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

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

举报
开通vip

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 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 清末,政府虽开始倡导发展实业,然由于政局动荡、财政困难,总体来看, 商务不振,实业不兴。政府早在1899 年即倡导多派学生“分入各国农、工、商等 学堂专门肄业”[1]935,然而人们对实业留学兴趣不大,“愿往者颇属寥寥”[2]。可以 说,中国实业留学教育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中国首任专驻比利时大臣 杨兆鋆对比利时留学大力提倡,为中国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杨兆鋆,字诚之,号须圃,浙江乌程人,生于1854 年,先后在上海广方...

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
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 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 清末,政府虽开始倡导发展实业,然由于政局动荡、财政困难,总体来看, 商务不振,实业不兴。政府早在1899 年即倡导多派学生“分入各国农、工、商等 学堂专门肄业”[1]935,然而人们对实业留学兴趣不大,“愿往者颇属寥寥”[2]。可以 说,中国实业留学教育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中国首任专驻比利时大臣 杨兆鋆对比利时留学大力提倡,为中国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杨兆鋆,字诚之,号须圃,浙江乌程人,生于1854 年,先后在上海广方言馆、京师同文馆学习[3]65。1884 年,杨兆鋆任驻德使馆随员,1893 年回国后投身江苏教育界,“督理各学堂暨局所近十 年”,成就显著,“大吏交章荐”[4]。1902 年5 月19 日,上谕著杨兆鋆出任驻比利时 大臣,赏给四品卿衔[5]1。以往研究注意到了杨兆鋆数学方面的成就,而忽略了其 政治人物的一面。本文主要依据国家图书馆所藏铅印本《须圃出使奏议》,试图 对杨兆鋆推动清末实业留学教育发展之功作一述论。 一、留学生选拔首先考察外语能力 近代第一批留比实业生是由端方于1903 年派出的,端方鉴于中国“工艺素少讲求,器械未能自制”,“以致事权旁假”[6]354,而比利时各类实业“蒸蒸日上”[7],遂选拔24 名学生赴比留学。派出后,端方致函杨兆鋆,“希冀随时照料”[8]。然而,这批留学生“罕通法文”,难以骤入专门学校[8]。杨兆鋆在致端方函中 即指出“非先通法文,则门径未由”,遂代为延请教习,培训法语。[9]338 鉴于留比学生存在的外语能力较差的缺失,1904 年7 月14 日,杨 兆鋆上 《谨慎派学生齐一学费疏》,强调了外语能力的重要性:“在华未习西文,授受隔膜,出洋已及壮岁,言语聱牙,是欲其入而闭之门也。”他同时指出,如果精通外语以后再派遣,则遍省实难其选,“是又因噎而废食”[5]27。该折所附《游学西洋简明章程》提出:“宜择年自十五至二十五已通西文者出洋”;“不通西文者,宜选实年十四五心地明白文理晓畅者出洋”。9 月15 日,该折交外务部、学务大 臣议奏[10]。外务部、学务大臣覆奏称所陈各节皆“阅历有得、实事求是之言”,“所 拟办法简要允当,均可见诸施行”,遂将 该章程通行各省,查照办理[5]34。 综上所述,端方于1903 年派遣24 名学生留学比利时,拉开了官派实业留学的序幕,是清政府“将留欧重心由军政转向实业的契机”[11]55。对于留比学生普遍存在的外语缺失,杨兆鋆通过各种途径极力扭转, 为留比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端方与杨兆鋆,一为督抚,一为驻外使臣,二者在留 学教育的主张上达成了一致,其形成的合力无疑引导了人们的留学取向,推动了留比教育的发展。 二、对留学比利时学习实业之优势的分析 杨兆鋆认识到由于新政改革的推行,人们乐意出国学习法政等科,留学“偏科” 现象严重,遂不遗余力倡导留学比利时学习实业。他强调比利时政府能够对中国留 学生热情以待:“学生未抵以前,使者三至探询学诣,预为安排,情谊周匝,他国所无, 未便默不以闻。”[9]340 同时,杨兆鋆于1904年9 月14 日上《详陈比国学费较廉可遣游 学疏》,陈述了留比学习实业的优势:“以比利时论,其路矿、制造诸学见重列邦,自设 使臣以来,华生就学者日众,旅学二费亦较他国为廉„„每生需比银 岁一千六百佛 郎,以视近年江鄂诸省派一学生岁需银一千六七百两者,廉至三分之一。”[5]35 杨兆鋆随折呈递《各省派生游学比国www.17net.net 论文网站 章程》12 条[12]。杨兆鋆在该章程中系统总结了自己的留学教育主张,标志着其留学教 育思想的成熟,主要条文如下:“学生以实年十五岁左右,资质聪颖、举止端严、身体 强壮、文理明顺,四者具备为合格”;“一生岁出二十四佛朗,如十生则给二百四十佛 郎,随学费并汇”;“学生年幼,文理粗危间断岁久,必致荒芜,宜将中文应读之书携之出洋,以余力温习”;“荡检逾闲不安本分致由学堂剔退者,即当饬令回华”[5]37- 39。无疑, 留学教育章程的完善是留学教育发展的先 决条件,杨兆鋆此举可谓切要。 三、划一留学教育经费 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留学经 费的使用管理长期缺乏统一规定。官费留 学生由不同省份派出,不仅不同留学国别 的留学生经费不一,在同一留学国别的留 学生经费也往往存在差别。很多情形下,各 省“以巨款付监督,不加限制”,极易发生留 学生纷争学额事[13]。 1905 年,杨兆鋆就留学经费事上书学 务处:“以在比鄂生论,由兆鋆代定每生月 三百三十佛朗,以视南洋公学学生月仅一 百二十五佛朗者,丰啬相悬,而鄂生犹怀 怨望,以为不足,此无他,以留德法诸生其 数尚不止此,欲援例也。”