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国家是如何关注民生问题的

论文国家是如何关注民生问题的

举报
开通vip

论文国家是如何关注民生问题的论文国家是如何关注民生问题的 摘要: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将关注民生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战略任务。深化体制改革就是关注民生,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关注民生,而且是从根本上关注民生。因此,不能将关注民生和深化改革对立起来,优化民生的环境和条件,提升民生的水平,是需要深化改革的而且民生问题也只有在深化改革中才能得以完善。 关键词:民生;市场经济;弱势群体 关注和完善民生,既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因而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将关注民生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关注和完...

论文国家是如何关注民生问题的
论文国家是如何关注民生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 摘要: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将关注民生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战略任务。深化体制改革就是关注民生,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关注民生,而且是从根本上关注民生。因此,不能将关注民生和深化改革对立起来,优化民生的环境和条件,提升民生的水平,是需要深化改革的而且民生问题也只有在深化改革中才能得以完善。 关键词:民生;市场经济;弱势群体 关注和完善民生,既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因而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将关注民生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关注和完善民生,人们实际上有着不同的认识,甚至有人将民生当作福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来看待,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因而需要对民生的真正含义作出科学的探讨。我们认为,关注和完善民生需要确立下述几个要点。 一、民生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在讨论民生问题的过程中,有人往往把民生问题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以效率和竞争为中心,因而会损害民生,例如,市场经济会形成企业破产和个人失业,从而会导致一些人生活受损。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市场经济确实注重效率和竞争,因而优胜劣汰的规则必然起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同时也关注社会保障,例如,利用包括保险和再保险等在内的现代保险制度,利用包括失业保障和收入保障等在内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对企业破产和个人失业进行有效的保障,从而化解和消除各种社会危机。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保障制度就越完善。从这点上讲,社会保障制度同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恰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例如,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非常完善,比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得多。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一方面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例如引发企业破产和个人失业,但它同时又能自己解决“麻烦”,例如通过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地化解和消除 破产与失业的负面影响。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更加关注民生,切不可将发展市场经济与关注民生对立起来。市场经济不仅仅强调效率和竞争,市场经济同时也注重人文关怀,注重效率和注重人文关怀是相统一的。试想,一个只注重效率和竞争,而不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能有效实现和谐吗,社会不能处于和谐状态之中,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发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不解决民生问题,就不可能有效地发展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强调公平公正原则,这种公平公正原则的核心是机会均等,机会均等就是公平公正,但即便是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人们也会因为禀赋等方面的差异而出现收入及生活上的差异,甚至有些人会出现生活上的巨大困难,以至于难以维系生存,这就需要社会的救助和关爱,需要强调关注民生,这也是社会公平公正原则的必然要求。因此,关注民生是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原则的应有之意。由此可见,发展市场经济与关注民生是统一的,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不能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必然损害民生。现在有人讲,计划经济是民生经济,市场经济就是非民生经济,这是不对的,市场经济才是真正的民生经济。 实际上,市场经济也为关注民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因为关注民生虽然首先需要制度的安排,但关注民生更需要有强大的物质财富的支持,如果没有强大的物质财富的支持, 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关注民生,例如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根本就不可能为人们提供民 生所需要的物质财富,而市场经济恰恰能提供满足民生所需要的物质财富。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强调效率和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能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而能使物质财富快速地增长,从而为关注民生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关注民生,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见,民生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意,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关注民生,关注民生也有赖于市场经济,因而关注民生并不是要否定市场经济,而是需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现在强调关注民生,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一切有损于和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力争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关注民生提供制度和物质条件上的保障。