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举报
开通vip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宏观研讨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黄 达 宏观经济问题是国家经济生活中总量方面的问题 , 诸如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人的总量 , 全社会商品 、 服务的供与求 , 劳动力的供与求 、 货币的供与求 、 预算的收与支 、 结余或赤字 的总量 , 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率 、 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率 、 工资率和就业率 、 利息率和汇率 的总量比率 。 这些总量和比率 , 在均衡与失衡 、 协调与失调 、 相容与排斥等相关形态的运动 过程中 , 按照怎样的规律趋向或背离均衡点 , 构成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 其中 ,...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宏观研讨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黄 达 宏观经济问题是国家经济生活中总量方面的问题 , 诸如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人的总量 , 全社会商品 、 服务的供与求 , 劳动力的供与求 、 货币的供与求 、 预算的收与支 、 结余或赤字 的总量 , 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率 、 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率 、 工资率和就业率 、 利息率和汇率 的总量比率 。 这些总量和比率 , 在均衡与失衡 、 协调与失调 、 相容与排斥等相关形态的运动 过程中 , 按照怎样的规律趋向或背离均衡点 , 构成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 其中 , 矛盾的焦点最终集中在全社会商品与服务的供给与需求 , 即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 的对比关系上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对价格水平的升降有决定性的作用 , 对经济增长和就 业水平能否取得较为良好的状态也有关键意义 。 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中 , 一方偏多或偏少 , 都是不均衡 。 偏多偏少无疑是相比较而言 的 , 此方偏多必然与彼方偏少相对应 , 反之亦然 。 但仅观察相对的是多是少难以对经济有一 个全面的认识 。 比如 , 年和 年 , 产品销售困难 , 是供过于求 。 即相对于求来说 , 供 偏多 相对于供来说 , 则求偏小 。 但这两年 的增长率明显低于 年以前 年的平均 值 , 而 增长较快的以前那些年份却是供不应求 。 所以 , 对于 、 这两年 , 与其 说是供给偏小 , 不如说是需求过小 而对以前那些年份的供不应求 , 与其说是供给偏小 , 不 如说是需求过旺 。 我们这些年实际碰到的问题基本上是这两种状况 一是供过于求对应着供 给已经处于受抑制的状态 , 在这种情况下 , 决策的方向当然不应该再抑制生产 , 减少供给 , 而 是增加需求 二是供不应求对应着经济已经处于较高速度的增长状态 , 瓶颈矛盾已经十分尖 锐 , 这时的决策不应该对已经相当热的经济再行加热 , 不应该不顾客观条件去增加供应 , 而 应该设法抑制需求 。 这两种情况虽然一属供过于求 , 一属供不应求 , 但决策所要调整的都应 在需求面 。 一般说来 , 短期的宏观调节主要是对需求面的调节 。 由于市场需求是由货币作为载体 、 作为担当者的需求 , 即有购买力的需求 , 所以调节需 求的焦点应该集中在对货币供给的调节上 。 这也是货币供给问题在宏观调控中占有突出重要 地位的缘由 。 一 、 市场供求与货币供给 既然货币是市场需求的载体 , 那么 , 粗略说来 , 货币供给多市场需求也多 , 货币供给少 市场需求也少 。 但是 , 仅靠这种粗略的理解 , 还是不能实施宏观指导的 要想通过调节货币 供给达到调控总需求的目标 , 还需进一步把握较为具体的规律 。 一般说来 ,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这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 但又绝非必然存在等比关 系 。 货币供给增加的幅度相当大而社会总需求依然增长乏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 如 年和 , 年的两次 “ 启动 ” 就是例证 至于对货币供给加以控制而需求依然旺盛的情况也不罕见 。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要贯彻适度紧缩意向的短暂期间 。 如果从较长期间看 , 改革开放以来 , 货 币供给增长的幅度明显大于总需求的增长幅度 。 一 这六年间 ,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 年平均递增率 为 为 现金为 。 而相应期间的总需求 , 以 替代 , 按可比价格计年递增 , ‘ 按现行价格计也不过是 。 这说明 , 长期趋向也非 等比关系 。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这两者之间的复杂相关关系 , 取决于诸多因素 。 