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知识整理

网络知识整理

举报
开通vip

网络知识整理 1 【ch1】1、计算机网络定义:以共享资源为目的连接起来的,在协议控制下,有 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系统和若干台终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组成的系统之集合。 主要功能: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信网 络;用户透明性、分布式系统)和数据传输。 2、计算机网络分类:a.跨度:广域网WAN、局域网 LAN、城域网MAN;b.拓扑结 构(连接网络设备的物理缆线的铺设形式):星状(一台中心处理机,直接与各主机物 理连接,分时或轮询服务;简单,便于集中管理,线路利用率低,处理机...

网络知识整理
1 【ch1】1、计算机网络定义:以共享资源为目的连接起来的,在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控制下,有 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系统和若干台终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组成的系统之集合。 主要功能: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信网 络;用户透明性、分布式系统)和数据传输。 2、计算机网络分类:a.跨度:广域网WAN、局域网 LAN、城域网MAN;b.拓扑结 构(连接网络设备的物理缆线的铺设形式):星状(一台中心处理机,直接与各主机物 理连接,分时或轮询服务;简单,便于集中管理,线路利用率低,处理机负载重, 其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入网主机不会;适用于 LNA、WAN)、总线(共用一条物 理传输线路;线路利用率高,同一时刻只能两台机通信,结点故障无影响,实时 性不高;实时性要求不高的 LAN)、环状(通过转发器接入网络,仅与相邻两个结点 有直接连接;传输单向性,实时性好,传输控制机制简单,单环网入网设备有限, LAN)、网状(利用专门负责数据通信和传输的结点机构组成;利用冗余设备和线路 提高网络可靠性;WAN);c.管理性质:公用、专用、利用公组建专;d.交换方式(将 一个端口的输入信号转发到另一端口,并通过附接到该端口的线路传输给其他设备, 不关心传输内容):线路交换网、报文、分组;e.功能:通信子网(面向数据传输和 数据通信)、资源子网(数据处理)。 4、计算机通信:本质是计算机上进程间通信,相互制约等待或互通消息。 通信协议三要素:语法(数据报文的格式)、语义(内容含义)、时序。 【ch2】网络通信基本原理 1、通信三要素:信宿、信源、载体(信道)。变换器: 将信源发出信息变换成载体可传输格式;反变换器:将载体传输信息变换成信宿可 识别处理格式。 2、信道:消耗能量和存在噪声,导致信号在传输中发生衰减和畸变,进而限制信 道长度,解决:放大器、中继器。分类:传媒介质:有线,能集中导线附近;无线,能 向空间发散。传输方式:模拟;数字。 3、信道带宽 H:不失真传信号的频率范围。信道容量即数据传输速率 C (比特率 bps 位速率):单位时内可传最大比特数。差错率(误码率)Pe=出错比特数/传输比特总数, 2 与信号传速率和距离正比。调制速度(波特率) B=2H:信道上每秒传输的符号个数。 无噪声下:C=B*logN=2H*logN,N为每个符号可取值个数。 4、调制/解调目的:利用模拟信道支持数据信息传输。调制:(数字->模拟)将数据 信息变换成适合于模拟信道上传输的电磁波(载波)信号。解调:(模拟->数字)。调 制方法:调幅,0低、1高,不同幅度同频率;调频,同幅度不同频率;调相,用相 邻载号相位变化值表示相邻信号是否有相同数据信息值,0变、1不变,幅度频率 同;组合:如相变为 30°,并在 45、135、225、315采用两个幅值,则该码元共 有 16个值。 5、编码:模拟->数字;解码:数字->模拟。脉码调制技术 PCM:取样, 尼奎斯特取样定 理,采样频率 f≥2信号频率;量化,目的是确定取样出的模拟信号数值,离散整值 量化;编码:将量化值编码二进制值。 例:0 级数字信号(DS0),f=8000Hz,量化 级 256(8B),C=f*8=64Kbps,多路复用单位。 6、传输编码:字符编码:利用二进制 0和 1的特定组合(7位)来表示字符。ASCII码 (美信息交换标码) :图形字符:数字,字母,运算符号,语句符号…;控制字符(用于 BSC):传输控制(SOH 标题开始 01H\STX 正文开始 02\ETX 文终 03\EOT 传输结束 04\ENQ询问 05\ACK确认 06\NAK否认 15\DLE转义 10\SYN同步 16\ETB组结束 17), 格式控制,信息分隔字符…。通信编码:用特定电平信号来表示 0和 1,并通过计算 机或其它通设的输入输出端口传输。RS-232 编码:+15V 表 0,-15V 表 1;不归 0 交替编码(NRZI):相邻位发生电平变化表 1,不发生表 0。R&N特点:无同步信息,易 产生累计误差;不适合批量数据的传输。