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保持本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各个国家都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进行了调整,寻找更加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一、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在生产技术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最终将受到一国可供利用资源的约束。 “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机制的一种概括,是由...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保持本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各个国家都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进行了调整,寻找更加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一、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在生产技术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最终将受到一国可供利用资源的约束。 “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机制的一种概括,是由一个国家的无数个经济社会政策构成并表现的,单用某种经济学概念并不能完全涵盖其内容。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生和实践伴随着不同的环境与条件,同一发展模式的国家也会因各自经济社会政策的不同派生出特定的发展模式。 二、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 想要考察沿时间线路走过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按次序谈四点。(1)概念确认。单纯界定概念也许并不难,比如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2)实质揭示。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一国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途径。(3)多种模式。在世界经济史上,人类社会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中,由于各国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历史文化因素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发展道路和现代化进程各不相同,形成了多样化的工业化模式。(4)模式选用。就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来说人们基本上可以统一认识,即一国发展模式的选择既取决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及开发状况、劳动力的供给量与素质社会文化背景、国家环境等客观因素,又取决于作为决策主体的政府的偏好选择等主观因素。其中,第一点正是我们紧接着要具体列举的内容,第二点则可以看作给它限定的一个条件。列举五种典型的模式: 表1 五种经济发展模式 自由竞争型经济国家干预型经济传统社会主义经东亚经济发展模中国特色社会主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 济发展模式 式 义经济发展模式 以英美为代表 以德日为代表 以前苏联为代表 二战后 改革开放后 1、自由竞争型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的经典模式,它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发展而来。作为该模式代表的英美在开始工业化时都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时代,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都表现为资本主义自然史的发展过程,即由个人发动自然而然地开始和完成。该模式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本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私人企业和企业家的积极参与,也就是使经济现代化运转的不是国家经营的企业而是众多私人企业。该模式赖以存在和运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两者一直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组织方式,政府干预很少。从主观上分析,该模式把亚当斯密的完全竞争假说“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作为理论基础。从客观上分析,运用该模式的英美开始工业化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很优越,它们都有条件进行充分的资本原始积累,面临的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潜力巨大。如果概括自由竞争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功能,那就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依靠市场调节而发展,通过自下而上的诱致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变迁而促进经济发展。 2、国家干预型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模式之一。该模式起因于受到先进国(如英美)工业化的强烈经济刺激和示范的影响,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还不足以自发导致工业化或难以克服工业化进程中的各种困难与障碍,因而要借助政府和政治力量推动工业化。随着国家干预下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调节的不断加强,国家 干预程度和作用会不断削弱。我们注意到,采用这一发展模式的国家必须具备一个强有力有战略眼光的政府,这一政府需具备启动和组织本国经济现代化的自觉意识和现实能力。比如,德国工业化时期的像斯麦政府,日本明治维新期间的明治政府。仅就明治维新后的工业化而言,它拥有天皇权威的确立和政府权力的加强这个先决条件,也正是政府积极的国家干预和私人企业及企业家的经济活动结合构成了该模式的双重动力。很明显,国家政权在采用该模式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作用非常突出,如果没有国家政权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像日本、德国等的工业化就不可能发展得那么迅速。另外需要指出一点的是,采用该模式发展的国家还有一个特征,即其资本原始积累与工业化是同步进行的,将国家干预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功能做个概括,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发展不完全的基础上,较多地借助国家干预来发展经济。 3、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形成的建立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工业化模式。该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有四个显著特征:(1)实行单一社会公有制,消灭私有制。一切资源全部集中于国家,民间不存在任何自由支配的资源,国家不仅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也是国民经济的计划者和总经营者。(2)排斥市场机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农业,导致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4)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条件。以苏联为例,长期粗放型发展方式造成国家经济缺乏后劲。对于这一模式,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它的经济活动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企业和企业家退居次要地位。