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必修三第一章

必修三第一章

举报
开通vip

必修三第一章历史Ⅲ 文化发展历程  课程标准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⑴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⑵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⑶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⑷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在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前600~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

必修三第一章
历史Ⅲ 文化发展历程  课程标准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⑴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⑵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⑶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⑷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在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前600~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是北纬30度上下,即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这段时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的文化传统。此时,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他们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对今天西方、印度、中国和伊斯兰文化类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百家争鸣  1.背景  (人教:政治,阶级,思想;岳麓:政治、经济、文化;人民:仅提到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没有具体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大象没讲。)  ⑴经济因素: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趋于瓦解;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⑵政治因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诸侯之间的争霸或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尚未确立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⑶文化因素: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平民也开始接受教育。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岳麓: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⑷阶级关系因素: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原来属于贵族最低层的“士”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⑸学术环境宽松: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⑹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书写工具进步——毛笔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⑺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  政治  经济  文化  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分封制瓦解,君主集权出现强化趋势  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2.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杂、名、纵横、兵、小说等十家。“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  3.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4.评价(意义):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⑵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⑶(岳麓)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儒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⑴(岳麓)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55岁左右时仕途失意,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四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最后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创办私学,整理“六经”。  ⑵思想主张:①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②以“礼”治国,强调等级和秩序。关于礼的做法是“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行为符合周礼),“尊尊亲亲”(卑贱者尊崇尊贵者,最重要的是尊君;子女孝顺父母,弟妹恭敬兄长),“正名”(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言行,使长幼有序)。③调整“礼”和“仁”方法:中庸。只有“礼”,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只有仁,会模糊上下尊卑。恰当地协调“礼”“仁”关系,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④以“德”治民(其实是“仁”的衍生)。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⑤教育思想: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⑥世界观:(人民)存疑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岳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放在优先地位。⑦文化成就:编纂“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亡佚,故称“五经”),其言行被辑录成《论语》(述而不作)。  ⑶影响:①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岳麓)。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2.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⑴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⑵思想: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思想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君轻民贵”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孟子•离娄篇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③主张“性本善”。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④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⑶影响:孟子继承了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后人称之为“亚圣”。  (注: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而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荀子(约前313~前238)  ⑴简介: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其学说反映在《荀子》一书中。韩非子和李斯是荀子的学生。  ⑵思想:①政见: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兼施,王霸并用),以德服人。②民本思想(人教):他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③认为人性本恶,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大象:持性恶论,主张王霸并用,提倡以仁义教化和刑法加强统治;德治和法制相结合是其思想特点。岳麓:人性本来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荀子·性恶》:“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④朴素的唯物思想(天人关系):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造福)。⑤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⑶影响:①荀子的思想取自百家(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岳麓),被视为儒家的异端。②但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③战国后期,儒学成为百家中的大宗。  附: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对比项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注:民主或民权是对王权的否定,而民本是对王权的补充。民主思想的主体是公民,国家权力属于国民全体;民本思想的是以君主为主体的,目的是“本固邦宁”。民主以法治为前提,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以人治为前提,最终成为服务于君主统治的工具。按照“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类的理念,“民”只是手段和工具,而非目的。德意志启蒙思想家康德明确提出“人是目的,而非工具”,两者高下立判。)  4.儒家思想的影响  ⑴国内:①思想上,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②政治上,成为古代专制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于巩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③教育上,打破贵族对文化垄断,有利于教育普及民间,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保持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其教育思想主张影响至今。  ⑵国际: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日本、朝鲜、越南)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明清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从儒学中受到了启发、借鉴和鼓舞。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⑶局限性:维护等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等。 三、其他主要学派  (人教、大象讲得极简单,岳麓讲得极详细。)  (一)道家  1.基本特征:以虚无和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方法(人民版)。  2.老子(生卒不详,约前571年左右~前471年)  ⑴简介: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管理图书的官员)。他博学多才,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⑵思想:①核心思想是“道”,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岳麓)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②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③“无为”: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治大国若烹小鲜。”)④小国寡民:由于看不到转化的条件,更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⑶影响: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其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局限:其辩证法忽略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必然走向不可知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悲观态度。 3.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⑴简介: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民权县)人。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⑵思想:①“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②“齐物”:(岳麓)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人教)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岳麓举“朝三暮四”的例子,说“如果人们不知道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就会想猴子一样,陷入莫名其妙的烦恼中。”)③“逍遥”:(岳麓)就是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做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人教)主张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④(岳麓)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不公。⑤(岳麓)顺应自然: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⑥(大象)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⑶其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庄子》想象丰富,善于用寓言讲道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⑷(大象)他认为斗争毫无必要,只顺从命运、安于现状即可。这种消极和颓废的处世态度,既为统治者所用,也为士人在失意时自我安慰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法家  1.(岳麓)法家思想是由儒家和道家分化发展而来的。  2.集大成者:韩非子(约前280~前233)。  3.简介:韩非,战国晚期韩国人,口吃,但善于写作。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之前的法家学说,集法家思想大成。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为所用,乃发愤著书立说。秦王嬴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韩非的思想被嬴政重视,但遭李斯、姚贾诬害,死于狱中。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4.思想:  ⑴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⑵改革观: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事异则备变”;守株待兔、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成语均表现了法家嘲笑墨守陈规,主张与时俱进的思想。)。 ⑶政见:“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⑷法治观: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5.影响:⑴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⑵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西汉初年废除法家思想主要是吸取秦朝“尚法”导致“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⑶严刑峻法等主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法家的“法治”思想其实是“刑治”,不同于当今世界的“法治”)。  [仅人民版还涉及到:⑴李悝在魏国(魏文侯)变法:①奖励耕战: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国家粮食收入,创立“平籴法”,进一步推行按军功授田宅制度;②严刑峻法: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③所著《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⑵商鞅在秦国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根据军功授爵;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奖励耕战;加强中央集权(新版删掉了:为保证国家的财源和兵源,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重农抑商;实行编户制,互相连坐告奸;燔诗书,明法令,想做官就要学习律令,以吏为师。具体内容见选修一)⑶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重要特点: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三)墨家  1.代表:墨子(约前468~前376)。  2.简介:墨翟,战国初年的鲁国人(其籍贯争议较大),墨家学派创始人。出身于下层“**”,少年时代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觉得儒家的礼过于烦扰,遂放弃儒学,自创墨家学派(墨家思想深受儒学影响,并沾染宋人质朴耿直、宗教性格的习气)。存世《墨子》一书。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而且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民间团体(领袖称巨子,徒众称墨者,墨者对巨子必须绝对服从)。  3.思想:  ⑴“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差别的爱。(爱人如己PK推己及人。)  ⑵“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  ⑶“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⑷(岳麓)“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⑸节俭: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  ⑹(人民)非命(否定天命)、非乐、尚同。  4.认识论和逻辑学(仅人民版涉及):⑴墨子认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所谓“本之”,即以典籍记载的古代圣王的经验为依据(间接经验);所谓“原之”,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根据(直接经验)。所谓“用之”,即以政治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社会效果)。三表法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命题;但片面强调感觉经验,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⑵运用类比推理,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⑶其他:在力学、光学、声学等领域有所研究涉,在古代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物理学上提及小孔成像)。  4.(人民)特点: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墨家纪律严明。墨子在科学技术领域、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有重大贡献。  5.(人民)演变及湮灭:战国时曾为显学(非儒即墨);墨子死后,其部分弟子形成“墨辩”学派;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  6.(岳麓)立场:墨家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人教)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四)兵家(仅见岳麓版)  1.吴起  ⑴既是法家,又是兵家,卫国人,著《吴子》一书。  ⑵主张:国家与军人只有协调统一才能对外用兵;军队应“以治为胜”,“教械为先”;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  2.孙膑  ⑴齐国人,主要受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影响,同时又广泛地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思想,著《孙膑兵法》。  ⑵主张:强调要懂得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笔者注:儒学宗师孔子特别强调公信力,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兵不厌诈的诡道谋略给予正面肯定的是《韩非子》:“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孙子兵法》进一步概括总结了兵不厌诈的诡道谋略:“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在《孙子兵法》诞生前,“正而不诈”“成列而鼓”,是起码的作战规则。极端变态的诡道谋略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恰恰是常态社会中长期积累的公共信用,《孙子兵法》使中华民族失去了对游戏规则的尊重。)  (五)附:其它各家  1.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消长配合阴阳,说明天道的演变与人事的兴衰;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理念及日后中国民间生活方式与信仰。  2.纵横家:张仪、苏秦、范雎等;在列国纷争的时代以谋略游说天下。  3.农家: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是中国重农思想的典型。  4.名家:惠施、公孙龙;主张辨别名实同异的逻辑。  5.杂家:兼取各家学说而成,以《吕氏春秋》为代表。  6.小说家: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和寓言故事劝人为善。  (六)附: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选择:  1.在动荡的年代,法家思想有利于全国的大一统(法家主张“法治”,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用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  2.在大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萧条,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起到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汉、唐、宋立国之初的治国理念都不同程度地体现道家思想)。  3.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因而儒家思想得以确立(儒家主张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4.部分王朝的部分阶段,有的还体现了墨家节俭的思想。  5.隋唐及以后的科举制,体现了墨家的“尚贤”思想。  6.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即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各种思想主张的有机结合。  第二讲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打击(仅见人民版,人教版引言涉及)  1.原因:⑴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⑵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防止儒生、游士借古非今,扰乱民心,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  2.内容:⑴焚书:除秦国官定史书《秦记》外,其他各国史书统统烧毁;除博士负责管理的文献以外,私藏《诗》、《书》及百家语者,均予烧毁;以古非今、私藏禁书者,诛灭家族。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焚烧之列。(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⑵坑儒:继焚书之后,秦始皇又坑杀了460多对自己不满的儒生,以警告天下文化人。  3.实质:是文化专制政策。  4.评价:⑴积极影响:在当时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统一,防止旧势力复辟)。⑵消极影响:春秋末期以来蓬勃发展的自由思索受了致命的打击,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二、黄老之学(仅见岳麓版)  1.背景  ⑴西汉建立之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⑵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等,“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朝走向法家对立面的道家,人教版举“曹随萧规”的例子作说明。)  ⑶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道家学说从战国中后期转向对法家“法”的吸收和对儒家“礼”的包容,把“法自然”转变为积极顺应规律的“循理而动”,把“无为”引向积极应世的“无为而治”。  2.黄老之学的思想内容  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的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包括“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因时制宜”,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的无为”。(黄老学说的内容,一是养生,二是治国。)  3.作用  ⑴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黄老之学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对恢复经济和巩固西汉政权起来积极作用,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黄老之学,与民休息。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⑵但黄老之学讲清静无为,导致封建等级权威制被削弱,使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对西汉中央政权构成极大威胁。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使许多不法商人与诸侯王或地方官吏相勾结,或经营盐铁,或冶铜铸钱,大量侵吞国家资产,垄断了国家经济命脉。官商在生活上竞相奢侈,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  三、罢黜百家,倡导儒学  1.背景(从“无为”到“有为”,人教、岳麓):  ⑴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国力日盛,但也潜伏着危机(如王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匈奴边患等)。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需要新的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汉武帝不再安于“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放任状态,希望对内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反击匈奴威胁,建立强势国家。)  ⑵儒家学说经过自我调整和改造,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主要原因)。 董仲舒(前179~前104)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起来,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由先秦儒学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附:阴阳家学说是战国兴起的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社会化、神秘化的一种思想流派。)  ①思想:  a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指出,大一统是天地常理,治国要道。要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必须实行思想上的大一统。因此,他提出凡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其思想源于对儒家经典《春秋》微言大义的阐释。)  b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百姓必须服从天子的统治;但天子必须按天意行事,如违背天意,上天就会降灾予以警告和惩罚。既维护了君主统治,同时又对君主加以限制,要求其实行仁政。(“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人随君,以君随天。”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说一方面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无限的君权进行了限制——在君主之上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知识阶层就能够代天立言,拥有一些对君主制约的权力。)  c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并大力提倡孝道。他认为“三纲五常”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所有人都要遵守。(宋明以后,“忠”比“孝”更突出。)  (注:孔子虽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目的是为了“正名”,“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不是无条件的谁以谁为纲;孟子更是直言“民贵君轻”,“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董仲舒认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君、父、夫为阳,臣、子、妻为阴。”所以从董仲舒开始,严重歪曲了孔孟思想。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消极影响;但对塑造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如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  d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仁政的作用,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②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③影响:为解决王国问题,建立大一统的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导致西汉长期的神学迷信泛滥;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有深远影响;等。  ⑶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生活在西汉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前140年,董仲舒应汉武帝“举贤良对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开拓大一统事业十分有利,深得汉武帝赏识。晚年著《春秋繁露》一书,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儒学体系(“繁露”意为皇冠上的串珠)。  2.