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薛元超几个问题的考证_自然科学论文

关于薛元超几个问题的考证_自然科学论文

举报
开通vip

关于薛元超几个问题的考证_自然科学论文关于薛元超几个问题的考证_自然科学论文 关于薛元超几个问题的考证 【作 者】杜文玉 【作者简介】杜文玉 渭南师专政史系教授摘要 文章考证了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的名字其与李义府、上官仪、章怀太子等人的关系及撰修国史、荐引人才等事补充了碑志之残缺揭示了唐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关键词 生卒年 薛元超 李义府 章怀太子薛元超高宗的宠臣中书令死后陪葬乾陵。唐高宗统治晚期武后干政政治斗争激烈朝中重臣如不依附则很难立足而薛元超不但保其禄位深得高宗、武后信任还博得朝野一致赞誉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本文不...

关于薛元超几个问题的考证_自然科学论文
关于薛元超几个问题的考证_自然科学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关于薛元超几个问题的考证 【作 者】杜文玉 【作者简介】杜文玉 渭南师专政史系教授摘要 文章考证了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的名字其与李义府、上官仪、章怀太子等人的关系及撰修国史、荐引人才等事补充了碑志之残缺揭示了唐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关键词 生卒年 薛元超 李义府 章怀太子薛元超高宗的宠臣中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令死后陪葬乾陵。唐高宗统治晚期武后干政政治斗争激烈朝中重臣如不依附则很难立足而薛元超不但保其禄位深得高宗、武后信任还博得朝野一致赞誉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本文不对薛元超作全面评述仅就几个重大问题进行剖析不妥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一、关于生卒年及名字问题薛元超父薛收唐太宗即位前为秦王府主簿、判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天策府记室参军、十八学士之一、汾阴男、早卒。祖薛道衡隋朝司隶大夫、著名文学家为隋炀帝所杀。薛元超是通过恩荫而走上仕途的。《旧唐书薛收传附元超传》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刺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关于其生年两《唐书》、《通鉴》等书不载上引《旧唐书》只载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以此推算薛元超生于武德五年622 与杨炯所撰其行状差异颇大。行状记载其生平颇详现摘录如下年六岁袭爵汾阴男。十一太宗召见敕宏文馆读书。十六为神尧皇帝挽郎。十九尚和静县主。高宗升储之日也敕公为太子通事舍人。二十二除太子舍人。高宗践位诏迁朝散大夫、守给事中二十六寻拜中书舍人、宏文馆学士。三十二丁太夫人忧去职起为黄攀汤晒檀遣恍怼,薅 钚率楸 睢,氖 次 ù 伞,迨 饣拱菡 纱蠓颉,迨 那ㄖ惺榇 裳巴 辖 粑 惺槊畔氯 芳婕煨, 幼笫 印,迨 徘ㄖ惺榱睢,怨庹 昙径 运榔禽 诼逖舴岵评镏 降凇~?〕《旧唐书则天皇后纪》1972年出土的《薛元超墓志铭》所记薛元超卒年与行状同。按行状所载卒年推算则其应生于武德六年623。另据《新唐书宰相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一》、《通鉴》、 《旧唐书高宗纪下》等书载薛元超仪凤元年676三月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开耀元年681闰七月任中书令。从武德六年算起 分别是五十四岁和五十九岁和上引行状所载的年龄一致。证明行状记载可靠而《旧唐书薛收传》记载有误。关于其名字两《唐书》、《通鉴》、《薛收碑》等史籍碑志皆记为元超。崔融所撰的《薛元超墓志铭》载公讳口字元超。正好把其名字残缺了。据杨炯所撰行状载河东汾阴县薛振年六十二字元超。与诸书记载相异。宋代著名金石家赵明诚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等都认为杨炯所记可靠而史籍碑文疏误。《金石录》卷24唐薛收碑又薛收之子元超据《唐史》及此碑皆云名元超而杨炯《盈川集》载炯所为《元超行状》乃云名振字元超。