从正反两面看问题,这一模式在战后一段时间内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使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模式日益暴露出其各种弊端。 4、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所代表的是二战后亚洲“四小龙”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其运行方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亚国家(地区)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适时地逐步使其经济转向了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经过30年的发展,东亚模式创造了“东亚奇迹”。该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东亚模式的重要特征,它反映出较强的政府干预。这既涉及政府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整宏观经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涉及政府同企业紧密合作,政府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主动引导企业的发展。很明显,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实行赶超型发展战略时,政府的力量至关重要。(3)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适当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4)重视科技和教育。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是20世纪末逐渐形成,在总结中国工业化经验基础上,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前提下,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为基本经济制度,以市场经济为经济运行基本形式,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这里我们不妨扼要做个比较:(1)就“前提”而言,该模式还保留着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关键性的同类因素,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坚持的始终还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因而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还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应地,国家或政府作为经济活动主体这个因素自然会持续存在。如果换一个角度分析,该模式也容易接纳国家干预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功能方面的因素,即在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发展不完全的基础上,较多地借助国家干预来发展经济。当然,这一点与参考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这个因素也有一定关系。(2)就“经济运行基本形式”而言,该模式吸收了支撑自由竞争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市场经济因素,而这一因素在国家干预型经济发展模式、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当中同样是一种必然存在。(3)就“动力”而言,该模式主要借鉴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对外开放政策、外向型经济这两个因素。但是还要注意到,中国 特色模式对金融自由化这个因素的借鉴仍然相当慎重。就我的理解,一方面目前的中国市场与金融自由化相配套的监管机制还有待于完善,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也许就是私有化问题的一个比较敏感的点,比如它有可能隐形地促成私有化的事实定位。 我们还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做一个概括: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改革开放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强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出自; 陈永勤.近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讨论前提[J].湖南社会科学.2007(1) 二、国外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一、美国竞争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与其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分不开的,1860年前后,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成型,到本世纪20-30 年代发展成熟。20 世纪美国经济的迅速成长,证明了美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成功。自30 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已经从高度自由竞争模式转向政府干预型的混合经济模式,甚至开始寻找“第三条道路”。因此,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乃是一个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模式。所谓混合经济模式或者“第三条道路”,是指就资源配置方式而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更新、调整与适应问题。混合经济模式已经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共有模式。不过美国混合型市场经济模式仍然更多地保持了它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1、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实行自由企业制度;(2)遵循平等竞争原则;(3)大中小企业并行发展;(4)产业结构优化,地区分工合理;(5)国际化的市场经济;(6)政府干预程度相对较低;(7)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较为健全。 关于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二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而言,自由企业制度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在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中,政府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短期调控与长期的市场秩序的维护,它造就了美国市场经济模式最显著的特征:庞大自由、统一完善、富于扩张性的国内市场体系。 2、美国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优点在于,活跃的劳动力和产品市场;较低的税收;激烈的竞争;以及股份制给经营者压力,促使其努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缺点表现在贫富过于悬殊;社会保障不健全;公共事业如中小学教育质量差;投资率和储蓄率低。 美国模式是商品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它起源于英国,在美国达到顶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柯茨认为:这种模式中“积累的决策权主要在私人公司,它们可以自由地最大限度地追求短期利润目标,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本;劳动者只能享有有限的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所得和社会权利;人们对社会政治和道德的总体认识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这种模式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发展只能起次要作用。