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原题库

马原题库

举报
开通vip

马原题库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试卷(A)共 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年 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 号 姓名 成绩 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 A辩证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

马原题库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试卷(A)共 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年 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 号 姓名 成绩 单选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 A辩证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 ( ) A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B存在与虚无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3、“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此论断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决定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扬弃”是指 ( ) A既克服又抛弃   B既克服又保留 C既否定又放弃 D既克服又放弃 5、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 ( ) A革命的激进的直观论B辩证的自主的选择论 C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D革命的能动的创造论 6、以下哪个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 ( ) A推理B表象C概括D抽象 7、任何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主观性 8、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是(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生活 B社会生活决定社会关系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存在决定自然存在 9、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应当从( )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 C政治关系中去寻找 D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对社会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 ) A社会革命B阶级斗争C精神生产D生产力 下列说法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 D自由、平等、追求幸福 12、自然经济是( )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1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矛盾 1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 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不变资本的增值程度B资本家赚钱的程度C资本家赚钱的速度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 A商品国际化的表现 B生产全球化的表现C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D金融全球化的表现 17、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产品供不应求 B生产的绝对过剩C固定资本更新 D生产的相对过剩 1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乃是因为它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    ) A工人领袖的组织才能上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基础上 D资本主义自我完善的基础上 19、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 ) A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文化发展水平的落后 2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8分,共24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2、真理没有阶级性。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4、简述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 25、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6、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二题,每题16分,共32分) 27、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有其所用,但也能用来杀人。结合爱因斯坦的观点,试论述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28、试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29、试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 1B 2C 3C 4B 5C 6B 7C 8C 9D 10D 11C 12A 13A 14D 15D 16B 17D 18B 19B 20D 二、辨析题 21、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3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2分) 三、简答题 24、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本质或本原的问题。(2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即不依赖于意识并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3分)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分) 25、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4分)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4分) 26、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3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3分) 四、论述题 27、爱因斯坦的观点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具有两面性: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人类,同时也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8分)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既要受一定的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控制手段的影响,又要受到一定得主观条件,如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4)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消极作用日益暴露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改变和创造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以避免和消除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4) 2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4分) 生产社会化表现为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社会化。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的社会化也相应地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所有。(4分)但是,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却使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在极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4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了给社会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分) 29、马克思认为,到共产主义社会,不再有阶级和阶级的对立,那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分)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全面的发展。(4分)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者说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那时,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人的发展的为代价。(4分)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4分) 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分)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试卷(A)共 页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是 ( ) A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B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C关于阶级斗争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D关于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 ) A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C消灭阶级斗争 D实现和维护人权 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 )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问题   B存在与虚无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 4、社会存在范畴指的是 ( ) A社会生活的制度层面   B社会生活的自然层面 C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 D社会生活的文化层面 5、辩证的否定实质上是 ( ) A事物的外在否定B事物的自我否定C对事物的克服D对事物的抛弃 6、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 ( ) A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感性直观论B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理性构造论 C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选择论 7、在实际工作中既抓住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就是坚持 ( ) A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B 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C一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D 重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8、如果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就会导致(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理性主义 D经验主义 以下哪个不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 A宗教观念 B法律思想C人口密度 D道德理想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 ) A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B是社会化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C是自然经济还是商品经济D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1、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劳动 B思想 C意志 D需要 12、商品的二因素是( ) A价值和价值量 B使用价值和价值C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D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13、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 A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B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C货币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成为资本D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14、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B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工作日长度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剩余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的结果 15、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 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 A贸易的全球化 B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C生产的全球化 D金融的全球化 17、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A实现了自我否定 B发生了根本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 D有局部调整,但未改变本质 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是 (    ) A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B与资本主义趋同 C补资本主义的课 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反杜林论》C《资本论》 D《哥达纲领批判》 20、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 ) A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8分,共24分) 21、哲学是各门科学的总和。 22、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3、劳动和劳动力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是实质和核心? 2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二题,每题16分,共32分) 27、试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这一原理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28、试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29、试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 1B 2A 3C 4C 5B 6C 7B 8A 9C 10D 11A 12B 13A 14A 15A 16B 17D 18D 19A 20D 二、辨析题 21、错误。(3)哲学作为理论化的世界观,乃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而不是各门科学的简单相加。(3)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且给它们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 22、错误。(3分)意识在本质上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2分)并非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也反映客观存在,只不过它是歪曲的反映。(3分) 23、错误。