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举报
开通vip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通过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本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延伸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尽管外部特征不同,但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通过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本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延伸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尽管外部特征不同,但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或向日葵的一生ppt课件、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菜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今天要求的材料。 注:有种植条件的学校请学校后勤帮忙提前一天对种植基地松好土,施好肥,浇足水。 学习评价:你怎样观察种子,有什么发现, 记录表2:种子观察记录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的“植物”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向日葵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一生的变化。但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他植物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本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和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今天是开学的第二课,通过第一节课的激发和鼓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当我来到教室是许多学生向我展示他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种子,那种兴奋劲就别提了。音乐响起学生们马上做好,等待课堂的开始。 本课主要有两项活动: 活动一:记录自己的想法——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所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 首先我们进行了想象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这个环节学生进行较困难,有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对于植物自己从来没有认真观察,看到这情景我首先对学生说:“我们只有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观察,才能够了解植物的发育现象。你们想一想植物最初有什么发育,然后先长什么,细细思考生活你所见到和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认为它是如何发育的,”之后,我在黑板上先画了一粒玉米种子让学生想象往下该如何发育。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已经开始在《活动手册》上进行描绘自己“植物“的发育过程。我在学生之间巡视发现有些学生画的还是很有生活基础的,能够基本描绘出植物的发育过称“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本节课的开头基本获得成功。 活动二:观察种子,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 在对种子外部观察前,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的哪些方面,对于观察形状、颜色、大小学生都能谈到,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学生就能想到通过闻、摸等方法能获得关于种子更多的信息。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对于三下的学生,仅仅观察到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的光滑度还不够。于是,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十分重要,我认为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观察向纵深方向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种子相同特点的认识。学生通过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通过观察、梳理, 学生认识到种子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值得提醒的是: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所带的黄豆、绿豆未经过浸泡,导致种子不易掰开,即使掰开了,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希望各位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样的错误了。 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1、布置学生课前完成的课外活动,有的不能完成,还应继续端正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 2、学生的观察还不够深入细致,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已经对种子的外形有了认真的观察和了解,并且对于种子的内部构造已经进行过掰开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在老师带领下种植了凤仙花的种子,心里都在期待着种子快点萌发出土。 【教学目标】 1.科学认识: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变化过程。(说明:本课指向长期观察记录,可不强调概念) 2.科学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记录的重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讨,懂得要尊重植物生命,有爱心,培养科学实证的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设计研究种子的发育过程,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时间,是一个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学会用恰当方法坚持观察记录凤仙花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 每组1个透明杯子,卫生纸,土壤,装水的水杯,2粒种子 板书设计: 阅读资料:如何观察测量根和茎叶的长度,怎样测量比较才科学, 温馨提示:对于杯中种子的观察,请你都从种子皮伸出的根(或茎的)部位开始测量。对于钻出泥土的小苗,开始变化明显时要及时记录,但是以后的日子不要求每天都必须记,而是在有明显变化后再记录就可以了。比如,它什么时候出土,出土时什么样,它的茎粗细、颜色,又长高了多少,它的叶子颜色、形状、数量有什么变化,以及自己的新发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它测量凤仙花花盆里长出的茎叶高度要把尺子插进泥土,让根部泥土和0刻度对齐再测量。 此外,我们在种植观察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及时记录下来和同学和老师进行探讨。 附记录单: 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反思 《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内容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他们就不爱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呢,我觉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几点: 首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让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相处的,彼此在一起探索,研究。如最近讲的新课《种植我们的植物》,学生对种植植物很陌生,由陌生产生好奇。当了解了植物的种植过程与方法之后,有的学生迫不及待想实践,可是不知道找什么种子,那里有种子, 有个学生在课程进行中,举起小手询问:“老师,那里有卖种子的,”“其他植物的种植方法与凤仙花种植的方法一样吗, 看到他们的想实践精神,我窃喜,这是孩子对生物产生了兴趣。借着这个东风,我说:“种子就在你的身边。你家里的食物,带子的,带核的,就是种子。如:豆类,瓜果类......” 孩子们一听恍然大悟,马上表示回家亲自栽种。还有的说拿到学校来和教师一起种。 其次,引导学生会问。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最后,科学课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的答案有时文不对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进而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学生逐渐树立起我能学好科学的信心。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我们看到了根》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经过调查,大多数农村孩子(即使是城市孩子在开学初都有过在校园拔草的经历)都是拔过草或其他植物的,有着对根的初步认识,所以可以直接切入研究根的作用。。安排在学生杯子观察根发育实验发芽明显、凤仙花发芽后。大概在上次课10天后。(当然各地区根据当地温度,种植时期可灵活安排。如果当地气候比较冷,可把此项活动稍微靠后安排,先安排上后两个单元,也可以穿插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菜豆或其他较大易发芽的种子,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评价:你怎样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水的重要作用,(要求能说出实验方法和数据) 教学建议:没有条件的学校做一组根作用的演示实验放教室里让学生观察也可以。在第一环节进行汇报植物的种子发育过程时可以讨论下学生种下了几粒种子,出苗的有多少,讨论下为什么有的种子没有发芽。引导学生要适量浇水,不能过多,过少,适当施肥。 布置作业:继续坚持观察凤仙苗的生长,进行记录,及时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我们先看到了根》的教学反思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观察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并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熟悉的植物的变化过程进行教学,从根的生长,根的作用两方面,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和研究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认识植物的“模型”,为学生认识和研究其他植物奠定基础。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讲求实证的意识。 上完这一课,我体会到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所创新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入手:注重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措施,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学中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 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种子变成了幼苗》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到现在为止,距离学生的凤仙发芽已经有4周左右的时间,很多幼苗都长出了更多的镶嵌排列的比较茂盛的叶子,孩子手里有了部分关于凤仙花幼苗生长发育的记录。 建议:如果条件不够允许,教师也可以重点培养一个小组,带领这个小组及时观察记录,保证有一组记录能够坚持下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或凤仙花课件、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 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 仙花、记录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评价:1.画一棵出土四周后的凤仙花花苗。 2.植物的绿叶那样平展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反思 教完了此课,首先让学生对凤仙花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交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只有1/2的小组种植的植物张了两片子叶),通过交流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观察的过程性记录不够,每个班级只有少数同学进行了全程记录,这也是让我感到苦恼的地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高度和叶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植株(茎)的高度,观察叶有中心向四周生长的分布形态。 对于植物的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的认识,我采取了让学生猜测(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视频介绍(补充海尔蒙的实验)及讲解(讲解光合作用)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在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在反过来让学生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树林里会感到空气清新,”“为什么植物要在有光照的环境下生存,”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释,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意义的理解就更深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茎越长越高》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到现在为止,距离学生的凤仙发芽已经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很多花苗分枝,茎粗壮长高,并长出了更多的镶嵌排列的比较茂盛的叶子,孩子手里有了部分关于凤仙花幼苗生长发育的记录。 建议:如果条件不够允许,教师也可以重点培养一个小组,带领这个小组及时观察记录, 保证有一组记录能够坚持下来。如果有死掉的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补上,不过这时的记录不能连续以前的记录了,生命体是有差异的,让学生要明白实事求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学生准备)凤仙花生长记录单。 课时安排:大概2课时数据的归纳整理是一重点;茎的作用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一大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评价:1.检查12页两个表格。 2.说一说研究茎的运输水分作用这一问题时我们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 教学建议:因为三年级是科学启示课,孩子只要都能坚持一段观察记录认识到茎的生长发育过程就不错了,所以可能能绘制表格的一部分,不能坚持下来绘制不成也不要紧,毕竟数据 2 3 4 5 6 7 8 9 0 11 12 13 14 1 1 处理是五六年级的重点培养内容,对于三年级启示的孩子在经历长期记录后进行数据统计绘 制难度很高的,只要我们老师带着做出一组数据就可以了,所以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孩子对生命过程观察的兴趣上。 《茎越长越高》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应该说十分清晰,教学目标也落实到位。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也很扎实。 在认识“茎的作用“这一环节中,我先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学生猜测——设计实验(主要是芹菜浸泡在红水中的实验。设计后,我让学生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观 察记录(值得一提的是三年一班的于佳伟同学对观察十分细致,思维很严谨。他通过观察,发现芹菜横截面有许多小孔,而且外圈的小孔有红水浸入,可能这些小孔是运输水分的;还有些小孔未染成红色,可能是运输养料的。)这时我还将“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实验中的植株(整枝植株已完全变成红色)出示给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学生认识到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学最后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梳理不够,而且原本想给点时间让孩子拓展阅读〈各种各样的茎〉,感知茎的支撑作用,也没能开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合理安排时间,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做到探究性学习。同时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科学态度。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开花了,结果了》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3个多月后(最好是花盆里的花期早些不够2个月就开花3个月多一点就结果收获了),我们种在花坛里的大概不到3个多月开花,4个多月结果,5个多月有种子。所以教师应该选择结果有很多可以收获的种子后才开始这节课。我的种植过程仅供参考,生命是有差异的,各地区气候不同,环境不同,种植出来会更加不同,可以采用当地周期短的植物进行养殖活动,农村的就更好办了,可以选择周期短的农作物来种植观察,孩子收获后更有更就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最好有一盆具有花蕾,花,凋谢的花,果实都具有的凤仙花。(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评价:按科学方法解剖一朵凤仙花并按顺序粘贴好。 