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夏長樸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夏長樸

举报
开通vip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夏長樸 畫大中文學報 第九期 1997 年 6 月頁 115 - 144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夏長樸 一、引 孟子之學在宋代得到復興, (孟子〉一書由于部升為經部 'CD孟子本人也 進入孔廟配享孔子。@所以致此,孟學本身的學術價值是主要原因,尊崇孟學 的學者們鎮而不舍的努力也具有相當的份量,這其中王安石扮演了不可忽視的 重要角色。@當然,不容諱言的是,在尊孟學者努力提升孟子地位的過程中, 也有不少學者對此一作法持保留甚或反對的態度,李觀與司馬光就是反孟的代 表性人物。尊孟與反孟的學...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夏長樸
畫大中文學報 第九期 1997 年 6 月頁 115 - 144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夏長樸 一、引 孟子之學在宋代得到復興, (孟子〉一書由于部升為經部 'CD孟子本人也 進入孔廟配享孔子。@所以致此,孟學本身的學術價值是主要原因,尊崇孟學 的學者們鎮而不舍的努力也具有相當的份量,這其中王安石扮演了不可忽視的 重要角色。@當然,不容諱言的是,在尊孟學者努力提升孟子地位的過程中, 也有不少學者對此一作法持保留甚或反對的態度,李觀與司馬光就是反孟的代 表性人物。尊孟與反孟的學者在政界與學界各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雙方各持已 見,互不相讓,經過長期的對抗,最後雖然尊孟的學者取得優勢,達到提升孟 子地位的目的,使孟子上承孔子成為儒家的正統, r孔孟」並稱也成為九百多 CD j ,這)可是著作中引用〈孟子〉 @ 李觀雖「深于〈孟子} j( 楊慎〈升蓄集} (李泰伯不喜孟子〉條語) ,但李觀 不喜孟子,黃震〈黃氏日抄} (讀余隱之尊孟辨) (卷三十五,總頁四七八,大 化書局本)云: r特(觀)所學正與孟子相反,則攻之亦其情耳。」抽撰(李觀 的非孟思想) ( {李觀與王安石研究} .頁六七,注二六)曾舉具體實例說明, 請參看。 @ 見司馬光〈傳家集} (商務〈國學基本叢書〉本) ,卷六十,頁七二五, (與王 介甫第二書〉。 2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17 處並不罕見, (g)對孟于的許多意見也都持肯定態度, ,]:甚至於為報神宗知遇之 恩,還摘用孟子言論以自勵, (Bj這種現象顯示他對孟于並非完全不能接受,某 些方面還是可以相容的。司馬光在政治觀點上與孟子有相當的歧異,這是不可 否認的事實,而他批評孟子、懷疑孟f-'也集中在這方面,這比以下將會談 到,此處暫且不論。真正促使司馬光提筆撰寫〈疑孟) ,對孟子展開質疑行動 的直接原因,是他對王安石及其新法的不滿 0 元白礎的〈湛淵靜語〉有如下 A 段記載: 或間文節倪公思曰: r 司馬溫公乃著《疑孟) , {i口J也? J 答廿: r蓋有 為也。當是時王安石假孟于大有為之說,欲人主師尊之,變亂法度。是 以溫公致疑於《孟于) ,以為安白,之言未可盡信也。 J (~) 這段資料指出〈疑孟〉之作是針對王安石而來,這個看法正確可信。但說「安 石欲人主師尊之 J '則大可商榷。顧棟高〈長 l馬溫公年譜〉元豐五年(西元」 直) 日]馬光著作中 51 <孟子〉處不少,朱 f就曾說: r 溫公不喜〈孟> '卻又用〈 孟> 0 J ( <朱子文集> '卷四十四,~五卡, (答曹于野) ,商務〈四部叢 刊〉本) @ 如(論責降劉述等割子) ( <傳家集〉卷四卡二,頁五四0) 則「孟 f日: W 有 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 J (按: (公係丑 f) , <集注〉卷間,巨;問問)此古 今之通義,人臣之大節也。 J (送 n甫仁序) ( 為證者。 @ <蘇軾文集> (中華書局, ----~九八六年) ,卷十六,百四九三, (司馬溫公行 狀〉云: r 公歷事四朝,皆為人主所敬。然神宗知公最j槳,公思有以報之,常摘 〈孟子〉之言曰: r 責難於君謂之公,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j 故 雖議論違件,而神宗識其意,待之愈庫。」 @ 見該書卷二,頁十凹, <知不足齋叢書〉本。 3 118 畫大中文學報 0八二年)條云: r正月二十七日,始作《疑孟) 0 J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傳家集} (疑孟〉各條下或注「元豐五年作 J '或注「元豐八年作 J '則 〈疑孟〉作於元豐五年(西元 -0八封二年)至八年(西元 -0八五年) ,應是 合理的推測。®>在司馬光作《疑孟〉前,神宗以師臣待王安石,早已是天 F共 知的事實,如熙寧五年七月,前處州緝雲縣尉編修 J三司敕并諸司庫務歲計及條 例刪定官郭逢原上疏云: r 臣嘗聞陸下固以師臣待王安石矣,而使之自五鼓趨 朝,僕僕然北面而亟拜,奔走庭陸,侍立左右,躬奏章贖'一切與亢僚胥吏無 別,古者待師臣之禮,未聞有是。陸下興治補弊,跨越百王,而過師臣之禮未 極優異,尚守君臣之常分,此臣之所未喻也。 J @宋神宗本人亦曾親口對王安 石說: r卿所以為朕用者,非為爵祿。但以懷道術可以澤民,不當自埋沒,使 人不被其澤而已。朕所以用卿亦豈有他,天生聰明,所以此民,相與盡其道以 此民而已,非以為功名也。自古君臣如卿與朕相知極少,豈與近世君臣相類? ... ...朕頑鄙,初未有知。自卿在翰林,始得聞道德之說,心稍開悟。卿、朕師臣 也,斷不許卿出外! ... J 又說: r朕與卿相知,近世以來所未有,所以為君臣 者形而已,形固不足以累卿。J (J}司馬光自己在〈遺表〉中也曾明說神宗「得 安石委而信之,不復疑貳。聽其言,從其計,人有沮毀之者,責而逐之。雖周 @ 日本學者近藤正則即認為司馬光的〈疑孟〉於神宗元豐丘年(西元 -0八三年) 開始撰寫,大約在元豐八年(西元。八丘年)完稿。