(3分)劳动力是存在于人身上的劳动能力,即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2分)劳动是劳动能力的耗费和发挥,劳动的存在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3分) 三、简答题 24、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3分)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分)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2分) 25、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分)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仅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的真理性,检验标准必须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3分)实践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从而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分) 2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分)第二,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分)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分) 四、论述题 27、生产力中包含着科学技术因素,科技进步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科技对社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时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分) 科技并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不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但它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成为生产力发展首要的、巨大的推动力。(6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落实这一原理,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6分) 2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4分) 生产社会化表现为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社会化。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的社会化也相应地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所有。(4分)但是,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却使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在极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4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了给社会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分) 29、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一些最基本方面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2分)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会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组织和管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6分)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国家消失,消灭了三大差别。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也达成了和谐。(4分) 第三,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发展是全面的,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4分)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试卷(A)共 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年 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 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A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B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学说 D全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 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C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D实现人权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问题  B存在与虚无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指的是 ( ) A自然物   B社会存在 C客观实在 D感觉材料 5、辩证的否定实质上是 ( ) A事物的外在否定 B事物的自我否定 C对事物的克服 D对事物的抛弃 6、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认识的本质是 ( ) A实践基础上感性对世界的直观 B实践基础上理性对世界的构造 C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实践基础上理性和感性的相互渗透 7、在实际工作中既抓住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就是坚持 ( ) A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B 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C一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D 重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8、如果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就会导致(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理性主义 D经验论 9、以下哪个不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政治体制 D地理环境 10、对社会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 ) A社会革命 B阶级斗争 C精神生产 D生产力 11、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劳动 B思想 C意志 D需要 1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1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矛盾 14、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B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工作日长度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剩余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的结果 15、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 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 A贸易的全球化 B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C生产的全球化 D金融的全球化 17、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产品供不应求 B生产的绝对过剩 C固定资本更新 D生产的相对过剩 18、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是 (    ) A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B与资本主义趋同 C补资本主义的课 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反杜林论》 C《资本论》 D《哥达纲领批判》 20、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 A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进化论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8分,共24分) 21、哲学和各门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2、错误的思想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3、劳动和劳动力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4、什么是质变和量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二题,每题16分,共32分) 27、试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这一原理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28、试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29、试论述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 1B 2A3C4C 5B 6C 7B 8A9C 10D 11A 12B 13A14A15A 16B 17D 18D 19A 20D 二、辨析题 21、错误。(3)这种观点把哲学看作各门科学的总和,但哲学作为理论化的世界观,乃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且给它们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 22、错误。(3分)因为意识在本质上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3分)只不过有正确反映与错误反映之分。(2分) 23、错误。(3分)劳动力是存在于人身上的劳动能力,即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2分)劳动是劳动能力的耗费和发挥,劳动的存在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3分) 三、简答题 24、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4分) 二者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4分) 25、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分)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仅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的真理性,检验标准必须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3分)实践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从而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分) 2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分)第二,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分)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分) 四、论述题 27、生产力中包含着科学技术因素,科技进步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科技对社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时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分) 科技并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不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但它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成为生产力发展首要的、巨大的推动力。(6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落实这一原理,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6分) 2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4分) 生产社会化表现为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社会化。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的社会化也相应地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所有。(4分)但是,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却使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在极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4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了给社会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分) 29、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后人把这个论断简称为“两个必然”,也叫做 “两个不可避免 ”。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依据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危机。这是我们在把握资本主义问题上的根本方面。(4分)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中又提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研究者们把这个论断简称为“ 两个决不会 ”。(4分) “两个必然 ” 和“ 两个决不会” 珠联璧合,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完整论述。“ 两个决不会 ”告诉我们,“两个必然” 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4分) “两个必然” 和 “ 两个决不会 ” 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科学地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4分)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试卷(A)共 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年 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 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是 ( ) A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B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C关于阶级斗争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D关于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B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C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 D实现和维护人权 3、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 ( )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问题 B存在与虚无的关系问题 C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 4、社会意识范畴指的是( ) A社会生活的制度层面 B社会生活的自然层面 C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 D社会生活的政治层面 5、荀子曰:“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不闻。”