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世纪文化

中世纪文化

举报
开通vip

中世纪文化中世纪文化 第二章 中世纪文化 第一节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基督教文化圈的重大文化成就,掌握十二世纪拉丁世界的文化复兴和拜占 庭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十二世纪文化复兴,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In the Middle Ages, Christianity was at the center of the medieval civilization, integrating Christian, Greco-Roman, and Germa...

中世纪文化
中世纪文化 第二章 中世纪文化 第一节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基督教文化圈的重大文化成就,掌握十二世纪拉丁世界的文化复兴和拜占 庭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十二世纪文化复兴,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In the Middle Ages, Christianity was at the center of the medieval civilization, integrating Christian, Greco-Roman, and Germanic traditions. In the circle of Christianity civilization , there came being to two culture areas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geographical, social and culture circumstances. Terms referring to this subject: Catholicism papacy pope the Roman Catholic the Eastern Orthodox scholasticism chivalry ( 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在中世纪时代,基督教会继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各地传播基督教,于是一个巨大的基 督教文化圈形成了,其范围囊括了现在的整个欧洲。同时,由于东西教会的彻底分裂,加之 拉丁基督教世界和拜占庭帝国所处的地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所以在基督教文化圈内 又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个文化区——拉丁基督教文化区和东正教文化区。 1、拉丁基督教文化 拉丁基督教文化的形成 中世纪西方文化是罗马天主教(Catholicism Civilization)、希腊 与罗马文化(Greco-Roman Civilization)和日耳曼文化(Germanic Civilization)相互冲突和 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范型。 西方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在所谓的“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即公元5—10世纪), 拉丁西方虽然出现了令人称道的“加洛林文化复兴(Carlovingian civilization revival)”,但其在文化上的落后状况并未有根本的改观。 在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拉丁西方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翻译运动。翻译运动有力地 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复兴。伴随着希腊和阿拉伯人的科学和哲学著作被大量译介到西方,在中 世纪盛期(the High Middle Ages),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也走向繁荣。 中世纪盛期西方文化的复兴还促进了西方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即大学教育机构的兴 起。 基督教与西方的日常文化生活 在西方中世纪早期动荡不宁的社会环境中,天主教继 续在各地传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中世纪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它不仅 主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控制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而且还左右着世俗的社会和政治生活。 中世纪西方是一个充满信仰的时代,大多数人都信奉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为了真正获 得上帝的拯救,人们虔诚地信奉上帝的教诲,遵从天主教所规定的“摩西十戒”。同时,人 们还应积极参加各种圣礼。 在中世纪西方,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也大多围绕着宗教节日而展开。在一年当中,天主教有众多的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有圣诞节、主显节、圣枝主日、复活节、圣灵降临节、耶稣升天节、圣母升天节、圣母诞生日。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礼拜圣徒的节日。 贵族骑士文化 不同的社会阶层各有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由此也就产生了风格各异的文化。