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管理概论一体化参考答案

信息管理概论一体化参考答案

举报
开通vip

信息管理概论一体化参考答案信息管理概论一体化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选择题 1.按照信息的内容可以将信息分为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错) 2.OAS是介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的一些事物处理 (对) 3.决策支持系统DSS不仅是一个辅助决策的工具,可以代替决策者来进行决策。 (错) 4.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错) 5.计算机硬件是支持计算机软件工作的基础。 (对) 6.信息也可以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对) 7.语义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中的最高层次 (错) 8.语言处理系统用于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运行,是...

信息管理概论一体化参考答案
信息管理概论一体化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选择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按照信息的内容可以将信息分为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错) 2.OAS是介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的一些事物处理 (对) 3.决策支持系统DSS不仅是一个辅助决策的工具,可以代替决策者来进行决策。 (错) 4.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错) 5.计算机硬件是支持计算机软件工作的基础。 (对) 6.信息也可以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对) 7.语义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中的最高层次 (错) 8.语言处理系统用于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运行,是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错) 9.广义的信息资源等同于知识、资料和消息。 (错) 10.信息是客观事务的特征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形式的反映。 (对) 11.凡是我们接收到的数据都是信息 (对) 12.信息是有寿命的。 (对) 13.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完成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等功能的一种技术(对) 二、多选题 1.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重点在于( C、收藏 )。 2.( A、 1990 )年诞生了第一台全光数字计算机。 3.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目的是(A、 收藏与使用结合 ) 4.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资源以( E、 图画 ) 形式的信息资源为主。 1 5.MRPII和ERP的核心内容都是( C、 MRP )。 6.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将(C、数据 )和信息两个术语当做意义相同的词语。 7.局域网的地理范围一般在( B、 10千米 )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组群体组建的小范围网 8.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的主体是( D、 专门的信息管理专业人员 )。 9.(B、 信息 )是客观存在的事务以及客观事务运动和变化的一种反映。 三、多选题 1.一般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B、存储器 C、中央处理器 D、输入输出设备 )。 2.常见的应用软件有(A、文字处理软件 B、数据处理软件 C、图形处理软件 D、网络应用软件 E、游戏软件 )等。 3.计算机系统由(B、软件系统 C、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4.按照信息产生的先后和加工深度可以将信息划分为(A、零次信息 C、一次信息 D、二次信息 E、三次信息 ) 5.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范围可划分为(A、局域网 B、城域网 D、广域网 )。 6.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分别是( B、技术特征 E、管理特征 ) 7.从信息管理的层次角度,可将其分为(A、中观层次的信息管理 B、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 C、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 ) 8.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B、信息劳动的对象 D、信息劳动的技术 E、信息劳动者) 9.按照认识主体的观察过程可以将信息划分为(B、实在信息 C、先验信息 D、实得信息) 10.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的主体是(A、CIO C、CKO D、更加技术化、专门化、专业化的人才 ) 11.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主要是指( A、机械技术 B、电子与微电子技术 C、激光技术 E、生物技术)。 2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的4项智能是( A、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B、社会信息流整序 C、传递情报 E、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 13.按照信息的载体,可以分为(A、语音信息 B、图像信息 C、文字信息 D、数据信息 E、多媒体信息 ) 14.常见的系统软件有( A、操作系统 B、语言处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分布式软件系统 E、人机交互系统 )等。 15.信息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重要的子过程,分别是(A、信息产生的过程 B、信息获取的过程 C、信息再生的过程 D、信息施效的过程 ) 16.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在于(A、了解客户的需求 B、知道哪些客户是最有利可图的 C、什么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E、如何细分客户 ) 17.信息技术体系包括4个基本层次:(A、主体技术层次 B、应用技术层次 C、支撑技术层次 E、基础技术层次 ) 18.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A、数字通信 C、卫星通信 D、微波通信 E、光纤通信 )等。 19.信息具有如下属性(A、客观性 B、价值性 C、等级性 D、可分享性 E、可再生性) 20.计算机软件包括(A、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两大类 作业二: 一、判断题 1.利用间接法评价信息源,可以把调查和评分结合起来使用。 (对) 2.智力型信息源主要指由人脑存储的知识信息。 (对) 3.从信息理论来讲,一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部分,是一切信息产生的源信息。 (错) 4.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比较著名的有俄国的《图书馆书目分类法》。 (对) 5.分类法由于受学科体系的限制,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同一对象的信息资源是分散在各知识分类的。(对) 6.全文数据库是一种存储文献全文或者其中主要文献部分的源数据库,分成直接原文型和摘录型两种。(对) 3 7.信息的提供、评价和利用等环节都是由人来进行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人为的或无意识的错误。(对) 8.综述、学科年度报告、文献指南等属于三次信息。 (对) 9.实物信息源中的实物包括自然实物和人工实物。 (对) 10.间接评价法就是按照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或标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价。 (错) 11.直接评价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比较客观。(错) 12.信息描述的操作程序通常为:查重—描述—标引—复核并输入系统。 (对) 13.