从这一点上讲,深化体制改革就是关注民生,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关注民生,而且是从根本上关注民生。 二、关注民生首先要扩大公共产品范围和实现公共产品享受均等化 居民消费分为居民人个消费和居民公共消费,居民公共消费就是指居民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公共产品主要是指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关注民生虽然要对那些 不能靠自身的努力而满足自己个人消费的弱势群体提供个人消费保障,而且对此不能有任何程度的忽视,但关注民生更多的是要考虑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消费的保障。也就是说,关注民生首先要重点关注为人们提供更大范围的公共产品服务。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这些公共产品的投资,让人们在这些公共产品的享受上不是依靠自己财力支付,而是要作为公共产品而最大限度地免费享受。例如,政府若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资,扩大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范围,就会使人们都能看得起病,解决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同样,政府若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资,就会提高教育的公益性范围,从而使包括穷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子女都能上得起学。由此可见,关注民生首先要扩大人们的公共产品消费的范围。 可以说,人们在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是评价民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人们在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越高,就表明民生状况越好。同时,因为居民消费分为个人消费与公共产品消费两个部分,所以在社会消费支出上,居民个人消费和居民公共消费的支出比例,也是评价民生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居民公共消费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那就表明民生状态很好。因此,扩大居民公共消费的范围和提高其公益性程度,是关注和完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不过,公共产品都是由政府投资的,所以扩大公共产品的范围和提高其公益性程度,有赖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因而关注和完善民生需要财政体制的转型,也就是从过去那种以生产性经营投资为中心的生产性财政,转向以公共产品投资为重点的公共性财政。可见,关注民 生需要有新体制。 关注民生,不仅仅要扩大公共产品的范围和提高其免费程度,而且要实现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均等化。所谓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均等化,就是人们平等地享受公共产品。如果公共产品享受上实行的不是均等化原则,例如,在医疗卫生上,国家投入不足,看病费用很贵,而且又在医疗资源的享受上实行行政性的等级制,那么有人就看不起病,从而会影响民生。因此,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均等化原则,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原则。 如何实现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均等化原则,首先要消除各种体制障碍,例如,户籍制度使得民工的孩子不能在城里享受义务教育,农村人因为农民身份而不能享有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等等。当然,公共产品享受的均等化原则的实现,也有赖于提高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的提高,如果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不提高,就会使穷人无法同富人同样地享受公共产品,从而就会有损于民生,但是公共产品的免费程度的提高,又有赖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如果社会财富没有那么多,我们就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 从这点上讲,民生实际上有赖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民生条件。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将“蛋糕”做大了,人们才能都很好地享受“蛋糕”,所以对民生问题来说,“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才能有效地促进民生。但是,财富的增长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人们较长时期的努力,所以在民生问题上,不能过于着急,更不能不顾国情的实际情况,而搞那些脱离国力的所谓民生,尤其是不能把关注民生变成搞福利主义,这对民生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更有坏处。民生必须根植于经济发展之中。因此,为了推动民生,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力的高效发展。 三、关注民生的重点是优化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关注民生问题,确实首先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最基本生存条件,但是关注民生的最终目标并不在于加大对弱势群体的生活补贴,而是在于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尤其是要为弱势群体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使弱势群体能依靠自身努力而提升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对弱势群体要注重形成“造血功能”,而不是使他们靠“输血”生存。 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首先要改革那些不利于弱势群体就业的体制障碍,例如,农民工因为户口及住房困难等原因,难以在城市就业,这就需要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可供他们正常生活的社会生存条件。同时,要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就业 培训,政府应该提供各种免费的技术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弱势群体的自身素质和职业修养,使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就业选择。当然,就业机会的增加,最终有赖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我们应该仍然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加快改革,千万不要中止目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弱势群体的形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在我国目前主要是体制和教育的原因。