骑士制度所特有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塑造了一种所谓的“骑士精神(chivalry)”。其核心就是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所以论者认为,骑士精神——这种封建贵族的生活方式是封建的、宗教的和宫廷的三种骑士精神的总和。 市民文化 中世纪西欧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其城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自由或自治。这种自由或自治城市的出现及其繁荣则导致了西欧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市民文化的出现,尽管它并不超脱于统一的西欧基督教文化之外。 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政治单位,西欧城市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 作为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中心,西欧城市还促进了西欧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西欧文化向世俗化方面的发展。 正如贵族骑士阶层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骑士文学一样,独特的城市生活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市民文学。 基督教艺术 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以诉诸人们感官的方式传达着基督教的理念。不论是庄严耸立的教堂,还是纷繁各异的雕塑和壁画 ,肃穆凝重的音乐都传达着有关上帝的信息。概括起来说,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风格分为罗马式和哥特式(Gothic)两种。(具体情况,自学) 2、拜占庭—东正教文化 当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的浪潮中土崩瓦解并陷入所谓的“黑暗时代”的时候,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Byzantine Empire)则因成功地抵御住了蛮族的进攻而保持了社会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而拜占庭文化也伴随着东正教在东欧的传播而得以广布,从而形成了东正教(the Eastern Orthodox)文化区。 拜占庭文化的渊源与特征 自从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道扬镳之后,两者便开始走向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由于拜占庭(Byzantium)地处原罗马帝国东部的希腊语区,加上长期以来该地区东西方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相互融合,因而其文化渊源除了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之外,东方文化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因此,与拉丁西方文化传统相比,拜占庭文化有其独特的方面。概括起来说,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拜占庭帝国承袭了原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系统。 其次,拜占庭帝国有着浓厚的希腊文化传统。 再次,拜占庭文化的东方化亦十分明显。 第四,拜占庭文化深深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拜占庭文化发展的两次高峰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发展经历了两次高峰。其一是在查士丁尼时代,其二是在公元9世纪至11世纪。查士丁尼皇帝(Emperor Justinian)统治时期(527—565年),拜占庭帝国不仅经济繁荣、内政显赫,而且在学术和文化上也趋于高涨。也正是在该时期,拜占庭帝国内的各种文化因素才最终熔为一炉,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传统。在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成就集中体现在法典的编纂和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的建立上。 公元7、8世纪是拜占庭历史上的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也是学术文化上的暗淡期。然而自公元9世纪开始,拜占庭文化又重新走向复苏,并迅速达至繁荣,从而形成了拜占庭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正是在这个时期,拜占庭文化走向了成熟。 东正教传播及其东正教文化区的形成 野蛮、落后的斯拉夫人走向文明开化显然有基督教的一份功劳。在公元9—10世纪,斯拉夫人陆续接受了基督教文明。具体说来,西斯拉夫人(即今日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人)与南斯拉夫人中的保加利亚和斯洛文尼亚人接受了罗马天主教,而东斯拉夫人与南斯拉夫人中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人则接受了东正教。 【课后思考】 1、 十二世纪文化复兴的特点。 