推崇企业家精神,崇尚市场效率而批评政府干预。 二、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1、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5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60、70年代的高速增长,逐渐定型。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 (1)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日本政府主要通过政府引导、政府保护企业、政府政策调配等途径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2)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后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所以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 (3)日本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员工对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 (4)日本的经济模式是赶超型学习模式。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大规模生产,提高引进技术的重复使用效率,然后在开拓的国际市场中进行销售,在短期内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际的目标。实践证明,日本的赶超产业政策是成功的。正是这种赶超政策使日本在短期内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工业制造大国。 (5)日本的经济模式是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模式。在技术上,制造业技术需要两次创新。即理学上的原理性创新和在原理的指导下面向终端产品的属于工程学上的适用技术或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流程的创新。而日本的经济模式恰恰满足这两个条件。 2、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迅速发展时期的战略选择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战略如:产业结构高级化战略、优先发展机械工业战略,“技术立国”战略、贸易自由化政策战略,以及“政、官、财”复合体制,使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迅速发展。 (1)产业结构高级化战略 通过重化工业的发展,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0世纪70年代,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日本从“重化工业化”向“知识密集化”转化,“知识密集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减少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产业升级换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优先发展机械工业战略 发展特定机械工业所需资金,由政府给予保证。私人企业对特定机械工业进行投资,可 享受减免税优待。正是由于这种政策,使机械工业在一些主要方面赶上了欧美发达国家。机 械工业的技术优势成为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秘密武器”。 (3)“枝术立国”战略 针对战后日本面临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日本实行了以引进、模仿、改进、创新为主的吸收型技术战略。其中引进技术对日本短期内赶超先进国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改造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反过来进行出口创汇。 (4)贸易自由化政策战略 日本首先对原料部门实行自由化,原料进口自由化使工业品价格下降,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对个别幼稚产业进行贸易保护,待其壮大后,再逐渐实行贸易自由化,最终使其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5)“政、官、财”复合体制 日本政府规划战略,银行根据政府的导向提供贷款,企业根据政府政策的导向制定发展计划和组织生产。通过政府指导市场经济,降低风险,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3、新经济时代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失灵 80年代后期因日元升值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不景气之中。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主要致力于泡沫经济遗留下来的银行坏帐、投资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的解决。实践证明,如果将日本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泡沫经济的破坏力,这显然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日本经济在90年代遇到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泡沫经 济后的遗留问题,而是面对掀起的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制度与结构的深层进行改革的问题。同时也正是由于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致使日本经济走向失灵: (1)政府导向型模式的弊端 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政府面对不景气的企业和银行大量坏帐,仍然贯彻“护送船队”的政策,对破产企业和落后企业予以保护。同时对应该处理的银行坏帐未能及时处理,延误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还有过分相信政府调控力量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政府的调控力量走出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大量发行国债刺激经济发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巨额国债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 (2)缺乏原创性的技术革新 在制造业时代,日本和欧美共同分享来自同一源头的水,日本比欧美甚至分享的更多。但在高新技术革命时代,来自欧美之源的水,不需要通过日本就可以流向全世界。在新经济时代,缺乏原创性技术体系成为昨日黄花。 (3)缺乏竞争、创新力的企业制度对新经济反应迟缓 在政府保护下缺乏淘汰机制的企业序列制度,缺乏人才流动的终身雇佣制,很难使新型企业在传统的企业制度体系的夹缝中产生。日本企业制度的封闭性,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从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一些跨国公司和大的企业集团,虽然进行了很大调整,但这是在保留原企业制度下进行的,所以其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有限 4、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二战后经历过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和不景气,目前又处于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时期的日本经济,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日本市场经济研修考察,可以发现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某些方而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农耕文化体系,东亚农耕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组织和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对较大。