附记录单 《开花了,结果了》教学反思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学起来不容易记牢,因此我在本课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在讲解花的结构"时,让学生解剖菜心花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在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让学生观看图片,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活动多样化,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按新课标要求,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我注意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具体操作是,上课开始时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照片,再听美妙的音乐,欣赏花开的动态过程,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在上课结束时,让学生齐声朗读 当我们欣赏着美丽的花,品尝着香甜的果时,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最后让小老师轮流上台讲解,让听众们修改补充并作出评价,这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同学们学会了倾听,还增强了自评和互评意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 《我们的大丰收》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到教授本课前为止,距离种植凤仙花已经3,4个月了,凤仙花早已结出了很多果实。学生们观察了整个凤仙花的生命周期,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2、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 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评价: 1.评价学生观察记录和统计表,看能否长期坚持下来 附件1: 凤仙花生长变化统计表 天 天 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 天 我知道了凤仙花的生长过 程: 。 附件2 估算一下,自己的凤仙花大概有( )个果实,大概收获了( )粒种子 附件3: 2 3 4 5 6 7 8 9 0 11 12 13 14 1 1 《我们的大丰收》的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收获植物的种子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使学生体会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并通过完善前面植物生长高度变化拄状图,来发现凤仙花高度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上课时我要求学生统计一下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多少粒种子,再用圆点标出个阶段植株高度的位置,将各点连接起来,从而知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最后要求学生理解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是自己亲手种植的,学生都非常的兴奋,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也因此没有了很好的纪律,以后要对此要有更好的策略,会慢慢改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课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背景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但是一个养蚕过程下来,如果有一半的孩子能够坚持下来了就说明老师成功了。 科学概念 1、知道蚕卵颜色有紫褐色、黑色、灰色,圆形、上面有凹坑、米粒般小等。 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难点分析: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知道蚕卵是从蚕蛾孵化来的。知道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同时养殖方法也是难点,所以在这里进行了“房子”指导和阅读材料的下发。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板书设计: 阅读资料:养蚕小窍门 教学思路: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蚕的了解情况导入新课,让学生不陌生,亲近科学。通过观察图片蚕蛾产卵过程及对卵的观察,让学生知道卵是蚕蛾产的,为后面的蚕的一生的科学概念认识打下繁殖过程的铺垫。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认识蚕卵,既学会观察方法,又知道蚕卵颜色是不同的,蚕卵里是有生命的。 接下来通过蚕卵里出来的小生命的实际观察 (或图片观察) 认识蚁蚕,再次认识到蚕卵有生命,认识到出生的小蚕是什么样的,通过教师讲解知道如何为小蚕准备一个适宜的房子。通过讨论认识记录表单,知道要在喂养过程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也可以出示以前学生的记录单,日记,调动鼓动学生记录兴趣,从而让学生认识记录的重要性。 阅读资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刚开始养小蚕的难题。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大小 预测 颜色形状观察 附 养蚕窍门 小蚕爱吃桑叶。它从卵里一出生就要吃,所以我们要及时用毛笔把它刷到桑叶上,注意动作要轻柔。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也可以用莴苣叶)要新鲜,新鲜好桑叶是鲜亮亮的,不能带一点水给小蚕。采来的桑叶多也可以用保鲜袋放冰箱里,喂时先取出几片在外面,晾一会等不凉没有水了再喂给小蚕吃。 经常(坚持每一天)清除小蚕的粪便和吃剩的叶子,保持“房间”的清洁。可以先把新鲜叶子放在上面,小蚕会自己爬到新鲜叶子上。如果小蚕太小没有能力爬上去,可先把旧叶子和小蚕清理到另一个盒子,把房子里铺上新鲜叶子,再用毛笔帮助把上面的小蚕刷到新鲜叶子上,盖好盒盖。 注意室 组 记录员:(课上记录)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反思 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再分八个小组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察很到位。例如:他们能用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向下微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数为紫黑色,还有一些是白色了(孵化出)„„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观察了,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强烈的参与欲望,我感到十分高兴。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对于这些蚕卵相当关切,不断冒出一个个小问号:我的卵紫黑色了还有几天可以看见我的蚕宝宝,怎么样可以使我的蚕卵能更早的孵化出呢,出来后的蚕宝宝食量多大呢„„ 存在的不足: 1、我要求学生先用肉眼再借助显微镜观察蚕卵,但是很多组学生想观察更仔细,没有怎么用肉眼进行细致观察,而是想急切的通过放大镜进行观察。 2、课前应当要求学生收集养蚕的技巧等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3、作业布置后应当强调学生在下堂课时,把观察小蚕出生的结果在班上进行反馈交流,相互沟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2课 《蚕的生长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手里的小蚕开始慢慢长大,孩子们每天认真观察小蚕如何吃叶子,坚持给小蚕清理粪便,坚持观察记录小蚕的运动,外形变化(小蚕身体逐渐由黑变灰,变白,脚丫数量越来越数得清了,蚕粪便越来越有形状了,脚丫的力量越来越强了),还发现了小蚕有眠、蜕皮现象,但是还不是很清楚这叫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教师经常和孩子一起交流,鼓励孩 子深入细致观察,坚持记录,鼓励孩子思考探究小蚕的生活习性,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让孩子对幼蚕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积累。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2.过程与方法 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带领学生交流养蚕记录及发现,学生认识到蚕在生长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各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教学难点]关注小蚕的下一步发展变化,引导学生为蚕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透明塑料片;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教师为学生也准备一些蚕 学生准备:养蚕记录(要求每周记两次就可以,或者有了新发现就记录,所有教师可平时加强与学生共同发现交流,督促记录) 【板书设计】: 学习评价:课堂观察记录单。 蚕有几只脚,分别有什么重要作用,蚕怎样吃食, 附件: 1. 蚕蜕皮的观察记录表(说明不要求记四次,有2,3次观察发现就不错了,且应该在小蚕出生后不久下发,第一次蜕皮大约在出生3,4天,很难发现) 2. 一张记录单(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蚕的生长变化》教学反思 教学进行到这里时,蚕孵出已经两周了,蜕过三次皮,成了四龄蚕,蚕不仅身体长大了不少,颜色也逐渐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在养蚕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不少发现,也可能产生了许多问题。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养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观察给予指导,本课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教学亮点: 今天,在进行蚕的身体结构认识的教学环节中,当我把蚕的标本展示在学生面前时,许多女学生说:“真恶心”,我当时很生气,可转念一想,我自己不是也一样吗?不了解蚕吐丝的本领,看到这样一个面目可憎的小家伙,也会有恶心的感觉.要想深刻地了解剖析一种事物,必须让学生对其有好感。于是,我想到了调整教学顺序。先从后面的 第三,观察指导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因为多种原因,给学生小组思考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指导学生的力度还要加大。 第四,对于整个课堂的调控,还稍显弱化,应该力度大一些。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好的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把学生培养成为驯服的工具。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3课 《蚕变了新模样》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从开始养蚕一个月后很多蚕吐丝结茧了,结茧3、4天后,茧子里的蛹成型了,孩子们对里面的变化充满好奇又小心翼翼,不断有很多孩子和老师汇报他的蚕吐丝情况,有几个茧子了,茧子有黄,白两种颜色,茧子有大有小„„孩子充满了好奇和兴奋,这时再来上这节课。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2.过程与方法 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和蚕茧。 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 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教学重点]1.观察蚕蛹的外形结构和活动情况是本课的重点活动 2.观察蚕茧,进行抽丝研究丝的长度活动 [教学难点] 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长度50厘米的硬纸板。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学习评价:课堂观察记录单,看记录是否实事求是,是否比较科学详实。 《蚕变了新模样》教学反思 通过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对蚕的前一段时间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刻的印象,自然的过度到本节所学的内容——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我主要围绕着两个活动进行,第一个活动围绕着“蚕宝宝变成了什么样”进行。在活动之前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蚕宝宝把自己裹在蚕茧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各抒己见,然后通过观察,发现蚕宝宝变成了蚕蛹,再组织学生对蚕蛹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学生观察蚕蛹的变化的过程,注意蚕宝宝和蚕蛹的比较,发现蚕蛹的身体特点。另一个问题是蚕变成蛹以后,还会不会变成其他形状做出猜测。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对蚕蛹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接下来进行第二个活动对“蚕茧的观察”。在这一活动中,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第二步指导学生拉蚕丝活动。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对拉丝方法做了适当的指导。在两个活动完成以后,再对所学知识做以适当拓展。学生通过做这个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蚕丝的如何制成,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魅力,让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养蚕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科学研究活动,它也是一次对“蚕文化”的深刻体验。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4课 《蛹变成了什么》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在蚕结茧后10——15天左右,蛾子就会从茧子里钻出来了。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蚕蛹经过10天一15天左右的发育,会变成蚕蛾。 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行为。 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到生命的神奇。 进一步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雌雄蚕蛾。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学习评价:课堂观察记录单。 说明:蚕蛾是昆虫吗,为什么, 附件1:蚕蛾的观察记录单: 我发现蚕蛾在干什么: 我还发现: 在下面的方框内分别画一只蚕蛾和蛹,并对它们的形态进行比较,找一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身体的哪部分发育而成的。(尝试用线连起来) 蚕蛾和蛹的比较 《蛹变成了什么》教学反思 《蛹变成了什么》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行为。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从而领悟到生命的神奇,进一步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流我们的发现;第二部分,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第三部分,蚕蛾是什么。 蚕蛹在蚕茧中呆上约10天,15天,蛹变成的蚕蛾就破茧而出了。“茧里钻出的蛾是蚕蛹变的吗,”这只是一种推测,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来回答。大部分学生会做出合理的回答: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的又会是什么变的呢, 于是,“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成为了本课的重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是本课的难点。本课教学我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借助学生对观察小动物与生俱来的兴趣设计、实施观察活动,在充分发挥学生爱观察动态事物、好奇心强的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科学观察活动,保护、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实际,注重充分保证学生的观察、探究时间和空间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相结合,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掌握观察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生的观察兴趣、科学知识与观察方法在本节课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蚕蛾,有部分同学有害怕的情绪。对于学生这样的反应,我很理解他们,但是我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害怕的心理。我在课堂上先是告诉他们这些蚕蛾对人没有危害,也不咬人,让他们先安心。然后我把蚕蛾轻轻放在自己,不做出任何反感动作,让学生建立起安全的意识。最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鼓励他们将蚕蛾近距离观察。这样处理后,学生大多数都可以按要求做到细致观察。