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书集解卷二十一(后汉书一)

群书集解卷二十一(后汉书一)

举报
开通vip

群书集解卷二十一(后汉书一)群书集解卷二十一(后汉书一) 群書治要集解 卷二十一 後漢書一 注,、註釋中標注有灰色字符底紋加有圓括弧的爲夾註部并{1 份~如;,、文檔中紅色字體以、已皆爲字~有待造XXX;2 字老師造好字後~做統一改正~、文檔中打的~爲空白或模3X 糊不的字體~清、《後漢書集解》、《後漢書補注》中註釋內4 容的標點爲末學等自己添加~定有不妥~望老師們批評指正~、文中標注的頁碼~爲註釋所在各書目的位置~便於校對檔5 閱。} 【集解書目介紹】 一、《後漢書》~;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中華書局出() 版年版。,1965 范曄字...

群书集解卷二十一(后汉书一)
群书集解卷二十一(后汉书一) 群書治要集解 卷二十一 後漢書一 注,、註釋中標注有灰色字符底紋加有圓括弧的爲夾註部并{1 份~如;,、文檔中紅色字體以、已皆爲字~有待造XXX;2 字老師造好字後~做統一改正~、文檔中打的~爲空白或模3X 糊不的字體~清、《後漢書集解》、《後漢書補注》中註釋內4 容的標點爲末學等自己添加~定有不妥~望老師們批評指正~、文中標注的頁碼~爲註釋所在各書目的位置~便於校對檔5 閱。} 【集解書目介紹】 一、《後漢書》~;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中華書局出() 版年版。,1965 范曄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人~生於晉安帝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他是晉豫章太守范的孫子~宋侍中范泰的庶子~因爲出繼給堂伯范弘之~襲封武甯 興縣侯。任彭城王劉義康的參軍~幾次升遷~官至書吏部朗。宋文帝元嘉元尚 年;公元四二四,~因事觸怒劉義康~左遷爲宜城太守。後漢書是這時候開始寫的。後來又幾次升遷~官至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四四五,~有人告發他孔熙先等密謀擁立劉義康~於是以謀反的罪名被處死刑。跟 李賢字明允~唐高宗的兒子~武后所生。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立爲皇太子。他張大安、劉納言等共同註釋范曄的後漢書。永隆元年;公元六八跟 〇,~被廢爲庶人~他共注後漢書的張大安等或被降職~或被流放。光宅元跟 年;公元六八四,~武后執政~逼他自殺。唐睿宗卽位;公元七一〇,~追諡他爲章懷太子。 1 說明《後漢書》校點說明;二、三、四,,在范曄以前~已經有不少人用: 紀傳體編撰後漢書一朝的歷史。范曄以東觀漢記爲主要依據~參考各家的著作~自定體例~訂譌考異~刪煩補略~寫成後漢書。最先注范書的是劉昭~繼續爲范書作注的是唐朝的章懷太子李賢。 ;注,《後漢書》註釋中凡是應刪的字用小一號字排版~加上圓括弧~改正的字或并增補的字加上方括弧。, 資料來源—《後漢書》 ;末清,二、《後漢書集解》~王先謙撰。中華書局出版~ 年月第一版 年月北京第一次印刷。1984219842 說明,《後漢書》注本以王先謙之《後漢書集解》最爲完備~此書廣收諸家考證~資料富豐研~最便學者。但過去印數較少~目前較爲難得。爲滿足究工作者的需要~我們根據一九一五年虛受堂刊本影印出版。 資料來源—《後漢書集解》三、《後漢書補注》~惠棟撰王雲五主編。商務印書館發行~,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六月初版。 說明,本館叢書集成初編~所選檔雅堂叢書及史學叢書皆收有書。史學本校勘精審~故據以排印。此書只對《後漢書》中重要的字句進行注解~故在集解中篇幅較少。 資料來源—《後漢書補注》 本紀 【治要原文】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人。高祖九世孫也。更始元年。一、《後漢書》;頁,1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禮 「 祖 有 功 而 宗 有 德 」 ~光 武 中 興 ~ 故 廟 稱 世 祖 。 謚 法 ,「能 紹 前 業 曰 光 ~ 克 定 禍 亂 曰 武 。 」伏 侯 古 今 注 曰 , 「 秀 之 字 曰 茂 。 伯 、 仲 、 叔 、 季 ~ 兄 弟 之 次 。 長 兄 伯 升 ~ 次 仲 ~ 故 字 文 叔 焉 。 」 南陽蔡陽人。南 陽 ~ 郡 ~ 今 鄧 州 縣 也 。 蔡 陽 ~ 縣 ~ 故 城 在 今 隨 州 棗 陽 縣 西 南 。 2 二、《後漢書集解》 ;頁,37—38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禮「祖有功而宗有德」~光武中興~故廟稱世祖。謚法,「能紹前業曰~光克定禍亂曰武。」伏侯古今注曰,「秀之字曰茂。伯、仲、叔、季~兄弟之次。長兄伯升~次仲~故字文叔焉。」〔集解〕勵宗萬曰,「按後漢以光武諱改秀才爲茂材~卽前漢詔秀才異舉等史官亦追改之前書。」武紀元封五年詔注,「應曰劭,『舊言秀才避光武諱是也。』」惠棟曰,「洪邁云漢高祖諱邦荀悅云之字曰~國惠帝諱盈之字曰~滿謂臣下所避以相代也~之字之義葢訓變左傳周史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謂觀六四變而爲否也~他皆傲此棟謂之猶適也適則變矣。易辭曰繋,『惟變所適京房論卦有適變是也~避諱改文與卦變同故云之。』」南陽蔡陽人。南陽~郡~今鄧州縣也。蔡陽~縣~故城在今隨州棗陽縣西南。〔集解〕齊召南曰按隨州「隨」字應作「隋」。自隋文帝省隨爲隋唐初因之是以唐書新舊二志作隋州也並。先謙曰,「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府蔡陽縣唐初省在今棗陽縣西南;凡言在今某地皆謂故城後不復出,。」高祖九世孫也。〔集解〕錢大昕曰,「按紀傳所述世數多~不一例此紀光武爲高祖九世孫自高祖至光武九世實八世孫也~皇后紀伏后爲大司徒湛~八世孫自湛至后八世實七世孫也~至劉永傳稱梁孝王八世孫自孝王至永父立己八世矣~如依二紀之例亦當云九世孫也攷班史諸表自始對至子孫曾孫玄孫玄孫之子~卽爲六世此以對爵之世~次言故合始封計之他傳~則否孔光傳云孔子十四世孫~自孔子至光實十五世推此論之當以永傳爲是。」更始元年。〔集解〕陳浩曰,「張衡傳衡條上司馬遷、班固~所敘與典籍不合者十餘事。又言~『更始居位人無異望光武初爲其將~然後卽宜真以更始之號建於光武之初書數上竟不聽可知~今紀所載更始元年二年亦范史承用張衡之說改定者非班固等所撰本~紀舊文也。』」 ;卷一 一三頁,—三、《後漢書補注》 光武。注~秀之字曰茂。洪邁曰,「漢高祖諱邦~荀悅云~之字曰國~惠帝諱盈之字曰滿~謂臣下所避以相代也蓋之字之義訓變。」左傳,「周史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謂觀六四變而爲否也~他皆倣此~棟謂之猶適也。~適則變矣。」易繫辭曰,「惟變所適~京房論卦有適變~是也~避諱改文~與卦變同~故云之。」更始元年。張衡以爲更始居位~人無異望~光武初爲其將~然後卽眞~宜以更始之號~建于光武之初。東觀諸書~不爲更始立紀~蔚宗集中亦言其失~其作漢書~獨書更始元年者~蓋從平子之說也。【治要原文】 遣世祖行大司馬事。北渡河。鎮慰州郡。進至邯鄲。故趙繆王子林以卜者王爲郎天子。都邯鄲。 3 一、《後漢書》;頁,10-12 及更 始 至 洛 陽 ~乃 遣 光 武 以 破 虜 將 軍 行 大 司 馬 事。十 月~持 節 北 度 河 。漢 官 儀 曰 , 「 太 尉 ~ 秦 官 也~ 武 帝 更 名 大 司 馬 。 」 節 ~所 以 爲 信 也 ~ 以 竹 爲 之 ~ 柄長 八 尺 ~以 旄眊牛 尾 爲 其 三 重 。 馮 衍 與 田 邑 書 曰 , 「 今以 一 節 之 任 ~建 三 軍 之 威 ~豈 特 寵 其 八 尺 之 竹 ~ 犛牛 之尾 哉 , 」 續 漢 志 曰 , 「 更 始 時 ~ 南 方 有 童 謠 云 ,『 諧 不諧 ~ 在 赤 眉 ~ 得 不 得 ~ 在 河 北 。 』 後 更 始 爲 赤 眉 所 殺 ~是 不 諧 也 ~ 光 武 由 河 北 而 興 ~ 是 得 之 也 。 」進至邯鄲。縣 名 ~ 屬 趙 國 ~ 今 檔 州 縣 也。 前 書 音義 ,「 邯 ~ 山 名 ~ 鄲 ~ 盡 也 。 邯 山 至 此 而 盡 。城 郭 字 皆 從 邑 ~ 因 以 名 焉 。 」故 趙 繆 王 子 林 。繆王 ~景 帝 七 代 孫 ~名 元 。前 書 曰 ~ 元 坐 殺 人 ~ 爲 大 鴻 臚 所 奏 。 謚 曰 繆 ~ 音 謬 。東觀 記 ; 日 , 「 林 」 作 「 臨 」 字 。林 於 是 乃 詐 以 卜者 王 爲 郎成 帝 子 子 輿。前 書 曰 ~ 立 國 將 軍 孫 建 奏 云「 不 知 何 一 男 子 遮 臣 車 前 ~ 自 稱 漢 氏 劉 子 輿 ~ 成 帝 下 妻 子 也 ~ 劉 氏 當 復 」。故 因 郎而 稱 之 。 二、《後漢書集解》;頁,40 及 更 始 至 洛 陽 迺 遣 光 武 以 破 虜 將 軍 行 大 司 馬 事。十 月~持 , 節 北 度 河 。漢官儀曰,「太尉~秦官也~武帝更名大司馬。」節~所以爲信也~以竹爲之~柄長八尺~以旄眊牛尾爲其三重。馮衍與田邑書曰,「今以一節之任~建三軍之威~豈特寵其八尺之竹~犁牛之尾哉,」續漢志曰,「更始時~南方有童謠云,『諧不諧~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後更始爲赤眉所殺~是不諧也~光武由河北而興~是得之也。」〔集解〕惠棟曰周禮鄭注今時使者持節買公檔云竹使符也。東觀記,「更始欲近親巡行河北大司徒賜言~『上一可用更始以上爲大司馬安~集河北陳繼儒云眊鍪音餌羽衣一名兜。』」復漢官名。吏人喜悅~爭持牛酒迎勞。進至邯鄲。縣名屬趙國今檔州縣也。前書音義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城郭字皆從邑因以名焉。〔集解〕姚之駰醢曰上至邯鄲趙王庶兄胡子進馬。先謙曰,「邯鄲在今廣平府~邯鄲縣~西南舊志十里趙王城。」故 趙 繆 王 子 林 。繆王 ~景 帝 七 代 孫 ~名 元 。前 書 曰 ,「 元 坐 殺 人 ~ 爲 大 鴻 所 臚奏 。 謚 曰 ~「繆 」 音 「謬 」。東觀 記 曰, 「 林 」 作 「 臨 」 字 。」林 於 是 ;迺乃, 詐 以 卜者 王 爲 郎成 帝 子 子 輿 。前書曰,「立國將軍孫建奏云不知何。一男子遮臣車前自稱漢氏劉子~輿成帝下妻子也劉帝當復故郎因而稱之。」〔集解〕先謙曰,「官本注『劉帝作劉氏。据郎傳林亦疑惑以爲眞成帝子。』」 ;卷一 七八頁,—三、《後漢書補注》 十月~持節北度河慰州郡鎮。鄭康成周禮注曰,「今時使者持節~賈公 4 檔云~竹使符也。」東觀記曰,「更始欲以近親巡行河北~大司徒賜言上一可用~更始以上爲大司馬~安集河北。」 【治要原文】 二年。進圍邯鄲。拔其城。誅王。郎郎毀收文書。得吏民與交關謗者數千章。世祖爲不省。會諸將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更始立世祖爲蕭王。世祖擊銅馬高湖重連。悉破降之。封其渠帥爲列侯。降者猶不自安。世祖勅令各歸營勒兵。乃自乘輕騎案行部陳。降者更相語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一、《後漢書》頁(15-18) 光 武 不 省 會 諸 將 軍 燒 之 曰 「令 反 側 子 自 安 。」反 側~不 安 ,, 也。詩 國 風 曰 ,「 展 轉 反 側 。 」 更 始 遣 侍 御 史 持 節 立 光 武 爲 蕭 王 。 蕭 ~縣 ~屬 沛 郡 ~ 今 徐 州 縣 也 。 續 漢 書 曰 , 「 更 始 使 侍 御 史 黃 黨 封 上 爲 蕭 王 。 」受 降 未 盡 ~而 高 湖 、重 連 從 東 南 來 ~與 銅 馬 餘 眾合 ~光 武 復 與 大 戰 於 蒲 陽 ~悉 破 降 之~封 其 渠 帥 爲 列 侯 。列 侯 卽 徹 侯 也 。 稱 列 者 ~言 見 序 列 也 。降 者 更 相 語 曰 , 「 蕭 王 推 赤 心 置 人 腹 中 ~ 安 得 不 投 死 乎 , 」投 死 猶 言 致 死 。 二、《後漢書集解》;頁,42 斬首數千級。四月~進圍邯鄲~連戰破之。五月甲辰~拔其城~誅王郎。〔集解〕何焯郎曰檔「誅則河北定光武始有土。」收文書~得吏人與郎交關謗毀者數千章。〔集解〕惠棟曰,「東觀記,『得吏民謗毀公言~可擊者數千章。』漢律曰,『與罪人交關三日以上皆應知情~胡三省云關通也。王幼學云交結關通也。』」光武不省~會諸將軍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反側~不安也。詩國風曰,「輾轉反側。」更始遣侍御史持節立光武爲蕭王。蕭~縣~屬沛郡~今徐州縣也。續漢志曰,「更始使侍御史黃黨封上爲蕭王。」受降未盡~而高湖、重連從東南來~與銅馬餘合眾~光武復與大戰於蒲陽~悉破降之~封其渠帥爲列侯。前書音義曰,「蒲陽山蒲水所出在今定州北平縣西北本或作滿陽渠大也。書尚殲厥渠魁。列侯卽徹侯也。稱列者~言見序列也。〔集解〕先謙曰,「蒲陽卽今保定府之滿城縣也。」陳後傳,「作滿陽前志曲逆縣注張晏~云濡水於城北曲而西流。故曰,『曲逆水經注濡水出蒲陰縣西昌安郡南~亦謂之曲逆水又東與蘇水合又東得蒲水口~又東入博水元和志濡水~在北平縣西五百里舊志祁水出伊祁山~東至滿城縣境日方順河土人以曲逆名~不美故改之~案河有二流一~在完縣北流逕縣東一~在完縣西流逕縣南至縣東南合爲一~北卽古蒲水西有五雲石曰二泉合流而東~卽古 5 濡水之源石曰泉卽古蘇水也。』」降者猶不自安。〔集解〕惠棟曰,「東觀記,『諸將未能信賊賊亦兩心。』」安得不投死乎,投死猶言致死。〔集解〕通鑑胡注,「投托也託以死也。」惠棟曰,「東觀記作效死。」 ;卷一 九十頁,—三、《後漢書補注》 五月甲辰~拔其城。何焯曰,「誅王郎則河北定~光武始有土。」書日。得吏人與郎毀交關謗公言可擊者數千章。東觀記,「得吏民謗毀公言可擊者數千章。漢律曰,『與罪人交關三日以上~皆應知情。』胡三省曰,『關。通也。』王幼學曰,『交結關通也。』」高湖。鄧晨、伏隆傳~皆作胡。重連。袁紀作董連。注。古帥郎。伏隆傳作右帥郎。降者猶不自安。東觀記曰,「諸將未能信賊~賊亦兩心。」安得不投死乎,胡三省曰,「投~托也~託以死也~棟案東觀記作效死。」 【治要原文】 由是皆服。卽皇帝位。封功臣皆爲列侯。大國四縣。餘各有差。博士丁恭等議曰。古帝王封諸侯不過百里。強榦弱枝。所以爲治也。今封諸將四縣。不合法制。帝曰。古之亡國者皆以無道。未嘗聞封功臣地多而滅亡者也。乃遣謁者卽授印綬。 一、《後漢書》頁(26-27) 博士丁恭議曰,「古帝王封諸侯不過百里。」史 記 太 史 公 曰 , 「 武 王 、 成、 康 所 封 數 百 ~ 而 同 姓 五 十 ~ 地 不 過 百 里 。 」乃遣謁者卽授印綬。 前 書 曰 , 「 謁 者 ~ 秦 官 ~ 掌 賓 讚 受 事 ~ 員 七 十人 ~ 秩 比 六 百 石 。 」 中 興 但 三 十 人 。蔡 質 〔 漢 〕 典 職 儀 曰 , 「 皆 選 儀 容 端 正 ~ 任 奉 使 者 。 」前 書 曰 , 「 諸 侯 王 ~ 金 璽 檔 綬 。 列 侯 ~ 金 印 紫 綬 。 」 檔音戾 ~ 草名也 。 似 艾 ~ 可 染 綠 ~ 因 以 名 綬 也 。 二、《後漢書集解》;頁,45 古帝王封諸侯不過百里。史記太史公曰,「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同姓~五十地不過百里。」彊幹弱枝。〔集解〕惠棟曰,「春秋緯漢含孳曰,『彊幹弱流天之道。』宋均曰,『流猶枝也。』尚書大傅曰,『强幹弱枝尊天子卑諸侯也。』」所以爲治也。〔集解〕錢大昕曰,「章懷避唐諱凡治字多改爲理或爲化。今本閒有作治者皆宋人校改。」今封諸侯四縣~不合法制。帝曰,「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遣迺謁者卽授印綬。前書曰,「謁者~秦官~掌賓讃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中興但三十人。蔡質典職儀曰,「皆選儀容端正~任奉使者。」前書曰,「諸侯王~金璽檔綬。列侯~金印紫綬。」檔音戾草名也。似艾~可染緣因以名綬也。」 6 〔集解〕劉攽曰,「注蔡質典職儀案前~後注皆云,『漢典職儀明脫一漢字。』」 ;卷一 一四,三、《後漢書補注》 二年。古帝王封諸侯不過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逸禮王度記曰,「諸侯封不過百里~象雷震百里~所潤與同也~雷者~陰中之陽也。諸侯象也~諸侯比王者爲陰。南面賞罰爲陰~法雷也~七十里五十里~差功德也。」孝經緯援神契曰,「王者之後稱公~大國稱侯~皆千乘~象雷震百里。」強幹弱枝。春秋緯漢含孳強曰,「幹弱流~天之道。」宋均曰,「流猶枝也。」尚強書大傳曰,「幹弱枝~尊天子。卑諸侯也。」 【治要原文】 建武十三年。詔曰。往年已勅郡國異味不得有所獻御。今猶未止。非徒有豫養導擇之勞。至乃煩擾道上。疲費過所。其令大官勿復受。明勅宣下。若遠方口實可以薦宗廟。自如舊制。時兵革旣息。天下少事。文書調役。務從簡寡。至乃十存一焉。 一、《後漢書》、頁(6162) 非徒有豫養導擇之勞。豫 養 謂 未 至 獻 時 豫 前 養 之 。導 亦 擇 也 。至乃煩擾道上~疲費過所。其令太官勿復受。續 漢 志 曰 , 「 太 官 令 一 人 ~秩 六 百 石 ~ 掌 御 膳 飲食 。」明勑下以遠方口實所以薦宗廟~自如舊制。漢 官 儀 曰 , 「 口 實 ~ 膳 羞 之 事 也 。 」文書調役~務從簡寡。調 謂 發 也 。二、《後漢書集解》;頁,55 非徒有豫養導擇之勞。豫養謂未至獻時豫前養之~導亦擇也。〔集解〕惠棟曰,「顏庖之推云,『導訓擇相如封禪。書曰,『導一莖六穗於是也。』說文作導。」至迺煩擾道上~疲費過所。〔集解〕惠棟曰,「周司關以節~傳出之。」鄭元云,「如今移過所文書。」其令太官勿復受。續漢志曰,「太官令一人~秩六百石~掌御膳食飲。」 明敕下以遠方口實所以薦宗廟~自如舊制。 漢官儀曰,「口實~膳羞之事也。」文書調役~務從簡寡。調謂發也。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十七年。幸章陵。修園廟祠舊宅觀田廬。置酒作樂賞賜焉。時宗室諸母因酣悅相與語曰。文叔少時謹信。與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聞之。 7 大笑曰。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二十一年。鄯善王、車師王等十六國遣子入侍。願請都護。帝以中國初定。未遑外事。乃還其侍子。厚加賞賜。中元二年。帝崩。遺詔曰。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務從約省。初。帝在兵閒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皇太子嘗問攻戰之事。帝曰。昔靈衞公問陳。孔子不對。此非爾所及也。每旦視朝。日晏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講經論治。夜分乃寐。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閒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生之福。願頤養精神。優游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爲疲也。雖身濟大業。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愼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戢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一、《後 漢 書》 頁(7 3 –8 6 ) 願請都護。都 護 ~ 宣 帝 置 ~ 始 以 鄭 吉 爲 之 ~ 秩 比 二 千 石 。 都 ~ 總 也 。 言 總 護 南 北 道 。 居 烏 壘 城~ 察 西 域 諸 國 動 靜 以 聞 。 事 見 前 書 。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文 帝 葬 皆 以 瓦 器 ~ 不 以 金 銀 銅 口 錫 爲 飾 ~ 因 其 山 ~ 不 起 墳 。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左傳曰,「息肩于晉。」昔靈衞公問陳~孔子不對~此非爾所及。論 語 , 「 衛 靈 公 問 陳 於 孔 子。 曰 , 『 俎 豆 之 事 ~ 則 嘗 聞 之 矣 ~ 軍 旅 之 事 ~ 未 之 學 也。 』 」夜分乃寐。分 猶 半 也 。承閒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黃 帝 、 老 子 。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左 傳 曰 , 「 於 文 ~ 止 戈 爲 武 也 。 」 二、《後漢書集解》;頁,58—62 願請都護。都護~宣帝置~始以鄭吉爲之~秩比二千石。都~總也。言總護南北道。居鳥壘城~察西域諸國動靜以檔。事見前書 。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文帝葬皆以瓦器~不以金銀銅口錫爲飾~因其山~不起墳。