信息描述的目的,就是以元数据为中介,对信息资源进行各种操作。 (对) 14.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形式的检索工具。(对) 15.元词是表达主题内容的最基本、最小的、字面上不能再分的语词。 (对) 16.分类法除了直接选取自然语言中的单词和词组作为标识外,还大量采用了复分标题。 (错) 17.纯粹的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又称全分面分类法,一般仅在较小的学科或专业范围内使用。(对) 18.电子书具有计算机能力、通信能力和多媒体功能,此外还具有电子设备的各种特点。 (对) 19.缩微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并且已广泛应用于保存珍贵的文献和典籍。(对) 20.电子油墨(或电子墨水)是电子纸的核心。 (对) 21.信息组织是一个序化的过程。 (对) 22.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在实际操作中是两个互逆的过程。 (对) 23.信息组织的一般过程包括信息替代和信息整合两部分。 (错) 24.叙词的词间关系有三种:等同关系、相近关系、相关关系 。(错) 25.元数据是结构化的编码数据,用于描述载有信息的实体特征,辅助描述数据的标识、发现、评价和管理。(对) 4 26.事实型数据库也称数据型数据库,是一种存贮简单而独立存在的非文献信息。 (错) 27.主题法是直接选用自然语言中的语词进行标引和检索的。(对) 28.信息管理的一切环节都必须以“用户第一为宗旨”。(对) 二、单选题 1.信息组织与( B、信息检索 )在实际操作中是两个互逆的过程。 2.( B、语言学 )、逻辑学、知识分类是信息组织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基础。 3.在各类记录型信息源中,增长最快的是( B、 网络型 )。 4.( A、视听资料 )是运用录音、录像和摄影技术直接记录声音与图像的文献形式。 5.( C、 记录型信息源 )是信息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对象。 6.从整体上看,计算机信息存储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 C、 数据库 )。 7.( D、 信息获取 )是信息管理的首要环节。 8.( A、 突变理论 )揭示和预测事务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 9.( D、 印刷型 )的缺点是体积大,分量重,收藏要占很大空间,管理较为困难。 10.记录型信息源中最基本的信息源是( D、 印刷型 )。 三、多选题 1.信息组织的要求包括(A、信息特征有序化 C、信息流向明确化 D、信息流速适度化 )。 2.常用的信息获取方法与途径有(A、采购 B、调查 C、交换 D、索取 E、检索) 3.信息描述的作用有(A、识别 B、定位 C、检索 D、选择)。 4.信息存储时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是(A、统一性 B、便利性 C、有序性 E、先进性)。 5.通常我们在进行评价时惯用的两个指标是(B、查准率 D、查全率 )。 5 6.信息获取的原则包括(A、目的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E、科学性原则)。 7.传统时期的信息存储方法包括(A、分类存储法 B、主题存储法 C、字顺存储法 D、时空存储法 E、号码存储法)。 8.下列属于磁存储介质的是(A、硬盘 B、软盘 D、 电子书)。 9.网络时代的信息存储方法包括(A、超媒体组织方法 B、自由文本方法 C、文件方法 D、主题树方法 E、数据库方法)。 10.对信息源的评价目前一般采用(A、直接评价法 D、间接评价法)两种方法 11.按照信息源的存在形式划分信息源可包括:(A、口头信息源 B、实物信息源 C、记录型信息源 E、网络型信息源) 12.多媒体技术具有( A、多维化 B、非线性 C、集成性 D、交互性 E、实时性)等特征。 13.网络一次信息存储方法有(A、超媒体组织方法 C、文件方法 D、自由文本方法)。 14.主题法的特征有(A、直接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 B、以特定的事物、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 C、通过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 D、 主要用来揭示信息记录、编制各种主题检索工具及主题存取系统 E、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 )。 15.为了经济而有效地搜集信息,可以(A、所需信息存在率的评价 B、所需信息适合率的评价 D、所需信息可靠性的评价)等方面来评价信息。 16.一个元数据格式的结构包括( A、内容结构 C、句法结构 D、语义结构 )。 17.信息组织的应该遵循以下相关原则(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目的性原则 D、现代化原则 E、重要性递减原则)。 18.在数据仓库系统中,元数据机制主要支持以下五类系统管理功能:(A、描述哪些数据在数据仓库中 B、定义要进入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和从数据仓库中产生的数据 C、记录根据业务事件发生而随之进行的数据抽取工作时间安排 D、记录并检测系统数据一致性的要求和执行情况 E、衡量数据质量)。 19.信息的光存储具有下列特点(A、数据存储容量大、携带方便 B、抗电磁干扰 C、非接触式读写 D、生产成本低廉、数据复制工艺简单高效 E、存储寿命长)。 作业三: 6 一、判断题 1.历史最为久远的信息服务的类型是文献提供服务。(对) 2.关系型全文检索软件费用比较低廉,但无法处理表格、图形数据,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 3.用最小的付出去获得最大的收益是决策的基本目标。 (对) 4.纹理是图像中最难于描述的特征。 (对) 5.弱相关检索强调检索的全面性,向用户提供完整的信息检索。 (对) 6.咨询服务是一种信息服务。 (对) 7.报道服务是最传统,历史最悠久,出现时间最早的一种信息服务方式。 (错) 8.强相关检索注重查准,只要检索得到的文献信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即可,通常对于检索结果的数量多少不做要求。 (对) 9.专业类搜索引擎规模通常比较大,大都由专业人员编制而成。 (错) 10.信息与决策具有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对) 11.UMS服务是指统一信息服务。 (对) 12.全文检索服务是利用全文数据库而开展的一项服务活动,它向用户提供全文,从而避免书目型数据库所带来的再次查找源信息的过程。 (对) 13.关系型全文检索软件费用比较低廉,它可以处理表格、图形数据,但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错) 14.超文本与多媒体的融合产生了超媒体。 (对) 15.微观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信息检索。 (错) 16.超文本检索时其内容排列是线性的。 (错) 17.分析研究课题是实施检索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影响检索效果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对) 18.目录式搜索引擎最大的特点是不要求搜索人员明确了解自己的搜索目标,只依赖于分类式目录达到自己想找的信息。 (对) 7 19.联机检索服务是按用户的要求,利用电子计算机检索出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以满足用户的信息检索要求而开展的服务。 (错) 20.回溯法也称工具法,是利用文献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或引文为检索入口,由点到面地查找到更多的来源文献的方法。 (错) 21.战术决策是涉及组织的发展和生存的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决策。 (错) 22.专业咨询服务一般由该专业领域的专家承担,咨询机构的规模比较大,业务方式灵活。 (错) 23.信息服务在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又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业。 (对) 24.半结构化决策是一种有章可循的决策,可以重复出现,问题的本质与结构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是已知的和确定的。 (错) 25.数据检索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查找含有用户所需要信息内容的文献。(对) 二、选择题 1.按检索对象的信息组织方式区分(B、全文检索 D、超文本检索 E、超媒体检索) 2.检索服务按照检索手段分为如下类型( B、手工检索服务 C、计算机检索服务 D、联机检索服务 )。 3.决策对信息质量有(A、可信度 B、完整度 C、精确度)要求。 4.以下属于信息服务特性的是(A、用户导向性 B、专业性 C、实效性 D、交互性 E、适时性 )。 5.开展信息服务的三个基本因素是(A、信息产品 C、信息用户 D、信息服务者 )。 6.按照检索对象的内容进行划分,信息检索可分为(A、文献检索 C、数据检索 D、事实检索 )。 7.按检索途径的特点可以分为(A、回溯法 B、顺查法 C、循环法 )。 8.按照检索方式进行划分,信息检索可分为(B、手工信息检索 C、事实检索 )。 9.决策的特征包括:(A、目的性 C、管理性 D、创造性 E、超前性 )。 