曼彻斯特编码:一位时间一分二,电平低 到高表 1,高到低表 0;差分曼:当前比特前半电平不同前一比特的最终电平状态(位 间电平变)表示 0,相同(位间电平不变)表 1。 4b/5b 码:光纤应用降成本,5 位符号 表示 4位信息,再用 NRZI表 5位符号,要求每符号至少有 2个以上的 1比特(跃变) 出现。曼&4b/5b特点:含同步信号,支持批量数据传输,编码效率高,80%。 7、传输方式:并行(一次多位、速快、短程)和串行(一次一位,速慢、长距,计算 机网络普用):异步(单个字符)和同步(并发,多个字符或比特),数据格式:同步模式 (SYN SYN)+数据块+同步模式。同步技术:保证接收方在时间上与发方同步,正确识别 和接收发送方的数据。位同步,使接收方可以正确地接收各个比特:自同步法,接收方 3 直接从数据波中获取同步信号(曼码);外同步法,收方根据特定信号锁定接收脉冲和 频率(异步传输的起始/终止位)。字符同步,使接收方可正确识别数据群,接收方在识 别到独特同步字符或同步模式后,开始数据接收。 8、传输形式:单工传输,任时刻只许向一方向进行信息传输;半双工,可交替改变方向 的信息传输,但在任一时刻,只向一方向传输;全双工,任时刻都可进行双向信息传输 9、传输差错处理(保证信息传输的正确性):反馈重传法:①发送方发检错码②接 收方据代码的编码规则,验证接收到的代码,将结果反馈给发方③发方据反馈结果 决定是否重传,若未正确接收,出错重传④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反馈结果,发方可认 为传输出错,超时重传。得两种通信协议:停-等协议:发送一块数据,计时.等待接收 方的反馈结果,若接到否定确认,重传本块,若收到接收确认,发送后继数据,若超时, 重传本块。特点:半双工方式,控制简单易实现,等待占用时间,效率低。滑动窗口协 议:①发方一次连发多块②收方对每块数据差错分析,若发现错,立反馈发方③收方 可对收到的多个正确块一次性确认④发方据反馈结果,重发指定块或重发指定块及 其后所有块或者发送后续块. 特点:提高信道利用率,传输率高,全双工方式,控制复 杂。注:当信道质量差,出错概率大时前者更有效。 9、检错码=信息字段+校验字段 ①水平奇/偶校验码(可发现奇位错)校验位的取值应使整个码字(包括校验位)中为’1’ 的比特个数为奇或偶数。校验位:奇校验(偶校验情况相反),奇个’1’为 0,偶个’1’ 为 1,验错时,将校验码所有位值模 2加,得 S=1,无错,S=0,有错;编码效率:Q/(Q+1), 信息字段占 Q个比特。异步传输方式中采用偶校验,同步传输方式中采用奇校验。 ②垂直奇/偶校验码(可发现有限位错)将被传输的信息进行分组,组中每个字符的相 同位进行奇/偶校验,编码效率 PQ/P(Q+1),信息分组占 Q行 P列。③水平垂直偶校 验码,可用于纠一位错,同时实施水平,垂直校验,,信息分组占 Q 行 P 列,编码效率 QP/(P+1)(Q+1) 。④正反码,编码效率 50%,可纠一位错.发方:校验与信息字段占相 同位数.奇个 1,校验字段=信息字段,偶个 1,校验字段=信息字段反码; 收方:合成 码=信息字段与校验字段按位逻辑与。信息段奇个 1,校验码组=合成码组;偶个 1, 校验码组=合成码组的反码;校验码组:全 0,无错;一个 0,信息字段对应位错;一 个 1,校验字段对应位错;其它多位错。⑤循环校验码(CRC) (类似于多媒体技术)信息 4 字段 K位,校验字段 R位(由信息字段×R位后,再除 R次生成多项式 g(x)所得余数), 则码字长度 N=K+R;任一合法码字只有唯一 g(x)。常用 CRC生成多项式 g(x): IBM 专 用 : g(x)=x16+x15+x2+1,R=16; CCITT 专 用 :g(x)=x16+x12+x5+1,R=16 ; LAN:g(x)=x32+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1,R=32。 10、传输控制规程目的:协调通信双方的动作,保证数据信息传输的正确性。异步传 输控制规程:以字符为单位的传输;同步传输控制规程,以多个字符或比特组合成的 数据块为单位的传输。面向字符型的传输控制规程(支持字符数据传输) →二进制 同步通信规程(BSC),目标:支持任意字符型数据在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当用于支持 位序列传输时,位序列将以 7 位或 8 位(有校验位)一组形成字符,不足位补 0,最终形 成字符串(ASCⅡ码,10个控制字符)。①规程 3阶段:建立链路,数据传输,拆除 链路。②数据块组成和歧义问题的解决.字符转义:区分控制字符和数据块中的伪控 制字符,在控制字符前前缀转义字符 DLE形成特定语义的控制字符组,增加匹配控制 字符组的难度;字符填充:在数据 DLE 前再增加一个 DLE,使其转义为一般字符,避免 数据中同时出现 DLE 和控制字符时可能的歧义。③BSC 数据格式:基本(标题和正 文)SYN SYN DLE SOH 标题 DLE STX 正文 DLE ETX 校验码;无标题;成组。④BSC 特点:半双工停-等协议,超时重发,传输效率低.数据块和控制序列格式不统一,易引 起二义性.控制序列的差错校验能力仅依赖于控制字符本身的字符奇偶校验,可靠 低.以字符传输为目标,适用性弱.仅需要很少的缓存容量,规程简单,易于实现。面向 比特型的传输控制规程(支持任意二进制数据的传输) →高级链路访问规程(HDLG) 帧:通信最小单位,比特序列.