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节沙门氏菌病

第五节沙门氏菌病

举报
开通vip

第五节沙门氏菌病第五节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疾病的总称。临诊上多引起败血症和肠炎为特征,幼年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 不同动物的沙门氏菌病都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对人和动物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一些沙门氏菌还能因食品污染而造成食物中毒。 病  原  沙门氏菌属是由一大群血清上相关的兼性厌氧的无芽孢杆菌组成。引起动物和人致病的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猪副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马流产沙门氏菌、牛病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雏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 该属细...

第五节沙门氏菌病
第五节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疾病的总称。临诊上多引起败血症和肠炎为特征,幼年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 不同动物的沙门氏菌病都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对人和动物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一些沙门氏菌还能因食品污染而造成食物中毒。 病  原  沙门氏菌属是由一大群血清上相关的兼性厌氧的无芽孢杆菌组成。引起动物和人致病的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猪副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马流产沙门氏菌、牛病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雏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 该属细菌菌体两端钝园、中等大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无荚膜 ,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禽伤寒沙门氏菌(鉴别上十分有用)外,都具有周鞭毛,能运动,绝大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宿主细胞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和凝集细胞。 本菌需氧、兼性厌氧,对营养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18~24h,形成菌落直径可达2~4mm。鸡白痢、鸡伤寒、猪伤寒、甲型副伤寒等沙门氏菌在肉汤琼脂上生长较贫瘠。菌落较小,仅1mm。S型菌落为圆整光滑湿润和半透明。R型菌落表面干燥,无光泽,边缘不整齐。S型菌在肉汤中呈均匀混浊生长,R型则上液清朗,管底有微量沉淀。猪霍乱菌、肠炎菌等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粘液样菌落。在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1d再放于室温1~2d后,可见菌落外围绕一圈粘液块。 绝大多数的沙门氏菌对糖类发酵时均产气,但伤寒和鸡沙门氏菌不产气。一般不发酵乳糖,大多数菌株发酵阿拉伯胶糖、卫矛醇、鼠李糖、蕈糖和木糖,不发酵肌醇的细菌有甲型副伤寒、猪霍乱、猪伤寒、肠炎、鸭沙门氏菌等。雏沙门氏菌多数菌株不发酵麦芽糖。猪副伤寒菌不发酵甘露醇。大部分沙门氏菌产生硫化氢、但甲型副伤寒、猪伤寒不产生。 本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K抗原和菌毛抗原。沙门氏菌血清定型是用O、H和Vi(K抗原的一种)单因子血清作玻板凝结实验来鉴定待检菌株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侵袭力,并产生毒力强大的内毒素,细菌死亡后可释放出内毒素,引起宿主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时导致中毒症和休克。鼠伤寒沙门氏菌可产生肠毒素,其性质类似于ETEC肠毒素。 本属菌对热、各种消毒药和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在冻土可越冬,在潮湿温暖处可生存4~5周,但干燥的地方可存活8~20周。本菌在60℃15min即可杀死。5%石灰酸、2%烧碱水、0.1%升汞液等于数分钟内即可灭活。对胆盐、亚硒酸盐、亚硫酸钠等的抵抗力强于其他肠道菌,故在含有这类物质的增菌液中仍能生长。 本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耐药菌株日益增多而越来越低。多数菌株能抵抗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林肯霉类、红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但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多粘菌素B等尚有较高敏感性。