10.信息服务具有的功能包括:(A、提供信息 B、释疑解惑 C、整序导引 D、保值增值 )。 8 11.如果按其信息的组织方式分,则可以分为( A、目录式搜索引擎 B、索引式搜索引擎 D、 元搜索引擎 )。 12.如果按搜索引擎的内容分,可以分为( B、 综合类搜索引擎 C、 专业类搜索引擎 )。 13.按照信息检索的时间跨度进行划分,信息检索可分为(A、定题检索 B、回溯检索 )。 14.检索服务按照检索方式划分,可以分为(A、回溯检索服务 B、定题信息服务 C、数值型或事实型数据检索服务 D、全文检索服务 E、用户辅导服务 )。 15.从信息服务的发展历史及服务的内容角度来划分,信息服务可以分为以下类型,分别是(A、文献提供服务 B、报道服务 C、检索服务 D、咨询服务 E、网络信息服务 )。 16.按照信息检索的要求进行划分,信息检索可分为( D、联机检索 E、光盘检索 )。 17.下列哪些属于现代信息检索技术:(A、全文检索 B、多媒体检索 C、超文本与超媒体检索 D、联机检索 E、光盘检索)。 18.按决策的重要性可将决策划分为:( B、战略决策 D、战术决策 E、执行决策 )。 19.依据咨询内容可以将咨询服务划分为(A、政策咨询 B、管理咨询 C、工程咨询 D、技术咨询 E、专业咨询)。 20.多媒体检索技术包括( A、视频检索 B、文本检索 C、光盘检索 D、图像检索 E、声音检索)。 21.光盘检索系统的服务模式包括(A、单机模式 B、分析模式 C、设计模式 D、网络模式 E、多机检索)。 作业四 一、判断题 1.政府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政府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格局。 (对) 2.金卡工程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和相关领域(外经贸、海关、国家外汇管理、国家税务)进行标准化、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科学化、网络化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国家重点信息化网络工程。(错) 3.金审工程即审计信息化建设项目,是对财政、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审计监督的信息化系统。 (对) 9 4.“金桥”工程又称为海关联网工程,其目标是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朮,以实现货物通关自动化、国际贸易无纸化。 (错) 5.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都必须依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来实现。 (对) 6.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有些业务往来,如企业向政府纳税、政府向企业采购,对政府来说属于 (对) 电子政务,而对企业来说属于电子商务。 7.电子政务务的目的是追求理想的经济效益,而电子商务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的提高。 (错) 8.金盾工程是全国公安信息化的基础工程。该工程于 2001年4月25日立项,其目的是实现警务信息化(即电子化警务)。 (对) 9.金财工程是全国公安信息化的基础工程。 (错) 10.电子商务的主体是企业,而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 (对) 11.我国的政府信息化正式起步于1993年,以“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融工程和金关工程的启动为标志。 (错) to E电子政务是G to G、G to B和G to C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 (对) 12.G 13.电子党务主要是面向党员与党政机关,通过党自身运作效率的提高和对社会形象的宣传来团结自己的几千万党员,吸引更多的社会精英加入党的组织,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更好地执政。(对) 14.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对) 15.电子商务的主体是顾客,而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 (错) 16.金农工程是与农业信息系统有关的信息网络工程(对) 17.政府CIO指政府首席财务主管(错) 二、单选题 1.金关工程不涉及的单位是( A、银行 )。 2.( B、G to E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其他几种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 3.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起步于( C、1993 )年。 10 4.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不包括( D、数字电路 )。 5.我国将“两网、一站、五库、十二个大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定位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下面不属于十二大系统的是( D、金交 ) 6.2007年4月5日,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第492号国务院令,即公布(C、《中华 )。 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7.( C、1999 )年中国启动“政府上网工程”。 8.(C、金税 )工程是利用覆盖全国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纳税状况进行严密监控的一个体系,是一个从国家税务总局到省、地、市、县四级统一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9.(D、金保)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部、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决策支持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三、多选题 1.G to G模式是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A、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 B、电子公文系统 C、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D、垂直网络化管理系统 E、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 2.我国政府一般由以下机构组成:(A、领导机构 B、综合协调机构 C、部门机构 D、监察监督机构 E、社会保障机构 )。 3.金质工程的建设内容可以用“一网一库三系统”的建设来概括,即(A、建设质检业务监督管理系统建设软硬件及网络平台 B、质检业务申报审批系统 C、质检信息服务系统 D、建设质检业务数据库群 E、建设软硬件及网络平台 )。 4.(B、金关 C、金卡 D、金保 )工程又称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它是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5.电子政务的总体建设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A、而向日常行政管理 B、而向领导规划与决策 D、面向公众服务 ),逐步建设一个全面的、整合的、安全的、无缝的行政管理应用系统,如图7.1所示。 6.金水工程主要包括(A、水利信息公用平台的建设 B、全国水利信息网络 C、国家防汛指挥系统 D、全国水利政务系统 E、 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7.政府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施将从(B、服务 D、管理 E、消费 )三个方面使政府的职能发生重要转变。 11 8.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包括(A、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B、政府对社会(公众)的电子政务 C、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D、政府对政府公务员的电子政务 )。 9.政府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A、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办公 D、 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E、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企业和大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互动 )。 10.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以下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A、应用定位不同 C、应用主体不同 D、系统用户 ) 11.