帧的组成:帧间隔符,比特序列,终止标志。站:发送和接收 帧的实体.主站,控制整个链路的工作.次站,受主站控制,只发出响应的站.组合站,兼 有主/次站功能的站。链路,支持帧传输的信道.非平衡结构:一个主站和一个或多个 次站组成,支持点-点,点-多点操作.平衡结构,两个组合站组成,适用于点-点操作。数 据传输模式①正常响应模式(NRM):主站具有选择,轮询次站的能力,并可向次站发 送命令或数据;次站只有在主站询问时才能作为响应传输数据②异步响应模式 (ARM):主站具有初始链路,差错校正和逻辑拆链功能;次站可以主动传输数据③异步 平衡模式(ABM):任一组合站均可控制链路,主动传送数据。HDLC一般帧结构(b):起 始标志 8 地址字段 n*8 控制字段 8(数据帧 0、监控帧 10接收状态、无编号帧 11 命令传输) 信息 0~n*8 校验码 16 结束标志 8。‘0”比特插入法:避免帧内出现始 5 终间隔符’01111110’。发方:逢 5个’1’,自动插入一个’0’;收方:若 5个’1’后为’0’,丢弃’0’; 连续 6个’1’帧结束。窗口机制:提高效率的保障。传输窗口:通信双方同意在同一条 链路上连续使用的信息帧序号。窗口尺寸:通信双方协商同意的在同一条链路上可 连续发送且未被认可的信息帧个数;HDLC窗口尺寸为 7,任一方可最多连续发送 7帧 无需确认,帧序号循环使用(模8);在信息帧中用Nr(待收帧计数号),Ns(发送帧)来表示 当前窗口的情况。捎带应答:允许在反向传输的信息帧中附带确认信息。 11、多路复用(静态),提高线路利用率,使多路信号可共用一信道,充分利用信道容量 ①频分多路复用(FDM)(模拟信道)原理:对整个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进行分割,利用 载波调制技术,实现原始信号的频谱迁移,使多路信号在整个物理信道带宽允许范 围内,实现在频谱上不重叠,从而共用一个信道。②时分多路复用(TDM)(数字信道) 原理:当物理信道可支持的比特传输速率(bps)超过单原始信号要求的数据传输速率 时,可将该物理信道划分成若干时间片,将各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路信号,使它们 在时间上不重叠。要求严格同步,故称同步时分多路复用。T1系统(北美):采样信 号 24 路/帧,8bit/路,帧/125 微秒,帧长度: 192b+1b(同步位),传输速率:193b/125us= 1.544Mbps ,包含 24路 64kbps的 DS0,脉码调制 PCM) T1系统可支持 24路语音信 息的传输。E1 系统(欧洲):32 路/帧,8bit/路,125 微秒/帧;传输速率:32×8/125us= 2.048Mbps;0路同步、16路控制信号;E1系统可支持 30路语音信息的传输。③波分 多路复用(WDM)类似①,将不同路信号调制成不同波长光,借助于光纤信道传。集中 传输(动态),对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改进,动态按需分配子信道,又称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设备须具有缓冲能力。时分多路复用特点:子信道被静态地分配给各路信号传输,接 收方可直接通过识别固定子频段,时间片来完成信号分离.不足处:信道利用率不高, 信号的传输间断,在某时刻子信道会出现空闲。 12、数据交换方式 数据传输的过程实质上是数据交换的过程①线路交换(电路交换, 无存储能力)过程:建线路,占线路并传数据,释放线路。特点:独占性,线路利用率较低, 易引起建链时拥塞;实时性好,传输延迟小(近似线速,使用整个线路资源);线路交换 不提供任何缓存装置,数据透明传输;收发双方自动进行速率匹配(交换机设备比较 简单)。②报文交换(存储-转发报文交换)利用结点的存储能力提高线路利用率。 中间结点由具有存储能力,用户信息(报文)附加目的地地址,传给中间结点;中间结 点暂存报文,据地址确定输出端口,排队等待线路空闲时再转发给下一结点,直至终 6 点。特点:存储-转发,不独占线路;多用户的数据可以通过存储和排队共享一线 路;无线路建立过程,提高线路利用率;报文中增加地址字段,结点根据地址字段进 行复制和转发;可以支持多点传输(一个报文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间结点可进行数 据格式的转换,方便接收站点的收取;增加差错检测功能,避免出错数据无谓传输。 不足:需完整的报文接收,浪费线路资源;报文长度未规定,只能暂存磁盘,读盘占额 外时间;任何报文都须排队等待;报文交换难以支持实时通信和交互式通信要求。③ 分组交换, 关键是分组长度选择,结合线路交换和报文交换两优点,优化性能;类似 报文交换,只是它规定了交换设备处理和传输的数据长度,将长报文分成若干个小 分组传输.不同站点的数据分组可交织在同一线路上传,提高线路利用率.分组长度 固定,中间结点可以采用高速缓存技术来暂存分组,提高了转发速度.分组长度有限, 可以较早利用后继线路资源。线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比较①分配通信资源(主要是线 路)方式.线路交换:静态分配线路,线路资源浪费,接续困难;分组交换:动态(按序)分 配线路,提高线路利用率;使用缓存技术暂存分组;可能出现内存资源耗尽,丢弃分组 的现象②用户的灵活性.