从货币供给的角 度看 , 可以归结为如下的规律 货币供给必然要划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要用于现实购买 , 形成考察期间的市场需求 一部分则面对流通而不流通 , 即不用于当前的购买 , 因而形不成 考察期间的市场需求 。 原来预定要用于现实购买的 , 由于种种原因可能转化为不动用的 货币 同样 , 原来不准备动用的货币而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转化为用于现实的购买 。 也正是 由于这样的特点 , 所以可能有增大了的货币供给 , 但货币持有者不用以购买 , 从而社会需求 依然疲软 也可能货币供给虽未增加但不动用的货币拿出来购买 , 导至社会需求过旺趋势抑 制不住的现象依然出现 。 对于货币供给的这种特点我们似了解又似不 了解 。 我们通常用 “ 笼子里的两只老虎 ” 来 形容居民手中 “ 沉淀的 ” 现金和在银行中的居民储蓄 。 所谓在 “ 笼子里 ” , 是说它们没有用来 购买 所谓 “ 老虎” 是说它们一旦大量投入购买 , 后果不堪设想 。 以 年为例 , 年底社会 商品库存总额为 亿元 , 而同期的储蓄总额为 亿元 , 现金发行量为 亿元 。 一旦老虎真的出笼 , 无疑会把库存彻底吃光 。 这时用关在笼子里和跑出笼子外来形容货币供 给两种状态的转化 , 应该说表明人们懂得两种状态的区分和转化的可能性 。 但另外的一些说 法又表明人们不懂这个道理 。 比如有一种最流行的观点 , 认为应该把死钱变活钱 。 即现金存 在箱子底是死钱 , 拿出来投资 , 是死钱变活钱 银行储蓄是死钱 , 拿出来投资 , 也是死钱变 活钱 。 钱这样用活了 , 利己又利国 。 的确 , 从微观角度看这个道理是可以成立的 但从宏观 角度看 , 就未必如此了 。 如果当时的市场是处于稳定状态 , 那么钱 “ 死 ” 在那里正是保证总 供求协调的条件 要是把它变活 , 也就是把它从笼子里放出来 , 则会成为动摇稳定的老虎 。 货币供给的部分活 、 部分死 , 其道理不难说清 。 但由于它们相互转化 , 而且这种转化一 般不受行政命令的干预 , 所以在动态过程中如何调节总量以使活的部分形成恰如其分的社会 需求 , 则是很难把握的事情 。 难而又无法绕路走 , 即不能撇开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 。 出路只有一条 , 这就是努力把 握货币供给规律 。 然而 , 我们往往却把问题想简单了 。 有一个颇为根深蒂固的看法 , 即认为 根据货币需求确定货币供应量 , 就可以使货币供给不多也不少 , 从而市场总供求也就可以相 互协调 。 如果我们有可能把一切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完全估计到 , 比如上面说的货币 “ 死 ”、 “ 活 ” 也可估计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之内 , 这当然是正确的 。 但到 目前为止 , 世界上没有任 何一个国家能进行这样精确的计算 。 我们通常讲的货币需求理论及据以确立的需求函数 , 只是说明货币需求与极少几个最有 决定意义的 自变量 , 处于怎样的相关关系之中 。 根据这种类似的函数式是无法进行计量的 。 过 去 , 曾经试图直接用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进行计算 , 但未取得成果 。 年代中期 , 一些 同志提出了一个货币需求公式 , 即用经济增长率加物价预期上涨率 , 来说明货币供给增长率 的界限 。 原意本是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思路 。 既然是简单思路 , 也就决定它只应在思考中作 · · 为参考而不能直接据以决策 。 可是 , 现在这个公式不仅流传很广 , 而且往往成为形势分析和 决策判断中具有确定性数量界限的标准 。 比如 , 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 增长率加物价指数 上升之和 , 即据以判断货币供给过多 。 对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供需量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作 如此粗略的判断 , 显然不切实际 , 也很难提高宏观决策的水平 。 二 、 钞票的发行并不是货币供给的全部 为了对调节社会总需求焦点的货币供给做出正确的决策 , 需要澄清有关货币供给的某些 模糊观念 。 其中 , 首先是货币的范围问题 。 几十年来 , 决策层一直认为货币就是钞票 —我们习惯称之为现金 , 现金就是货币 。 在 经济学界中也不乏这样的认识 。 作为购买力的承担者 , 作为社会需求的承担者 , 这无疑是现 金具备的职能 。 然而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 , 不只是在市场经济 , 就是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中 , 除去现金之外 , 也还有其他具备这样的职能的货币形态 。 比如企事业单位和军政部 门 , 可以根据活期存款签发支票和各种结算凭证 , 无需动用一张钞票就可购人各种办公用品 、 机器设备 、 建筑材料 、 原材料和燃料辅料 , 就可付清各种水电邮运等费用 , 因而这种支票和 结算凭证也是购买力和是社会需求的承担者 。 现今流行的各种银行卡 , 也是不需动用现钞即 可用于购买和支付的工具 。 市场经济越发展 , 对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需求越是由银行存款来 体现 消费资料需求的体现以现金为主 , 但也有越来越大的部分与现金无涉 。 所以 , 考察总 需求只考察现金而不考察立可用于购买的存款 , 不可能得出全面的概念 。 应该说 , 这本不是 什么理论问题 ,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 人们却往往把货币简单地等同于钞票 , 而忽视了仍 可用于购买手段的银行存款 。 