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十回《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源流考(人大复印)

四十回《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源流考(人大复印)

举报
开通vip

四十回《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源流考(人大复印)四十回《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源流考 刘彦彦/龙珊 【专题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2 【复印期号】2010年12期 【原文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2010年4期第111,115页 【英文标题】The 40-Chapter San sui Pingyao zhuan: The Source and Evolution of the Fox Monster 【作者简介】刘彦彦,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

四十回《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源流考(人大复印)
四十回《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源流考 刘彦彦/龙珊 【专题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2 【复印期号】2010年12期 【原文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2010年4期第111,115页 【英文标题】The 40-Chapter San sui Pingyao zhuan: The Source and Evolution of the Fox Monster 【作者简介】刘彦彦,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龙珊,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刘彦彦,女,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要】 “狐妖”是四十回《三遂平妖传》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它不仅使《平妖传》确立了神魔 小说的性质,而且对于后世狐妖小说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狐妖故事在《平 妖传》中的演变和发展,采用了文献梳理、比较、考证的研究方法,结论认为冯梦龙从 《太平广记》中撷取了大量的素材以建构狐妖内容;“狐书”和“天狐”不仅使小说的 人物与情节有了施设,而且更增添了幻怪色彩;胡永儿与左瘸儿的形象塑造在重现“阿 紫原型”与“雄狐原型”的基础上也蕴含了明代民俗观念。《平妖传》狐妖故事的辑补 揭示了早期神魔长篇小说创作所遵循的时代积累型创作模式。 In order to inquire into the fox story in "Kill Monster Biography" the 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he literature was used to comb the comparison, the research technique and the conclusion thought of Feng - Menglong from“Tai Ping Guang Ji”to construct the fox content; not only“the fox book” and“the deity fox” causes the character and the plot, and has increased the imaginary strange color; Hu Yonger