盖唐初人多以字为名尔。《十七史商榷》卷87薛收历官条载新旧皆云收子元超而行状则云振字元超。唐人多以字行新旧遂失书其名皆非。其实《新唐书》卷73下宰相世系表三下亦载振字元超相高宗。据此当以杨炯所记为是。 二、与李义府、上官仪的关系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家境寒微有辞学善属文。由剑南巡察大使李大安推荐而走上仕途后在刘洎、马周等人的推荐下累迁监察御史、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由于和许敬宗等人在拥立武则天争当皇后中鞍前马后不遗余力立有大功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又兼太子左庶子升迁为中书令。史载中书令李义府有宠于上诸子孩抱者并列清贵。而义府贪冒无厌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狱其门如市多树朋党倾动朝野。〔2〕又因关押在寺狱中的淳于妇人姿色出众他让大理寺丞毕正义违法释放准备纳为己妾。事情被揭露后李义府逼迫毕正义自杀以掩盖自己罪行。唐高宗颇知其罪失曾告诫李义府说卿子及婿颇不谨多为非法我尚 为卿掩覆卿宜戒之义府勃然变色颈、颊俱张曰谁告陛下上曰但我言如是何必就我索其所以得邪义府殊不引咎缓步而去。〔3〕其之所以如此大胆妄为是怙武后之势〔4〕后台强硬。李义府社会名声还很坏《旧唐书》本传载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就是这样的人物薛元超竟不避舆论与之往来密切。关于薛元超与李义府的关系史籍记载只有一事。龙朔三年李义府因犯受贿和窥觇灾眚阴有异图之罪被人告发制下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侍御详刑对推其事仍令司空李监焉。按皆有实。〔5〕于是罢其官流放州。朝野莫不称庆或作河间道行军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榜之通衢。〔6〕因李义府爵为河间郡公故以此称刘祥道可见人心之向背。在这人心大快之时薛元超的行为却异乎寻常。《旧唐书薛收传附元超传》载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此时薛元超刚从饶州刺史任上调回京师不久肯冒风险为李义府请命不是二人关系亲密就是借此讨好李义府和武则天。根据现存史料分析两种可能都存在。高宗为太子时薛元超与李义府均为太子舍人。高宗即位后又同任中书舍人长期一同供职。修《晋书》时薛元超、李义府、上官仪等人均受命参预修撰。〔7〕显庆元年高宗又令于志宁、许敬宗、来济、杜正伦、李义府、薛元超等人共润色玄奘所定之经〔8〕即协助玄奘整理已译之佛经。在长期工作中 二人建立较密切的关系是完全可能的。至于说薛元超此举是为了讨好李义府也是事出有因。显庆三年李义府与中书令杜正伦争讼高宗以大臣不和两责之贬正伦为横州刺史义府为普州刺史。是时义府虽在外皇后常保护之。〔9〕吏部尚书唐临奏请以侍御史张伦为剑南道巡察使 而张伦与李义府曾有旧怨普州又正好隶于剑南道于是唐临便落了个挟私选授的罪名。〔10〕次年李义府重新被召回京师出任宰相。由于李义府有这样的背景所以自义府流放后朝士常忧惧恐其复来。〔11〕薛元超对这一切当然非常清楚在李义府被贬时出面送一点人情也在情理之中。相反如果薛元超作为李义府多年的同事当时冷眼旁观不闻不问则必然会得罪李义府甚至武则天对自己将非常不利。从人品角度看薛元超也具有这样的品格。稍举一二例即可见一斑。薛元超与高宗曾游嵩山寻访隐士田游岩帝曰朕今得卿何异汉获四皓乎薛元超曰汉高祖欲废嫡立庶黄、绮方来岂如陛下崇重隐沦亲问岩穴。帝甚欢。〔12〕另据杨炯所撰行状载高宗曾在九成宫别殿设宴时太子、英王侍皇帝酒。酒酣公献寿曰天皇合《易》象乾将三男震坎艮今日是也。上大悦。时李弘已死高宗嫡子正好三人。〔13〕吐蕃不庭诏英王为元帅总戎西讨。公赋西征诗一首上称善嗟叹者久之。故王夫之批评薛元超等人说或一言而合或趋歧径而诡遇竞相踵以赞天工。〔14〕上官仪陕州陕县人。寝工文词涉贯坟典〔15〕是当时的著名诗人其诗体人称上官体。龙朔二年任同东西台三品位至宰相。据《通鉴》卷201麟德元年十二月条载武则天及得志 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官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诏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舆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并把责任推到上官仪头上。后来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告上官仪、王伏胜和燕王李忠谋大逆皆被处死。