金盾工程主要包括( A、公安基础通信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 B、公安计算机应用系统建设 C、公安工作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 D、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E、公安工作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 12.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B、定位不一样 C、应用主体不同 D、系统用户 )。 13.新加坡电子政务系统的特色是(A、“一站式”网上办公 C、三维虚拟社区 D、“以公民为中心” )。 14.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目标包括(A、有效性 B、安全性 C、整合性 D、灵活性 )。 15.对政府来说,G to B电子政务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政府电子化采购 B、电子税务系统 C、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D、电子外经贸管理 E、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 ) 16.G to C电子政务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应用包括以下一些方面:(A、电子身份认证 B、电子社会保障服务 C、电子民主管理 D、电子医疗服务 E、电子就业服务 ) 17.政府CIO在政府信息化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提出信息化发展的设想,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参与制定机构的总体发展战略 B、了解业务需求,提出业务流程再造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C、提出信息化建设投资建议,参与高层决策,负责信息系统采购 D、负责信息技术体系结构和信息系统的建设 E、负责信息与知识的管理 ) 18.电子政务的系统整合包括以下内容(A、规范整合 B、界面整合 C、数据整合 D、功能整合 E、管理整合 )。 19.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早期的“三网一库”是指(A、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 B、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部门的实现政府纵向与横向信息交互与共享的办公业务资源网 D、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 E、政务资源数据库) 20.“电子党务”与“电子政务”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建设目标 B、 12 服务对象 D、主管单位) 21.美国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政务公开 B、提供网上服务 C、实现资源共享 D、实现政府内部办公电子化 E、提供安全保障) 22.我国的政府信息化的正式起步以“三金工程”,即(B、金桥工程 C、金卡工程 D、金关工程) 23.电子政务的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监督电子化 B、资料电子化 C、沟通电子化 D、办公电子化 E、市场规范电子化) 作业五: 一、判断题 1.计划工作的全过程体现为信息管理的过程。(错) 2.实验原型法,也就是初始原型不断改进,最后成为最终的目标系统(对) 3.信息激活能力是企业管理者信息管理能力的核心。(对) 4.信息政策由于变动性较大,成熟性往往不够,时效较短,稳定性差。(对) 5.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没有一个信息化的理念,企业信息化自然不可能获得成功。(对) 6.信息政策侧重于制约作用,而信息法规侧重于导向作用。(错) 7.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 8.企业管理职能的实现与信息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对) 9.信息政策是指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标准。(错) 10.信息政策比信息法规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错) 11.信息政策对信息立法具有指导作用(对) 12.企业信息共享原则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它只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实行,而且必须是具有某种共同利益的范围。(对) 13.信息法规是指为适应组织、领导和管理信息产业的需要而制定的各项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对) 14.信息资源法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开发利 13 用,禁止对信息资源的破坏、封锁和浪费,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 二、单选题 1.我国已于( A、 1980 )年加人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 C、 2005-4-1 )开始实施的《电子签名法》。 3.企业信息化应该包括技术信息化、( E、管理信息化 )、人员信息化三个方面的内涵。 4.企业配置最先进的软件系统平台,是搞好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A、正确) 5.下面哪些不属于信息法规体系的内容( E、 信息配置法律制度 )。 6.( C、 企业信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不属于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7.( A、 国家信息政策 )是国家为管理和发展信息事业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行动准则。 8.( B、 宏观信息政策 )是指一个国家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方针和步骤。 9.下列哪项不属于企业信息化的原则( D、支持服务原则 )。 三、多选题 1.信息道德意识,包括与信息相关的(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道德理想 D、道德信念)等。 2.企业信息系统按照功能和解决主要问题的不同,可以分为(A、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办公自动化系统 D、决策支持系统 E、企业资源规划)。 3.整序原则中有分类整序、(A、主题整序 B、著者整序 C、号码整序 D、时间整序 E、地区整序)、部门整序、计算机整序等方法。 4.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设计、(A、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现阶段 E、系统运行阶段)和系统维护评价阶段。 5.信息道德活动,包括( A、信息道德行为 B、信息道德评价 C、信息道德教育 D、信息道德修养)等。 14 6.企业信息管理者的培训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A、信息管理业务知识 D、信息管理能力)。 7.企业管理包括(A、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B、质量管理 C、人力资源管理 D、物资管理 E、营销管理 )等众多管理活动 8.企业信息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A、对“企业信息”的管理 C、对“企业信息活动”的管理) 9.按照企业信息的载体不同,可分为实物信息管理和(A、人脑信息管理 B、文献信息管理 C、数据信息管理 D、网络信息管理 E、多媒体信息管理)。 10.我国信息政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知识产权政策 B、信息技术政策 D、科技信息政策 )。 11.总体保障措施实施后可以促进下列需求的实现:(A、信息系统硬件安全和可靠 B、信息系统软件安全和可靠 C、数据文件的安全 D、信息系统运行操作管理的正确 E、 信息系统能够按部就班地得以开发 ) 12.一个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A、信息管理 C、信息 、信息传输 )几个主要方面。 检索 E 13.从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观点来看,企业信息系统由( B、信息源 C、信息处理部件 D、信息用户 E、信息管理者 )几个部件组成。 14.企业信息管理的原则包括:(A、系统原则 B、整序原则 C、激活原则 D、共享原则 E、搜索原则 )。 15.信息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A、全民原则 C、平等原则 D、自由原则 E、互惠原则)。 17.