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档]地震勘探原理

[文档]地震勘探原理

举报
开通vip

[文档]地震勘探原理 名词解释: 1、布格重力异常:是野外重力观测数据经过布格校正以后得到的重力异常,它是由地下矿体或构造等局部地质因素在测点处引起的引力的垂向分量 。 2、磁异常:地下含有磁性的地质体在其周围空间引起的磁场变化。 3、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4、地震子波:当地震波传播一定距离后,其形状逐渐稳定,具有2-3个相位,有一定的延续时间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它是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5、纵波(P波):质...

[文档]地震勘探原理
名词解释: 1、布格重力异常:是野外重力观测数据经过布格校正以后得到的重力异常,它是由地下矿体或构造等局部地质因素在测点处引起的引力的垂向分量 。 2、磁异常:地下含有磁性的地质体在其周围空间引起的磁场变化。 3、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4、地震子波:当地震波传播一定距离后,其形状逐渐稳定,具有2-3个相位,有一定的延续时间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它是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5、纵波(P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有时也称为压缩波或疏密波。 6、横波(S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有时也称为切变波。 7、体波:当纵波和横波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时合称体波。 8、面波:在自由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或不同弹性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类特殊波。最常见的面波是沿地面传播的瑞利波。其特点是低速(通常小于横波速度)、低频、强振,是一种干扰波。 9、多次波:在一个或几个界面中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复反射或折射而到达地面的地震波。多次波是一种干扰波。 10、波阻抗:地震波传播速度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ρ· V) 。它是研究界面上地震波反射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11、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也叫几何地震学,主要用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12、时距曲线: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与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距离x之间的关系曲线。t=f(x)=f(x,v,h) 13、自激自收:激发点和接收点在同一位置上的野外工作方式。 14、炮检距: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距离x 15、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运动状态中的能量、波形、频谱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的基础。 16、频谱: 组成一个复杂振动的各个谐振动分量的特性与其频率关系的总和称为该振动的频谱,包括振幅谱和相位谱。 17、纵向分辨率 :纵向上能分辨岩性单元的最小厚度; 18、横向分辨率:横向上确定特殊地质体的大小、范围、位置和边界的精确程度。 19、反射波的干涉:当反射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脉冲自身的延续时间时就会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波的干涉从而形成一个干涉叠加的复合脉冲或称复波。 20、复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波的干涉而形成一个干涉叠加的复合脉冲称复波。 21、静校正:将由于地表地形、低速带厚度及爆炸深度等因素对地震波传播时间的影响统一校正到一个基准面的方法。 22、动校正:把双曲线型时距曲线或同相轴改造成时间记录剖面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把各接收点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各接收点和激发点中点处的自激自收时间)实质上也就是消除正常时差。 