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陶淵明的思想體系

陶淵明的思想體系

举报
开通vip

陶淵明的思想體系 1 陶淵明的思想體系 高雄市新莊國小黃俊文 一、前言: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 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 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 公。陶淵明的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 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淵明 28 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 ...

陶淵明的思想體系
1 陶淵明的思想體系 高雄市新莊國小黃俊文 一、前言: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 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 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 公。陶淵明的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 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淵明 28 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 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太元十八年他 29 歲 到晉安帝義熙元年(405)41 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晉安帝義熙二年(406) 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歸田後 20 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 二、本文: 陶淵明的五言詩可大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繼承漢魏以來抒情言志傳統而加 以發展的詠懷詩,一類是幾乎很少先例的田園詩。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 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 〈1〉儒家思想奠其基: 陶淵明出自顯宦之家,書香門弟,雖然家道中衰,但家中藏書豐富,又受有 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養成陶淵明愛好讀書的習慣。對於儒家詩書,六經之類的 書籍,自少年時代起就有所偏好。如「溫柔敦厚」的詩教,給予他人格、性情的 影響很深。他的詩句引用論語的地方頗多,古直、陶靖節詩箋注,曾統計過淵明 用論語典故的地方,共有三十七次之多。 由於他先受儒家思想的薰陶與奠基,雖處於亂世,始終固守峻潔傲霜的氣 節,未曾隨波逐流,難怪梁啟超說他是一位極嚴正─道德責任心極重的人。 〈2〉道家思想啟其知: 朱熹說:「淵明之辭甚高,其旨出於老莊。」淵明雖不像孔子那樣,但他自 己盡其在我,「抱扑含真」,確保了中國傳統思想的本色,這是我們首先探討淵明 的意識裡,為何沒有走上儒家路線的原因。陶淵明後來轉而接受他一意不變的接 受全部儒家思想外,當時的政治環境,社會風氣與學術思潮,也是原因之一。在 如此大的動亂中,老莊哲學思想,便乘機而來,應運而興。 研究老莊,既成一股風氣,影響所及,陶淵明亦必有所涉獵,在儒家思想方 面所無法解決的,所不能滿意的,陶淵明必定想在老莊哲學中求得解決,求得滿 足。他吸取老莊哲學中的精華,排斥其中的糟粕,這也是由於淵明的識見超拔不 同凡俗,有以致之。 莊子養生重在去欲致靜,養神所以致虛靜,養形所以去物欲,都是合乎自然 而泯於私智的良方。而其處世態度,卻是崇尚自由平等。至於老莊哲學中的「政 治哲學」和「生死論」,對於淵明的影響,則是在他歸隱以後,才有較明顯的表 現,這是他思想轉變的重要關鍵。 2 〈3〉 釋家思想助其成 南北朝時,中國思想界又有大變動。