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输液反应分析及预防

临床输液反应分析及预防

举报
开通vip

临床输液反应分析及预防 临 床 输 液 反 应 分 析 及 预 防 唐洪梅1, 汤雪英1, 郭雪霞2 (1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广州 510405; 2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 医院 广州 510405)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 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查阅 我院 1999~ 2003 年的护理部输液反应记录, 按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分 布、使用的输液及其构成比、输液反应联合用药情况、输液中加用药物 分为情况、输液中加用中成药制剂分类情况、药品、器具质量检查情况 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热原反应、过敏反应及局部反...

临床输液反应分析及预防
临 床 输 液 反 应 分 析 及 预 防 唐洪梅1, 汤雪英1, 郭雪霞2 (1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广州 510405; 2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 医院 广州 510405)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 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查阅 我院 1999~ 2003 年的护理部输液反应记录, 按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分 布、使用的输液及其构成比、输液反应联合用药情况、输液中加用药物 分为情况、输液中加用中成药制剂分类情况、药品、器具质量检查情况 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热原反应、过敏反应及局部反应都有发生, 以热原反应最为多见, 输液反应所用的大输液多为 5% 葡萄糖注射 液。联合用药以中成药制剂和抗菌素制剂发生输液反应最为多见。结 论 严格掌握输液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提高药品质量, 加强无菌 操作, 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是预防输液反应的关键。 关键词: 输液反应; 分析;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969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23765 (2005) 0220140203   输液反应是一组在输液过程中, 由非原发病变引起的全 身不良反应, 常为散发, 时有群体发生。由于输液反应为临床 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的各种非治疗效应, 因此属于医源性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寒颤、高热、末梢循环不良等, 严重者可 致脑水肿或脑疝, 危及生命。由于输液反应所涵指的临床反应 症状较多, 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也较多, 而这些因素如个体差 异等的变异性较大, 因此, 输液反应无可预见的规律性。由此 而导致的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利益, 特别是全国高等法院已于 2002 年 4 月 1 日实行了关于处置 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办法,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已 于 2002 年 9 月 1 日正式实施, 因此, 充分认知、分析临床输液 反应发生的原因, 多环节控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 对医护 人员避免此类医患纠纷是十分必要的。常见的输液反应有热 原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异物反应、水中毒综合征和空气 栓塞等。全身输液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处理不及时可加重病情 甚至危及生命。局部输液反应有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红肿和组 织坏死等, 一般较轻, 很少危及病人生命, 但依然会对病人造 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尤其是局部组织坏死。为了系统分析输液 反应发生原因, 寻找积极的预防措施, 现对我院近年来临床发 生的输液反应进行统计分类。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查阅我院 1999~ 2003 年的护理部输液反应 记录, 从中收集到 25 例完整记录。男 15 例, 女 10 例; 年龄 6 岁至 75 岁。 112 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分布 按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分布、使 用的输液及其构成比、输液反应联合用药情况、输液中加用药 物分类情况、输液中加用中成药制剂分类情况、药品、器具质 量检查情况等进行统计。 