見氏著(五安石(二 tnt 志 孟子尊崇仿特色一元豐的孟子配享 ξ孟于聖人在中心 c l-- τ) ( (日本中國學會 幸阱,第三十六集, ._~九八四年,貞-\i凹_..-凹七) (疑孟〉的內容並不多, 何以會拖延如此之久?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司馬光此時正在全力編寫〈資治通 鑑> '一直到元豐七年(西元--0八四年)十二月全書完成呈上,才有餘力旁及 他事。第二是司馬光在元豐五年秋「言語澀,疑為中風之候 J '連(遺表〉都預 先寫好,在身體健康不良的情況下,完成〈通鑑〉是第一要事, (疑孟〉只有暫 緩了。 也) 見李肅〈續資治通鑑長編> (世界書局本) ,卷二五五,總頁三四七七。 @ 前段引文見〈續長編〉卷二三三,總頁三四五二。後段引文見同書卷二三四,總 頁二四六二。 4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19 成王之信周公,齊桓公之任管仲,燕昭王之倚樂毅,蜀先主之託諸葛亮,殆無 以及。 J @)就這些資料來看,神宗早就以師臣待王安石,君臣之間相知極深, 王安石根本不必藉孟子大有為之說以自尊。倪思對此並不了解,因而有上述說 法。再說王安石在熙寧九年(西元一 0七六年)即巳再度辭相下野,到司馬光 作〈疑孟〉時,王安石離職已久,隱居江寧(今南京)鍾山,雖關心國事,卻 從不過問實際政事。朝廷雖仍施行安石規畫的新政,而主事者另有其人,王氏 本人以在野之身,自不可能再存「欲人主師尊之」的奢望。所謂「欲人主師尊 之」一語,頗值得斟酌。 何以說〈疑孟〉是針對王安石而發呢?這先要從王安石與孟子的關係談 起。在宋代學者中,王安石可能是最欽佩孟子的斗人,他特好〈孟子) , (郡 齋讀書志﹒後志〉卷二著錄有〈孟子解〉十四卷,是北末中期少數注〈孟〉者 之一。詩文中涉及到孟子之處更是不計其數,如他的〈孟子〉詩云: 沈魄浮魂不可招,遺編一讀想風標,何妨舉世嫌迂闊,故有斯人慰寂 寥。@ 即以千載以下的孟子知己自我期許。不僅如此,王安石更以效法孟子為終身職 志,所謂「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公。 J @即是最好寫照。王安石自 己有此認知,同時學者也都有類似看法,如呂南公說他「善解〈孟子) J ;安 石的〈准南雜說〉初出時, r天下推尊之以比孟子 J ®;連司馬光都曾說「介 甫於書無所不觀,而特好〈孟子〉與〈老子〉之言。 J @可見王安石與孟子關 係密切已經是公認的事實。正因如此,孟子思想對王安石的影響是既深且鉅, @ 見〈傳家集〉卷十七,頁二五八, (遺表〉。 @ 見〈軍注王荊文公詩) (廣文書局影印元大德本,民國六十年) ,卷四十六,總 頁一一三二。 @ 同前書,卷三十三,總頁八一四, (奉酬永叔見贈〉。 @ 見呂南公〈灌園集) (商務影印〈四庫全書〉本) ,卷十四,總頁一三八, (與 王夢錫書〉。 @ 見司馬光〈傳家集) ,卷六十,頁七三三, (與王介甫書〉。 5 120 臺大中文學報 這不僅表現在言論上,也見諸行事,舉例而言,如楊仲良〈資治通鑑紀事本 末〉載: 熙寧元年(西元一O六八年)四月乙已,詔新除翰林學士王安石越次入 對。上謂安石曰: r朕久聞卿道術德義,有忠言嘉謀,當不惜告朕'方 今治當何先? J 。對曰: r 以擇術為始。」上問: r唐太宗何如主? J 對曰: r 陸下每事當以堯、舜為法,唐太宗所知不遠,所為不盡合法 度) ......。堯舜所為,至簡而不煩,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難。但末世 學士大夫不能通知聖人之道,故常以堯舜為高不可及,不知聖人經世立 法,常以中人為剩也。」上曰: r卿可謂責難於君矣。然朕自視砂然, 恐無以副卿此意,卿可悉意輔朕'庶幾同濟此道。 J @) 所謂「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J @稱三代、法先王是孟子政治思想的一 個重點。王安石鄙棄唐太宗,要神宗上法堯、舜,這種法三代不法漠、唐的堅 定態度,正是孟子思想的具體落實。總括說來,王安石的思想受孟子影響甚 大,某些思想如王霸論、聖人論以及性情論等,都可以說是孟子思想的深化與 進一步發展。@甚至於王安石推動新法實施改革時,那種為吾所當為,視廟堂 之上若無人的作風,儼然就是孟子所謂「雖千萬人,吾往矣」氣概的再現! 司馬光在與王安石絕交後,曾對神宗表示: r 臣與安石南北異鄉,取舍異 道,臣接安石素疏,安石待臣素薄, ...... J @,這番話恐怕不完全是事實。就 現存文獻來看,兩人的交情原本極為深厚,劉安世即曾說: @ 見楊仲良〈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文海出版社本) ,卷五十九,頁一八八 八, (王安石事湛上〉。 @ 見〈孟子集注) (大安出版社影印〈四書章句集注〉本,民國七十五年)卷五, 頁二五一。 @ 參看拙撰〈王安石思想與孟子的關係) ( <李觀與王安石研究) ,頁一七五一頁 @ 見邵博〈聞見後錄) (中華書局本,一九八三年)卷二十三,頁一七六。又見 〈續長編) ,卷二百二十,頁二三三五,熙寧四年二月。 6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21 金陵(王安石)在侍從峙,與老先生(j:j]馬光)極相好。當時〈准南雜 說〉行乎時,天下推尊以比孟 f-其時又有老蘇,人以比茍子。但後來為 執政,與老先生論議不合爾。 J22: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也說: 伯溫竊謂,荊公聞溫公入相則 H: r 司馬卡;作相矣。」蓋←二公案相 善,荊公以行新法作相,溫公以不行新法辭樞密使,反復相辯論,王書 而後絕。荊公知溫公長者,不修怨也。至荊公撞,溫公在病告中間之, 簡申公日: r介甫無他,但執拘耳。贈創]之典宜厚。」大哉,溫公之盛 德不可及矣。@ 劉安世、邵伯溫都是支持司馬光的人上,串串他們不約而同的說司馬、安石素來相 善,應不是信口開河,無中生有。不僅如此,徐度〈卻掃編〉還有如 F記載: 王荊公、司馬溫公、呂申公(公著)、黃門韓公維,仁宗朝向在從班, 特相友善。暇日多會於僧坊,往往談燕終l=l'他人罕得而預,時目為 「嘉祐四友 J 0 12$ 「嘉祐四友」這 4說法,又見於〈老學路續筆記〉、《揮塵後錄) ,為吋知這 是當時流傳於士大夫之間的一件美事。以仁不↑單辭費引用 f許多文獻資料,用 意只在證明司馬光與安石二人的交情非淺。