and Zuo Quer's image mold reproduct “A Zi prototype” and “male fox prototype” in the foundation has also contained the Ming Dynasty folk custom idea. That “Kill Monster Biography” the fox story edited makes up has promulgated the time accumulation creation pattern which the early godevil spirit novel creation followed. 【关 键 词】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Three Then kill Monster Biographies/the fox monster/original storyEEUU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0)04-0111-05 《三遂平妖传》是根据北宋庆历年间贝州王则起义这一历史事件编写的神魔小说。据宋末罗烨编 《醉翁谈录?小说开辟》就有“贝州王则”并且被列入“妖术”一类,可见在宋代流传的王则故事已 经具有了妖幻色彩。据《宋史》记载:常发动武装暴动的河北一带,因崇奉弥勒教,其民俗信仰妖幻 之术,当地人多传习《五龙》、《滴泪》法术相关的经书以及图谶诸术[1]。由于这件史实本身所具 备的神秘色彩,使得书会才人有了铺演发挥的余地,经过不同时期说话人或书会才人的增补改写、加 工整理,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容。 现今所见《平妖传》的最早刻本是明万历间刻本,共四卷二十回,署名“东原罗贯中编次,钱塘 王慎修校梓”。冯梦龙在此基础上又增补为四十回,名《新平妖传》,泰昌元年天许斋刊本为冯梦龙 增补之初刻原本。据天许斋刻本张无咎序所言:二十回旧刻本“首如暗中闻炮,突如其来;尾如饿时 嚼蜡,全无滋味;且张鸾、弹子和尚、胡永儿及任、吴、张等,后来全无施设;而圣姑姑竟不知何物, 突然而来,杳然而灭”[2](P141)。实际上在罗本二十回之前应该另有过渡之版本。四十回冯补本不仅增写了前十五回,而且增补了大量内容,明确地交代了小说中一些主要人物的来龙去脉,弥补了罗 本的缺陷,“始终结构,有原有委,备人鬼之态,兼真幻之长”,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增强了神 魔小说的特质。 一、《太平广记》与狐妖 对比罗本与冯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冯本将圣姑姑等一干妖人改编成了妖狐,兴妖作乱的狐精不 仅撺掇王则反抗朝廷,而且大肆施展妖术佑助王则与王师狡抗。罗本除第五回描写永儿嫁憨哥的赞词有以“妖狐拜月”语作比喻之外,其余全篇并无言狐妖之事,言“妖”旨在其党所持“术”之妖。古人将一切反常的事物和现象都称之为“妖”,因此违背正统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人和行为就称之为“妖人”和“妖术”。据王慎修本童昌祚《重刊平妖传引》云:“彼深山大泽,窟薮逋逃,若史迁所记亡命作奸之徒,靡?{理道,谙运命,宁无妄意占验,煽诱黔愚,谓《五龙》、《滴泪》之妖,或可载试,而若胜国之白莲,东京之风角,羸秦之狐鸣蛇泣,鱼帛牛书也者,将令触目涉耳,悚念警心,跃然其技术之奇„„”[2](P140)《五龙》、《滴泪》之术诙诡谲怪,这?与《醉翁谈录》将“贝州王则”列入“妖术”类别的原因是一致的,可见罗本基本上是遵循宋元话本的原貌进行加工整理的。因此可以说将“妖”坐实为狐妖,纯属冯梦龙特有的艺术构思和精彩创造。 冯梦龙在《平妖传》中所增补狐妖本事大都袭取自《太平广记》,将《玄中记》、《酉阳杂俎》、《朝野佥载》等书所议狐事尽数采入。冯梦龙曾熟读《太平广记》,他编撰过《太平广记钞》,序称“自少涉猎,辄喜其博奥„„芟繁就简„„定为八十卷”。《太平广记》卷四四七“狐神”条曰: 唐初已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出《朝野佥裁》)[3](P3658) 从这段文字可知唐代狐神崇拜流行于民间,因此《太平广记》卷四四七至卷四五五,记载了大量的狐妖故事。