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 【教学目的】了解阿拉伯文化的重大成就,掌握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 【教学重点】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Arab-Islamic culture circle in Arabia to us in detail. The Arab not only set up a grand empire across three continents, but also established the Islam. The Isiam assembled the essence of the Arabian culture, showing a colourful world for us. 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Arab Islam Muslem Alcoran 在中世纪早期,一个伟大的民族在阿拉伯半岛(Arabia)迅速崛起——那就是阿拉伯人。它不仅建立起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而且还创立了一种宗教——伊斯兰教(Islam),并将之传播于帝国以至世界各地,伊斯兰教也由此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同时,阿拉伯人广采博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一、伊兰教的诞生(略) 二、阿拉伯文化 1、 阿拉伯文化的启蒙时代 四大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是阿拉伯文化的启蒙时代。 在政治体制上,他们仿效拜占庭帝国建立起世袭的君主专制政体(absolute monarchy)。 在建筑艺术上,他们以各被征服地区的建筑传统为基础,初步创立出了别具一格的伊斯兰建筑样式。 在这个时期,阿拉伯人的各项学术文化活动业已肇始。与伊斯兰教的传播相关联,阿拉伯语言学和圣训学相继产生。与圣训学的出现相伴随,阿拉伯历史编纂也开始了。可以说,在一开始,编纂历史也就是编纂圣训。同时教义学的研究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在刚刚征服的土地上,阿拉伯人也展开了学习外国科学和哲学的活动。 伊斯兰教也大力提倡诗歌创作,但事实上,在一开始它似乎不利于阿拉伯诗歌的发展。直到倭马亚王朝时代,阿拉伯诗歌才重新走向繁荣。 虽然频繁的内外战争和动荡不宁社会环境妨碍了这一时期阿拉伯人的文化发展,但是它却在各个方面为阿拔斯王朝时代的文化繁盛打下了基础。 2、 阿拉伯文化的全盛时代 至阿拔斯王朝时代(公元750—1258年),由于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阿拉伯文化也进入了它的全盛时代。它一方面表现在各项学术文化活动走向鼎盛,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整个帝国的各地区的文化发展都蒸蒸日上。在这个时期,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三大文化中心:即巴格达、科尔多瓦和开罗文化中心。兹分别作以叙述。 巴格达文化中心 在帝国的前期,阿拔斯王朝所掀起的文化建设运动高潮迭起,哈里发(calif)则是这场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曼苏尔在位之时,就大力提倡医学和星占学的研究,鼓励各流派的哲学家进行争辩。拉希德在位之时,帝国达至鼎盛。他本人也以其远见卓识,提倡人们学习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从而造就了一大批醉心于研究和介绍外来文化的学者和翻译家。同时,他还建立了巴格达图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馆,以收藏搜获到的书籍。至麦蒙时代,阿拉伯学术与文化终于开放出了绚丽的花朵。 科尔多瓦文化中心 穆斯林(Muslem)西班牙的文化繁盛状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穆斯林西班牙的图书馆众多。虽然在纯语言学的研究方面,穆斯林西班牙不及东方的叙利亚,但是在文学方面却是成绩卓著。 在科学和哲学上,穆斯林西班牙的成就尤为突出。 穆斯林西班牙的建筑艺术也是别具特色,希腊—罗马式风格和阿拉伯风格相互融合,从而发展出具有当地独特风格的建筑艺术。 我们完全可以说,穆斯林西班牙在文化上的创造于许多方面毫不逊色于东方的阿拔斯王朝。 开罗文化中心 埃及这个文明古国在“法蒂玛哈里发王朝”时代重新焕发出了青春。在这个时期,不仅工商业步入高涨,而且文化也在11世纪走向繁荣。哈里发则是文化发展的扶持者。 统治者也极为重视图书馆的建设。 在这个时期,埃及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他们在医学(iatrology)、天文学 (astronomy)、数学(mathematics)、哲学(philosophy)、历史学(history)和文学(literature)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相对于阿拔斯和西班牙穆斯林王朝来说,埃及的文化成就稍显逊色,学者们在独创性的研究方面较为单薄。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的形成 伴随着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伊斯兰教也迅速传播开来。阿拉伯人中,凡是能够背诵《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教义的穆斯林,多数应召随军出征,从事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古兰经》(Alcoran)的教育。同时,大规模的阿拉伯人的移民活动也随之开始。 在大多数情况下,帝国被征服居民改信伊斯兰教是通过和平与自愿的方式。宗教上的征服要比军事上的征服更为艰难。虽然在扩张时代,已有许多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改信了伊斯兰教,但是直到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宗教征服活动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过,这也是阿拉伯帝国伊斯兰化的最后阶段。