世界 上通行的货币范围口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的口径 , 即 “ 货币 ” 是指现金 包 括钞票和硬辅币 加活期存款 。 各国相应的统计口径则大多以 标示 。 在银行存款中除活期 存款外 , 还有定期存款 、 外币存款等等 。 它们大多不准许签发支票 , 即不能立即用于购买 , 所 以不计入 。 但定期存款到期可转为活期存款或现钞 外币存款可通过兑换变成本国货币存 款 , 等等 。 即通过必要手续 , 它们可以转为 。 不是 , 又可转为 , 国际货币基金称之 为 “ 准货币 ” 。 把准货币与 加在一起 , 通常以 标示 。 此外还有 、 等更大的货币 口径 。 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又按这样的 口径公布统计数字 , 统计局也在使用货币供给概念 。 但 我们的官方文件中却仍然只有 “ 货币发行 ” 也即现钞发行的概念 , 而无货币供给的概念 。 这 种观念显然是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 、 新形势的 。 年 , 在广州召开的一次金融学会上 , 金融界和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已经取得共识 , 即 不能把货币范围只限制在钞票上 。 但直到今天问题仍未解决 , 很多人在分析货币问题时 , 眼 睛盯着的仍然只是现金 。 这个观念不转变 , 是不利于经济的宏观分析和宏观指导的 。 以近些年的情况为例 , 年执行的是 “ 软着陆 ” 的宏观政策 , 即对 年开始的扩张 进程 , 特别是针对 年底的信贷失控 , 稍加控制 、 两年说是要控制 , 实际执行 的仍是扩张的方针 。 可是就现金发行来看 , 年有个极其突出的高峰 —一年之间增长了。 年 , 增长率已回落到 写 , 似乎 “ 软着陆 ” 有了成效 而 、 两年 的增长水平还低于 年 , 似乎执行的并非是继续扩张政策 。 这就很容易使 自己失去了对几 年连续执行扩张政策的警觉 。 如果事先对货币形势的认识一致 , 警觉意识较强 , 年矛盾 的爆发可能不会那么强烈 。 年夏秋之后开始大力紧缩 , 但现金发行却继续猛增 , 一年间 · 又增了 。 只就现金来分析 , 紧缩力度不够是 自然的结论 。 于是 年继续强力紧缩 , 现金增发量的确是大大降低了 , 即当年只增加了 。 但随后两年经济持续在低谷徘徊却说 明紧缩力度的掌握又超过了降温的需要 。 因而 年底和 年 , 为了 “ 启动 ” 经济 , 实 际上又开始了宏观扩张的过程 。 但现金增长不多 , 似乎 “ 启动 ” 的力度并不超限 。 然而 年现金大增发是否 已蕴育于 “ 启动 ” 之中 , 这还有待再作观察 。 经验说明 , 单纯以现金状况 为据 , 很难作出正确的宏观判断 。 当然 , 简单地把现金等同于货币的观念不符合现今生活实际 , 但绝不等于否认现金是货 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 , 如果单就现金数量分析货币形势和宏观形 势 , 容易得出不确当的判断 , 绝不是否认在宏观分析中考察现金动态的必要性 。 现钞发行变 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 , 但解释这个信号的意义 , 绝不是只靠它本身的数量变化以及与国 民经济一些主要指标的对比变化 , 那还需借诸更详细的分析 。 三 、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应以银行信贷活动为基础 与货币范围问题同时存在的还有一个货币供给形成的机制问题 。 如果货币就是指钞票 , 那么钞票首先是印制 , 而印制之后如何按照一定的规律投放到货 币流通渠道 , 这一直是世界各国仍在探讨的大学问 。 至于在现金之外以各种银行存款形式存 在的货币 , 则不需要印制钞票的过程 , 但也有一个怎么 “ 创造 ” 出来的规矩 。 这就是货币 — 无论是存款形态的货币还是现钞金形态的货币 —的形成机制问题 。 问题的简捷回答是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供给完全是通过银行信贷的发放和回收进行 的 , 或者说 , 货币供给的机制是奠基在信贷活动的基础之上 。 形成机制的运作过程可以这样 概括说明 在现实生活中 , 银行每发放一笔贷款都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 , 而每回收一笔贷 款则都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 。 诸多银行亿万笔贷款放放收收的过程 , 也同时意味着货币供 给在亿万个点上的增增减减 。 亿万点上增减的集合 , 在一个确定的时点上便形成货币供给总 量 与前一个指定的时点比 , 则有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加或减少之别 。 稍具体地说 , 比如为了收购农产品 , 银行要贷款给收购部门 。 对贷款的一部分 , 收购部 门可能要求提供现钞 , 这样由贷款而引出现钞向流通中的投放 不要现钞的另一部分 , 则记 人收购部门的存款帐户 , 可据以开出支票用于收购 。 再如贷款给工商企业用以收购工业品或 购人原材料等 , 由于这种交易多用支票结算 , 所以贷款主要反映为借款单位存款的增加 。 当 借款单位向供货单位付款时 , 则前者存款减少后者存款增加 , 存款总额不变 。 但由于发放工 资等用途 , 存款的洲都分总会通过提现而使存款减少和现钞投放增加 如把现钞存入银行 , 则 现钞投放减少和银行存款增加 。 在类似的变化中 , 现钞和存款的对 比可变而对两者之合却毫 无影响 。 所以总起来说就有这样一个规律 贷款的发放造成同等金额的货币供给 , 其中部分 为存款 、 部分为现钞 。 也就是说 , 增加的存款与投放的现钞之和恒等于贷款额 。 相反的过程 也是一样 。 用现钞还贷款 , 现钞流回银行 , 贷款相应减少 用存款归还贷款 , 则存款减少与 贷款增加的金额也相等 。 于是又有减少的存款与流回银行的现钞之和恒等于贷款减少额 。 就 每一笔贷款 、 存款与现钞看的信贷活动来说是这样 , 就所有信贷活动的集合来说也是这样 。 