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曾把《太平广记》卷四五三《王生》改写为拟话本《小水湾天狐诒书》。他署名江南詹詹外史述的《情史》,书中所载狐事,亦多采《太平广记》。可以说冯梦龙独钟情于狐精,以为“妖幻从来莫过狐”,所以他把“平妖”之“妖”坐实为狐妖。更何况罗本已有“胡永儿”之名,正好充作狐妖之名——胡即狐也。冯梦龙将圣姑姑母子三人写成狐妖,而且又把妖党头目王则说成是“人中之狐”武则天后身,这样“狐中之人”圣姑姑和“人中之狐”王则的搭配更加增添了全书内容的妖气。 从狐妖系统来考察,圣姑姑、左瘸儿、胡媚儿三妖的形象,大量从《太平广记》中汲取素材。狐妖在唐代小说中有明显的道术化倾向,《太平广记》所载故事中许多狐妖乃精通道术法术的术狐,例如善变幻是狐妖最拿手的法术。《平妖传》中圣姑姑自言“我等身无道术,只是装点人形,幻惑愚众”,左瘸儿变幻人形时“头上顶了一片死人的天灵盖,对着明月不住地磕头”,即变成美男子。戴骷髅化人之说在《太平广记》卷四五一“僧晏通”中有具体描写,说妖狐“乃取髑髅安于其首,遂摇动之,倘振落者,即不再顾,因别选焉。不四五,遂得其一,岌然而缀。乃褰撷木叶草花,障蔽形体,随其顾盼,即成衣服。须臾,化作妇人,绰约而去”(出《集异记》);卷第四五四“刘元鼎”中写狐“必戴髑髅拜北斗,髑髅不坠,则化为人矣”(出《酉阳杂俎》)。 冯梦龙因袭唐代狐妖头戴骷髅化人术的说法,但在《平妖传》第三回中还增设了“拜月”的仪式,而且左瘸儿也被描写成头顶髑髅拜月,这大概同元明流行的设供焚香、拜月陈愿的民俗有关。《平妖传》特别点明狐拜月是在九月初八,值上弦月。钱钟书《管锥编》说: 唐时有一俗说,后世无传,余读唐诗得之。如张祐《中秋夜杭州玩月》:“鬼愁缘避照”,李颀《中秋对月》:“万怪想潜行”,方干《中秋月》:“当空鬼魅愁”,孙纬《中秋夜思郑延美》:“中秋中夜月,世说慴妖精”,释可朋《中秋月》:“迥野应无鬼魅形”,似月至中秋,功同古镜。然则妖狐拜月,多不在中秋之夕矣。[4] 民俗中有所谓镜子能照出妖精原形的说法,而中秋之月形同圆镜,所以唐时俗信妖鬼之物每于中秋之夕潜行避照。《平妖传》所写狐妖拜月当月亏之时,想必从此化来。 道行高深的狐妖“能逢僧作佛,遇道称仙,哄人礼拜供养”[5](P13)的说法,也是来自《太平广记》的诸多记载。唐代狐妖幻化成佛、菩萨等故事很多,戴孚《广异记》写老狐化弥勒佛、圣菩萨;《长孙甲》写万年狐化身文殊菩萨,乘五色云;《淠阳令》写天狐刘成化文殊菩萨坐狮子上;《唐参军》写千年狐赵门福化佛,乘五色云;《代州民》写老狐化菩萨,驭五色云。《平妖传》中老牝狐圣姑姑化普贤菩萨的描写在第七回、十二回、四十回均有。如第七回写其化相“只见东南方五色祥云一朵,冉冉而来。云中现一位菩萨,金珠璎珞,宝相庄严,端坐在一个白象身上”与唐人有关描写相似,承袭之痕迹俨然。 二、狐书与天狐 《平妖传》中三狐精通法术,属于术狐一系。狐离不开术,术离不开书,遂有“狐书”、“天书”出焉,其在《太平广记》所收录唐代狐妖故事中常见,乃是狐学习修炼法术的秘书。狐妖幻化人形、作祟惑人、与道士术士斗法都须借神术法力,千岁狐要想通天,更应掌握高超法术,总之狐种种作祟护身,“预知休咎”,祸福于人之术,均得之“狐书”。六朝时狐书为经史百家学问之书,到了唐代狐书明显转化成法术之书,因此学狐也随之变成了术狐,李剑国先生认为这是一个与道教影响密切相关的有趣变化[6](P126)。 在《太平广记》中“狐书”、“天书”,被描述为“点画甚异,似梵书而非梵字”(卷第四四九“林景玄”),“文字类梵书而莫究识”(卷四五三“王生”),这实际上是对梵文神秘化的描写,传入中国的梵文几乎都是佛经,西域僧人为了在中国传播佛教,常以稀奇古怪的夷狄之技吸引徒众,因此“类梵书”的东西实际就是天竺佛经的原型。 冯梦龙将“狐书”、“天书”的说法搬到了作品中,甚至成为小说衍生故事情节关键之关目。《平妖传》中杨巡检供奉的新疆哈密僧存留的梵字金经,圣姑姑因为识得梵字而被杨巡检一家视为活佛供养起来。圣姑姑自诩“任你龙章凤篆,贫道都知”(第七回),蛋子和尚盗得“白云洞天书”,虽然摹印了七十二地煞变化法术,但因“雷文云篆,半点不识”,只能寻觅圣姑姑加以辨识,显然这种狐识天书的观念是从《太平广记》狐门故事中脱化而来的。如果没有“白云洞天书”,妖党不可能团头聚面,也就无从修炼地煞神通,无从携法术辅助王则起义。可见围绕着“天书”不仅使各种人物的出场有了施设,而且使情节发展形成合乎情理的逻辑链条。 张无咎在序中不无感慨道:“余尤爱其以伪天书之诬,兆真天书之乱,妖由人兴,此等语大有关系。”