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左轉曰,「息肩于昔。」昔靈衞公問陳~孔子不對~此非爾所及也。論語,「衛靈公問陳於。孔子曰,『俎豆之事~則當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每旦視朝~曰側迺罷。數引公卿、、將郎迺講論經理~夜分寐。分猶半也。〔集解〕惠棟曰,「東觀記,『上常自細書一札十行報郡縣旦聽朝至日晏夜請經聽誦坐則功臣特進在側論,, 時政畢道古今事次說在家所識檔里能吏次第比類又道『忠臣孝子義夫節士坐 ,,, 者莫不激揚悽愴欣然和悅臣羣爭論上前常連日夜。』」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 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黄帝、老子。雖道 8 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左傳曰,「於文~止戈爲武也。」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孝明皇帝諱莊。世祖第四子也。永平二年春。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禮畢。登靈臺。詔曰。朕以闇陋。奉承大業。親執珪璧。恭祀天地。仰惟先帝受命中興。撥亂反正。以寧天下。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靈臺。恢弘大道。被之八極。而胤乚子無成、康之質。羣盥踧踖臣無呂、旦之謀。洗進爵。惟- 慙。其令天下自殊死以下。謀反大逆。皆赦除之。冬。幸辟雍。初行養老禮。詔曰。三老李躬。年耆學明。五更桓榮。授朕尙書。詩曰。無德不報。其賜榮爵關內侯。食邑五千戶。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祿養終厥身。其賜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耋。恤幼孤。惠鰥寡。稱朕意焉。六年。詔曰。先帝詔書禁民上事言聖。而閒者章奏頗多浮辭。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尙書皆宜抑而勿省。示不爲諂子嗤也。八年。日有蝕之。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而下貽民怨。上動三光。日蝕之變。其災尤大。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羣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於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陳得失。帝覽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百官。詔曰。羣黠寮所言。皆朕之過。人寃不能理。吏不能禁。而輕用民力。繕治室宇。出入無節。喜怒過差。永覽前戒。竦然兢懼。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一、《後漢書》頁(95-112) 顯宗孝明皇帝諱莊。謚 法 曰 , 「 照 臨 四 方 曰 明 。」 伏 侯 古 今 注 曰 , 「 莊 之 字 曰 嚴 。 」 朕以闇陋~奉承大業~親執珪璧~恭祀天地。周禮曰,「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又曰,「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仰惟先帝受命中興~撥亂反正~以寧天下。撥~理也。公羊傳曰,「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 ~起靈臺~恢弘大道~被之八極。淮南子曰,「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紘~八紘之外有八極。」而胤子無成康之質~羣臣無呂旦之謀。明帝自謂無〔成康之質〕。成康之時~刑措不用四十餘年。盥踧踖洗進爵~惟慙。鄭玄注論語云,「踧踖~敬恭貌。」盥音管。詩曰,「無德不報~無言不酬。」詩大雅也。有司其存耆耋。禮記曰~六十曰耆~七十曰耋。釋名曰,「耆~指也~不從力役~指事使人也。~耋鐡也~皮膚變黑色如鐡也。」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而下貽人怨~上動三光~日食之變~其災尤大。」春秋感精符曰,「人主含天光~據機衡~齊七政~操八極。」故君明聖~天道得正~則日月光明~五星有度。日明則道正~不明則政亂~故常戒以自。勑厲日食皆象君之進退爲盈縮。當春秋撥亂~ 9 日食三十六~故曰至譴也。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羣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於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宣帝始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領尚屏書者先發副封~所言不善~而不奏~後魏相奏去副封~以防擁蔽。 二、《後漢書集解》;頁,64—69 顯宗孝明皇帝諱莊。諡法,「日照臨四方日明。」伏侯古今注曰「莊之 :字曰嚴。」〔集解〕惠棟曰,袁山松。後漢書曰,帝諱陽一名莊字子麗。』東觀記曰,『建武四年五月甲申皇子陽。生上以赤色名之曰陽~風俗通曰~明帝與光武同月生。』」朕以闇陋~奉承大業~親執圭璧~恭祀天地。周禮曰,「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又曰,『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仰惟先帝受命中興~撥亂反正~以寧天下。撥~理也。公羊傳曰,「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靈臺~恢弘大道~被之八極。淮南子曰,「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紘~八紘之外有八極。」而胤子無成康之質~羣臣無呂旦之謀。明帝自謂無,「成康之時~刑措不用四十餘年。」〔集解〕劉攽曰,「注案文意當更有成康之質四字~然後云成康之時。」盥踧踖洗進爵~惟慙。鄭玄注論語云,「踧踖盥敬恭貌音管。」永念慙疚~無忘厥心~三老李躬。〔集解〕惠棟曰,「躬常山人見。」東觀記胡注,「桓榮傳及袁紀詔,『獨言桓榮不及李躬~棟案不言李躬者省文也。』」詩曰,「無德不報~無言不酬。」詩大雅也。有司其存耆耋。禮記曰,「六十曰耆~七十曰耋耋鐡。釋名曰,『耆指也不從力役指~事使人也也~皮膚變黑色如鐵也。』」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而下貽人怨~上動三光~日食之變~其災尤大。春秋圖讖所爲至譴。」春秋感精符曰,「人主含天光~據璣衡~齊七政操八極。」故君明聖~天道得正~則日月光明~五星有度。日明則道正~不明則政亂~故常戒以自。敕厲日食皆象君子進退爲盈縮。當春秋撥亂~日食三十六~故曰至譴也。〔集解〕劉攽曰,「正文春秋圖讖所爲~至譴案文爲當作謂。先謙曰,『官本道正~作政理爲謂~古字通作。』」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羣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於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宣帝始令羣尚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頒書者先發副封~所言不善~屛而不奏~後魏相奏去副封~以防擁蔽。繕修宮宇。〔集解〕惠棟曰,「謂起北宮及諸官府也。」出入無節。〔集解〕惠棟曰,「洪範五行傳曰,『出入不節奪民農時及有姦。謀則木不曲直。』」三、《後漢書補注》;卷二 三七三九,— 顯宗孝明皇帝譯莊。袁山松後漢書曰,「帝譯陽~一名莊~字子麗。」東觀記曰,「建武四年五月甲申~皇子陽生~上以赤色名之曰陽。」風俗通曰, 10 「明帝與光武同月生。」惠于檔寡。漢書谷永傳,『引書云,『懷保小人~惠于鰥寡~蔡邕石經同~今書作惠鮮僞。』孔氏注云,『加惠鮮乏鰥寡之人~說迂曲~不若從石經漢書爲正。』」永平二年。注「扶玉杖」。玉杖常作王杖。三老李躬。躬~常山人~見東觀記,「胡三省曰,『桓榮傳~及袁紀~詔獨言桓榮~不及李躬~棟案~不言李躬者省文也。』」 【治要原文】 十二年。詔曰。昔曾閔奉親。竭歡致養。仲尼葬子。有棺無槨。喪貴致哀。禮存寧儉。今百姓送終之制。競爲奢靡。生者無擔石。而財力盡於墳土。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糜破積世之業。以供終朝之費。子孫飢寒。終命於此。豈祖考之意哉。又車服過制。恣極耳目。田荒不耕。浮食者衆。有司其申明科禁宜於今者。宣下郡國。 一、《後漢書》頁(115) 昔曾、閔奉親~竭歡致養。曾參字子輿~閔損字子騫~孔子並弟子~皆有孝行也。仲尼葬子~有棺無椁。論語曰,「鯉也死~有棺而無椁。」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前書音義曰,「擔音丁濫反。言一石之儲。」方言作「檔」~云「營也~齊東北海岱之閒謂之檔。」郭璞注曰,「所謂『家無檔石之儲』者也。」 埤蒼曰,「大罌也。」字或作「」儋音丁甘反。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史記曰~秦德公始爲伏祠。歷忌曰,「伏者何也, 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庚日必伏。」月令,「孟冬之月~臘先祖。」說文云,「臘~冬至後祭百神。」始皇更臘曰嘉平。奠~喪祭也。游食者衆。游食謂浮食者。二、《後漢書集解》;頁,70 昔曾、閔奉親~竭歡致養。曾參字子與~閔損字子檔~孔子並弟子~皆有孝行也。仲尼葬子~有棺無椁。論語曰,「鯉也死~有棺而無椁。」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前書音義曰,「擔音丁濫反。言一石之儲。」方言作「檔」云「也」罃。齊東北海岱之間謂之檔。郭璞注曰,「所謂『家無檔右之儲』者也。」埤儋蒼曰,「大罌也」。字或作「」音丁甘反。」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史記曰,「秦德公始爲伏祠。厯忌曰,「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於立秋~以金代火~金畏於火~故庚日必伏。月令,「孟冬之月~臘先祖。」說文云,「臘~冬至後祭百神。」始皇更臘曰嘉平。奠~喪祭也。〔集解〕惠棟曰,「經籍志雜忌厯二卷高堂隆撰。」游食者衆。游食謂浮食者。 三、《後漢書補注》 11 【治要原文】 十八年。帝崩。遺詔無起寢廟。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別室。帝遵奉建武制度。事無違者。後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館陶公主爲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謂臣曰羣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則民受其殃。是有作檔。 以難之。故吏稱其官。民安其業。遠近肅服。戶口滋殖焉。論曰。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達。外內無倖曲之私。在上無矜大之色。斷獄得情。號居前世十二。故後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 一、《後漢書》頁(123-125) 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別室。禮「藏主於廟」~旣不起檔廟~故藏於后之易衣別室。更~易也。 後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東觀記曰,「光武閔傷前代權臣太盛~外戚與政~上濁明主~下危臣子~后族陰、郭之家不過九卿~親屬榮位不能及許、史、王氏之半耳。」 館陶公主。光武女。官上郎應列宿~出宰百里。史記曰~太微宮後二十五星~位郎也。斷獄得情~號居前代十二。十斷其二~言少刑也。 二、《後漢書集解》;頁,73 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別室。禮「藏主於廟」~旣不起檔廟~故藏於后之易衣別室。更~易也。 後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東觀記曰:「光武閔傷前代權臣太盛,外戚與政,上濁明主,下危臣子,后族陰、郭之家不過九卿, 榮位不能及許、史、王氏之半耳。」〔集解〕劉攽曰,「注上濁明主案文親屬 當~作上濁主明。惠棟曰,「東觀記『自上卽位遵奉~建武之政有加而無損 : 初世祖閔傷前世權臣太盛外戚豫政漢~家中興唯宣帝取法至於建武朝無權臣,,外族陰郭之家不過九~卿親勢位不能及許史王氏之半至永平后妃外家貴者裁屬, 家。一人僃列將校尉在兵馬官充奉宿衛闔門而已無封侯豫政者~自皇子之封,,,皆減舊制諸王皆當畧與楚淮陽相比什減三四日。我子不當與先帝子等又國遠,,而小易於爲善節儉謙約如此。』」館陶公主。光武女。官上郎應列宿~出, 12 宰百里。史記曰「太微宮后二十五星~郎也。」斷獄得情~號居前代十二。 : 十斷其二~言少刑也。〔集解〕吳仁傑曰「前書刑法志。」自建武永平朝無 : 威福之臣邑無豪傑之使以口率計斷獄少於成哀之間什八可謂矣清。范氏所謂,,,,前代卽成哀之間。注不指此而汎言之未之盡也。 三、《後漢書補注》;卷二 四六四七,— 帝遵奉建武制度~無敢達者。後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東觀記曰,「自上卽位~遵奉建武之政。有加而無損~初世祖閔傷前世權臣太盛~外戚豫政。漢家中興~唯宣帝取法。至于建武~朝無權臣。外族陰郭之家~不過九卿~親勢位~不能及許史王氏之半。至永平~后妃外家貴者~裁家一人~僃列將屬 校尉~在兵馬官~充奉宿衛闔門而已~無封侯豫政者~自皇子之封~皆減舊制。諸王皆當略與楚淮陽相比~什減三四。曰,『我子不當與先帝子等~又國遠而小~易于爲善~節儉謙約如此。』」斷獄得情~號居前代十二。注十斷其二~言少刑也。吳仁傑刊誤補遺曰,「案前書刑法志~自建武永平~朝無威福之臣~邑無豪傑之使~以口率計斷獄~少于成哀之閒什八~可謂矣清~范氏所謂前代卽成哀之閒~注不指此而汎言之~未之盡也。」 【治要原文】 孝章皇帝諱檔。明帝第五子也。少寬容好儒術。顯宗器重之。建初元年。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夙夜慄慄。不敢荒寧。而異灾仍見。與政相應。朕旣不明。涉道日寡。又選舉乖實。俗吏傷民。官職耗亂。刑罰不中。可不憂與。昔仲弓、季氏之家臣。子游、武城之小宰。孔子猶誨以賢才。問以得人。明政之小大。以人爲本。鄕舉里選。必累功勞。今刺史守相。不明眞僞。茂才孝廉。歲以百數。旣非能顯。而當授之政事。甚無謂也。每尋前世舉人貢士。或起甽畝。不繫閥閱。敷奏以言。則文章可採。明試以功。則治有異迹。文質斌斌。朕甚嘉之。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國守相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四年。詔於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帝親稱制臨決焉。 一、《後漢書》;頁,129-138 肅宗孝章皇帝諱檔~顯宗第五子也。謚法曰,「溫克令義曰章。」伏侯古今注曰,「檔之字曰著~音丁達反。」不敢荒寧。孔安國注書尚曰,「不敢荒怠自安寧。」昔仲弓季氏之家臣~子游武城之小宰~孔子猶誨以賢才~問以得人。論語~仲弓爲季氏宰~問政~子曰,「赦小過~賢舉才。”子游爲 13 武城宰~孔子謂之曰,“汝得人焉耳乎,」每尋前世舉甽人貢士~或起畝~不繫閥閱。說文曰,「甽~田中之溝。」音工犬反。史記曰,「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閱。」言前代舉人務取賢才~不拘門地。敷奏以言~則文章可採~明試以功~則政有異迹。敷~陳~奏~進也。令各陳進其言~則知其能否也。尚書曰,「敷奏以言~明試以功」~則政之類。文質彬彬~朕甚嘉之。彬彬~難半之貌。於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博士屬太常~故云下。 二、《後漢書集解》;頁,75—78 肅宗孝章皇帝諱檔~顯宗第五子也。諡法曰「溫克令儀曰『章伏 ::侯。』古今注曰『檔之字曰著~音丁達反。』」少寬容~好儒術~顯宗器重 : 之。〔集解〕惠棟曰,「東觀記,『永平三年二月~以皇子立爲太子年四歲,幼而聰達才敏多識世事動容進止~聖表有異壯而仁明謙恕溫慈惠和寬裕廣,,,,,,博親愛九族矜嚴方厲~威而不猛旣志于學始治尚書遂兼五經周覽古今無所不,,, 觀由是上敬重之每事諮焉。』」不敢荒甯。孔安國注書尚曰,「不敢荒怠自, 安。甯」昔仲弓季氏之家臣~子游武城之小宰~孔子猶誨以賢才~問以得人。論語~仲弓爲季氏宰~問政~子曰「赦小過~賢舉才」子游爲武城宰。 : 孔子謂之曰,「汝得人焉爾乎,」每尋前世舉甽人貢士~或起畝~不繫閥閱。說文曰,「甽~田中之溝。」音工犬反。史記曰,「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閱。」言前代舉人務取賢才~不拘問地。敷奏以言~則文章可採。明試以功。則政有異迹。敷~陳~奏~進也。令各陳進其言~則知其能否也。書尚曰,「敷奏以言~明試以功」則政之類。文質彬彬~朕甚嘉之。彬彬~雜半之貌。於~戲郎郎其勉之哉,於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官。博士屬太~常故云下。 三、《後漢書補注》;卷二 四七四九,— 章帝。少寬容~好儒術~顯宗器重之。東觀記曰,「永平三年二月~以皇子立爲太子。年四歲~幼而聰達才敏。多識世事~動容進止~聖表有異~壯而仁明謙恕~溫慈惠和~寬裕廣博~親愛九族~矜嚴方厲~威而不猛~旣志于學~始治書~尚逐兼五經~周覽古今~無所不觀~由是上敬重之~每事諮焉。」建初元年。己巳詔。杜佑曰,「建武中~詔三公郡國守相歲舉茂才廉 14 吏~所徵率舉皆特拜~不復簡試~士或矯飾~謗議漸生。章帝建初元年~始復用前漢丞相故事~以四科辟舉士~凡所士~先試之以職~乃得充選~其德行尤異不宜試職者~疏于他狀~舉舉非其人~兼正者罪。」 【治要原文】 七年。詔曰。車駕行秋稼。觀收穫。因涉郡界。皆精騎輕行。無他輜重。不得輒修道橋。遠離城郭。遣吏逢迎。刺探起居。出入前後。以爲煩擾也。動務省約。但患不能脫粟瓢飲耳。所過欲令貧弱有利。無違詔書。元和二年。詔曰。令云。民有檔子者。復勿算三歲。今諸懷妊者。賜胎養穀人三斛。復其夫勿算一歲。著以爲令。又詔曰。方春生養。萬物莩甲。宜助萌陽。以育時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民條書相告不得聽受。冀以息事寧民。敬奉天氣。立秋如故。夫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則悅耳。論之陰陽則傷化。朕甚饜悃愊之。甚苦之。安靜之吏。無華。日計不足。月計有餘。如襄城令劉方。吏民同聲謂之不煩。雖未有他異。斯亦殆近之矣。閒勅二千石各尙寬明。而今富奸行賂於下。貪吏枉法於上。使有罪不論而無過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爲察。以刻爲明。以輕爲德。以重爲威。四者或興。則下有怨心。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治。民或失職。其咎安在。勉思舊令。稱朕意焉。又詔曰。律。十二月立春。不以報囚。月令。冬至之後。有順陽助生之文。而無鞫獄斷刑之政。朕諮訪儒雅。稽之典籍。以爲王者生殺。宜順時氣。其定律無以十一月十二月報囚。 一、《後漢書》;頁,143-153 刺探起居。刺探謂候伺也。探音湯勘反。但患不能脫粟瓢飲耳。晏子相齊~食脫粟之飯。孔子曰~顔回一瓢飲。今諸懷者。說文曰,「~孕也。 」萬物莩甲。前書音義曰,「莩~葉裹白皮也。」易曰「百果甲坼」也。及吏民條書相告不得聽受。條~事條也。悃愊無華。說文云,「悃愊~至誠也。」悃愊音苦本反。音孚逼反。日計不足~月計有餘。莊子曰,「有庚桑子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居檔壘之山。檔壘之人相與云,『庚桑子之始來~吾洒然異之~今吾日計之不足~歲計之有餘~庶幾其聖人乎, 』」如襄城令劉方。方字伯況~平原人。律十二月立春~不以報囚。報猶論也。立春陽氣至~可以施生~故不論囚。月令冬至之後~有順陽助生之文。月令仲冬,「是月也~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君子身欲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也。」二、《後漢書集解》;頁,79—82 刺探起居。