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涉江采芙蓉》新解

《涉江采芙蓉》新解

举报
开通vip

《涉江采芙蓉》新解《涉江采芙蓉》新解 《涉江采芙蓉》最早见于《文选》,被列在《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六首。《玉台新咏》将其收录在枚乘名下,为枚乘《杂诗九首》中的第四首。这无疑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但关于它的作者、旨意等等尚存争议。清著名文学家陈沆说: “枚叔在梁忧吴也。”晚清经学家王闿运认为: “去吴游梁,追念故国。”朱自清先生直言此诗: “只是游子思家。”不少学者赞成这样的说法。当代学人木斋认为,这首诗当是曹植思念甄后写于长江北岸。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篇思妇怀念游子之作。可见这首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空间。 一、从《文选》选...

《涉江采芙蓉》新解
《涉江采芙蓉》新解 《涉江采芙蓉》最早见于《文选》,被列在《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六首。《玉台新咏》将其收录在枚乘名下,为枚乘《杂诗九首》中的第四首。这无疑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但关于它的作者、旨意等等尚存争议。清著名文学家陈沆说: “枚叔在梁忧吴也。”晚清经学家王闿运认为: “去吴游梁,追念故国。”朱自清先生直言此诗: “只是游子思家。”不少学者赞成这样的说法。当代学人木斋认为,这首诗当是曹植思念甄后写于长江北岸。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篇思妇怀念游子之作。可见这首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空间。 一、从《文选》选录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看《涉江采芙蓉》诗的风格特色 关于文选的选录标准,学界大致有两种声音。一为“沉思翰藻说”,一为“文质彬彬说”。“沉思翰藻说”依据的是《文选》序中“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郭绍虞、朱自清、曹道衡、沈玉成等皆信此说。“文质彬彬说”依据的是《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我们姑且先将两种说法综合起来看,即《文选》强调作品的文学性———辞藻美、构思深,且追求文风的雅正,要丽而不浮,典也不野。萧统“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自身既有文学造诣,兼有才气,他遍选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作品,删汰繁芜,编成《文选》三十卷。中有古诗一十九首归于《杂诗》名下。李善注曰: “五言,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虽然作者失落无考,但是我们根据萧统的编选标准可以得知,这是一首辞章雅、辞藻美、富有思想的作品。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第六》中评价古诗十九首“观其结体散 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对于古诗十九首“直而不野”的评价正与萧统的“典而不野”的选录标准吻合。詹锳先生在该句的笺注中说道: “刘勰所谓‘直而不野’是说《古诗十九首》虽然纯任自然,还是有一定的文采,并没有到‘质胜文则野’的程度。”《涉江采芙蓉》作为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自然带有同样属性。“婉转附物”是提到古诗十九首中采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六》中说: “比者,附也。”“婉转附物”是说委婉曲折地比附事物。所以在古诗十九首当中所提的名物,我们不能一概等闲视之。陆时雍《古诗镜·总论》道: “诗之妙在托,托则情性流而道不穷矣……夫所谓托者,正之不足而旁行之,直之不能而曲致之。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可见“婉转附物”的机妙所在。“怊怅切情”点出了《古诗十九首》的格调。《楚辞·七谏·谬谏》言“然怊怅而自悲”怊怅即惆怅。詹锳先生说: “切情谓深切地表达内心的感情。”可见,《涉江采芙蓉》诗中有惆怅的情绪,并且抒发了作者深切的感情。 二、从“芙蓉”意象看诗中人物之关系 无论是游子思乡,还是思妇怀远,事件中主人公游子和思妇的身份是毫无争议的。且无论是谁,他们的感情总是寄托在诗的物象中。胡寅《与李叔易书》引李仲蒙语曰: “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物象推知背后的人物。在《涉江采芙蓉》中,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芙蓉”物象。 芙蓉可分木芙蓉和水芙蓉,甚至还有一种断肠草,也被呼作芙蓉。水芙蓉就是我们俗语所称呼的荷花,荷生于水中。木芙蓉则为乔木,根植于土地。诗开篇即言“涉江采芙蓉”。《释名》释“江”道: “江, 公也,小水流入其中,公共也。”荷花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木芙蓉耐热耐旱,性喜近水,宜植池旁溪畔,自然也不长在江中。所以无论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主人公所涉的江决非芙蓉的生长地,芙蓉的生长地应是江的另一头,而且不能因为“兰泽多芳草”就限定芙蓉也在兰泽里。既然暂时无法断定江的那一头是水泽还是土地,我们就分开论之。 (一) 水芙蓉 水芙蓉即荷花,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尔雅》道: “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密,其花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荷,芙蕖。”