113 统计结果  (见表 1、2、3、4、5、6) 表 1 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分布 类型 症状 例数 构成比(% ) 热原反应 寒战、烦躁不安、畏寒、面色苍白、四肢冰冷, 继而高热, 面色潮红 19 76 过敏反应 低热、或伴寒战、麻疹、皮肤瘙痒 5 20 局部反应 局部静脉处有红、肿、痛, 静脉增厚并有压痛感 1 4 表 2 使用的输液及其构成比 输液品种 n 构成比 (% ) 5% 葡萄糖注射液 12 48 10% 葡萄糖注射液 7 28 019% 氯化钠注射液 3 12 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1 4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瑞科沙) 1 4 015% 甲硝唑注射液 1 4 表 3 输液反应联合用药情况 联合用药 n 构成比 (% ) 一种药物 15 60 二联用药 0 0 三联用药 5 20 ≥四联用药 2 8 表 4 输液中加用药物分类情况 输液中加入的药物种类 n 构成比 (% ) 中成药制剂 10 4314 抗生素 7 3014 能量制剂 2 816 心脑血管药物 2 816 其他 2 816 表 5 输液中加用中成药制剂分类情况 输液中加入的中成药制剂 n 构成比 (% ) 清开灵注射液 3 30 双黄连注射液 2 20 丹参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1 10 鱼腥草注射液 1 10 脉络宁注射液 1 10 参脉注射液 1 10 血栓通注射液 1 10 表 6 药品、器具质量检查情况 项目 检测数量 细菌内毒素阳性例数 构成比 (% ) 残液 23 5 2117 空白药液 72 0 0 空白器具 50 2 4 2 讨论 211 我院输液反应统计结果及原因分析 21111 我院输液反应中, 热原反应、过敏反应及局部反应都 有发生, 以热原反应最为多见, 以下依次为过敏反应和局部反 应。大多输液反应发生在输入 100mL 左右液体时, 即约输液 后 20m in。液体中含有致热原量 0106~ 1Λg·L - 1时, 即可产生 反应〔1〕, 发生反应的早晚, 视致热原进入体内的量、致热原性 质和病人个体耐受性而异。输液后很快出现的反应, 一般为药 ·041· 海峡药学 2005 年 第 17 卷 第 2 期 物过敏反应, 如青霉素类过敏呈闪电式反应。在输液开始后 20m in 出现反应, 其原因可能为药物变质或是液体内受细菌 或毒素污染所致; 输液 2~ 3h, 输入量约为 400~ 500mL 时出 现反应, 很可能为液体中含有一般性质的致热原; 输液 5~ 6h, 约输入 1000~ 2500mL 液体时出现反应, 很可能为输液时 间过长, 药物暴露过久, 反复加药引起〔1〕。通常, 过敏反应是由 于输液时加入的药物, 如中成药制剂、抗生素、生物制剂等引 赶起过敏。局部反应血栓性静脉炎发生者多为癌症患者, 由于 长期静脉反复穿刺, 静脉管增厚、硬化, 有红、肿、痛及压痛感, 出现静脉炎。 21112 发生输液反应所用的大输液多为 5% 葡萄糖注射液, 其它依次 10% 葡萄糖注射液, 019% 氯化钠注射液。由于近年 强化了 GM P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GPP (《医疗机构 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的实施力度, 因此经检验确定为大 输液质量不合理发生热原反应的已较少, 但仍不能忽视, 若在 贮存、搬运、使用中发生玻璃瓶碰撞出现细小裂纹, 或瓶盖松 动就会造成漏气而致微生物污染大输液, 故用药前一定仔细 检查, 发现输液瓶或瓶盖松动就会造成漏气而致微生物污染 大输液, 故用药前一定仔细检查, 发现输液瓶口松动, 瓶壁有 细微裂纹及澄明度不合格则不得使用。 21113 输液中所加药物, 以中成药制剂和抗菌素制剂发生输 液反应最为多见。在使用中成药制剂中, 以加入清开灵注射液 及双黄连注射液发生输液反应最为多见, 两者占了该项统计 的 50%。中草药针剂多为复方制剂, 成分复杂, 原药材质量及 制备工艺对成药质量影响很大, 来自不同厂家甚至不同批号 的药物间质量波动较大。研究表明, 药物配伍后输液中的微粒 数会增加, 尤其是加入中草药注射剂和粉针剂。许多中药注射 剂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文献报道中草药注 射液静脉输注引起的不良反应占 14%〔2〕。应选用葡萄糖注射 液混配稀释后静脉滴注, 不宜与生理盐水混配。原因是中草药 针剂其内含物质较为复杂, 多含大分子有机物, 与生理盐水配 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 含离子成分较 多的林格注射液等也可因与它药物混配而产生较多的不溶性 微粒, 从而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故临床需静脉滴注中草药 针剂时, 宜合理选择作为稀释剂的大容量注射剂。 21114 发生输液反应后, 均立即停药, 进行对症处理, 并对残 液、空白药液、空白器具进行热原检查, 残液热原阳性率为 2117% , 空白器具热耗阳性率为 4% , 空白药液未检出热原,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细菌内毒素不是引起输液反应的唯一原因。 21115 根据统计结果, 分析发生输液反应可能的原因有: ① 热原累加, 静脉给药时, 当进入体内的热原质细菌内毒素达到 一定量, 患者即发生热原反应。因此, 各国药典对细菌内毒素 的质控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均有严格的限量。目前, 临床静脉给药多种药多种 药物联合用药较多, 往往是各药检测合格, 但联合混溶于同一 输液瓶后则不合格。②微粒累加: 不溶性微粒经静脉输注人体 后, 由于其不能在体内代谢, 因而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微小 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 超出患者个体耐受的超量微粒还可引起过敏反应和热原样反 应。为控制输液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 各国药典对 100mL 以上的大容量注射剂中的微粒数均有严格的限量要求, 而对 小容量注射剂及粉针剂未做规定。③配液、输液环境也是一个 重要因素。目前, 临床配药间 (或治疗室) 均少有空气净化设 施, 多重配药受空气污染严重, 加之医院病房一般也没有空气 净化措施, 多数空气质量较差, 尘埃微粒较多, 而输液器上的 进气管使药液变成了一个空气滤洗通道, 输液管路上的终端 滤器作用差异较大, 有的几乎不起作用, 此外, 注射器和输液 器的质量、护理操作人员的安瓿开启、配加药液等损伤过程均 为不可忽视的因素。④输液器材质量、输液速度及输液气候与 环境、患者疾病、年龄、个体差异均有密切关系。