线路交换:信息传输透明,用户自行定义传输信息内容\速率 \体积\格式,因此可以同时传输语音\数据\图像;分组交换:半透明传输,按照分组设 备的要求使用基本参数③数据传输实时性.线路交换:接续难,传输快;分组交换:基本 满足要求④资费情况.线路交换网络:依赖通信距离和使用时间;分组交换网络:传输 的字节或分组数和连接时间。 13、数据报—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借鉴报文交换思想.传输的分组称为数据报. 当一对站点之间需要传输多个数据报时,由于每个数据报均被独立地路由,排队和 传输,在网络中可能会走不同的路径,产生不同的时间延迟.按序发送的多个数据报 可能以不同的顺序达到终点.站点必须具有存储和重新排序的能力。虚电路—面向 连接的数据传输,借鉴线路交换思想,但电路是虚拟的。采用多路复用技术,物理媒 体被理解为由多个子信道(逻辑信道—LC)组成,子信道的串接形成虚电路(VC),利用 不同的虚电路来支持不同的用户数据的传输。虚电路传输过程:虚电路建立,数据传 输,虚电路释放。数据报和虚电路比较.数据报:传输无连接建立和释放过程;每个数 据报中需带地址信息,占用信道资源;用户的连续数据块会无序到达目的地,接收站 点处理复杂;当使用网状拓扑组建网络时,任一中间结点或者线路故障不会影响数 据报传输,可靠性高;数据报较适合站点之间小批量数据传输。虚电路:传输需连接建 7 立和释放虚电路过程;数据分组中仅含少量地址信息,用户的连续数据块沿着相同 路径,按序到达目的地;接收站点处理方便;若虚电路中的某个结点或者线路出现故 障,将导致虚电路传输失效;虚电路方式较适合站点之间大块数据传输。 【ch3】网络体系结构(OSI/RM) 1、设计原理:分解,将整个系统划分为易于实现 坏和控制的子模块,并对子模块的功能、交换的数据结构和时序进行约定,协调 模块之间的动作,保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互相操作性。抽象(3级),OSI/RM(确定 模型\公共术语等),OSI服务(定义各子模块具体服务),OSI协议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确保服务应遵循 的规则)。 2、OSI划分原则:独立性、单向、增值、同构、适用 3、OSI/RM的层次-7层体系结构:①物理层(PH),确定物理设备接口,提供点-点的比特 流传输的物理链路.通过规定物理设备和物理媒体之间的接口技术,实现物理设备 之间的比特流透明传输(包括 DTE-DTE 和 DCE-DCE 之间的比特流传输)。②数据 链路层(DL),利用差错处理技术,提供高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流量控制技术(等-停 协议,窗口机制),解决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差错处理技术,变不可靠的物理连接为可靠 的数据链路,从而保证点-点的数据传输正确性.数据链路是指活动着的物理连接, 通信之前,收/发双方互相联系而建立;传输完毕,双方协商而释放③网络层(N),利用 路由技术,实现用户数据的端-端传输.提供编址和路由技术,确保用户数据可以端 -端传输;利用复用/解复用技术,将一条数据链路划分为若干条逻辑电路,实现多对 用户的数据可以交织传输在一条数据链路上;提供分组/组装功能,实现用户数据的 分组和组装,提高链路利用率④运输层(T),屏蔽通信子网差异,以及用户要求和网络 服务之间的差异;利用低吞吐量、低速率和高传输延迟的网络支持用户高速传输数 据的要求;利用高吞吐量、高速率和低传输延迟、且高费用的网络支持用户低传输 成本的要求;利用有限分组长度的网络支持用户的大数据块传输;利用差错率较高 的网络支持用户高可靠数据传输的要求;避免网络拥塞⑤会话层(S),提供控制会话 和数据传输的手段;利用会话、同步和令牌技术实现;多块用户数据可以合并在一起 传输;利用重新同步技术来实现用户会话的延续性;支持传输过程中的故障恢复⑥ 表示层(P),解决异种系统之间的信息表示问题,屏蔽不同系统在数据表示方面的差 8 异;协商传送语法,并执行抽象语法和传送语法之间的转换,通过这种转换来统一表 示被传送的用户数据,使得通信双方都可互相识别⑦应用层(A),利用下层的服务,支 持各种应用服务要求. 4、层是逻辑划分,功能相对独立。增值服务原则:(N)服务=(N)功能+(N-1)服务 5、层间通信.相邻层间通信:相邻上下层间通信;属于局部问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中只定义通信内 容,未规定其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方法;对等层:不同开放系统中相同层次之间通信, 对等层实体之间的信息交换;OSI 标准为每层通信定义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对等层间 的通信是目的,相邻层间的通信是手段。通过相邻层间通信,来实现对等层间通信. 等实体间没有直接通路,必须借助相邻下层的服务来实现 ,直至物理层进行实际的 数据传输。 