例如,目前因为体制原因而使人不能自由流动,无法使人从那些并不适合生存的地方流向宜于生存的地方,在不适合于人生存的地方,再有能力的人,也无法摆脱其命运,因而必须创造能使人顺畅流动的体制。又例如,目前的体制使得财富不能随着人的流动而流动,像农民工在农村的土地及住房不能随着农民工的进城而随之变成为资本也进城,因而农民工在农村虽然有着很大的住房,但却在城里只能住入简陋的工棚。再例如,目前的教育体制非常不完善,义务教育本应国家投资,但因为国家投资少而使有些穷人不能接受高质量的良好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不仅收费高,而且专业设置陈旧,知识老化倾向严重,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因而即使有些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收入低下。因此,我们解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必须要深化改革,没有改革,是不能有效推动民生的。 弱势群体摆脱自身命运的最基本条件是实现良好的就业,但是我们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实现创业目标,创业才是弱势群体彻底摆脱自身命运的最根本方法。可能有人会认为 弱势群体并无有创业的能力,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弱势群体中有人有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如果从外部加以支持,就会形成创业的力量。例如,有人有一手很好的餐饮手艺,如果能给他一定的资本的支持,他就会创办起很有效益的餐馆。因此,我们在努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机会。 四、关注民生是包括政府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关注民生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因而人们往往把政府作为关注民生的主体,但是关注民生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而是所有人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关注民生应该是整个社会 的责任和义务。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确实应该把关注民生作为自身的重要责任和义 务,但关注民生,仅靠政府确实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只有在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关注民生的任务。 实际上,整个社会关注民生,是现代社会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家知道,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三次分配活动,第一次是初次分配,第二次是再分配,第三次就是通过社会损赠等方式进行的道义性分配,而第三次分配,实际上就是社会参与关注民生的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那些富有阶层,愿意将自己的收入以捐赠方式从事慈善事业,这种道义性慈善事业,是富有阶层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选择,因而社会应该为他们关注民生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条件,使其社会化和法治化。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民众参与关注民生的良好制度和条件,例如,民众自发组织的扶贫机构我们还不允许设立,更不允许民间的扶贫基金会成立,等等。 整个社会参与对民生的关注,有许多形式,例如,助学赠予、扶贫赠予、救灾赠予、医疗赠予,等等。国家可以设立相关的扶贫机构和基金,居民个人或者非政府组织也可以设立相关的扶贫机构和基金,例如,有些富有的居民愿意在某个高校设立奖学金,我们就应该同意其依法设立,有些居民自愿组成一个扶贫或助学基金,我们就应该允许其依法设立,这对于关注民生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我们现在对于民间自发的设立相关扶贫基金或助学基金,几乎一律不允许,例如,经济学界一些同志一直想发起设立相关扶贫基金,但都很难获得批 准。我们现在非常希望有关人士加入政府所设立的扶贫基金,但有人对于加入此类扶贫基金的积极性不高,很希望自发组织一些基金,因为有人认为自发组织的扶贫基金更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政府设立的相关基金的同时,也应允许民间的自发性扶贫基金的形成,这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有效关注民生的社会体制。 五、关注民生需要全社会形成共生和和谐意识 关注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确实有人需要社会的救助和帮助,社会也确实需要通过民生来平衡人们之间的差异,实现人类的共生和和谐。因此,民生的社会意识应该是共生和和谐意识。共生和和谐,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民生的主题,因而关注民生需要有共生和和谐意识的形成,而且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即社会意识。 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差异,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对于人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应该通过关注民生的方式来解决,但绝不能采取任何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式激化人们之间因差异而形成社会矛盾。我认为,即使是社会经济再发达,人们也仍然会存在着差异,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通过关注民生的方式不断缩小和协调这些差距,因而在社会意识 上,不能因为差异而宣扬任何敌对的意识,而是要使社会形成共生和和谐的社会意识。但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极为不好的倾向,这就是有人在不断地散布非常不利于共生和和谐意识形成的观点,有意激化人们之间因差异而形成的矛盾。对于那些因制度缺陷而形成的差异,我们要通过改革而消除差异;对于那些因为生产力不发达而形成的差异,我们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而消除差异;对于那些因为当事人素质而形成的差异,我们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来消除差异,等等。总之,我们应该设法消除和缩小差异,但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各方面的努力,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实现,因而这就需要社会有共生和和谐的共识,而不能有敌对意识。而且即便是消除了现有人们之间的差异,还会产生新的差异,完全的“同一”是没有的,因而差异决定了关注民生的重要性和永久性,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理解和参与,需要人们之间形成共生和和谐意识,而不是敌对意识。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才提出要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要求在存在阶层差异的社会中,各个社会阶层应该形成共生和和谐的意识,共同关注民生,从而形成人们 之间的和谐。