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发现了很多蚕蛾是蚕蛹发育而来的证据,并且将身体的各个部分进行联系,找出证据进一步说明蚕确实是蛹发育而来的,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中指出:我们要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科学课没 有绝对的“模式”可套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教材的不同,去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5课 《蚕的生命周期》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们通过养蚕已经经历了对蚕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做了许多记录,对蚕的一生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2、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过程与方法 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蚕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2、认识资料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整理观察记录,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评价:总结记录单。 画一画蚕的生命周期。 附件:记录单 蚕的一生 《蚕的生命周期》教学反思 《蚕的生命周期》是教育科学版教材三年级下期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教材以蚕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为主线构建本课,重点让学生亲历饲养的全过程,了解怎样照顾蚕的一生的饮食起居并记录蚕一生的变化,总结归纳动物的特征。城市里的孩子,除了电视和书本上,从来没有亲自养过蚕,有的甚至没有见过活生生的蚕。这样的情况给这一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是简单地将蚕的生命历程告诉孩子,还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 发现、去验证自己曾有的关于蚕的知识,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有效方式。所谓“体验”,就是“体会和验证”,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感受,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这个过程,就是体验式学习的过程。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同时,良好的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6课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蚕的生命周期。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2.过程与方法 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动画:昆虫的变态)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评价:给动物按生命过程中是否变态分类。(青蛙,蜻蜓,蝴蝶,老虎,蛇,人) 给动物按出生的不同方式分类。(青蛙,蜻蜓,蝴蝶,老虎,蛇,人,蝙蝠,鲸,金鱼)要求:利用概念图 记录单: 给动物按生命过程中是否变态分类。(青蛙,蜻蜓,蝴蝶,老虎,蛇,人) 给动物按出生的不同方式分类。(青蛙,蜻蜓,蝴蝶,老虎,蛇,人,蝙蝠,鲸,金鱼)要求:利用概念图 动物 不变态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反思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课可以说是对本单元学习知识的一个总结与延伸。本节课以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主线,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历程,并以养蚕的直接经历为基础,去认识各种动物的生命周期。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引领式“问题”出现,纵观整单元教材,把内容分成了三大部分,(一)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二)可爱的蚕宝宝;(三)蚕宝宝变了新模样。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激发学生养蚕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养好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蚕的生长过程。 课上,我先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首先出示蚕蛾的图片,学生们都对蚕蛾产生了兴趣,他们认为这就是平时见到的蛾子。这时我指出,这不是普通的蛾子,它是蚕蛾,你想了解它吗,你都想知道它的哪些问题呢,学生们都踊跃举手,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我从中选出重点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们通过图片或录像进行一一解答。 “可爱的蚕宝宝”是指蚕脱皮、做茧的过程,这些内容学生已经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得到了一些经验,学生既通过文字了解到了蚕有脱皮的经历,又在录像和我的讲解中知道蚕脱皮的次数,怎样脱皮的脱皮和吐丝前蚕的状态等。 在讲蚕宝宝变了新模样时,我真实的感受到千万不能小看学生。整个活动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知识面之宽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同学从网上下载图片和资料为其他同学讲解、分享。我认为这一单元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应注重在学生通过活动把已有的经验和所获得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个性品质。 《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 2、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3、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4、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收集并整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生长变化的照片。 2、预测今后的身体还将发生什么变化。 3、调查不同年龄段人身体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知道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了解人一生的身体变化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的变化。 2、教师演示器材:o岁一9岁我们的生长变化”班级大表,“各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班级大 表,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活动能力的影像资料。 一、导入新课 理解:生命周期。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新课 1、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 (1)观察胎儿在母体的变化,婴儿从出生到4岁的变化 (2)看照片,猜同学; (3)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说明以上这些都是学生所能收集到的数据和事实,在对数据和事实收集、整理时可以按师生共同总结的特点来分析人的变化。) 2、我们的一生 (1)调查身边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活动分为四步: (一)、找出身边最熟悉的人; (二)、弄清他们的年龄段; (三)、把他们归到不同的年龄组; (四)、观察他们的身体特点。 (2)人可以按年龄划分不同的阶段,比如:儿童、青年、中年、老年。怎样划分呢? 了解和比较他们的不同。(比如儿童组和青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然后再通过交流,对人一生的身体特点有较全面的把握。)在小组比较的基础上,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汇总。 (3)教科书第3’7页大表中的我们的生命周期 儿童 青年 中年 老年 教学反思: 《我们的生命周期》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差点什么,教师过分的关注学生的表现而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学生上课积极性由平淡到兴奋,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在关注以至于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体现。情感态度这一目标达到了,知识目标没有提到位。人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在汇报、交流时,总结出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儿童时期,这就好比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如果没有春的播种、施肥、除草等精心的呵护,怎么会有夏的勃勃生机、秋的硕果累累、冬天的幸福享受。所以我们正是人生的最最重要的阶段——儿童阶段,我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平时多加强体育锻炼,懂得关爱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寿命才能长一些,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快乐~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自己所经历的生长变化,以及身边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身体特点,了解人的一生身体是怎样变化的。因此需要学生课前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长变化资料,我要求学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变化的数据及力所能及的事。为便于学生收集资料和交流资料,尽量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但不勉强,收集多少算多少,不要给学生及家长造成负担。在一个班级中,只要有部分学生能收集到相关资料就可以了。 1.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 教学中,对教科书第36页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我通过全班的讨论来进行教学。对于第一 个问题,学生基本都知道,(图片介绍)。教师适当补充即可,不要求过多展开。学生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的发言,我要求把它填写到班级大表上(大表如前面的“0岁一9岁儿童生长变化表”),把其中的“儿童”改成“我们”。身高、体重可以计算平均数。“力所能及的事”,选有代表性的填写。第36页“在我们的一生中,身体还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问题,是一个推理问题,要求学生有根据地推测。比如学生可能会说“体重和身高还会增加”“会变老,头发会变白”“相貌会变化”等,教师要让学生说说这样推测的依据。 2.我们的一生。 人的一生身体是怎样变化呢?这个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把人划分成不同的年龄组。划分为哪些组、怎样划分?可以让学生先讨论,然后教师综合学生的发言,给出一个合理的分组方法。比如可以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也可以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这些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身体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在比较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平时观察,找出两个年龄组的人,观察和比较他们身体特点有哪些明显的不同。除了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也可以通过阅读单元资料或其他的资料。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播放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现场观察和比较。甚至可以由教师先在全班指导比较两个年龄组,比如儿童组和青年组。然后再由各小组任选两个相邻的年龄组进行比较,比如青年组和中年组,或者中年组和老年组。在小组比较的基础上,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汇总。教师把学生的汇总填写到班级大表上。学生要把这个汇总填写到教科书第37页的表格中。 根据这个表,全班讨论: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命阶段是哪些?出生后,身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哪个时期?什么时候可以结婚生孩子?是不是像动物一样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人也有生命周期。 接下来,让学生谈谈一生中每个人的身体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增长的情况一样吗?每个人的健康情况一样吗?每个人的寿命一样吗?有没有在儿童时期或青年时期就夭折的?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那些长寿的老人,他们有什么秘密呢? 最后告诉学生,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时健康生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儿童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珍惜健康。以上是我完整的教学设计,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忽略了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不完整,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如果说改进,只能让第一个环节紧凑些,给第二个环节充分的时间。但如果这样我可能看不到更多的孩子们轻松学习、快乐学习的笑脸!两者兼顾这将是我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 《温度和温度计》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在我国通常使用摄氏温标来标志。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学生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但哪个物体热些,哪个物体冷些,只是一种相对的感觉,并无明确的标准,至于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热多少或冷多少,我们就更无法做出比较准确的描述了,这就必须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测量。 学生们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 读温度计。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温度计零上刻度的识读,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对于零下刻度的识读 可能容易出错。怎样正确识读零下温度,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因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活动,要以这样的技能作为基础。 设计思路 本课从学生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冷水和热水时的感觉(或经验)引出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然后,通过学生用手触摸感觉比较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引出使用温度计才能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问题。最后指导学生观察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这是科学技能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体验,对温度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认识到对观测温度的方法作出统一规定的重要性,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及原理,学会正确认读书写摄氏度。 教学难点: 学生能掌握摄氏温度计的温度认读、书写方法,特别是零下刻度的识读。 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四杯水(一杯凉水、一杯热水、两杯温水)、教学课件 2(分组实验材料:温度计(每2人一支)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感受两杯水的冷热 (出示两杯冷热不同的水) 谈话: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 学生摸一摸这两个烧杯,感受它们的不同。 引导学生感受到两杯水冷热不同。一杯水温度高,一杯水温度低。 讲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板书:温度) 2(感受四杯水的冷热 (出示四杯水:1号杯装凉水,2号、3号杯装温水,4号杯热水) 谈话:请你比较一下这四杯水的冷热。 学生分组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活动二:引导学生先分别用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插入2号杯和3号杯水中,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再分别同时插入1号杯和4号杯的水中,比较它们的冷热。 谈话:这两次对四杯水的冷热程度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交流 小结:看来,我们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有时是不准确、不可靠的。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温度计 讲述:要想准确的知道水的温度,我们要用温度计测量,我们通常使用的是摄氏温度计。(板书:温度计) 谈话:下面,请你仔细观察温度计,看它都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教师课件出示提醒学生观察的建议: (1)温度计主要有哪些组成部分, (2)你观察的温度计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 (3)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4)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分组观察。