一个世纪后,亦即公元9世纪中叶,帝国境内的绝大部分居民都改信了伊斯兰教。当然,在帝国的某些地区,伊斯兰化一直持续到了12世纪,甚至更晚的时期。 与帝国的伊斯兰化相伴随的是帝国的阿拉伯化。与伊斯兰化相比,它所受到的阻力更大,进程也更为缓慢。因为被征服民族宁愿在政治上臣服征服者,在宗教上改信伊斯兰教,也不愿放弃本民族的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拉伯化也不断向纵深发展,其主要表现就是阿拉伯语逐渐成为各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语言。 伴随着帝国的“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的实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得以最终形成。在这个庞大的文化圈中,虽然生存着各种各样的民族,但是统一的标准语——阿拉伯语和共同的信仰——伊斯兰教就像两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从而其产生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的形成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文化的繁荣,而且还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地中海世界以至全球的政治和文化布局。其影响也极为深远。时至今日,在西亚和北非,仍然有20多个国家是讲阿拉伯语的伊斯兰国家。 3、 阿拉伯文化成就面面观 阿拉伯人是一个上学好进的民族。先知穆罕默德就鼓励人们追求学问,他讲道:“哲理是穆民失去的骆驼,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哪怕它远在中国。”此类的圣训甚多,如“求学要比礼拜更善”,“学者的墨汁等于殉道者的鲜血”,“守财者死,有学问者生”等等。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阿拉伯人在数个世纪里广采博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不断加以创造,从而使阿拉伯文化由简到繁,并蔚为大观。他们在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有关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学) 【思考与讨论】 1、 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是怎样形成的, 第三节 南亚印度文化圈 【教学目的】了解南亚印度文化圈的重大文化成就,掌握印度教的兴起和佛教的外传。 【教学重点】印度教的兴起及佛教的外传。 【教学时数】1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culture circle in India of south Asion to us. As we know, there was full of turbulence in Indian history in Middle Ages. Particularly Indians were suffered aggression from foreign nations. Against the circumstance, the intrinsic culture collided with the foreign religion and culture. So the Indian civilization takes on diversity. 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India Hinduism the caste system Buddhism 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印度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但印度文化的辐射力极强,其中,尤以东南亚诸国受其影响最深。 在中世纪时代,印度历史动荡多变,分多合少。尤其是外族势力不断侵入南亚次大陆,外来的宗教与文化也不断给其原有的文化形态带来极大的冲击,所以中世纪印度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色彩。 一、印度教(Hinduism)的兴起 印度教的兴起 在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时代,一度陷入低潮的婆罗门教重新得以复兴。不过,它不是对古代婆罗门教的简单重复,而是以其基本教义为基础,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的诸多思想,融合进了各种各样的民间信仰而形成的,所以它被称为新婆罗门教,亦即印度教。 在公元9世纪,吠檀多派大师商羯罗(约公元788—820年)为消除吠陀哲学的晦涩和矛盾之处,使之为一般民众所普遍接受和理解,而对吠檀多派作了新的阐释。他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只是一种“幻觉”,是不真实的,而个人的精神“我”与宇宙的精神“梵”则是同一“不二”的真实存在。他还主张简化印度教的朝拜仪式,清除其中的一些烦琐的、不必要的典礼。商羯罗的改革适应了日益变化着的社会形势的需要,应答了来自其它宗教派别的有力挑战,从而使新兴的婆罗门教建立在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印度教也由此确立了它的基本形式。商羯罗不仅自己穿梭于南亚次大陆各地,宣传其学说,而且还鼓励其追随者四处传达他的教导,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印度教在各地的传播。 新兴的印度教既符合了上层社会的要求,又迎合了下层民众的心理,所以它一经复兴便得到迅速的传播。在其咄咄逼人的扩张气势之下,南亚次大陆的其它宗教纷纷趋于衰落或萎缩。自它兴起以至13世纪初期德里苏丹王朝的建立,印度教在南亚次大陆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所以学者们通常将该时期称为印度教文化的时代。