既然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如上所述 , 那么要调节货币供给 , 就必须通过调节信贷来进行 。 但要现实地 、 具体地解决对货币供给的调控问题 , 还要弄清通过信贷能对货币供给调节到怎 样的程度 , 以及通过怎样的途径调节信贷从而调节货币供给 。 · · 不少人提出 , 只要严格控制住信贷规模 , 就可以顺利达到对货币供给总额的预定控制目 标 。 这样的思路从逻辑上说是无可厚非的 , 但实践已经反复告诉人们 , 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 首先 , 现在已不复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 。 在大一统体制下 , 信贷总额的控制是直接的 、 有 效的 。 因为那时实际上只有一家银行 , 而且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管理 , 可以保证信贷规模的控 制很少受到冲击 。 而现在的银行已是由众多银行所构成的体系 , 虽说主体是国有的专业银行 , 但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 市场规律已在起作用 , 国家的银行也有 日益增大的本身利益考虑 , 而 且还受到地方的和客观经济进程多方面的压力 。 纵然对国家专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还可控制住 , 但有很多其他金融机构 , 控制它们的信贷规模要困难得多 。 所以 , 突破规模控制的力量 日益 增强 , 因而全社会信贷规模是否能真正控制得住 , 已经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了 。 其次 , 控制信贷规模充其量只能控制住货币供给的总额 。 如前所述 , 货币供给是由两个 部分构成的 作为现实市场需求的承担者 , 其额度大体相当于 的统计口径 另一部分则是 笼中 “ 老虎 ” , 在考察期间不形成现实的市场需求 。 假设这两者的比例固定 , 那么控制住总额 即可控制住现实的市场需求规模 , 而这对宏观调控来说是有最直接意义的 。 问题是 比例并不 固定 , 而且多变 。 例如 一 这七年间 , 占 的百分比分别为 、 、 、 、 、 和 。 这种变化似有下降趋势却又很难说是必然的 , 如 年即有所 回升 。 况且 , 比例的大小更非决策者意志所能左右 。 比如 年 年的 “ 启动 ” , 曾想通 过增加货币供给加大需求以推动经济尽快走出低谷 , 但 占 的比例却明显偏小 。 即货币 供给增加了 , 市场需求并未相应扩大 。 所以 , 单单依靠控制信贷规模来调节社会需求 , 其作 用是间接的 , 而且相当不充分 。 最后 , 用控制信贷规模控制现金发行量有很大的相对性 。 本文开始就曾经指出过 , 贷款 可能引出现钞 , 也可能增加存款 。 这说明在信贷的现实运动中 , 现金可以转为存款 , 存款也 可转化为现金 。 关于现金与存款这两者之间的转化 , 过去在计划体制下有 “ 现金管理 ” 制度 , 它规定在怎样情况下可以要求用现钞贷款 , 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从存款中提取现钞 。 只要符 合使用现金的规定 , 银行就得支付现钞 。 因此 , 现钞发行的具体数量是很难精确掌握的 同 样信贷规模的增减变化也不存在精确的比例对应关系 。 改革开放以来 , 虽然 “ 现金管理 ” 并 未取消 , 但由于市场机制的发展 , 用现金的自由度也在加大 。 因而现金发行对信贷规模的比 例有明显的增大 , 但比值各年仍变化不定 。 通过以上的说明 ,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调节货币供给应从调节信贷人手 但单纯着眼于信贷规模控制 , 对调节贷币供给既不充分 , 又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方向不协调 货币供求的调节 , 在于市场需求的形成 , 因此通过信贷调节货币供给不只 在于总额 , 更重要的还在于那种能形成当前社会需求的量 , 对此 , 规模控制的作用并不直接 企图用信贷规模来实现具体的现钞发行目标更无实际操作意义 。 总之 , 不是说 “ 规模 ” 控制根本无用 , 而是说对它的作用不可估计过高 , 不能认为只有 它才能够及时保证实现我们在调节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方面的所有期望 。 况且 , 规模控制是 直接行政性的控制 , 把它作为唯一的方法也是与市场取向的改革不相符合的 。 四 、 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中的财政问题 关于货币供给与财政的关系 , 较之它与信贷的关系 , 在人们的印象中恐怕要深刻得多 。 比 如 , 赤字一定引起钞票发行 , 或赤字必定要靠发票子来弥补这类的道理 , 在人们的头脑中好 · · 像是无需论证的常识 。 其实 , 这个论断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是真的 。 比如 , 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宋 、 元以及明 初 , 那时的纸币发行基本是这个情况 在建国前的革命根据地内 , 实际上不存在银行货币信 用 , 钞票的发行也可以说完全服从于这一规律 在建国之初 , 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 , 赤字与 发行的因果关系也仍然比较直接 。 至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 甚至包括过去的集中计划体 制下 , 这种赤字与现钞发行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已不复存在了 。 