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温度计由三部分构成,它是玻璃管、玻璃泡(玻璃管、玻璃泡、刻度) 谈话: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使它变热,观察温度计的液柱又什么变化,松开手,使温度降低,又会产生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观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板书: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识读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温度计,(出示课件)你能读出现在的温度吗, 学生观察,读数。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读写温度。 (板书:读作:零摄氏度 写作: 0? ) 三、学习评价 你能正确读出、写出下面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吗, 读作: 读作: 读作: 写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写作: 写作: 写作: 四、布置作业 课后了解一下,人们为了观测到比较准确的温度,对观测温度的方法还做了哪些规定呢,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冷热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的感知,对于温度计的了解也不太陌生。但是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 我个人认为激发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鼓励学生使用温度计,引领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冷和热(特别是水),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 教材的开始,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凸显物体的冷和热,揭示温度的概念。同时,设计了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在教学之前,刚好与中学老师也探讨了此课,初中教学时将四杯不同温度的水减少为三杯水,分别是冷水、温水、热水,用手指先去 感知冷水和热水,在同时放进温水杯中。学生实践中感知到,当手指触及不同温度的水后,再放进同一杯水后,手指的感觉冷热不同的。从学生的反应来看,部分学生已有先前的感知经验,但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有些吃惊,此时学生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能得到的结论。同样 一杯水,为什么我们感觉是不一样的,手指的不同感觉,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个实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呢,在这个环节,我觉得自己引导的不到位,有时引导的方向变了,学生的思路也被带过去了,虽然学生的回答本身并没有错。教材设计本身就是突出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物体冷热是不可靠的,从而引出温度计。 温度计的介绍,我通过网络搜到了相关课件,在上完一个班级后,我发现课件在次序安排和问题设置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又进行了修改,在后面的班级使用时,学生学得很快,从作业反应来看,教学质量还不错。 从课件中,我强化了温度的读数、突出了零下温度的读数,并根据作业本情况,对温度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温度计结构、测量水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注意点,用教师演示与课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因此,也提前将第二课的内容也介绍了。从第二课的测量水温的操作来看,学生绝大部分操作都非常准确。 参考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 《测量水的温度》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继《温度和温度计》一课之后,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温度计的有关知识——如何使用温度计。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本课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学习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通过多次测量基本掌握用温度计测定物体温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定量观察的能力。同时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还期望学生能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起联系来,为后续学习(例如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第一环节教师讲解、介绍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在教师的讲解及学生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条操作规定的意义。然后教师安排了两个活动——测量不同水的温度、测量水在不同时间的温度。通过两个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多次测量水温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相提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测量水温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的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材料:教学课件。 2(分组实验材料:四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测量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水温变化记录表。 水温记录表 水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了解,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就要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你认为我们要想测量水的温度,该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呢,(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发言 引导学生考虑到:温度计要方便测量水温、考虑温度计的测量值区间。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教师出示课件:各式各样的温度计) 谈话:下面这些温度计,我们该选择哪一个来测量水温呢,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选择。 二、学习新课 1(学习测量水的方法 (出示课件: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示范、讲解规范测水温的方法。 板书: (1)使用前要检查温度计的管子是否完好,里面的液柱没有断开。 (2)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3)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杯壁、杯底。 (4)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要离开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板书:选 查 没 稳 留 平) 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测量水的温度 (1)用水温计对四种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 讲述:下面用我们学习的规范的测量方法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分组测量,并记录水温数据。 教师提出建议(课件出示): 每个学生测量一种水的温度。 互相提示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规范、正确记录水的温度。 注意不要烫伤。 水温记录表 学生交流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 谈话:仔细观察各组的数据资料,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学生可能会发现同一种水,各组测量的温度不同。 谈话:你认为这些差异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学生讨论发言。 (2)隔一段时间,分别测量四种水的温度 讲述: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教师建议(出示课件): 分工负责:实验、观察、记录、计时。 每项工作轮流负责。 规范测量水温。 准确记录。 水温的变化记录表 谈话:水温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水温的变化说明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自然降温时,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课后小结: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三、学习评价 再过10分钟,这些水的温度又会怎样变化呢,过一天呢, 四、布置作业 如果把这些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 《测量水的温度》教学反思 1、刚上完《测量水的温度》这课,自我感觉很是不好。最明显的一点表现在时间的把握上,超时大约七八分钟。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在做两个测量水温的实验时浪费的时间多了些。其实在课堂内容的分配上,也不够明细,使得课堂上的秩序有点欠佳,似乎有点头大脚轻的感觉,最终使我的课的最后部分未能圆满完成。 2、在掌握了方法后,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们都能比较规范,但出现一些小组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小组合作。(桌上的四杯水每人都测一遍,不讲求效率。在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测量都很认真,场面很热闹,测量\记录\交流。但学生们都存在一个问题,明显是错误的,但不去思考,只动手,不动脑。 3、课前预设和上课时学生表现不一样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 上课前的预设: 教师谈话: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温度计,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然后教师提出:在生活中温度计的种类很多,一起来认识一下,在这么多的温度计中,你们觉得选择哪一种温度计测量比较合适?说说理由. 选择好温度计后,是不是可以直接就可以拿温度计来测量了呢?(方法问题) 比一比,谁会测量了,并且测得最快. 连续测量一杯水.发现一些他们认为有趣的现象,并说说你们怎么想的. 上课时的情境 当学生们选择好温度计后问是不是可以直接就拿来测量了,学生觉得很奇怪,选好了不是就可以测了吗?他们就不知道还有一个方法问题.科学研究和平时拿个玩具玩不是一回事,在讲究科学性,规范性. 在掌握了方法后,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们都能比较规范,但出现一些小组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小组合作.(桌上的四杯水每人都测一遍,不讲求效率. 在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测量都很认真,场面很热闹,测量\记录\交流.但学生们都存在一个问题,明显是错误的,但不去思考,只动手,不动脑. 反思: 1、课前预设和上课时学生表现不一样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冰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也有过接触冰块的经历。这节课,学生们将要观察水结成冰后有什么特点,例如冰是有固定形状、确定体积的。学生还可能会注意到水结冰以后体积增大了,在冰块托盘中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同时,他们还将观察到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即水是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的。 【设计理念】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亲身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烧杯;塑料杯1只、冰块1杯、试管(试管架)1支、小半杯纯净水、水温计1支、食盐、筷子1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游戏:同学们,想知道这两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我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摸一摸,但是,不准偷看,好吗, 2、学生参与。 3、你能告诉大家盒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吗,) 4、追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能说说理由吗, (冰很泠,固体„„水是热的,液体„„) 5、哦,他是从冰比较冷,水比较热这个特征判断出来的(揭开盒子)。看来,这位同学很善于利用“手”这个感觉器官进行感知、判断。除了手,我们还可以“用眼睛来„„看;用鼻子来„„闻,„„) (追问:在实验室里怎么闻、尝,) 二、冰的观察 1、揭题明标:冰和水,本是我们生活中很普通的物体。今天,我们就要借助感官,观察冰是怎么样的,同时,我们还要一起来研究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板书课题:水结冰了) 2、【课件:维恩图】问:这张表你会填吗,怎么填, 3、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感官,仔细观察实验盘中的冰与水,找到它们相同与不同的特征,并用简洁的文字记录在表上。 4、学生观察记录,教师指导。 5、汇报。【课件:维恩图】 (1)谁能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共同特点:无色、无味,无气味、透明„„ 【课件:相同点】 (2)它们不同的特征有哪些, 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水: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柔软„„ 【课件:不同点】 6、教师指课件,引读:通过比较、观察,我们知道了冰和水相同的特征有——;不同的特征有——。 我们还知道水是液体,那冰呢„„。(板书:液体 固体) 三、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液体的水是怎样成为固体的冰呢,大家有兴趣研究吗,~ 2、猜测:那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时才会结冰呢,(学生猜测2-3次) (0?,-2?,-10?„„) 小结:老师把同学们的猜测归纳起来,意思就是水在“低温”下才能结成冰。是吗,【板书:低温】 3、测试:现在,老师请各小组用温度计测出试管里水的温度。看哪组测得又快又准~ 4、学生分组测水温,然后汇报。 5、问题与方法:经过同学们的测量,让老师知道了今天的水温大约是„„?。前面,大家说到了水在“低温”下才能结冰,而现在的水温却大约有„„?,温度还比较高。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怎样才能获得“低温”,使试管里的水结冰呢,【请阅读P49,然后再回答老师】 (1)借助已经准备好的冰。 (2)在碎冰中加入大量食盐。(追问:为什么要加大量的食盐,请阅读P49的第三段) (3)在塑料杯外裹一张干毛巾。(请同学们看图,你还发现需要注意什么,)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书、交流,知道了实验的方法。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验的步骤。【课件:实验步骤】齐读。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请齐读“实验要求”。【课件:实验要求】 (1)温度计和试管容易破碎,使用时注意安全; (2)实验中,要注意观察,边实验边做好记录; (3)善于发现问题,小组交流时声音要轻。 7、追问:老师想知道,我们今天的实验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水刚开始结冰】 小结:对。老师还希望你们能及时地把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记录下来。 提醒:为了让水受冷均匀,请实验中各组用温度计轻轻地搅动试管里的水,这样,还能及时地感知到水在什么时候“开始结冰”呢~ 8、出示实验记录表。这张记录表,你们会填写吗,【重点强调“记录变化”“开始结冰”】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实验记录表 研究的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 实验器材:塑料杯、冰块、试管及纯净水、水温计、食盐、筷子等。 水温的 变化 大约每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 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 ? ? ? 我们的 发现 水在 ?开始结冰; 是因为 的变化,水才结冰; „„ 9、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研究的问题、方法,知道了实验的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先请组长上台领冰,然后再按要求分组实验。(教师加强指导,约10分钟) 10、汇报。 (1)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你们组实验的数据和发现,~ (2)追问: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逐步下降) (3)小结与处理各组“误差”:老师发现个别组的结论与其他组有些差异,得出水结冰的温度不一致。我想,这里有温度计的原因,也有实验方法的原因。科学家们曾经也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我们大多数组一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0?,是温度的变化使水结冰了。 (板书:温度、0?) 11、小结: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的事情,我们必须按照要求,科学、规范地实验。