其 复杂的信仰体系 印度教不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有唯一信奉的经典。除了古老的四部吠陀经典外,它还信奉种类繁多的“奥义书”、“往事书”、“法典”,以及两大史诗《摩 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印度教也不像基督教(Christianism)和伊斯兰教(Islam)那样,有公认的祖神。其神明体系是极为庞大的。据一些学者统计,印度教徒所信奉的神3.33亿个。但究竟有多少,恐怕连印度教人自己也搞不清楚。概而言之,他们所信奉的神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是“梵”。它是一个没有任何属性,没有任何形式,而又无所不在的“绝对实在”或“宇宙灵魂”。它超越于此岸与彼岸世界之上,但又主宰着它们。总之,“梵”就是隐藏于宇宙万物和神明世界幕后的操纵者。其二是“梵”的具体形态的显现者,即印度教中的梵天、湿婆、毗湿奴三大主神,及其他们的化身、配偶、子神、守护神。梵天是“创世主”。它既创造了美好的东西,也创造了恶的东西。其三是人格化的自然物。如太阳、月亮、大地、莲花、菩提树、牡牛、蛇、牛、猴等等都成为他们的崇拜的神灵。这一些神大多来自于民间,是最普通的神灵。这也是印度教得以广泛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度教的神可谓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因此,它既非多神教,亦非一神教,而是一种泛神教。但不同的印度教徒又往往信奉不同的神,于是其内部又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大体说来,印度教主要有四个派别:尸摩多派、湿婆派、毗湿奴派和坦陀罗派。 在宗教仪式上,印度教也是多种多样。印度教的仪式虽然已大大简化,但与其它宗教相比,其仪式仍然相当繁多。大体而言,其宗教仪式可分为公共和家庭两类。当然还有其它种类的仪式。 总之,印度教是一个复杂多样,包容性极广的宗教。它一方面要人们追求苦行,另一方面又要人们追求享乐;它一方面要求人们禁欲,另一方面则强调纵欲。但这一切却又互不矛盾。因为,它们最终融入印度教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中。 印度教与印度的社会和文化 印度教虽然缺少其它宗教那样严密的组织,但它却与印度社会有着深厚的关系。它为种姓制度的合理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种姓制度则成为其强大的后盾。可以说,种姓制度就是它的组织形式,两者相得益彰,从而维系着印度的社会与文化传统。 在中世纪,印度的种姓制度(caste system)更加复杂化。婆罗门和刹帝利依然保持着他们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吠舍已专门指从事商业的居民,而首陀罗专门指从事农业的依附农民。在四种姓之外,还形成了一个按行业组成的各种集团,即提。 提内部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相互隔离。由于手工业分工的不断加剧,各种提的数目也急剧增加。印度社会就是一个由无数种姓所组成的世界。从政治和经济制度、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哲学与伦理道德以至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方面都无不受到它的影响。正是由于它与印度教密切相连,所以它得以延续数千年而不朽。它既是印度文明在不断的外族入侵的情况下得以保持其独特性并延续下来的主要原因,也是印度在未来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印度教在其兴盛之时还逐渐独占了印度的教育。学校大都附属于印度教的寺庙。由于其寺庙几乎遍及每一个大的村落,所以印度教的学校也相当普遍。作为高级学问的学院则是由王室和大贵族等通过捐赠而建立起来。这些正规的教育机构主要以传授神学及其相关的知识 为主。 印度教的出现还导致了各种哲学派别间的争论。发源于公元初的印度教哲学的六大派,在该时期的辩论极为活跃,其中吠檀多派的影响最大。它围绕着梵(宇宙精神)与我(个人灵魂)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形成了诸多不同的流派。其中较重要的有商羯罗提出的“不二论”,罗摩奴提出的“殊胜不二论”。此外,还有“二论”、“二不二论”、“纯粹不二论”。数论派也受吠檀多派哲学影响,强调神我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走向二元论。胜论派则与正理派结合,日益走向神秘主义。哲学派别间的争论有力地促进了印度哲学的发展。 印度的艺术亦附属于宗教,从而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印度教的艺术也有其鲜明的特点,正如论者所言,“这种艺术的基本特质中有一些内容,与西方宗教上极端拘谨的概念大相径庭——它的形式华而不实,它的极端耽于声色,它的鲜明的实体感的存在,以及它习以为常不害羞地关切性爱。”确实,综观印度教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极为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律动感和极强的色彩刺激感;其二,对性力(尤其是女性)的过分渲染。 二、佛教(Buddhism)在印度的衰落及其外传 佛教在印度的由盛而衰 在笈多王朝时代,印度教虽然已兴起,但佛教在印度仍然相当兴盛。笈多王朝和戒日王朝时代,是印度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在文学、艺术、建筑,还是在哲学和科学方面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笈多王朝也因此而被学者们看作是印度文化史上的“古典时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印度文化逐渐走向成熟和定型,从而都奠定了日后印度文化传统的基调。 伴随着印度教的兴起和急剧传播,佛教也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而进入所谓的密教时期,或金刚乘阶段。公元8—9世纪后,印度佛教便日趋衰落。