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人、各种家畜和家禽及其它动物均有易感性,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 2.传染源  患病动物及带菌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它们可由粪、尿、乳、流产的胎衣、胎儿、羊水、精液排菌。健康动物带菌(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现象很普遍,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结、胆囊,当动物抵抗力降低时,病菌活化发生内源性传染,也可反复通过易感动物,毒力增强而扩大传播,野鸟、冷血动物(乌龟、蛇、蜥蜴)、鼠、蜱、蝇都有传播作用。 3.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是污染的饲料和水源经消化道感染健康动物。患病动物和健康动物交配或用患病动物的精液人工授精也可发生感染。此外子宫内也可能感染。有人认为鼠类可传播本病。 4.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成年牛多于夏季放牧时发生。育成期羔羊常于夏季和早秋发病,孕羊则主要在晚冬、早春季节发生流产。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有些动物可表现流行性。 5.禽沙门氏菌病常形成较复杂的传染环。传播途径较多,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经带菌卵传播。用康复、带菌母鸡产的卵或卵壳污染的卵孵化后,或形成死胚,或孵出病雏鸡。孵化雏鸡在孵化器内可吸入漂浮的细菌,发生呼吸道感染,或通过消化道(粪便带菌)、损伤的皮肤、粘膜、交配感染 ,经卵育雏感染,耐过鸡直到产卵还带菌,这种带菌卵作种用则能周而复始代代相传。 一、猪沙门氏菌病 猪沙门氏菌病亦称仔猪副伤寒,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病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主要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4月龄仔猪多见。 (一)症状 1急性(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前后(2~4月龄)仔猪 ,主要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体温升高(41~42℃),拒食,很快死亡,耳根、胸前、腹下等处皮肤出现紫斑,后期见下痢、呼吸困难,咳嗽跛行,经1~4d死亡。发病率低于10%,病死率可达20%~40%; 2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较多见,病原为一般沙门氏菌,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临诊上多见,似肠型猪瘟,表现体温升高(40.5~41.5℃),畏寒,结膜炎,粘、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连,角膜可见混浊,溃疡。呈顽固性下痢,粪便水样、黄绿色、暗绿、暗棕色,粪便中常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恶臭,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持续数周,伴以消瘦、脱水而死。部分病猪在病中后期皮肤出现弥漫性痂状湿疹。病程可持续数周,终至死亡或成僵猪。 (二)病理变化 1.急性型。主要表现败血症的病理变化。皮肤有紫斑,脾肿大,暗蓝色,似橡皮,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肝也有肿大,充血、出血,肝实质有黄灰色细小坏死点;全身粘、浆膜出血,卡它性-出血性胃肠炎。 2.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主要病变在盲肠、结肠和回肠。特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表现肠壁增厚,粘膜潮红,上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和腐乳状坏死物质,剥离见基底潮红,边缘留下不规则堤状溃疡面,有的病例滤泡周围粘膜坏死,稍突出于表面,有纤维素样的渗出物积聚形成隐约而见的轮状环。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常可见针尖大、灰白或灰黄色坏死灶或结节。肠系膜淋巴结呈絮状肿大,有的有干酪样变。肺常有卡他性肺炎或灰兰色干酪样结节。 (三)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初步诊断,确诊应进行实验室检验。 细菌分离鉴定  采取脾或肝脏和心血以及骨髓做细菌分离鉴定。值得注意的是亚硒酸盐和四硫磺酸盐两种培养基对猪霍乱沙门氏菌有毒性,这可能是临床上该菌分离率低的原因之一。 血清学方法  可以用凝集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酸溶解的方法,提取特异O抗原,所获得的抗原成分仅与β群的O因子血清发生反应,用其制备的免疫血清凝集价高达1:6400,在ELISA中为1:6400。稀释血清的OD值最高为1.60。用这种血清以协同凝集试验效果较好。 另外,微量快速细菌生化反应试验法对主要肠道沙门氏菌鉴别效果很好。