例如 , 我国从 一 这 年间 , 钞票增加发行的年份共有 年 , 其中与财政结余对应的是 年 , 与财政赤字对应 的是 年 。 如果说有赤字要发票子 , 结余似应票子回笼 , 但结余的这 年说明并非如此 。 至 于钞票增发与赤字对应的 年中 , 两者数字的差距大于一倍乃至几倍的有 年 , 较为接近 的也不过四五年 。 当然也有可见的联系 , 如赤字较大的 一 、 、 、 、 、 等年份 , 钞票发行的增长也较猛 , 但也同样看不出数量上的直接决定关系 。 问题在于 , 现代经济生活中必然存在的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 , 财政 状况对货币供给的作用也完全是通过这个机制实现的 。 所以 , 不结合这个机制 , 不结合信贷 的情况 , 就弄不清它们之间联系的特点 。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 赤字的弥补 , 主要是两个途径 一是用发行债券的方法 一是直接 向中央银行借款 , 我们习惯叫财政透支或财政借款 。 至于借外债 包括在国外发行债券 弥 补赤字也是通行的方法 。 不过为了简化 , 抽象这一部分也不会影响对问题的分析 。 用发行债券的方法弥补赤字 , 通常认为 , 对现钞发行量无影响 。 这个论断有些道理 , 但 不确切 。 如据以推导出对市场协调无影响 , 那就成问题 。 这是因为 , 购买债券的有个人 , 有 企事业单位 。 个人买债券或用现金 , 或用银行储蓄 企事业单位购买通常是用存款 。 销售了 债券 , 国库存款相应增加 而国库存款通过各项支出将会形成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手持现金 、 居民储蓄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 。 可用图示如下 居民手持现金 居民储蓄 企事业存款 财财政收人 ,, 国国库存款增加加 居民手持现金 企事业持有的现金 居民储蓄 企事业存款 销售债券的收人通常是全部支出的 , 所以上图左方总金额与右方总金额相等 。 如用最大 统计口径 , 那就是货币供给总额不变 。 但左方总额中的 现钞加可开具支票的存款 与右 方总额中的 却并不必然相等 。 通常是右方的 大于左方的 。 最典型的就是用储蓄买 债券 。 储蓄大多是暂不动用的 , 假如这部分金额为 , 财政支用之后 , 相当部分会形成企事业 要动用的存款和现钞 , 而通过发放工资等形式再转到居民手中的现钞只能是原来购买债券金 额的一部分 而这一部分又会大部支用 , 余下的才储蓄起来 。 即再储蓄的金额只是 中 “ 部 分的部分 ” 。 右方 大于左方的 , 意味着加大了市场需求 。 所以货币供给总额虽然未变 , 但对市场供求均衡的影响却变了 。 这就是用债券弥补赤字对货币流通状况的效应 。 至于左方 的现金量与右方的现金量也同样不存在必然相等的关系 。 但只要注意到了 的变化 , 现金作 为 的一部分 , 其数量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并不一定有关键意义 。 简言之 , 用发行债券办法 弥补赤字 , 这个过程本身只是对货币供给总额无影响 , 而总额中的现金部分则可能变化 , 它 使 增大 , 因而增加当期的市场需求 。 通过直接向银行透支的办法弥补赤字 , 通常认为 , 那必定要靠发票子 , 而对这样的赤字 我们习惯称之为 “ 硬赤字 ” 。 财政向银行透支 , 银行帐户上的财政借款与国库存款等额增加 。 如增加的存款通过财政支出全部支用 , 则会相应形成现钞 、 居民储蓄和企事业存款三种形态 , 其合计与财政向银行借款的总金额相等 。 在这个财政行为中 , 原来并无货币供给 。 通过这个过程 , 有了货币供给 —现金 、 储蓄 与存款 。 这就意味着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大 , 的量也会增多 。 但很显然 , 在增大的货币供给 中 , 现钞只是一部分而非全部 , 所以 , 即使是硬赤字 , 也并非都是用现钞发行来弥补的 。 至 于当期市场需求 , 由于货币供给中 的增多而 自然要增大 。 需要说明一点 , 如果国家债券的发行事实是靠中央银行扩大贷款实现的 如中央银行收 购债券或发放以债券为抵押的贷款 , 等等 , 那么 , 形式是发行债券 , 实质上则等同于财政直 接向银行透支 。 但即使存在这种情况 , 无论是硬赤字还是大 口径赤字 , 与现钞发行的增加量 也无等额的必然联系 。 从上面的分析 , 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现金的增发量总会小于赤字金额 。 、 。 两年似可作为例证 。 但很多年份 , 特别是近些年来 , 现钞发行量均大大超过硬赤字 , 年 还超过了大 口径的赤字 。 问题在于 , 货币供给的增大不只与财政赤字有联系 , 而且与信贷扩 张有联系 即使没有财政赤字 , 信贷的扩张也会引起货币供给及其构成部分的现金的发行额 增多 。 如果看看近十年的统计数字 , 信贷资金总额年复一年的迅速增大 。 年的信贷增长 额比当年的硬赤字要大十多倍 。 在这种情况下 , 出现较大规模的现钞发行是不难解释的 。 此外 , 每年开始 , 都面对着流通中原来已经存在的货币供给 , 它的金额较之该年新增的 货币供给要大得多 。 只要客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的甚至突发性的变化 , 这个原有货币供给的 结构 —如 比 , 现金比 、 比 —必然会相应变化 。 如公众追逐现钞 , 就会使现 钞投放幅度有超常增加 。 年的情况似可作为例证 。 总之 , 赤字 , 不论是硬赤字 , 还是大 口径的赤字 , 与现金发行并无一对一增减的直接相 关关系 。 面对现代的经济机制 , 如下的提法较为确切 赤字的存在与货币供给状况的变化有 必然联系 , 但相关关系比较复杂 , 是不易用一句话概括的 。 如非要概括一下 , 至多可以归纳 为 就赤字本身来说 , 弥补方式不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有不同 但无论通过怎样方式 , 通 常总会使货币供给 —或总量 、 或结构 、 或兼两者 — 一 的状态有所变化 , 并从而使当期市场 需求有所增加 。 