其后,伴随着伊斯兰教在印度的大力扩张,佛教寺院多遭毁灭,佛教徒也四散,至13世纪初,它最终在印度慢慢地沉寂下去,直到19世纪末,印度佛教才重新走向复兴。 佛教的北传和南传 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就开始急剧向外传播。进入中世纪,当印度佛教走向衰落之时,它在东南亚却得到了迅速的传播。总的来看,佛教的外传大致分为两条路线:即北传和南传。(具体的传播情况,学生自学) 3、伊斯兰教对印度文化的影响 自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就传入印度的西北部和西部沿海,10世纪后,伴随着加兹尼和古尔王朝的入侵,伊斯兰教逐步向印度内地传播。德里苏丹王朝(公元1206—1526年)时期,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并在印度得到广泛传播。 古老的印度文化虽然极具亲和力,但由于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侵入印度的穆斯林在文化上并未被印度人同化。同时,作为征服者的穆斯林虽然在印度极力推行伊斯兰化,但也无法消除印度人的传统信仰,所以原有的印度文化得以继续存在与发展。其结果是:一方面,两种宗教的对立导致了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间尖锐的冲突,从而对当时及以后的印度社会以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文化在许多层面上发生了相 互的渗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这种文化融合的最显著的实例则是印度的穆斯林建筑艺术。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伊斯兰式与印度式发生融合,从而导致一种新型的建筑艺术的出现:印度——伊斯兰式。 由于改宗穆斯林的印度人大都属于低级种姓,所以他们在习俗上既采纳了伊斯兰教的仪式,也保持了印度的传统。上层的穆斯林在衣食以至风俗上也逐渐接受了当地的传统,而城镇中从事商业或手工业的阿拉伯或波斯人出身的穆斯林,在生活方式上的印度化则更深。同时,一些伊斯兰教的礼仪也渗入到了印度教的仪式中。 在学术上,穆斯林学者学习印度的哲学(Philosophy)、医术(leechcraft)和星占学(horoscopy)等,而印度教学者在天文(astronomy)、历法(Calend)、医学(iatrology)和化学(chemistry)等方面接受了穆斯林的研究成果。在语言上,一种融合波斯语、阿拉伯语、突厥语和梵文而成的新语言——乌尔语得到发展。在宗教上,也出现了相互的影响。如印度的伊斯兰派别苏菲派的神秘主义显然就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而印度教中的巴提克教派也曾吸收了苏菲派的教义。 但从总体来看,两种文化间的融合大多停留在表面上,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因宗教上的尖锐对立而无法实现,这也是导致以后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发生不断冲突的原因。虽然印度教传统文化在后来仍然成为印度文化的主流,但伊斯兰教对印度文化产生的影响至今犹存。 【思考与讨论】 1、 佛教的外传及其影响。 2、 印度教的教义及其历史影响。 第四节 中世纪东亚文化圈 【教学目的】了解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儒学向朝鲜和日本的传播。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o us the culture circle in eastern Asion. With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areas and nations going along, there came into being a large culture community. The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different culture identity walk up to farther amalgamation. 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Korea Japan Chinese characters Confucius 进入中世纪时代,各地区、国家或民族内部的文化在继续发展,同时,各地区、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因交通的日益发达、贸易交往的愈加繁盛、战争与殖民的加剧、各种宗教的急剧传播而步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各种宗教的传播给该时期不同地区的人类文化的进一步整合以极大的推动,而导致一个更为庞大的文化共同体——即文化圈的出现。而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各种族、各种文化在宗教的旗帜下走向进一步融合的产物,是人类文明与文化走向成熟的体现。我们将该时期的世界文化约略地划分为如下几个文化圈:东亚儒家文 化圈、南亚印度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各文化圈的兴起基本上奠定了日后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格局。 一、自汉唐至明清中国儒学的发展(略) 儒学在汉代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家的重要书籍成为经典;在唐代则完成了儒家经义的统一;至明清儒学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同时,先进的中国文化也有力地辐射到了其周边国家,尤其是发源于中国的儒学在秦汉之时传入周边的朝鲜(Korea)和日本(Japan),并逐渐成为这些国家的主流文化,于是一个以儒学为主导的东亚儒家文化圈由此形成。 