老年患者、幼 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 细菌内毒素敏感性高, 输液反应发 生率比例偏高; 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因的差异、体内代谢酶及 免疫系统的差异, 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过敏体质患者药物不 良反应的发生率远高于常人, 且往往较严重。机体的吸收、分 布、代谢、排泄不平均可受到年龄、性别及病理生理状态的影 响, 因而造成对同一药物出现不同的反应。老人和儿童因其生 理状态与成人有别, 往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 用药时 应针对患者情况科学合理、慎重选用药品, 避免因不合理配伍 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12 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21211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输液疗法确有其它给药方 式所不可替代的优点, 但风险也相应增大, 临床许多疾病的治 疗也并非需要, 一般的发热、轻中度腹泻、轻中度感染可采用 口服给药或序惯疗法, 有水钠潴留、心功能不全者更宜谨慎。 21212 加强临床观察, 发现患者出现寒战、发绀、恶心等不适 时, 立即停止输液, 轻者可不需处理, 严重者可给予 011% 肾 上腺素 015~ 1mL , 或山茛菪碱注射液 1mL , 也可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地塞米松等静脉推注〔3〕。 21213 输液前认真检查。查看瓶签日期是否过期, 检查瓶盖 有无松动及缺损, 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变 色、沉淀、杂质及澄明度的改变。如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 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不得使用。注意配液方法, 注意药液的配制顺序、加药 方法, 尤其是注射用灭菌粉末应注意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 输液中; 从小壶加药时应避免并用药物在小壶中混合, 以免因 浓度较高发生反应; 配液应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污染, 液体中 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 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液体分 类输入, 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 注意配伍禁忌。 21214 在充分了解药物的基础上, 给出正确的剂量和给药方 法, 对易发生反应的药物要给出合适的滴注速度, 记录并严格 执行, 必要时由临床药师根据药动学参数进行计算和调整。在 输液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随时检查输液进行情况, 并告诉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出现药物反应时, 停止输液, 并根据不同的药物和临床反应做对症处理, 有时可 采用透析疗法以清除过量的药物。对于危重、体质虚弱、高敏 体质、老年患者, 即使输液质量合格, 临床输液正确无误, 仍应 注意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21215 加强医师、护士的无菌观念, 规范操作技术, 防止配药 注射器再污染。严禁配药注射器反复使用或抽药时手碰触针 拴。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坚持每月到全院各科室进行环境和物 ·141· Strait Pharm aceutical Journal V o l 17 N o. 2 2005 品的采样监测, 包括治疗室的空气、配药的注射器、治疗台的 台面、使用中的消毒液等。 21216 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 在巡 视时给病人做有关卫生知识宣教, 让病人愉快输液。有些病人 怕疼或者对输液不理解, 容易引起心理紧张, 而心理护理在门 诊往往被疏忽, 使病人引起神经性晕厥。输液结束 (如输注青 霉素)病人应观察一段时间后再离去; 对门诊输液病人进行健 康教育, 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输液前使病人了解输液是治病的 常用操作。 参考文献 〔1〕张宪安 1 实用药原学〔M 〕1 长沙: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 308 ~ 3701 〔2〕单结霞 1 中草药注射液输液反应原因分析〔J〕1 中国医院药学杂 志, 2003, 23 (10) : 6321 〔3〕叶芳 1 常见输液反应的预防〔J〕1 浙江预防医学, 2003, 15 (9) : 231 2 0 0 2 年~ 2 0 0 4 年调血脂药物应用分析 梁 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州 510180)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调血脂药物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对 2002 年~ 2004 年中消耗的调血脂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 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调血脂药物的年销售总金额 2003 年比 2002 年低, 而 2004 年又有回升, 呈上下波动状态, 用药金 额最大为辛伐他汀; 用药频度最高为辛伐他汀、绞股蓝总苷。 关键词: 调血脂药物;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72+ 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23765 (2005) 0220142202   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均为多发病, 脂质代谢紊乱所致 的高脂血症与其发生有着密切关系〔1〕。