五 、 能否对现金发行规定一个最高限额 近年来 , 我们曾反复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现钞发行的决定权必须交给最有权威的部门 , 如 交给人大常委会 , 而不应像现在这样由人民银行被动发行 。 对此 , 我们不妨作些具体分析 。 先从现实生活看 , 现金的使用范围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向农 民收购农副产品 个人的收支领域 个体工商户及私人经营者的收支领域 现在大部分边境贸易 的结算 。 按照现实仍在执行的现金管理办法 , 银行能控制的只有国有经济和军 、 政机关及国 家事业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和数量 , 但也不像过去控制的那么严格 。 此外 , 银行可以进行的 工作 , 主要是 “ 信用回笼 ” , 其中主要是吸收储蓄 。 但储蓄的最后决定权不在银行方面 , 否则 , 银行主动权过大 , 容易搞成 “ 储蓄大战 ” , 导致金融混乱 。 在经济发展较稳的状况之下 , 现金的存存取取所形成的发行量即使时多时少 , 也无大影 响 。 问题在经济形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 , 银行本身往往左右不了发行数量 。 比如我国 年 那次大量提取银行储蓄存款风 , ’ 银行应该做的首先是保证现钞供给 。 不许提 , 或采取 “ 不办 公 ” 等办法变相不许提 , 都意味着银行的 “ 破产 ” 。 当在 , 在战时 , 这种措施可以采取 年 代大危机时有的西方国家也曾采取过命令银行停业几天的措施 。 但这均非银行本身所能决定 的 。 当然 , 银行应该分析情况 , 预先提出政策性建议 如果赋予中央银行调节利率的权力 本应赋予这样的权力 , 则可在这些方面采取措施等等 。 但对整个经济进程的走向 , 银行一 家是无能为力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假设说 , 钞票发行限额由人大常委会决定 要是把限额打得很宽松 , 平 时无甚意义 , 但到非常时期 , 纵或宽松的限额也不见得够用 要是把限额打得稍紧 , 正常的 现金需求波动也会引起对发行限额重新审定的要求 , 审议则会成为不胜其繁的事情 。 问题是 , 客户对现金的需求 当然是指合乎信贷规则和合乎类似现金管理这类规定的需求 , 必须立刻 满足 。 稍有迟延 , 就会导致社会心理的浮动而造成挤兑的风潮 , 本来不甚严重的问题也会酿 成严重的社会动荡 。 因此 , 这种限额要不要实质上没有什么意义 。 再看看有关这个问题的历史 。 关于钞票的发行 , 从二三百年前到本世纪初各国都在讨论 。 有些国家的立法部门规定钞票发行最高限额 有些国家则不规定最高限额而只规定对发行保 证的要求 。 英国 年比尔条例所作的规定最死 钞票发行视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而定 , 多一镑黄金储备就多发一镑钞票 , 减一镑黄金储备则必须回笼一镑钞票 , 在这方面无最高限 额 无黄金保证的发行定有最高限额 , 最初为 万镑 , 不得突破 。 然而 , 在危机将要 来临时 , 需要大量支付手段以结清连锁债务 , 而按照这种发行制度却是紧缩发行 , 从而成为 促使危机暴发和加剧危机的破坏因素 。 事实上在危机加剧的压力下 , 政府也不得不宣布条例 暂停执行 。 马克思在 《资本论 》第三卷第五篇中曾摘记了大量英国国会辩论这一问题的证词 , 并对这一僵死的制度表示 了否定看法 。 就最高限额来说 , 实际死守限额的 , 恐怕主要是英国 。 其他国家 , 有的限额规定本来不低并且一提再提 有的允许突破限额 , 但要征税 有的甚至 赋予发行银行有权在一定期限 , 如半年之内可以 自动增发 , 等等 。 总之 , 年代以后 , 钞票 发行问题已为货币供给的宏观调控问题所代替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 , 已 找不到还有章节专门讨论钞票发行限额和发行保证这样的问题了 。 六 、 财政与信贷的统筹考虑以及如何对待赤字问题 从上面讲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可以看出 , 要调节货币以实现从需求面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信贷和财政是两个相互紧密关联的环节 。 在西方国家 , 讲的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 在 我国过去讲的是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 最简单的关系是 如满足信贷需求将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多 , 财政不仅不应有赤字 , 而且 要有结余 , 以蕴蓄过多的货币供给 如财政有赤字 , 将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和结构的变化 , 信 贷总量增长额的安排就要相应地加以抑制 , 以不使货币供给过多等等 。 作为理想的宏观政策 设计 , 可以有西方经济学所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或此松彼紧 、 此紧彼松的搭配 , 或双松 、 双紧的搭配 。 但在现实生活中 , 客观条件并不允许人们对财政与信贷像摆积木那样任意组合 。 比如我们这些年的情况是 信贷有扩张政策与紧缩政策的交替 , 而与之同时 , 财政状况却很 难进行主动调节 。 因而 , 信贷扩张时 , 财政难以紧缩 , 信贷紧缩时 , 财政也难以扩张 。 反过 · · 来说 , 当财政的状况必将使货币供给增长的情况下 , 信贷不仅不能通过适当控制以缓解需求 过大的压力 , 而且通常也是在极大的压力下进一步扩张 。 因而如何协调财政与信贷 , 只能从 现实条件出发设计其对策 。 这些年的问题 , 主要在于把金融看成一个可以取之不竭的聚宝盆 。 