兩人的友情破裂,實肇國於王安石 之力行新法,熙寧三年(西元 -0七0年)八月乙丑,司馬光對垂拱殿,乞知 許州或西京留司御史台國子監,當時神宗即曾說: rE安石素與卿善,何自 @ 見馬永卿〈元城語錄解) (商務〈叢書集成初編〉本)卷上,頁六。 @ 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 (中華書局本,九八 L年) ,卷卡二,貞 4 三八。 @ 劉安世是司馬光極為看重的學生(見朱熹< ....:朝名臣言行錄〉卷十三) ,邵伯溫 是司馬光好友邵雍之子, <宋史) (鼎文書局影印本,民國六卡七年) ,卷四三 玉,頁亡三五八一, (儒林列傳) , (邵伯溫列傳)云: r 入聞父教,出則車司 馬光等。光等亦屈名位輩行,與伯溫為再世交。」 @ 徐度〈卻掃編) (商務〈叢書集成初編〉本) ,卷中,貞 -0八。 @ 見陸游〈老學庸筆記) (中華書局本,九七九年) ,頁-三八, (續筆記)。 〈揮塵錄) (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編〉本) (後錄) ,告六,總貞九:。 7 122 臺大中文學報 疑? J 司馬光的回答是: r 臣素與安石善,但自其執政,違件甚多。 J ®即是 明證。新法施行之初,司馬光又曾與王安石有過 4次懇談,劉安世說: 老先生嘗請金陵曰: r 介甫行新法,乃引用--,-_.~副當小人,或在清要,或 在監司,何也? J 介甫曰: r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行之初,舊時人不肯向前,因用.切 有2力者。候法行已成,即逐之,卻用老成者守之。所謂智者行之,仁 者守之。」老先生曰: r 介甫誤矣,君子難進易退,小人反是。若小人 得路,豈可去也?若欲去,必成儡敵,他日將悔之。」介甫默然。後果 有賣金陸者,雖悔之,亦無及也。但每 就這段文字來看,不是交情深厚,相知極切的朋友,是不會有這麼懇摯深刻的 對話的。@經過這次交談,司馬光又三次去信力勸安石不果'®兩人終於不再 來往,斷絕了十多年的友誼。交往雖中斷,但司馬光對王安石強力推動的新 法,卻是念茲在茲,始終關心也始終反對到底。十多年後,主司馬光重返朝廷執 政,上台伊始,首要之務就是將施行已久的新法全部罷棄,這種心態要說沒有 意氣用事的成分,是說不過去的。@同樣是在這種心境下,司馬光撰寫了〈疑 @ 見〈續長編) ,卷二一四,總頁二三七 4 。 @ 見〈元城語錄解〉卷上,頁六。 @ 這段資料〈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卷六,總頁九八,世界書局〈續長編〉 本)司 I (續朱編年資治通鑑〉說法,以為是程頓對王安石所說。但以劉安世與司 馬光的關係來看,應是劉安世親聞之於司馬光本人,不可能誤記。故朱子編〈三 朝名臣言行錄) (卷七,頁六-四,文海出版社〈宋名臣言行錄五集〉本) ,即 採用為司馬光說。此處從之。 @ 司馬光的三封信收在〈傳家集〉卷六十中,司參看。 @ 沈作詰〈寓簡) (卷五,員,三八,商務〈叢書集成初編〉本)載: r 臼j馬溫公主 差役之法,雖其門下士如范忠宣(串串仁)亦未以為便也。東坡議如忠宣,溫公不 聽,至於東坡幾不相樂。又意在必行,限止五日,時姦臣蔡京知開封府,迎合溫 公意,用五日限,盡改鐵縣雇役為差役。至政事堂白溫公,公喜曰: r 使人人如 待制,何患法之不行! j 嗚呼!任用小人而欲法之必行如商君者,王介甫之術 也。而溫公以道德居相位,亦效尤,何哉?東坡以刺義勇事謂『不容某→言! j 賣之當矣。」可見在反對新法上,司馬光是必欲去之而後快,甚至到了不顧一切 不近情理的地步,這種情形無以名之,只能說是意氣用事了。 8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23 孟〉各篇,所談的是孟子,批判的是王安石,用意再清楚不過。 王安石是個經學家,經學家關心政治,也富於理想。他們的理想政治是三 代之治,處處以三代為法,有時甚至於空談理想,不切實際。孟子如此,王安 石亦復如此。王安石極力主張 r$三代不法漢、唐 J '重視堯、舜三代的理 想,看不起漠、唐的事功,因此,在他的著作中,隨處充滿著理想色彩。相較 於王安石,司馬光是個史學家,他也有自己的理想,但在編織自己的理想時, 絕不忽略現實的事功。當面對政治問題時,所考慮的多半是政事的可行性如 何,在現實生活上是否能落實。由於基本態度不同,處事方式殊異,對同一問 題的看法,往往有極大的出入。就現在所能掌握的文獻來看,司馬光對孟子的 攻擊集中在幾個問題上:第一是孟子不尊君,第二是孟子對王霸的看法不對, 第三是孟子對人性的看法有偏失。以下即就這些問題逐一討論,然後再做總結 分析。誠如上述所言,王安石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深化與進一步發展,司馬光 的懷疑主要也是衝著王安石而來,因此在論述時,如有必要,也一併將王安石 的意見納入討論。 ←)孟子不尊君 司馬光最在乎也最關心的是現實政治,在傳統政治中,人君是政權的領導 者,人君地位的高下,君與臣的關係如何,是一個根本問題,而司馬光在這方 面對孟子攻擊得最厲害, {疑孟〉中涉及這個問題的條目有三,茲先摘要列舉 於下: 1.疑曰: r孔子聖人也,定、哀庸君也,然定、哀召孔子,孔子不俟駕而 行。過位,色勃如也,足贖如也。過虛位,且不敢不恭,況召之,有不往而他 適乎?孟子學孔子者也,其道豈異乎?夫君臣之義,人之大倫也。孟子之德, 孰與周公?其齒之長,孰與周公?周公之於成王,成王幼,周公負之以朝諸 侯;及長,而歸政,北面稽首畏事之,與事文、武無異也。豈得云彼有爵,我 9 124 臺大中文學報 有德、齒,可慢彼哉? J @ 本章是針對〈孟子將朝王〉章而來。孟子本欲朝見齊王,王託疾不見,並且另 要召見孟子。孟子認為齊王無禮,託詞避而不見,同時提出: r 天下有達尊 三:爵一,齒一,德-。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 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 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湯之於伊尹,桓公之於管仲,則不敢 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 J @I孟子揭舉齒、德以與王爵相 抗,同時刻意提高臣子的地位,主張君臣的關係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這種對 傳統絕對君權的挑戰,引起司馬光的不滿與批評。 