提高企业信息系统中数据质量的措施有(A、软件的测试 B、采用好的软件开发方法 C、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D、制定软件程序代码设计编写标准 E、建立数据质量审查制度 )。 18.企业信息系统可以按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业务来划分不同的子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各子系统:(A、销售子系统高层管理子系统。 B、生产管理子系统 C、后勤子系统 D、人事管理子系统 E、财务管理子系统 ) 17.从信息政策管理的区域范围看,它可以分为( ABC )。 13.企业信息化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BCD ) 14.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 ABCDE )几个方面。 15 9.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应具备以下条件:( ABCDE )。 10.控制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 ABCD ) 3.信息道德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ACD ) 14.按照管理对象不同,信息法规可以分为(ABCDE) 13.企业信息系统按照处理事务或承担职能的不同,可以分为( ABCD )等子系统 1.从管理的职能来看,信息政策可划分为(ABCDE)等 16 目 录 内容提要 写作提纲 正文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4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4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5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5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5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5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6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7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8 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0 (一)确定积累时间统一计提模式„„„„„„„„„„„„„„„„10 (二)统一的度量标准„„„„„„„„„„„„„„„„„„„„„11 (三)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11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12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12 参考文献„„„„„„„„„„„„„„„„„„„„„„„„„„„15 17 内容提要 在六大会计要素中,资产是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与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重要信息。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的情况,从而使资产减值问题一度成为我国会计规范的热点问题。人们也期望通过会计上的法律法规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让企业向广大投资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产减值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针对会计实务中对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在实务操作中面临的境况。从资产减值准备入手,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分析,提出了计提标准不恰当,计提时间未作统一规定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方法等对策。 18 写 作 提 纲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 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确定积累时间统一计提模式 (二)统一的度量标准 (三)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1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大众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也逐步提高。而市场经济的完善,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其交易方会计信息要求也提高,国家为了宏观调控的需要,也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真实的会计信息。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是不可逆性的规定。按照财务会计的谨慎性原则,预期不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就不应列入资产,预期不会带来原预计额的经济利益的资源要折扣后列入资产,即减除预计减值后的部分才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问题的研究,理论上提高企业对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认识,促进企业完善企业相关会计核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提出建议,促进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完善。实践中,这一研究旨在加强企业对与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的认识,完善企业会计核算,提示相关部门就准则中不完善的地方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以下就是我的论文。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其中,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可收回金额须以相关技术、管理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内部或外部独立鉴定报告,作为判断依据。 20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 大部分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包括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包括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计提方法是按单项资产计提。 1、计提公式: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2、全额计提情况: ?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的固定资产; ?已遭损毁,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其它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这是就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计提减值准备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制定的财务政策更加稳健。而从信息的使用者角度出发,适时考虑无形损耗,更精确计量了期末资产的价值,同时也剔除了虚增的利润,降低了财务风险,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有益补充,它的实施也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财务政策更加稳健。现在,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确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 固定资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的 21 时间“年度终了”较好掌握,但是“定期”会计制度没有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这就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使企业在操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财务人员可以随意制定计提时间,造成虚假信息泛滥,误导投资,也使企业之间提供的相关信息缺乏了可比性。 