如此一来,各省 留学生亦纷纷效仿。学费纷争影响了留学 教育的正常运行,“鄂、蜀、苏三监督因诸 生争费寻衅,先后辞差而去,即谓诸生排 挤之也”[13]。 杨兆鋆指出,学费不一的原因在于 “各省财力不同”,由此“彼以为同一留学, 岂容优绌顿殊”,纷争学费事起,如果“一 味见好于学生,彼则有挟而求,此则无求 不应”。基于这样的考虑,杨兆鋆指出各省 亟宜划一留学经费数额,他认为湖南省 “始至岁定五百金,寻习专门酌增三百金, 为最得当”。同时,杨兆鋆提出要“慎选纯 笃学生,切忌浮躁”,并先告以学费只有此 数,不得求增,如有违背,“停费遣回,严追 从前学费”[13]。然而,此议随即召来留比学 生的反对,他们指出纷争的起因在于杨兆 鋆对留学生管理不善,留学生所争者“非 学费也,求学之道也”[14]。 关于留比学生纷争事的起因有待进一 步研究。然而,就留学教育管理层面而言, 划一学额、慎选学生无疑是加强留学教育管理、保障留学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最为直 接易行的办法。从客观实效上说,杨兆鋆此论引起了国内某些督抚的重视,如湖广总 督张之洞即试图将留学经费“核一定数”, 以息纷争[15]。 近代以来中外交往日益频繁,置身异 域、沟通中外之情的驻外使臣则显得异常重要。就留学教育而言,清政府规定驻外使节对留学生“皆有监督之责”[16]5390。然而,某些官员追逐驻外钦使这一“优美之缺”的目 的在于获取高额薪俸、异常保举而已。[17]20由此,“舍例报启程、递书、请奖、卸任诸疏 外,一无靖献”[4],而杨兆鋆则认识到驻外使臣理应担负“使一切 交涉两无隔阂”[5]24 之 重任。这种思想落实在留学教育上,表现为他能够对留比教育中的各类问题提出颇有 见地的对策。正是在杨兆鋆的努力下,中国留比实业教育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到 1905 年10 月,中国留比学生达到228 名, “官派者十之九,讲求实业者十之七”,舆论 对此不无欣喜,称“他日毕业归国,中国实业大有振兴之望矣”[18]。影响更为深远的 是,杨兆鋆对留学比利时的倡导大致决定 了清末实业留学的整体走向,近代以来,“凡学习路矿的,无论官费自费,大多前往 比利时”,“近代不少路矿人才即出自留比学生”[11]55。 参考文献: [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学生不愿出洋[N].申报,1905- 08- 30,第三版. [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4]顾赐书.须圃出使奏议序[M]// 杨兆鋆.须圃出使奏议.铅印本,1911. [5]杨兆鋆.须圃出使奏议[M].铅印本,1911. [6]端方.端忠敏公奏稿[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7]中外近事[N].大公报,1904- 01- 28,第三版. [8]直隶总督袁准出使比国大臣杨咨开续派学生 须习法文分饬津海关道大学堂查照札[J].东方杂志,1904(4).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选编(第 十四辑)[Z].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陈学恂、田正平所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收录该章程,将1904 年9 月15 日误为外务 部、学务大臣覆奏时间,见该书第26 页。《光绪朝东华录》称覆奏 时间为1905 年12 月4 日,亦 误。见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五),第5443 页。 《东方杂志》1905 年第3 期即收录该折及所附《游学西洋简明章程》, 该期《东方杂志》为1905 年4 月29 日出版,显然, 覆奏时间当在此之前。 [11]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M].武汉:湖 北教育出版社,1992. [12]该折又见《东方杂志》1905 年第4 期。王焕 琛所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丛刊?留学教育》(台 湾“国立”编译馆1980 年版),误将该折注为出 使德国大臣杨晟所上,见该书第609 页;陈学 恂、田正平所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留学教育》亦有同样错误,见该书第275 页。资 料的错误导致研究错误,见黄新宪:《中国留学 教育的历史反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 第61 页;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 津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395 页. [13] 驻比杨钦使上学务处论各省留学生学费亟 应妥筹办法书[N].大公报,1905- 11- 23,第二版. [14] 覆驻比杨钦使上学务处论各省留学学费亟 应妥筹办法折[N].时报,1906- 03- 21,第四版. [15] 拟饬留学生监督筹议学费画一办法[N].申 报,1905- 10- 25,第三版. [16]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Z].北京:中华书 局,1958. [17]施肇基.施肇基早年回忆录[Z].台北:传记文 学出版社,1985. [18] 比国留学生之最近调查[N]. 南方报, 1905- 10- 08,第三版. ?作者简介:潘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
本文档为【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25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