对于差异和矛盾,我们只有在关注民生中加以解决和协调,任何不利于和谐的观点,都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只能激化矛盾和不利于解决问题。现在有人动不动就大讲“既得利益者论”,似乎在改革中的有些获利者会反对改革,甚至将目前存在的阶层称之为对立的阶层,似乎只有消灭某些阶层或集团,才能有助于发展。实际上,问题不在于消灭某个利益阶层和集团,而是要在法治的基础上平衡各个阶层的关系,实现人们之间的共生和和谐。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法及工会法而协调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法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等等。关键在于以民生为目标,实现社会的和谐。 六、关注民生是关注各个社会阶层民生的社会民生行为 关注民生首先是要关注弱势阶层的民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关注民生也要关注所有社会阶层的民生,其中包括强势阶层的民生,所不同的是关注的重点不同而已。例如,对于弱势群体要关注他们的基本生存条件,要为他们就业或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对于企业家阶层,则要为他们创造更有利于创新和发展企业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税收和就业机会,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为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民生而提供应有的物质基础。因此,关注民生是“普照”所有社会阶层的社会民生行为,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对弱势群体民生的关注。 民生的真正含义,是指整个社会中的所有群体和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权,拥有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因而关注民生是关注整个社会的民生,关注所有群体和个人的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民生关注得不够,例如,对农民工问题、失业下岗等问题的关注就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因而十七大政治报告将关注弱势群体的民生作为重要任务。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别的社会阶层的民生问题,我们也要关注别的社会阶层的民生,例如我们还要通过改革,为企业家阶层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使他们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从而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不能将关注民生和深化改革对立起来,优化民生的环境和条件,提升民生的水平, 是需要深化改革的,而且民生问题也只有在深化改革中才能得以完善。例如,我们只有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失业及收入等方面的保障;我们只有改革原有的文化教育体制,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教育保障;我们只有改革原有的医疗卫生体制,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等等。总之,民生问题的完善有赖于改革的深化。因此,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强调对民生的关注,并不是说我们可放慢改革,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改革与关注民生不是对立的,而是内在地融为一体的。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根基。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基层党组织存在于社会之中,直接受社会的决定和影响。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根据新的形势与任务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地调整职能,并理直气壮地履行职能。党的职能着重以服务为中心,现在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独立思考能力、民主意识都远非过去时代所能比拟,口头上的宣传虽然可以在群众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人民更看重党的实践,特别是身边党员干部的行为。如果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能够得到经常性、制度化的体现,那么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宣传引导和价值观的整合,就更易于内化为人民的信念和自我追求,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将因此而获得更深入的体现,比任何宣传都更富有感染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都会因此而大大 增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出的新概括、提出的 新要求。现结合工作实际,就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谈点感想。 1、创新社区党组织工作机制。抓好硬件建设,建立完善党建工作阵地,努力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区域性党建工作组织方式,动员社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联做、社区治安联防、基础设施联建、公益事业联办、 群众文化联兴、 社区党建共商、 社区事务共管、社区文明共创、社区难题共解、社区活动共办的“五联五共”活动机制,调动和激发社区单位和居民的积极性,走好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加强社区党建的新路子。针对社区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多,在职党员在社区活动时间长、空间大的特点,逐步推行属地化管理,建立离退休党员支部、流动 党员支部和在职党员临时支部,使社区内每一个党员都生活在党的组织中,保证党组织的严密性,从而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征地拆迁。这个环节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冲突表现最为突出的环节。如何在保证城市顺利征地拆迁、科学发展的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以人为本,是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征地拆迁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滨江四期改造工程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继滨江一期、二期和三期开发建设后,为进一步改变城南旧貌,进而彻底改变城区面貌的最后一个大项目,是建设吉安的大手笔,是造福城南市民的好项目,也是我市四十五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该项目自2002年启动以来,历经五年的漫长时间却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吉安市最大的拆迁难问题。且在2006年拆迁中曾经因上百人上访导致拆迁工作被迫暂 时停止。