2.疑曰: r孟子居齊,齊王師之。夫師者,導人以善而救其惡者也。豈得 謂之,無官守、無言責乎? ...余懼後之人,挾其有以驕其君,無所事而貪祿位 者,皆援孟子以自況,故不得不疑。 J ® 本章針對的是〈孟子謂紙喵〉章。 齊大夫紙樞諦王,王不聽,紙t世辭職而去。有人以此批評孟子,謂其道不行而 不能去職。孟子的解釋是: r吾聞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 者,不得其言則去。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哉? J @孟子的意思很清楚:師與一般臣子不同,臣有官守言責,所以必須善盡其職 責。師不是臣,他與君的關係是客與主,前無官守也無言賣,賓主之間以禮相 待。司馬光不同意孟子的觀點,他認為孟子固然是齊王之師,但不能說王師就 沒有官守言責;再說王是一-國之君,齊境之內無所不統,王師自不例外。司馬 光批評孟子的言行過於自尊,對國君不夠尊敬,有貪祿驕君之嫌。 3. 疑曰: r禮,君不與同姓同車,與異姓同車,嫌其福也。為卿者,無貴 @ 見〈傳家集> .卷七十五,頁八九五。 @ 見〈孟子集注> .卷四,頁二四一. (公孫丑下〉。 @ 見〈傳家集> '卷七十三,頁八九五。 @ 見〈孟子集注> '卷四,頁二四四, (公孫丑下〉。 10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25 戚異姓,皆人臣也。人臣之義,謙於君而不聽,去之可也,死之可也,若之何 其以( r其以 J ' (溫國文正公文集〉作「以其 J )貴戚之故,敢易位而處 也?孟子之言過矣。君有大過無若衍,討之卿士莫若王子比干、算子、微子之 親且貴也;微子去之,其子為之奴,比干課而死。孔子曰: r 商有三仁焉。』 夫以討之過大,而三子之賢,猶且不敢易位也,況過不及衍,而賢不及三子者 乎? ...孟子之言,不足以格驕君之非,而適足以為基亂之資也,其可乎?® 本條用詞嚴峻,是針對〈孟子) (齊宣王問卿〉章而發。孟子在回答齊宣王問 時,不僅從血統角度將卿分為貴戚、異姓兩類,同時更具體針對君臣關係做了 清楚的闡釋。他認為貴戚之卿是「君有大過則諦,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 而異姓之卿則是「君有過則諜,反覆之而不聽,則去。 J ®由於與君的關係不 同,親疏有別, r守經行權,各有其分。 J @從孟子的言論可以看出,他捨棄 了傳統的觀念,將君臣關係調整為相對而非絕對,而與君有血緣關係的大臣, 在國家為重的考量下,萬不得已,還可以考慮罷點舊君,另立新君。這是傳統 觀念的突破,在政治上有其特殊的價值,也是孟子「民為貴,社櫻次之,君為 輕」思想的其體呈現,這種言論過於大膽,不能見容於司馬光,因此他對孟子 的意見提出強烈的批評。 就以上三則資料可J.-"看出,司馬光是-個嚴守君臣分際的人,他認為「君 臣之義,人之大倫也。 J (見前舉)君是君,臣是臣,既不可紊亂更不能逾 越,就重視君臣名分這一點而言,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保守派。在他的名著 〈資治通鑑〉裡,一開端就是韓、趙、魏三家分音, r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 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司馬光根據這段史實,發表了一段精闢 的議論,頗能代表他對君主政治的觀點,他說: @ 見〈傳家集) ,卷七十三,頁八九六。 @ 見〈孟子集注} ,卷十,頁三二四, (萬章下〉。 @ 同上,朱子〈集注〉語。 11 126 臺大中文學報 臣光曰: r 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 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口j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夫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受制於一人,雖有絕倫之力,高世之智,莫 不奔走而服役者,豈非以禮為之紀綱哉!是故天于統三公,主公率諸 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士,之使 下,猶心腹之運手足,根本之制枝葉;下之事上,猶于足之衛心腹,枝 葉之庇本根。然後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職莫大於禮 也。@ 司馬光的理想政治是在禮的基礎上,以天于為尊,靠著名分的制約,建立起­ 個君臣上 F 、貴賤等級分明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中,君臣名分的確立,是最要 緊的 a環,若君臣之間的關係有所鬆動或改變,很可能導致整個制度的崩潰或 瓦解,孔子的正名主張@,司馬遷的「春秋以道義 J (fi) ,都是此」思想的具體 代表。司馬光堅持君臣關係不可變,正是沿續這個傳統而來。也因為如此,司 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鑑〉時,對不能善盡臣道的歷史人物,往往有較嚴厲的批 評,歷仕五朝的馮道就是一個顯明的例子,在〈資治通鑑〉的評論中,他說: 臣光曰:天地設位,聖人則之,以制禮立法,內有夫婦,外有君臣。婦 之從夫,終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無貳;此人道之大倫也。茍或廢 之,亂莫大焉!范質稱馮道厚德稿古'宏 4偉量,雖朝代遷貿,人無問 言'dtZ:若巨山,不可轉也。臣愚以為正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君。為 女不正,雖復華色之美,織組之巧,不足賢矣;為臣之忠,雖復材智之 @J {資治通鑑} (世界書局本,民國五十一年) ,卷一,頁二, (周紀)。 @ 孔子的正名主張見於(子路篇> ( <論語集注) ,大安出版社〈四書章句集注〉 本。卷七,頁一四一)的「必也正名乎 J '以及〈顏淵篇> ( {論語集注} ,卷 六,頁二三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正的是人倫的名分,也就是 朱子〈集注〉所說的「此人道之大經,政事之根本也。」 @ 見〈史記﹒太史公自序) (卷一三0 ,頁三三九七,世界書局本,民國六十一 年)這裡的「義 J '指的就是君臣父子的禮義名分。 12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27 多,治行之優,不足貴矣。何則?大節已虧故也。道之為相,歷五朝、 八姓,若逆旅之視過客,朝為仇敵,暮為君臣,易面變辭,曾無愧作。 大節如此,雖有小善,庸足稱乎?@ 而在他的(馮道為四代相)中,司馬光又說: 忠臣不二君,賢女不二夫,策名委質,有死無貳,天之制也。彼馮道 者,存則何心以臨前代之民,死則何面以見前代之君,自古人臣不 忠,未有如此比者。... ...然而庸愚之人往往稱其智,蓋五代披攘,人 主歲易,群臣失節,比腫於朝,因而譽之,欲以自釋。余恐後世以道 所為為合於理,君臣之道將大壞矣。臣而不臣,雖云其智,安所用 哉?@ 司馬光認為:君臣與夫婦都是人道之大倫,若有傾廢,必將導致天下大亂,社 會綱紀蕩然無存。馮道即使如人所云偶有小善,但臣節巳虧,道德上有嚴重瑕 疵,這種人只會敗壞善良風俗,模糊政治倫理,替社會帶來不良影響,不是一 個值得肯定的人物。司馬光的觀點與歐陽修相同,@他們都立足於道德倫理之 上,對馮道予以嚴厲的譴責。在這一點上,王安石與他們看法不同,他不僅肯 定馮道活人無數的行為,而且對馮道讚美有加,魏泰的〈東軒筆錄〉有如下一 段記載: 王荊公與唐質肅公介同為參知政事,議論未嘗少合。荊公雅愛馮道,嘗 @ 見〈資治通鑑> '卷二九一,頁九五一一, (後周紀三) ,太祖顯德元年。 @ 見〈傳家集> '卷六十七,頁八三三。 @ 歐陽修對馮道的批評見於他的〈新五代史﹒雄傳〉第四十二小序(卷五十四,頁 六一一,鼎文書局本,民國六十五年) ,他說: r 傳曰: r 禮義廉恥,國之四 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J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 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 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不為,則天一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 乎?予讀馮道(長樂老敘) ,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者矣,則天下國家 可從而知也。 J 13 報屆主7-文中大臺128 謂其能屈身以安人,如諸菩薩之行。 4 日,於上前語及此事,介曰: 「道為宰相,使天下易四姓,身事十主,此得為純臣乎? J 荊公曰: 「伊尹五就湯、五就架者,正在安人而已,豈可亦謂之非純臣也? J 質 肅曰: r 有伊尹之志則可。」荊公為之變色。其議論不合,多至相侵, 率此類也。@ 這件首語衝突發生在神宗熙寧初,王安面為參知政事時。司馬光當時也在朝 廷,對這件事想必相當清楚,是否因此而有批評馮道之意,不得而知,但從此 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王安石與司馬光由於對君臣關係的觀點不同,因此對政 治人物的評價也有極大的差異。 口駁孟子王霸論 「王霸之別」是孟子首先提出的論題,也是孟于經世思想的重要部分。此 前孔于身處春秋時代,也有「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J @ r 齊← A 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J ®的感慨,更曾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純 矣。 J @肯定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維護華夏文化的貢獻。但從孔子力持正 名,主張「君君,臣臣,父父,于于 J '({W感歎「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 也。 J ® r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白天子出;天 F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 出。 J (五j)來看,孔于對五霸的作為仍持相當保留的態度。孟于說: r 仲尼之徒 無道桓、文之事者 J 'i'lZl應屬可信。孟于時,周天子式微,存亡只在旦夕之 間,七雄並起,各騁己能逐鹿天下,時勢已與孔 f時代大不相同,孟予論王霸 見〈東軒筆錄> (中華書局,九八王年) .,卷九,其九九。 見〈論語集注> '卷七,頁一五玉, (憲問篇〉。 見〈論語集注> '卷三,頁九十, (雍也篇〉。 見〈論語集注> '卷七,頁一五三, (憲、問篇〉。 見〈論語集注> '卷六,頁一三六, (顏淵篇〉。 見〈論語集注> '卷二,頁六二, (八俏篇〉。 見〈論語集注> '卷/丸,頁一七一, (季氏篇〉。 見〈孟子集注> '卷→'頁二0七, (梁惠王上〉。 14 @@(@@@@@@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29 之辨,也是必然之事。就〈孟子〉書中論述王霸之別的言論來說,形式上是相 當的分歧,或就手段與動機分,如: r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 者王,王不待大。 J @或就政治地位分,如: r 天子討而不伐,諸侯伐而不 討。 J i®或就心術(仁義之真假)分,如: r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 假之也。 J @雖然立言上有此不同,但通讀〈孟子〉全書,我們可以說王霸不 同的主要差別在道德心術上,地位、手段容或有別,但不是關鍵,要緊的是本 質的差別。 