郭璞注曰: “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它最早散见于诗经、楚辞———《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里唱: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经·陈风·泽陂》歌“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离骚》所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显然这里都是水芙蓉。“其茎茄,其叶蕸,其本密,其花菡萏,”《说文》云: “菡萏,花未发也,已发名芙蓉。”可知涉江要采的花已然开放,也可推知诗中事件发生时间是六至九月间。“其中的”郭璞注曰: “莲中子也”即莲子。“的中薏”郭璞注“中心苦。”所以,芙蓉、荷花、莲、芙蕖、菡萏种种别名,其实一也。后来更繁衍出水芝、六月春、水芸、红蕖、水华、荷华、溪客、碧环、玉环、鞭蓉、鞭蕖、水旦等别称。正是无情花常为有情人所利用———水芙蓉这些生物特征为文人所掌握,延伸出更多缠绵的情思———“莲子”意为“怜子”,“藕”可代称“我”,“莲心苦”乃是“怜心苦”。将之作为意象的诗词太多太多。稍举几例: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汉·乐府·《江南》)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晋·乐府·《青阳渡》)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梁·萧衍·《夏歌》)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元·元好问·《摸鱼儿》) 如若此处涉江而去摘采的芙蓉乃是水芙蓉,那么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与这些诗词应该相差不远,主人公跋涉江水而去采芙蓉,心中既怜且苦。 (二) 木芙蓉 木芙蓉又名木莲、拒霜花,花开深秋,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木芙蓉种植水边最相宜。文震亨于《长物志》曰: “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道: “木芙蓉以秋深开,水芙蓉既谢,花乃继之,至冬深而罢。虽岸生,亦喜临水,得水则容颜益媚。”所以芙蓉临江而生,主人公涉江去采摘也相当合理。在屈原《九歌·湘君》中也能见到木芙蓉的身影:“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在历代诗词中,不乏对木芙蓉的描写: 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唐·崔橹·《山路木芙蓉》)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唐·韩愈·《木芙蓉》) 溪边野芙蓉,花木相媚好。( 北宋·欧阳修·《芙蓉花二首》) 怜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 北宋·徐铉·《题殷舍人宅木芙蓉》) 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 南宋·周密·《南楼令》) 关于芙蓉花,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一位女子的丈夫出海身亡,但女子不信,天天在水边等丈夫回来。有一天她看见水里浮现丈夫的面孔,转脸一看是岸边的树,于是便把这棵树当作丈夫了。后来人们便把这棵树叫做“夫容”,结出来的花叫“夫容花”,后人为求文 美便叫做“芙蓉花”,传说虽不足作为信证,但“芙蓉”谐音“夫容”大有意思。文本不选择花的其他别名,单作“芙蓉”,想必有此深意。 (三) 草芙蓉 还有一种芙蓉属于草本植物类,诗中虽不常见,但也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冷斋夜话》引陶弘景《仙方注》曰: “断肠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相传神农食芙蓉花身亡,人们将之呼作“断肠草”。李白亦有诗云: “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 所以不管芙蓉为哪种,其令人“怜子”、令人“忆夫”、令人“肠断”,都是可解的。“涉江采芙蓉”决非无关紧要的记叙,表达的是女主人公如同黛玉葬花一般,内中的委婉心事,尽已表明。 三、从词句、语气的表达再证诗中人物之关系 《涉江采芙蓉》有“兰泽多芳草”诗句,屈原《离骚》有“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等句。王逸于《离骚序》中说: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诗歌素有香草美人的传统,芳草用以譬喻高贵的品格、美好的向往。《涉江采芙蓉》中的香草自然不是闲笔,此处赞美主人公情之忠贞。 紧接着,“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可见这里所描绘的人和涉江去采摘芙蓉的人物是合一的,是同一个人。再综合前面已证“采芙蓉”乃女子思念“夫容”、怜子而心苦,可以断定从“涉江采芙蓉”到“所思在远道”这几句当中的主人公乃是思妇。但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依然是思妇的行为。《文选》引郑玄毛诗笺曰: “回首曰顾。”《离骚》里也有“忽临睨夫旧乡”的句子。《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有《悲歌行》一首,直写游子不得归的悲哀: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清人张玉榖在《古诗赏 析》中更为之注解道: “惟其欲泣,所以悲歌; 惟不能归,所以远望。”这一回头的远望,成为一个永恒的悲凉的姿势。况且“长路漫浩浩”啊! 路程极长极广大———《文选》左思《吴都赋》中“廓广庭之漫漫”,李善为之注曰: “漫漫,长远貌。”《楚辞·怀沙》言: “浩浩沅湘”王逸注曰: “浩浩,广大貌也。”朱自清先生认为“长路漫浩浩”当是“长路漫漫浩浩”的省略,是既新颖又准确的见解。如果说女子涉江采荷是她情到浓时的情不自禁,那么游子还顾望乡更是他深沉无言的不由自主。因此“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当为游子情深回首之举。 这样一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就成为游子和思妇不约而同的心声。“同心”遥遥呼应着前面的“芳草”,率真而热烈地表达游子思妇忠贞的爱情。忧伤终老并不是一辈子不再相见,而是在这不相见的琐碎日子里“思君令人老”! 有趣的是在《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诗句中也提到主人公想借助薜荔和木芙蓉做媒人,然而两人不同心,请媒人又有什么用呢? 