「刺探」謂「候伺」也~探音湯勘反。但患不能脫粟瓢飲耳。晏子相齊~食脫粟之飯。孔子曰,「顔囘飲一瓢。」人有檔子者~復勿算三歲。〔集解〕惠棟曰,「高祖七年令也。杜佑理道要訣云,『漢高帝每歲人常賦百 15 二十錢至孝文~時省檢至四十~武帝事邊費廣人檔子三歲則出口錢。孝宣減人~算三十孝成減四十。光武有檔子復以三年之算。』」今諸懷者。說文曰,「 孕也。」又詔三公曰,「方春生養~萬物莩甲。」前書音義曰,「世莩葉裹白皮也。」易曰,「百果甲坼也。」〔集解〕惠棟曰,「周易解彖傳, 雷雨~作而百栗草木~皆甲宅鄭氏曰皮曰甲根曰宅。」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條~事條也。悃愊無華。說文云,「悃愊悃愊至誠也。」音苦本反音孚逼反。日計不足~月計有餘。莊子曰,「有庚桑子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居檔壘之山。檔壘之人相與云,「庚桑子之始來~吾洒然異之~今吾日計之不足~歲計之有餘~庶歲其聖人乎」如襄城令劉方。方字伯況平原人。而今富姦?, 行賂於下~貪吏枉法於上。〔集解〕惠棟曰,「漢律有受贓枉法之科~今復申之故下云勉思舊令也。」以輕爲德~以重爲威~四者或興~則下有怨心~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集解〕惠棟曰,「胡注謂奉詔出使者相接於道也。數所角反。」律十二月立春~不以報囚。報猶論也。立春陽氣至~可以施生~故不論囚。〔集解〕惠棟曰,「說文報當罪人也从羍從服罪也。窮理罪人也。」月令冬至之後~有順陽助生之文。月令仲冬,「是月也~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君子身欲甯~事慾靜~以待陰陽之所定也。」〔集解〕惠棟曰,「五行傳自冬日至數四十六日迎春於東堂號。曰助天生~朔令云云範, 此夏月令也。」祭祀志注,「皇覽曰迎體春夏秋冬之樂又順天道~是故距冬至日四十六日~天子迎春於東堂號曰~助天生上云順天到天陽也~是順陽助生~乃明堂月令之明文也注止採今文月令短日至諸文非書義也。」, ;卷二 五三五五,—三、《後漢書補注》 二年。詔曰「令云『人有檔子者~復勿算三歲』。」高祖七年令也。 : 杜佑理道要訣曰,「漢高帝每歲人常賦百二十錢~至孝文時~省儉至四十。武帝事邊費廣人檔子三歲則出口錢~孝宣減人算三十~孝成減四十~光武有檔子復以三年之算。」萬物莩甲。周易解彖傳曰。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宅。鄭氏曰。皮曰甲。根曰宅。富姦行賂于下~貪吏枉法于上。棟案。漢律有受賕枉法之科。令復申之。故下云勉思舊令也。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胡三省曰。謂奉詔出使者相接于道也。數。所角反。律十二月立春~不以報囚。說文曰。報。當罪人也。從從羍艮。艮服罪也。窮理罪人也。月今冬至之後~有順陽助 16 生之文。鴻範五行傳曰。自冬日至數四十六日。迎春于東堂。號曰助天生。朔今云云。此夏月今也。祭祀志注。皇覽曰。迎禮春夏秋冬之樂。又順天道。是故距冬至日四十六日。天子迎春于東堂。號曰助天生。上云順天道。天。陽也。是順陽助生。乃明堂月令之明文也。注止採今文月令日短至諸文。非書義也。【治要原文】 三年春。北巡狩。勅侍御史司空曰。方春。所過無得有所伐殺。車可引避、引避之。騑馬可輟解、輟解之。詩云。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禮。人君伐一草木不時。謂之不孝。俗知順人。莫知順天。其明稱朕意。論曰。魏文帝稱明帝察察。章帝長者。章帝素知民厭明帝苛切。事從寬厚。感陳寵之議。除慘之獄科。深元元之愛。著胎養之令。割裂名都以崇建周親。平徭簡賦而民賴其慶。又體之以忠恕。文之以禮樂。故乃蕃輔克諧。后羣德讓。謂之長者。不亦宜乎。在位十三年。郡國所上符瑞合於圖書者數百千所。嗚呼懋哉。 一、《後漢書》頁(155-159) 騑馬可輟解~輟解之。夾轅者爲服馬~服馬外爲騑馬。詩云,『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詩大雅云。鄭玄注云,「郭郭然道旁之葦~牧牛羊者無使踐履折傷之~況於人乎,」禮~人君伐一草木不時~謂之不孝。禮記孔子曰,「伐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魏文帝稱「明帝察察~章帝長者。」以上華嶠之辭。除慘之獄科。寵時爲書~以吏政尚嚴切~乃上書除慘酷之科五十餘條~具本傅也。深元元之愛~著胎養之令。元和二年令~諸懷者賜榖~人三斛。割裂名都~以崇建周親。周~至也。鳥呼懋哉,懋~美也。 二、《後漢書集解》;頁,83—84 乙丑~侍敕御史、司空曰,「方春~所過無得有所伐殺。車可以引避~引避之。〔集解〕惠棟曰,「東觀記,『敇厯御史司空道橋所過樹~木方春日無得有所伐輅車可引避也。』」馬可騑輟解~輟解之。夾轅者爲服馬~服馬外爲騑馬。詩云,『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詩大雅云,「鄭玄注曰,『敦敦然道旁之檔~牧牛羊者無使踐履折傷之~況於人乎。』」〔集解〕先謙曰官本注云作也。禮~人君伐一草木不時~謂之不孝。禮記,「孔子曰,『伐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魏文帝稱「明帝察察~章帝長者。」以上華嶠之辭。章帝素知人厭明帝苛切~事從寬厚。感陳寵之議~除慘之獄科。寵時爲書~以吏政尚嚴切~乃上書除慘酷之科五十餘條~具本傳也。深元元之愛~著胎養之令。元和二年令~諸懷者賜榖~人三斛。割 17 裂名都~以崇建周親。周至也。嗚呼懋哉,懋~美也。〔集解〕惠棟曰,「東觀記,『序云書云~孝于惟孝友于兄弟~聖之至要也乾乾夕惕。寅畏皇天帝王之上行也~明德慎罰湯文所務也~密靜天下容於小大高宗之極致也~肅宗兼茲羣四德~以繼祖考下百僚力誦聖德紀述明詔不能辯章豈敢空言增廣以累日月之光。』」棟案~孝于惟孝古文論語文也~俗作孝乎屬上讀。古文易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夤厲慎夤愓无咎許曰敬也~故云乾乾夕寅畏皇天~今俗本亦脫夤尚字今文書無逸述。」高宗曰,密靜殷邦至于大小無時或怨。」汪文臺曰,「御覧九十一~引袁山松書云,『孝章皇帝宏裕有餘~明斷不足閨房惑外戚擅寵惜乎~若明章二主損有餘而補不足~則古之賢君矣。』又薛瑩書讒 云,『章帝以繼世承平天下無事~敬奉神明友于兄弟~息省徭賦綏靜兆民除苛法~蠲禁錮抑有仁賢之風矣~是以陰陽協和而百姓安樂眾並集不可勝載考瑞, 之國籍有徴云爾。』」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孝和皇帝諱肇。章帝第四子也。在位十七年而崩。齊民歲增。闢土日廣。每有灾異。輒延問公卿極言得失。前後符瑞八十一所。自稱德薄。皆抑而不宣。舊南海獻龍眼支荔。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騰阻險。死者繼路。時臨武長汝南唐羌縣接南海。乃上書陳狀。帝下詔曰。遠國珍羞。本以舊無時臨至縣接十字。補之。 奉宗廟。苟有傷害。豈愛民之本耶。其勅太官勿復受獻。由是遂省。一、《後漢書》頁(165-195) 孝和皇帝諱肇。今陳州。舊南海獻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南海~郡~秦置~今廣州縣也。廣雅曰,「益智~龍眼也。」交州記曰,「龍眼樹高五六丈~似荔荔荔支而小。」廣州記曰,「子似支而員~七月熟。支樹高五六丈~大如桂樹~實如子~雞甜禺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醋者~至日中~翕然俱赤~卽可食。」置謂驛也。時臨武長汝南唐羌~縣接南海。臨武~縣~屬桂陽郡~今州郴縣也。由是遂省焉。謝承書曰,「唐羌字伯游~公辟府~補臨武長。縣接交州~舊獻龍眼、荔支及生鮮~獻之~驛馬書夜傅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頓仆死亡不檔。道經臨武~羌乃上書諫曰,『臣聞上不以滋味爲德~下不以貢膳爲功~故天子食太牢爲尊~不以果寶爲珍。伏見交阯七郡獻生龍眼等~鳥驚風發。南州土地~惡蟲猛獸不檔於路~至於觸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復生~來者猶可就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壽。』帝從之。章報~羌卽棄官還家~不應徵召~著唐子三十餘篇。」 18 二、《後漢書集解》;、頁,8693 孝和皇帝諱肇。謚法曰,「不剛不柔曰和伏侯。古今注曰,『肇之字曰始「肇」音「兆」臣賢案許愼說文肇音大可反上諱也。但伏侯許愼竝漢時人~而帝諱不同蓋應別有所據。」〔集解〕錢大昕曰,「說文云上諱者~乃从戈之肇非从攴之肇且說~文無反切乃後人所增益~章懷以爲說文有音者非也。今本說文用孫唐愐韻切音~讀肇爲直小切與兆音~同不知何以有大可切之音~疑卽直小兩字之。譌」每有灾異~輒延問公卿~極言得失。前後符瑞八十一所~自稱德薄~皆抑而不宣。〔集解〕惠棟曰,東觀記,『朝無寵族政如砥矢~惠澤沾濡鴻恩茂篤外憂庶績內勤經藝~自左右近臣皆誦詩書~德教在寬仁恕~ 寧~並洽是以黎元康萬國協和貞符瑞應八十餘品~帝讓而不宣故靡得而紀。』」舊南海獻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南海~郡~秦置~今廣州縣也。廣雅曰,「益智~龍眼也。」交州記曰,「龍眼樹高五六丈~似荔荔荔支。」而小廣州記曰,「子似支而員~七月熟。支樹高五六丈~大如桂樹~寶如子~雞檑甜禺甘而多汁~似安石。有醋者~至日中~翕然俱赤~卽可食。」置謂驛也。〔集解〕先謙曰,「今廣州府南海縣。」奔騰阻險~死者繼路。時臨武長汝南唐羌~縣接南海。臨武~縣~屬桂舊無時臨至縣接十字。補之。 陽郡~今州郴縣也。〔集解〕惠棟曰,「羅沁云羌本名堯~後人惡其偕而改之。」先謙曰,「臨武今桂陽州縣~羌字伯游~宋蘇軾支荔舉酧詩無人觴伯游 以也。」乃上書陳狀。帝下詔曰,「遠國珍羞~本薦奉宗廟。苟有傷害~豈愛民之本。其敕大官勿復受獻。」由是遂省焉。謝承書曰,「唐羌子伯~游辟荔公府~補臨武長。縣接交州~舊獻龍眼、支及生鮮~獻之~驛馬書夜傅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頓仆死不檔。道經臨武~羌乃上書諫曰,『臣聞上不以滋味爲德~下不以貢膳爲功~故天子食太牢爲尊~不以果寶爲珍。伏見交阯七郡獻生龍眼等~鳥驚風發。南州土地~惡蟲猛獸不檔於路~至於觸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復生~來者猶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壽。帝從之。章報~羌卽弃官還家~不應徵召~著唐子三十餘篇。』」 ;卷二 六十四,三、《後漢書補注》 帝躬親萬機。每有炎異~輒延問公卿~極言得失。前後符瑞八十一所~自稱德薄~皆抑而不宜。束觀記曰,「朝無寵族~政如砥矢~惠澤沾濡~檔恩茂篤~外憂無積~内蓺教勤經~自左右近臣皆誦詩書~德在寬仁恕竝洽~是以黎元寧康~萬國協和~符真瑞應八十餘品~帝檔而不宣故靡得而紀。」 皇后紀 【治要原文】 19 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周禮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以備內職焉。后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知喪祭賓客。女御序於王之燕寢。頒官分務。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記功書過。居有保阿之訓。動有環佩之響。進賢才以輔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述宣陰化。修成內則。閨房肅雍。險謁不行者也。故康王檔朝。關雎作諷。宣后晏起。姜氏請愆。及周室東遷。禮序凋缺。諸侯僭縱。軌制無章。齊桓有如夫人者六人。晉獻升戎女爲元妃。終於五子作亂。冢遘嗣屯。爰逮戰國。風憲愈薄。適情任欲。顚倒衣裳。以至破國亡身。不可勝數。斯固輕禮弛防。先色後德者也。秦幷天下。多自驕大。宮備七國。爵列八品。漢興。因循其號。而婦制莫釐。高祖帷袵薄不修。孝文席無辨。然而選納尙簡。飾玩少華。自武、元之後。世增淫費。至乃掖庭三千。增級十四。妖倖毀政之符。外姻亂邦之迹。前史載之詳矣。 一、《後漢書》頁(397-399) 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周禮王者立后。鄭玄注禮記曰,「后之言後~言在夫之後也。」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以備內職焉。后正位宮闈~ 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鄭玄注周禮云「夫人之於后~猶三公之於王~坐而論婦禮」也。九嬪掌教四德~九嬪比九卿。周禮曰「九嬪~掌婦學之法~以九教御」也。四德謂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也。 世婦主喪、祭、賓客。婦~服也~明其能服事於人也~比二十七大夫。周禮,「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祭之日~涖陳女宮之具~凡內羞之物~掌弔臨于卿大夫之喪。」 女御序于王之燕寢。御謂進御于王也~比八十一元士。周禮曰「女御~〔掌〕于敘王之燕寢~以歲時獻功事」也。 頒官分務~各有典司。 女史彤管~記功書過。周禮云「女史~掌王后之禮~書內令~凡后之事以禮從」也。鄭玄注云「亦如大史之於王」也。彤管~赤管筆也。詩云,「我詒彤彤管。」注云「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管之法」也。 居有保阿之訓~動有環佩之響。列女傳曰,「齊孝公孟姬~華氏之女。從孝公遊~車奔~姬墮~車碎~孝公使駟馬立車載姬。姬泣曰,『妾聞妃下堂~必從傅母保阿~進退則鳴玉佩環~今立車無檔~非敢受命。』」進賢才以輔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詩序云,「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毛萇注云,「窈窕~幽閒也。」 所以能述宣陰化~修成內則。周禮內宰職曰,「以陰禮教六宮~以婦職之法教九御。」 閨房肅雍~險謁不行也。肅~敬也。雍~和也。謁~請也。言能輔佐君子~和順恭敬~不行私謁。詩序曰,「雖則王姬~猶執婦道~以成肅雍之德。」又曰,「而無險詖私謁之心。」 故康王檔朝~關雎作諷。前書音義曰,「后夫人雞鳴佩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詩人歎而傷之。」見魯詩。 宣后晏起~姜氏請愆。列女傳曰,「周宣姜后~齊侯之女也。宣王嘗夜臥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旣出~乃脫簪珥~待罪於永巷~使傅母通言 20 於王曰,『妾不才~淫心見矣~至使君王失禮而晏起~以見君王樂色忘德。敢請罪~惟君王之命。』王曰,『寡人之過~夫人何辜。』遂勤政事~成中興之名焉。」 及周室東遷~禮序凋缺。幽王時~西夷、犬戎共攻殺幽王于驪山之下。太子宜臼立~是爲平王~東遷洛邑~以避犬戎~政遂微弱。 諸侯僭縱~軌制無章。齊桓有如夫人者六人。左傳曰~桓公多內寵~有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少衛姬、鄭姬、葛嬴、密姬、宋華子也。晉獻升戎女爲元妃。元妃~嫡夫人也。史記曰~晉獻公伐驪戎~得驪姬~愛幸~立以爲妃。 終於五子作亂。桓公六夫人~生六子。桓公卒~立公子昭~於是公子無虧、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等五公子皆求立~公子昭奔宋~是作亂也 。冢遘嗣屯。冢遘譖~大也。~遇也。屯~難也。晉獻公受驪姬之~殺太子申生~故曰遇屯。 爰逮戰國~風憲逾薄~適情任欲~顛倒衣裳。上曰衣~下曰裳。詩曰,「綠兮衣兮~綠衣黃裳。」鄭玄曰,「褖衣黑~今反以黃爲裏~非其禮制~諭妾上僭也。」 二、《後漢書集解》;頁,151 夏、殷上~后之制~其文略矣。周禮王者立后。鄭玄注禮記曰,以妃 「后之言後~言在夫之後也。」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以僃闈內職焉。后正文宮~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體。鄭玄注周禮云,「夫人之后~猶三公之於王~坐而論婦禮」也。九嬪掌教四德。九嬪比九卿。周禮曰,「九嬪~張掌婦學之法~以九教御」也。四德爲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也。世婦主喪、祭、賓客。婦~服也~明其能服事於人也~比二十七大夫。周禮,「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祭之日~涖陳女宮之具~凡內羞之物~掌弔臨于卿大夫之喪。」〔集解〕惠棟曰,「王昭禹曰,『執箕帚僃洒以事人者謂之婦記。』曰~『納女於天子掃婦之事~人有廣嗣之義故謂之世婦。』」女御序于王之燕寢。御謂進御于王也~比八十一元士。周禮曰,「女御~敘于王之燕寢~以歲時獻功事」也。頒官分務~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記功書過。周禮云,「女史~掌王后之禮~書內令~凡后之事以禮從也。」鄭玄注云,「亦如太史之於王也。」彤管赤管筆也。詩云「我詒彤 :管」注云,「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也。」居有保阿之訓~動有環珮, 之響。列女傳曰「齊孝公孟姬~華氏之女。從孝公遊~車奔~姬檔~車碎~孝 : 公使檔馬立車載姬。姬泣曰,『妾聞下堂~必從傅母保阿~進退則鳴玉珮環~妃 今立車無檔非敢受命。』」進賢才以輔佐君子~衷窈窕而不淫其色。詩序云, 21 「關睢~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衷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毛芼注云,「窈窕幽聞也。」〔集解〕先謙曰,「官本正文及注並作 以哀窈窕是也~哀與思同義。孔子所謂哀而不傷也~衷字鄭君所改非。」所能述宣陰化~修成內則。周禮內宰職曰,「以陰禮教教六宮~以婦職之法九御。」閨房肅雍~險謁不行也。肅~敬也。雍~和也。謁~講也。言能輔佐君子~和順恭敬~不行私謁。」詩序曰,「雖則王姬~猶執婦道~以成肅雍之德。」又曰,「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故康王檔朝~關睢作諷。前書音義曰,「后夫人雞偑鳴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詩人歎而傷之。見魯詩。宣后晏起~姜氏請愆。列女傳曰,「周宣姜后~齊侯之女也。宣王常夜臥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旣出~逎脫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傳母通言於王曰,『妾不才~淫心見矣~至使君王失禮而晏起~以見君王樂色忘德。敢請罪~惟君王之命。』王曰,『寡人之過~夫人何辜。』遂勤政事~成中興之名焉。」及周室東遷~禮序凋缺。幽王時~西夷、犬戎共攻殺幽王于驪山之下。太子宜臼立~是爲平王~東遷洛邑~以避犬戎。政遂微弱。諸侯僭縱~軌制無章。齊桓有如夫人者六人。左傳曰,「桓公多內寵有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少衛姬、鄭姬、葛贏、密姬、駐華子也。」晉獻升戎女爲元妃元妃~嫡夫人也。史。 記曰,「晉獻公伐驪戎~得驪姬~愛幸~立以爲妃。」終於五子作亂。桓公六夫人~生六子。桓公卒立公子昭~於是公子無虧、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等五公子皆求立~公子昭奔宋~是作亂也。冢遘嗣屯。冢~大也。遘~遇也。屯~難也。晉獻公受驪姬之諧~殺太子申生~故曰遇屯。爰逮戰國~風憲愈薄~適情任欲~顚倒衣裳。上曰衣~下曰裳。詩曰,「綠兮衣兮~綠衣黃裳。」鄭玄曰,「綠衣黑~今反以黃爲~裹非其禮制~諭妾上僭也。」以至破國亡身~不可勝數。斯固輕禮弛防~先色後德者也。秦幷天下~多自驕大~宮備七國。史記曰,「始皇破六國~寫放其宮~室作之坂上南臨~渭水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以充八之~并秦爲七也。」爵列八品。前書曰,「漢興因秦之稱號正嫡稱皇后~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漢興~因循其號~而婦制莫釐。釐理。高祖帷薄不修。大赦禮曰,「大臣坐檔穢~男女無別者~不曰檔穢。曰帷薄不修。謂周昌入奏事。高祖擁戚姬是不修也。」孝文檔席無辨。鄭玄注禮記曰,「衽檔席也。孝文幸愼夫人。每與皇后同坐是無辨也。」然而選納尙簡~飾玩少華。自武、元之後~世增淫費~至乃掖庭三千~增級十四。一檔婕妤娥~二容華~三充衣~四己武帝置尚昭儀~五元帝置美人~六良人~七七子~八八子~九長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顯常~十三舞涓~其和娛靈保林~良娣使夜者~十四此六官品秩同爲一等也。」