企业的会计行为受会计准则等制度规定的约束,但是会计准则在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指导作用的同时还兼有一定的灵活性,给会计人员区别不同情况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判断余地,如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多种备选的会计方法或可由会计人员做出不同的判断。准则的灵活性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从实际出发,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选择会计方法,操纵会计报表。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 对于固定资产减值而言,公允价值的获取有难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在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的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公平交易的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尽管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很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依赖的“成熟市场经济”相距甚远。部分市场仍然处于垄断状态,竞争不充分,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的公允性,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价格市场不健全,不能定期、及时地公开各种资产的最新市价,因此公允价值难以得到合理的确定,不同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市场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准则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规定过于笼统,没有明确划分不同性质的资产所使用的计量属性,企业资产按照其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待出售和处置或者持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并且有公平市场价值的资产,如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等;另一类是基于持续经营的假设,通过持续使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资产,这类资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房等固定资产,这类资产即使有公平的市场价格,但由于这类资产在正常经营条件下 22 是不会被出售或处置的,因此,其相应的市场价格与其特定主体价值的计量是无关的,其价值取决于其未来所能实现的经济利益的折现值。即同一生产设备在不同企业的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下其特定主体价值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笼统的运用公允价值和现值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取其高者,不仅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单个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和经营管理水平下降的条件下,企业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能会大于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可能大于现值,此时,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来看,企业应该以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来计提资产减值,这正是投资者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但是,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完全可以已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大于资产的账面价值为由不计提减值,而不对现值进行估计。而此时,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资产价值不仅没有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损害了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获得的信息本身可能就是不完整的,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造成了投资者的决策失误。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难度较大,新准则规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来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可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准确性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确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对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很难把握。主要表现在: 1、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取得是需要企业管理层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其中预计的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固定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如销售量,以及售价的预测;为实现固定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如设备购置、厂房构建的预测;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固定资产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如处置收入、处置费用公允价值的预测。而这些预测,一方面需要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和估计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的管理 23 当局具有较高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对于我国而言中小企业占据着市场经营的主体,而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不会单设部门去管理现金流量,这样一来,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就会造成不确定,带来数据失真的后果。 2、合理折现率的计量难度大。新准则规定:“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该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因此合理的折现率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的风险价值。要求合理折现率的确定必须以能够反映该项资产特定风险的市场利率为依据,如果该项市场利率难以取得,也可以采用替代利率估计折现率。替代利率可以是调整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者其他相关借款利率。调整时需要考虑该项资产的特定风险,以及其他有关货币风险和价格风险。这样一来折现率成了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对于企业而言,客观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特定风险有相当大的难度,不同的会计人员对于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估计显然会有差异,这样也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因而计提是否真实合理不易确定。 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考虑进去。