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实行工业化的国家,但日本仍属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之外的在赶超中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目前中国推进的工业化战略也属于这种类型。日本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搞过计划经济,但日本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某些作法与中国计划经济有相似之处。日本的企业系列制、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制度有某些相似。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许多借鉴和启示。 (1)利用WTO的相关条款,保护和发展幼稚产业 在幼稚产业的保护期限上,不应拘泥于具体的时间表,一旦幼稚产业初步具备竞争实力,就首先在国内引入竞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企业实力足以与国际大公司相抗衡,就果断撤消保护,让其在国际竞争大潮中搏击:在幼稚产业的保护于段上,既应充分运用WTO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例外条款等一系列不违背WTO规则的保护措施,又要在关税递减的情况下,使既定的进口关税水平发挥最大的功能,强化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的分配环节,灵活运用政府采购、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 (2)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式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扭曲现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所以,中国不能按照传统的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道路,而是要走一条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的复合式产业发展道路。 (3)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对目前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借鉴意义。政府的投资方向和开放计划必须考虑到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这应当是我国开发西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如果将西部大开发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向中央要钱上,而忽视了本地区的市场环境和开发资源的培育,可能欲速则 不达。 (4)大力发展原创技术 适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方而学习日本大力推进面向市场的二次技术创新做法的同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原创技术系统。 (5)法律保障 虽然日本是一个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也是法制程度较高的国家。日本的产业政策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都有一套严密的法律依据。依法治国,依法对经济进行调控,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6)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产业政策和进口政策紧密联系 面向国际市场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团,应当成为中国21世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日本在发展制造业中,一方面积极引进尖端技术,另一方面大力进行二次技术创新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产业政策实施上,日本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技术进步与进口政策紧密联系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7)大力发展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要保持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制订专项规划,建立国家重大装备发展基金;扩大提供卖方信贷资金额度,制定鼓励出口优惠政策;实行灵活的税收政策;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形成企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出清机制,防止:重复建设。 (8)经济模式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面对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没有永远有效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9)发展规模经济,培育企业“航母”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形成规模经济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多,那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就强;反之亦然。总之,必须对拥有规模经济的企业集团的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规模经济发生在行业、城市、国家几个层次,各层次的规模经济不仅有着共同的要求,还有着不同的要求。中央政府首先要保证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国内市场的分割,在现有企业的“劣汰”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促进它们的“优胜”,为优势企业的产品扩展到全国市场创造条件,为优势企业的壮大和国内名牌的生成提供便利。 出自:熊文景、窦金美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经济视角2007(8) 三、东亚经济发展模式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东亚各国和地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形成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它是一种赶超型模式,其意义在于后进国家在赶超先进国家的过程中,利用先进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赶超的时问。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国际区域性发展模式,具有多维性和质的多样性。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曾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 1、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东亚各国政府对推进本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政府行使的经济职能己经远远超 过了提供公共产品的范畴。由于东亚国家普遍存在自然资源匾乏、市场结构残缺、市场主体发育不全、生产要素缺乏流动、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政府作为一种制度供给直接介入到宏观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 1.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并适时地进行战略调整。战后,东亚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上刚刚取得独立,但基础设施落后,民族资本力量薄弱,尚未完全摆脱发达国家原料输出国和产品倾销地的地位。各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工业基础设施,发展民族工业,缓解不断 上涨的失业问题。于是便制定倾斜的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进口替代刺激经济增长。