自孟子以來,王霸的討論已成為儒家經世思想的重要問題,只要涉及經世 致用,論王霸就無可避免,這種情形在宋代尤其明顯。王安石與司馬光都是重 視經世的學者,兩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見解互異。司馬光並不同意孟子的觀 點,他說: 所謂性之者,天與之也;身之者,親行之也;假之者,外有之而內實亡 也。堯、舜、湯、武之於仁義也,皆性得而身行之也;五霸則強焉而 已。夫仁義者,所以治國家而服諸侯也,皇帝王霸皆用之,顧其所以殊 者,大小遠近多寡之閒耳。假者,文具而實不從之謂也。文具而實不 從,其國家且不可保,況能霸乎?雖久假而不歸,猶非其有也。@ 這是對孟子說法的一個質疑。司馬光認為就性中有仁義之端而言,堯、舜、 湯、武五霸沒有什麼不同。就治國家服諸侯來說,皇帝王霸也是大同而小異, 同者是都用仁義,異者是堯、舜、湯、武「性得而身行之J '五霸是「強焉J 以行。換句話說,司馬光不贊成孟子以「五霸假之」的方式,從本質上刻意貶 低五霸。他主張王霸的區別不在於行仁義之「性之」、「身之」或「假之」 主要的不同在行仁義能到什麼程度。在這種認知下,他明顯的指出: @ 見〈孟子集注) ,卷三,頁二三五, (公孫丑上)。 @ 見〈孟子集注) ,卷十二,頁三四四, (告子下)。 @ 見〈孟子集注) ,卷十三,頁三五八, (盡心上)。 @ 見〈傳家集) ,卷七十三,頁八九七。 15 130 臺大中文學報 臣光曰: r 王霸無異道。音三代之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則謂之 「王」。天子微弱不能治諸侯,諸侯有能率其與國同討不庭以尊王室 者,則謂之「霸」。其所以行之也,皆本仁祖義,任賢使能,賞善罰 惡,禁暴誅亂;顧名位有尊卑,德澤有深淺,功業有鉅細,政令有廣狹 耳,非若白黑、甘苦之相反也。漢之所以不能復三代之治者,由人主之 不為,非先王大道不可復行於後世也。@ 「王霸無異道 J '這是司馬光王霸論的主要觀點,唯一的差異在三者的名位有 區別,因而在行仁義時,德澤、功業、政令有深淺、鉅細、廣狹之差異。晚年 (元豐六年)作〈迂書﹒道同篇〉時,他有更清楚的說明: 迂要曰:合天下而君之之謂「王」。王者必立三公,三公分天下而治 之,日二伯,一公處乎內,皆王官也。周衰,二伯之職廢,齊桓、晉文 糾合諸侯以尊天子,天子因命之為侯伯,修舊職也。「伯」之語轉而為 「霸 J ' r 霸」之名自是興。自孟、苟氏而下,皆日由王道而王,由伯 道而霸,道豈有二哉?得之有洩深,成功有小大耳。譬諸水為峽、為 i會、為谷、為難、為川、為潰,若所鍾則海也。大夫士吠滄也,諸侯蛤 谷也, 1'1'1牧川也,方伯潰也,天子海也,小大雖殊,水性羹以異哉?@ 在這裡司馬光嘗試從語源的角度說明霸、伯本為一事,霸是伯之音轉,伯本為 周天子三公,襄助周天子治理天下。經過這個轉換,不論是「正而不譎」的齊 桓公,或是「譎而不正」的晉文公,他們糾合諸侯尊王攘夷的行為,都具備充 分的正當性。再經過「天子珊命,使續方伯之職 J ,@五霸成了王官,王霸之 道性質相同,二者之別就消失無蹤,不再是個問題。 司馬光的這種說法是否為人接受,暫且不論。但他在較早期的(答郭長官 @ 見〈資治通鑑} ,卷二十七,頁八八一, (漢紀十九)。 @ 見〈傳家集) ,卷七十四,頁九一一。 @ 見〈傳家集} ,卷六十一,頁七三九, (答郭長官純書)。 16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31 純書)中,曾討論相同的問題,說法類似,卻沒有〈迂書﹒道同篇〉那麼仔 細。值得注意的是,在〈答書〉中他只說「而後世學者乃更以皇帝王霸為德業 之差,謂其所行各異道,此乃儒家之末失也。 J (/i(j)到 J (迂書﹒道阿篇) ,就 直言「自孟、茍氏而下,皆曰由王道而王,由伯道而霸,道豈有二哉? J 這種 由隱晦而直指孟子的變化令人玩味。試翻檢〈孟子〉一書,談王論霸之處甚 多,就是沒有「由王道而王,由伯道而霸」這種言論,甚至於連這種思想也沒 有,孟子只談「仁義之道 J '只推展「保民而王」。至於〈茍于〉有〈王霸 篇) ,主張「故用國者,義立而玉,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_..-者,明主之所 慎擇也,仁人之所務白也。 J $j)是否可以如司馬光所解釋,仍有頗多可以商榷 的餘地。以司馬光批評孟子的首論來看,他對〈孟 f) .書相當熟悉,不太可 能誤記。除此之外,可不可能有其他解釋?筆者認為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應與玉安面有闕,以 下就此試作說明。王安石有〈王霸論) ---篇,討論王霸之辨甚為精闢,他說: 仁義禮信,天下之達道,而王、霸之所同也。夫王之與霸,其所以用者 則同,而其所以名者則異,何也?蓋其心異而已矣。其心異則其事異, 其事異則其功異,其功異則其名不得不異也。也 王安石認為不論是三代之君也好,春秋.Ii霸也好,他們都用仁義禮 1言之道來經 世濟民。|再用仁義禮信何以會有名號之差異呢?差別就在二苦的心術上。由於 心術不同,所以王霸的事功、名號都因而有所差別,口 J見,心{插在其中扮演著關 鍵性的角色。王霸的心術有何不同?他又接著做 f說明: 王者之道,其心非有求於天 F也,所以為仁義禮信者,以為吾所當為而 已矣。以仁義禮信修其身而移之政,則天 F莫不化之也。是故玉者之 治,知為之於此,不知求之於彼,而彼間已化矣。霸者之道則不然,其 @ 見〈傳家集> .卷六十- .貞七三九, (答郭長官純書) 0 @ 見(苟于集解> (中華書局本, 公九八八年) ,卷七,頁- --0'.' (玉霸篇)。 @ <臨川先生文集> (華正書局本,民國六十四年) ,卷六十七,頁七-間。 17 132 臺大中文學報 心未嘗仁也,而患天下惡其不仁,於是示之以仁;其心未嘗義也,而患 天下惡其不義,於是示之以義;其於禮信,亦若是而已矣。是故霸者之 心為利,而假王者之道以示其所欲,其有為也,唯恐民之不見而天下之 不聞也。故曰:其心異也。(同前) 王者之心無所求,只是「為吾所當為 J '用心大公無私。霸者之心則不然,本 無行仁義禮信之意,只是把仁義禮信當作一種工具, r假王者之道以示其所 欲 J '其出發點只是為一已之私,與王者之心根本不同。可見所謂「其心異 也 J '指的就是王者行義而霸者為利。