6、数据单元(DU):OSI 环境中的交换数据;服务数据单元(SDU):相邻层间交换的数据 单元,SDU 为服务原语的表现形式;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间交换的数据单 元,PDU的内容和格式由协议精确地定义,(N)PDU作为(N-1)SDU的一部分,传递给 下层,直至对等层实体。(N)SDU=SCI(服务控制信息)+(N+1)PDU;(N)PDU=PCI(协议控 制信息)+(N)SDU。数据封装:每到一层加头部信息(AH…DH),数据链路层最后加尾 部信息(DT)。OSI 通信特点:规定接口,有利于各个子模块独立设计,提高设计的灵活 性兼容性;严格定义交换的信息,有利于互操作;层次过多,数据处理过多,耗费了大量 的资源;控制信息层层增加,通信效率随着层次的增加而降低。 7、OSI 的数据传输方式(1)面向连接(例,虚拟路):对等实体在传输 PDU 前,必须建立 连接:①建立连接:包括鉴别对等实体的身份,协商数据传输时控制信息②传输数据: 包括传输用户数据,为了数据传输而进行的交互控制③释放连接:释放双方已经建 立起来的连接.特点:传输数据和释放连接时,无需携带地址信息,所有的动作均基于 已经建立的连接(2)面向无连接(数据报):对等实体在传输 PDU 前,无需先建立连接, 传输的数据中须携带地址信息,有关控制要求只能静态约定。 【ch4】1.局域网结构:星型、总线、环状及混合;广域网:星型、网状。 2、传输方式(1)基带传输:保持数据波的原样进行传输;常采用时分或波分多路复用 9 技术。信号传输将占用整个信道的带宽;数据波信号的传输会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 随着频率增加而容易发生畸变,因此不适合高速和远距离传输;基带信号可以同时 向两个方向扩散。(2)宽带传输:采用调制的方法,以连续的电磁波来传输模拟信号; 采用频分多路复用的技术,支持多路信号的传输。与基带传输相比,具有较高传输速 率和抗干扰能力.基于单向放大器,仅能单向传输。 3、LAN 逻辑结构: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信息(介质共享),不需路由,网络功能被简化,排 序、流量控制等有数据链路从解决,将其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 层(MAC)。MAC:多种介质共享的控制及无差错传输处理。LLC: 屏蔽不同的媒体访问 控制方法,以向高层(网络层)提供统一的服务和接口。 4、介质访问控制方法(4种):①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AM/CD,竞争总线 网,以太网):载波侦听:侦听媒体是否空闲(说前先听);多路访问:多个结点共享媒体, 同时获取信息;冲突检测(竞争总线):监听媒体,检测冲突(边说边听)。CSMA/CD 帧最 小长度需求(填充字段 PAD):整个帧长度应不小于 64字节.目的:保证发送结点可对 发生的冲突进行有效检测。帧发送时间不小于信号在网中传播距离最大的两个节 点传播时间两倍。CSMA/CD 特点:竞争总线,各结点抢占对共享媒体访问权;结点共 享媒体,任时刻只一个结点可发信息;任何一个结点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工作,维 护方便,增删结点容易;轻负载时冲突少,效率高;重负载时冲突概率加大,效率低;发 送时间难预测,可能不适合实时传输。CSMA/CD 工作过程:1.当某个结点的 LLC 实 体希望发送数据时,LLC帧传送给下层的 MAC实体,MAC实体封装 LLC帧,形成 MAC 帧;2.MAC实体侦听媒体,判断是否有信号正在传输;3.如果媒体上有信号在传输,转 2 继续侦听;4.如果媒体上无信号传输,发送数据,同时对媒体继续侦听;5.如果发出的 数据与侦听的信息一致,则认为数据发送正确,没有发生冲突,完成发送任务;6.如果 发送的信息与侦听的信息不一致,则认为发生冲突,立即中止发送过程,并向媒体发 冲突强化信号,以使其它结点也感知冲突,MAC 实体计算发送失败的次数;7.如果发 送失败次数小于某个阈值,根据失败次数执行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生成某个等待 的时间值,等待一定时间,转 2,重新发送;8.如果失败次数大于某个阈值,停止发送尝 试,通知上层 LLC实体,可能出现网络故障.基于总线以太网特点:采用 CSMA/CD工作 模式共享总线;重负载时碰撞多,性能降;协议简单控制方便;用户多,造价低;接入结 点时,需割缆,易引起碰线导致整网瘫;不利于故障查找,搬迁和布线.改进:采用双绞 10 线代替同轴缆②令牌总线(Token-Bus,有序访问总线) 令牌,是结点获得总线使用权 的标志.逻辑环路:结点之间通过有序传递令牌(特定比特模式)来分配各结点对共享 型总线的访问权利,形成闭合的逻辑环路;每个结点都动态地维护着一个连接表,该 表记录着本结点在环路中的前继,后继和本结点的地址,每个结点根据后继地址确 定下一占有令牌的结点.令牌维护①令牌传递:拥有令牌的结点,执行环路维护工作, 传递令牌给后继结点②多个令牌:简单地丢弃令牌,回到原接收状态(目的在于减少 环路中令牌的个数)可能产生的后果:令牌丢失③令牌丢失:所有感知环不工作的结 点,采用竞争总线的方法争夺生成令牌的权利④环路重构,形成逻辑环路;增结 点,每个结点设有最大占用令牌时间;删结点,两种。