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观察、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只有这样,才会有收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我们自己吧~ 四、拓展与延伸 4分钟 1、总结: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运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 (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 3、延伸:回家做一块冰,再对它进行观察,看看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水结冰了》教学反思 科学课的核心价值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是“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提出问题、设计研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方法;二是“亲身经历”一个探究活动,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让思维积极 地参与其中;三是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或科学概念,逐步积淀一定的科学理论;四是让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情感。 一、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是科学教学的第一法宝。 开课时,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参与的热情。尽管学生“摸”“捏”的只是冰与水这样简单的事物,但是,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足以激发他们的爱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获得游戏的快乐外,更明白了利用手可以对冰和水进行比较性观察。如此的情景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直接指向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比较冰与水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 二、“用教材”是科学教学的永恒主题。“冰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是本节课的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核心话题应该是“冰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呢,”。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编者安排的“测水的常温——测水在碎冰中的温度变化——测在碎冰中加上食盐后的温度变化——观察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思路过于复杂,有误导教师的嫌疑。 首先,“测水的常温”的目的是什么,教材意图含混。在研究教材过程中,我们发现“测水的常温”应该与第一部分冰的观察联系起来思考。在学生猜测冰肯定在“低温”下才能获得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马上测出了水的常温,从而产生一个问题(一对矛盾)——在课堂上,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低温”,让水结冰,如果教师无法把握住这个话题,本节课很难展开,至少展开起来十分困难。 其次,我们不应该被教材的四大实验流程所束缚,教材中的四大实验步骤,只能告诉师生我们需要连续观察,需要使用哪些器材,需要有个先后顺序。学生在设计研究方案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抛开教材的思维,直接指向“在课堂上,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低温”,让水结冰,”这个话题。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阅读教材,明白实验中我们需要冰、需要食盐、需要干毛巾等器材,从而顺利地把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教师亲身经历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前提。 “冰在什么时候开始结冰”的观察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教材里没有提示或暗示。实践证明,不只是学生不清楚,大多数老师都不清楚呢~研究发现,不断地用温度计轻轻搅拌试 管里的水既可让水均匀受冷,还可以及时感知到水在什么时候开始结冰。如果教师本人没有这种亲身经历,学生要想仅凭课堂获得这类经验,几乎不可能。教学证明,教师的经验与提示,既是发挥主导作用的表现,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为了能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水结冰,我尝试用过自来水、纯净水,最后实验出用蒸馏水的效果最佳。也考虑到了冰越碎,效果可能更好的因素。上课时,因担心天气原因,我选择了稍大的冰块,但造成了试管不能与冰充分的接触情况出现,使水结冰的现象出现得较晚。 本节课无疑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指导思想正确,给学生创设了“自由,平等”的研究环境,能紧紧地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施教;二是钻研教材较深,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三是我能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反复做了实验,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法。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 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 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 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P50 4、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预设:(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5、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50的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温度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盛放烧杯内空气温度 紧靠烧杯外壁空气温度 远离冰块处空气温度 6、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 (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二、加快冰的融化 1、师:我们刚才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你有办法让冰融化的更快一点吗, 2、学生预测方法。(预设: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块放在太阳、灯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块焐热。……允许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个融化冰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融化冰的水平最高,每个小组先讨论下你们打算用哪种方法。 4、师:方法都讨论好了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大小一样的冰,放在同一种透明的塑料袋中,要求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要保持密封。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记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也可以相互观察和监督。 5、学生实验后汇报交流。(预设: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塑料袋的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 6、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说说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预设: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拓展 熔化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冰(固态)水(液态) 2、师: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吗,(如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冰融化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继前一课的基础上教学的。意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感觉到冰融化时要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这节课在难度上应该说明显小于水结冰,这是因为冰融化这个过程,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往往侧重表面的一些变化,对于冰融化时温度的转变还是不能有本质的了解。 所以在课上,我让学生把从家中带来冰块,统一放在班级的窗外(背阴面),上课时取出实验。学生带来的冰块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在实验中就出现了问题。把冰块放在杯子内,温度计插入其中,等温度计内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这时候问题出现了: (1)全班分成的四个小组(两个班),几乎测出来的温度都在0摄氏度以下,理论上说应该是0摄氏度啊。课后上肉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冰块太大,没有使温度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内,从而导致了实验的误差。应该把冰块完全捣碎,用上碎冰就不会出现误差了。 (2)冰水混合物,学生测完后也在0摄氏度以下,还有的组在0摄氏度以上。正常下(没有外界温度的影响)也应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然后温度再逐渐上升。这也许和当天的气温有关,所以我只能告诉学生冰水混合物是0摄氏度。从这课中我明白了,即使是小小的一个看 似很简单的实验,其实也是需要认真去思考的。这样,你才能让你的学生“吃好”、“吃饱”。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的第五课。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学生了解了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及状态的变化。本节课将从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展开,引导启发学生大胆的做出假设,鼓励他们对每种假设从多个角度进行质疑和分析,通过实验探究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理念: 按照课程标准理念,我设计了: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实践活动。在课堂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与假设,有了猜想假设的思维火花,学生便有了探索的欲望。设计实验方案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先动脑再动手,然后优化实验方案,体验科学学习探究的无限乐趣。逐步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过程和方法: ?观察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准备:3只大小形状相同的烧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袋冰块。 教学过程: 一、水珠是从从哪儿来的, 1、用投影仪呈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附着有小水珠,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一个杯子外面湿了或是杯子外面有小水珠等。)【意图:通过投影的放大作用,小水珠比较明显,降低了观察的难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探究欲望】 2、师: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你们猜猜看。课件出示课题:水珠从哪里来。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与反思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蒸发;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观察把玻璃片盖住热水杯杯口会出现什么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体验物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难点: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两只燃烧匙、一杯冷水、一个滴管、一个酒精灯、一盒火柴。 演示器材:一个玻璃片、一杯热水及课件。 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请同学们取出昨天洗过的手帕,看看手帕有什么变化?同学们发现手帕变干了。我追问:水到哪里去啦,变成了什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及阅读课外书籍,同学们猜测水跑到空气中,变成了水蒸气。 由此引出本课——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水和水蒸气》。(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探究“水到哪里去了” 1、结合生活,让同学们说说还有什么地方的水在变干变少呢,这时,我会将同学们提到的蒸发现象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将蒸发现象还原于现实生活,既让同学们生动感受蒸发,也使同学们明确蒸发无处不在。 2、这些水去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同学们回答:水跑到空气中,变成了水蒸气。完成板书:水 水蒸气 3、再次取出手帕,调动感官(如鼻子闻,眼睛看等)琢磨水蒸气是什么样的,通过感知,同学们了解到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气体 4、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人们把它叫作什么(蒸发)板书:蒸发。由于蒸发现象无法用肉眼看清楚,因此我以漫画配文字的方式,辅助同学们理解蒸发过程。 第三环节:猜想印证“加热能加块水蒸发吗” 1、有时人们需要水蒸发得快一些,有什么方法能加快水的蒸发呢,同学们可能回答:加热、风吹。回答不完整之处,需要老师补充和指导,即: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有:加热、干燥的天气、风吹等。出示课件。 2、这些方法是不是切实可行呢,我们先来研究其中一种方法“加热”。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板书:(受热,) 3、我们该怎样来验证呢,(同学们说:做实验)为每组准备实验器材:两只燃烧匙、一杯冷水、一个滴管、一个酒精灯和一盒火柴。你们想怎么研究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在充分讨论交流中知晓这是个对比实验,要控制相同的条件和设置不同的条件。共同探讨实验的步骤及方法,老师把讨论结果以课件形式整理出来。 4、发放实验记录表,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合作完成记录表。 哪个蒸发得快 条 件 水加热之后 水没有加热 看到 的现象 我们 的发现 加热 (能、不能)加快水的蒸发。 实验结束后,汇报,交流: (1)哪只燃烧匙里的水蒸发得更快, (2)在加热过程中,我们发现水蒸发时还有哪些新的现象, 5、通过实验,我们明白:水受热以后,获得热量能更快地蒸发,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由此,印证了我们的猜想,加热能加快水蒸发。把板书中的“,”擦掉。 第四环节:解疑“空气中的水” 1、同学们会有这样的担心和疑问,河流中的水一直在不断蒸发,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了,那么河流中水越来越少,最后这些水岂不是要干了吗,空气中容得下那么多的水蒸气吗,有个别同学会意识到水蒸气到空气中后又会通过下雨变成水。老师质疑:水蒸气能变成水吗,让水蒸气变成水需要什么条件,同学们想想看,小组凝结 3、谈谈你所知道的凝结现象,观看课件:凝结现象。 4、上节课我们还留下一个疑问,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现在同学们明白了吗, 第五环节:总结归纳,体验收获 1、通过今天的研究和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通过谈收获,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探究 ? 水蒸气 无色无味透明气体 ? (遇冷)凝结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反思 “白汽”的解释是本课学习的关键点,也是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为帮助学生爬上这层思考,学生得有对水的蒸发的思考、对水蒸气的思考、对水蒸气的凝结的思考,学生经历这些思考的过程中是形成对新的,未开发的领域的思考,是他们能站在更到的点上去证实他们的理念和价值。为此,在教学设计中,一层层递进式的思考,最终学生对“白汽”形成正确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成功的,因为他们对“白汽”的认识,能够分析出来了,因为三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外,学生对此的表达是言语比较零碎的,“白 汽是悬浮在空中的小水珠”他们能够思考后,进行自我解释现象。用干的纸巾检验“白汽”是小水珠,这个证据我是直接拿出来的,学生没有进行此处的思考,是因为以对本课的详细、重点的把握后,对此进行了从简。我相信要是放开给孩子们去验证的话,孩子们的想法会更多的,更丰富。 学生们的生活经历促使他们对水的蒸发与水蒸气,有一定的印象,但是具体的还是十分模糊不清的,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应该通过大量的生活事例以图片、录象等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呈现,以及通过学生亲历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并且尝试解释各种现象,最终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教学中,层层深入,让孩子们犹如摘取各自的果子,你摘取了,才可以摘取更大,更甜、更美的果实;构建了自己的科学概念,并得到了认可。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 《我们知道的磁铁》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我们知道的磁铁》是磁铁单元的第一课。在教此课之前,学生没有学习过关于磁铁方面的内容。