显见得此处采芙蓉与望故乡能够同心是多么可贵,然二人离居,又可悲可叹。所以无论是将此诗单纯理解为游子思乡,还是居者思念行者都是片面的。笔者以为这首诗应当是居者和行者“同心”唱和而出的感人相思。 相恋相思不相见的题材滥觞于《诗经》,诸如“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方知爱情是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再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同类题材作品,不难看出《涉江采芙蓉》的别致韵味。 朱自清先生认为《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思妇怀念远行丈夫的诗,这首诗中个别字句与《涉江采芙蓉》几乎重叠。“与君生别离”、“道路阻且长”、“游子不顾反”等都能在《涉江采芙蓉》中找到类似的句子———“同心而离居”、“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相形之下,《行行重行行》更像思妇的自我表白。《楚辞》曰: “悲莫悲兮生别离。”诗经曰: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此诗极言思念之情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将之“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来比“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前者怨而不怒,是长长的痴心的挂念,后者甜而怅惘,是缱绻悱恻的相思。几首同类题材的诗歌并无优劣之分,但每一首诗所表达的深情却需要我们仔细揣摩。 再看《迢迢牵牛星》,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写人间的离别之苦。马茂源《古诗十九首初探》说:“‘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织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状态,‘脉脉’是人的神情。词性不同,用法上极尽变化之能事。”比之《涉江采芙蓉》,自是另一副心肠。天上的神人承受着尘俗里的人间烟火,经历着凡人的感情。兼有“美人如花隔云端”的美感和“相思相见知何日”的哀愁。从写作手法来讲,《迢迢牵牛星》与《涉江采芙蓉》,一个委婉曲折,一个婉转譬喻,又兼直白强烈。 四、同类采摘遗赠诗歌之对比 自先秦到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静水流深,以其含蓄而隽永。《涉江采芙蓉》之要旨既已明朗,也有必要再继续探求它在诗歌发展史中的时空地位。 赠物以传情表意可以一直追溯至《诗经》、《楚辞》。如: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召南·草虫》)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邶风·静女》)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郑风·溱洧》)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小雅·采绿》)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九歌·湘君》)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九歌·湘夫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九歌·大司命》)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九歌·山鬼》) 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一草一木皆有神秘的力量。这是根植于先民心中巫文化的影响。诗经中所采摘或赠送的花草既包含香草,如勺药,也有普通野菜,如卷耳、蕨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小雅·我行其野》中女子被抛弃,采摘“恶草”———“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从这里开始已萌芽赠香草以托良愿,以恶草施加抱怨的独特抒情方式。到《楚辞》,香花与恶草截然分开,用以譬喻善与恶,忠贞与谗佞———王逸《离骚》序: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楚辞》里的香草不仅用于赠送,还用以装饰自身。 花香自身存在独特的含义。洪兴祖对“披疏麻兮瑶华”补充注解道: “此花香,服食可致长寿,故以为美,将以赠远。”花香的独特芬芳使人向善向美,有别于其他物象———除了采摘类遗赠,诗中也有别的赠物: 汉乐府中就有“何用问遗君? 双珠玳瑁簪”( 《有所思》) ; 古诗十九首中也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南齐僧人释宝月《行路难》中的思妇,则是“寄我匣中青铜镜,倩人为君除白发”……再往后追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三国·陆 凯《赠范晔》) 朝采同本芝,夕掇骈穗兰。( 西晋·嵇含《伉俪》)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宋·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梁·吴均《采莲》) 摘赠兰泽芳,欲表同心句。先将动旧情,恐君疑妾妒。( 梁·萧绎《半路溪》) 采摘遗赠在这一时段中已经成为人们钟爱的表达方式,并且有时敷衍成一个简短的采摘情节,与《诗经》、《楚辞》中单独地表采摘短语相比,更为丰富。《涉江采芙蓉》有人断定是汉时作品,从采摘诗源流发展情况看,这个观点是可信的。 《涉江采芙蓉》以其独特的章法,让游子与思妇对唱表白。遣词雅,造境美,无愧于萧统所言的“文质彬彬”。爱而不见的怊怅之情使人涕下,造句直而不野又令人满口生香,无愧于刘勰所说的“五言之冠冕”。
本文档为【《涉江采芙蓉》新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8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9-01-10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