说的是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6、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就是坚持( )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B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C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D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7、在实际工作中既抓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就是坚持 ( ) A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B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C一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D重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8、如果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就会导致(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理性主义 D经验主义 9、以下哪个不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 A地理环境 B生产关系 C风俗习惯 D人口密度 10、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经营管理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者 11、人类的本质活动是( ) A劳动 B思想 C吃喝 D斗争 1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13、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 A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B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C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D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14、“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 ) A抹杀了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抹杀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C否认了历史观的非决定论原则 D抹杀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15、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流动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C资本家赚钱的程度 D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 16、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 A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B生产全球化的表现 C经营全球化的表现 D金融全球化的表现 17、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是( ) A国家政权不断扩张的结果 B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壮大的结果 C资本家贪欲不断膨胀的结果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18、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是 (    ) A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B与资本主义趋同 C补资本主义的课 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19、马克思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是( ) A《资本论》   B《反杜林论》 C《共产党宣言》 D《哥达纲领批判》 20、“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 ) A相互冲突  B相互脱节 C因果关系 D内在联系   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8分,共24分)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2、错误的思想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 23、劳动力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5、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2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二题,每题16分,共32分) 27、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试联系这段话,论述科学技术革命变革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8、试论述马克思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同作用的揭示,并说明这种揭示的重要意义。 29、试论述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A 3C 4C 5B 6C 7B 8A 9C 10D 11A 12B 13A 14A 15A 16B 17D 18D 19A 20D 二、辨析题 21、正确。(3)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大多是自发的、朴素的和零散的;世界观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采取系统的、概论逻辑的形式,才构成哲学。(3) 22、错误。(3分)意识在本质上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2分)并非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也反映客观存在,只不过它是歪曲的反映。(3分) 23、错误。(3分)劳动力是存在于人身上的劳动能力,即脑力和体力的总和。(2分)劳动力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在劳动者是自由人,并且自由得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商品。(3分) 三、简答题 24、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3分)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分)第三,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2分) 25、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3分)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到理性认识(3分)最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2分) 2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分)第二,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分)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分) 四、论述题 27、要点: 马克思这段话深刻地揭示出,科技革命是在历史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4分) 首先,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劳动形式和社会经济结构。(4分) 其次,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带来极大便利,促进了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4分) 最后,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使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4分) 28、要点: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超过它原有的价值量(5分)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的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不但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创造出剩余价值。可见,可变资本的价值量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5分) 把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创造的,不是生产资料创造的,而是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6分) 29、要点: 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多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得到发展。(4分) 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4分)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是每一个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4分) 旧式分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4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试卷(B)共 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年 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 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 ) A马克思和黑格尔   B马克思和列宁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马克思和工人领袖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实践基础上( )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C哲学性和情感性的统一 D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统一 3、哲学的基本问是 (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人和人的关系问题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 A物质性 B实践性 C对象性 D运动性 5、下面哪个不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 ( ) A科学实验 B农业生产 C政治革命 D艺术创作 6、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法强调了 (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7、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 ) A质量互变规律 B独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分化与整合的规律 8、从真理具有客观性,可以退出( ) A真理不具有主观形式 B真理就是客观事物本身 C真理不具有阶级性 D真理与人的需要是对立的 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阶级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0、改革指的是( ) A对社会制度进行改善和革新 B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C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重要形式 D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斗争 1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自然属性的总和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总和 C精神力量的总和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2、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1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14、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15、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与自然过程的统一 D生产过程与消耗过程的统一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急剧下降 B经济生活陷入混乱 C生产绝对过剩 D生产相对过剩 18、垄断资本主义 (    ) A已经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反面 B已经摧毁了资本主义 C未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 D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9、一下哪个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 A圣西门   B欧文 C康德 D傅立叶 20、当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发展生产力 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8分,共24分)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2、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因为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怎样理解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6、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二题,每题16分,共32分) 27、四川省曾经搞过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按照矛盾分析法,如何处理这种事情? 28、有人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力劳动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体力劳动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时了。根据你对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29、试论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2、A 3、B 4、A 5、D 6、C 7、B 8、C 9、D 10、A、11、D 12、A 13、B 14、B 15、C 16、B 17、D 18、C 19、C 20、B 辨析题(每题8分,共24分) 21、错误。(3分)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乃是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2分) 22、错误。(3分)。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有制约和影响作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不决定社会性质。(5分) 23、错误。(3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不是供求关系。(2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1分) 但商品的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而围绕价值波动。(2分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4、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分 )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因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3分)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3分) 25、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2分)这是因为:(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2分)(2)它决定着社会性质及其面貌,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全部过程;(2分)(3)它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化。(2分) 26、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4分)其表现是多样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4分) 论述题(三选二,每题16分,共32分) 27、(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和关系。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6分) 医生和患者构成了一对矛盾,他们之间不仅仅存在着对立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存在着同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二者的身份不同,同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与疾病作斗争。以往的观念更多的只注意到二者的对立,而忽视了二者的同一关系。通过这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使医生认识到了二者的同一性,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加强了“尊重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同时,这次活动也起到了缓和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的作用,促进了矛盾的转化和解决。(4分)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还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同时他还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处理不好矛盾双方的关系,容易使矛盾激化。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时,我们应该妥善解决,注重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
本文档为【马原题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0356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2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9-17
浏览量: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