不过学生对磁铁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见过磁铁,可能也玩过磁铁,因此对磁铁的形状、应用、一些性质等有所了解。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形状、用途等,为以后继续研究磁铁的性质等奠定知识基础,也增强了学生探究磁铁的欲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b) 让学生知道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2、 过程与方法: a) b) 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观察磁铁形状,根据磁铁的形状给磁铁取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b) c) 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通过交流磁铁的用途,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通过探究磁铁的特殊性质,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交流关于磁铁的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磁铁性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磁铁、生活中应用磁铁的实物、记录表、课件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邀请了福娃来到我们的课堂,但是只有一个福娃最听话,会乖乖地跳到我的魔法棒上来。你们猜猜看,它为什么这么听话, 2(学生猜测其中的奥秘。 二、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1(谈话:在我们周围,很多物体上也都使用了磁铁。你们知道磁铁的哪些事情,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交流生活中的磁铁了解的磁铁,并记录在记录纸中。 3(汇报:我们知道的磁铁。 (1)展示记录纸,并与全班交流。 (2)评比交流,记录最好的组。 三、整理磁铁知识: 1(形状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磁铁,为了方便,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取名字吗,(凡取的名有道理的都给予肯定,但最后给出科学的名字:蹄形、条形、环形磁铁、柱形等。)(课件出示) (3)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这么多的形状, (4)学生自由谈。 2(了解磁铁的用途 (1)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有什么作用,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情况。 (4)小结:磁铁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我们的生活是不可缺少的。 3(性质 (1)提问:你知道磁铁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做那么多事吗,从哪件事情上知道的, (2)学生交流,并作记录。 (3)、汇报交流情况。 四、总结延伸: 我们已经了解了磁铁的形状、用途,还知道一些它的性质。对于磁铁,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我们知道的磁铁》教学反思 本堂课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首要的是要准备充分的、结构性强的材料。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磁铁;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断裂磁铁、铁屑、细绳、铁器、铜器、、铝器、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小车、泡沫塑料、水槽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 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 本课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玩磁铁的活动中,期望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较多的发现,因此,课堂中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投入“玩磁铁,找发现”的课堂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情境中不仅发现了磁铁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端磁力大、指南北、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对电视屏幕、收音机信号的影响、磁力线的形状、断裂磁铁磁极的变化、磁化现象、磁偏角现象,有的学生还利用自己带来的废旧马达、喇叭等提出了有关电磁铁的问题。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 《磁铁有磁性》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知道磁铁能吸引一些物体,有的学生可能也尝试过磁铁隔着物体吸 铁。通过本节课的实验研究,让学生知道磁铁吸引铁制的物体,学会用磁铁辨别铁制的物体,使学生进一步地(去掉“的”)了解磁铁的性质,理解磁铁有吸铁的性质。 教学目标: 4、 知识与技能: a) b) 知道磁铁能吸引铁制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知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5、 过程与方法: a) b) c) 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是否能吸铁; 用磁铁识别多种物体,寻找铁制材料的物体; 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物体吸铁。 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b) 教学重点: 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认识到磁铁可以隔着物体吸铁。 教学难点: 设计磁铁隔着物体吸铁的实验。 教学准备: 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大头针、铝片、铜棍、木片、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记录表,铅笔盒。 培养学生大胆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 初步使学生认识到实验中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杯子、钉子和水。 3(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硬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磁铁的知识,你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 2(学生自由谈 3(讲述:你们说得对不对,一会儿你就会知道。 二、磁铁能吸铁 1(谈话:老师在小盘里准备一些材料,请看(教师指,让学生认)。猜一猜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将猜想的情况记录在记录表中。 2(学生猜想记录。 3(汇报猜想情况。(实物投影上汇报) 4(谈话:谁能被磁铁吸引,让我们实际操作看一看。 5(学生操作并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 7(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 8(辨认铁制品: (1)在你的铅笔盒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在教室里,还有哪些铁制的物体, (2)这些硬币,他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猜猜看。怎样证实呢,实物投影,出示多种硬币。 (3)学生辨认铁制硬币。(用磁铁) (4)提问:用什么方法辨认铁制物体更可靠呢, (5)小结: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三、磁铁隔物吸铁: 1(激趣实验 (1)谈话:在杯子里有一根钉子,你能让手不湿,让水不洒,将钉子取出吗, (2)学生想办法。 (3)汇报实验的方法。 (4)学生实验取钉子。 (5)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实验设计并操作 (1)提问: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自己设计一个磁铁隔着物体吸铁的实验吗, (2)学生设计实验并操作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3(小结: (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揭示上次课福娃跳舞的原因,并小结:多个实验让我们知道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思考:一位老奶奶不小心将大头针掉到了小米中,请你想个办法帮老奶奶将米和大头针分开, 布置作业: 思考:一位老奶奶不小心将大头针掉到了小米中,请你想个办法帮老奶奶将米和大头针分开, 课后小结: 教师储备:磁铁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镍、钻等金属。学生如果知道磁铁还能吸镍、钻等,教师要给予肯定。人民币硬币用的材料分别是: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2000年版5角硬币是铜锌合金,黄色带红;2002年版5角硬币为钢芯镀黄铜,黄色;老版1角的是铝币,2005年后的1角硬币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与1元钢币颜色略有差别;分值硬币都是铝的。不锈钢的组成成分都主要是铁,但是磁铁只能吸引某些种类的不锈钢,而对于有些种类的不锈钢磁铁是不吸引的。磁铁能吸引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因为在它们的胶带中有铁粉类物质。但是电脑用的磁盘,看起来与录像带很像,但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磁铁吸引了看似铜的物体,其实那是在铁物体的表面镀的一层铜。 《磁铁有磁性》的教学反思 本课有三个探究活动:一是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二是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三是根据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 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我用魔术这样一个情景引入,它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融洽了师生关系,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魔术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一种节目,正是魔术产生的效果。它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三年级的学生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不陌生。那么的关于磁性这个科学概念就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能让我们的孩子通过课堂教学使他们对于磁性这个认识有一个提升,这是我所希望达到的。我为每组同学准备了10种材料,金属类和非金属类的。经过合作探究,明确了磁铁吸铁性的特点。在实验2中,进行了用磁铁吸引硬币的实验,对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识有一个提升和丰富。磁铁不仅能吸引铁,不能吸引镍、钴等。同时,也是对本的知识的延伸。 本课需要用到的材料是非常多的,因此,整堂课调控课堂节奏必须要注重材料的使用。我在材料的准备上每个小组两个材料袋,并进行编号。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先讲清实验的要求和注意点,再让学生打开所需的材料;在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把材料整理好,使学生养成规范的科学学习习惯。 以活动为主体是科学课的显著特点,在课堂上,我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吸引孩子们,多次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整体来说,课堂上学生兴趣是浓厚的,课堂氛围是轻松的,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喜悦的笑脸,活跃的身影。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表现很出色,我想这和平时规范严谨的科学教学是分不开的。听了几节课,也发现龙江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学识广博,禁不住为他们喝彩。其中有一个孩子竟然知道1元硬币里含有镍,这同样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诸多不足,孩子们的一些回答课前没有预设到,不能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和评价,这也是我今后要不断努力的地方。我感觉参加一次活动就是一种成功,同时也是一种享受。真希望在今后的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在教学中不断超越自己。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磁铁的两极》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对磁铁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继续让学生学习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 极磁力大。学生对这个性质了解得甚少,因此教师设计成让学生自行探究。通过探究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要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学目标: 7、 知识与技能: a) b) 知道磁铁不同部分磁力的大小不同,磁铁的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8、 过程与方法: a) b) c) 能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 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初步了解科学探究要经过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实验设计、完善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等过程。 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b) c) 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 体会设计实验、修改实验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磁铁两端磁力强。 能正确地描述磁铁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设计研究磁极性质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摔断的磁铁。 学生准备:大条形磁铁、曲别针、塑料尺、棉线、铁架台、钱币、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1(谈话:一位老奶奶不小心将曲别针掉进了小米中,你有办法将它们分开吗, 2(学生想办法。 估计:A用手拣。 B用磁铁吸。 C倒水里解决。 3(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呢,为什么, 4(谈话:老师这有磁铁,你想试试吗,请将你吸上来的曲别针放进小盘中。 (从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出磁铁,一方面让学生巩固磁铁有吸铁的性质,另一方面为激起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做准备。) 二、 新知探讨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谈话:请你到前边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曲别针吸上来了。看来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老奶奶。 2(解释磁力:磁铁吸引曲别针的力叫做磁力,说明磁铁这部分有磁力。 3(谈话:他用磁铁的这个部分吸引曲别针,如果让你来实验,你将用哪部分吸,猜想会吸引多少个, 4(自由谈:如果情况像你们猜想的这样,谁的磁力大,为什么, 5(提问:你用磁铁的哪部分吸,磁力会怎样, 6(讲述:看来我们有了研究的问题了,——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大小情况会怎样, 揭示课题——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大小会怎样。(板书) (教学中让参与和不参与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利用学生的实验现象揭示磁力概念,利用猜想吸引曲别针的个数,引出磁力的大小,为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奠定基础。) 二)对研究问题进行猜想 1(谈话:磁铁不同的部分磁力大小情况会是怎样的呢,相信每组同学都有自己的猜想,一会儿将你们猜想的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这个位置,希望你将猜想的原因也作记录。 2(学生猜想。 估计猜想出: A(两端磁力强,中间磁力弱 B(从A向E磁力逐渐减弱 C(从A向E磁力逐渐增强 D(中间的磁力强,两端的磁力弱 3(汇报猜想情况。(谁来说一说你们的猜想,按着ABCDE的顺序说,然后再说这样猜的理由。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与你们的猜想不同,一会儿好作补充) (教学中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做出猜想,能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实验后与猜想进行对比,能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三)进行初步实验 1(过渡:大家的猜想情况不同,各有各的理由,怎么办, 2(提问:用实验验证。怎样实验呢,小组商量好后再进行实验。注意交流时要考虑怎样实验才能比较ABCDE不同的部分磁力大小的情况,请你尽量做到公平。材料在实验桌的抽屉里。 3(学生边商量边实验 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谈话:老师看到大家的实验,发现有些组的实验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组遇到了困难。赶快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帮你解决。其他同学们注意听,看他们的实验是否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怎样解决,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估计实验方法有: A(在磁铁的不同点,挂曲别针。