妖倖毀政之符。〔集解〕先謙曰,「官本『幸』作『倖』是。」 三、《後漢書補注》;卷五 一三九頁, 世婦主喪、祭、賓客。王昭禹曰,「執箕箒以事人者謂之婦。記曰, 22 『納女于天子~備洒掃婦之事人有廣祀之義~故謂之世婦。』」【治要原文】 及光武中興。斲雕爲朴。六宮稱號。唯皇后貴人。貴人金印舊無貴人二字。補之。紫綬。俸不過粟數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明帝聿遵先旨。宮頗教閫修。登建嬪后。必先令德。內無出之言。權無私溺之授。可謂矯其弊矣。雖御己有度。而防閑未篤。故孝章以下。漸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 一、《後漢書》頁(397-400) 及光武中興~斲彫爲朴。彫謂刻鏤也。史記曰,「漢興~破而觚爲圓~斲琱而爲璞。」 六宮稱號~唯皇后、貴人。鄭玄注周禮曰「皇后正寢一~燕寢五~是爲六宮」也。夫人已下分居焉。 貴人金印紫綬~奉不過粟數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漢法常因八月筭人。漢儀注曰,「八月初爲筭筭賦 ~故曰人。」 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檔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所以明慎聘納~詳求淑哲。明帝聿遵先旨~宮頗教閫修~登建嬪后~必先令德~內無出之言。閫閫閫~門限也。禮記曰「外言不入於~內言不出於」也。權無私溺之授~可謂矯其矣敝。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前書音義曰,「甲令者~前帝第一令也~有甲令、乙令、丙令。」 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來~豈不休哉,雖御己有度~而防;閒,〔閑〕未篤~故孝章以下~漸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淄~黑也。~蠹食木蟲。以諭傾敗也。 二、《後漢書集解》;頁,151 及光武中興~斲彫爲朴。彫爲刻鏤也。史記曰,「漢興破而觚爲檔彫而馬朴。」六宮稱號~唯皇后、貴人。鄭玄注,「周禮曰,『皇后正寢一燕寢五是爲六宮也。夫人已下分居焉。』」貴人金印紫綬~奉不過粟數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檔集解檔惠棟帝曰,「風俗通采女案采者擇也。」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漢法常因八月算人。漢儀注曰,「八月初爲算賦故曰算人。」明帝聿遵先旨~宮頗教修~登建嬪后~必先令德~內無出之言。閫閫門限也。禮記曰,「外言不入於內言不出於閫閫也。」權無私溺之授。前書音義曰,「甲令者前帝第一令也。」雖御己有度~而防閑未篤~故孝章下~漸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淄黑也。蠹食木蟲。以論以 傾敗也。〔集解〕惠棟曰,「淄文選作濇。」 23 三、《後漢書補注》;卷五 一二九頁, 采女。風俗通曰,「采女案采者擇也。」遂忘淄蠹。淄文選作濇。【治要原文】 自古雖主幼時艱。王家多檔。必委成冢宰。簡求忠賢。未有專任婦人。斷割重器。唯秦芊嬴太后始攝政事。故穰侯權重於昭王。家富於國。漢仍其謬。知患莫改。東京皇統屢檔。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禍速。身犯霧露於雲臺之上。家於嬰縲紲犴輈圄之下。湮滅連踵。傾繼路。而赴蹈不息。焦爛爲期。終於陵夷大運。淪亡神寶。詩書所歎。略同一揆。故考列行跡。以爲皇后本紀云。 一、《後漢書》;頁,400-402 自古雖主幼時艱~王家多釁冢~必委成宰~簡求忠賢~未有專任婦人~斷割重器。唯秦羋太后始攝政事。羋音亡爾反。故穰侯權重於昭王~家富於嬴國。太后~昭王母也~號宣太后。史記曰~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爲將軍~任政~封爲穰侯。太后攝政~始於此也。 漢仍其謬~知患莫改。東京皇統屢檔~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謂安、質、桓、靈。 臨朝者六后。章帝竇太后、和熹鄧太后、安思閻太后、順烈梁太后、桓思竇太后、靈思何太后也。 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周禮,「幕人~掌幃帟帟幄幕之事。」鄭玄注曰,「~幄中坐上承塵也。」 帝殤騭崩~鄧太后與兄等迎立安帝~年十三。沖帝崩~梁太后與兄冀迎立質帝~年八歲。質帝崩~太后與兄冀迎立桓帝~年十五。桓帝崩~竇太后與父武迎立靈帝~年十二。 任重道悠~利深禍速。身犯霧露於雲臺之上。霧露謂疾病也。不可指言死~故假霧露以言之。靈帝時~中常侍曹節矯詔遷太后於雲臺。謝弼上封事曰,「伏惟皇太后援立明聖~幽居空宮~如有霧露之疾~ 陛下當何面目以見天下,」家於嬰縲絏犴圄之下。縲~索也。絏犴~繫也。囹圄~周獄名也。檔亭之獄曰~音五旦反。謂外戚等被誅也。 湮滅連踵~傾輈繼路。踵~跡也。~輈車轅也。賈誼曰,「前車覆~後車誡。」而赴蹈不息~燋爛爲期~終於陵夷大運~淪亡神寶。陵夷猶頹替。神寶~帝位也。 二、《後漢書集解》;頁,152 自古雖主幼時艱~王家多釁~必委成冢宰~簡求忠賢~未有專任婦人~斷割重器。唯秦芊太后始攝政事。芊音亡爾反。故穰侯權重於昭王~家富於嬴國。太后~昭王母也~號宣太后。史記曰「昭王立~年少。宣太后 : 24 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爲將軍任政~封爲穰侯。太后攝政始於此也。」漢仍,, 其謬~知患莫改。東京皇統屢檔~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謂安、質、桓、靈。臨朝者六后。章帝竇太后、和熹鄧太后、安思閻太后、順烈梁太后、桓思竇太后、靈思何太后也。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貪孩童久其政。以〔集解〕惠棟曰「周章傳『鄧太后以皇子勝痼不可奉承宗廟貪殤帝孩抱養 ::,,爲己子故言之。』」抑明賢專其威。周禮「幕人掌韓幄幕帟之事。」鄭 ,以:, 玄注曰「帟幄中坐上承塵也。」殤帝崩鄧太后與兄騭等迎立安帝年十三。沖 :,,,帝崩梁太后與兄冀迎立質帝年八歲。質帝崩太后與兄冀迎立桓帝年十五。桓,,,,帝崩竇太后與兄武迎立靈帝年十二。〔集解〕惠棟曰,「明賢謂河清王蒜,, 也。」任重道悠~利深禍速。身犯霧露於雲臺之上。霧露謂疾病也。不可指言死~故假霧露以蓄之。靈帝時~中常侍曹節矯詔遷太后於雲臺。謝弼上封事曰「伏惟皇太后援立明聖幽居空宮~如有霧露之疾~陛下當何面目以見天 :, 下,」〔集解〕先謙曰,「官本畜作言是。」家於嬰縲絏犴圄之下。縲~索也。~絏犴繫也。囹圄。周獄名也~檔亭之獄曰~音五旦反。謂外戚等被誅也。湮滅連踵~傾輈繼路。踵~跡也。~輈車轅也。賈誼曰,「前車覆~後車誡。」而赴蹈不息~燋爛爲期~終於陵夷大運~淪亡神寶。陵夷猶頹替。神寶~帝位也。詩書所歎~略同一揆。故考列行跡~爲皇后本紀。雖成以 敗事異~而同居正號者~並列于篇其私恩追尊~非當時所奉者~則隨以 它事附出。謂安帝母左姬及祖母宋貴人之~並清見河孝王傳。〔集解〕惠棟曰,「劉良文選注,『追尊謂生非經奉承宗廟~祭祀而死後追尊者他事~謂不隨王后之事也。』」 三、《後漢書補注》;卷五 一二九一三—頁,0 食孩童以久其政。周章傅曰,「鄧太后以皇子騰痼不可奉承宗廟~貪殤帝孩抱。養爲己子~故言之。」抑明賢以專其威。明賢謂河清王蒜也。【治要原文】 25 明德馬皇后伏波將軍援之小女也。永平三年。立爲皇后。旣正位宮闈。愈自謙肅。能誦易經。好讀春秋楚辭。尤善周官。常衣大練裙。不加緣。諸姬主朝請。望見后袍衣疏麤縠。反以爲綺。就視乃笑。后辭曰。此繪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宮莫不歎息。時楚獄連年不斷。囚相證引。坐繫者甚衆。后慮其多濫。乘閒言及惻然。帝感之。多有所降宥。每於侍執之際。輒言及政事。舊無所字。 多所毗補。而未嘗以家私干欲。寵敬日隆。始終無衰。自撰無每於至政事十一字。皆補之。 顯宗起居注。削去兄防參醫藥事。帝請曰。黃門舅旦夕供養且一年。旣無異襃。又不錄勤勞。無乃過乎。太后曰。吾不欲令後世聞先帝數親後宮之家。故不著也。 一、《後漢書》;頁,407 明德馬皇后諱某。謚法曰,「忠和純淑曰德。」 能誦易~好讀春秋、楚辭~尤善周官。周官~周禮也。常衣大練~裙不加緣。大練~大帛也。杜預注左傳曰,「大帛~厚繒也。」太后兄廖上書曰「今陛下躬服厚繒」是也。朔望諸姬主朝請。漢律春曰朝~秋曰請。 二、《後漢書集解》 ;頁,154—155 明德馬皇后諱某。諡法曰,「忠和純淑曰德諱~某者史失其名下皆類此。」伏波將軍援之小女也。少喪父母。兄客卿敏惠早夭~母蘭夫人。〔集解〕惠棟曰,「河清王傳夫人母爲宋揚姑。」卽正位宮關~愈自謙肅。身長七尺二寸~方口美髮。能誦易~好讀春秋、楚辭~尤善周官、董仲舒書。周官周禮也。仲舒書,「玉蕃清明竹林之蜀也。」「蕃」音杯露, 「繁」。〔集解,惠棟曰,「續漢書云,『誦易經習詩論~春秋略記大義讀楚辭尤善。』賦頌疾其浮華聽論輒摘其要~讀光武紀至有獻千里馬寶劍者~上以馬駕鼓車劍賜騎士。手不持珠玉后末嘗不檔息。」常衣大練~裙不加緣。大練大帛也。杜左傳曰「大帛厚繒也。太后兄廖上書曰,『今陛下躬服厚繒是 : 也。 文臺曰「御覽三十七引續漢書云『身衣大帛御者禿 』」:.: 朔望諸姬主朝請。漢律春曰。朝秋曰請。望見后袍衣疏不。』」 麤~反爲綺榖迺~就視~笑。后辭曰,「此繒特宜染色~故用之以 耳。」六宮莫不檔息。帝常幸苑囿離宮。后輒風邪露霧爲戒~辭意款僃以 多兄詳擇。帝幸濯龍中。續漢志曰,「濯龍園名也。近北宮。」時楚獄連年 26 不斷~囚相證引~坐繫者甚衆。后慮其多濫~乘間言及惻然。帝感悟之~夜起仿偟~爲思所納。思后所納之言。〔集解〕注文臺曰,「績漢書云下有非臣下所得間句。」卒多有所降宥。時諸將奏事及公卿較議難平者。廣難曰較明也。〔集解〕通鑑胡注「平決也難~平難決者也王幼學云~平音病平 : 其不平日平。」每於侍執之際~輒言及政事~多所毗補~而未嘗家私干~以故寵敬日隆。〔集解〕惠棟曰「故舊本作欲李氏改作故。績漢書云『后志 ::在克己奉上不以私家干朝廷也。』」始終無衰。及帝崩~肅宗卽位~尊后曰皇太后。〔集解〕汪文曰「績漢書云『太后下詔告三輔~二千石無得令馬 臺:: 氏婚親因權屬託奸亂吏治犯者正法以聞。』」雜布二千匹~黃金十斤。自撰, 顯宗起居注。〔集解〕惠棟曰「抱朴子前漢時有禁中起居注荀悅申鑒~最凡 :,二十一首其十九~曰復內注記則漢起居應在宮中爲女史之任也。」削去兄防參醫藥事。〔集解〕汪文臺曰「績漢書云『明帝體不安~召黃門~防本參醫藥 :: 夙夜勤勞。』」 三、《後漢書補注》;卷五 一三二至一三四, 常衣大練~裙不加緣。續漢書曰,「身衣大帛~御者禿裙不緣。」望見后袍衣疏麤。續漢書,「諸王親家朝請~望見后裙極麤疏云云。」未嘗以家私干~故寵敬日隆。故舊本作欲~李氏改作故。續後漢書曰,「后志在克己奉上~不以私家干朝廷也。」自撰顯宗起居注。案抱朴子。前漢時有禁中起居注。荀悅申鑒最凡二十一首。其十九曰復內注記。則漢起居應在宮中。爲女史之任也。削去兄防參醫藥事。續漢書曰。明帝體不安。召黃門防奉參醫藥。夙夜勤勞。 【治要原文】 帝欲封爵諸舅。太后不聽。明年夏。大旱。言事者以爲不封外戚之故。有司因此上奏。宜依舊典。太后詔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其時黃霧四塞。不聞澍雨之應。又田蚡嬰、竇。寵貴橫恣。傾覆之禍。爲世所傳。故先帝防愼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諸子之封。裁令半楚。淮陽諸國。常謂我子不當與先帝子等。今有司柰何欲以馬氏比陰氏乎。吾爲天下母。而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但著皂布。無香薰之飾者。欲身率下也。以爲外親見之。當傷心自勅。但笑言太后素好儉。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蒼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故 27 不加譴怒。但檔歲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而猶懈怠。無憂國忘家之慮。知臣莫若君。況親屬乎。吾豈可上負先帝之旨。下虧先人之德。重襲西京敗亡之禍哉。固不許。 一、《後漢書》;頁,411-412 明年夏~大旱~言事者以爲不封外戚之故~有司因此上奏~宜依舊典。漢制~外戚以恩澤封侯~故曰舊典也。 太后詔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成帝封太后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等~同時爲關內侯。 其時黃霧四塞~不聞澍雨之應。又田蚡、竇嬰~寵貴橫恣~傾覆之禍~爲世所傳。田蚡~景帝王皇后同母弟武安侯也。爲丞相~貪驕~與淮南王上霸私語。後薨~武帝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竇嬰~文帝竇皇后從兄子魏其侯也~爲丞相~坐與灌夫朋黨棄檔也。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樞機~近要之官也。春秋運斗樞曰, 「北斗~第一天樞~第二琁~第三機也。」 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褠臂衣~今之臂韝~以縛左右手~於事便也。顧視御者~不及遠矣。故不加譴怒~但檔歲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而猶懈怠~無憂國忘家之慮。知臣莫若君~況親屬乎,吾可上負先帝之旨~下虧先人之德~重襲西京敗亡之禍哉,」固不許。西京外戚呂祿、呂檔、竇嬰、上官桀安父子、霍禹等皆被誅 。 二、《後漢書集解》;頁,155 帝請曰,「黃門舅旦夕供養且一年~旣無褒異又不錄勤勞~無過迺乎,」太后曰,「吾不欲令後世聞先帝數親后宮之家~故不著也。」建初元年~欲封爵諸舅~太后不聽。明年夏~大旱~言事者以爲不封外戚之故~有司因此上奏~宜依舊典。漢制~外戚以恩澤封侯~故曰舊典也。太后詔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成帝封太后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等~同時爲關內侯。其時黃霧四塞~不聞澍雨之應。又田蚡嬰、竇~寵貴橫恣~傾覆之禍~爲世所傳。田蚡~景帝王皇后同母弟武安侯也。爲丞相~貪驕~與淮南王上霸私語。後薨~武帝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竇嬰~文帝竇皇后兄子魏其侯也~爲丞相~坐與灌夫朋黨弃市也。故先帝防愼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樞機~近要之官也。春秋運斗樞曰,「北斗~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機也。」諸子之封~裁令半楚、淮陽諸國~常謂『我子不當與先帝子等』。今有司奈何欲以馬氏比陰氏乎,吾爲天下母~而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無香薰之飾者~欲身率下也。以爲外親見之~當傷心自勅~但笑言太后素好儉。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褠韝臂衣~今之臂~以縛左右手~於事便也。〔集解〕惠棟 28 帝曰,「胡三省云~臂韝褠旁從革。此所謂綠綠單衣也。下文言,『領袖正白~則爲單衣之褠韝韝而非臂之明矣。』」顧視御者~不及遠矣。故不加譴怒~但檔歲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而猶懈怠~無憂國忘家之慮。知臣莫若君~況親屬乎,吾豈可上負先帝之旨~下虧先人之德~重襲西京敗亡之禍哉,固不許。西京外戚呂祿、呂檔、竇嬰、上官桀安父子、雀禹等皆被誅。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帝省詔悲歎。復重請曰。漢興舅氏之封侯。猶皇子之爲王也。太后誠存謙虛。柰何令臣獨不得加恩三舅乎。且衞尉年尊。兩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諱。使臣長抱刻骨之恨。宜及吉時。不可稽留。太后報曰。吾反覆念之。思令兩善。豈徒欲獲謙讓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昔竇太后欲封王皇后之兄。丞相條侯言受高祖約。無軍功。非劉氏、不侯。今馬氏無功於國。豈得與陰、郭中興之后等耶。常觀富貴之家。祿位重疊。猶再實之木。其根必傷。且人所以願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飽耳。今祭祀則受四方之珍。衣食則蒙御府之餘資。斯豈不足。而必當得一縣乎。吾計之熟矣。勿有疑也。夫至孝之行。安親爲上。今數遭變異。穀價數倍。憂惶晝夜。不安坐臥。而欲先營外封。違慈母之拳拳乎。吾素剛急。有胸中氣。不可不順也。若陰陽調和。邊境淸靜。然後行子之志。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關政矣。 一、《後漢書》;頁,412-423 且衛尉年尊~兩校尉有大病。衛尉~太后兄廖。兩校尉~兄防、兄光也。太后報曰,「吾反覆念之~思令兩善。豈徒欲獲謙讓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以恩澤封爵外家爲外施也。 昔竇太后欲封王皇后之兄。竇太后~文帝后也。王皇后~景帝后也。兄卽王信~後封爲蓋侯。 丞相條侯言受高祖約~無軍功~非劉氏不侯。條侯~周亞夫也。前書曰,「高帝與功臣約~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今馬氏無功於國~豈得與陰、郭中興之后等邪,常觀富貴之家~祿位重疊~猶再實之木~其根必傷。文子曰「再實之木根必傷~掘臧之家後必殃」也。而欲先營外封~ 違慈母之拳拳乎,拳拳猶勤勤也~音權。 吾素剛急~有匈中氣~不可不順也。若陰陽調和~邊境清靜~然後行子之志。吾但當含飴弄孫。方言曰,「飴~餳也。陳、楚、宋、衛之閒通語。」 二、《後漢書集解》;頁,155—156 帝省詔悲歎~復重請曰,「漢興~舅氏之封侯~猶皇子之爲王也。太后誠存謙虛~奈何令臣獨不得加恩三舅乎,且衞尉年尊~兩校尉有大 29 病。衛尉~太后兄廖。兩校尉~兄防、兄光也。如令不諱~使臣長抱刻骨之恨。宜及吉時~不可稽留。」太后報曰,「吾反覆念之~思令兩善。」〔集解〕通鑑胡注,「兩善謂國家無濫恩而外戚~亦以安全也。」豈徒欲獲謙讓之名。〔集解〕惠棟帝曰,「通鑑作謙讓。」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以恩澤對爵外家爲外施也。昔竇太后欲封王皇后之兄。竇太后~文帝后也。王皇后~景文后也。兄卽王信~後對爲侯。葢丞相條侯言受高祖約~無軍功~非劉氏不侯。條侯~周亞夫也。前書曰,「高祖與功臣約。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今馬氏無功於國。〔集解〕惠棟帝曰,「東觀記,『太后曰。吾自念親屬皆無柱石之。』功俗語曰,『時無赭燒黃土。』」豈得與陰、郭中興之后等邪,常觀富貴之家~祿位重疊~猶再實之木~其根必傷。文子曰,「再實之木根必傷~掘臧之家後必殃也。」且人所以願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飽耳。今祭祀則受四方之珍~衣食則蒙御府之餘資。〔集解〕通鑑胡注「自西都以來皇后家祀其父母太官供 :, 具御府令掌中衣服及補澣之屬食飲概則太官主之。此言衣食皆資於御府言之,, 也。」斯豈不足~而必當得一縣乎,吾計之孰矣~勿有疑也。夫至孝之行~安親爲上。〔集解〕通鑑胡注楊子曰「孝莫大於甯甯親。親莫大於得四表之 : 驩心。」惠棟帝曰「李善云論語摘輔像曾子未嘗不問安親之道也。」今數遭 :,, 變異~穀價數倍~憂惶晝夜~不安坐臥~而欲先營外封~違慈母之拳拳乎拳拳厝勤勤也~音權。吾素剛急有匈中氣。〔集解〕惠棟曰「玉篇胸膺 !,:也。亦作匈。」不可不順也。若陰陽調和邊境淸靜然後行子之志。吾但,, 當含飴弄孫。方言曰,「飴~餳也。陳、楚、宋、衛之間通語。」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其外親有謙素義行者。輒假借温言。賞以財位。如有纖介。則先見嚴恪之色。然後加譴。其美車服不軌法度者。便檔屬籍。遣歸田里。廣平、鉅鹿、樂成王車騎朴素。無金銀之飾。太后卽賜錢各五百萬。於是內外從化。被服如一。諸家惶恐。倍於永平世。乃置織室蠶於濯龍中。數往觀視。以爲娛樂。常與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豐授諸小王論議經書。述敍平生。雍和終日。天下稔。方垂無事。帝遂封三舅廖、防、光爲列侯。並辭讓。願就關內侯。太后聞之曰。聖人設教惕厲。各有其方。知人情性莫能齊也。吾日夜。思自降損。居不求安。食不念飽。冀乘此道。不負先帝。所以化導兄弟。共同斯志。欲令瞑目之日。 30 無所復恨。何意老志復不從哉。廖等不得已。受封爵而退位歸第焉。一、《後漢書》;頁,413-414 數往觀視~以爲娛樂。