比如 , 本来至少部分 要靠企业 自身积累的流动资金增补 , 但事实上却是 日益依靠贷款 。 再如 , 本来应当要 由所有 者或通过破产等途径弥补企业亏损 , 可是不少企业却是要与银行收不回来的呆滞贷款相对应 。 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 , 在银行信贷力量 已经不足的情况下 , 还是追求越来越大的投人 。 这种 对金融的过分依靠 , 就如同用一种带有非正常成分的营养剂来滋补机体一样 , 它不仅不能成 为机体活力的支撑点 , 却反而破坏了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 。 如果不能尽快扭转 , 那是不能保 证在经济还未得到必要发展之际即陷人泡沫经济覆辙的 。 这是一个大问题 , 还需继续研究 。 但 有一点需要指出 人们往往更多着眼于金融系统并企图从金融系统本身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 这种看法恐怕是找不到有效出路的 。 至于赤字 ,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直不存在必须用补偿性财政政策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 的矛盾 , 因而也没有论证打赤字的必要 。 我们是在供不应求的总背景下生活的 , 本来不应有 赤字 。 但事实上财政收支又平衡不 下来 , 不只有赤字 , 而且越来越大 。 最理想的是不仅没有 硬赤字 , 而且也没有大 口径的赤字 。 因为大 口径赤字 , 除去可以有利地利用外资解决的那一 部分外 , 前面曾经指出 , 对货币供给总会有影响 。 现在人们主要注意硬赤字 , 总想把它 “ 消 灭 ” 。 应该说 , 世界上很多赤字相当大的国家并不存在我们的这种硬赤字 。 比如扩大债券发行 即可得到弥补 。 今年债券发行遇到了困难 , 似乎这个办法行不通 。 其实 , 只要通过改进 , 不 断改革国家债券发行的办法 , 使债券市场 日益规范化 , 像我们这样规模的硬赤字不是不可成 为历史陈迹的 。 如果从另一角度看 , 我国的财政收支 占国民收人或国民生产总值的 比重越来越小 。 以 年为例 , 经常财政收人占国民收人 , 占 。 比例如此之低 , 在世界上 是少有的 。 加上大 口径赤字 , 所占比例也不过分别为 和 。 从这个角度看 , 赤 字甚至可以说是对财政占国民经济比重过小的一种 “ 抗争 , 一种反作用力 。 七 、 从宏观角度看储蓄 、 债券 、 股票等筹资方式 上面集中从货币供给谈了宏观调控 。 其实各种宏观问题的解释 , 也只有把握货币供给及 其所体现的社会需求这个关节点 , 才能说清楚 。 然而 , 现在的热门是筹集资金办公司 , 搞房 地产投资等等 。 于是 , 筹资问题在宏观调控中成了焦点 。 要想从宏观角度认清各种筹资手段 , 也必须从这点出发 。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 , 储蓄可以说是集聚资金的唯一手段 。 因而人们很容易这样理解 通 过储蓄把钱集中起来 , 然后用这些钱再去搞建设 。 其实 , 现实过程的时间顺序并不是这样的 。 设社会所可能提供的货币供给量为 。 供给出现在市场 , 要求社会需求 —作为购买力承担者的货币 —与之相对应 。 如果 一 , 则市场运转顺畅 、 平稳 。 假设货币供给不是 , 而 且 , 则供不应求 。 但劳动者如果把收人中的一部分 , 设其数量为 , 储蓄到银行 , 则供 求差额是 一 〔 〕一 、。 要是 一 , 则市场供求仍然是平衡的 。 进一步看 , 供给就其 自然属性分 , 一部分是供消费的 , 另一部分是供积累的 , 分别以 , 和 表示 , 。 需 求同样也是由不同部分构成 , 如体现消费需求的货币与体现积累需求的货币分别以 和 · · 表示 , 当总额为 时则 , 十 一 。 如果总额为 , 由于储蓄行为的主体基本是作为消 费者的个人 , 所以均衡的条件是 一 ‘ ’ 〔 一 十 一 一 或 就计划体制来说 , 在有储蓄的条件下 , 可有两极的选择 一极是供给结构不变 , 投向消 费者的货币可多于其当期需求 另一极是货币多投向积累行为 , 而供给结构可压消费品比例 , 增积累品比例 。 当然也可选两极之间的任一点 。 但不管如何 , 市场供给与货币供给的安排是 并列进行的 。 后者大于前者 , 均衡则是靠过程中货币供给的一部分逐步以储蓄形态处于不买 的状态而得到保证 。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 才有 “ 笼子中的老虎 ” 。 银行的同志是懂得这点的 , 但解释为 “ 储蓄的钱已经用 了 , 不能再用第二次 ” 。 其实不然 , 从宏观角度说 , 它的作用也就 在于 “ 不用 ” 。 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要复杂得多 。 在这种条件下 , 上述的过程是否 仍然是真的 比如 , 储蓄是商业性经营的诸多银行的资金来源 , 那不是应该说 , 不动的货币 又通过诸多商业银行使之动起来了么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 从总体上看 , 不论有如 何复杂的银行体系 , 上述的过程都是客观实在的本质联系 。 但要详细描述运行机制的具体运 作过程 , 那是教科书的任务 。 这里倒是可以谈谈人们通常对现代储蓄的误解 。 在金属货币流 通条件下 , 过程的确是这样 顾客用金币向银行储蓄 , 银行有了金币就可把其中的一部分贷 给需要的顾客 , 储蓄进来的金币由银行又付出了 , “ 不动的 ” 变成 “ 动的 ” 。 至于那时储蓄帐 户的金额只不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记载 。 现在 , 顾客在银行储蓄帐户上的存款意味着原来动 着的货币变成不动的 , 并从而作为 “ 准货币 ” 的一部分被包括在 口径的货币供给之中 。 至 于是否据以相应扩大了贷款 , 对储蓄金额之列入 均无影响 没有据以相应扩大贷款 , 是这 样的储蓄金额 据以相应扩大了贷款 , 也仍然是这样的储蓄金额 。 