蓋於是時,佛教思想有系統的輸入,而 中國人對它亦能了解。高僧傳說:「慧遠能引莊子義為連類,於是惑者曉然。這 種以莊學講佛學,在當時謂之「格」。慧遠能與淵明成為素心之交,可能是因「疑 義相與析」把他們連起來的緣故,由於彼此傾心,在不知不覺中,兩人從互為討 論而互有影響,使淵明吸收一些釋家教義,這也是極自然的事。」 對於一切眾生,佛完全採取大慈大悲的愛他心,希望人人皆能同登涅槃,人 人能成佛,因此表現在處世待人的修養上,必然是謙讓、慈悲的。在淵明的作品 中,固然沒有顯明的佛家色彩,但他確實受了佛學的影響,以致佛學灌注淵明新 人生觀,啟示他新意識,對淵明思想的垂鍊,是有莫大助益的! 〈4〉 莊子思想終其身 古直統計淵明詩用事以莊子為最多,共四十九次,可見他對莊子喜愛的程 度,他在現實的世寰中找不到知音,於是只有求諸古人,結果他找到了莊子,看 「擬古詩」的第八首:「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飢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魏晉時代,老莊之學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還是與時代背景有關,錢穆、莊 子纂箋序:「莊子,衰世之書也。故治莊而著者,亦莫不在衰也。」 陶淵明的根本思想,主要來自莊子,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他也曾吸收過儒道釋 三家思想的精華,經過提煉釀,而使其思想既能博大又能高遠。 儒家的固貧,加上道家的自然,形成了陶淵明的思想既不同於儒家,也不同 於道家,在兩晉時道家的思想是想成仙的,然而他對鬼神、成仙、長生不死,都 在懷疑,所以他說:「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他有安貧樂道的達觀懷抱, 表現在他的懷古田舍說:「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他有任真自適的自然質性, 蘇東坡說他:「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 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古今賢人,貴其真也。」顧亭林也說:「栗里之徵士, 淡然若忘於世,而感憤之懷,有時不能自止,而微見其情者,真也。」 他有異 於儒家的道德觀,在作品中常提到古聖先王名字,卻很少提及孔子儒家修齊治平 或五倫之教。 〈1〉 詩文的源流:鐘嶸詩品:「宋徵土陶潛詩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 文體省靜,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歎其質直。 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古今隱逸詩人 之宗也。」 詩源辨體:「太沖詩渾樸與淵明略相類。又太沖常用魚虞二韻,靖節亦常用 之。其聲氣又相類。應璩有百二首,亦用此韻。中有云,前者隳官去,有人適我 閭,田家無所用,酌酒焚枯魚。又三叟詩簡樸無文,中具問答,亦與靖節口語相 近。嶸得之於驪黃間耳。要知靖節為詩,但欲寫胸中之妙,何嘗依倣前人哉。山 3 谷謂淵明為詩直寄焉耳,斯得之矣。」 葉少蘊曰:「晉宋間詩,以排偶雕刻為工,靖節則真率自然,傾倒所有,當 時人初不知尚也。顏延之作靖節誄云:學非稱師,文取指達,延之意或少之,不 知正是靖節妙境。」 劉熙載曰:「屈靈均,陶淵明皆狂狷之資也。屈子離騷,一往皆特立獨行之 意。陶自言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其賦品之高,亦有以矣。」 〈2〉作品的形態:鐘嶸詩品以漢李陵始著五言之目,可是蕭統文選仍錄古詩 十九首於蘇李之前,玉台新詠且注明其中八篇為枚乘之作。劉勰文心雕龍亦謂: 「古詩佳麗,或稱枚叔,其孤竹一篇,則傅毅之詞。」其後王世貞藝苑扈言卻說: 「意者中間雜有枚生或張衡、蔡邕作,未可知。」這些論據雖謂臆度,自有其理。 根據陶澍的注本,淵明詩計有:四言詩三十九首,五言詩一百十六首,辭賦 文章近廿篇,以及一些無關宏旨的雜著。作品雖不多,但在魏晉南北朝的詩家, 他把流傳的作品,應該算是很豐富的了。 四評詩到了陶淵明應該算是尾聲,五言詩是他最重要也是分量較多的作品。