王安石的這種王霸之辨即是由辨心術, 進而轉成義利之辨,是直承孟于,在孟于「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 霸假之也」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說明並加以發展。對闡釋孟于思想,有積 極的作用。就在論述王霸的過程中,王安石不只一次提到「王者之道」、「霸 者之道 J '又強調「王、霸之道則異矣 J (同前) ,這和前述司馬光所謂「王 霸無異道」相印證,其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一望即知,不待贅言。 因孟子對人性的看法有偏失 孟子道性善,主張人皆有仁義禮智四端,擴而充之即可以為善,這個看法 後來成為儒家論性的主要基礎。司馬光雖然是典型的儒家人物,但在人性的觀 點上卻並不接受孟于的觀點,在(性辯)一文中,他說: 孟于以為人性善,其不善者,外物誘之也;苟于以為人性惡,其善者, 聖人教之也。是皆得其一偏而遺其大體也。@ @ 現存司馬光文集的版本有兩個系統,其一是〈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 ,有常熟塵 氏所藏宋紹興本,商務〈四部叢刊〉本即據之影印;男司是〈司馬文正公傳家 集} ,以乾隆六年江西巡撫陳宏謀校勘本為代表,商務〈國學基本叢書〉本即據 此本標校排印。三本卷數同為八十卷,但內容及編排上頗有不同之處,其詳請參 看〈司馬光奏議} (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卷首王根林的點按說明。 (性辯〉一文,在〈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中題為〈善惡混辨) ,見是書卷七十 二。〈傳家集〉則為卷六十六,頁八二一。 18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33 為什麼孟、苟對人性的看法都只得其一偏呢?他的理由是: 孟子以為仁義禮智皆出乎性者也,是豈可謂之不然乎?然不知暴慢貪惑 亦出乎性也。是知稻梁之生於田,而不知華芳之亦生於田也。茍子以為 爭奪殘賊之心,人之所生而有也,不以師法禮義正之,則悸亂而不治, 是豈可謂之不然乎?然殊不知慈愛差愧之心亦生而有也。是知華芳之生 於田,而不知稻梁之亦生於田也。(同前) 就司馬光的觀察而言,孟子只注意別人性中善的一面,苟子只注意到人性中惡 的一面,就各自立說,建立理論。不能說他們錯,但事實上孟、苟都沒有掌握 到人性的全面。司馬光強調必須兼顧到人性中善惡同時存在此一事實,才算是 真正了解人性,他說: 夫性者,人之所受於天以生者也,善與惡必兼有之,是故雖聖人不能無 惡,雖愚人不能無善,其所受多少之閒則殊矣。善至多而惡至少,則為 聖人;惡至多而善至少,則為愚人;善惡相半,則為中人。聖人之惡不 能勝其善,愚人之善不能勝其惡,不勝則從而亡矣,故曰: r惟上智與 下愚不移 J (同前) 基於這種認知,因此他接受揚雄的人性觀點,主張人性善惡混,人之一身兼具善 惡,為善為惡全看個人的選擇修養, r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J ( 同前) (性辯〉作於宋英宗治平三年(西元一0六六年) ,是司馬光中年的作品 。晚年(神宗元豐八年,西元一0八五年)作〈疑孟〉時,他說: r孟子云: r 人無有不善』。此孟子之首失也。丹朱、商均自幼及長,日所見者堯、舜也,不 能移其惡。豈人之性無不善乎? J r@就其內容而言,很明顯的仍以「惟上智與下 愚不移」為立論基礎,可見司馬光對人性善惡混這個看法始終未變。 以上分就孟子不尊君、孟子的王霸論不確、孟子對人性的看法有偏失等三 @ 見〈傳家集) ,卷七十三,頁八九六, <疑孟) r性猶漏水」條。 19 134 臺大中文學報 方面,分別論述了司馬光對孟子言論的懷疑與駁斥。討論雖非全面,卻也足以 看出一個大概情形。其中有幾個現象,頗值得提出加以深究: 第一,司馬光雖分就孟子不尊君、孟子的王霸論做了批評,兩個論題形式 上似有差異,實質上而言,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談的都是君臣的關係。就王霸 區別而論,孟子並不否認王、霸都用仁義治民, r 以德行仁」、「以力假仁」 用的都是仁;「性之」、「身之」、「假之」的「之 J ·所指稱的也都是「 仁」。但孟子(王安石同)關注的重點是當政者的用心,所以要求比較高,也 較具理想性。司馬光則不然,他注意的是君臣之間的身分地位問題。齊桓、晉 文雖然囂張白大,但是有 4個界限沒有逾越,那就是君臣之分。司馬光在行文 中 a再強調五霸「率其與國同討不庭以尊王室」、「糾合諸侯以尊天子 J ·同 意即在表明君臣之義不可廢,五霸還能謹守為人臣子的分寸,所以會受到他的 肯定。如果將五霸區別確定在用心上,置身分地位不顱,無疑是破壞甚至否定 了君臣關係的必然性,這是矢志維護君臣名分關係的司馬光所不能接受的。身 處五代之後,有鑑於五代時期政權更送頻繁,君主地位低落,司馬光以一個歷 史家的身分,強調君臣一倫,刻意拉開兩者差距,以提高天子在政治上的地 位,的確有其現實上的考量。 第二,在質疑過程中,司馬光常以是否合乎孔子思想做為衡量的主要標 準,如孟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 J ~針對此 點,司馬光即列舉孔子種種行為與伯夷、叔齊相合,用來證明孟子的不是, 「是故君子邦有道則見,邦無道則隱,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非隘 也;和而不同,過蓋世無悶,非不恭也。苟毋失其中,雖孔子由之,何得云君子 不由乎? J ~又如「孔子柚柚遑遑周遊天下,佛胖召欲往,公山弗擾召欲往。 很豈為禮貌與飲食哉?急於行道也。今孟子之言曰: r 雖未行其言也,迎之有 @ 見〈孟子集注} .卷三,頁一二四0' (公孫丑上〉。 @ 見〈傳家集) ,卷七卡三,頁八九四, (疑孟) r 伯夷隘柳下;害、不恭 J 11屎。 20 135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 j ®從其討論來看,這些批評有些有理,有些則不 一定合理,如司馬光最在意的尊君問題,在〈疑孟〉中使用了好幾條對孟子展 開質疑,但司馬光卻忽略了孔、孟所處的時代不同,政治環境也有極大的變 化。