常與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諸小王~論議經書~述平敘生~雍和終日。前書有東織、西織~屬少府~平帝改名織室。四年~天下豐並稔~方垂無事~帝遂封三舅廖、防、光爲列侯。辭讓~願就關內侯。太后聞之~曰,「聖人設教~各有其方~知人情性莫能齊也。」禮記王制曰,「凡居人材~必因天地寒煖燥濕~廣谷大川異制~人居其閒異俗。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中國戎夷五方之人~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故日夜惕厲~思自降損。惕厲~懼也。~危也。二、《後漢書集解》;頁,156 太后以爲言~兄廖等卽時減削。其外戚有謙素義行者~輒假借溫言~賞以財位。〔集解〕何焯曰,「位字疑。」如有介~鑯則先見嚴恪之色~然後加譴。其美車服不軌法度者~便檔屬籍~遣歸田里。廣平、鉅鹿、樂成王車騎朴素~無金銀之飾~帝以白太后~太后卽賜錢各五百萬。於是內外從化~被服如一。〔集解〕惠棟曰,「東觀記,『明德后詔書。流布咸稱正德王主諸室莫敢犯禁時廣平樂成王在邸入問。起居帝望見車騎鞍勒皆純黑。無金銀綵飾馬不踰六尺~於是以白太后卽賜錢各五百萬於~是施親戚被服~自此始。』」諸家惶恐~倍於永平世時。置迺織室~蠶於濯龍中。前書有東織、西織~屬少府~平帝改名織室。數往觀視~以爲娛樂。常與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敘豐授諸小王~論議經書~述平生~雍和終日。四年~天下稔~方垂無事~帝遂封三舅廖、防、光爲列侯。並辭讓~願就關內侯。太后聞之~曰,「聖人設教~各有其方~知人情性莫能齊也。」禮記王制曰,「凡居人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濕~廣谷大川異制~人居其間異俗。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中國戎夷五方之人~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故日夜惕厲~思自降損。惕厲~懼也。~危也。居不求安~食不念飽。冀乘此道~不負先帝。所以化導兄弟~共同斯志~欲令瞑目之日~無所復恨。何意老志復不從哉,萬年之日長恨矣,廖等不得已~受封爵而退位歸第焉。太后其年寢疾~不信巫祝小醫~數勅檔禱祀。至六月~崩。在位二十二年~年四十餘。〔集解〕惠棟曰,「建武二十八年~后年十三~入太子宮~至建初四年崩~年止四十也。」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和熹鄧皇后諱綏。太傅禹之孫也。選入宮爲貴人。恭肅小心。動有法度。 31 帝深嘉愛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親醫藥。不限以日數。后言於帝曰。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譏。下使賤妾獲不知足之謗。上下交損。誠不願也。帝曰。人皆以數入爲榮。貴人反以爲憂。深自抑損。誠難及也。每有讌袿會。諸姬貴人競自修整。簪珥光彩。裳鮮明。而后獨省省作著。素。裝服無飾。陰后以巫蠱事廢。立爲皇后。是時方國貢獻。競求珍麗之物。自后卽位。悉令禁檔。歲時但供紙墨而已。 一、《後漢書》;頁,418-420 和熹鄧皇后諱綏。蔡邕曰,「謚法~有功安人曰熹。」后言於帝曰,「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省。」外舍~外家。每有讌會~諸姬貴人競自修整~簪珥光采~袿裳鮮明。說文曰,「簪~ 笄瑱也。珥~也~以玉充耳。」釋名曰,「婦人上服曰袿。」 二、《後漢書集解》;頁,158 帝深嘉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親醫藥~不限以日數。后言於帝曰,「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省。外舍~外家。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譏。〔集解〕惠檔曰,「『幸私』通鑑作『私幸』。」下使賤妾獲不知足之謗。上下交損~誠不願也。」帝曰,「人皆以數入爲榮~貴人反以爲憂~深自抑損~誠難及也。」每有讌會~諸姬貴人競自修整~簪珥光彩~袿裳鮮明。說文曰,「簪、、笄瑱也。珥~也~以玉充耳。釋名曰,「婦人上服曰袿。」而后獨著素~裝服無飾。〔集解〕注文曰,「初學記十~引績臺 漢書云,『衣不擇采裝不務飾。』」其衣有與陰后同色者~卽時解易。若並時進見~則不敢正坐離立行則僂自卑。離並也。禮記曰,「離坐離立無往參焉。」十四年夏~陰后以巫蠱事廢~后請救不能得~帝便屬意焉。后愈稱篤疾~深自閉檔。會有句奏建長秋宮~帝曰,「皇后之尊~與朕同體~承宗廟~母天下~豈易哉,唯鄧貴人德冠後庭~可當之。」至冬~立爲迺 皇后。辭讓者三~然後卽位。手書表謝~深陳德薄~不足以充小君子之選。是時~方國貢獻~競求珍麗之物~自后卽位~悉令禁檔~歲時但供紙墨而已。帝每欲官衙鄧氏~后輒哀請謙讓~故兄終帝世不過虎賁中郎。元興元年~帝崩~長子平原王有疾~而諸皇子夭檔~前後十數後生者輒隱秘養於人間~帝王生始殤百日~后迎立之。尊后爲皇太后。〔集迺 解〕黃山曰,「殤生始百日何能躬上皇太后~尊號特臣稱詔書尊之耳然是閻梁諸太后沿爲典制矣。」 32 三、《後漢書補注》 列傳 【治要原文】 馮異字公孫。潁川人也。建武二年爲征西大將軍。大破赤眉。屯兵上林苑。威行關中。六年。朝京師。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爲吾披荊棘。定關中。旣罷。使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詔曰。倉卒蕪蔞亭豆粥。呼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鈎。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一、《後漢書》;頁,649-650 六年春~異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爲吾披荊棘~定關中。」荊棘~榛梗之謂~以檔紛亂。旣罷~使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詔曰,「倉卒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史記曰~管仲將兵遮道莒~射桓公中鉤。後魯桎梏管仲而送於齊~齊以爲相。說苑曰,「管仲桎梏檻車中~非無也媿~自裁也。」新序曰~齊桓公與管仲飲酣莒~酒~管仲上壽曰,「願君無忘出奔於也~臣亦無忘束縛於魯也。」此云射鉤、檻車~義亦通。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謂光武獲異於巾車而赦之。 頁,二、《後漢書集解》;236-240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也。父城縣名故城~在今許州葉縣東北汝州郟城縣亦有父城。〔集解〕沈欽韓曰,「父城在今汝州寶豐郟縣。西北若汝州城之父城~乃前志沛郡之城~父非父城也注誤。」六年春~異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爲吾披荊棘~定關中。」荊棘~榛梗之謂~以檔紛亂。卽罷~使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詔曰,「倉卒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集解〕王補曰,「喪紀少末句。」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 :,車。』齊國賴之。史記,「管仲將兵遮道莒~射桓公中鉤。後魯桎梏管仲而送於齊~齊以爲相。」説媿苑曰,「管仲桎梏檻車中~非無也~自裁也。」新 33 序曰,「齊桓公與管仲飲酣莒~酒~管仲上壽曰,『願君無忘出奔于也~臣亦無忘束縛於魯也。』」此云射鉤、檻車義亦通。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謂光武獲異於巾車而赦之。〔集解〕王補曰,「先儒謂三代以下君臣交盡其美惟~東漢爲最盛范史於諸將~各存其略於馬武綜紀~其檔三復恩禮意者~其揭此以示帝鑑之先務乎~吾獨於馮異傅而深慨焉傅~稱人有言異專制關中者~帝卽以章示異。」異謝曰,「託身聖明在傾危溷殽之中~尚敕不敢過差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誠冀以謹~遂自始終。」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爲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自有懼意由是觀之異不以被謗~而匿誠於帝帝不以聞譖~而衰愛於異坦然昭明略~無纖介假而蕭何~周勃~劉基幸遇斯時~則利賈人之金不待申雪於衛尉~持兵見守太后~可無冒絮之提胡惟庸亦何敢挾醫視病~以售其奸哉昔。」魏文侯示樂~羊子以謗書~唐太宗斥論房元齡者~於嶺表後世頌之然方之豆粥麥飯之見~勞河北巾車之相勉~上下交儆如聞咈葢兪~有誠僞之別焉~顧獨失之於馬援是則千古之遺憾也。 ;卷六 第二一頁,三、《後漢書補注》0 赤眉陽敗。東觀記作佯敗~陽與佯通。 【治要原文】 岑彭字君然。南陽人也。拜廷尉。行大將軍事。與大司馬吳舊無拜廷尉三字。補之。 漢等圍洛陽。數月。朱鮪鮪鮪等堅守不肯下。帝以彭嘗爲校尉。令往說之。曰。大司徒被害時。鮪與其謀。又諫更始無遣蕭王北伐。誠自知罪深。彭還。具言於帝。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彭復往告。鮪鮪鮪乃面縛與彭俱詣河陽。帝卽解其縛。拜爲平狄將軍。封扶溝侯。建武八年。彭與吳漢圍隗囂於西城。公孫述將李育守上邽弇。蓋延耿圍之。勅彭曰。兩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旣平復隴望蜀。每一發兵。頭鬚爲白。 一、《後漢書》;頁,655-656 光武卽位~拜彭廷尉~歸德侯如故~行大將軍事。續漢書曰,「彭鎮河內。馮異先攻洛陽~朱鮪鮪大出軍~欲擊彭。時天霧~以爲彭已去~令其兵皆穫黍~彭乃進擊~大破之。」 鮪鮪曰,「大司徒被害時~與其謀。與音預。又諫更始無遣蕭王北伐~誠自知罪深。」彭還~具言於帝。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指河以爲信言~言其明白也。 乃面縛~與彭俱詣河陽。東觀記曰,「詣行在所河津亭。」 34 二、《後漢書集解》;頁,241—243 岑彭。〔集解〕惠棟曰,「風俗通云。古岑子國之。後世系曰,『岑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異母弟耀子~渠武王封爲岑子~其地梁國北岑亭是也。子孫因以爲氏世居南陽棘陽。岑音鋤針切。』」字君然南陽人也。棘音紀力反。授以常所持節~從平河北~光武卽位~拜彭延尉~歸德侯如故~行大將軍事。續漢書曰,「彭鎮鮪鮪河內~馮異先攻洛陽~朱大出軍欲擊彭時~天霧以爲彭已去令~其兵皆穫黍~彭乃進擊大破之。」曰鮪鮪,「大司徒被害時~與其謀。與音預。又諫更始無遣蕭王北伐~誠自知罪深。」彭還~具言於帝。〔集解〕惠棟曰,東觀記,『彭還河陽白上~上謂彭復往曉之也。』」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指河以爲信言~其明白也。彭復往告~鮪鮪從城上下索曰,「必信~可乘此上。彭趣索欲上。」趣向也。乃面縛~與彭俱詣河陽。東觀記曰,「詣行在所河津亭。」〔集解〕惠棟曰,「東觀記,『鮪輕騎詣~彭降彭爲殺羊~具食鮪鮪身爲降虜~未見諸公諸將不敢食彭。卽令自縛與俱詣行在所河津亭也。』」帝卽解其縛~召見之~復令彭夜送鮪歸城。明旦~悉其眾鮪出降~邦爲平狄將軍~對扶溝侯。〔集解〕惠棟曰,「東觀記,『鮪後改封成德侯。』」八年~彭引兵從車駕破天水~與吳漢國隗囂於西城。時公孫述將李育將兵救囂邽葢弇~守上帝留延、耿圍之~而車駕東歸。彭書敕曰,「兩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旣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鬚爲白。」彭遂谷水灌西城~城未沒丈檔。東觀記曰,時以縑囊盛徒土爲堤~灌西城谷水從地中數~丈涌出故城不拔。續漢書云,『以縑盛土爲堤。』」 三、《後漢書補注》;卷六 第二四二—百五,00 岑彭。風俗通曰,「古岑子國之後~世系日~岑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異母弟耀子渠~武王封爲岑子~其地梁國北岑亭是也~子孫因以爲氏~世居南陽棘陽~岑音鋤針切。」彭還~具言于帝。束觀記曰,「彭還河陽白上~上謂彭復往曉之也。」封扶溝侯。案東觀記,「鮪後改封成德侯。」【治要原文】 臧宮字君翁。潁川人也。匈奴飢疫。自相分爭。帝以問宮。宮曰。願得五千騎以立功。帝笑曰。常勝之家。難與慮敵。吾方自思之。建武二十七年。宮與楊虛侯馬武上書曰。匈奴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當中國一郡。萬里死命。懸在陛下。福不再來。時或易失。豈宜固守文德而墮武事乎。詔報曰。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 35 一、《後漢書》;頁,695-696 旱蝗赤地。赤地~言在地之物皆盡。說苑曰,「晉平公時~赤地千里。」疫困之力~不當中國一郡。萬里死命~縣在陛下。福不再來~時或易失。左傳 曰,「大福不再。」蒯通曰,「時者難遇而易失也。」詔報曰,「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彊』。卽張良於下邳圯所見老父出一編書者。二、《後漢書集解》;頁,256 虜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赤地~言在地之物皆盡。說苑曰,「晉平公時~赤地千里。」疫困之力~不當中國一郡。萬里死命~懸在陛下。福不再來~時或易失。左傳曰,「大福不再。」荊通曰,「時者難遇而易失也。」詔報曰。〔集解〕王補曰,「袁紀系此詔於二十八年三月誤。」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彊。』卽張良於下邳圯所見老父出一編書者。〔集解〕惠棟曰,「黃石公記序云,『黃石者神人也~有上中畧畧畧下河圖云。』黃石公謂張良曰,『讀此爲劉帝師隋~經籍志梁有黃石公記~三卷今三畧引軍讖~與此同。』故曰,『有德之君以下至雖成必敗~皆見下篇。』」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仁之助也。強者、怨之歸也。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逸政多忠臣。勞政多亂民。故曰。務廣地者荒。務廣德者強。有其有者安。貪人有者殘。殘滅之政。雖成必敗。今國無善政。灾變不息。百姓驚惶。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恆臾。且傳聞之事。多失實。苟非其時。不如非舊作無。改之。息民。自是諸將莫敢復言兵事者。 一、《後漢書》;頁,696 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逸政多忠臣~勞政多 亂人。故曰務廣地者荒~務廣德者彊。有其有者安~貪人有者殘。殘滅之 政~雖成必敗。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左傳曰,「國無善政~則自取謫於日月之災。」百姓驚惶~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顓臾~魯附庸之國。魯卿季氏貪其土地~欲伐而兼之。時孔子弟子有冉冉顓仕於季氏~孔子責之。有曰,「今夫臾固而近季氏之邑~今不取~恐爲子孫之憂。」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且北狄尚恆彊~而屯田警備傳聞之事~多失實。公羊傳曰,「見者異辭~聞者異辭~傳聞者異辭。」 36 二、《後漢書集解》;頁,256 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仁之助也。彊者怨之歸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所樂樂身~樂人者其樂長~樂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集解〕惠棟曰「三畧作釋近下同~舍與 : 釋古字通。」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逸政多忠臣~勞政多亂人。故曰務廣地者荒~務廣德者彊。有其有者安~貪人有者殘。殘滅之政~雖成必敗。今國無善政~灾變不息。左傳曰「國無善政~則自取檔於日月之災。」 : 百姓驚惶~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檔臾~魯附庸之國。魯卿季氏貪其土地~欲伐而兼之。時孔子弟子有冉仕於季氏~孔子責之。有冉曰,「今夫顯臾固而近季氏之邑~今不取~恐爲子孫之憂。」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檔臾~而在蕭薔之內也。」〔集解〕先檔曰,「官本無注。」且北狄尚彊~而屯田警備傳聞之事~恆多失實。公羊傳曰,「見者異辭~聞者異辭~傳聞者異辭。」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祭遵字弟孫。潁川人也。從征河北爲軍市令。世祖舍中兒犯法。遵格殺之。世祖怒。命收遵。時主簿陳副諫曰。明公常欲衆軍整齊。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行也。世祖乃貰之。以爲刺奸將軍。謂諸將曰。當備祭遵。吾舍中兒犯令尙殺之。必不私諸卿也。河北平。拜征虜將軍。遵爲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身衣韋袴。布被。夫人裳不加緣。帝以是重焉。及卒。愍悼之尤甚。遵喪至河南縣。詔遣百官先會喪所。車駕素服臨之。望哭哀慟。還幸城門。過其車騎。涕泣不能已。喪禮成。復親祠以太牢。如宣帝臨霍光故事。至葬。車駕復臨。贈以將軍侯印綬。朱輪容車。介士軍陳送葬。謚曰成侯。旣葬。車駕復臨其墳。存見夫人室家。其後朝會。帝每歎曰。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遵之見思若此。 一、《後漢書》;頁,738-744 祭遵字弟孫。祭音側界反。時主簿陳副諫曰,「明公常欲眾軍整齊~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光武乃貰之。貰猶赦也。遵爲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身衣韋絝~布被~夫人裳不加緣。「緣」或作「綵」。帝以是重焉。及卒~愍悼之尤甚。遵喪至河南縣~詔遣百官先會喪所~車駕素服臨之~望哭哀慟。還幸城門~過其 37 車騎~涕泣不能已。東觀記 曰,「上還幸城門~閱過喪車~瞻望涕泣。」喪禮成~復親祠以太牢~如宣帝臨霍光故事。霍光薨~宣帝及上官太后親臨光喪~使太中大夫任宣、侍御史五人持節護喪事。東觀記曰,「時下宣帝臨霍將軍儀~令公卿讀視~以爲故事。」至葬~車駕復臨~贈以將軍、侯印綬~朱輪容車~介士軍陳送葬。容車~容飾之車~象生時也。介士~甲士也。東觀記曰,「遣校尉發騎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兵車軍陳送葬。」謚曰成侯。旣葬~車駕復臨其墳~存見夫人室家。其後會朝~帝每歎曰,「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遵之見思若此。東觀記曰「上數嗟歎~衛尉銚期見上感慟~對曰『陛下至仁~哀念祭遵不已~羣臣各懷慚懼』」也。二、《後漢書集解》;頁,271—273 祭遵字弟孫。祭音側界反。〔集解〕通鑑胡注,「姓譜云周公第五子~祭伯其後以爲氏。」潁川潁陽人也。少好經書。家富給~而遵恭儉~惡衣服。喪母~負土起墳。嘗爲部吏所侵~結客殺之。初~縣中以其柔也~旣而皆憚焉。及光武破王尋等~還過潁陽~遵以縣吏數進見~光武愛其容儀~署爲門下史。從征河北~爲軍市令。〔集解〕通鑑胡注,「從軍者非一處人~故於軍中立市使相貿易。置令以治之。惠棟曰,『軍與民市價~不畫一設立市令以防強~奪非於軍中立市也』東觀記,『光武皇帝雖發師旁縣人~馬席薦靽皆有成~賈而貴不侵民樂與官市此其證也。』」舍中兒犯法~遵格殺之。光武怒~命收遵。時主簿陳副諫曰,「明公常欲眾軍整齊~今尊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光武乃貰之。貰猶赦也。以爲刺姦將軍。〔集解〕通鑑胡注,「王莽置左右剌姦~使督奸猾~光武因以爲將軍號。惠棟曰,『續志將軍屬有外剌。剌姦主罪法。』」謂諸將曰,「當僃祭遵,」〔集解〕周壽昌曰,「說文僃僃猶愼也。大戴記小辨篇事。」戒不虞曰,「知郅惲傳~無掩人不~僃僃猶防也~言愼防之也~亦作避鮑永傳貴戚~且斂手以避二鮑是也。」九年春~卒於軍。遵爲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身衣韋袴~布被~夫人裳不加緣~帝以是重焉。