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东亚国家先后改变了经济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型,实行全方位开放,包括积极引进外国资金、技术;放宽外资投资政策;鼓励扩大出 口,建立出口加工区,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素质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增加出口,以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加速经济发展,从而完成了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的转变。70-80年代,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东亚各国政府相应地进行了战略调整,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入90年代以来,自主技术开发战略成为经济战略的重头戏。 2.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培植。首先,培育市场主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东亚各国政府在战后初期就围绕主导产业建立起不同的组织形式,通过培养企业的竞争力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其中最为特殊的是政府为工商企业提供比一般市场条件下利润更高的条件(利润一般 可达到附加值的40%-50%,企业则用大部分利润进行再投资,形成了东亚特殊的高积累、高投资、高增长模式,即利润一投资一增长的良性循环。其次,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东亚政府把培育市场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内容,以便改善资本、劳动、技术和信息等生产的制度和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行使市场的一部分配置资源的职能,以国家的力量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这主要表现在政府选择某些具有比较优势和示范效应的现代产业部门,用权力干预要素的流入和配置。 3.采取各种政策,积极干预经济。政府通过经济计划、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对经济进行干预,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生产,保证各部门间的有效联系,从财政上对出口产业实行优惠和倾斜,使出口产业增长率明显高于其它部门,借此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4.形成个人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增加的分配制度。东亚国家和地区通过国家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在分配制度上让社会成员分享增长成果,逐步形成有效创造人力资本的教育体系,并给企业和个人以最大限度的经济自由,保护个人财产。整个制度体系的核心在于:扩 展专业化分工和贸易的范围,最大限度地使个人工作业绩与报酬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富有生机的增长机制。 (二)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收入水平低,资本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如何进行资本积累、加速资本的形成便成为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的一个关键性的前提条件。上个世纪60年代,东亚国民储蓄率为19.7%,70年代超过20%,到90年代,东亚已成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地区。东亚的高储蓄率除了得益于居民的高储蓄率以外,还得益于政府部门的经常项目盈余一直保持在占GDP的1-3%的水平上。东亚的高储蓄率为增加投资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东亚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也迅猛增加,80年代以来成为全球投资的热点。流入东亚的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由70年代的20%上升到80年代的31%、90年代上半期的44%。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高投资率和高储蓄率成为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一启动力。 (三)产业梯度转移 20世纪下半叶,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成衣工业和轻型机械工业等传统产业部门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东亚国家和地区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契机,只用了二三下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在产业建设中所走过的一二百年的路程,实现了工 业化和现代化。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由日本率先起步,并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带动起来的。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日本借助于美欧的资金和技术,实行重化工业化,开始了高速增长。60年代至70年代初,发达国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而把纺织、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亚洲“四小龙”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的转变。它们大力引进技术,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较短时间内把自己建设成“新型经济工业体”。到70年代中后期,“四小龙”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过渡。东盟和中国则自80年代中期起,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在东亚各成员经济体之间形成了日本一“四小龙”一东盟一中国及其它东亚国家的明显的产业梯度转移。 (四)儒家文化造就了亚洲式的价值观念体系,对东亚地区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亚经济的崛起同儒家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中华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地缘上接近的东亚各国深受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的。如儒家文化重视个人服从集体,把个人看作是联系实体和社会的力量,自我尊严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才有意义,人与人之间应该 相互理解、精诚合作。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需要无限忠诚,而企业家也应对员工以礼相待、诚恳相处;对国家而言,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不能把私利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儒家文化强调个人修身,做人要诚信、节俭、勤奋。反映在经营活动中,便是恪守信用,不欺诈。反映在政治哲学中,便是宣扬只有道德高尚的君子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肩负起治国大任。国家的政治清明被寄托在少数人的公正廉洁上。此外,儒家文化强调尊师重教,把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东亚各国和地区在人力资本上不惜投入巨资以促进经济发展。 二、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共同特征的比较 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从某方面而言是东亚模式的一个亚类型。中国现代化进程有其特殊性,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又有着其他东亚国家所没有的特殊规律和经验,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就其经济特征而言,中国模式与东亚模式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经济发展优先主义。