23、正常时差:定义一: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 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 定义二: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炮检距不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差。(正常时差的定义是针对水平界面而言的) 25、倾角时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 26、平均速度: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界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 27、叠加速度(V():对于不同的介质结构, V( 就有具体的意义,对倾斜界面均匀介质 V( 就是等效速度 ,对水平层状介质V( 就是均方根速度 VR 。 28、层速度:稳定沉积环境、岩性和岩相下的速度趋于稳定的数值,称为层速度Vn 29、地震地质解释:指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的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直接为钻探提供井位。 30、层位标定:把对比解释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意义,如地层、岩相、岩性、流体性质等,并把这些已知的地质含义向地震剖面或三维数据体延伸的过程。 31、波的对比:利用反射波的一些特征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称为波的对比。 32、地震反射标准层: 具有较强振幅和较稳定波形的反射波(组)称为标准层或特征层,这些标准层往往在工区内皆可追踪对比 。 33波组:是指比较靠近的若干个反射界面产生的反射波组,一般是由某一反射标准层及邻近的几个反射波组组成,能连续追踪,具有较稳定的波形特征,各波出现的次序和时间间隔都有一定的规律 34、波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波组所组成的反射波系列称为波系。 简答题: 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原理及地质效果 主要方法及原理:重力勘探:以岩石的密度差为依据。在地面上测量由密度差引起的重力变化的方法。 磁法勘探:以岩石的磁性差异(磁化率)为依据,在地面、海上或航空测量由磁性体引起的磁场变化的方法。 电法勘探:以岩石的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电阻率)为依据,测量由此引起的变化的方法。上述三者统称------普通物探 地震勘探:以岩石的弹性差异为依据,测量由弹性引起的地震波场变化的方法。 地质效果:反映地壳深部结构及特点; 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提供依据; 反映基底表面深度、起伏、基底断裂、岩性等特点; 反映盖层的构造特点,沉积、岩相特征,界面的特点等; 仪器结构轻便、收效快、成本低、可大面积勘探; 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方法。 布格重力异常、磁异常的概念 布格重力异常:是野外重力观测数据经过布格校正以后得到的重力异常,它是由地下矿体或构造等局部地质因素在测点处引起的引力的垂向分量 。 磁异常:地下含有磁性的地质体在其周围空间引起的磁场变化。 解析延拓、导数法等重、磁勘探处理方法的目的 重力异常的解析延拓:由已知平面重力异常求其上半空间(下半空间)的异常称为向上(下)延拓。其目的是使深浅两种异常分开,从而突出深(浅)部地质因素引起的异常及其规律。 重力垂向二次导数:主要用于突出浅部地质因素;区别埋深相近,但相邻的地质信息。压制区域和深部异常,突出浅部异常。 磁异常的解析延拓:将地面实测的磁异常换算到地面以上或以下任一平面内的磁场分析方法,用以突出浅部或深部的磁异常。 磁异常的导数法:用以分离背景场和局部场。 石油勘探的方法 地质法—岩石露头 物探法—面积覆盖、连续测量、间接 钻井法—一点、直接勘探 地震勘探 (1)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2)地震勘探的基本技术 激发地震波—人工激发 接收地震波—记录地震波场 重建地震波路径 地震勘探的三个环节 野外采集 室内处理 资料解释 (1) 野外采集 按照预先设计的观测系统,炮点激发、检波器接收、仪器记录,得到原始地震资料(按时分道)。数据通常记成SEGB或SEGD格式,班报有电子格式的和手写格式的。这一部分工作由物探地震小队完成。 (2)室内处理 将野外采集的原始地震资料转化为可用于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和特殊处理三块内容。这部分工作由资料处理中心完成。 (3)资料解释 结合地质、测井、录井、油藏工程等,进行综合解释。多由物探研究院、物探公司、地质研究院、采油厂地质所等完成。 地震勘探过程中主要问题 1、 h=1/2vt,时间t不仅包含有地下界面的深度信息,而且还有炮检距(x)的信息。