自2008年10月8日重新启动滨江四期拆迁项目后,街道党工委为大力配合项目的进行,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组织拆迁户和拆迁地段的党员成立宣传小组,详细及时的将拆迁的相关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舆论的先导作用;二是组织动员居民小组长和入党积极份子积极参与到整个拆迁的解释工作中来,切实做好了采集信息、分析信息、排除排查不稳定因素等工作,并对发现的矛盾及时调处,发挥了拆迁与被拆迁户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并大力动员拆迁户进行合理诉求。由于基础工作扎实有效,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168户拆迁户基本拆迁完毕,且无一人上访,切实做到合理、合法拆迁,真正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巨大作用。, 2、转变服务方式,创新工作载体,发挥党组织辐射效应。要在服务态度上实现对群众的主动服务。要切实打破一些基层党组织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于行政命令、开会发文件和下达指示等方式推动工作的思维定式;摒弃那些只愿对上负责、不愿对群众负责、服务上级和领导主动、服务基层和群众消极的错误做法;克服那些认为工作对象已经是市场经济主体,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市场来调节,基层自治就是基层群众自己的事情,因而消极坐等、无 所作为错误倾向,要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社区党组织要通过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引导社区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积极投身三个文明建设。要始终把为群众服务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归宿,充分发挥社区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创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经常、到位的社区服务工作,加大扶持党员创业工作力度,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要根据社区建设需要,结合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以各种志愿者活动为载体,组织他们在社区中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找准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坚持“有岗有责、有位有为”的原则,合理设置各类岗位。如:街道神助桥社区党组织无职党员高国安,原是辖区改制企业的一名下岗党员,社区根据其管理创业能力强的特点,为其安置了“就业创业服务岗”,在社区党组织的帮助协调下,他与其它几名下岗职工一起创办了经济实体“吉安市恒裕塑压电子有限公司”,既为区里创造了税收又解决安置了50余名下岗职工就业问题。同时,各社区党组织根据党员特长,建立了党员义工服务队、党员志愿者队伍,无偿为辖区居民提供多项服务,切实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方 便了居民群众,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得到集中体现。 3、整合辖区党建资源,以党建促社建。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党建活动指导委员会、各类社区服务中心等新的组织载体,以利于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内各单位进一步加强 沟通,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要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整体合力。如:神助桥社区为改善办公用房和党员活动室紧缺简陋的状况,积极地整合社区资源,把共驻共建工作逐步引向深入,于 2006年9月在辖区单位红声器材厂改制结束前,依托神助桥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红声厂留守党组织沟通联系,主动对接介入社区服务,积极为群众提供服务和为企业改制提供支持,并就厂区职工居民的社会化管理、党员管理与红声厂达成了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红声厂1086户居民已移交到社区管理,该厂永久无偿地为社区提供了一栋600m2的办公房,同时将灯光球厂等近1000m2的文体设施划归社区管理和使用,使社区新增资产逾70万元,成为全区同时拥有最大面积用房和多种娱乐场所最完整的社区。房子有了,但改造资金需用15万元左右,面对上无拨款下无经济收入的苦恼,社区党组织又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一是依靠辖区党组织给予5 万元启动资金;二是充分发动辖区内从事装修原材料经营者、铝合金门窗制造者、泥工、 木工 木工简历木工简历木工简历木工简历木工简历 及印工义务投工投劳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从而使社区在最快的时间内用最少的5万元资金办成了装修需15万元的工程,成功打造了设施条件一流的服务平台,又在整个社区建设过程中凝聚了民心,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该社区也因此成为全区“厂社共建”的典范。 4、依托社会力量,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倾力打造服务群众的平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基层党组织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根本标尺。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适应新形势对服务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服务方式和平台,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近几年来,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主要以借助多方力量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来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突出体现在:一是成立了全市首家乡(镇)街道慈善会。街道党工委针对辖区下岗工人、贫困人口、特困人员特别多而政府的各种扶助救济有限的现状,动员并依托方方面面的力量,率先在全市乡(镇)街道这一级成立了慈善会,共有28家单位和私营业主、成功人士向慈善会募捐,首批募集资金10余万元,衣物用品1000余件,目前慈善会共有会员单位38个,会员近100人,慈善基金全部用于救助困难学生和特困户。二是成立了“古南镇街道慈善爱心超市”。通过党组织与有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个人联系,采取单位赞助、社会各界人士捐助等形式,又自筹资金于2006年5月成立了“古南镇街道慈善爱心超市”, 各社区也设立了“慈善超市”,几年来共捐助特困户200户、发放资金和实物达10余万元。三是筹建了“古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方便居民办事,街道千方百计自筹资金新建了120m2的“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楼,该中心集劳动保障、计生、司法、低保等便民服务项目为一体,实现一门式办公,大大方便居民办事。四是广辟培训就业渠道。