把经济发展放在国家各项工作的首位或中心。这是东亚经济模式中最基本的特征,除中国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选择了这一指导路线,使本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重新将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为了真正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党的各项工作始终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东亚诸国是后发国家,它们市场体系发育不良、资金匮乏,技术水平低下。这些问题单靠私人经济的力量和市场作用难以解决,更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大的突破。同时,国际上强大的垄断资本势力也没有放弃对发展中国家的支配和控制,民族经济的发展时刻受到来自国外的威胁,私人经济对此也几乎无能为力,强调国家至上和政府干预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中国从对市场经济的初步认识到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始终强调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或调节。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 配置起基础作用。所以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始终强调宏观调控和市场相结合。在实践中,国家的宏观调控在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干预的成效也越来越明显。 (三)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东亚国家在资源短缺和国内市场狭小的前提下,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下,通过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资本,而向国际市场组织生产,并通过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缓和国际收支压力。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一份报告指出,亚洲是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地区,2009年亚洲吸收的外资占世界总额的40%,东亚目前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13%,约占全部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60% 。所以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东亚模式的本质特征”。 (四)高经济增长率。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东亚地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经济的平均增长率高达80%,这远远超过世界发展中国家的4.3%和工业发达国家的3%的增长水平。东亚地区在全世界的GDP中所占比例从1960年的4%,猛增到2009年的25%。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宏观层而看,1991年一2009年,中国的GDP保持了平均9%的增长率。此后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7%-8%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78年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万亿美元。所以中国持续的高经济增长率也是东亚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 从以上四个方而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宏观方而而言,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东亚经济模式的特点。但这种模式又具有中国的鲜明特色。 四、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模式追求的是三个目标:创造高利润、利益分配平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对资本的积累的直接干预程度可能比较小,但政治体制严格地确立了一整套劳工权利和福利措施,使得有组织的劳工拥有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市场和直接参与劳资谈判的能力,主流文化是社会民主和基督教民主’。 德国模式的特征是:第一,出色的教育和培训;第二,慷慨的福利国家和工资差距较小,培养了社会的和谐;第三,公司和银行的密切关系助长了高投资:第四,劳务市场和产品市场的限制较多,权利过大的工会、高税率、过分慷慨的失业救济和对劳动力市场及产品市场的广泛限制等导致了失业率居高不下。 这种模式实行的是宏观控制的社会市场经济,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对把经济统管死,而要将个人的自由创造和社会进步的原则结合起来。它既保障私人企业和私人财产的自由,又要使这些权利的实行给公众带来好处。在国家和市场的关系上,它的原则是国家要尽可能少干预。国家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起调节作用,并为市场运作规定总的框架。所以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国家有所调节的市场经济,以保证市场自由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优点:良好的教育和工作培训;完善的社会福利和较低的收入差别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紧密联系的银企关系保证企业较高的投资。缺点:过于强大的贸易联盟、较高的税收、优厚的失业救济和广泛的劳动力与产品市场的限制导致较高的失业率。德国模式的基本特征 德国模式其基本框架和基本特征: (一)坚持自由竞争原则,在市场调节无效时,借助国家力量干预,确立“完全竞争”秩序 历史上,德国为分割世界领土积极对外扩张,所以国家历来对经济的干预性较强。二战后,德国因战败分裂为西德和东德。在西德,美、英、法等盟国对其实行“非纳粹化”和民 主化等强制性改造措施,这样德国(西德)的社会体制中自然体现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经济的成份,同时战后出于对法西斯主义的警惕和当时国内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形势,国家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确保既有市场竞争机制又能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内环境。加上德国本身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其结果就产生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把“经济”、“社会”和“市场”视为同等重要,把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做到自由、效率和社会秩序三者和谐统一。德国模式实质上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调节两个方面:直接干预包括价格控制和政策投资;间接调节主要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工资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体系组成。社会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模式在体制上有两大支柱,即德国式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德国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说,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政府和社会密切配合的结果,其特点是国家权力和社会保障制度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经济政策比较稳定。 (二)注重社会保障和维护社会的公正平等,企业内部实行“共同决策制”,雇员享有共决权 当代资本主义的德国模式看成一个连接劳资等有关各方面复杂的利益共同体。“欧洲企业追求的价值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在欧洲国家里利润不是惟一的目标,企业首先要满足客户的要求、满足供应商的要求、满足环境的要求,要承担对劳动者的社会作用;通过学徒工制来满足青年人的职业培训促使青年人更好就业”。德国模式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长期利益,以争取企业产品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企业最大限度的增殖和发展,而不单以最大限度利润为目标。德国公司治理中特别关注员工的利益,通过规定员工代表(或劳工代表)在监事会中占有的比重来保障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有效维护员工的利益。所以,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共同管理,它把股东、老板、管理干部和工会等有关各方结合起来参与决策。”另外,德 国模式一直把员工职业培训看做是国家与企业的优先目标,认为一个企业的真正财富并不是其资本建筑物而是其员工的素质和知识。政府还用社会福利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带来的对公平的扭曲,保障社会生产处于相对有序状态。所以说,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德国模式更加注重公平。 (三)企业融资主渠道是银行,银行具有高度独立性和权威性,且同企业保持着“紧密型关系” 在德国,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管家银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就体现出德国金融体制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全能银行”占统治然其参股很少有超过5%的。在德国模式中,银行和大型工业企业的交义参股构成了一个牢固的和相对封闭的工业一金融共同体网络。 三、德国模式的利弊得失 德国模式在欧洲经济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二战以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欧国家借助这一模式度过了一个发展黄金期,实现了持续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局面;在“二战”后的50年中,为联邦德国带来了持续的富裕和繁荣。 (一)德国模式的可取之处 1.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坚持市场自由原则同社会公平原则相结合,能做到自由、效率和社会秩序三者和谐统一,对稳定经济政策大有益处。德国模式一直将“市场自由原则与社会均衡相结合”奉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实践中,德国模式始终贯彻“竞争尽其可能,调控以其必要”这一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原则,一直遵循“尽可能自助,必要时他助”这一处理社会保障和福利间题的基本原则。 2.德国模式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长期利益,而不是股东的眼前利益,公司经营更多的是为雇员而不是为股东谋取利益,并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高。德国企业有一种共识: 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人不能进入工作岗位。可以说,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德国模式诸国工业活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3.德国模式建立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之上,不依赖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者,有利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长期发展。公司和银行的密切关系助长了高投资,银行和大企业交叉参股,又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经济稳定。银行业务的全能化,不仅便利了银行体系向工商企业提供广泛和有效的金融服务,还可以减缓货币政策的调整对银行经营的冲击,有利于分散银行风险,保证银行利润的稳定增长及银行稳健经营。 4.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的“共同决策制”,减少了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冲突,提高了雇员的地位和劳动积极性,提高了职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间接或直接地提高了企业效率,监事会决策能得到迅速执行,同时也避免了因失业而引起的工人运动和社会动荡。 5.德国模式通过国家的力量,构架了无所不包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人一生都有生活保障,特别使雇员及社会弱者得到很大的照顾,兼顾了社会公平,防止了中低收入者负担过重、贫富差距拉大的弊端,有利于保证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二)德国模式的弊端 20世纪70年代后,这一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为特征的模式开始显现问题,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儿方面: 1.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特别是对劳务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较多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造成劳动力成本过高和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另外,过多的管制势必造成高额官僚机构费用,这对中小企业是很重的负担,妨碍了有创新精神的申请人。 2.德国的高福利制度在缩小贫富差距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其一, 高福利使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目前德国社会生产总值的17%用于社会福利,政府开支巨大,国债剧增,基础建设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因此减少。其二,高福利使失业者悠闲自在、高枕无忧,在实践中产生了“奖懒罚勤”的消极社会效果。其三,高税收又使企业和工作者不堪重负、怨声载道,不利于发挥个人的社会责任和激发就业积极性。更严重的是高税收使工资附加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昂贵,产品在全球化大潮中失去竞争力。此外,高税率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造成内需低迷,影响扩大生产和提高就业。 3.日益加重的赋税压抑了人们工作和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尽管自施罗德政府以来,进行了促进投资、刺激经济的一揽了税制改革,但德国企业的各种税费负担与其他国家相比依然过重,对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新产品开发、员工培训以及增加就业来说实属难以为继。 4.职工共同决策制度也有其弊端:其一,监管会规模较大,存在各种利益冲突,决策时往往要瞻前顾后,兼顾各方利益要求,决策过程较长。其二,公司经营战略保守。职工代表是很明显的风险厌恶者,因为职工已经将其所有的人力资本投入到了公司。其三,卸任的公司总经理大部分成为监事会成员,监事会与管委会之间过于密切的联系对监事会的权力行使有一定负面影响。其四,使德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跨国公司往往为避开职工共同决策制度的适用,而选择在德国以外的国家登记注册,这样,造成德国企业大量外迁,失业人口增加。 面对这种情况,德国政府正在对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进行一系列改 革,如调整经济结构,实施税制改革,以增加企业活力;改革福利制度和僵化的劳资政策,以改善财政状况和解决失业间题;加强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以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强调保护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和重组企业集团,以增强产业竞争力。 