如何消除?-----动校正 2、地表的起伏变化、表层低速带厚度变化等如何消除?------静校正。 3、地下地层的成层性导致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如何认识和利用速度及其差异。 4、野外采集地震资料时如何消除干扰? 5、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能量问题。 6、地下界面的复杂性问题----偏移归位 7、地震反射界面与地质界面的对应关系问题 8、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及油气检测 9、精细的构造解释、油藏描述、储层预测 10、开发地震解释(四维地震、油藏监测) 地震波的性质 地震波是在岩石中传播的弹性波 地震子波,纵、横波的概念 地震子波:当地震波传播一定距离后,其形状逐渐稳定,具有2-3个相位,有一定的延续时间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它是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纵波(P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有时也称为压缩波或疏密波。 横波(S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有时也称为切变波。 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其它地震波 1、体波和面波(按波动所涉及的空间范围而言) 体波:当纵波和横波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时合称体波。 面波:在自由表面或不同弹性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类特殊波。最常见的面波是沿地面传播的瑞利波。其特点是低速(通常小于横波速度)、低频、强振,是一种干扰波。 2、同类波和转换波(依据入射波入射到分界面上后产生的波的性质而言)与入射波类型相同的反射或透射称为同类波,反之则称为转换波。 3、直达波(以传播路径的特点来划分)由震源出发没有遇到分界面(没产生反射)而直接到达接收点的波。用于区别反射波。 4、有效波和干扰波(产生的地震波对地震勘探是否有用而言) 在地震反射波勘探中,习惯上我们把地震一次反射波称为有效波,而把妨害记录有效波的其它所有波都称为干扰波。 5、多次波:在一个或几个界面中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复反射或折射而到达地面的地震波。多次波是一种干扰波。 6、由特殊地质体产生的一些特殊波 1)断面波:由于断层面上下地层岩性、物性的差异而产生的波阻抗差引起的沿着断面产生的地震波。是确定断层的依据之一。 2)回转波:满足一定深度和曲率条件的地下凹界面上产生的反射波。 3)绕射波:当地震波传到断层的断点、地层的尖灭点或地层不整合的突变点时,这些点将会形成新的震源,再次发射球面波向四周传播,这种波称为绕射波。它是利用价值最大的特殊波 波阻抗、反射系数、反射极性及折射波的产生 波阻抗:地震波传播速度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ρ· V) 。它是研究界面上地震波反射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反射系数:R=(Z2-Z1)/(Z2+Z1)=(ρ2ν2- ρ1ν1)/ (ρ2ν2+ ρ1ν1) 反射极性:Z2≻Z1,R≻0 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极性相同;Z2≺Z1 ,R≺0 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极性相反; 折射波的产生:当Z2≻Z1,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波产生的条件),透射波的射线与界面平行,以下界面的地震波速度沿界面滑行传播的波,即滑行波。滑行波在滑行的过程中,下层介质中的质点就会产生振动,形成新的震源,并在上层介质中产生新的地震波。即折射波。 地震波运动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也叫几何地震学,主要用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时距曲线、自激自收、炮检距(偏移距) 时距曲线: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与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距离x之间的关系曲线。t=f(x)=f(x,v,h) 自激自收:激发点和接收点在同一位置上的野外工作方式。 炮检距: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距离x 特殊波的地质意义 在地质结构复杂的地区,如断层、不整合、尖灭和凹凸不平等,常会产生一系列的地震反射特殊波,这些波的出现,一方面,造成地震记录的复杂化;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波与复杂的地质结构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可以用这些波来研究复杂的地质结构。 