言,又根据出席会议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所属学科分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三大组讨论, 再将各组讨论中的代表性意见汇集到大会上交流.因此 会期虽短,讨论交流却相当深入细致,主要涉及以下几 个层面. 一 ,总体的回顾与展望 研讨会开幕式由《文学评论》副主编王宝生主持. 扬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姚文放在开幕式上致词,强调本次 研讨会的特殊意义:是在文学研究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共 和国成立60周年华诞的一次崇高的致敬,一次隆重的献 礼.具体来说,第一,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建国6o年来我国文学研究丰 富复杂的学术经验;第二,为新世纪即将到来的又一个 十年的文学研究提供参照;第三,通过多学科交融,开 拓文学研究的视野,提升文学研究的层次.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在讲话中指出,总结 共和国60年的学术史,是促进我们的学术怎么认识自己, 走向新境界的极好契机.前30年主要建立国家的学术体 制,探索学术发展方式,强化国家的意识形态.但是由于 当时的冷战格局造成的思想文化的紧张感,由于战争年代 思想文化的宣传模式和经验的延续,由于苏联模式的影 响,连续出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文化运动,挤压, [收稿日期]2009—05—08 — 154一 甚至压倒了思想学术研究的全面建设,"文革"甚至造成 了我们思想学术的大面积的崩溃.他认为,改革开放于学 术研究有三项基本收获值得注意:第一,中国社会经济的 全面振兴和崛起对思想学术注入了日益雄厚的物质支持, 涵养它的底气,增强和提高了一代学人与时俱进的文化自 ,这30年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信心;第二 与时俱进,为这代学人去崇尚学科开拓和学术原创提供了 很大的精神空间;第三,这代学者经历了风雨人生,阅历 了世事的变化,不少人磨砺出睿智的观察者和思想者的气 质.同时,他也不否认这一代学术的体制并未完全赋予学 术和学者以权威感.在他看来,体制是引导和推动学术上 台阶的重要杠杆.中国的学术研究需要思考建立起一种公 平合理,切实有效的学术评价运作体制,使真正有能力的 学者潜心钻研,调动原创的潜力,把学术做大,做深,做 好. 开幕式之后的大会发言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黑龙江省文联主席傅道彬主持,他的开场白充满深情:"六 十年沧桑巨变,文学研究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许多人 都是亲历者.有的人经历了3O年,有的人经历了60年.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大家应该别有一 番体悟."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任所长张 炯将共和国60年文学研究总结为"道路曲折,成就辉 煌",前后两个30年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大不相 同.解放初期文艺界的许多斗争如对《武训传》的批判,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适,胡风的批判等等都 是这一政治要求下的产物.但前十七年把文学研究转到 辨证唯物史观的科学轨道上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后30年由于改革开放,指导思想虽然也强调马克思主 义,实际上从一元转向了多元,文学研究也从偏于社会 历史的研究转向偏于形式文本的研究.杜书瀛的发言强 调,我们六十年来,尤其是前3o年的文艺指导思想,是 列宁的政党政治文学和毛泽东的权力政治文学处于绝对 的主宰地位.政党政治文学和权力政治文学有其产生的 历史环境,不能用现在的观念全盘否定当时的一些文艺 思想.后3o年,虽然政治形势变化了,出现了多元化倾 向.但只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它的政党政治文学和权 力政治文学就会存在下去,就会要求自己的主导地位. 二,六十年来的文论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赵炎秋在向大会提交《绝对,相对与 多元:对建国后文论发展的反思》一文中指出,以1976 年为界,60年的中国文论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 绝对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第二阶段走上相对主义道路. 绝对主义强调单维与绝对,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 义特别是极端相对主义夸大事物与认识的相对性,模糊 事物界限,否定客观的是非标准.两者对于中国文论的 发展都是不利的.中国文论应走多元主义的道路.北京 师大李春青的论文认为,60年来中国古代文论领域存在 两大基本研究路向,分别以"追问真相"和"意义建构" 为指归.每种研究路向之中又包含着若干具体类型.它 们之间的确存在着差异甚至对立,但是它们又各有其存 在的理由,各有各的功能,不能相互取代,更不能归于 一 统.它们共同呈现一种"多元化"研究格局.扬州大 学古风的论文《建国以来文学观念的演变与发展》,对文 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文学观念的演变发展作总体扫 描,进而概括其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影响,并总结出几 点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启示". 有些学者从具体研究个案透视印年文学理论研究的 变迁.