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歸田園居」、「飲酒」、「擬古」、「雜詩」和「詠貧士」而 「詠荊軻」和「讀海山經」裡的幾首則是流露其襟懷的名篇。他也有許多篇贈答 之作,由此可了解他的交遊情形。 他的辭賦文章有幾篇是千古爭相傳誦的:「歸去來兮」、「桃花源記」和「五 柳先生傳」。而他的「感士不遇賦」則是藉賦以抒發其深沈的感觸。孟嘉傳是與 他個人有關的好史料,祭從弟敬遠文、祭程氏妹文兩篇流露其真摯的感情,「自 祭文」則是他的部分人生觀。甚至對一名僕從(做彭澤令時才有的),他也要自 己的兒子「善遇之」,他說「此亦人子也」。 〈3〉結構優劣:宋、嚴羽、滄浪詩話:「風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 而為西漢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詩,四變而為沈宋律」又說:「五言起於蘇武李 陵,或云枚乘,七言起於漢武柏梁。」雪浪日記:「為詩欲詞格美,當看鮑照、 謝靈運,欲渾成而有正始以來風氣,當看淵明。」 在崇尚豔麗雕琢的文風的晉南北朝,他曠達自然的作品,雖未被當時文學批 評家另眼看待,像劉彥和文心雕龍才略篇,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論敘晉代詩流 名家,獨遺陶潛;鐘嶸僅將他列為中品,但這都不足以抑低他的作品真正價值, 其實陶潛偉大的地方,是能將他的生活與作品融一片。唐代大詩人王維、孟浩然、 儲光羲、柳宗元諸人都是學陶詩出名的;韋應物、白居易、薛能,更仿效其體作 詩;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逐漸提高,如杜甫將他與謝靈運並舉,白居易將他與韋 應物等類,薛能將他與李白同列。 陶淵明是東晉最偉大的隱逸派的田園詩人。中國古代作家能夠在作品中表現 出個性的,屈原以後便算是陶潛。梁、昭明太子特別欣賞他的作品,曾經替他作 傳記,序說:「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 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 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 4 他是東晉名將陶侃的曾孫。陶侃做過八州都督,封長沙郡公,卒後追贈大司 馬。祖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做過姿城太守,也都是淡漠名利,潔身自好的人。 他的母親是征西大將軍桓溫的長史孟嘉先生的第四女兒。嘉是當時名儒,文章超 卓、胸襟廣闊。這樣的家庭環境,對陶潛一生可說影響極大。 陶淵明的處世態度,是恬淡、安閒、無爭、任真、表面上看,他的感情似乎 淡淡的、平靜的,其實他是一個具有濃烈感情的典型人物,梁啟超就說他是「一 位纏綿悱惻最多情的人」他的嗜好是:愛萄、嗜酒、喜弄無弦琴、樂於耕稼,由 於他是一個高雅曠達、任性自適的人,感情濃烈而篤於交誼,因此他的快樂,不 是安逸中得來,完全從勤勞中得來。 晉朝正是佛教盛行的時候,文人由厭世思想進而為超脫,故陶潛有釋家思 想。他的性格,在儒、道、釋三家中,經過了自己的溶解,運用當時的法語,於 是造成他獨特的思想,便是極現世主義的達觀,不講求將來,在他作品中流露得 最微底的是連雨獨飲:「形骸久已化,心在復何言」。 淵明本身的思想,再加上當時的政治社會影響,使他養成自然、現世與孤獨 的個性。因為兩晉社會是貴族社會,政治也是貴族政治,只有貴族才有做大官的 機會,否則就永遠做小官。他時輟時續地做了十年幕僚,幸虧他的叔父陶夔在政 治上略有地位,才援引他當了一名小邑,但當時兵亂頻頻,他本來就不願做官, 加上時局的動盪,不想離鄉太遠,就決定做彭澤令,但個性耿介的他「不能為五 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宋書隱逸傳)」(誠按:蕭統陶淵明傳、鄉里小人作 鄉里小兒),只做了八十天就掛印辭職了。 作品分析: 〈1〉 詩文的源流:鐘嶸詩品:「宋徵土陶潛詩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 力。文體省靜,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歎其 質直。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古今隱 逸詩人之宗也。」 詩源辨體:「太沖詩渾樸與淵明略相類。又太沖常用魚虞二韻,靖節亦常用 之。其聲氣又相類。應璩有百二首,亦用此韻。