令牌总线网特点:令牌传递, 使所有结点可对媒体进行公平和有序访问;可传输多种类型的帧,无最小帧长限制, 控制方式复杂;整个网络具有最小传输延时,无数据可传输的结点,仍然需要处理令 牌的传递和进行环路维护工作;可估算整个网络具有的最大发送延时,帧长度,最大 令牌占有时间和入网结点个数后,可估算出每个结点的最大发送延时;令牌总线网 适合具有一定实时要求环境。③令牌环网(结点通过链路串接构成环路),工作原理 及优先级的作用:支持结点有序地访问环路,优先级预定和处理机制.令牌环特点:所 有结点共享环路;环路中仅有一个帧;高优先级帧优先获令牌;容许连续发帧;具有令 牌占用时间,可估算最小/大延迟时间。IBM 令牌环寻径方法:结点在发送数据帧前, 若无源/宿结点的路径,则发送 TEST帧,以确定源—宿之间的路径。桥接器应用:桥接 器本环转发,并复制检查该 Test 帧中 RI(路由信息)。④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FDDI): 令牌传递,双环结构,多帧传输过程。可靠性高:自行环路。旁路故障线路:将 线路两端口主副环闭合,即成新环路,使得整个网络不受影响;旁路故障结点: 邻近结点进行主副环闭合,形成新环路。 5、时间片环工作原理(环形网基本特征)利用转发器(RPU)附接传输媒体的方法形成 环路;由于数据在媒体上传输,以及经过转发器处理具有延时的特征,整个环路可被 视为等效的循环移位寄存器,数据在环路中传输过程可以视为数据在该移位寄存器 中的移位操作过程。逻辑小分组作用:降低 RPU插入寄存器成本;提高环路利用率。 6、无线局域网(WLAN) 隐藏结点:结点 a 不在结点 b 的覆盖范围内,但其发送动 作会影响接收结点的信息收取,a与 b各自覆盖域重叠,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载波侦听多路 访问/冲突避免(CSMA/CA) 发前侦听、空闲发送、预约信息、避免冲突。发送结点 11 覆盖域所有结点都可感知信息传输,为提高安全,在物理层引入扩频技术:跳频 扩频(FHSS),随机码;直序跳频,将一位经码片编码扩到 6个频段。不同用户码片 编码正交(叉积为 0)。 【ch6】网络互连 1、目的:扩大资源共享范围,或容纳更多用户。优点:扩大资源共 享的范围,容纳更多的用户;提高网络的性能,子网性能;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统一 监控和管理;提高可靠性,子网和冗余。考虑因素:寻址方式、分组限制、访问控制、 连接方式…协议转换包括协议数据格式的转换、地址映射、速率匹配、网间流量 控制等,不转发子网特有的控制信息。 2、互连部件作用:子网协议间转换。原则上可以对应到 OSI 的任何层次:物理层: 转发器;链路层及以下层:网桥;网络层及以下层:路由器;运输层及以上层:网关|网络 互连部件。(1)转发器(中继器,集线器)①目的:延伸网段,改变传输媒体②过程:信号 (含噪声)接收和再生③形式:电缆延伸、光电转换等④特点:延伸网段,信号(含噪声) 接收和再生;易于实现,成本低;通过转发器互连的设备处于同一广播域,一个结点发 出的信息被域中所有结点感知,限制了域中结点数。(2)网桥(桥接器)①目的:互连两 个独立的,仅在低两层实现上有差异的子网②过程:信息帧的转发(含异构网互连时 的重新封装)③功能及特点:地址过滤,帧限制,监控功能,缓存能力,透明性。(3)路由器 ①目的:互连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同构或异构的网络②过程:分组的封装和转发,屏蔽3 层以下的差异,OSI 网络层主要功能:路由选择—路由器③路由器主要功能:寻址,路 由选择,分组分段/合段,格式封装,存储—转发(分组过滤)路由器功能主要由软件完 成,效率较低,高性能的路由器具有高的价格。(4)网关①目的:支持更高层的协议转换 (主要是应用协议的转换)②实施方法:软件实现③实质:解出对应层的用户数据,用新 协议进行封装和传输。功能和适用场合:转发器:屏蔽物理层(传输媒体)差异,包括 改变媒体类型,延伸网段;桥接器:屏蔽低二层差异,处理对象为帧,仅互连局域网;路 由器:屏蔽低三层差异,主要是互连广域网(局域网/广域网);网关:屏蔽 4 层及以上差 异,主要用于应用协议的转换 3、二层交换:交换机根据帧的宿地址和映射表,不作修改地交换至输出端口;交 换对象:帧。三层交换:根据分组的宿地址和路由表,在路由器上实现分组的交 12 换。 4、①广播风暴(不确定出口时进行广播)和自学习形成地址映射表;网桥的路径选择 —避免广播风暴.原始网桥对信息帧宿地址的处理:若该地址不属于原子网,则向所 有的端口转发,大量的无用帧散布到网上,产生广播风暴,可导致帧在网上无限制转 发.解决方法:设置地址映射表—有选择地转发;设置计数器—丢弃转发过的帧②冗 余网桥(两个以上):自学习方式的矛盾;解决方法:执行生成树算法,消除循环,多余资 源留作备用;目标:任意两个结点之间仅有一条的路径;原理:逐个增加网桥,一旦出现 环路,则阻塞引起该环路的端口。 【ch7】因特网 1、组成及结构:由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是由路由器和用户端设备 (包括主机)构成的网络(路由器:互连网络;用户端设备:辅助用户访问因特网的资源, 向因特网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入因特网必要条件:具有接入网络的接口(转发服务), 运行统一的软件(TCP/IP协议集),具有全网的唯一标识(IP地址) 2、因特网地址类型 ①域名地址:人类用于识别与记忆因特网中的设备②IP 地址: 因特网设施可识别的地址,标志了每台主机或网络设备③物理地址:支撑网络中标 识/识别设施的地址,不同子网具有不同的物理地址。