这次薛元超又受到牵连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州。〔16〕薛元超与上官仪同为文学之士又同撰《晋书》有词翰往来亦是常理。〔17〕《全唐诗》卷40就收有上官仪的《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诗一首。但薛元超此次被贬仅因词翰往来而已与反对武则天无关。因 为当时他正在简州刺史任上远离朝廷不可能与此事有直接牵连。《新唐书薛收传附元超传》帝疾剧政出武后。因阳喑乞骸骨。似乎薛元超一直反对武氏参政出于对武氏的强烈不满才称疾要求致仕。然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武则天参政并不始于高宗晚年早在上官仪被杀后武则天的权势已经膨胀。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18〕以后高宗病重朝政即委托武氏处理。薛元超自仪凤元年676任宰相以来多年辅佐高宗和武则天处理政事 高宗晚年主要和武则天合作如对武氏不满要辞职早就应该申请何必合作多年后到其将死才提出。故《通鉴》、《旧唐书》不提此事前一书又说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病喑乞骸骨许之。后一书载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19〕可见薛元超是因病而辞职致仕的《新唐书》的说法有误。 三、与章怀太子的关系太子李弘死后高宗即立李贤为皇太子并一度令监国。史载太子处事明审时人称之。〔20〕曾召集当时学者注《后汉书》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高宗曾手诏褒奖说皇太子贤自顷监国留心政要。抚字之道既尽于哀矜刑纲所施务存于审察加以听览余暇专精坟典。往圣遗编咸窥壶奥先王策府备讨菁华。好善载彰作贞斯在家国之寄深副所怀。〔21〕从这些评语看高宗对这个儿子是非常满意的。李贤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如颇好声色等。仪凤元年薛元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检校太子左庶子承担了辅佐太子的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在这个时期薛元超与李贤的关系如何史无记载不得而知。此后李贤与武则天的关系日趋紧张宫中有人窃议说李贤不是武则天的亲生而是其姐韩国夫人所生。李贤听到后内自疑惧。当时有个术士明崇俨以厌胜之术为天后所信常密称太子不堪承继英王貌类太宗又言相王相最贵。极力挑拨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加深了武则天对李贤的不满情绪。于是武则天命人书写了《少阳正范》、《孝子传》赐给李贤又数作书诮让之李贤愈不自安。〔22〕不久明崇俨为盗所杀求贼竟不得〔23〕天后疑太子所为。由于李贤喜好声色与户奴赵道生等狎昵多赐予金帛武则天指使人告发其事高宗命薛元超、裴炎与御史大夫高智周等杂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以为反具。道生又款称太子使道生杀崇俨。〔24〕于是废李贤为庶人。高宗死后武则天又派丘神往巴州李贤贬地逼令其自杀。〔25〕关于此事笔者以为是一桩冤案主要理由如下一、从现存史料分析武则天要废去太子李贤思谋已久并不是此次获得李贤反具以后不得已而作的决定。从上面所引明崇俨的话可以证实这一点。假如武则天没有废李贤之意一个仰人鼻息的术士决不敢大胆在其母亲面前说儿子的坏话尤其在封建社会非议储君是大逆不道的没有十分把握外人决不敢轻易过问。从武则天赐《少阳正范》、《孝子传》及多次作书谴责李贤的行动看也反映出她对李贤的一贯不满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李贤难免不产生疑惧和不自安。其所作的《黄台瓜辞》正是他忧郁和恐惧心情的反映〔26〕目的在于唤起武则天的怜悯和骨肉之情同时也向她进行规劝。假如武则天没有这样的意图李贤的疑惧又从何而来呢二、李贤谋反证据不足。武则天怀疑明崇俨系李贤指使人杀死由于没有证据不能以此搞倒李贤所以才指使人告发李贤的私生活问题可见其原意是想以这个罪名废去李贤。后来从东宫搜得皂甲后才改变以谋反罪审理此案。这就说明李贤原先并无谋反的蛛丝马迹否则武则天决不会避重就轻轻易放过李贤。至于在东宫发现皂甲实在是不能作为谋反证据。唐制东宫机构中有太子仆寺下设有马坊为马匹牧养和管理机构并设有十率府的军事机构东宫中拥有一定量的皂甲完全是正常情况。