中有云,前者隳官去,有人適我 閭,田家無所用,酌酒焚枯魚。又三叟詩簡樸無文,中具問答,亦與靖節口語相 近。嶸得之於驪黃間耳。要知靖節為詩,但欲寫胸中之妙,何嘗依倣前人哉。山 谷謂淵明為詩直寄焉耳,斯得之矣。」 葉少蘊曰:「晉宋間詩,以排偶雕刻為工,靖節則真率自然,傾倒所有,當 時人初不知尚也。顏延之作靖節誄云:學非稱師,文取指達,延之意或少之,不 知正是靖節妙境。」 劉熙載曰:「屈靈均,陶淵明皆狂狷之資也。屈子離騷,一往皆特立獨行之 意。 陶自言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其賦品之高,亦有以矣。」 〈2〉 作品的形態:鐘嶸詩品以漢李陵始著五言之目,可是蕭統文選仍錄古 詩十九首於蘇李之前,玉台新詠且注明其中八篇為枚乘之作。劉勰文心雕龍亦 5 謂:「古詩佳麗,或稱枚叔,其孤竹一篇,則傅毅之詞。」其後王世貞藝苑扈言 卻說:「意者中間雜有枚生或張衡、蔡邕作,未可知。」這些論據雖謂臆度,自 有其理。 根據陶澍的注本,淵明詩計有:四言詩三十九首,五言詩一百十六首,辭賦 文章近廿篇,以及一些無關宏旨的雜著。作品雖不多,但在魏晉南北朝的詩家, 他把流傳的作品,應該算是很豐富的了。 四評詩到了陶淵明應該算是尾聲,五言詩是他最重要也是分量較多的作品。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歸田園居」、「飲酒」、「擬古」、「雜詩」和「詠貧士」而 「詠荊軻」和「讀海山經」裡的幾首則是流露其襟懷的名篇。他也有許多篇贈答 之作,由此可了解他的交遊情形。 他的辭賦文章有幾篇是千古爭相傳誦的:「歸去來兮」、「桃花源記」和「五 柳先生傳」。而他的「感士不遇賦」則是藉賦以抒發其深沈的感觸。孟嘉傳是與 他個人有關的好史料,祭從弟敬遠文、祭程氏妹文兩篇流露其真摯的感情,「自 祭文」則是他的部分人生觀。甚至對一名僕從(做彭澤令時才有的),他也要自 己的兒子「善遇之」,他說「此亦人子也」。 〈3〉結構優劣:宋、嚴羽、滄浪詩話:「風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 而為西漢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詩,四變而為沈宋律」又說:「五言起於蘇武李 陵,或云枚乘,七言起於漢武柏梁。」雪浪日記:「為詩欲詞格美,當看鮑照、 謝靈運,欲渾成而有正始以來風氣,當看淵明。」 在崇尚豔麗雕琢的文風的晉南北朝,他曠達自然的作品,雖未被當時文學批 評家另眼看待,像劉彥和文心雕龍才略篇,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論敘晉代詩流 名家,獨遺陶潛;鐘嶸僅將他列為中品,但這都不足以抑低他的作品真正價值, 其實陶潛偉大的地方,是能將他的生活與作品融一片。唐代大詩人王維、孟浩然、 儲光羲、柳宗元諸人都是學陶詩出名的;韋應物、白居易、薛能,更仿效其體作 詩;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逐漸提高,如杜甫將他與謝靈運並舉,白居易將他與韋 應物等類,薛能將他與李白同列。 總之,陶淵明的一言一行,無不產生了莫大的影響,舉凡唐代各大詩人沒有一個 不受他的影響。到了宋朝,他的影響更大,地位更高。歐陽修說:「晉無文章, 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而已。」 淵明作品計有詩 124 首 ,文 11 篇,詩文不多,但卻都是「為情 而文」,要 求作品都能「頗示己志」,表達的己真實的情感,有探 索人生哲理的,也有批露政治的腐敗,諷刺官場的污濁的。,他的 詩文 何以為人所喜愛,原因有下: (一)自然樸素: 世人常以「陶謝」並稱,但謝靈運的詩有時太過雕琢堆砌不如陶詩自 然。舉淵明<歸園田居>之三詩為例: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 木長,夕露 6 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這首詩寫歸隱後親自耕種的辛苦生活,詩句 自然平易如田 家語,似乎毫不費力即可寫出,但在平易的詩句中散發出泥土 的芳香」,這樣的寫作技巧並不容易,得要靠作者高妙的駕馭 文字的功力。他的 詩文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平淡卻不單調,富含深意,與泛泛之輩所寫的淺 白詩有天壤之別,根本不 可相提並論。 (二)情景交融: 淵明詩文往往在客觀事物的描述中融入強烈的主觀 情思,表面看似 只寫自然景物,實則有所寄託,他常用松、菊、雲、鳥等都予以人格化,表現出 自己勁節、堅貞和喜愛自由 等個性,所以每觀其文,字裡行間都是作者個性的 表露,由文 句便可以想其人高尚的德行。 (三)富真實感 淵明的作品不矯揉造作,詩句都是意飽筆端,皆出自作者 的肺腑之 言,直抒胸臆,所以詩文如其人,都切合真性情;情真、景真、意真,這不是「泛 詠皋壤,虛述人外」的矯作之輩 所能學得的。所以梁啟超說:「作品中把個性活 出來的,屈原 之後,我便數陶淵明」。 (四)境界高遠 淵明讀書不求其解,只求得其意,作詩也重在意境,例如 他的<飲 酒詩>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 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 言。」 尤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國維<人間詞話>以為是「無我之 境」的代表詩文,境界很高。他的詩文往往景 中有意,意中有景,先景後理, 理隨景深,景情理契合無間, 而能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四)風格獨特 魏晉不是流行駢文就是流行遊仙詩,但淵明詩文質樸自然, 洗淨潘 岳,陸機之駢儷,也不取阮籍,郭象等人的遊仙無稽,他的文章「似枯實膏,似 淡實美」,「初視若散緩,熟讀有奇趣」 ,所以蘇軾評其文:「質而實綺,匷而實 腴」,歐陽修甚至說桃花源記為「魏晉時代第一散文」,更是推崇備至。 陶淵明 作品賞析 社會動盪的反照: 身處戰爭頻仍的亂世,詩人見到動亂中造成民間百姓的顛沛 流離,賦稅也 由畝稅制改為口稅制,人民更是苦不堪言,虛設桃花源可說是移情作用,用它來 反映廣大人民想擺脫剝削的願望, 而寄寓了對美麗社會的嚮往。 個人際遇的寄託: 淵明年輕時有儒家兼濟天下的抱負,但入世嘗試失敗,因此 轉而歸隱田園, 所以我們看到的桃源是也一個農村社會,如儒家的大同世界,也如道家小國寡民 的世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他 全部的人生哲學和政治理想。但此理想社會非 他一人的,而是整 個社會的理想圖繪。 道教思想的勃興: 7 魏晉社會擾攘,人民渴望樂土,所以隱逸之風和仙道思想盛 行,所述仙境 不是在海上,就是在山中或洞穴,形成魏晉流行志怪小說。<桃花源記>以漁人 入洞發現一世外桃源為故事,多 少也有受道教及志怪小說的影響,自有其社會 文化背景,但不同的是:它並非寫仙境,他寫的是「結廬在人境」的人間理想社 會 結構特色: 這篇文章首先寫發現經過,其次寫桃源中的情景,末段寫漁 人欲再尋訪而 不得。分析其寫作技巧如下: 空間轉換技巧 寫洞外的行程是由溪見林,而林覓源,後見一山,山有小 口, 這段字表達出路程曲曲折折,綿長幽深,予人迂迴之感,也給人想像空間,也為 後文漁人再尋不得作鋪墊。而沿途上落 英繽紛,芳草鮮美,渲染其神秘的美感, 人都有好奇心,看到如此不凡的美景,人人都會有想一探究的衝動,由此也可見 淵 明造境功夫是很純熟的。 洞中由狹口擠進,又在一小徑上摸索出來的漁人, 一定被 「豁然開朗」的景象給嚇了一跳。這種由極狹到極闊的描寫是 寫空間, 也似乎是寫心胸由煩世的鬱鬱不樂轉而為「心胸開朗 」。 文末寫漁人出洞,扶向路走,到郡下,尋向所誌,卻迷不 得路。空間描寫 由洞外進入洞中,又由洞中出洞外,以空間的 巧妙轉換來完成一個故事,結構 完整。 時間的變化處理 由「晉太元中」入筆是順敘,「先世避秦時亂」是倒敘,「 乃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及南陽劉子驥的欣然規往是插敘,而全文以「後遂無問津 者」作結,令人疑幻似真。這一道時間之門的 關閉暗示桃花源是「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還是從此縹緲遠去?自劉子驥後的世世代代誰也不知道了。 人物的巧妙安排: 文中以漁夫為主體,依次出現的有源中的男男女女,老 老少少 ,大部分人物都無姓名,甚至連主角漁夫也隱去名姓,這正顯示出其迷 離遙遠。而何以用漁人來當貫串整個故事的主線?或許是 因漁人在煙波浩渺的 大自然中討生活,較能陶然忘機,也或許是以「漁」諧音「愚」暗示因其「愚無 心機」才得以撞入桃花源, 也是為了照應文後「處處誌之」的智巧,凸顯世人 為了利祿可以違反「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承諾,有心機智巧反而只落得「春來 遍 是桃花水,不辨仙何處尋」的結局了。