[2](P142)“伪天书”是指宋真宗时,知枢密院士王钦若等摹写《大中祥符》三篇,诈称天书下降,以彰君权神授,上天佑德之应。这一史实被冯梦龙增补到小说中,并不无嘲讽地揭穿道:“天书左右是个名色。劣弟已摹仿老子道德经之意,胡诌三篇,不知可用得否,”[5](P115)这个虚假天书造成的闹剧预兆着真天书将酿造祸乱,但“天书”并非兵连祸结的根本,“妖由人兴”耐人寻味。“天书”本身并不妖且邪,冯梦龙在第十三回中有云“高明之人,借此法术,全身远害,做个仙家的津梁。入山采药,不怕虎狼,千里寻师,不费车马,也到是捷径”,“若生事害民,雷神不宥”。而实际上,妖党成员之蛋子和尚的法术,戏耍的对象是达官贵人,如游手好闲的善王太尉,被他抄化得三千贯铜钱,以法术都搬到天上去了,最终散给被知州积欠的官军;胡永儿也只是用法术来养家糊口,惩戒浮花浪蕊之徒;张鸾则见义勇为用法术救下遭屈含冤的卜吉。这与统治者欲借伪天书愚弄欺诈民众来比,“天书”并非妖术。而圣姑姑等最终挟术助王则起义,完全在于贝州知府张德的虐政直接导致王则军变,因此“妖由人兴”是发人深思的。这些都是冯梦龙围绕着“天书”引发出的新内容。 圣姑姑之所以识得天书缘由在于“这老狐精多曾与天狐往还,果然能辨识天书”。也就是说,圣姑姑虽然不是天狐,但能与天狐往来,可见其能“通天”,其名号中的“圣”字也暗示了它的不凡特质。圣姑姑修炼地煞神通,已精通法术,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到了天狐地位。据《广异记李氏》载,天狐神通广大,很难制伏,“符禁之术,无可奈何”,一般道士、术士及普通神鬼对付不了它。圣姑姑就无人能奈何得了,最终九天玄女用“天庭照妖镜”才将其降伏。 “天狐”的观念始见于东晋郭璞《玄中记》“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所以天狐又称通天狐,是狐神中最具法力者。唐代关于千岁狐、天狐的故事极多,牛肃《纪闻》之《郑宏之》、《袁嘉祚》,戴孚《广异记》之《长孙无忌》、《杨伯成》、《汧阳令》、《李氏》、《韦明府》、《唐参军》,薛渔思《河东记李自良》,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五《诺皋记下》“刘元鼎”条,裴铏《传奇姚坤》,无名氏《腾听异志录李令绪》(以上均见《太平广记》狐门所引),都是这类故事。如《广异记长孙无忌》载:作祟于长孙无忌家的天狐王八“力不能制”,“诏诸术士,前后数四,不能却”,家神也束手无策,刀剑不能伤其身——“此已通神,击之无益”,待崔参军飞符召来五岳神才降伏了它。另一位天狐吴南鹤,是被奉天帝之命伏妖的天仙制服的。作祟犯法的天狐被制伏后是不能被杀死的,仅受杖刑或被流放而已。如天狐王八受杖五百,崔参军说:“为天曹役使此辈,杀之不可。”吴南鹤只受杖一百,天仙也说:“天曹驱使此辈,不可杀之。”《纪闻叶法善》也有云“此天狐也。能与天通,斥之则已,杀之不可”;《郑宏之》有云“吾已千岁,能与天通。杀予不祥,舍我何害,”源于此观念,《平妖传》中的圣姑姑被降伏后,“天宫十万八千听差的天狐,齐来殿下叩头,都替圣 姑姑认罪求饶”,最终被罚在白云洞替白猿神看守天书,而她的一双儿女胡永儿与左瘸儿都在劫难逃被天雷震死。唐代流行天狐信仰,以后未在民间流行,但天狐及天狐观念却被冯梦龙所吸收,圣姑姑可说是明代最为突出的天狐形象。 三、胡媚儿与左瘸儿 冯梦龙集中概括了历代狐妖观念,尤其是唐人的狐妖观念来塑造圣姑姑母子三妖。胡永儿与左瘸儿,更是体现了狐妖的具体特性。据李剑国先生所言,从汉代开始出现狐为妖兽,“善蛊惑,使人迷惑失智”(郭璞《玄中记》)及六朝开始出现狐为魅兽“以淫媚人”(《虞初新志》卷一?陈鼎《烈狐传》)说法之后,妖和媚成为狐的两种特性[6](P59)。朱熹《诗集传》注《诗经卫风有狐》,说“狐者,妖媚之兽”,便是合而言之。全部狐妖故事大都在这两个字上生发,“妖”规定着狐的妖精本质,“媚”规定着狐的妖行特质,即性淫和魅惑。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学界根据系列狐妖故事的类型将狐妖角色概括为“阿紫原型”?,都是幻化成美女俊男,通过性蛊惑“使人迷惑失智”,达到性占有的目的。 《平妖传》中胡媚儿重现着阿紫原型,左瘸儿重现着雄狐原型。由于明代有所谓“狐千岁始与天通,不魅人矣”[7]的观念,所以在圣姑姑身上没有体现出这一特性。胡媚儿,狐媚也,其主要特征是“媚”,即以美色媚人。