二、儒家文化向周边的传播 儒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朝鲜半岛与中国自古有着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自秦汉始,中朝之间出现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儒家思想随同中国的文字典籍输入朝鲜半岛,对朝鲜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秦汉时期,汉字(Chinese characters)就开始广泛使用于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尤其是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汉文甚至流行于一般民众之中。随着汉字在三国的传播,中国儒学也传入朝鲜半岛。最先接受儒学的是高句丽,儒家思想成了高句丽统治者用来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当然,在三国时代,各国虽接受了儒家思想,但其本土的原始宗教仍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中占重要地位,儒学并未取得独尊的地位。 新罗统一朝鲜后,崇尚中国儒学,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与礼仪,使儒家思想与儒学教育制度在新罗得到进一步推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朝鲜封建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高丽王朝(935,1392)统治时期,虽然佛教在朝鲜半岛流行一时,但儒学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李氏朝鲜取代高丽之后,著名儒家学者郑道传、权近等人积极主张尊儒排佛,奠定了李氏朝鲜儒学繁荣的基础。 儒学在日本的传播 儒学最初是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5世纪初,百济儒学博士王仁到日本,把10卷《论语》和1卷《千字文》献给大和朝廷,这些书成了日本宫廷教育的教科书,王仁也成了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一般认为,这是儒学传入日本之始。6世纪时,百济五经博士段杨尔、汉高安茂、马丁安、王柳贵等人先继到日本,儒家五经由是在日本影响日增,儒学教育也由皇室扩及宫廷官吏。圣德太子时,以儒学运用于日本的政治改革,主要以五经等儒家思想为依据,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其中许多条款的语言甚至是直接从五经和《论语》中搬过去的。圣德太子还派人到中国留学,一些学者在中国居留长达二三十年之久,如高向玄理、僧旻等,他们回国后在大化革新中起了重要作用。 7世纪中叶的大化革新,仿效唐律唐制,强调儒家的德治教化,在日本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儒学作为日本国家的政治学说而确立起来,天智天皇建立了大学寮,包括首都大学和各省大学,以《易经》、《礼记》、《尚书》、《诗经》、《左传》、《春秋》等为教科书,使这些大学成为对国家官吏进行儒学教育的中心。至此,中国儒家关于上下之别、尊卑有序、君臣之义、父子之亲等政治伦理思想逐渐深入日本上层社会。然而,在江户时代之前的日本 社会,儒学只是统治阶级的学问,一般人不得随意讲说儒家经典,使得儒学未能在民间广泛传播,这就为佛教在民众中的流行开启了方便之门。平安时期(794—1192),儒学的传播受到了来自佛教的挑战,并且渐渐让位于佛教。 镰仓时代(1184—1333),新儒学——程朱理学传到了日本。这一时期,由于在日本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是禅宗佛教,儒学成了佛教的补充,从事儒学研究的人也大多是主张儒佛一致的僧人,他们以儒学为副业,把程朱理学介绍到了日本。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儒学的全盛时期,儒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发展了起来。首先使儒学脱离禅宗佛教而成为独立学派的人是藤原惺窝(1561—1619)。藤原惺窝不仅把儒学从禅宗寺院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开始了儒学日本化的历程。当时的幕府统治者德川家康以儒学作为其统治的思想文化工具,重用藤原惺窝和他的弟子林罗山(1583,1657),藤原惺窝曾给德川家康讲授《贞观政要》,而林罗山则直接参与幕府政事,“起朝仪,定律令,大府所颁文书,无不经其手者”,对幕府政治影响很大。德川家康起用儒家学者作为政治顾问,也就确立起了儒学的官学地位。林罗山虽承袭师业,但他排斥陆王学说,也不赞成程朱理学的理气并存二元论,而是主张理气合一、忠孝合一、神儒合一。他在促使儒学日本化与官学化方面继承了藤原惺窝的事业,进一步发展了日本朱子学。 藤原惺窝与林罗山的朱子学以京都为中心,被称为京师朱子学派。此外,山崎暗斋为代表的一派称海南朱子学派,贝原益轩一派则称海西朱子学派。日本朱子学派在促使儒学日本化方面的贡献,如果说藤原惺窝与林罗山在政治上实现了儒学的日本化,那么,山崎暗斋与贝原益轩则在道德与伦理方面实现了儒学的日本化。 在日本儒学中,随着中国阳明学的传入,也形成了日本阳明学派,其开创者是中江藤树。 日本朱子学派与阳明学派的争论,使得一些人对宋明儒学产生了怀疑甚至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试图从先秦儒家中寻求儒学的真谛,主张回复到周孔之道,因而形成了另一重要儒学派别――古学派。 【课后思考】 1、中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特点。 1、儒学在朝鲜和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
本文档为【中世纪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5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2-04
浏览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