而唯一有真實性名的劉子驥,這也是假託 之筆,是寓言常用的技巧,如先秦寓言常用借 用真實人物說明所寄託的深意, 有其人卻非真有其事。 寫作特點 本文是虛擬的故事卻用實筆法,文字也頗精煉,如開頭自「 晉太 元中」至「忘路之遠近」,僅僅 19 字便交代了時間,人物及地點。全文寫來自然 真切,平易流暢,堪為白話詩文的先驅。 寓意: 批判現實社會 此記交代桃源人為避秦時亂而來此絕境,其實是對當時黑暗 社會的控訴,晉宋時代的戰亂總計有十三次之多,而且大部分是權利之爭,淵明 痛感這是一個「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時代, 所以託言避秦,是「以弔古之 8 懷,寫傷今之淚」,寫此境美好的園景也與當時殘破的農村景象形成了強烈對比, 凸顯社會的不合 理;而源中人的「嘆惋」正是詩人的嘆惋。文中寄寓對現實的 不滿,也可見詩人對當時社會現實作了嚴厲批判。 否定君權 此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而詩中說源中社會是「春 蠶收 長絲,秋熟靡王稅」的淳樸生活,沒有統治者剝削,沒有在上位者的爭權奪利或 許就沒有戰爭,這是當時農民一個願望,隱 微中也表現作者否定君權的思想。 他希望能有一個沒有王朝更迭,沒有帝王的安樂社會,因為漢、魏、晉三朝在源 中人聽來只是 「皆嘆惋」而已。再比較淵明其他篇章,他說希望自己能做「無 懷氏」、「葛天氏」之類的「羲皇上人」,更可證明淵明所希望 的是上古淳僕「無 君」的社會,這和阮籍的<大人先生傳>,鮑敬言的<無君論>是一脈相通的。 <記>和<詩>的不同 <桃花源記>本是附於<桃花源詩>之前的一篇序,但今日 <記>比<詩 >更有名,一般人多已忘記還有一篇<桃花源詩>,其實只讀「記」只是相當於 讀一篇遊記,應參看<詩>才可看到淵 明作記的用意: <記>以客觀敘述故事為主,寫良田美池、老幼怡然自樂,所 以它稱作「桃 花源本事」,但何以有此美景便可由<詩>的「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得到 答案。「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則是<詩>中所說的「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則是<詩>中的「,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 歲」,所 以<詩>偏重介紹它的社會性和特點。 <記>以「後遂無問津者」作結,虛寫作者憧景的境界,而<詩 >末說:「願 言躡清風,高蹈尋吾契」,直抒胸臆,自抒懷抱,比<記>清楚多了,但也少了 那分虛虛實實之感。此外,<詩 >寫村內社會制度較詳,<記>寫內村中風景 體生動;<記>先寫境景而後寫避世之因,<詩>則剛好相反。總之,<記>是 客觀敘述而有所寄託,<詩>則是抒發主觀的體會和感想,二者文 意相互補足。 此記「山有小口」成了現實界和虛幻界的分界點,這點也 影響了唐代的志 怪小說,如<南柯一夢>,<黃粱一夢>寫樹洞中的王國,枕頭中的美好人生, 都可見模仿<桃花源記>的影子 。 梁啟超先生以為<桃花源詩並記>是「唐以前的第一篇小說, 在文學史上 算是極有價值的著作」它對小說的創作有不少的影響 。 淵明雖被歸為隱逸詩人,卻仍不忘社會,他的一生真實的反 應中古時代知 識分子的性格,他是一位高風亮節的隱士,能韜光養晦,而光芒更加自放,<桃 花源記>是他對理想社會的描繪, 這樣詩文寫社會理想也開啟了唐代杜甫及白 居易等人社會寫實詩 的典範。 詩文主題為社會人生他的作品永遠為人所傳頌,<桃花源記 >如一面光潔 的鏡子,反照出社會的離亂,同時也為痛苦的人們燃起希望的明燈,它告訴我們 永遠應該懷抱理想,堅持理想,進 而為求理想的實踐而努力。 三、結論: 9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以及給予中國文學的影響,歸納起來共有下 列幾點: 第一、陶淵明喜歡酒,他的詩篇裡,幾乎沒有一首沒有「酒」字,於是酒在 後代文人的心靈裡起了極大的作用。 第二、陶淵明曾為彭澤令,於是「陶彭澤」、「彭澤令」、「彭澤」、「陶令」 都成了後代詩人抒情的對象。 第三、陶淵明曾寫過一篇「五柳先生傳」,於是「五柳傳」、「五柳」,也成了 後人嚮往的所在。 第四、陶淵明寫過一篇「桃花源記」,於是「桃花源」、「桃源」、「武陵人」、 「武陵溪」、「武陵」,成了理想的國土與理想人物。 第五、陶淵明喜歡菊花,並有一句名詩「採菊東籬下」,於是「東籬」、「菊」 也成了後代詩人歌詠的對象。