关于这一点《通鉴》撰者司马光也是不以为然的上引的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以为 反具一句从以为反具四字的行文语气看司马光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新唐书高智周传》载智周与薛元超、裴炎同治章怀太子狱无所异同固表去位高宗美其概授右散骑常侍。请致仕听之。高智周审理此案后为什么要固表去位呢高宗为什么对这个行动表示赞赏呢很值得思考。从无所异同四字看说明作为主审官之一的高智周并不能按照案情实事求是地审理只能和其他审判官一样按事先定好的调子办事本人又不愿承担诬陷太子的责任所以才辞去官职以表示自己的清白。从上引史料看高宗对高智周人格颇为奚退得鞲咦诙源耸乱灿型耆 煌 奶 取?7〕但又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处理可见大权已经旁落了。三、明崇俨非李贤所杀。凡涉及此事的史料均云贼无所获甚至说或以为俨役鬼劳苦被鬼杀之。〔28〕此说虽不可信但也说明李贤与此事确无关系。唯《御史台记》说郑仁恭任刑部郎中时负责审理明崇俨被杀案句余果获贼矣。朝廷称之。〔29〕此段史料司马光撰《通鉴》时没有采用史料中也无说明抓获的贼是什么人系何人指使故可信程度极低。然而有一点应该注意到即此事和李贤没有关系。《通鉴》虽有赵道生又款称太子使道生杀崇俨的记载极可能是逼供的结果连武则天也不真正相信不敢公布于众其谈到李贤罪行时只说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30〕指皂甲之事并无涉及杀明崇俨的罪行。从司马光行文语气也对此事采取否定态度。从常理分析威胁李贤地位的并非明崇俨杀他对巩固自己地位毫无助益相反还会打草惊蛇引来更大的祸患。李贤身为太子聪明过人怎会干如此愚蠢的事情呢在李贤一案中薛元超实际上充当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在负责此案的三名主审中薛元超、裴炎均为宰相高智周为御史大夫地位低于前二人其态度前面已说过因此在确定李贤谋逆罪名上薛、裴应负主要责任尽管他们也许是屈于武则天的压力。李贤被废的次年薛、裴二人就分别升任中书令和侍中未必就和此事没有关系。李贤一案还牵连到一大批人苏州刺史曹王明、沂州刺史嗣蒋王炜皆坐故太子贤之党明降封零陵郡王黔州安置炜除名道州安置。左庶子、中书门下三品张大安坐阿附太子左迁普州刺史。其余党与皆伏诛。〔31〕在太子重要宫僚中除张大安外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对李贤一案也持不同态度。据载章怀太子之废也高宗慰勉官僚尽舍罪令复其位。庶子薛元超等皆舞蹈谢罪义琰独引罪涕泣时论美之。〔32〕与薛元超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后来李义琰被迫辞职垂拱元年起复为怀州刺史义琰自失则天意恐祸及固辞不拜。〔33〕所谓失则天意就是指其在李贤案上的态度。李贤废后李显当时名哲被立为太子。永淳元年高宗与武则天驾幸洛阳诏薛元超辅佐皇太子居守长安。在此期间薛元超劳心积虑勤勤恳恳不敢稍有懈怠。其在《谏皇太子笺》中劝告李显不要涉险游猎听政余闲留情坟典。并称高宗、武则天为二圣在文中口口声声天后要求如何如何对武则天尊礼备至。最后要求太子弃不急之务而省游娱绝无益之欲而敦节俭。以儒墨为城池翱翔其际以礼义为干橹栖息其间。一则遵天后诫书不敢失坠二则挹古人遗范有所发挥岂不美欤岂不盛欤〔34〕极少提到高宗对太子的企望与要求。可见在薛元超心目中武则天已凌驾于高宗之上。从而再次证明《新唐书》本传说薛元超晚年不满武则天的专权是多么的荒谬。 四、关于撰修国史、荐引人才等问题《隋唐嘉话》卷中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这段话并不真实似乎非薛元超所说以不得修国史一语而论即非事实。据《唐会要》载贞观二十年闰三月四日诏令修史所更撰《晋书》铨次旧闻裁成义类其所须可依修五代故事。若少学士量事追取。于是司空房玄龄、中书令诸遂良、太子左庶子许敬宗掌其事。又中书舍人来济、著作郎陆元仕、著作郎刘子 翼、主客郎中卢承基、太史令李淳风、太子舍人李义府、薛元超起居郎上官仪、主客员外郎崔行功、刑部员外郎辛邱驭、著作郎刘充之、光禄寺主簿杨仁卿、御史台主簿李延寿、校书郎张文恭并分工撰录。又令前雅州刺史令狐德、太子司议郎敬播、主客员外郎李安期、屯田员外郎李怀俨详其条例量加考正。以臧荣绪《晋书》为本捃摭诸家及晋代文集为十纪、十志、七十列传、三十载纪。〔35〕杨炯所撰薛元超行状亦载修晋史笔削之美为当时最。《旧唐书薛收传附薛元超传》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以上记载都说明薛元超任太子舍人时参预修撰《晋书》而且出力不少。其具体分工撰修了哪些部分史书缺载就不得而知了。此外上引《旧唐书》还载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这些都充分证明《隋唐嘉话》这段记载非实。