南京大学周宪的大会发言通过解读罗兰?巴特"脸 谱"在中国学术界的三次转变:1."方法论的革新者" (1~1989年);2."激进的批判的知识分子形象" (1989---1~年);3."大众文化的合法阐释者(1999-. 2OO9年);认为罗兰?巴特是被中国学界塑造出来的中国 人想象力的投射,是"他者的镜像".由此说明30年的 理论研究实际上都是根据中国理论界迫切的需要在选择 对我们有用,有效的资源.同时,他指出,这3O年的理 论研究有一个重大的发展,就是从充满激情的对理论的 严肃的探讨,逐渐地转向将理论变成商品,变成游戏. 这标志着理论批判性的衰落,知识分子角色的衰落,值 得深入思考.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高建平则详细勾勒了 "形象思维"在中国美学界的发生,流变:50年代"美 学大讨论"从美的本质到形象思维,80年代"美学热" 则从"形象思维"又回到美的本质."形象思维"的概念 ,它 后来虽然慢慢消失了,淡化了,但还有余绪,余波溶解了他坚信,"形象思维"所包含的意蕴以及前人的许 多努力,并没有完全消逝,在新的时代,新的语境中, 仍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做这方面的学问.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许明对文化转型期文学研究主体 性的困惑作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文学主体面对过去 的历史文本存在着"价值迷糊"和"方法迷糊".在这样 的"迷糊"和困惑中,我们要做的,不是研究中国问题, 而是"细读"——仔细剖析自己的立场,方法,把经验 具体化.但也正因为充分意识到文化转型期间遇到的文 化的,精神的,主体性的"迷糊"和局限,对这种种局 限有深刻的反思,我们才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并 且推进这个文化转型的阶段. 中国文论的"中化","西化"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 一 个热点.辽宁大学高楠重点阐释了"西论中化"中文 论建构的主体性.他提出西论中化中文艺学科主体建构 的四个步骤,即立足取向于当下,发掘传统与当下的贯 通之处;对这贯通之处进行理论提炼,再由此揭示文论 的传统根据或规定性;继之,对文艺学西论中化的当下 主体趋向进行理论剖析,指认时下的文艺学主体,正是 主体于吸纳西论的文论体系的多元建构;并且,坚持把 文论体系的多元建构纳入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论体系的 主体性坚持这一基本论述.四川大学曹顺庆具体剖析了 中国现代着名学者王国维,朱光潜,刘若愚,钱钟书在 '西化"过程中的"失",指出我们之所以很少反思 "失",根本点在于我们认为西方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真理.因此,要改弦更张,从根本的问题思考起,改 变基本的观念,熟悉中国的典籍,解决好"中论„中 化"的问题.《文学评论》副主编党圣元强调,不论"西 论中化"还是"中论中化",主要靠学者个体的研究.在 这个研究过程中,常见学者与学者之间互相指责:治西 学为主的,往往指责对方在运用西方文论解释中国文学 时,把西方的原意丢失或扭瞳了;治"国学"为主的, 则责备对方在运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文学时生搬硬套, 把中国本土的精神丢失了.深圳大学庄锡华举胡适为例, 认为胡适虽然主张"全盘西化",但他自己始终都没有离 开中国的根.因此,他对中国文论会丧失自己的话语持 否定态度. 共和国60年文学史理论与实践是本次研讨会上的又 一 个热点问题.湖南师范大学谭桂林认为,60年文学史 编写出现过两次文学史书写热潮,写体现了四种发展趋 向:1.从政治的定位到文化的定位;2.从集体书写到 个人书写;3.从教材型编写到学术型的发展;4.从总 史到分体史.这些都反映出6o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的前沿成果.但也存在文学史编写的"非中国性"问题. 要克服"非中国性",建构真正"中国式"的文学史,需 要从"话语的中国性","方法的中国性"和"研究对象 的突破"三个方面着手.扬州大学佴荣本将60年来文学 史编写分为"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三个阶 段.他总结整个6o年文学史编写的特点为:1.文学史 研究不断理论化,系统化;2.文学史研究的学术品格在 不断提升;3.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南京大学丁帆 的论文《1949:在"十七年文学"的转型点上——(中 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联性>论纲》认为,只要 抓住中国当代文学6o年发展中因思想史变化而生发的文 学史转型中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就很容易逼近60年文学 史的内核与本质.该文即是他所作的新的尝试. 三,60年来的古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蒋寅在大会上发言,系统梳理了 ----—— 155----—— 改革开放后3o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变化.他认 为,变化最大的是明清文学(特别是清代文学)的研究. 这种变化表现在个体文学史的书写,目录的编写,以及专 题研究三个方面.清代文学研究取得的这些突破,对于 文学史的改写意义尤为重大.它改变了我们过去对明清 两代文学的认识,不仅对整个历史过程的梳理变得细致, 而且对我们过去不太关注的问题(如八股文)有了突破性 的进展. 在古代文学组的讨论会上,西北大学张弘(普惠)指 出,古代文学研究在6o年中发生了三种倾向:1.重视对文 学作品进行散文化的鉴赏,解读;2.偏重对史料和文献的 研究;3.理论批评.他认为一直到七八十年代这三种倾 向都异常明晰,但从9o年代开始,鉴赏性的研究逐渐淡出 了.