汉武帝尊儒的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岳麓、大象无此内容):⑴政治方面: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⑵思想方面: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⑶教育方面:①在中央兴办太学,立博士,传五经,使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从此教育被儒学家垄断。②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得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注:①太学是中国第一个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子弟也有了入仕的机会;太学生有较强的参政意识,敢于批评时政,使朝廷中的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②汉代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③人教:汉武帝在实行统治的过程中,并不是纯粹用儒家思想,也采取了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如法家主张的重农抑商、严刑峻法等。)  3.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维护专制集权的统治秩序。  5.影响:  ⑴积极:①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②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大一统。③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人民: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⑵消极:①文化专制,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人民)隋唐以后,儒学因科举制度的确立而显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②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③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6.(注)“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对比  秦代焚书禁学与汉代独尊儒术的目的均是为了统一思想,但采用的手段却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激起了强烈的反抗。汉代重在“尊”,将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列项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不  同  点  原因  秦一统天下,秦朝统治政策受到儒士攻击  国力强盛;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手段  简单粗暴,排斥、打击儒学  倡导、劝勉、教化,尊崇儒学  作用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相  同  点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实质  文化专制,思想控制  作用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注:与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相适应的是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而与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相适应的则是大一统的学术格局。从三代到战国再到秦汉,随着社会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传统学术也呈现出一个螺旋递进的状态,即从官学到私学,再从私学到新官学。某种思想要成为主流,通常受思想自身的变化更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统治者的需要和扶植等几个因素制约。在现实政治中,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有所保留的。他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方面,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相当依赖法家……他的治国方略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即以儒术的外表掩盖法术的内里。……儒表法里,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治国秘诀。) 四、科举制的影响(仅见人民版,本部分详见必修一)  1.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⑴世官制(先秦,也叫世卿世禄制);⑵察举制(西汉;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九品中正制);⑶科举制(隋唐至明清,1905废除)。  2.科举制的影响(突出对儒学的影响)  ⑴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考试内容为儒学经典。于是,儒生既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⑵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势力),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专制主义政体的巩固。  ⑶使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⑷有益于形成读书风尚和重学风气。  ⑸考试选官而非世袭,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⑹考试内容不出儒学经义,儒学全面影响社会;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⑺文人学士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⑻后期的八股取士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五、(附)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于联系  1.区别:⑴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具有“杂家”色彩,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不是简单地重复先秦儒学的内容。⑵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⑶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联系:⑴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⑵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第三讲 宋明理学  一、儒学危机(人民、岳麓)  1.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的主流思想,呈现繁荣之势。  2.随着汉末谶纬迷信的泛滥,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儒学原有的各种社会政治功能(如为政权合法性提供证明、为君臣父子和各种社会关系提供特定的行为规范、为社会各阶级的成员提供普遍的道德准则等)也随之受到损坏,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动摇。  3.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盛行,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在国家的大分裂时期,儒家思想(如仁、义、德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加上儒学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在佛道的冲击下,儒学出现危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的原因:由于社会动荡,统治阶级将佛教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人民寻求精神寄托,佛教轮回说具有很大欺骗性,僧尼可以逃避赋役,佛教吸收儒家文化逐渐本土化,等。道教的历史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补:儒学的新发展——魏晋玄学:魏晋时期的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易经》“三玄”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亦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汉初黄老思想所讲的“无为”着重讲统治术,玄学所说的“无为”重点在讲处世术。玄学出现及流行的历史条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不少名士卷入政治斗争,招来杀身之祸;在现实政治的压力下,知识分子被迫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倾向于“玄虚淡泊”;东汉后期盛行的清议、清谈之风和先秦时期道家思想以及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为玄学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二、“三教合一”  1.魏晋以来,在儒、释、道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调和之风兴盛。  2.隋朝时期,儒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注:“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静修、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也许是虚构的,但却经常出现在唐宋的文艺作品中。)  3.隋唐时期复兴儒学的主张:⑴唐朝时,统治者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⑵唐中叶以后,韩愈、李翱等人提出要复兴儒学。他们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积极“援佛入儒”与“援道入儒”,企图建立一个融汇“百家之学”的儒家学说。[人民版:唐代中期后,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他激烈反对佛教和道教,宣传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即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尧—舜—禹—汤—文武(以上为圣王合一期)—周公—孔子—孟子;他自命继承了孟子的道统;阐扬《大学》中的修齐治平精神,排击出世主义的宗教。与韩愈同时的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二人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特别是释)却风靡数百年。