ELISA和PCR技术也可以用于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四)防制 1.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平时应坚持自繁自养,防止传染源的侵入。加强饲养卫生管理,不可宰杀病猪食用,以免污染环境和引起食物中毒。 2.常发地区可接种弱毒菌苗。仔猪断奶后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可有效的控制本病发生,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促进动物早期建立肠道正常微生态系统,也可有效地防止本病发生。 3.针对病情,对症治疗。发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主要是抗菌消炎,止泻补液等。常用抗生素,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另外还有呋喃唑酮以及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或磺胺嘧碇(SD)等。常有一定的疗效。用药前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取敏感药物。按规定使用,不能滥用防止耐药性产生。不能长期使用,各种药物交替使用为好。不少中草药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考虑使用。 二、牛沙门氏菌病 牛沙门氏菌病又称牛副伤寒。主要是由都柏林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成年牛、犊牛都可以感染发病,生后1个月前后的犊牛最易感,传播迅速、呈流行性。以发生败血症、毒血症或胃肠炎为特征。 (一)症状 (1)犊牛  多数犊牛2~4周龄后发病,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脉搏、呼吸均增数,24h后出现带有血液、粘液的恶臭下痢,脱水、消瘦、死亡,有的出现关节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耐过牛多数发育不良,通常于发病后5~7d死亡,病死率可达50%。 (2)成年牛  高热、食欲废绝,脉博濒数,呼吸困难,衰竭,继之出现恶臭、含有粘膜、纤维素絮片的血痢,下痢后体温降至正常或略高,及时合理的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多于1~5d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50~100%。 妊娠母牛感染后可发生流产(多于6个月)。 取顿挫型者,经24h症状减退,不见下痢,但从粪便中还可排菌数天,发病率可达80%,病死率13%。 (二)病理变化 (1)犊牛  多数呈败血症病理变化,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性病变见于脾脏及肝脏,脾脏肿大2~3倍,被膜紧张,有出血斑点及坏死灶,肝脏肿大,也可见针尖至针头大坏死结节,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心壁、腹膜及腺胃、小肠和膀胱粘膜有小点出血。慢性型肺呈卡它性-化脓性支气管肺炎,关节囊肿大,关节腔中有脓汁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 (2)成年牛主要呈急性粘液性、坏死性或出血性肠炎的病理变化,特别是回肠和大肠,可见肠壁增厚,粘膜潮红、出血、粘膜坏死、脱落。其它病理变化与同犊牛相似,流产母牛可见到子宫粘膜增厚,绒毛叶坏死,胎盘水肿。 (三)诊断 本病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等不难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应进行实验室检验。可采取初发病的血液和乳或死后的脾、肠系膜淋巴结、胃肠内容物以及流产动物子宫和胎膜等,作沙门氏菌培养鉴定。对隐性感染牛采取凝集试验,其O抗原凝集价在1:80以上,H抗原凝集价1:320以上,为阴性。另外,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可以快速诊断。 (四)防制 平时加强饲养卫生管理,做到定期消毒,保持畜舍周边环境及舍内清洁卫生,严防外来牛的移入。牛群一旦发病,首先要消除传染源,对病牛作隔离治疗,检查阳性牛或带菌牛。一般在1~2周内做三次直肠试子的沙门氏菌检查,三次为阳性的为带菌牛。要作好预防治疗。 另外对畜舍进行大消毒,彻底灭鼠,犊牛可以注射疫苗预防。 发现病牛应及时治疗。可应用氯霉素口服10~30mg/kg分3~4次分服(犊牛),成年牛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新霉素对犊牛每天2~3g口服。氨比西林(氯青霉素钠)犊牛口服4~10mg/kg,注射2~7mg/kg,每天一次。重症者可每天2次。痢特灵(呋喃唑酮)5~10mg/kg分2~3次连续用药,不超过2周。 三、羊沙门氏菌病 羊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羊流产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病等引起绵羊和山羊的急性传染病,以下痢和妊娠羊流产为特征。 (一)症状 1.下痢型  多见于15~20日龄的羔羊,病羊厌食,体温升高41℃以上,严重下痢,排除大量的灰黄色糊状粪便,污染后躯,迅速出现脱水状态,往往死于败血症或严重脱水。如果母羊群中同时存在羔羊和妊娠羊,则可能出现多种病型,某些病羊可能无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 2.