《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胡明认为,古代文学研究在 6o年中主要做了两件事:史料的整理和解释.在这两方 面几乎已经穷尽的情况下,如何将这个学科继续向前推 进,这是目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扬州大学董国炎指 出,近年来,对古代文学学科边缘化的焦虑与感伤之风盛 行,大量的外围研究人员被排斥在外,他认为古代文学应 具有更大的包容性.黑龙江大学杜桂萍指出,目前中国 的学术出现了一些问题,她呼唤求知,求真的学者出现, 呼吁从学术体制上下功夫,来彻底改善我们的学术氛围. 《文学评论》编辑部张国星指出,我们的文学研究和研究 生的培养都严重偏离了方向.研究生教学应该给学生开 书目,列问题,让学生自己谈论问题,导师作必要的补充. 而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包括博士生的培养好多还是满堂 灌.他指出,古代文学研究,重要的还在于理论——"原 典理论".他非常赞同读"原典着作"和近年来从大文化, 人的角度所做的多方位的解读. 有些学者围绕具体研究个案讨论交流.山西大学郭 万金的论文《(诗经)研究六十年》认为,6o年的《诗经》研 究,从起初的文学研究逐步走向视野宽广的文化研究,体 现了蓬勃的生命力,但须注意对国学传统的理性继承,各 类参考材料的审慎选择.扬州大学柳宏通过《论语》研究 6o年的变迁指出,古代文学研究缺少的不是方法而是理 论的升华.古代文学研究如何有世界视角,经典在当代 应该怎样诠释,文学批评应该给它们怎样的观念,价值, 这是将来研究之重点. 四,60年来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在现代文学学科组的讨论会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的杨匡汉首先发言.他也分前后两个3o年回顾肯定6o 年文学,尤其是改革开放后3o年的文学成就.接着,将存 在的问题概括为"四个缺席":1.缺席对少数民族文学的 研究;2.缺席对港,澳文学的研究;3.对传统文学缺少敬畏 的心态;4.缺乏与西方文学的对话. (作者系扬州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 ---—— 156---——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张中良提交论文《六十年来现代 文学学科的回顾与总结》,并作了小组发言和大会交沆. 他认为,新时期以来现代文学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1. 历史意识走向自觉;2.空间覆盖面愈益广阔;3.对"现代" 指认的范畴有所扩大;4.多重文化视角全面展开;5.审美 研究得到重视;6.经典的重新确认与深入解读;7.中外文 学关系得到认真梳理;8.资料建设成果丰硕;9.学科自省 意识不断增强.现代文学学科尽管已经取得了长足进 步,但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仅就"重写文学史"而言, 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一个没有止境的进程.检视 目前流行的现代文学史,仍有许多空白待弥补;须尽量减 少叙述框架的负面性;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评价文学现象的学术水平有 待提升;编着的可读性有待加强——文学史叙述的笔墨 理应多一点文学色彩. 当代文学研究中台港澳和少数民族文学的"缺席"问 题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响应.张中良甚至因此质疑本次会 议主题词中的"共和国文学"就有些"排他性".中国社科 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主编关纪新,呼吁文 学界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学史观"即"中华多民 族文学史观",作为对已有文学史观的一种弥补,填充. 民族文学的研究不仅应该注意到民族关系的问题,还要 注意民族文化,民族作家的文化身份,各民族文学,文化 之间的比较,跨民族,跨传统以及民族社会经济转型中传 统的裂变等等相关问题.扬州大学马宏柏即以满族作家 端木蕻良研究为例,认为端木身上有着相当浓郁的满族 文化因素,以往的研究关注不够.他还认为,在60年来的 现代作家研究中,端木研究也极富典型性.主要表现在 作家的社会政治性与自身作为一个人的人性(即晚明,五 四所谓"性灵",个性)之问的复杂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传 统中就有言志与抒情("诗言志"与"诗缘情")的交替嬗 变.端木其人其作与中国文学传统关系十分密切,他的 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乃至他整个创作历程均表现出 "言志"与"缘情"的交响嬗递.而端木研究所涉及的这方 面的关系,在现代作家,尤其是那些先在海外被发现"走 红",后引起大陆研究注意,地位不断攀升的作家中,具有 相当的代表性,应该引起研究的注意与重视.扬州大学 陈军则以老舍个案为例,探讨中国戏曲,曲艺改革的"新文 人模式".这一模式代表了20世纪一批新文化人关于中 国戏曲,曲艺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范式.其共同特征在 于汲取中西艺术资源,致力于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的现代 化探索,力求用现代意识来烛照传统戏曲/曲艺,努力提高 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的人文内涵和文学价值,并注重新的 戏曲/曲艺美学的创建.同样,涉及60年来现当代文学个 案研究的还有《文学评论》吴子林,扬州大学明光对文革 时期"样板戏"的研究. [责任编辑王洪军】
本文档为【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7-10-08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