地震波动力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 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运动状态中的能量、波形、频谱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的基础。 目的:研究地层、岩性、沉积、圈闭甚至直接检测油气。 频谱的概念及频谱分析的主要参数 频谱: 组成一个复杂振动的各个谐振动分量的特性与其频率关系的总和称为该振动的频谱,包括振幅谱和相位谱。 频谱分析的参数: 1、主频:频谱曲线极大值所对应的频率( ω 0)称为频谱的主频。 2、频宽(带宽):振幅谱等于最大值的0.707倍处的两个频率值之间的宽度。 ∆ω = ω2- ω1 研究地震波频谱的目的 分析有效波和干扰波在频谱上的差异指导设计地震仪、选择处理参数和野外工作方法; 地震波的频谱资料中含有地层、岩性及含油气性信息,可以用来指导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 利用主频的高低判别地层岩性的厚薄(薄互层的反射波主频相对岩性相同的厚层较高,随着厚度的增加反射频率会渐渐降低); 利用频谱的差异划分岩性; 利用主频的变化来检测含油气性。储层含油气后其主频通常会变小。 影响地震波振幅的主要因素分析 1、激发条件。含水砂岩或粘土中激发;低速带以下激发;增大药量(但不可太大)。激发因素对地震波的影响是一个常数因子。 2、波前扩散。作为球面波的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地震波的振幅与传播距离或反射时间成反比,波前扩散因子与传播时间有关。 3、吸收衰减:介质的非完全弹性引起地震波的衰减。由均匀的非完全弹性介质所产生的吸收作用将使地震波的振幅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呈指数衰减。 4、界面的反射系数 由界面上下波阻抗差定义的反射系数是影响振幅的主要因素,反射系数越大,反射波的振幅越强。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这个因素是地震地质解释的主要原理。 5、中间界面的透射损失 理论上,反射波的能量加上透射波的能量应与入射波的能量相等,反射波的能量不可能与入射波的能量相等。通常把透射的能量相对反射能量来说,看成是损失。 6、反射界面形态。当地下界面向上凹时,反射波的能量将会集中、振幅增强;而当地下界面向上凸时,反射波的能量将会分散、形成散射、振幅减弱。 7、接收条件 指检波器类型和组合方式、记录仪的频率特性等。这些因素对一道或一张记录来说是相同的也即为常数因子 入射角的变化、岩相的变化、波的干涉、各种噪声的干扰及处理因素等均对振幅有影响。 有利的地震地质条件 1、地质剖面中存在反射面,其层位与地质界面一致,界面的质量应是显著的、平滑的和稳定的,地层倾角不大。 2、剖面上部介质结构均匀,有含水层。无太显著的反射面,表层低速带沉积均匀、厚度不大,地形平坦。 纵、横向分辨率的概念及反射波的干涉,复波的概念 纵向分辨率 :纵向上能分辨岩性单元的最小厚度; 横向分辨率:横向上确定特殊地质体的大小、范围、位置和边界的精确程度。 反射波的干涉:当反射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脉冲自身的延续时间时就会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波的干涉从而形成一个干涉叠加的复合脉冲或称复波。 复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波的干涉而形成一个干涉叠加的复合脉冲称复波。 野外试验工作、生产工作的主要内容 1、试验工作:干扰波调查(类型、特点); 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地表地形、低速带、界面的质量等); 激发条件的选择(岩性、药量、方式); 记录条件的选择(观测系统、组合方式)。 2. 生产工作:地震测量:把设计中的测线实际布置到工作地区定出激发点、接收点(排列)的位置,绘制测网图; 地震波的激发,测定的炮点钻激发井,下炸药; 地震波的接收,使用地震检波器、电缆线、野外地震仪等设备。 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差异 1、传播方向上的差异(如面波); 2、频谱上的差异(频率上的差异); 3、经动校正后剩余时差上的差异(干扰波经动校正后有剩余时差); 4、出现规律上的差异(如随机干扰)。 地震波激发的基本要求 使有效波具有较强的能量、显著的频谱特征和较高的分辨率。 地震仪的基本功能 1、机械振动转变为电信号并放大功能;可变的放大倍数,以适应地震信号的动态范围。 2、频率选择功能,频率滤波 3、能量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动态范围:地震波强弱的差别引起的振幅上的变化范围,在地震勘探中该数值能达到120分贝,即:最大振幅是最小振幅的106 4、具备良好的分辨能力 仪器的固有振动—延续时间越短,分辨率越高。 