流产型  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4~6周。如果不发生产后感染,母羊常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或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而且排菌时间很短。部分母羊产死羔或弱羔,而出生时外表正常的羔羊常于2~3周后下痢或死于败血症。母羊的死亡率为10%~15%不等,流产率为10%~75%,甚至更高。 (二)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呈现败血症的变化,脾脏肿大,有灰色的坏死病灶,脏器充血,急性病例可见胃炎和肠炎,相关淋巴结肿大,肠内系物稀薄,流产胎儿皮下水肿,胸腔有过量的积液,心外膜和肺脏出血,胎盘无明显的肉眼病变。 (三)诊断与防制  同牛沙门氏菌病 四 兔沙门氏菌病 兔沙门氏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兔的一种传染病。以腹泻和流产为特征。多发生于妊娠25d至接近临产的母兔和断奶后仔兔。 (一) 症状 1.流产型  多发生于妊娠后25d至临产的母兔。病兔表现不安,食欲下降或废绝。渴感增加,体温升高至41℃左右并发生流产。阴道流出粘液性化脓性分泌物。病兔流产后多数死亡,流产后未死亡康复的母兔多不易受孕,哺乳仔兔多数被感染突然死亡。发病率高达75%,流产率为70%,致死率为44%。 2.腹泻型  多发生于断奶后仔兔和青年兔,病兔体温升高,食欲不振,顽固性下痢,消瘦,常于1~7d死亡,仔猪发病率高达92%,致死率为96%。 (二)病理变化 急性死亡病例可见多个脏器淤血,在胸腔、腹腔积有浆液乃至浆液血样液体。亚急 性病例在肝脏有小坏死灶,脾脏肿大、淤血,肠淋巴结水肿。有些病例的肠聚合淋巴滤泡有灶性坏死区,肠粘膜上出现淋巴滤泡肿胀,坏死后形成溃疡。有的病例肠粘膜淤血、出血,粘膜下水肿。 妊娠流产的病兔可见伴有粘膜表面溃疡的化脓性子宫炎。子宫肿大、壁增厚,浆膜和粘膜充血,局部覆盖一层淡黄色纤维素性污秽物。流产的病兔子宫内有木乃伊或液化的胎儿,阴道粘膜充血,腔内有脓性分泌物。肝有弥漫性或散发性淡黄色针头至芝麻大的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肿大2~ 3倍,呈暗红色。肾有针尖样大小的出血点。肠淋巴结水肿,粘膜上有溃疡。 (三)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需取子宫或阴道分泌物,流产胎 儿内脏器官或有病变的肝脏、血液、直肠棉试子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血清学检验。 1.分离培养  将样品接种于SS琼脂平板、HE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37℃下培养24h。同时接种改良亚硒酸盐胱氨酸(SCM)增菌培养液中,培养20h,再接种上述培养基。本病原菌在SS琼脂上呈无色半透明菌落,菌落中心为黑色。在HE琼脂上呈蓝绿色或蓝色,菌落中心为黑色。在麦康凯琼脂上呈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光滑,稍隆起的菌落。从每块平板上挑选3个以上的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斜面培养基,接种方法是先于斜面划线而后穿刺,37℃ 培养过夜。沙门氏菌在三糖铁培养基上,斜面部分保持原来颜色的为碱性红色,而垂直部分变为黄色并有黑色的硫化铁存在,产酸产气。在三糖铁培养基上初步鉴定,符合沙门氏菌特性后,做靛基质、H2S、尿素、KCN、赖氨酸脱羧酶生化反应等生化实验。本病原菌的H2S、赖氨酸脱羧酶反应阳性。 2.血清学鉴定 取培养物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的乳悬液一滴放玻片上,再加入特异性抗血清做玻板凝集试验。阳性反应者,常于室温下3min内出现凝集颗粒。 3.血清学诊断  将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纯培养物,用胜利盐水稀释至每毫升含50亿个细菌,加入福尔马林,终末浓度为0.4%或100℃加热2h杀死细菌,作为诊断抗原。取被检兔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 (四)防制 本病的预防主要防止妊娠母兔和传染原接触,平时要普查带菌兔,对阳性兔要及时治疗或淘汰。兔舍作好清洁卫生,笼具要经常消毒,消灭鼠和苍蝇。引进种兔要作检疫,并作好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方可入群。 对妊娠母兔,在初期应注射鼠伤寒沙门氏菌灭活疫苗,一年最好接种两次。对仔兔断奶前1周注射一次,能有效的控制本病发生。 兔群一旦发现本病,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取敏感药物立即进行治疗。对妊娠后的母兔一般常用氯霉素肌肉注射,每次1~2ml,没日2次,连续3d,有显著效果;内服氯霉素粉,每千克体重20~50mg,每日一次,连续3d,有显著效果。 对急性患兔一般常用氯霉素肌肉注射,每次1~2ml,每日2次;内服氯霉素粉,合霉素、土霉素,20~50mg/kg体重,2次/d;内服磺氨二甲基嘧啶,0.2~0.5g/kg体重,1次/d;内服大蒜汁,3次/d,每次1汤匙,连服7d;车前草,鲜竹叶,马齿苋,鱼腥草各15g,煎水拌料喂服,或用其鲜草喂食。 五、禽沙门氏菌病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一种或多种细菌引起禽类的传染病。包括三种: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三种不同的疾病。 (一)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都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有的表现急性败血性经过,有的表现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为主。 1.症状  不同日龄的鸡发生该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雏鸡 潜伏期4~5d。若由带菌蛋孵化时,在孵化期内常发生死亡,或孵出不能出壳的弱胚,或出壳后1~2d即死亡的弱雏。出壳后感染雏鸡,在孵出后3~5d开始发病死亡。到2~3周龄时达到发病和死亡高峰。病雏怕冷,身体蜷缩如球状,常成堆的拥挤在一起,特别喜在热源周围;有的尖声鸣叫,两翅下垂,绒毛松乱,精神委顿,眼半闭,嗜眠,不食或少食。病雏出现下痢,排出一种白色、浆糊状的稀粪。有时泄殖腔周围的绒毛上粘着白色、干结成石灰样的粪便,常称为“糊屁股”。由于干结粪便封住泄殖腔,每当排粪时常常发出“吱吱”的尖叫声。多数病雏表现呼吸困难症状,伸颈张口。病程4~7d,污染严重种鸡的后代雏鸡白痢的死亡率可达20%~30%。3周龄以上的病雏一般较少死亡,但这样的雏鸡发育迟缓,成为带菌或慢性病鸡。 青年鸡(育成鸡) 多发生于40~80日龄的鸡,本病常突然发生,全群鸡食欲精神无明显变化,但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食欲差和下痢者,常突然死亡,每天都有鸡死亡,数量不一。病程较长,可达20~30d,死亡率可达10%~20%。 成年鸡  成年鸡不表现明显症状,成为隐性带菌者或慢性经过。在鸡群内不断散播病原菌,扩大传染,不被人们察觉。只可感到母鸡产卵量与受精率下降,孵化率减低。有的感染鸡,可因卵黄性腹膜炎,出现“垂腹”现象。但成年鸡也有急性爆发的病例,要引起重视。 2.病理变化 雏鸡白痢剖检可见肝肿大和淤血,间有出血,胆囊充盈多量胆汁,肺充血或出血。卵黄吸收不全,卵黄囊皱缩,内容物稀薄呈油脂状,或淡黄色豆腐渣一样。在肝、肺、心肌有灰褐色或灰白色坏死灶褐结节,致使心脏增大变形;有的病雏在肌胃、盲肠、大肠粘膜上亦见坏死和结节,盲肠中有灰白色干酪样物,堵塞于肠腔内。脾肿大或见坏死点;肾肿大、充血或出血,输尿管充满尿酸盐。 育成鸡白痢突出的变化是肝破裂,腹腔内见有凝血块。脾脏肿大,心包增厚,心肌可见有数量不一黄色坏死灶严重的心脏变形,变圆,在肌胃上也可见到类似的病变。肠道呈卡他性炎。 成年母鸡白痢最常见的变化是卵子形状和颜色的改变。卵子失去正常的金黄色,变得晦暗无光泽,呈灰色、褐色、淡青或墨绿色。同时,卵子形状皱缩不整齐(扁的、椭圆形、凹凸不平的),卵膜变厚、质实,切开时,或见内容物变成油脂样或豆腐渣一样。有时还可以看到,鸡卵掉在腹腔内,为炎性组织所包埋,切开呈均匀的淡黄色或污秽黄褐色,易引起腹膜炎,即常称的卵黄腹膜炎。有时还可看到,卵黄堵塞在输卵管内,从而引起腹膜炎和肠管粘连。同时,还常见有心包炎、心囊积液、混浊、心包膜增厚而混浊,甚至与心肌粘连。 成年公鸡白痢主要是睾丸炎,睾丸有小脓肿,输精管增粗,内有渗出物。 3.诊断  (1)细菌学诊断  雏鸡用凝集反应很难检出。成年鸡通常不表现明显的临诊症状。因此必须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才能作出肯定的诊断。 取肝、心血、肺、卵黄囊、肠和胆汁等病料制成乳剂,取其上清液或液体样品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加有有葡萄糖或血清)或麦康盖琼脂培养基,培养24h后可见细小、透明、圆形和光滑的菌落,培养基不变色(大肠杆菌则为红色菌落)。也可用含有亚硫酸钠的琼脂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然后再做生化鉴定。 (2)血清学反应  凝集反应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特别是全血玻板快速凝集反应。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较快,结果准确,可以在鸡场现场进行,易为基层兽医采用,其操作方法如下: 用玻璃滴管吸取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染色平板凝集抗原一滴(约0.05ml),滴在洁净的普通的玻璃板上。再用注射针头刺破被检鸡只翅膀内侧的静脉血管或冠尖,使血液流出,以金属环(直径4.5mm)沾取一满环(约0.02ml),混入诊断抗原内,随即使之充分混合,使散开至直径约2cm,并时时摇晃玻璃,使抗原与血液不断在玻璃上摇动,并随时观察反应。如果抗原与血液混合后在2min内出现片状或成较大的颗粒凝集,即为阳性反应。在2min内不出现凝集或出现均匀一致的微小颗粒,或在边缘处由于临干前出现絮状者,判为阴性反应。 做凝集反应时,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①鸡白痢诊断抗原是一种悬浮液,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②做玻板凝集试验时应在20℃以上温度下进行避免大风和日光曝晒。冬天可用制成的反应箱,在玻板下安装一只25W灯泡,使玻板温暖。 ③采血用的针头每用一次必须另换针头,才能采取第二只鸡的血液,要求一只鸡用一个针头,用过的针头消毒后才能使用。 ④诊断液一般适用于产蛋母鸡或1年以上的公鸡,幼鸡因抗体滴度较低不适用。此外,本试验主要用于检出鸡群中带菌鸡,而不能作为诊断本病的唯一依据。因为患有鸡伤寒和鸡副伤寒的病鸡,对鸡白痢抗原都有交叉的阳性反应,但因三者在防治措施上都相似,只要是出现阳性反应即为带菌鸡,都应加以淘汰,不能留做种用。
本文档为【第五节沙门氏菌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9-03-19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