这样做企业将导致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一部分进入了产品成本,一部分进入了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做不是强行将本来属于一体的事物拆成了两部分,而对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估计的大小将使营业费用与非营业费用之间的界限变模糊,进而影响到营业利润与非营业利润的计算结果。由于折旧率和尚可使用年限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各期均要做相应的改变,固定资产均要重新计提折旧,不但计算烦琐,而且容易出错。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 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等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很重要的基础。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公允价值、未来现金 24 流量、折现率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尽管新准则对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使用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但是要企业真实地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利润操纵是公司的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的效用少交所得税或实现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能够平抑各年度间的利润波动,为踌年度利润调节留出空间,有的企业甚至将视为操纵盈亏的“蓄水池”。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形式: 1、 少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加企业利润。 企业自身的动机,有些企业为了上市或向银行贷款,少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来增加企业利润,不能真实的反映资产价值,反映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从而来粉饰财务报表,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从而来得到想要的结果。 2、 多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减少企业利润。 盈利的公司加速计提,一些企业往往趁着当前生产经营态势较佳、利润大幅增长的经营背景,大额加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既能集中清算、释放一些历史问题遗留下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又能利用“会计估计”而低估固定资产形成秘密准备金,为以后的会计期间留下足够的“业绩储备”。 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增减。有些企业人为地多提或少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达到调节企业利润的目的,这种行为严重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主观随意性较大,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计提标准以及比例的确定都可由企业自行根据情况确定,这在客观上也为企业利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企业既可以“少提”来掩盖风险,虚增利润,也可以“多提”减少利润,为来年增加利润做准备,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使得企业想要利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美梦破灭,避免出现虚列资产,少提减值而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这一项规定大大减少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调节利润的空间。 25 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确定积累时间统一计提模式 新会计准则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时间未作统一规定的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并规定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发生减值的可能性的迹象。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应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当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这一规定统一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对外报送季报、年报时均应按照准则规定来判断是否存在资产减值的迹象,以便确定是否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准则还规定了,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一旦确认后,会计期间内均不得转回。 1、判断资产减值迹象。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是是否进行减值测试的必要前提,资产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主要可从外部信息来源和内部信息来源两方面加以判断。 (1)从企业外部信息来源看,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幅度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有不利的影响;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等。 (2)从企业内部信息来源看,如果企业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 2、确定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时,应当按照资产的市场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 (2)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 26 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3)资产的公允价值经济安全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顾及另一项金额。 3、由于该企业治理结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备,会计政策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弹性,便于企业通过专业判断和会计选择向市场传递企业的特有信息。然而,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时间毕竟还很短,各项措施都极不完善,在这 [9]种情况下不宜赋予企业过多的选择权。因此,应该对资产减值的试用范围作较详细的规定,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和判断的范围,避免企业执行会计政策的主观随意性,统一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尽可能减少同类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权。 对于不同的计量模式实际上可以统一起来,就会显得标准得多,好掌握的多了。所以,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资产减值计量标准,形成统一规定,从而有利于今后制定该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则。但这样做,必须要计算现金流量净现值,估计各现金流出、流入量及贴现率、使用期限等,这就对该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统一的度量标准 作为企业治理、会计准则市场的不完善和不完整的会计信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给了企业一定程度的会计适应性,安心的企业通过专业判断与会计选择给市场的特定企业的信息。然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在股票市场仍然很短的开发时间,这些措施都是很不完美,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有太多的事要让企业期权。因此,我认为审理的范围应是资产减值,为一个更详细的要求,减少会计人员估计的范围和判断的人类,避免企业主观和任意实施会计政策、统一和规范会计资产的减值准备等上述方法、规定比例方法来减少同类业务的多样性和选择。 (三)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 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标准,以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固定资产可收 27 回金额的确定由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 经济 环境而定。如企业处于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鼓励企业建立财务预算或预测制度,根据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的反馈情况,看企业是否具备采用在用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来确立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企业应制定固定资产的核算程序和标准,规范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首先要建立固定资产的状态管理,并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能及时分析,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要及时进行减值测试,正确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不仅要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更要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这样才能确保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运用,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1、开发相应的制度和规定 虽然对逆转资产减值是一种严重的虐待在中国的政策,但作为一个实际的政策,,其存在的修订的精度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数据。如果未来的资产价值的逆转恢复,然后要自然减值亏损公认。为了防止损害调整利润情况是由企业、计提的减值,之前的资产价值回收和逆转的准备。这种情况下属于企业谨慎性原则在过去对反向的滥用,秘密的准备。我想,是区分开发有关系统提供了一个标准,而不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减值准备的转移反应,进行应用回顾性的调整。针对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这个禁令不是逆转,但应进一步提高会计标准,而发展相应的制度和法规来规范的使用的固定资产减值。 2、加强信息披露 在目前的有关规定,规定企业会计政策的变化,在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应详细描述了哪些变化。所以大部分的企业提供或者转让大型回来时,并没有提及或少提及的原因是资产减值,而且没有透露细节,甚至如果投资者想知道更多的损害企业资产,没有开始。因此, 28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众披露企业的资料,减值准备的利润来提高使用现象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作者建议监管部门披露信息作为上市企业将被评估的重要部分,限制人为操纵利润。 3、提高从业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提高从业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在职培训,学习先进 科学 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并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企业自身要注意到积极开发应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促进企业财务部门管理职能的强化,及时准确地提供固定资产价值变动信息,从而适当地记录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监督,在审计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减值计算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以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注册会计师应收集资产减值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提方法是否合理,复核可收回金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检查审计证据,以评价固定资产减值所依据资料的相关性、充分性和可靠性;在审计报告阶段,应将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固定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列示的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在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差异不合理,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应将其视为一项错报,并同其他错报一并考虑。如差异金额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则不必调整,但各项差异的累积数对会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将各项差异综合起来考虑。被审计单位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合理或披露不充分时,注册会计师应视其重要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当缺乏客观数据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注册会计师无法判断被审计单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决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揭示,以引起会计报表使用者充分注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例如强调不相容职位的相互分离与相互牵制。为了使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能够比较公允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减值情况,正确报告当期的资产和经营业绩,对于在测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岗位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离,以达到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效果。强 29 化企业内部监督部门作用,对于一些需要有关人员做出判断的事项应当交由相关的监督部门再次核查。 综上所述,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分析,对此我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并未能完全深入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才会得到更好的解决,本文只是粗浅的分析,尚未触及课题的精髓,仍需要加强学习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因此这篇文章只是一个粗浅的研究与论述,我今后仍需多加学习,运用更多的实践知识,在具体应用方面多以研究,并做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评语:看了你的论文,与上一稿相比没有太大改观啊,尤其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部分,要继续找一些资料,可以到收费网站或找一些权威的书刊杂志的资料来补充。一定要找一些有深度的资料,不能过于简单了。佟贺 30 参考文献 1. 谭燕~《资产减值准备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制》~2008管理世 界, 2. 郑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8~商业现 代化, 3. 黄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2010~企业技术开发, 4. 罗素新~《试论资产减值会计问题》~2010~现代经济信息, 5. 黄东平~《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2008~新疆财经出版社; 6. 勾文静~《浅析资产减值准备》~2007~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 学院学术研究。 31
本文档为【信息管理概论一体化参考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