5、精确的计时装置 6、多道接收、数字记录、记录长度可任选等。 7、抗干扰能力强等。 观测系统、多次覆盖的概念 观测系统:在野外施工时,为完成施工任务而选取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称为观测系统。 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的野外工作方法。 数字处理的目的 1、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压制在野外接收时没能压制掉的干扰波; 2、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3、消除各种地震假象; 4、提取各种有助于地质解释的地震参数; 5、获取与地质剖面相对应的地震剖面。 常规处理的流程,动、静校正的概念 1.输入:野外地震数据 2.预处理:解编,编辑、切除,振幅恢复,抽道集 3.基本处理流程:反褶积、滤波,动、静校正,共深度点迭加,偏移处理,修饰性处理 4.输出显示结果 静校正:将由于地表地形、低速带厚度及爆炸深度等因素对地震波传播时间的影响统一校正到一个基准面的方法。 动校正:把双曲线型时距曲线或同相轴改造成时间记录剖面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把各接收点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各接收点和激发点中点处的自激自收时间)实质上也就是消除正常时差。 正常时差和倾角时差 正常时差:定义一: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 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 定义二: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炮检距不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差。(正常时差的定义是针对水平界面而言的) 倾角时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 偏移产生的原因及偏移归位的思路 偏移的产生的原因:动校正;地下界面倾斜; 偏移归位的思路:(1).迭加偏移(先迭加后偏移) 任一叠加道在地面共中心点处所接收到的界面反射,除了A点正下方A'点外,可以来自以AA'为半径的半圆上的任何一点。 对迭加剖面上的连续反射层,取每一记录道的反射按其记录时间划弧,密集相交的弧线所显示的切线就是地层的真实位置。 (2)偏移迭加(先偏移后迭加) 以激发点和接收点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则S点接收到的反射来自椭圆的圆周上。真实的倾斜地层处于与椭圆在该点相切的位置上。 偏移:对不同炮点的不同记录道,如果它们中有共反射点记录道,则这些道所记录的反射,在以各自的震源和接收点为焦点作椭圆归位时,这些椭圆必然在共反射点处相切 迭加:相切点的反射相加就实现了真正的共反射点迭加。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沉积岩中速度的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一、岩石的弹性对速度的影响 弹性常数增加,速度增加。 二、岩性的影响 岩性是影响地震波速度最明显的因素。火成岩的速度最大;变质岩次之;沉积岩最低,但变化范围最大。 三、密度的影响 弹性常数受密度的影响,但密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弹性常数变化要大得多。因此密度越大,速度越大。 四、孔隙度的影响 孔隙度的增加将引起密度的降低,从而使得地震波的速度降低,使得岩石的速度小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的速度。 五、埋深和压力的影响 埋深和压力增加使速度增加,但速度的变化梯度减小。 六、构造历史和地质年代的影响 深度相当成分相似的岩石,年代越老,速度越大;地质年代可看成是各种构造运动总效应的度量。构造运动剧烈的地区,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较大。 七、频率和温度的影响 在地震勘探所使用的频带范围内,纵波和横波的速度与频率无关; 速度随温度有轻微变化:每升高100℃,速度降低5~6%。 八、孔隙流体的影响 孔隙流体性质影响纵波的速度和反射系数,不影响横波。 沉积岩中速度分布的规律: 纵向上 成层性:受地层的沉积顺序和岩性特点的影响。 递增性:速度与深度、地质年代有关; 横向上 方向性:横向上地质构造、沉积体能量、沉积相的变化等。 分区性:平面上速度的分区、分带。 平均速度、叠加速度、层速度的概念及主要用途 平均速度: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界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 叠加速度(V():对于不同的介质结构, V( 就有具体的意义,对倾斜界面均匀介质 V( 就是等效速度 ,对水平层状介质V( 就是均方根速度 VR 。 