地址映射:物理地址—IP地址 —域名地址。用户间通过 IP地址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传输必须通过物理网络实现, 而物理网络不能直接识别 IP地址。①IP地址向物理地址的映射—ARP地址解析协 议具有广播能力的网络:①A 发 ARP 请求广播帧(物理地址 A、IP 地址 A、IP 地址 B);②B收到 ARP请求,予以响应,发 ARP响应帧(物理地址 A、IP地址 B、物理地 址 B);③双方用物理地址在物理网中进行数据通信。无广播能力的网络,借助因特 网网关(路由器 R)实现跨网段投递。②物理地址向 IP地址的映射—RARP反向地址 解析协议 无盘工作站:设置服务器,存放无盘工作站所需的 IP地址,根据站名和 物理地址找工作站配置表。动态主机配置: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实现,提 高 IP地址的利用率。IP地址的分配和回收策略:租用期;③域名地址和 IP地址的 映射—DNS 域名系统域名服务器:因特网中设置一系列的域名服务器,记录本域 内的主机域名和 IP地址的映射信息,以及上一级域名服务器的 IP地址等,并以 C/S 模式响应客户机的请求。DNS工作过程—逐级解析:1.应用程序调用 Gethostbyname() 13 函数,系统自动调用解析程 resolver(),请求本地域名服务器解析某主机域名.2.本 地 DNS—>根 DNS,域名服务器按最多匹配项检索域名配置文件,若无任何匹配项, 则访问根 DNS,得顶级域名服务器 IP地址。3.本地—>顶级域 DNS,得子域 DNS服 务器 IP 地址。4.本地 DNS—>子域 DNS,得主机所在域的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 5.本地 DNS—>主机所在域 DNS,得主机 IP地址。6.本地 DNS—>应用程序,将所查 主机地 IP地址传给应用程序。 DNS域名查询的效率改进:扩充第一级域名服务器 的域名表(域名数据库);第一级域名服务器直接向根服务器查询;充分利用机器 的高速缓存,暂存解析后的 IP地址;原理:用户可能习惯连续地访问相同的系统。 补充说明一台计算机可以有多个域名;按名访问,无需知道该计算机的物理位置; 主机 IP地址改变,不会影响对该主机的访问;主机 IP地址改变,需要在本地 DNS 服务器上进行维护。(修改 DNS数据库) 3、IP地址空间紧张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子网掩码,格式:网络号全为’1’+主机号全 为’0’ (例:地址掩码 255.255.255.192,可有子网地址 202.119.11.0和 202.119.11.64, 分别对应 IP地址为 202.119.11.1~62和 202.119.11.65~126);动态分配:专用地址(一个 A 类 10.0.0.0~10.255.255.255,16 个 B 类 172.16.0.0~172.31.255.255,256 个 C 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5、IP 协议特点:无连接,不可靠,尽力的数据报投递服务;TCP 协议特点:面向连接, 可靠的(累计校对),面向字节流投递服务,且提供滑动窗口机制。ICMP作用:(IP协 议的局限性,不负责报文差错)用于网络设备和结点的控制及差错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报文传递。 【ch8】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 1、网络管理:(目的)对组成网络的各种硬软件设施 的综合管理,以利用这些资源,保证网络向用户提供可靠服务。(实质)通过对网络设 备的监控,再出现故障时,及时报告和处理,提高网络的性能。网络管理必要性: 单机性能问题,网络性能问题,设备分布性,网络规模扩展。 2、网络管理的功能①配置管理:定义,监测和管理系统的配置参数,使得网络资源可 用,性能较优②故障管理: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包括故障检测,隔离和恢复;必要时通 知系统管理员,进行人工干预③计费管理: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统计已被使用 的网络资源和估算用户应付的费用④性能管理:收集和统计网络系统的数据,以便 14 根据统计信息来评价网络资源的使用和系统性能,分析系统资源的使用趋势或者平 衡系统资源的负载⑤安全管理:资源的授权管理,访问控制管理,安全检查跟踪和事 件处理,密钥管理(分配) 3、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①网络管理工作站:运行网管软件,通过网络向各种被管网 络设施发出各种控制命令,并对被管设备反馈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②被管结点:网 络交换设备、集中器、线路设备、用户结点等;运行网管软件,响应网络管理工作站 的命令,将被管设备的信息通过网络管理协议提供给管理工作站,包括主动监测和 记录故障并报于管理工作站③管理信息库:保存为网络管理目的而收集的信息 4、网络管理协议(SNMP):支持网管工作站(网管软件)和被管结点(代理软件)间的数 据交换。