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第六、陶淵明曾用頭上巾沿酒,於是「陶巾」也成後人歌詠的材料。 第七、陶淵明曾寫過一篇「歸去來兮辭」,於是「歸去來」也成後世的典故。 第八、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說:「三徑就荒,松竹猶存」,於是「元亮徑」, 「三徑」也成了養性的所在。 第九、陶淵明在「與子儼等疏」說:「嘗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 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於是『北窗』、『羲皇人』,也成了典故。 第十、昭明太子在「陶淵明傳」說:「歲終,會郡遺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 見之」,淵明歎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 去來兮」,於是「五斗米」、「折腰」,也成了典故。 第十一、陶淵明在「飲酒詩」說:「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遂盡介然分, 拂衣歸田里」於是「拂衣」也成了典故。 第十二、陶淵明在「讀山海經」詩裡說:「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於是 「 愛吾廬」、「吾廬」都成了歌詠的對象。 第十三、昭明太子在「陶淵明傳」說:「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絃琴一張, 每酒適,輒撫弄以寄意」,於是「無絃琴」成了後代詩人讚美的對象。 第十四、「陶淵明傳」又說:「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率真如此」,於是「醉欲眠」,也成了典故。 第十五、「陶淵明傳」又說:「淵明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志」,於是 翟氏也成了模範人物。白居易、贈內:「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 第十六、「陶淵明傳」說:「公田令吏種秫,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 種梗」,於是「元亮秫」、「種秫」也成了後代歌詠的材料。 第十七、「宋書、陶淵明傳」說:「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自義熙以前,則書晉氏 10 年號,自永初以來,惟云甲子而已。」於是「甲子題詩」或「詩題甲子」也成陶 淵明的美德。 第十八、除陶淵明的一言一行,都為後代詩人的自喻、自慰與讚賞外,「陶 詩」或「陶集」也成為後人歌詠的材料。 第十九、除「陶集」「陶詩」外,「陶淵明」「陶元亮」「陶潛」「淵明」「陶公」 的整個人格,又為後世詩人的讚譽對象。 三、參考書目: 1.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一三三期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一三三期 2002/9/27。 2. 取自: http://www.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chinese/.../ne wtau.html。 3. 取自: http://www.shs.tngs.tn.edu.tw/essay/post/upload/9310/... 4. 取自:http://www.webhd.hwc.edu.tw/923204149/new_page_6.htm 5. 取自:http://www.cll.ncnu.edu.tw/students/93students/tao.xls 6. 取自: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1037
本文档为【陶淵明的思想體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690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8-24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