胡媚儿虽然面对诸多轻薄男子的调戏并不采取主动,但也不抗拒,眉来眼去,半推半就,极具挑逗性,以柔媚搧惑得贾道士、乜道士眼迷心荡,《平妖传》写道“一腔媚意三分笑,双眼迷魂两朵花。只道武陵花下侣,却忘身是道人家”。贾道士用尽心机没得手但却惦念不忘,痴心不改,“一年之外,渐觉骨痛身热,肌瘦面黄,弄成一个痨怯症候。原来这症候不痛不痒,不死不生,最难过日子的”。常常焦躁发狂,神智迷惑,与唐代狐妖故事中所描述的被狐蛊惑所致精神错乱病相似。冯梦龙实际就是暗示贾道士患的是“狐魅疾”[3](P3684)(卷四五一引《广异记冯玠》),民间认为“精魄已为妖魅所夺”因而失智不能自制,“医药无及”,发展下去便会病重身亡,倒霉的贾道士最终因为自己好色性淫中了狐媚病而卒,宋末《鬼董》卷二曾道“夫物之魅人者,必以淫。淫者其自魅也久矣,己魅而物之魅类至矣”,因此对于贾道士的命丧狐魅,并不能引起读者对胡媚儿的厌恶。 如果说对贾道士的魅惑不是胡媚儿采取的主动,那么主动魅惑皇太子则完全是对胡媚儿媚性、淫性的表现。《平妖传》第十五回写胡媚儿听说话人讲了纣王妲己的故事后,心中发痒“同一般狐媚,他能攘妲己之位,取君王之宠。我之灵幻,岂不如他乎,”于是乘夜溜入皇宫,欲以狐涎迷惑皇太子,结果被关圣斩掉,现了原形。其中对狐涎的描写,殆本宋人之说。唐有媚珠惑人之说,“狐口中媚珠,若能得之,当为天下所爱”[3](P3686)(卷四五一引《广异记刘众爱》)。宋人不言媚珠而独举狐涎。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七提及人若饮食了浸有狐涎的肉会产生幻觉“能使人随所思想,一一有见”,或者是“照见头目变为异形”,因此南宋明教常以此术控制教徒。《广异记》称狐沫涎久则吐珠,媚珠本属虚妄,但狐涎实有,所以宋代民间也相信狐涎具有魔力。但从《独醒杂志》所记看,就中无涉性事,与媚珠之效不同。冯梦龙采宋人狐涎之说,却用为媚人之药,就是说狐涎可以催人情欲,使人迷惑不能自制。《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九回“灵狐三束草”故事说狐“性极好淫,其涎染着人,无不迷惑”,也是同样说法。《平妖传》写媚儿用狐涎来媚皇太子,无疑是强化胡媚儿的“狐媚”本质。 胡媚儿死后,胡永儿作为她的后身,虽然已托生为人,但因为她是胡媚儿画像之精魂所诞,因此仍寄附胡媚儿之妖魂,而具有狐妖的特质,如媚王则、淫乱宫闱足以说明这一点。第三十五回描写胡永儿淫乱宫中。永儿召民间美男入宫行乐,乃是历史上许多后妃贵妇的秽行,例如《晋书惠贾皇后传》记载老妪引小吏入密室与贾后共寝。这里附着在永儿身上,自然是为突出永儿作为雌狐后身的淫性淫行。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狐报恩,这类故事在唐代大量民俗传说中常见,在明代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郎瑛《七修类稿》记张姓人救狐于犬下,狐妖主动献身并赠白金百两。徐昌祚《燕山丛录》记京城逻卒救助醉卧在地的玄狐,狐每日致银五分以为取酒费。最有名的是王同轨《耳谈类增》卷七《大别狐妖》,记浙人蒋生对大别狐并无救助之恩,大别狐出于对蒋生情好的回报,借助三束草帮助蒋生娶爱慕已久的马家女为妻。以上记载都出自万历年间,冯梦龙承袭了狐报恩的观念,在《平妖传》也有 所表现,如圣姑姑临别前为感德报恩赠予杨巡检一座金山。胡永儿对于胡员外的养育之恩更是怀念恩惠,不仅变钱变货令其富足,而且当胡员外意外发现了永儿施逞妖法,对其戕身伐命和发嫁呆汉,而胡永儿丝毫不怨恚,甚至在投奔圣姑姑之前,还委托陈善将“悦人魂梦,枕之百病俱除”的“九天游仙枕”寄于父母,其报恩之意甚至到了极端。狐报恩意味着狐妖善行品格的注入,正因为狐妖这种且善且恶,且正且邪的二重性,使得狐妖的惑人性与害人性少了些妖精的戾气,多了些人情味,更符合文学审美的形态而非民俗宗教的形态。 左瘸儿作为雄狐类型,性淫特征也被加以强调。在三狐中他首先抛头露面便是“变做个俏秀才模样,穿一身齐整的衣服”,勾引猎户赵壹那位“颇有颜色”的娘子,为此吃了一箭变成个瘸子。封为国舅后邪淫之性愈烈。 总的来看,他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及胡媚儿突出,这种情形是和狐媚观念的雌化倾向密切相关的。