「緣」或作「綵」。〔集解〕惠棟曰,東觀記,『作綵。』」及卒~愍悼之尤甚。遵喪至河南縣~詔遣百官先會喪所~車駕素服臨之~望哭哀慟。〔集解〕先謙曰,「東觀記云,『上車駕素服往弔望城門。舉音遂哭而慟。』」還幸城門~過其車騎。東觀記曰,「上還幸城門~閱過喪車~瞻望涕泣。」涕泣不能已。喪禮成~復親祠以太牢~如宣帝臨霍光故事。霍光薨~宣帝及上官太后親臨光喪~使太中大夫任宣、侍御史五人。持節護喪事。東觀記曰,「時下宣帝臨霍將軍儀~令公卿讀視~以爲故事。」帝乃下升章以示公卿。至葬~車駕復臨~贈以將軍、侯印綬~朱輪容車~介士軍陳送葬。容車~容飾之車~象生時也。介士~甲士也。東觀記曰,「遣校尉發騎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兵車軍陳送葬。」〔集解〕沈欽韓曰,「續志大駕 38 甘泉簿金根容車~中黃門尚衣奉衣~登容則容車載死者衣冠~所謂魂車鹵 也。」謚曰成侯。〔集解〕沈欽韓曰,「袁紀作威侯。」旣葬~車駕復臨其墳~存見夫人室家。〔集解〕周壽昌曰,謂帝臨存而召見之也。前書嚴助傳使重臣臨存本書~馬援傳援間至河內過存伯春~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其後會朝~帝每歎曰,「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遵之見思如此。東觀記曰,「上數嗟嘆~衛尉檔期見上感慟~對曰『陛下至仁~哀念祭遵不已~羣臣各懷慙懼也。』」 ;列傳十 卷七 第二三二頁,三、《後漢書補注》 祭遵。胡三省案姓譜曰。周公第五子祭伯。其援以爲氏。困學紀聞曰。清水李氏云。古印有文曰祭遵。非姓名。乃古之檔官。棟案古文省小。以尊爲遵耳。軍市令。胡三省曰。從軍者非一處人。故于軍中立市。使相檔易。置令以治之。棟案。軍檔民市價不一。畫設立市令以防奪強。非于軍中立市也。束觀記曰。光武皇帝雖發師旁縣人馬。席蔫 靽。皆有成賈而貴不侵民。樂檔官市。此其證也。刺姦將檔。續漢志曰。將軍屬有外刺。刺姦。主罪法。胡三省曰。王莽置左右刺姦。使督奸猾。光武因以爲將軍號。 【治要原文】 馬武字子張。南陽人也。封爲揚虛侯。爲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帝故縱之以爲笑樂。帝雖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遠方貢珍甘。必先遍列侯。而大官無餘。有功輒增邑賞。不任以吏職。故皆保其福祿。終無誅譴者。 一、《後漢書》;頁,785 武爲人嗜酒~闊達敢言~闊達~大度也。敢言謂果敢於言~無所隱也。 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帝故縱之~以爲笑樂。帝雖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回~曲也~曲法以容也。 二、《後漢書集解》;頁,288 封爲揚虛侯〔集解〕錢大昕曰,「注不言揚虛所在~案漢書齊悼惠王子將閭封揚~虛侯沈欽韓曰,『今濟南府禹成縣西南。』」爲人嗜酒~闊達敢言。豁達~大度也~敢言謂言果敢~而無所隱也。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帝故縱之~以爲笑樂。帝雖制御功臣~而每能囘容~宥其小失。~囘曲也曲~法以容也。遠方貢珍甘~必先徧賜列侯~而太官無餘。有功~輒增邑賞~不任以吏職~故皆保其福祿~終無誅譴者。二十 39 五年~武以中將將郎兵擊武陵蠻夷~還上印綬。〔集解〕王補曰,「馬援病卒與梁松毀惡援於上~薏苡之讒武復與於陵侯侯昱以章~言其壯事詳袁紀通鑑及本書~授傳功誣善武可知矣。」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論曰。光武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爲上應二十八宿。未之詳。然咸能感會風雲。奮其智勇。稱爲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議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績。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圖遠筭。固將有以焉爾。若乃王道旣衰。降及德霸。猶能授受惟庸。勳賢兼序。如管、之隰迭升桓世。先、趙之同列文朝。可謂兼通矣。降自秦、漢。世資戰力。至於翼扶王運。皆武人屈起。亦有鬵繒屠狗。輕猾之徒。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勢疑則隙生。力侔則亂起。蕭、樊且猶縲紲。信、越終見葅戮。不其然乎。自以降。於茲迄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遂使搢紳道塞。賢能蔽雍。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關之怨。其懷道無聞。委身草莽者。亦何可勝言哉。故光武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雖寇、鄧之高勳。耿、賈之洪烈。分土不過大縣數四。所加特進朝請而已。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法。齊之以刑者乎。若格之功臣。其傷已甚。何者。直繩則虧喪恩舊。撓情則違廢禁典。選德則功不必厚。舉羣並勞則人或未賢。參任則心難塞。列則其弊未遠。不得不校其勝否。卽以 事相權。故高秩厚禮。允答元功。峻文深憲。責成吏職。建武之世。舊無以字。補之。 侯者百餘。若夫數公者。則與參國議。分均休咎。其餘並優以寬科。完其封祿。莫不終以功名。延慶于後。昔留侯以爲高祖悉用蕭、曹故人。而郭伋亦譏南陽多顯。鄭興又戒功臣專任。夫崇恩偏授。易啓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廣招賢之路。意者不其然乎。 一、《後漢書》;頁,787-789 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爲上應二十八宿~未之詳也。然咸能感會風雲~奮其智勇。風雲~已具聖公傳。 稱爲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易通卦驗曰,「黃佐命。」鄭玄注云,「黃者~火之子。佐命~張良是也。」已上皆華嶠之辭。議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績~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圖遠筭霸~固將有以焉爾。若乃王道旣衰~降及德~王謂周也~霸謂齊桓、晉文公。 猶能授受惟庸~勳賢皆序~如管、之隰迭升桓世~先、趙之同列文朝~可謂兼通矣。史記曰~管仲、隰朋修齊國之政~齊人皆悅事之 。管子曰,「管仲檔疾~桓公問之,『若不可諱~政將安移之,』對曰,『隰朋可。』」國語云~文公使趙衰爲卿~辭曰,「先軫有謀~臣不若也。」乃使先軫佐下軍。公曰, 「趙衰〔三讓〕~其所讓皆社稷之衛也。」降自秦、 40 漢~世資戰力~至於翼扶 王運~皆武人屈起。屈起猶勃起也。音其勿反。亦有鬻繒屠狗輕猾之徒。灌嬰睢~陽販繒者~樊噲~沛人~以屠狗爲事~皆從高祖。 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阿衡之地。樊噲封爲舞陽侯~灌嬰爲丞相~封爲潁陰侯。阿~倚也 。 衡~平也。言天下依倚而取平也。故埶疑則隙生~力侔則亂起。埶侔位過~則君臣相疑。~等也。蕭、樊且猶縲紲~信、越終見葅戮~不其然乎,蕭何爲丞相~爲人請上林中空地~上大怒~乃下廷尉械繫之。燕王盧綰噲噲反~樊以相國擊燕~人有惡黨於呂氏~帝大怒~使陳平卽軍中斬噲噲~平畏呂氏~執詣長安。韓信封爲淮陰侯~人上書告信反~呂后使武士縛信~斬 之。彭越爲梁王~呂后令其舍人告越謀反~遂夷宗族。刑法志曰,「夷三族者梟其首~葅其骨肉。」彭越、韓信皆受此誅。自以降~茲迄于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自高祖至于孝武凡五代也~其中宰輔皆以公侯勳貴爲之。遂使縉紳道塞~賢能蔽壅。縉~赤色也。紳~帶也。或作「搢」~搢~插插也~謂笏於帶也。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關之怨。世及謂父子相繼也。禮記曰,「大人世及以爲禮。」抱關謂守門者。前書曰~蕭望之署小苑東門候~王仲翁謂望之曰,「不肯碌碌~反抱關爲,」其懷道無聞~委身草莽者~亦何可勝言。故光武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矯~正也。違~失也。枉~曲也。孟子曰,「矯枉者過其正。」雖寇、鄧之高勳~耿、賈之鴻烈~分土不過大縣數四~ 所加特進、朝請而已。鄧禹爲大司徒~封高密侯~食邑四縣。耿弇好侯~畤食邑二縣~奉朝請。賈復封膠東侯~凡食六縣~以列侯加特進。觀其治平臨 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者乎,論語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人免而無恥。」若格之功臣~其傷已甚。格~正也。若以上法繩正功臣~則於其〔人〕有害也。何者,直繩則虧喪恩舊~橈情則違廢禁典~選德則功不必厚~舉勞則人或未賢~參任則群心難塞~並敝列則其未遠。參任~謂 兼勳賢而任之。則群臣之心各有望~覬故難塞也。若遵高祖並敝用功臣~則其未遠。不得不校其勝否~卽以事相權。勝否猶可否。卽~就也。權謂平其輕重。故高秩厚禮~允元荅功~峻文深憲~責成吏職。建武之世~侯者百餘~若夫數公者~則與參國議~分均休咎。賈復傳曰「帝方以吏事責三公~故功臣遂不用。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也。其餘並優以寬科~完其封祿~莫不終以功名延慶于後。昔留侯以爲高祖悉用蕭、曹故人。前書曰~上望見諸將往往偶語~張良曰,「此謀反耳。陛下起布衣爲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耳~〔故相〕聚謀反也。」見高紀。而郭伋亦譏南陽多顯。郭伋傳曰,「光武以伋爲并眾州牧~帝引見~伋因言,『選補職~當簡天下賢俊~不宜專用南陽人也。』帝深納其言。」鄭興又戒功臣專任。鄭興傳曰,「興徵爲太中大夫~上疏曰,『道路咸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則人位謬矣。』」 二、《後漢書集解》;頁,288-289 41 論曰,「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爲上應二十八宿。」;集解,惠棟曰,「張衡東京賦云受鉽四七共工以除。」未之詳也。然咸能感會風雲~奮其智勇。風云~已具聖公傳。稱爲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易通卦驗曰,「黃佐命。」鄭玄注云,「黃者~火之子~佐之子。佐命~張良是也。」已上皆華嶠之辭。議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績~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圖遠算~固將有以焉爾。若乃王道旣衰~降及德霸。王謂周也~霸謂齊桓、晉文公。猶能授受惟庸~勳賢皆序~如管、之隰迭升桓世~先、趙之同列文朝~可謂兼通矣。史記曰,「管仲、隰關修齊國之政~齊人皆悅事之。」管子曰,「管仲寢疾~桓公問之,『若不可諱~政將安移之,』對曰,『隰朋可。』」國語云~文公使趙衰爲卿~辭曰,「先軫有謀~臣不若也。」乃使先軫佐下軍。公曰,「趙衰」其所讓皆社稷之衛也。」〔集解〕沈欽韓曰,「晉語趙哀下合有三讓二字。」降自秦、漢~世資戰力~至於翼扶王運~皆武人屈起。屈起猶勃起也。音其勿反。亦有鬵繒屠狗輕猾之徒。灌嬰睢~陽販繒者~樊噲~沛人~以屠狗爲事~皆從高祖。或崇以連城之賞。〔集解〕惠棟曰,「前書贊云,『藩國大者~跨州兼郡連城數十。』」或任以阿衡之地。樊噲封爲舞陽侯~灌嬰爲丞相~封爲陰侯。阿~倚也。衡~平也。言天下依潁 倚而取平也。故埶侔疑則隙生~力則亂起。勢位過~則君臣相疑。~等侔也。蕭、樊且猶縲紲~信、越終見葅戮~不其然乎。蕭何爲丞相~爲人請上林中空地~上大怒~乃下廷尉械繫之。燕王盧綰噲噲反~樊以相國擊燕~人有惡黨於呂氏~帝大怒~使陳平卽軍中斬噲噲~平畏呂氏~執詣長安。韓信封爲淮陰侯~人上書告信反~呂后使武士縛信~斬 之。彭越爲梁王~呂后令其舍人告越謀反~遂夷宗族。刑法志曰,「夷三族者梟其首~葅其骨肉。」彭越、韓信皆受此誅。自茲以降~迄于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自高祖至于孝武凡五代也~其中宰輔皆以公侯動員爲之。遂使縉紳道塞~賢能蔽雍。縉~赤色也。紳~帶也。或作「搢」~搢~插插也~謂笏於帶也。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關之怨。世及謂父子相繼也。禮記曰,「大人世及以爲禮。」抱關謂守門者。前書曰~蕭望之署小苑東門候~王仲翁謂望之曰,「不肯碌碌反抱關焉,」其懷道無聞~委身草莽者~亦何可勝言哉。故光武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矯~正也。違~失也。枉~曲也。孟子曰,「矯枉者過其正。」〔集解〕王補曰,「前書贊云,『漢興懲强~秦之敗大檔九國~可謂矯枉過其正也。』」先謙曰,「官本考證云,『今本孟子無此語。』」雖寇、鄧之高勳~耿、賈之鴻烈~分土不過大縣數四~所加特進、朝請而已。鄧禹爲大司徒~封高密侯~食邑四縣。耿弇好侯~畤食邑二縣~奉朝請。賈復封膠東侯~凡食六縣~以列侯加特進。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法~齊之以刑」者乎論語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人免而無恥。」〔集解〕! 先謙曰,「官本無注。」若格之功臣其傷已甚。格~正也。若以上法繩正功, 42 臣~則於其有害也。〔集解〕劉攽曰,「注於其有害也~按文少一人字。」何者直繩則虧喪恩舊撓情則違廢禁典。〔集解〕惠棟曰,「李善云。第五倫?, 上疏曰,『臣愚~以爲貴戚可封侯~以富之不當職事~以任之何者繩以法~則傷恩私以親~則違憲。』」選德則功不必厚舉勞則人或未賢參任則羣心,,難塞並敝列則其未遠。參任~謂兼勳賢而任之。則臣羣之心各有望~覬故難, 塞也~若遵高祖並敝用功臣~則其未遠。不得不校其勝否卽以事相權。勝, 否猶可否~卽~就也。權謂平其輕重。故高秩厚禮允答元功峻文深憲責,,,成吏職。建武之世侯者百餘若夫數公者則與參國議分均休咎。賈後傅,,,, 曰,「帝方以吏事責三公~故功臣遂不用。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也」。其餘並優以寬科完其封祿莫不終以,,功名延慶于後。昔留侯以爲高祖悉用蕭、曹故人。前書曰「上望見諸將往:往偶語~張良曰「此謀反耳。陛下起布衣爲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耳相聚 :,,謀反也。」見高紀。〔集解〕先謙曰,「官本注人下耳作故是」。而郭伋亦譏南陽多顯。郭伋傅曰,「光武以伋爲并眾州牧~帝引見~伋因言,『選補職當簡天下賢後~不宜專用南陽人也。』帝深納其言。」鄭興又戒功臣專任。鄭興傅曰,「興徵爲太中大夫~上疏曰,『道路咸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則人位謬矣。』」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臺。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其本第。係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爾。太傅高密侯鄧禹。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大司馬廣平侯吳漢。河南尹阜成侯王梁。左將軍膠東侯賈復。琅邪太守祝阿侯陳俊。建威大將軍好侯畤耿弇。驃騎大將軍參遽侯杜茂。執金吾雍奴侯寇恂。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左曹合肥侯堅鐔。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上谷太守淮陽侯王。霸建義大將軍侯鬲朱祐。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驃騎大將軍陽侯櫟景丹。右將軍槐里侯萬修。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太常靈壽侯。邳彤衞尉安成侯銚期。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東郡太守東 43 光侯耿純。橫野大將軍山桑侯王常。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大司空固始侯李通。捕虜將軍楊虛侯馬武。大司空安侯豐竇融。驃騎將軍愼侯劉隆。大傅宣德侯卓茂。 一、《後漢書》 二、《後漢書集解》頁(289) 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臺~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其本第係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爾。〔集解〕先謙曰,「官本作一行排列~故首鄧禹~次卽馬成~次吳漢~次王梁也。二十八將當以此本次第爲正。」太傅高密侯鄧禹。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大司馬廣平侯吳漢。河南尹阜成侯王梁。左將軍膠東侯賈復。琅邪太守祝阿侯陳俊。建威大將軍好侯畤耿弇。驃騎大將軍參遽侯杜茂。執金吾雍奴侯寇恂。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左曹合肥侯堅鐔。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上谷太守淮陽侯王霸。建義大將軍侯鬲朱祐。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驃騎大將軍陽侯櫟景丹。右將軍魏里侯萬修。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葢邳彤衞延。太常靈壽侯。尉安成侯銚期。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橫野大將軍山桑侯王常。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大司空固始侯李通。捕虜將軍揚虛侯馬武。大司空安侯豐竇融。驃騎將軍愼侯劉隆。大傅宣德侯卓茂。〔集解〕萬承蒼曰「羅點聞~ :見錄云~後漢二十八將名次不可曉~薛伯宣常州云~舊本漢書作兩重排列謂~上一重鄧禹居首~次吳漢~次賈復~次耿弇~下一重馬成居首~次王梁~次陳後~次杜茂~後人重刋~遂錯訛。此極有理~范蔚宗論云~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今本乃以王常、臧宮、李通、馬武、竇融、卓茂爲序~則將上下重誤合而爲一。明矣承蒼~案小學紺珠載二十八將名次正與薛常州所言符合~較今本後漢書所列二十八人次第~凡檔奇數十四人名俱在前~凡檔偶數十四人名俱在後~其末別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四人合爲三十二人。益王伯厚所見後漢書猶是~未誤刻時本也~又案薛季宣字士龍嘗知常州~此稱薛伯宣常州~亦恐有誤~王補曰,「胡三省云~雲臺功臣之次以鄧禹、吳漢、賈復、耿弇葢、寇恂、岑彭、馮異、朱祐、祭遵、景丹、延、銚期、耿純、臧宮、馬武、劉隆爲一列~馬成王梁陳後~杜茂傅後~堅鐔、王、任光、李霸忠、萬修、、劉邳彤植、王常、李通、竇融、卓茂爲一列~其說正與薛常州合是上下兩列~每列各以十六人爲數也~若小學紺珠則每列人止十四~外又別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四人於末~通鑑因認橫列爲縱次而誤然稔知增益四人不當錯人二十八將數內故并尚置純宮武隆於期植之後~而常通融茂猶未淆其序~若誤刋本范史及鄭氏通志~則徑將上下兩列先奇後偶~硬相排比遂使常通、融 44 茂亦參伍於純宮武隆之間~其誤益甚。於是范論所謂依其本篇係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者盡失其舊矣。此本猶葢概存其焉。先謙曰,「陽夏或作夏陽~非淮陽誤本傅作淮陵傅羣錄作淮陰。」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馬援字文淵。扶風人也。建武九年。拜爲太中大夫。十七年。交阯女子徵側及女弟徵貳反。攻沒其郡。九眞。日南。合浦蠻夷皆應之。寇略嶺外六十餘城。側自立爲王。於是拜援伏波將軍。督樓船將軍段志等南擊交阯。斬徵側、徵貳。傳首洛陽。封援爲新息侯。援嘗有疾。梁松來候之。獨拜牀下。援不荅。松去後。諸子問曰。梁伯孫帝壻。貴重朝廷。公卿已下。莫不憚之。大人奈何獨不爲禮。援曰。我松父友也。