薛元超一生曾多次举荐人才为当时人所称美。《旧唐书》就褒扬他说汲引多才以隆弘纳。关于其荐引人才情况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有较详统计他说新旧言元超荐人有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郑祖玄、邓元挺、崔融而行状又有顾彻、沈伯仪、贺凯、颜强学。新旧书皆删亦非。〔36〕然薛元超举荐的人才并不仅限于 崇文馆载永隆二年举荐杨炯为崇文馆学士。《新唐书杨炯传》此据《唐会要》卷64 所载亦同。另据新旧《唐书》列传记载经薛元超举荐或赞誉提携而做官的还有徐彦伯、李峤、李义、田游岩等人。〔37〕在其所举荐的人中不少人后来在政坛或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仪凤三年吐蕃与西突厥联兵进犯唐境高宗命李敬玄率兵十八万征伐兵败右卫大将军刘审礼被俘 〕李敬玄率残兵逃回。帝既儒仁无远略见诸将数败乃博咨近臣求所以御之之术。〔38关于这次讨论的情况《唐会要》卷97吐蕃有详细记载从中也可以看出薛元超对待外族侵扰的基本态度给事中刘景先曰攻之则兵威不足镇之则国力有余且抚养士卒守御边境。中书舍人郭正一曰吐蕃作梗年岁已深兴师不绝无非劳费近讨则徒损兵威深入则未穷巢穴臣望少发兵募且遣备边明立烽候勿令侵掠待国用丰足一举而灭之。给事中皇甫文亮曰且令大将镇抚畜养将士仍命良吏营田以收粮储必待足兵足食方可以举而取之。中书侍郎薛元超曰臣以为敌不可纵纵敌则患生边不可守守边则卒老不如料简士卒一举灭之。上顾谓黄门侍郎来恒曰李已后实无好将当今以张虔勖、纪及善等差为优耳。恒曰昨者洮河兵马足堪制敌但为诸将失于部分遂无成功。今无好将诚如圣旨。不管薛元超的策略是否可行这种以攻为守的军事思想是积极进取的也是其一贯的主张。杨炯所撰行状载薛元超为右承务时上疏陈请备塞垣未几而匈奴背诞。公有神通之鉴也不亦明乎。文中所谓匈奴即指吐蕃。还说此后宠遇日隆每军国大事必参谋帷幄。〔39〕可见薛元超当时在朝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主张虽没有马上被高宗采纳但是对唐朝制定御敌策略还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久提升黑齿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统一指挥对吐蕃战事。常之乃严烽逻开屯田虏谋稍折〔40〕。旧史家称赞薛元超说及登大任益有嘉谋。〔41〕主要是针对他的这种积极进取的制敌精神而言并非指其具体策略如何切实可行。收稿日期1995年6月20日注释〔1〕〔17〕〔39〕《全唐文》卷196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2〕〔9〕〔10〕《资治通鉴》卷200。〔3〕〔6〕〔18〕《资治通鉴》卷201。〔4〕〔5〕〔11〕《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7〕《新唐书》卷58艺文志二。〔8〕《旧唐书》卷191僧玄奘传。〔12〕《旧唐书》卷92田游岩传。〔13〕《全唐文纪事》卷94订谬三《集》作太子、英王、皇帝侍酒酣。皇帝盖谓睿宗也。当如集本乃合三男之说。按《集》指杨炯《盈川集》。〔14〕《读通鉴论》卷21。〔15〕《新唐书》卷105上官仪传。〔16〕《旧唐书》卷73薛收 传附元超传。〔19〕《资治通鉴》卷203《旧唐书》卷73薛收传附元超传。〔20〕〔22〕〔23〕〔24〕〔30〕〔31〕《资治通鉴》卷202。〔21〕《旧唐书》卷86章怀太子传。〔25〕《资治通鉴》卷203。〔26〕见《旧唐书》卷116承天皇帝传。 原文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27〕《资治通鉴》卷202永隆元年八月上素爱太子 迟回欲宥之。〔28〕《朝野佥载》卷3。〔29〕《资治通鉴》卷202调露元年四月条考异。〔32〕〔33〕《旧唐书》卷81李义琰传。〔34〕《全唐文》卷159谏皇太子笺。〔35〕《唐会要》卷63修前代史《旧唐书》卷66房玄龄传亦有较详记载。〔36〕《十七史商榷》卷87薛元超历官。〔37〕见《新唐书》卷114徐彦伯传卷123 李峤传卷119李义传《旧唐书》卷192田游岩传。〔38〕〔40〕《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41〕《旧唐书》卷73孔颖达等传赞。 【责任编辑】连杨柳
本文档为【关于薛元超几个问题的考证_自然科学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082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