值得一提的是王则,《平妖传》中专门提到他的前身是武则天,骆宾王在著名的《讨武曌檄》中说“狐媚偏能惑主”,将武则天比附为人中之狐,冯梦龙将此说用于小说,在第六回中,武则天对圣姑姑说“卿乃狐中之人,朕乃人中之狐”,而胡永儿经历了由狐到人的变化,也可谓是“人中之狐”,胡永儿与武则天应该都属于以媚惑人的阿紫原型,而作为武则天后身的王则奢淫无度正体现出了雄狐原型的“淫性”。 从上述论述来看,冯梦龙所增补的狐妖方面的内容是很有分量,这些内容确立了《平妖传》神魔小说的特质,而这些狐妖故事也都是有本可张的,从唐宋的志怪、杂史、笔记中大都能找到其根源,这说明冯梦龙是有意识地搜集这方面的素材,将《三遂平妖传》改编创作成神魔小说的,这种意图明确的增补有很大的社会文化原因。在万历年间,相继涌现出《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封神演义》等一系列神魔小说,这种好奇尚异的文化现象在万历以前可谓世代累积。成化、正德、嘉靖朝的帝王都是有名的崇佛佞道,因此带动了民间社会的猎奇尚异之风,社会上充满神奇怪异之谈,此风恰与民众的神仙鬼怪信仰相吻合,这种文化氛围直接刺激了神魔故事的发展和流行。随着嘉靖、万历印刷业从规模到技术上的逐步发展,文人将世代流传的神魔故事载录下来,经过加工整理得以刊行于世,得到读者极大的欢迎,书坊主瞄准了市场需求,为追求利润,一方面将很多明以前记妖炫怪、志异搜奇的小说如《太平广记》、《夷坚志》等进行刊行,另一方面也重金请文人编创幻怪奇特的作品。我们知道冯梦龙与南京、苏州等地书坊主关系密切,因此泰昌元年冯梦龙辑补四十回《新平妖传》极有可能是在书坊主的利益驱动下,为迎合时代文化市场需求而增订辑补的作品。 虽然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与经济利益相关,但这并不影响冯梦龙的创作水平。从《平妖传》中狐妖本事源流来看,话本、笔记、民间传说、民俗信仰都有所涉及,由此可见冯梦龙有博物洽闻之根基,据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说他“家藏古今通俗小说甚富”,凌濛初《拍案惊奇序》也说:“独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而宋元旧种,亦被蒐括殆尽。”[8]正是由于冯梦龙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因此才诞生了这部“备人鬼之态,兼真幻之长”的《新平妖传》。 收稿日期:2008-11-18 注释: ? 《搜神记》中称“阿紫,狐字也”;《名山记》曰:“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因此雌狐精性淫惑男的系列故事被发掘定型为阿紫原型,六朝时期,狐妖的雄化倾向和性淫特征被反复强调着,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雄狐化丈夫“与女人交接”的故事,被定型为“雄狐原型”。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明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9770. [2]罗贯中编次(张荣起整理(二十回三遂平妖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83. [3]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821. [5]冯梦龙补改(刘紫栴点校(四十回三遂平妖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李剑国(中国狐文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7]谢肇淛(五杂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73. [8]凌濛初(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
本文档为【四十回《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源流考(人大复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7
浏览量: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