雖貴、何得失其序乎。松由是恨之。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尙擊武陵五谿蠻夷。軍沒。援因復請行。遂遣援率中郎尙舊作向。改之。 將馬武、耿舒等征五谿。援夜與送者訣。謂友人謁者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餘日索。常恐不得死國事。今獲所願。甘心瞑目。但畏長者家兒或在左右。或與從事。殊難得調。獨惡是耳。 一、《後漢書》;頁,838-843 又交阯女子徵側及女弟徵貳反。徵側者~檔縣將之泠雒女也~嫁爲朱鳶人詩索妻~甚雄勇。交阯太守蘇定以法繩之~側怨怒~故反。攻沒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蠻夷皆應之~寇略嶺外六十餘城~側自立爲王。於是璽書拜援伏波將軍。東觀記曰,「援上書,『臣所假伏波將軍印~書「伏」字~「犬」外嚮。城皋皋令印~「」字爲「白」下「羊」~丞印「四」下「羊」~尉印 「白」下「人」「人」下「羊」。卽一縣長吏~印文不同~恐天下不正, 者 多。符印所以爲信也~所宜齊同。』薦曉古文字者~事下大司空正郡國印章。奏可。」斬徵側、徵貳~傳首洛陽。越志云,「徵側兵起~都檔縣。泠 及馬援討之~奔入金溪;穴,〔究〕中~二年乃得之。」援嘗有疾~梁松來候之~獨拜牀下~援不。荅婿松去後~諸子問曰,「梁伯孫帝。松尚舞陰公主。爾雅曰,「女子之夫爲。婿」貴重朝廷~公卿已下莫不憚之~大人柰何獨不爲禮,」援曰,「我乃松父友也。松父統也。雖貴~何得失其序乎,」禮記曰,「見父之執友~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鄭玄曰,「敬父同志如事父也。」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尚擊武陵五溪蠻夷。元注酈樠水經云「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溪、酉溪、檔溪、辰溪~悉是蠻夷所居~故謂五溪蠻」。皆槃瓠之子孫也。土俗「雄」作「熊」~「」樠作「朗」~「檔」作「武」~在今辰州界。援夜與送者訣~謂友人謁者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餘日索。索~盡也。常恐不得死國事。今獲所願~ 45 甘心瞑目~但畏長者家兒或在左右~或與從事~殊難得調~介介獨惡是耳。」長者家兒謂權要子弟等。介介猶耿耿也。 二、《後漢書集解》;頁,306-307 又交阯女子徵側及女弟徵貳反。徵側者~檔縣將之泠雒女也~嫁爲朱鳶人詩索妻~甚雄勇。交阯太守蘇定以法繩之~側怨怒~故反。攻沒其郡~九眞、日南、合浦蠻夷皆應之~寇畧嶺外六十餘城~側自立爲王。於是璽書拜援伏波將軍。東觀記曰,「援上書,『臣所假伏波將軍印~書「伏」字「犬」外嚮。城檔印~「檔」字爲「白」下「羊」~丞印「四」下「羊」~尉令 印『白」下「人」~「人」下「羊」卽一縣長吏~印文不同~恐天下不正者多。符印所以爲信也~所宜齊同。』薦曉古文字者~事下大司空正郡國印章。奏可。」〔集解〕惠棟曰,「顧炎武詩云,『文印下羊此傳注,熊朋來(。』鐘天韻。』序云『檔字以詣字非羊也。』郭忠恕佩引注云『九 ::反宋本後漢書亦有作者或從日從故云『白下人人下羊。』」督樓船 ,』:)將軍段志等。〔集解〕惠棟曰袁宏紀『又有平樂侯韓宇段志作殷志 ::, 也。』」數敗之~賊遂散走。明年正月~斬徵側、徵貳~傳首洛陽。越志云,「徵側兵起~都檔縣。泠及馬援討之~奔入金溪穴中二年乃得之。」〔集, 解〕通鑑胡注,「在檔縣泠西南。」沈欽韓曰,「穴當爲究水經水~注引竺枝鬱扶。」南記曰,「山溪瀨中謂之究葉~檔水注援將兵討側~側走入金溪究中三歲~乃得紀要究山在太原府西弄石縣~境有巌洞可通行舟或曰卽金溪究也。」鳥桓侯者見漢軍至~虜遂散去~援無所得而還。援嘗有疾~梁松來候之~獨拜牀下~援不答。〔集解〕惠棟曰,「漢雜事云~援小病松拜牀下~援於牀上坐視不爲。禮姚信上緯云,『援憑几而見梁竇子弟。』袁宏紀云,『援於人汎愛~多容然見爵位而無實者~笑曰~刀不應齒士~不聞耳何足畜乎~有奇異於眾者~雖在少賤必異待之。』」松去後~諸子問曰「梁伯孫帝壻。松 : 尚舞陰公主。爾雅曰,「女子之大爲壻。」貴重朝廷公卿巳下莫不憚之大,, 46 人奈何獨不爲禮」援曰「我乃松父友也。松父統也。雖貴何得失其序 ?:,乎」禮記曰,「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 ? 對。」鄭玄曰,「敬父同志如事父也。」松由是恨之。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尙擊武陵五溪蠻夷。元注酈樠水經云,「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溪、酉溪、檔溪、辰溪、悉是蠻夷所居~故謂五溪蠻」。皆槃瓠之子孫也。土俗「雄」作「熊」「」作「樠朗」~「檔」作「武」~在今辰州界。〔集解〕先謙曰,「東觀記,『劉尚作劉禹。』」遂遣援率中將郎馬武、耿舒、劉匡、孫永等~將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萬餘人征五溪。援夜與送者訣~謂人謁者杜愔曰。〔集解〕惠棟曰「袁宏紀『作杜憶。』」吾受厚恩~年迫餘日索。 :: 索盡也。〔集解〕王補曰「通鑑作『年迫曰索無餘字。』」獲所願~甘心 :: 瞑目~但畏長者家兒或在左右~或與從事~殊難得調~介介獨惡是耳。長者家兒謂權要子弟等介介猶耿耿也。〔集解〕通鑑胡注「調和也援固慮耿 , :,舒之事梁松竇。」xxxx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初。軍次下雋。有兩道可入。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嶮。從充道則塗夷而運遠。帝初以爲疑。及軍至。耿舒欲從充道。援以爲弃日費糧。不如進壺頭。搤其喉咽。充賊自破。以事上之。帝從援策。進營壺頭。賊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會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爲室以避炎氣。賊每升險鼓譟畤。援輒曳足以觀之。左右哀其壯意。莫不爲之流涕。耿舒與兄好侯書弇曰。前舒上言當先擊充。糧雖難運。而兵馬得用。軍人數萬。爭欲先奮。今壺頭竟不得進。大衆怫鬱行死。誠可痛惜。弇郎得書奏之。帝乃使虎賁中將梁松乘驛責問援。因代監軍。會援病卒。松宿懷不平。遂因事陷之。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綬。 一、《後漢書》;頁,843-844 初~軍次下雋。下雋~縣名~屬長沙國~故城今辰州沅陵縣。雋音字兗反。有兩道可入~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嶮。壺頭~山名也~在今辰州沅陵東。武陵記曰「此山頭與東海方壺山相似~神仙多所游集~因名壺頭山」也。從充則塗夷而運遠。充~縣名~屬武陵郡。充音昌容反。帝初以爲疑。及軍至~ 47 耿舒欲從充道~援以爲弃日費糧~不如進壺頭~搤其喉咽。~搤持也。充賊自 破。以事上之~帝從援策。三月~進營壺頭 。賊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會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爲室~以避炎氣。武陵 記曰「壺頭山邊有石窟~卽援所穿室也。室內有蛇如百斛船大~云是援之餘靈」也。弇郎得書~奏之。帝乃使虎賁中將梁松乘驛責問援~因代監軍。會援病卒~松宿懷不平。以援往受其拜。 二、《後漢書集解》;頁,308 初~軍次下雋。下雋~縣名~屬長沙國~故城今辰州沅陵縣。雋音字檔反。〔集解〕沈欽韓曰,「沅陵在武陵西下雋屬長沙郡~不應反在武陵西也。紀要亦云注『誤當在常德府沅江縣界。』」先謙曰,「歷代地志皆以武昌府 :, 通城~岳州府巴陵臨湘~諸縣當漢下。雋當曰,『進兵時事無從攷矣覈。』」兩道可入~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嶮。壺頭~山名也~今辰州沅陵東。武陵記曰~「此山頭與東海方壺山相似~神仙多所游集~因名壺頭山」也。〔集解〕惠棟曰「水經注『壺頭山高一百里廣韻三百里山下有援停軍處徑曲多險其中紆 ::,,,,折千灘。』元和志云,『在沅陵縣東四十九里。』沈欽韓曰,『壺頭山在沅陵縣~東北百三十里~接常德府桃源縣界。』」從充則塗夷而運遠。充~縣名~屬武陵郡。充音昌容反。〔集解〕先謙曰,「注見順紀。」帝初以爲疑。及軍至~耿舒欲從充道~援以爲棄日費糧~不如進壺頭~搤其喉咽。搤~持也。〔集解〕先謙曰,「官本注『持』作『』拊。」充賊自破。以事上之~帝從援策。三月~進營壺頭。賊乘高守隘~水疾~不舩得上。會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爲室~以避炎氣。武陵記曰,「壺頭山邊有石窟~卽援所穿室~室內有蛇如百斛舩大~云是援之餘靈」也。;集解〕沉欽韓曰,「崔豹古今~注~武溪深乃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門生爰寄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曲。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不度獸不能臨嗟哉。武溪多毒淫。」帝乃使虎賁中將郎梁松乘驛責問援~因代監軍。會援病卒。〔集解〕先賢曰,「降蠻事詳宗均傳。」松宿懷不平。以援往受其拜。遂因事陷之。〔集解〕王補曰,「袁紀,『松未至而援已死~松與馬武毀惡援於上。』」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綬。〔集解〕王補曰,「古今論援者~袁宏以爲過恃才爲之~不已則是~葸畏養望者~反優矣其說非也。惟胡寅~最當事理。其言曰『梁松坐馬援書叩頭流血。帝所親見也。而使之乘 :, 驛責援代監其軍援請營壺頭耿舒請從充道兩事俱上帝從援策尋復聽舒咎援失,,,,利誣陷之言。』又自松曰『帝平曰料敵制勝~明見萬里之外。乃於此舉屬失 :, 48 事宜得非春秋卽高智有所困邪。不然有臣如援而不保令終其爲君德之累豈小,,,,小哉。』」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爲種。軍還。載之一車。時人以爲南土珍怪。權貴皆望之。援時方有寵。故莫以聞。及卒後。有上書之譖者。以爲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馬武、於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狀。帝益怒。援妻孥惶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畝地稾葬而已。賓客故人莫敢弔。會援兄子嚴與援妻子草索相連。詣闕請罪。帝乃出松書以示之。方知所坐。上書訴冤。前後六上。辭甚哀切。然後得葬。又前雲陽令同郡朱勃詣闕上書曰。臣聞王德聖政。不忘人之功。採其一美。不求備於衆。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禮葬田橫。大臣曠然。咸不自疑。夫大將在外。讒言在內。微過輒記。大功不計。誠爲國之所愼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將據聊而不下。豈其甘心未規哉。悼巧言之傷類也。 一、《後漢書》;頁,846-847 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慾~以勝瘴氣。神農本草經曰,「薏苡味甘~微寒~主風檔痹下氣~除筋骨邪氣~久服輕身益氣。」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爲種~軍還~載之一車。時人以爲南土珍怪~權貴皆望之。援時方有寵~故莫以聞。及卒後~有上書之譖者~以爲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犀之有文彩也。馬武與於陵侯侯昱等。昱~司徒侯之霸子也。皆以章言其狀~帝益怒。援妻孥惶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畝地稾葬而已。裁~僅也~與纔稾同。~草也。以不歸舊塋~時權葬~故稱稾。又前雲陽令同郡朱勃詣闕上書曰,臣聞王德聖政~不忘人之功。周書曰,「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宜爲君也。」採其一美~不求備於。眾論語周公謂魯公曰,「不使大臣怨乎不以~無求備於一人。」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禮葬田橫。蒯通說韓信背漢~高祖徵通至~釋不誅。田橫初自稱齊王~漢定天下~橫猶以五百人保於海島~高祖追橫~橫自殺~以王禮葬之。並見前書也。大臣曠然~咸不自疑。夫大將在外~讒言在內~微過輒記~大功不計~誠爲國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章邯爲秦將~使人請事~至咸陽~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使還報~邯畏趙高讒之~遂降項羽。燕將據聊而不下。史記曰~燕將攻下聊城~人或讒之於 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聊卽今博州聊城縣也。豈其甘心末哉~悼巧言之傷類也。末規猶下計也。詩云,「巧言如簧。」類~善也。 49 二、《後漢書集解》;頁,308-309 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神濃本草經曰,「薏苡味甘~微寒主風檔~痺下氣~除筋骨邪氣~久服輕身益氣。」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爲種~軍還~載之一車。時人以爲南土珍怪~權貴皆望之。援時方有寵~故莫以聞。及卒後~有上書之譖者~以爲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犀之有文彩也。馬武與於陵侯侯昱等。昱~司徒侯之子霸也。皆以章言其狀~帝益怒~援妻孥惶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畝地稾葬而已。裁~僅也~與纔同。檔~草也~以不歸舊塋~時權葬~故稱〔集解〕惠棟曰「水經注云『援墓在石馬亭西睢水所經也。』」賓客故 。::, 人莫敢弔會。嚴與援妻子草索相連~詣闕請罪。帝乃出松書以示之~方知所坐。〔集解〕王補曰「征蠻之役援功垂成而病卒宗席其威信承制 :,,,招降以收其成均之功卽援之功罪於何有陷之者。」梁松馬武耿舒也海內不聞,,,,其過家人不知所坐買胡之譏明珠之譖何之謂何以示天下乎光武於援家伏關,,,,? 請罪則出松書以示之松固在中則以朱勃所上章使讀之於朱勃之血誠申訟則不,,,,,報焉。所謂介介惡是者援蓋早慮之矣。馬革裹葬恰慰平生特難爲推心置腹明,, 見萬里之光武解耳故嘗謂怒收新息侯印酷於韓彭之葅醢也。上書訴冤~前後,,, 六上~辭甚哀切~然後得葬。又前雲陽令同郡朱勃詣闕上書曰,臣聞王德聖政~不忘人之功。周書曰,「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宜爲君也。」採其一,, 美~不求備於。眾論語周公謂魯公曰「不使大臣怨乎不以~無求備用於一 : 人。」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禮葬田橫。蒯通說「韓信背漢。」高祖徵通至~ : 釋不誅~田橫初自稱齊王漢定天下橫猶以五百人保于海島高祖追橫橫自殺以,,,,,王禮葬之。並見前書也。大臣曠然~咸不自疑。夫大將在外~讒言在內~微過輒記~大功不計~誠爲國之所愼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章邯爲秦將, 50 使人請事至咸陽~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使還報~邯畏趙高讒之~遂降項羽。,, 燕將據聊而不下。史記曰「燕將攻下聊城人或讒之于燕~燕將懼誅因保守 :,,聊城不敢歸。聊卽今博州聊城縣也。」豈其甘心未規哉~悼巧言之傷類也。未規猶下計也。詩云,「巧言如簧。」類~善也。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竊見故伏波將軍馬援。拔自西州。欽慕聖義。閒關險難。觸冒萬死。孤立羣貴之間。傍無一言之佐。馳深淵。入虎口。豈顧計哉。寧自知當要七郡之使。徼封侯之福耶。八年。車駕西討隗囂。國計狐疑。衆營未集。援建宜進之策。卒破西州。及吳漢下隴。冀路斷隔。唯獨狄道爲國堅守。士民飢困。寄命漏刻。援奉詔西使。鎭慰邊衆。乃招集豪傑。曉誘羌戎。謀如涌泉。勢如轉規。遂救倒懸之急。存幾亡之城。兵全師進。因糧敵人。隴冀略平。而獨守空郡。兵動有功。師進輒克。誅鋤先零。緣入人谷。猛怒力戰。飛矢貫脛。又出征交阯。土多瘴尅氣。援與妻子生訣。無悔吝之心。遂斬滅徵側。平一州。閒復南討。立陷臨鄕。師已有業。未竟而死。吏士雖疫。援不獨存。夫戰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致敗。深入未必爲得。不進未必爲非。人情豈樂久屯檔地。不生歸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渡江海。觸冒害氣。死軍僵二年。作三年。 事。名滅爵檔。國土不傳。海內不知其過。衆庶未聞其毀。卒遇三夫之言。橫被誣罔之讒。家屬杜門。葬不歸墓。怨隙並興。宗親怖慄。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爲之訟。臣竊傷之。夫明主於用醲賞。約於用刑。高祖嘗與陳平金四萬斤以閒楚軍。不問出入所爲。豈復疑以錢榖閒哉。夫操孔父之忠。不能自免於讒。此鄒陽之所悲也。惟陛下留思豎儒之言。無使功臣懷恨黃泉。臣聞春秋之義。罪以功除。聖王之祀臣有五義。若援所謂以死勤事者也。願下公卿平援功罪。宜檔、宜續。以厭海內之望。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里。竊感欒布哭彭越之義。冒陳悲憤。戰慄闕庭。書奏。報歸田里。 一、《後漢書》;頁,847-850 竊見故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拔自西州~欽慕聖義~閒關險難。閒關猶崎嶇也。觸冒萬死~孤立羣貴之閒~傍無一言之佐~馳深淵~入虎口~豈顧計哉,戰國策曰,「魏安釐王畏秦~將入朝~周訢綰止之。王曰,『許爲我呪曰,「若入不出~請徇寡人以首。」』周訢對曰,『今有人謂臣~入不測之泉~而徇臣以鼠首~可乎,綰之首猶鼠首也。囚王於不測之秦而徇王以首~竊爲王不取也。』」司馬遷書曰「垂餌虎口」~又曰「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謂援使也隗囂。寧自知當要七郡之使~封侯之徼福邪, 51 八年~車駕西討隗囂眾~國計狐疑~營未集~援建宜進之策~卒破西州。及吳漢下隴~冀路斷隔~唯獨狄道爲國堅守~士民飢困~寄命漏刻。援奉詔西使~鎮眾慰邊~乃招集豪傑~曉誘羌戎~謀如涌泉~如埶轉規。規~員也。孫子曰,「戰如轉員石於萬仞埶之山者~也。」遂救倒縣之急。孟子曰,「當今之時~行政~人悅之~猶解於倒縣也。」存幾亡之城。幾音祈。幾~近也。兵全師進~因糧敵人~、隴冀略平~而獨守空郡。守音式授反。兵動有功~師進輒克。銖鋤先零~緣入山谷~猛怒力戰~飛矢貫脛。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氣~援與妻子生訣~無悔吝之心。吝猶恨也。遂斬滅徵側~克平一州。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真、日南、九皆屬交州。閒復南討~立陷臨檔~師已有業~未竟而死~吏士雖疫~援不獨存。夫戰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致敗~深入未必爲得~不進未必爲非。人情豈樂久屯檔地~不生歸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 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觸冒害氣~死軍事。僵僵~仆也。名滅爵檔~國土不傳。海內不知其過~眾毀庶未聞其~卒遇三夫之言~橫被誣罔之讒。韓子曰,「龐共與魏太子質於邯鄲~共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否。』『二人言~王信乎,』王曰,『否。』『三人言~王信乎,』曰,『寡人信。』龐共曰,『夫市無虎明矣~然三人言~誠市有虎。今邯鄲去魏遠於市~謗臣者過三人~願王熟察之。』」夫明主於用醲賞~約於用刑。高祖嘗與陳平金四萬斤以閒楚軍~不問出入所爲~豈復疑以錢穀閒哉,夫操孔父之忠而不能自免於讒~此鄒陽之所悲也。史記鄒陽書曰,「昔者~魯聽季孫之說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計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於讒諛。惟陛下留思豎儒之言。言如僮豎豎無知也。高祖曰,「儒幾敗吾事。」無使功臣懷恨黃泉。臣聞春秋之義~罪以功除。公羊傳曰,「夏滅項。孰滅之,齊滅之。