工作方式:轮询和应答。管理信息库(MIB):负责定义网管参数的格式等; 网络管理协议(SNMP):利用 UDP端口(161数据收发/162代理报警)实现管理员和代 理间的管理信息交换。 5、网络安全 联网目的:资源共享(信息,软件,硬件)。信息保密性:资源具有价值, 安全问题,合法或非法用户的获取或窃取;期望:信息资源的安全共享。信息的安 全:信息系统的安全,涉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包括病毒;数据的安全,涉及数据的存 储,访问,包括权限。网络安全的目的:保护网络资源(主要指信息资源)免受攻击。 6、防火墙 Internet互连安全技术,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设置一道屏障(对外接 口处),以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免受外界侵袭。目的:监视和控制进出内部网络所有 通信。路由器的位置应是防火墙位置。技术方法:①分组过滤,分析 IP 报文,对应其 中所有参数,设置过滤策略,允许或拒绝该报文穿越②代理服务,代理外或内部用户 访问内或外部网络,杜绝内和外部直接访问③地址迁移 NAT,当内外用户希望相 访,NAT路由器负责全局/本地 IP地址映射,屏蔽内 IP地址;NAT服务器专进行地址迁 移,增加安全策略,限制地址转换,隔离内外网络。防火墙仅隔绝内外网直连,无法防 御内网自身侵袭.内网资源需设置必要的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用户-角色 -权限)。 7、数据加密 是所有数据安全技术的基础。原理:在发送端将数据变换成某种难 以理解的形式,并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以恢复数据的原样。关键:加密/解密算 法的强度和加密/解密密钥的保护。①传统加密算法(代换密码加密算法、置换密码 15 加密算法)的主要弱点:算法和密钥密切相关。②秘密密钥加密算法(DES)的特点: 加密速度快,维护密钥多,保密性完全依赖于密钥的安全性。③公开密钥加密算 法(RSA)的特点:加密速度慢,维护密钥少。DES和 RSA的混合使用,用 RSA加密 DES的密钥,用 DES加密明文。 8、信息摘录技术(散列技术):对数据进行某种运算形成与数据密切相关且长度有 限的摘录值。要求:不同内容的数据形成相同的摘录值的概率几乎为零,根据摘 录值无法还原原数据。数据完整性:确保数据内容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篡 改。方法:给发送的数据附加一个报文完整性检查值(MIC 值),该 MIC 值和数据 内容密切相关,通过数据摘录或散列得到。数据完整性检查使用方法:发送方用 摘录算法或散列函数计算出数据的 MIC 值,然后,附接在数据块之后发送给接收 方,接收方使用相同的摘录算法或散列函数计算接收的数据的 MIC 值,若与原 MIC 值相同可断定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内容完整性工作过程:1发送方利 用摘录算法(如MD5报文摘录算法)形成摘录值(MIC值);2报文连同MIC值一起传 递给接收方;3接收方分隔报文和MIC值;4对报文执行相同的摘录算法,形成新 的 MIC值;5新 MIC值和原 MIC值比较,判断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修改。数 字签名:代替传统签名的条件: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对报文的签名,发送者事后 不能抵赖对其报文的签名,接收者无法伪造对报文的签名。利用 RSA 和信息摘录 技术实现,保证发送者的身份不被冒充。认证技术:用于认证消息及其消息源的 真实性。分为消息认证(数据完整性、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基于秘密信息、基于物 理安全)。抗否认、防抵赖服务:抵御通信的一方对其所做的操作进行否认或者抵 赖。抗发方否认:约定通信的安全举措(数字签名)。抗收方否认:借助第三方(认证 中心CA)的参与和仲裁,合法用户在CA注册,获取密钥对,CA参与双方通信全过程。
本文档为【网络知识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159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5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9-18
浏览量: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