孔子身處春秋之末,雖說禮壞樂崩,但「文武之道未墜於地 J ,~周天子 仍是名義上的天王,在五霸「尊王攘夷」的號召 f' 重振政治倫理並非完全不 可能,孔子此時提出「正名」主張,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J '仍然 受到諸侯的注意。但到戰國時代,客觀環境變化劇烈,七雄紛紛擁兵稱王,莫 不想一統天下,周天子早已名存實亡,連被用作號召的工其價值都沒有。在這 種情況下,孟子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推廣他的政治主張,勢必捨周天子而就諸 侯, r 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J I@、「保民而王 J @等論調的提出,已經是曲高和 寡,不被接受,怎麼可能再提「尊天子」這種口號!司馬光以孔子尊君來批評 孟子不尊君,固然是意在言外,有其現實的考量。但就孟子而言,這種指摘, 並非公平可信。 第三,前已言及,司馬光〈疑孟〉之作,是針對王安石而來,經過討論 後,此處可以再補上幾條具體資料,以為佐證;(1)王安石有(三聖人〉一文, @專論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人,建立王安石個人的聖人觀,是王安石經世思想的 「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代表文獻。其中引用了〈孟子〉 也。 J @司馬光〈疑孟〉首條即是疑「伯夷隘柳下惠不恭。 J @(2)王安石有 (諦官論〉一文,®討論君臣之分、上下之道,批評宋代諜官名不副實,今制 見〈傳家集) ,卷七十三,頁八九七, <疑孟) r所就三所去三」條。 見〈論語集注) ,卷十,頁一九二, (子張篇)。 見〈孟子集注) ,卷一,頁二 0六, (梁惠王上)。 同前,頁二O七。 見〈臨川先生文集) ,卷六十四,頁六七六。 見〈孟子集注) ,卷三,頁二四 0' (公孫丑上)。 見〈傳家集) ,卷七十三,頁八九四, <疑孟〉。 見〈臨川先生文集) ,卷六十三,頁六七三。 21 @@@@@@@@ 報學文中大臺136 不合古,文中主要的依據是(孟子謂鹹祖〉章,®司馬光〈疑孟〉即有「孟子 謂恆溫居其位不可以不言言而不用不可以不去己無官守無言責進退可以有餘 裕」一條,®批評孟子尸位素餐,無所事而貪祿位,將敗壞後人為臣風氣。 (3) 王安石分別在(答王深父書) ,@(上龔舍人書) ,@討論君臣之間的關係 「士雖呃窮貧賤,而道不少屈於當世。 J @J (孟時,強調君子要守道依禮, 子〉書中「不見諸侯」的記載有好幾處,王安石雖未明引那一章,但司馬光 「孟子將朝王」一條i®J'針對〈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將朝王〉章〈疑孟〉 @做了嚴厲的批評,認為「孟子學孔子者也,其道豈異乎? J @王安石的上述 文章,應都是執政以前的作品,@海內傳誦,以司馬光與王安石當時交情之 善,不可能見不到,所以〈疑孟〉諸條的批評,不僅止於學理上的討論,事實 上可以說都是有所為而言。 三、司馬光疑孟的影響 司馬光是北末中期的大政治家與大學者, (疑孟〉之作雖然內容不十分嚴 見〈孟子集注> '卷四,頁二四四, (公孫丑下〉。 見〈傳家集> '卷七十三,頁八九五, (疑孟〉。 見〈臨川先生文集> .卷七十二,頁七六七。 見〈臨川先生文集> ' (補遺> '頁-0七五。 見〈臨川先生文集> • (補遺> '頁一0七五。 見〈傳家集> '卷七十三,頁八九五, (疑孟〉 見〈孟子集注> .卷四,頁二四一。 同注@。 (答王深父書〉、(上龔舍人書〉都是王安石執政前的作品, (三聖人〉、(諜 官論〉雖未繫著作年月,但很可能在〈准南雜說〉中,也應是王安石早年的作 品,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 (人民出版社本,一九五九年。卷四上,頁四四 六)即認為〈臨川文集〉卷六十五至卷七十諸卷即〈准南雜說〉。其實卷六十 三、卷六十四的性質與後五卷相同,似應一體看待。 22 @@@@@@@@@ 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137 謹,持論也有不一致之處,®但在當時卻有-定的影響,為反孟的陣營提供了 相當的奧援。王安石本人年事已高,歸隱林下,是否曾見到〈疑孟〉一文,不 得而知。但尊孟的學者對此也不甘示弱,紛紛撰文立說,加以駁斥,如余允文 的〈尊孟辨}@就是其中較為著名的作品。余允文的〈尊孟辨}@一書匯集疑 孟非孟諸作,逐才日以批駁,是尊孟的專書,在孟學復興史上,有一定的學術 意義,擬另文論述,此處暫不討論。至於胡宏的(釋疑孟〉一文, (四庫全書 總目提要〉謂其「精醇 J '但就內容而言,標舉要旨,分類申說,並沒有掌握 到〈疑孟〉諸說的要書,無怪乎朱子要說: r 五峰辨〈疑孟〉之說,周遮全不 分曉。若是恁地分疏〈孟子) ,劃地沈淪,不能得出世。 J i®因此胡宏的著作 有(釋疑孟〉之名,卻沒有真正就事論事,價值不是很高,此處不予討論。 除去尊孟的學者外,司馬光〈疑孟〉真正影響到而反應激烈的人,應該是 北宋末南宋初的見說之。以下即就見說之來看司馬光〈疑孟〉的回響。 見說之(西元一 0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宋 i直,'1'1 (今河北省)人。見 氏是宋代名族,其弟晃詠之,族兄弟晃沖之、吳補之都是當時著名詩人,其族 子見公武更以〈郡齋讀書志〉一書著名於世。見說之本人著作宏富,以經學見 稱於世,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他「博極群籍 J '尤長於經術,著書數十 @ 如〈疑孟〉有「父子之間不責善 J ~fl暉, ( (傳家集) ,卷七十五,頁八九六) 批評孟子所云「父子之間不賣善 J ' (卷七,頁三八四, (離賽上) ;又卷/丸, 頁二九九, (離霎下) )認為「不賣善是
本文档为【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 夏長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825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8-11
浏览量: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