层速度:稳定沉积环境、岩性和岩相下的速度趋于稳定的数值,称为层速度Vn 地震波速度的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平均速度:时深转换 层速度:岩性、含油气性分析、孔隙度、砂岩含量计算 叠加速度:水平叠加、检查叠加剖面质量、识别绕射波、求层速度 地震地质解释的概念 指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的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直接为钻探提供井位。 地震信息的分类及各自的主要参数 一类是运动学信息,另一类是动力学信息 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信息内容及研究目的 运动学信息主要是指地震波反射时间,同相性、旅行时差和速度等,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把地震时间剖面变为深度剖面,绘制地质构造图,进行构造解释,搞清岩层之间的界面,断层和褶皱的位置和展布方向等。在油气勘探上最终的目的是寻找构造圈闭的油气藏。 动力学信息主要是指地震反射特征,如同相轴的振幅、连续性,反射波的内部结构,外部几何形态等。从这些地震信息中可以提取非常有用的地层岩性信息,借以确立地震层序和地震相的分析。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预测生储油相带的分布,寻找地层圈闭油气藏。除此之外,借助于地震波的振幅,频率、极性等动力学信息并结合层速度,钻井、测井资料,提取岩性和储层参数,如流体成分,储层厚度,性质,速度,密度,孔隙度等进行地震资料的岩性分析及烃类检测。 地震地质解释发展的三个阶段 1、构造解释阶段:由时间、速度获得界面的深度、构造形态,落实构造圈闭。 2、地层岩性解释(地震地层学、地震岩性学):由反射特征、接触关系等解释地震层序、沉积相、沉积环境,分析“四史”,寻找地层、岩性油气藏。 3、开发地震解释: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参数预测;油藏动态监测。 标定及层位标定 层位标定:把对比解释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意义,如地层、岩相、岩性、流体性质等,并把这些已知的地质含义向地震剖面或三维数据体延伸的过程。 标定的步骤 (1)钻井和测井资料(如声波、密度)的整理,深时转换,分层计算其反射系数序列 r(t) ; (2)选定或从地震剖面中提取地震子波w(t),并与r(t)褶积,得到合成地震记录s’(t); (3)井旁道s(t)与合成地震记录道s’(t)作比较、分析,并进行地质解释; (4)地质目标层位等地质含义的对比解释,工作区多个井位点上的合成地震记录构成地质目标解释的“种子点集”,再由点到线、到面直至到体的解释。上述工作步骤可理解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任务 1、波的对比 是指运用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分析研究和识别出时间剖面上来自地下各反射界面上的反射波,并且在一条或多条剖面上识别出来自地下同一界面的反射波。 2、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 依据位于测线或测线附近的钻井、录井所取得的地质和测井资料,结合地震剖面上各种反射层的特征(如时间深度、振幅、频率、相位、连续性等)推断各反射层所相当的地质层位,并分析地震资料上所反映的各种地质和构造现象,如断层,地层尖灭,不整合,古潜山等,完成二维或三维空间的构造解释,地震地层学和岩性学的解释以及各种可能含油气圈闭的解释。 3、构造图的绘制 依据工区内分布的纵横测线所得到的地震剖面,作出反映地下某一套地层起伏变化的完整图件—地震构造图或作出反映地下某个局部构造的形态图或其它平面图,最后根据石油地质方面的资料,推断构造圈闭的含油气可能性,为钻探提供井位。 地震剖面上波的对比及其原则 波的对比:利用反射波的一些特征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称为波的对比。 对比原则: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界面或薄层组的反射波在相邻地震道上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地震剖面上识别反射波的标志 振幅显著增强; 波形相似; 同相性; 时差变化规律 了解地震反射标准层的地质规律 (1)海相灰质岩地层由于其沉积条件稳定,表现出最好的地震反射标准层。 (2) 深水湖相薄层灰质岩地层组合,由于其岩性往往是由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泥岩、油页岩、白云岩、泥灰岩及薄层灰岩的互层组成,因而也能形成良好的地震反射。 (3)不整合面是产生连续反射的又一地质因素。其原因是不整合面两侧岩性性质差别较大,可望形成明显的波阻抗界面,得到良好的反射。 (4)浅水湖相泥质岩为主夹砂层及沼泽相煤系地层在一定范围内亦能得到良好的反射。 (5)河流三角洲相的砂泥岩互层组合因沉积稳定性差,岩性变化大,其反射波波形不稳定,反射层较多,范围不大。 (6)氧化条件下的河流相沉积有反射,但其连续性差,且反射干涉较严重,变化大。 (7)盆地边界附近一般均为快速的砂砾岩沉积,一般无明显的反射同相轴,对比较为困难。 实际对比的方法 1.掌握地质规律、统观全局,做到心中有数。 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 3.重点对比标准层。 4.相位对比(强相位对比、多相位对比) 5.波组和波系对比。 6.沿测线闭合圈对比 7.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8.研究特殊波。 9.剖面间的对比。 反射标准层、波组、波系的概念 地震反射标准层: 具有较强振幅和较稳定波形的反射波(组)称为标准层或特征层,这些标准层往往在工区内皆可追踪对比 。 波组:是指比较靠近的若干个反射界面产生的反射波组,一般是由某一反射标准层及邻近的几个反射波组组成,能连续追踪,具有较稳定的波形特征,各波出现的次序和时间间隔都有一定的规律 波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波组所组成的反射波系列称为波系。 断层的地质特征,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标志,断层要素,落差、断距的概念 断层的地质特征: 地层错断、断层面两侧不同时代的地层相接触,并产生破碎带,沿断层面的岩性结构变化很大。 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标志: 反射波同相轴错断,但两侧波组关系稳定,波组特征清楚; 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化; 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 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的现象,异常波的出现 。 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升降盘及落差、断面倾角、断层形成时期、断距 落差:两盘的垂直深度差就是断层的落差 断距:同一反射层断面两侧断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断距 相干体技术 相干体技术是原来揭示地下异常体的方法相比,相干体技术更能清楚地识别断层和地层特征。相干体技术的特有算法是通过三维数据体来比较局部地震波形的相似性。相干值较低的点与地质不连续性如断层和地层、特殊岩性体边界密切相关。对相干数据体作水平或沿层切片图,可揭示断层、岩性体边缘、不整合等地质现象,为油藏描述提供了识别油藏特征的有利证据。其实质是计算相邻道地震波形的相似系数,再求取反映道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 地震相干体的目的、地质意义及相干数据体的地质解释。 特殊地质现象的种类 (1)不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面是由地壳的升降运动产生的沉积间断引起的。它与油气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此外,查明不整合现象对研究沉积历史有重要的意义。不整合可以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 (2)超覆、退覆和尖灭 超覆和退覆一般发育于盆地边缘和斜坡带。超覆是水进时新地层依次超越老地层,沉积范围扩大所造成的;退覆则是在水退时新地层的沉积范围依次缩小而形成的。尖灭是指岩层的厚度往某一方向逐渐变薄以致消失。一般可分为岩性尖灭,超覆尖灭,退覆尖灭,不整合尖灭等。 (3)逆牵引 地质上的逆牵引现象一般发育在古隆起周围大型断层的下降盘。 (4)古潜山 古潜山是指不整合面以下的古地形高。在重、磁、电等普通物探资料上表现为明显的异常。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圈闭,如我国的华北油田就是以古潜山为主体的油气藏。 (5)碳酸岩盐礁块和底辟构造 海相碳酸岩盐中的礁块是油气储集的主要场所,可形成礁块油田。盐丘或泥丘底辟是一种重要的储油构造,它可以与围岩形成地层圈闭油气藏。 水平切片的概念及水平切片的特点 水平切片是三维数据体的等时面,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质界面的水平切面,也称地质露头图,即反映不同地层在同一时间的出露情况。水平切片是三维地震特有的显示资料。 特点:(1)地震水平切片上波峰和波谷“同相轴”的显示宽度是地层倾角和地层界面的反射波频率的综合反映。 不同时刻的水平切片上同一层位界面反射波的“同相轴”沿着地层倾斜方向移动 (2)水平切片能直接,准确地反映出正(负)向构造的高(低)点位置及其变化。 (3)断层在水平切片上特征明显 断层在水平切片上的基本特征。 (1)同相轴中断、错开是断层最明显的标志; (2)同相轴错开,但不是明显中断 (3)振幅发生突变,即在水平切片上同相轴的宽度发生突变 (4)同相轴突然拐弯; (5)相邻两组同相轴走向不一致。 构造图的分类、规格、要求 构造图的分类: 等t0图:等t0图可由时间剖面的数据直接绘制出,在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反映构造的基本形态,其偏移也小,当地下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时,时间构造图上反映的构造形态与真实的构造形态差别较大。 