因为扩大贷款 , 不论其金 额多少 , 储蓄存款的金额是绝不会因之而减少一分一毫的 。 这时 , 贷款的意义 , 如同前面已 经指出的 , 是扩大货币供给 或是增加存款 , 或是增加钞票的发行 。 所以 , 吸收储蓄发放贷 款的过程不是让不动的钱动了 , 而是不动的钱依然不动 , 发生的变化只是创造了新的货币供 给 。 当然 , 其中大部分会是动的 , 同时又会有一部分形成新增的储蓄 。 如果说过去人们只关注储蓄 , 近些年来 , 则出现了很多新的兴奋点 , 如内部集资 、 发行 公司债券 、 发行股票等等 。 人们相当普遍地认为 , 这些都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手段 。 因 而 , 纷纷搞集资 、 办公司的风潮突起 , 似乎资金潜力无穷 。 对此 , 从宏观角度已多有讨论 。 有的银行工作者说 , 不论是内部集资 、 还是发行公司债 券 、 发行股票 , 都不过是银行储蓄的转移 原有的储蓄 , 部分被提走了 , 新的收入中本可储 蓄的部分不储蓄了 , 因而消弱了银行的力量 。 但也有持反对意见者反驳道 储蓄减少 了 , 但 集资的收入主要还是存在银行 , 即经营单位的存款增加了 , 所以银行资金来源总额没有减少 , 银行信贷力量并未削弱 。 这两种观点 , 表面看来好像颇有道理 , 其实 , 都是属似是而非的 。 只 要从宏观扩开眼界 , 从货币供给 、 从市场供求均衡的角度来看 , 问题并非如此 。 储蓄一般可 说是不动的钱 , 它只能计人 经营单位的存款则是要支用的钱 , 那是属于 的范围 。 所 以集资的过程基本是把只能计人 的货币供给变成了 , 从而即期市场需求加大 。 显然 , · · 对宏观均衡来说 , 这是有其客观界限的 。 转化的量超过这个界限 , 就会成为破坏市场均衡的 因素 。 很多人认为内部集资 、 发公司债券 、 办公司发股票 , 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 。 这是从 一个单位的角度 , 也即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所得出的判断 。 但如果用这种微观观点观察整体 , 认为这些集资方式可以解决整个国家资金的不足 , 那就错了 。 因为从宏观角度观察 , 当用这 些方法把货币集中在一起之际 , 社会实际资源不会有任何增加 , 增加的只是现实的购买力 。 也 许可以设想 , 在这部分现实购买力增加的同时 , 银行相应压缩贷款规模 , 减少货币供给总量 , 从而市场供求对比可以不变 。 但这样的假设至少在 目前是不成立的 。 在当前对银行信贷需求 绷得很紧的情况下 , 银行信贷实际很难压缩 —除非实行非常的紧缩政策 。 也许还可设想 , 从 动态角度考虑 , 储蓄集中于银行并由银行据以进行信贷资金分配 —通称间接融资 , 其资源 配置和运用的效率可能不如各基层经营单位 自己集资 —通称直接融资 。 当银行体制在改革 过程中还存在颇多矛盾的时候 , 这种推断也不是没有道理 。 但效率的发挥要有一个过程 。 从 结果上说 , 高效率的融资方式将会更多地增加供给 , 创造更多的资金 。 但在眼下 , 在过程的 始点 , 它们立 即发生的直接效果还是冲击总供求的均衡 。 所以 , 目前的集资热正是必须严肃 对待并加以必要控制的问题 。 同这里讨论的集资热相类似的另一个问题 , 是从 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的为解决国家资金 困难而出售国有资产的方案 。 比如把国有资产变成股份 , 在不影响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出 售一部分股份 , 将其中一部分集中起来用于重点基本建设投资 , 其余部份可由企业用于更新 改造和增补 自有资金等方面 。 这样的方案如果变成实践 , 的确非常理想 。 但是 , 现在的问题 是谁来买 一是外国资本来买 。 那么 , 外资愿意买的我们肯不肯卖 我们肯卖的外资愿不愿意买 即 肯卖又愿买的有多大比例 而且在 目前已有的外资向中国投资的方式和规模之下 , 其中有哪 些可转向用来购买方案中要出售的国有资产 在现有规模之外还有多大增加投资的积极性等 等 。 这需要专门讨论 , 恐怕至少不是无限的 。 如果主要靠中国人 自己来买 , 那么钱从何而来 。 储蓄余额 年底为 亿元 , 如 果动用一半购买国有资产就很可观 。 但问题是 , 用这么多的储蓄把国有资产买下 , 市场上立 即就会增加 千多亿元的购买力 , 那么市场均衡如何保证 或许还可对流通中的钞票打打算 盘 。 年底有 千多亿元钞票 , 即使把存在箱子底的一千亿元钞票拿出来购买国有资产 , 也 意味着多增加 千亿元需求 。 至于流通着的钞票各有其需要购买的对象 , 到底是哪种支出可 以压缩以用来购买国有资产呢 如果无可压缩 , 那也就无力进行这种购买 。 当然也可设想把 方案实现的时间拉长 , 如一年只出售 百亿元或更少一点的国有资产 。 如果是这样 , 每年增 加百亿元上下的市场需求 , 那对均衡的影响倒也不很大 。 但这样的方案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吸 引人的魅力了 。 恐怕方案设计者的初衷也不是这样 。 总之 , 不论什么样的集资方式 , 也不论什么样的解决全局资金短缺的方案 , 宏观分析所 要把握的核心就是总量界限 —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 比界限 , 货币供给增减以及有多大 部分形成现实市场需求的界限 , 等等 。 只要这个核心把握住了 , 任何令人扑朔迷离的现象均 不会把我们的思路导人歧途 , 并有可能作出正确 、 清醒的判断 。 责任编辑 邹国英
本文档为【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649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3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2-08-05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