儒家传统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自南朝到韩愈,儒学反佛多从社会效用、现实利害立论,进行外在的批判,真能入室操戈,吸收改造释道哲理,进行内在批判的,则要等到宋明理学了。宋明理学这种吸收、改造和批判主要表现在:它以释道的宇宙论、认识论的理论成果为领域和材料,再建孔孟传统。]  4.宋代的儒学复兴运动  ⑴理学兴起的原因和条件:①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纲常松弛,道德式微(传统伦理道德遭到破坏),不利于国家大一统。宋朝统一政局后,为巩固政治局势,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同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化政策相对宽松,也有利于儒学的发展。②物质、科技条件:宋朝建立后,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③思想史自身的发展进程:宋代儒学既继承了儒学道统,又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独立思考,大胆立论,吸收了佛、道的思辨哲学来阐释儒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融合的产物。④反对“新法”的需要(大象):北宋王安石创立“新学”,并以此指导变法,理学作为官僚集团反对变法的精神武器应运而生。⑤儒学家自身的反思: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包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即理学,又称新儒学。  四、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陆王心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理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号存斋。南宋时期江西抚州金溪人,曾在江西象山讲学,世称象山先生。受佛教禅宗的暗示,上接孟子的学说,特别强调“心”的作用。陆九渊与朱熹多次进行学术辩论,最著名的是1175年的鹅湖之会。  ⑴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所以被称为“心学”。(大百科:所谓心即理,就是把自然的普遍规律与纲常伦理合而为一,认为是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是主观唯心主义。)  ⑵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因为“理”在“心”中,所以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他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烦琐,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修养的方法就是向内用力,读书只是印证“此心之良,人所固有”,“六经皆我注脚”。)  (注:冯友兰认为,程朱与陆王两个学派的基本区别是:朱熹认为“性即理”,陆王认为“心即理”。余敦康解释说,朱熹认为“性”在客观,而陆王认为“理”在人心;朱熹主张他立,陆王认为自我主宰;程朱主张“格物”,陆王心学主张“格心”。)  2.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曾在阳明洞侧筑室居住,世称阳明先生。  (背景—人教:明中叶,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专制统治出现危机;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明代中期,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被心学代替的原因:①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逐渐失去了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②许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了道德沦丧,引起社会动荡。)  ⑴“心即理”。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存在于心,是头脑中固有的。(岳麓: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百科:王阳明吸取了佛教禅宗“心外无佛,即心即佛”思想,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具体解释了什么是心。) ⑵“致良知”(达到心中固有的良知,并加以推广;岳麓认为“致良知”是其思想核心)。反对程朱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良知(即天理)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人人皆有成圣的潜能);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附:“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守仁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含义有二:一是明察人心内在的良知,二是明觉后向外扩充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两者齐头并进,且认且扩,且知(良知)且行(致良知)。“致良知”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  ⑶“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见好色是知,好好色是行;闻恶臭是知,恶恶臭是行。”王守仁“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为心本来没有善恶,有善有恶是人意念的作用,知道善恶是人的良知所固有,学会做好事而去除邪恶则是人生境界的追求。“格物”指穷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  3.影响:⑴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⑵王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⑶陆王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百度百科: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心学”最早可推溯自孟子,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门径。明朝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继承并发扬光大,其中泰州学派(左派王学)将其说法推向极端,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发展,影响了明朝晚期对于情欲的正面评价。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与天理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贽。]  五、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2.融合佛、道思想。  3.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六、对宋明理学的整体评价  1.消极:⑴成为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葛兆光:“一种思想要成为普遍真理,它必须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而要成为意识形态,则要借助于权力。”)⑵其所宣扬的礼教和“安分”“守命”思想成为劳动人民沉重的精神枷锁。⑶“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⑷等级观念,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等。  2.积极:⑴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⑵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⑶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⑷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立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3.启示: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七、(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1.相同点  ⑴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⑵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⑶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⑷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⑸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  ⑹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用。在强化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压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极作用。 2.不同点  ⑴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但又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⑵认识论:程朱理学主张只有深刻探究万物,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心学则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只要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⑶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前者主张“格物”,后者主张“格心”。)  ⑷为学程序:理学主张首先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程朱理学重经验,近于归纳法。心学则主张先发现本心,而后博览,近于演绎法。朱熹认为陆学“心即理”太简易,陆九渊认为朱学“格物致知”过于繁琐。 ⑸作用和影响不同: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程朱理学是南宋及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影响海内外;陆王心学影响不及程朱理学。
本文档为【必修三第一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755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2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12-08-25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