等深度构造图:深度构造图对地下构造形态的反映精度则取决于时深转换过程中速度参数的选择及地震剖面的质量。 构造图规格及要求: 图名、比例尺、图例、说明、制图单位、时间等要求齐全; 图的四角经纬度、井位、主要地物要注明; 测线号,测线端点、交点,转折点的桩号要全,新老测线应区别开,测线上的数据点应按要求注记齐全,换算层的数据用括号括起来; 断点位置及升降盘方向,断点落差,尖灭,超覆点的位置应标注齐全; 等值线要求每隔五根加粗一条,做到醒目明了 断点平面组合的原则,构造图的地质解释 断点平面组合的原则: 同一断层,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点性质,落差及断层面产状应该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断层,其所断开的地质层位应该相同或沿某一方向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断层沿走向方向各区段的断距相近或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断块内地层的产状变化应有一定的规律; 区域大断裂其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 构造图的地质解释:构造图的解释就是把平面构造图上的断层的性质、产状,等值线展布,高、低点位置,构造类型及其它地质现象等描述成实际的地质术语的过程 。 构造图解释的主要内容; (1)构造图上等时(深)线的延伸方向就是地下地层界面的走向,垂直走向的方向即为界面的倾向; (2)时间构造图上等时线的法线方向代表了界面的真倾向,等值线间相对的疏密程度标志着界面倾角的大小,相邻等值线距密反映界面倾角大,间距稀则说明倾角小; (3)倾没的背(向)斜表现为环状圈闭的等值线; (4)背斜构造的等值线值小居中,向斜构造等值线值大居中,最外一根等值线圈出构造的圈闭面积; (5)三面下倾一面敞开的等值线是鼻状构造的反映; (6)单斜表现为一系列近于平行的等值线; (7)构造等值线不连续的地方是断层的反映; (8)从构造等值线间的关系和断层两盘的断距等可以来讨论断层的性质。 (9)由落差和断距可以得出断层面的倾角; (11)上下盘断层线间出现空白的为正断层,出现等值线重叠的为逆断层。 (12)构造图上如出现两组以上不同方向的断层时,可以根据断层的切割关系判断断层形成的先后次序,继而探讨构造发育史。从切割的关系来看,被切割的断层为老断层,受较大断层控制的小断层往往为晚期新断层。 (13)如有多层构造图时,可以用多层构造图的闭合来判断地层间的关系 含油气盆地的“四史”研究 地层情况—盆地埋藏史分析; 沉积情况—盆地沉积充填史分析; 构造情况—构造发育史分析; 烃类情况—油气生成聚集史分析 地震地层学基本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 地震地层学是根据地震剖面总的地震特征来划分沉积层序,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进一步预测沉积盆地的有利油气聚集带。简言之,是一门利用地震资料来研究地层和沉积相的地学分支学科。它是地球物理学与地层学概念、地震技术与沉积理论结合的新范畴。 地震地层学主要研究内容: (1)划分地震层序,进行地震层序分析,建立区域地层轮廓; (2)地震层序的地震相分析; (3)地震相的沉积相解释; (4)沉积盆地分析 在地层分析和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重塑盆地的构造史,沉积史和埋藏史,预测有利的生储油相带,并可帮助圈定特殊岩性体所形成的圈闭; (5)探索地震地层学的新方法; 地震层序、地震相、地震相分析的概念 地震层序: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的层序就称为地震层序。 地震相:指有一定分布空间的三维地震单元,它是特定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其所包含的地震参数如反射结构、振幅、连续性、频率和层速度等与相邻单元不同。 地震相分析:是地震地层学的核心,研究地震相的目的在于分析层序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重塑盆地的沉积史,构造史,预测生储油相带及地层、岩性圈闭。 常用的地震相参数的分类 在地震相分析中,最常用的地震相参数包括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几何形态,地震反射的物理参数如连续性、振幅、频率、层速度等, 平面组合关系。
本文档为【[文档]地震勘探原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381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6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8-10
浏览量: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