曷爲不言齊滅,爲桓公諱也~以桓公嘗有繼檔存亡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聖王之祀~臣有五義。禮記曰,「夫聖王之制祀也~法施於人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里~竊感欒布哭彭越之義。前書曰~彭越爲梁王~欒布爲梁大夫使於齊。越以謀反~梟首洛陽~詔有收視者捕之。布使還~奏事越頭下~祠而哭之。 二、《後漢書集解》;頁,309-310 竊見故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集解〕王補曰,「此下袁紀~有以四年冬始歸正~朔當此之時~虜述矯號於益州~擁隗囂隴睢兵於冀豪傑~檔且自爲政。拔自西州~欽慕聖義~間關險難。間關猶崎嶇也。觸冒萬死~孤立羣貴之間~傍無一言之佐~馳深淵~入虎口~豈顧計哉,戰國策曰,「魏安釐王畏秦~將入朝~周訢止之。王曰,『許檔爲我曰咒,「若入不出~請徇寡人以首。』」周訢對曰,「今有人謂臣~入不測之泉~而徇臣以鼠首~可乎,檔之首猶鼠首也。囚王於不測之秦而徇王以首~竊爲王不取也。』」司馬遷書 52 曰,「垂餌虎口」~又曰,「夫人臣出萬死不願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謂援使也隗囂。寧自知當要七郡之使~封侯之徼福邪,八年~車駕西討隗囂~國計狐疑~衆營未集~援建宜進之策~卒破西州。及吳漢下隴~冀路斷隔。〔集解〕王補曰,「書鈔此下有豪强叛城~酋羌殺史二語。」唯獨狄道爲國堅守~士民飢困。〔集解〕惠棟曰,『東觀記,『民饑餓弩煮噉履也。』」寄命漏刻~援奉詔西使~鎭慰邊衆~乃招集豪傑~曉誘羌戎~謀如涌泉~勢如轉規。規~員也。孫子曰,「戰如轉員石於禹仭埶之山者~也。」〔集解〕王補曰,「文選王仲宣誄圜注引作轉。」遂救倒懸之急。孟子曰,「當今之時~行仁政~人悅之~猶解於倒懸也。」存幾亡之城。幾音祈。幾~近也。兵全師進~因糧敵人~、隴冀略平~而獨守空郡。守音式授反。兵動有功~師進輒克。誅鋤先零~緣入山谷~猛怒力戰~飛矢貫脛。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氣。援與妻子生訣~無悔吝之心。吝猶恨也。遂斬滅徵側~克平一州。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真、日南、九皆屬交州。檔復南討~立陷臨鄕~師已有業~未竟而死~吏士雖疫~援不獨存。夫戰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致敗~深入未必爲得~不進未必爲非。人情豈樂久屯檔地~不生歸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渡江海~觸冒害氣~死軍事。僵僵~仆也。名滅爵檔~國土不傳。海內不知其過~衆庶未聞其毀~卒遇三夫之言~橫被誣罔之讒。韓子曰,「檔共與魏太子質於邯鄲~共謂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否。』『二人言~ 『信乎』王曰否。』『三人言~王信乎,』曰,『寡人信。』檔共曰,『夫 ?: 市無虎明矣~然三人言~誠市有虎。今邯鄲去魏遠於市~謗臣者過三人~願王熟察之。』」家屬杜門~葬不歸墓~怨隙並興~宗親怖慄。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爲之訟~臣竊傷之。夫明主於用醲賞。〔集解〕沈欽韓曰,「洪範傳農厚也。疏引鄭注,『農讀爲說文醲醲厚酒也。』」約於用刑。高祖嘗與陳平金四萬斤以間楚軍~不問出入所爲~豈復疑以錢榖間哉,夫操孔父之忠而不能自免於讒~此鄒陽之所悲也。史記鄒陽言曰,「昔者~魯聽季孫之說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詐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於讒諛。〔集解〕先謙曰,「官本注言作書是。」此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惡。惟陛下留思豎儒之言。言其無知也僮豎豎。高祖曰,「儒幾敗吾事。」無使功臣懷恨黃泉。臣聞春秋之義~罪以功除。公羊傳曰,「夏滅項。孰滅之,齊滅之。曷爲不言齊滅,爲桓公諱也~以桓公常有繼檔存亡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聖王之祀~臣有五義。禮記曰,「夫聖王之制祀也~法施於人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若援~所謂以死勤事者也。願下公卿平援功罪。宜檔、宜續~以厭海內之望。臣年巳六十~常伏田里~竊感欒布哭彭越之義。前書曰~彭越爲梁王~欒布爲梁大夫使於齊。越以謀反~梟首洛陽~詔有收視者捕之。布使還~奏事越頭下~祠而哭之。冒陳悲憤~戰慄闕庭。書奏~報歸田里。〔集解〕王補曰,「袁紀書~奏不報歸田里時梁松竇固等。在中上問知朱勃乎。」對曰,「故蕓 53 陽令因以所上章~使讀之松固驚相。謂曰,『如是陛下不甚罪伏波也~補案本傳報上奪不字~通鑑作帝意稍解。』」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子廖字敬平。少以父任爲。郎肅宗甚尊重之。時皇太后躬履節儉。事從簡約。廖慮美業難終。上疏長樂宮以勸成德政。曰。臣案前世詔令。以百姓不足。起於世尙奢靡。故元帝罷服官。成帝御浣衣。哀帝去樂府。然而侈費不息。至於衰亂者。百姓從行不從言也。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傳曰。吳王好劍客。百姓多瘢瘡。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長安語曰。城中好高。四髻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用匹帛。斯言如。有戲切事實。前下制度未幾。後稍不行。雖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師。今陛下躬服厚繒。斥去華。餝素簡所安。發自聖情。此誠上合天心。下順民望。浩大之福。莫尙於此。陛下旣已得之自然。猶宜加以勉勖。法大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終。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誠令斯事一竟。則四海誦德。聲熏天地。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況於人心乎。況於行令乎。願置章坐側。以當瞽人夜誦之音。大后深納之。 一、《後漢書》;頁,853-854 廖字敬平~少以父任爲。郎東觀記曰,「廖少習易經~清約沈靜。援擊武谿無功~卒于師~廖不得嗣爵。」時皇太后躬履節儉~事從簡約~廖慮美業難終~上疏長樂宮以勸成德政~曰,「臣案前世詔令~以百姓不足~起於世尚奢靡~故元帝罷服官。前書音義曰,「齊國舊有三服之官~春獻冠幘綃檔爲首服~紈素爲冬服~輕爲夏服。元帝約省~故罷之。」成帝御浣衣~哀帝去樂府。哀帝卽位~詔罷鄭衛之音~減郊祭及武樂等人數也。然而侈費不息~至於衰亂者~百姓從行不從言也。書曰,「違上所命~從厥攸 好。」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傳曰,『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 ~宮中多餓死。墨子曰「楚靈王好細~而國多餓人」也。長安語曰。當時諺言。『城中好高~四髻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有戲切事實。前下制度未幾。後稍不行。雖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師。今陛下躬服厚繒~斥去華飾~素簡所安~發自聖性。言儉素約簡~后之所安。此誠上合天心~下順民望~浩大之福~莫尚於此。陛下旣已得之自然~猶宜加以勉勗~法太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終。太宗~孝文也。玄默爲化~身衣弋綈。成帝下詔~務崇儉約~禁斷綺縠青、女樂~嫁娶葬埋過制~唯綠人所常服不禁。哀帝初卽位~易帷帳~去錦繡~乘輿席緣綈繒而已。成帝以趙飛燕~哀帝以董賢~爲儉並不 54 終。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恆卦九三爻詞也。巽下震上~鄭玄注云,「巽爲進退~不恆毀其德之象。又;玄,〔互〕體兌~兌爲折~後將有羞辱也。」誠令斯事一竟。竟猶終也。則四海誦德~聲薰天地。薰猶蒸也~言芳聲薰天地也。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況於行仁心乎~況於行令乎,願置章坐側~以當瞽人夜誦之音。」瞽瞽人~無目者也。古者師教國子誦六詩。前書禮樂志云「乃采詩夜誦」。夜誦者~其辭或~不祕可宣露~故於夜中歌誦也。 二、《後漢書集解》;頁,310-311 廖字敬平~少以父任爲。郎東觀曰,「廖少習易經~清約沈靜。援擊記 武溪無功~卒于師~廖不得嗣爵。」肅宗甚尊重之。時皇太后躬履節儉~事從簡約~廖慮美業難終~上疏長樂宮以勸成德政~曰,「臣案前世詔令~以百姓不足~起於世尙奢靡~故元帝罷服官。前書音義曰,「齊國舊有三服之官~春獻冠幘綃縱爲首服~紈素爲冬服~輕爲夏服。元帝約省~故罷之。」成帝御浣衣~哀帝去樂府。哀帝卽位~詔罷鄭衛之音~減郊祭及武樂等人數也。然而侈費不息~至於衰亂者~百姓從行不從言也。書曰,「違上所命~從厥攸好。」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傳曰,『吳王好劒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墨子曰,「楚靈王好細腰~而國多餓人」也。長安語曰。當時諺也。『城中好高~四髻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有戲切事實。前下制度未幾~後稍不行。〔集解〕劉攽曰,「案文有未幾~則不當更有後字本是復字也。雖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師。今陛下躬服厚繒~斥去葢 華飾~素簡所安~發自聖性。言儉素約簡~后之所安。〔集解〕惠棟曰,「東觀太后曰~吾爲萬乘之主~身衣大練裙縑也。』」此誠上合天心~記:『 下順民望~浩大之福~莫尙於此。陛下旣已得之自然~猶宜加以勉勖~法太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終。太宗~孝文也。玄默爲化~身衣弋綈。成帝下詔~務從儉約~禁斷綺榖青、女樂~嫁娶葬埋過制~唯綠人所常服不禁。哀帝初卽位~易帷帳~去錦繍綈~乘輿席綠繒而巳。成帝以趙飛燕~哀帝以董賢~爲儉並不終。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恒卦九三爻辭也。巽下震上~鄭玄注云,「巽爲進退~不恒其德之象。又玄體兌~兌爲毀折~後或有羞辱也。」〔集解〕先謙曰,「官本注玄作互是。」誠令斯事一竟。竟猶終也。則四海誦德~聲薰天地。薰猶蒸也~言芳聲薰天地也。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況於仁心乎~況於行令乎,願置章坐側~以當瞽人夜誦之音。」瞽瞽人~無目者也。古者師教國子誦六詩。前書禮樂志云「乃采詩夜誦」。夜誦者~其辭或秘~不可宣露~故於夜中歌誦也。 55 三、《後漢書補注》 【治要原文】 卓茂字子康。南陽人也。以儒術舉舉教。遷密令。視民如子。善而。口無惡言。吏民親愛。而不忍欺之。民常有言部亭長受其米肉遺者。茂避左右問之曰。亭長爲從汝求乎。爲汝有事屬之而受乎。將平居自以恩意遺之乎。民曰。往遺之耳。茂曰。遺之而受。何故言邪。民曰。竊聞賢明之君。使民不畏吏。吏不取民。今我畏吏。是以遺之。吏旣卒受。故來言耳。茂曰。汝爲弊民矣。凡人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仁愛知相敬事也。今鄰里長老。尙致饋遺。此乃人道所以相親。況吏與民乎。吏顧不當乘威力請強羣求耳。凡人之生。居雜處。故有經紀禮義。以相交接。汝獨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閒邪。亭長素善吏。歲時遺之。禮也。民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設大法。禮順人情。今我以禮教厝汝。必無怨惡。以律治汝。何所其手足乎。一門之內。小者可論。大者可殺也。且歸念之。於是人納其訓。吏懷其恩。治密數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遺。平帝時。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餘縣皆被其災。獨不入密界。王莽居攝。以病免歸。世祖卽位。乃下詔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脩。執節淳固。誠能爲人所不能爲。夫名冠天下。當受天下重賞。今以茂爲太傅。封襃德侯。食邑二千戶。 一、《後漢書》;頁,869-871 後以儒術舉郎爲侍~給事黃門~遷密令。密~今洛州密縣也。 勞心諄諄~視人如子。諄諄~忠謹之貌也。詩曰,「誨爾諄諄。」音之順反。舉善而教~口無惡言~吏人親愛而不忍欺之。家語曰,「密子賤爲單父宰~人不忍欺。」 人嘗有言部亭長受其米肉遺者。茂辟左右問之曰,「亭長爲從汝求乎,爲汝有事囑之而受乎,將平居自以恩意遺之乎,」人曰,「往遺之耳。」茂曰,「遺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竊聞賢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遺之~吏卽卒受~故來言耳。」茂曰,「汝爲人敝矣。凡人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仁愛~知相敬事也。今鄰里長老尚致饋遺~此乃人道所以相親~況吏與民乎,吏顧不當乘威力請強羣求耳。凡人之生~居雜處~故有經紀禮義以相交接。汝獨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閒邪,亭長素善吏~歲時遺之~禮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設大法~禮順人情。今我以禮教汝~汝必無怨惡~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門之內~小者可論~大者可殺也。且歸念之,」於是人納其訓~吏懷其恩。初~茂到縣~有所廢置~吏人笑之~城鄰聞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爲置守令~茂不爲嫌~理事自若。東觀記曰,「守令與茂居並~久之~吏人不歸 56 往守令。」 今以茂爲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戶。東觀記、續漢書皆作「宣德侯」。 二、《後漢書集解》;頁,316 卓茂 。後以儒術舉郎爲侍~給事黃門~遷密令。密~令洛州密縣也。〔集解〕先謙曰,「注見宗室傳。」勞心諄諄~視人如子。諄諄~忠謹之貌也。詩曰,「誨爾諄諄。」音之順反。舉教善而。〔集解〕周壽昌曰,「風俗通汝~南太守歐陽下。教葢舉教云,『善以~則不能者勸~三國魏志徐邈。傳詔曰『舉教劭善而仲尼所美顧傳舉教善以風化。大行知漢魏以來。讀論語 :, 法師承皆如此。』」口無惡言~吏人親愛而不忍欺之。家語曰「宓子賤爲 :單父宰人不忍欺。」人常有言部亭長受其米肉遺者。部謂所部也。茂辟左, 右問之曰,「亭長爲從汝求乎,爲汝有事囑之而受乎,〔集解〕先謙曰 :「囑俗字。」東觀記「作屬。」將平居自以恩意遺之乎,」人曰,「往遺 : 之耳。」茂曰,「遺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竊聞賢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遺之~吏旣卒受~故來言耳。」茂曰,「汝爲人敝矣。凡人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仁愛~知相敬事也。今鄰里長老尚致饋遺~此乃人道所以相親~況吏與民乎,吏顧不當乘威力强請求耳。凡人之生~羣居雜處~故有經紀禮義以相交接。〔集解〕先謙曰「東觀記『義』作『儀。』」數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遺。平帝時。 :: 〔集解〕惠棟曰『續漢書云『元始中。』」天下大蝗~河南二十檔縣皆被 :: 其災~獨不入密縣界。〔集解〕先謙曰「書檔七十八。』引續漢書「作河內 ::二十縣。河南作河內葢誤類聚五十引與傳同。」今以茂爲太傅~對檔德侯~食邑二千戶。東觀記「續漢書『皆作宣德侯。』」〔集解〕洪頤煊曰, :: 「二十八將論亦作太傅~宣德侯卓茂。」 三、《後漢書補注》 57 【治要原文】 魯恭字仲康。扶風人也。太傅趙熹舉恭直言。拜中牟令。舊無太傅趙熹四字。補之。 恭以德化爲治。不任刑罰。民許伯等爭田累年。守令不能決。恭爲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責。輟耕相讓。亭長從民借牛而不肯還之。牛主訟於恭。恭召亭長敕令歸牛者再三。猶不從。恭歎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綬去。史掾泣涕共留之。亭長乃慙悔還牛。詣獄受罪。恭貰不問。於是吏民信服。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瞿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治迹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子有豎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安。是歲嘉禾生中牟。安上書言狀。帝異之。一、《後漢書》;頁,874-875 掾史泣涕共留之。續漢志曰,「縣置史如掾郡。」亭長乃慚悔~還牛~詣獄受罪~恭貰不問。貰~寬貸也~音時夜反。於是吏人信服。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仁恕掾~主獄~屬河南尹~見漢官儀。廉~察也。 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瞿然而起。瞿音久住反。 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迹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 ~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安~是歲~嘉禾生恭便坐廷中。便坐~於便側之處~非正室也。續漢書云,「恭謙不矜功~封以言府~府卽奏上。尹以檄勞曰,『君以名德~久屈中牟~物檔之化流行~天降休瑞~應行而生~尹甚嘉之。』」 二、《後漢書集解》;頁,317 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也。〔集解〕洪亮吉曰,『水經注,『引戴延之西征~記焦氏山~北數山~漢司隷校尉魯恭~葬山南此葢別一~魯恭係山陽金檔人。』」熹復舉恭直言~待詔公車~拜中牟令。恭專以德化爲理~不任刑檔。〔集解〕汪文臺曰,「類聚五十御覽~二白六十七。」引績漢書云,「道民以孝推誠而治。」訟人許伯等爭田~累守令不能決。〔集解〕惠棟曰,「東觀記云,『訟許伯等~爭陂澤田積年昼郡不決。』」恭爲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責~輟耕相讓。亭長從人借牛而不肯還之~牛主訟於恭。恭召亭長~敕教令歸牛者再三~猶不從。恭歎曰,「是化不行也。」欲解印綬去。史掾泣涕其留之。績漢志曰,「縣置史如掾郡。」亭長乃慙悔~還 58 牛~詣獄受罪~恭貰不問。貰~寬貸也~音時夜反。於是吏人信服。〔集解〕惠棟曰「袁宏紀『民李勉爲母所言恭~召就責問因爲陳父母恩德勉塹悔 :, 返。』」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仁恕掾主獄屬河南尹見漢官儀。廉~察,,, 也。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瞿然而起。瞿音久住反。〔集解〕先謙曰,「東觀記,『作親默然有頃。』」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子有豎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安。〔集解〕汪文臺曰,「御覽類聚。」引績漢書云,「安美其治以勵屬縣。」 三、《後漢書補注》 59
本文档为【群书集解卷二十一(后汉书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446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9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9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