(曲别针是一个接一个吸引的现象) B(在磁铁的不同点挂曲别针。(多个曲别针挂在一个曲别针上吸引一个) C(在磁铁的不同点吸引同一个曲别针,量出曲别针与磁铁间的距离(平) D(在磁铁的不同点吸引同一个曲别针,量出曲别针与磁铁间的距离(竖) E(用不同部位吸一个曲别针,看曲别针行走路线。 F(磁铁的两端吸引多个曲别针,中间吸不上。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汇报中指导) 如果学生谈到磁铁两端的磁力大,教师则引导:两端吸曲别针,中间的部分没有磁力吗,看~它有,怎样做才能比较每个部分的磁力大小呢, 想一想,怎样才公平呢,(在每个部分放一个曲别针,一个挨着一个的放,比较挂的多少来判断磁力的大小)如果挂最后一个,曲别针都掉下来怎么记录呢, 如果学生谈吸引物体(平吸):用几个曲别针,怎样放,怎样用尺子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后一次吸不上记录什么数值, 如果学生谈看吸引曲别针的感受,教师则引导:吸力大小的感受能想办法让我们看到吗,想个能让我们也接受的办法好吗, 3(讲述: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在科学中叫设计实验。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设计好实验再操作,实验的效果才能更好。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学生初始实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公平实验做准备。 另外对学生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现象做充分的估计,为学生设计公平、科学的实验奠定基础。) 五)学生操作实验 1(谈话:现在你们就可以用刚才大家设计完善的方法进行实验,也可以重新选择方法。 实验时不要忘记:(幻灯片打出) 1)放曲别针的动作一定要轻。 2)量距离时做到准确。 3)记录好数据。 2(学生实验并记录。 (记录实验现象,给学生顺利汇报搭建了平台,为学生猜想与实际实验情况作对比提供证据。) 六)得出实验结论 1(谈话:现在请各组来汇报一下小组的实验情况。 2(提问:在这块条形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怎样的, 3(演示:磁铁的中间有磁力。 4(小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磁铁两端的磁力强,中间的磁力弱。磁力最强的部分就是磁铁的磁极。一块磁铁上有两个磁极。 5(比较:看记录表的猜想与实验现象的部分,比较一下,你猜对了吗, 6(讲述:看来,对于我们猜想的情况,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到对于感兴趣的问题做(去掉“作”)出猜想后,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前要做好实验设计。) 三、 巩固应用 1(谈话:能不能利用刚才的研究方法去证实环形磁铁、柱形磁铁、蹄形磁铁等是不是也有磁极呢,(可以选择你觉得最好的方法进行研究) 2(学生实验。 3(汇报实验现象。 4(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有磁极,磁极的磁力最强,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5.谈话:学习了此课,你有什么收获, (此教学环节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磁铁都是有磁极,磁极的磁力大。) 布置作业: (出示摔断的磁铁)这是一块条形磁铁,昨天上课时,一位学生不小心将磁铁摔断了,断了的磁铁会不会丢失一个磁极,谁的对呢,让我们课下去研究。 《磁铁的两极》教学反思- 《磁铁的两极》是继《磁铁的磁性》后的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磁铁的磁性,知道磁铁的两极的磁性最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磁铁,发现磁铁的两极不但磁性最强,还能指示南北方向。探究活动也从原来的观察磁铁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引伸到磁铁与磁铁间的相互作用。课文安排了3个观察、实验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可转动的磁铁,从而发现磁铁的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形成南极、北极的概念。第二个活动则自主开展实验探究进一步研究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其规律。第三个活动是玩磁铁小车的游戏,是运用“同极相斥”的性质开展的活动。3个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紧扣,活动虽难度不大,但要在40分钟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让学生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次实验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整理事实,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还是要花点心思的。于是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成了我这节课的主攻目标。 围绕着这个目标,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保障了学生的实验时间,整堂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严谨而有序地完成了三个观察、实验活动以及多次实验的记录,并通过整理发现了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学生情绪饱满,参与积极,人人动手,教学目标和研究目标都得以完成和实现。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在本堂课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较为成功。 1、精心设计环节,科学分配时间。本节课活动多,每个活动就算是最简短也不能少与5分钟,何况学生在活动后还要整理事实、完成记录,然后互相交流,才能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活动的时间不能保证,那么活动就变成了过场,达不到效果。为了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意把不是活动的环节尽量地简单明了,不搞花架子。如在教学引入中我就从上一节课的学习开始,既复习了旧知,又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时间很短,就那么1-2分钟,而且节省了时间。 2、明确实验要求,方法指导到位。在每次活动前我都会对学生的实验、观察活动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明确每个人做什么,使活动能有序而有效地开展,取得实效。如:在观察转动的磁铁前,我边演示边告诉学生:小组内每人转动磁铁一次,等磁铁停下时观察它的方向和位置,并把每次每次的方向和位置用简单的图或文字记录下来。最后看看记录,你们有什么发现。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实验也反复多次地进行了。同时学生明白了实验的重点和要求及方法。当学生按老师的指导去做时,在3-5分钟内就有效完成了实验,并一下子就发现磁铁每次停下时都是指着同一个方向。 3、准备结构材料,设计实用记录表。在课前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我为学生准备的是两块磁性强弱、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磁铁。并且每一块磁铁都检查了它的磁性。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磁铁被磁化的现象,在实验中所有的组的现象都是相同的,因而在交流中能很快地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对实验卡的设计我也动了脑筋。在本课中我设计的实验 记录卡简单易懂,便于记录。如在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实验卡只要求学生在对应的情形下打勾,最后简单说说自己的发现。在活动中学生都能即时完成记录,没有另外花时间了。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尽人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个别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等方式已经知道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于是在没有实验前就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把记录卡填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今的教学中怎样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怎样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还有待研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 《磁极的相互作用》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知道磁铁有磁极,已经对磁铁有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在前几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节课再次激起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研究磁铁的两极的相互作用,通过对磁铁指南北极性质的研究,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重复实验。 教学目标: 10、 a) b) 表示; c) 11、 a) b) 12、 a) b)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做多个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 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知识与技能: 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 教学重点: 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教学难点: 知道磁极间是有相互作用的。 教学准备: 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有标识的磁铁、签字笔。记录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四、 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知道磁铁可以吸铁,上节课我们还知道了磁铁有两个磁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接触另一个磁铁的磁极,会怎样呢, 估计学生谈出: A磁力会变大。 B磁力不变。 C不清楚。 2(讲述: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试一试。 二、新知探讨 一)指导学生认识磁铁间是有相互作用的 1(谈话: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看会有什么现象。 2(学生实验。 3(汇报实验现象。 4(小结:磁铁的的两极可以有时相互吸引,有时是相互排斥的。 5(提问: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是哪两个磁极呢,怎样辨认呢, 6(学生讨论、交流。(为了准确而又简单的的表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做标记,比如说字母。) 7(学生贴标示再实验。(提醒学生: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我们也可以借助符号,如用“??”来表示相互吸引,用“??”来表示相互排斥。) 8(汇报交流。 9、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标注字母时是随意的,没有统一标准。)怎样才能标注统一呢,让我们继续研究。 二)指导学生学生认识磁铁有南北极 1(谈话:研究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谁能正确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方, 2(学生自由谈。 2(谈话:我们研究磁铁,老师怎么忽然让我们认方向了啊,你们心里一定非常纳闷吧,不着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出示(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可不要小看它哦,仔细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吧,发现了什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3(提问:你们的磁铁也是这样吗, 4(学生实验。(提醒:其一:所研究磁铁离磁铁要远,其二:所研究磁铁静止后要反复多做几次。) 5(汇报交流。 6(实验:用其他方法验证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 6(讲解: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指北的磁极总是固定不变的。于是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叫N极,指南的一极叫S极。 7、运用:我们用字母A、B、C、D给磁铁的磁极做标记,现在还需要这样吗,可以怎么修改呢,(用“南”“北”或“S”“N”做标记)学生动手自己找出上节课使用的没有标识的磁铁的南北极,并添加新标记。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谈话:现在我们统一了磁铁的磁极,磁极间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谈。 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延伸。 (1)提问: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认识到了磁铁两极有南极和北极的不同,并正确标识了实验用的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2)谈话:我们现在能够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间相互排斥了吗, (3)讲解: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所以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的结果如何,我们可以进行更简单的表述,谁再来说说,(“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三、拓展延伸: 1、对于其他形状的磁铁,我们能找到它们的南极和北极吗?(用多种方法) 2、资料阅读“磁悬浮列车”,课后制作一个悬浮磁铁。 学习评价: 布置作业: 课后制作一个悬浮磁铁。 课后小结: 《磁极的相互作用》教学反思 通过磁极的相互作用的教学,让学生认识磁铁能指南向北,知道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时,教者首先用一个有趣的现象——纸娃娃会动,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在新课的教学中,教者精心设计两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解决问题,人人动脑、动手操作,再通过老师的引导、总结出结论,有利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这样处理,比教师直接讲述的效果好得多。接着,教者让学生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选择实验一或实验二中的任何一种),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通过板书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进行延伸,自然收束全课。 总之,本节课从教学引入到学习新课中的各种实验,有趣现象,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取了能力。其次,本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另外,全课处处体现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愿意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引导他们把自己总结出的科学道理,在生活中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勇于科学创新的欲望。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 《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玩过磁铁,在课堂中知道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但是对于增加相同磁铁的数量是否能改变磁力的大小,可能并不清楚。因此给学生创造研究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3、 知识与技能: a)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14、 过程与方法: a) 采用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方法研究得出磁力大小是会改变的; b) 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1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b)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磁力的大小是会发生改变的。 教学难点: 设计磁力大小会改变的实验。 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4个——6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硬纸板、曲别针、记录单、笔。 板 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在每组的实验桌上有两个环形磁铁,分别用红色一面吸曲别针,看能吸几个, 2(学生实验。 3(讲述:大小相同的环形磁铁的磁力是相等的。 4(自由谈:我们能改变一个磁铁的磁力大小吗?(不能,一个磁铁磁力大小是不变的。) 二、新知探讨 1(提问:如果两个磁铁吸在一起,对物体的磁力会变化吗? 2(学生猜想并记录。 估计学生谈出: A磁力大小会变化。(它们的磁力又会怎样呢?) B磁力的大小不会变化。 3(汇报猜想情况。 4(设计实验:(你怎样设计磁力的大小变化的实验,) 5(汇报实验设计的情况。(教师要注意把握,帮助学生选择较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 汇报中教师指导: (1)磁力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磁铁吸住回形针的个数表示) (2)实验时,为了公平比较磁力的大小,要注意什么,(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其一: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其二: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 6(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情况。 (1)、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注意提醒学生把回形针先挂在钩子上,再把小钩子往磁铁上吸。) (2)、指导填写记录表。 (3)、学生实验。(提示学生,最好把实验用的第一个磁铁始终放在最底下,后吸上的磁铁依次往上叠,避免因磁铁磁力大小差别带来的误差。) 7(交流实验情况。 8(分析试验数据 (1)观察汇总表里的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 (2)对比猜想与实验的情况。 (3)我们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三、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如果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请课后进行研究,并与大家及时交流。 布置作业: 如果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请课后进行研究,并与大家及时交流。 课后小结: 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教学反思 我首先思考这节课的定位,我想这是三年级的学生,也是刚接触科学,对于科学实验探究更是刚刚开始学习,所以这个阶段应该是在老师的“扶持”之下的学习。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教学设计中我比较详细地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公平的比较磁力大小的变化,课堂上化了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去发现如何做会使实验更公平。在这个不断挖掘,不断深入,然后不断清晰明确的引导过程中,使学生明白科学实验要科学、要规范,明白科学活动的特点。从起始阶段树立起严谨的实验态度。 从实际的课堂上反映,这样的设计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积极地思考,同学们的发言也很精彩,但过于严谨也带来了拘谨,一部分学生也只能做个听众。但我想这只是开始,有了这一次的思索,积累了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实验,学生就会想到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使实验更加 地科学,合理。我想这样的指导是有必要的,因为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会发现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显得少了些,学生真正意义上是学习的主体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所以我们时常会抱怨为什么孩子总不动脑筋,同一个问题变一变就不会了,讲过的题做到作业本又做错了……我想关键真的是我们的孩子去认真思考的时间太少了,他们学得很浮燥。 科学课堂上要给孩子们什么呢,要给予孩子思考的习惯。我们说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动脑筋。科学课更是如此,实验活动前,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们想想要怎么去做,怎样做才能保证实验的公平,正确。有了认真地思考后,再去做实验,学生就做到心中有数,就会控制影 响实验正确性的其他因素,就会使实验的科学性提高。要给予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原动力,想想如果一节课上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那么不但是课堂上他们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甚至于课外孩子们也会利用课堂上所学,再去探索,自主研究。 要给予孩子怎样学习的指导,学习学习,学了之后干什么,我想学了之后,学生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去学习新的东西。这节课中我结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个课题,在课内给予孩子详细地指导如何比较磁铁大小的变化,在课内学会实验前怎样思考注意点,怎样做这个实验,怎样分析得到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课外小课题:把两块相斥的磁铁强行结合在一起,它们的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这是课内的延伸,有了课内相吸的两块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增大的实验结论后,学生自然也很想知道相斥的是怎样,这既是学生自身的需求,也是让学生进一步利用课堂上掌握的技能进行课外探索的好题材,还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好办法。 我带着一个理念:小学科学课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我带着几分激动,也带着一种平实走上了科学讲台,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测,测量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我带着几分憧憬,与孩子们分享着科学研究的快乐。 在课堂设计的一些细节上工力还不够,心里还没有达到从容的境界。对科学学科的研究还需要往细、往深、往远发展。自身的语言修养、课堂应变能力、教学机智等很多方面都还需要向更高一点的目标努力。 我们的科学课是快乐的,是充满挑战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科学课。更多地给予孩子自主发展的舞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 《指南针》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指南针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只闻其名而并不太会使用指南针,更对其原理知之甚少。所以,我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首先从找教室的方位入手,在同学们有争议的情况下,引导同学们学会使用指南针来辨别方位。激起学生学习使用指南针的兴趣。在学会使用指南针之后,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并对指南针的历史及发展进行了解。 教学目标: 16、 a) b) 知识与技能: 认识指南针有指南指北的性质; 了解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7、 a) b) 18、 a) 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培养学生会使用指南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指南针的过程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指南针有指南指北的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地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条形磁铁、水槽、泡沫板、记录表、指南针等。 教师准备:司南、指南鱼的图片或影视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我们来到自然教室已经很长时间了,你能辨认请我们教室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吗, 2(谈话:看来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怎样能较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新知探讨 一)指导学生用指南针辨认方向 1.谈话:谁会使用指南针呢,请给大家演示一下。(如果学生不会用,教师讲解操作方法:将指南针放在一个平稳的地方,等里面的指针不再晃动,再轻轻地转动下面的刻度盘,将刻度盘上的“北”下面的三角与指针的三角重合,这时刻度盘上的东、南、西、北指示的四个方向就是正确的方位) 2.请同学们利用指南针再来辨认一下教室里的方位。 3.观看:指南针在航海、飞机等地方为人们服务。 二)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指南指北的性质 1.提问:同学们看,这小小的指南针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么大的方便,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你知道指南针是怎样被古人发明的吗, 2.学生自由谈。(学生说不清时放课件-指南针的发明) 3.谈话:今天我们也来像古人一样,运用两种工具来研究研究,你也可能发现指南针的奥秘呢,请看,把条形磁铁放在漂浮盒上,将它平稳的放在水面上。轻轻地转动漂浮盒,当它静止时请记下这时磁铁两端所指示的方向。( 要求:1、 同样的实验要操作3—4次。2 、在记录单上记录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哪个小组既快又安静的完成实验,就可以得到小红旗。) 4.学生实验、记录 5.指导学生汇报 6(提问:从这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7.讲解:磁铁指南的一端就称为南极,用字母s表示,s是英文南的第一个字母。磁铁指 北的一端就成为北极,用字母n表示,n是英文北的第一个字母。这样指南针就可以世界通用了。 8. 提问:为什么磁铁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换个木棍、塑料棒可以吗,你们试试。 9(学生再次实验。 10. 提问:为什么磁铁就能指示方向呢,这可能与什么有关, 11.学生交流讨论 三)指导学生认识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 1. 谈话:通过了解磁铁的这一性质,你知道这和指南针的发明有什么关系吗, 2. 讲解: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出辨别方向的工具——指南针。它被充分利用在当时的旅行、航海等方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指南针和它的发展。 3.提问:你还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吗, 4.谈话:指南针的用途这么广泛,你想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吗,下节课我们来学习。 《指南针》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视频资料中学到知识,解决了学生对指南针的发明过程了解不完整的问题。 学习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地玩指南针,自己从中发现指南针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真正做到玩中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自主探究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较好地解决了重难点。 本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在指南针的发展历史部分,开始准备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上课时汇报。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工具有限。就没有课前对学生进行布置资料的搜集,而是采用制作关于指南针发明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中总结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和应用,解决重点。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不能较好地吸收,还应事先开展预习。指南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课件中尽量采取简单明了的画面和语言来进行叙述,课件虽然从开始的13分钟压缩到4分多钟。但时间也稍显过长。在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的活动中,教材安排的第2个活动是站在学校操场的不同位置,观察国旗和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由于本节课的特殊情况,不可能安排学生到操场观察,就将这个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将参照物换成教师本人,让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同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体在观察者的什么方向,与观察者的位置有关。 在指南针制作完成后,展示的环节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但是制作的种类上没有预设的好,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提高。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 《做一个指南针》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前一节课,学生了解了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对指南针有了浓厚的兴趣,有制作的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没有制作指南针的经验,不知道磁化的方法,课堂中要利用材料,让学生设计制作的步骤与方法,教师适时地引导,使学生学会制作指南针。 教学目标: 19、 a) b) c) 20、 a) b) c) 21、 a) b)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铁制的物体可以被磁化; 使学生知道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学会制作指南针。 过程与方法: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教学难点: 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强力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子、小水槽、指南针。 学生自行备一些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南针一课,很多学生都想自己亲自制作指南针,这节课就满足你们~ 2(仔细观察,指南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你要制作一个指南针,一般需要哪些材料, 3(学生自由谈。 二、设计制作磁针 1(谈话:要制作一个指南针,首先需要什么材料,(磁铁),如何得到一个磁铁呢, 2(讲解磁化现象,演示磁化的方法。 3(学生磁化钢针。 4(怎样知道这根磁针的南极和北极呢, 5(学生自由谈。 6(学生实验。 7(汇报实验现象。 三、制作磁针: 1(提问:你想怎样制作指南针, 2(学生讨论交流,并作记录。 3(提问:怎样指导我们的指南针是否准确呢,(教师引导: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 试一次能表明制作成功吗,我们需要反复的实验,才能提高准确性。) 4(用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 5(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 6(全班的指南针评比。 7(修改完善指南针。 四、拓展延伸: 大家一定想尝试一次当发明家的感觉,课下你们继续设计制作的指南针,下节课咱们比一比看谁的指南针实用、漂亮。 布置作业: 大家一定想尝试一次当发明家的感觉,课下你们继续设计制作的指南针,下节课咱们比一比看谁的指南针实用、漂亮。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反思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本环节教学目的是通过复习指南针的用法从而激发学生也想遥、拥有一个指南针的愿望。在我的印象中,学生其实是可以回答上来这个问题的,可是由于教师在课前说课这个环节中,为了尽量抢时间,说课的速度可能有点快,所以导致学生觉得老师很紧张,因此他们可能也紧张了,居然没有人举手回答,我于是出示一个小指南针,边演示边启发,结果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是会用的。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给学生造成紧张心理,即使是教师的一举一动中不经意的语言和语气,。 在出示了学习目标学生自学时,我要求学生用五分钟时间阅读教材,自学,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心急动手,会不能认真学习,不去认真思考,所以学生自学时师不说一句话进行干扰, 也不做一件事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心读书、思考,为下面的动手操作做好准备,当学生自学完毕之后,师发磁铁和钢针给每组学生,(学生也可以用自已的强力磁铁)然后出示注意事项,请学生齐读一遍第一条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有深刻一点儿的印象(我特意用色粉笔写出来也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操作时注意安全,别让钢针扎了手。指名读第二、三条内容,明确还要注意什么后动手操作。师行间巡视,边为学生分发制作和检测材料边巡视学生的制作情况,个别学生提示应做什么,此环节发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备集体讨论时订正。在巡视过程中,感觉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很快就磁化了钢针成为小磁针,然后又检测了磁针的南北极,在此过程中以前学习过的磁铁磁极的性质得到了复习和巩固。在安装磁针成指南针时,更是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精神,不仅安装得实用,更安装得美观,所以我为他们准备的吹塑纸本来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安装方式用的,却被他们用来剪成各种形状的图案来美化自制的小指南针,让为人师的我不住地在心里惊叹。但此环节中还有不足,个别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让刚刚磁化的钢针远离强力磁铁,尽管教师已经在注意事项中给予学生提示了,可是学生还是没有做到。另外,学生做的指南针大都是水浮式的,没有一个做成吊线式的,种类还是不够丰富。不过学生动手制作的时间稍长了,当然这只是针对我的课堂预设而言的,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个别人还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全部完成呢,可是我还是叫停了,因为我要展示学生的成果。结果经展示,学生制作的小 指南针都能指示南北极。师引导讨论,明确了操作过程中摩擦钢针成磁针的正确方法,也明确了指南针安装成功的关键在于磁针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 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检测环节师只好采取集体订正、学生说答案的形式,没有了解有多少学生填错,而且由于时间和自己的教学设计还不到位,板书没有写。现在想想我完全可以在学生集体讨论时板书要点。作业也没有留。少的不仅是一个环节,而是要让学生了解GPS全球定位系统和阅读了解地磁场等有关内容。 以上是本节教学的课后反思。
本文档为【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4KB
软件:Word
页数:9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