为拓展服务领域,为下岗职工增添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在取得多方支持下,街道成立了“古南百帮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太平桥社区开办了“下岗工人免费电脑培训中心”,共举办培训班三十期,培训下岗工人近4000人次,且大部分都实现了二次就业。 5、注重在“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中发展党员。街道不断将党员发展的视野向“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延伸和倾斜,近几年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16名,流动党员中发展党员10名,不断壮大了党员队伍,改善了党员结构。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每半年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所有“两新”组织进行全面彻底的摸底,每季度进行一次动态摸查,及时掌握企业详细情况, 并逐一建立台帐。对条件成熟的两新组织积极帮助其成立党支部,未能单独成立的也采取了联合设立党支部、挂靠社区党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等方式,积极协调处理好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争取业主对党组织活动的大力支持。2006年街道率先在民营企业江西吉安玉华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创新了党组织设置形式,成为全区的亮点。同时着重在“两新”组织中发展高素质、高水平、辐射力强的人员入党。如近两年新发展入党的吉安女子商贸学校校长曾萍,凭着她的知识,胆识和实力,先后办起了“吉安市中山电脑模具培训学校”,“吉安 女子商贸学校”,“吉安县桐坪国欣高中”和“吉安京城职业中专学校”,形成了一个集普通高中教育,职业中专教育和技能培训教育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将成立吉安市规模大,师资优、设备全、实力强的吉安国欣“ 四校”教育集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及输送了上万名实用技术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的一个缩影。这就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步骤。这项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对于推动党的组织和队伍建设有长期的指导作用。新时期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吸取先进性教育的成果,从提高领导改革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不断践行先进性,开辟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要在提高发展能力中体现先进性。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才干,体现作用,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以 先进性教育成果来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一是要转变观念,提高基层党组织抓发展的自觉性。各级基层党组织要从加强思想建设入手,进一步树立发展意识,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机遇意识,带领党员积极投身到全民创业、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来。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基层党组织抓发展的实效性。要以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为目标,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构建党员终身学习体系。要结合发展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基层党员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组织党员发展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要创新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抓发展的创造性。从基层党组织内部来讲,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决策机制、分工机制和执行机制,形成抓发展的合力,凝聚抓发展的动力。相关部门和上级组织要为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创业提供服务,优化环境,为基层党组织在发展中发挥作用提供保证。 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践先进性。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科学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尤其要注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民间团体、流动人口中开展和加强党建工 作,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及时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基层党组织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视提高服务和协调能力、推进基层民主的能力、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在农村,要围绕“三农”问题,深入开展农村党组织的建设,整顿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稳定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畅通农民群众表达心声的渠道,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加强村组织阵地建设,办好农村公益事业,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二是在街道社区,面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抓好社区党的建设,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调整功能,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关心帮助城市弱势群体,维护安定祥和的社区秩序,共同创建“和谐社区”。三是在企业,要围绕企业效益最大化开展工作。协调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矛盾纠纷,积极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做到为企业所需要、为投资者所理解、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拥护。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非 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档为【论文国家是如何关注民生问题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73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1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