所以调血脂药物因其 调节血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重要 作用正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将通过统计分析本院 2002 年~ 2004 年调血脂药物的应用情况, 旨在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和 发展趋势,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1 资料来源 原始资料及数据来源于 2002 年~ 2004 年 我院西药库药品出库记录数据。 112 统计方法 统计 2002 年~ 2004 年各种调血脂药物的 用药金额与排序、用药频度与排序、以及日均费用等。 113 用药频度 (DDD s)约定日剂量 (DDD )是指为达到主要治 疗目的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 该值的确定, 本文以《中国 药典》(2000 年版) 及《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 规定的日剂量 为准, 天然调脂药的DDD 值结合临床用药习惯和药品说明书 而定。DDD s 值的计算: DDD s= 某药品的年消耗量ö该药的 DDD 值, 同一药物不同剂型因 DDD 值不同, 需分别计算 DDD s 后, 所得DDD s 相加, 即为该药的总DDD s。日均费用= 作者简介: 梁毅, 女 (1975—) , 大专。药师, 从事医院药物应用工作。联 系地址: Chenguangm ing@unicom gd. com. 某药品的消耗总金额ö该药品的DDD s。 2 结果与分析 211 2002 年~ 2004 年本院调血脂药物用药金额及排序 (见 表 1)。 表 1 2002 年~ 2004 年调血脂药物用药金额 (万元)及排序 药品 2002~ 2004 2002 2003 2004金额 排序 金额 排序 金额 排序 金额 排序 辛伐他汀 351187 1 123152 1 112190 1 115145 1 普伐他汀 135141 2 24122 8 41186 2 69133 2 非诺贝特 116199 3 44178 3 37103 3 35118 3 绞股蓝总苷112149 4 52165 2 32187 4 26196 6 角鲨烯 89173 5 39178 4 28198 6 20197 8 螺旋藻 83123 6 28186 5 27168 7 26170 7 氟伐他汀 79194 7 27155 6 18160 10 33179 4 阿托伐他汀 79161 8 17188 9 29178 5 31195 5 血脂康 61191 9 25122 7 20170 9 15198 9 脂必妥 8197 10 4161 10 2139 8 1196 11 阿西莫司 7161 11 — — — — 7161 10 多烯脂肪酸 4101 12 2163 11 0175 11 0163 12 羟乙茶碱氯 贝丁脂 0158 13 0158 12 — — — — 考来烯胺 01098 14 — — — — 01098 13 合 计 1132144 392129 353154 386160   由表 1 可见, 本院调血脂药物的用药金额 2003 年比 2002 年下降了 9188% , 而 2004 年比 2003 年又上涨了 9135% , 2004 年略低于 2003 年, 与下文表 2 所示 2003 年~ 2004 年调血脂药总DDD s 上下波动的情况基本符合。说明近 来患高脂血症的病人又有增多的趋势, 故调脂药物的使用有 所增加, 应加强对该类药物的供应与管理。表 1 中显示 3 年内 用药金额较大的调脂药物有: 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4 种他汀类药物, 占总金额 57112% ; 贝特类药物 一种为非诺贝特, 占 10133% ; 天然药物绞股蓝总苷、角鲨烯、 螺旋藻、血脂康 (中西结合)共占 30167%。可见他汀类与天然 药物的应用量相当大。 212 2002 年~ 2004 年本院调血脂药物的DDD s 及日均费用 (见表 2)。   DDD s 值表示使用频度, 其值越大, 反映临床上使用量越 大。由表 2 显示, 从 2002 年~ 2004 年 3 年间, 辛伐他汀与绞股 蓝总苷始终稳居DDD s 排序前 2 位, 占总DDD s42139% , 可见 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 非常受患者欢迎。非诺贝 特应用较稳定, 3 种都位于DDD s 排第四位。而角鲨烯也有很 大的市场占有率, 2002 年、2003 年占DDD s 排序第三位, 2004 年使用频度开始减少。除了辛伐他汀外, 其它他汀类调脂药物 的应用以普伐他汀最显著, 3 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4 年跃 至DDD s 第三位, 目前具有较的市场竞争力。 3 讨论 311 综上统计结果,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占本院调血脂药物中 较大席位, 且未来前景良好。该类药物于 1987 年问世, 是新一 代最有效的调血脂药。其为 HM G2CoA 还原酶抑制剂, 能够 降低血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2C)、甘油三 脂 (T G)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2C)。因而有防治动 脉粥样硬化 (A S) 的作用, 使对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一、二级 防治取得重要进展, 积极调脂治疗能防止或减少心、脑事件的 ·241· 海峡药学 2005 年 第 17 卷 第 2 期
本文档为【临床输液反应分析及预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4718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4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7-31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