德国模式属于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它强调财产权的分散和社会平衡,主 张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且国有和集体经济成分比重大,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或计划)的结合,强调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公平,企业内部实行劳资“共同决策制”。尽管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这种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有根本区别,但面临的许多具体问题较为接近。因此,德国模式一一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值得我们更多地研究和借鉴。 五、瑞典模式(“第三亲道路”) 优点:相对开放的市场同广泛的社会福利相结合;收入差别较小;实施再就业计划帮助失业者重返工作岗位。缺点: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经济衰退时易引起财政赤字激增;过高的个人所得税率降低了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而当失业急剧增加时,昂贵的再就业计划也就无法实施。?戴维?柯茨:资本主义的模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瑞典发展模式是指瑞典社会民主党人推行的以社会平等与社会和谐为目的,以全面就业和全民福利为手段,尝试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所谓“混和经济”,调和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调和了市场的不和谐,既发展了经济,又保证了充分就业,缩小了收入差距,实现了社会的高度稳定,完成了由一个穷国变为富裕国家的一系列改良措施的动态发展过程。 (—)瑞典发展模式的特征 瑞典发展模式的核心实际上是占统治地位的阶层与私人资本之间的一种历史性妥协,是瑞典社会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以实现整个社会范围的平等为目的的,对未来社会的一种建构。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瑞典建立了庞大的公共部门,大大拉平了贫富差距。瑞典社会还建立了强大的工会组织,推行了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所有这些都是瑞典的历史文化传统在20世纪的综合反映。归纳起来,瑞典发展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阶级合作与政治妥协。瑞典发展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政治妥协与阶级合作。 第二,一项宏伟的贫富拉平计划。瑞典发展模式的目的是实现整个社会的平等与和谐。福利制度也是瑞典发展模式最为核心的特征,体现了瑞典社民党和瑞典人民最基本的诉求, 是对瑞典发展模式最有力的阐述。 瑞典“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闻名于世。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完备,有父母保险、儿童福利、疾病保险、失业补助、老年福利、劳动保护和残疾人福利、社会救济及其他,大大拉平了各阶层之间的差距,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一个强大的工会组织。在瑞典社会,工会是重要的政治社会力量,为推动整个社会变迁朝着有利于劳动人民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保证。 第四,混合经济。社会民主党从功能社会主义的理论出发,注重对私人资本功能进行限制和改造,而不是将其国有化。因此,“瑞典商业的85%,制造业的94%在社民党执政40多年后仍属私人所有。同时政府建立了庞大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机构,并通过公共部门对65%左右的国民收入总值进行社会再分配。这种生产领域高度发达的经济与分配领域内高度计划的调节相结合,形成了瑞典发展模式最大的特点之一”。 第五、一项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实现全面就业是瑞典社民党人既定的目标。 可见,这一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力图以平等和公正的分配把经济增长和私人所有制结合起来,既保障私人企业和私人财产的自由,又要使这些权利的实行给公众带来好处。国家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起调节作用,以保证市场自由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通过全面就业和全民福利实现全社会的平等。 (二)瑞典模式的优缺点 瑞典发展模式在一定时期内确实取得了谁也无法否定的巨大成就,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更能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瑞典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巨大成就: (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实践表明,瑞典发展模式对瑞典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安定具有正效应。 (2)基本实现了全社会的充分就业。 (3)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缓解了贫困。 (4)缩小了各阶层的差距,推进了社会的平等。 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战后以来最低速增长状态;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开支仍有增无减,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和财政承受力,许多很可能是福利制度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瑞典发展模式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问题和制度本身的问题。 1、社会经济问题 (1)公共开支膨胀。随着以收入均等化和社会平等为目标的福利制度的推行,公共开支迅速增长。 (2)沉重的税收负担。维持高福利制度的结果必然是高税收,瑞典的税名之繁多,税收名目之花哨,堪居西方国家之冠。 (3)就业政策与劳动力市场的失衡。 (4)收入均等化和保持差距之间的矛盾。 (5)利益均衡调节恶化。 2、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1)人们的工作动机严重受挫,企业的活力不足。 (2)政府规则繁琐,机构臃肿,浪费严重。 (三)瑞典发展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1、政府干预的折中主义济有一种过度的崇拜。我们目前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刚从计划经济的堡垒中突破出来的市场经济,它还处于起步阶段,不是很完善。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无端千预固然有害,但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总体秩序方面又有着一种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之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必然会使社会福社增加。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或十全十美的。如何建立有序竞争,如何协调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社这二者间的冲突,应该是政府的用武之地。政府干预必须明确有效,千万不能模棱两可,朝令夕改。社会市场经济采取相应的法律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政策措施,以确保正常的自由竞争秩序,保障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进行。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公平和效率是贯穿于所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大问题。瑞典政府对市场经济干预的重点放在所谓克服“市场不和谐”和发展社会目标上,因此,它的宏观纤济目标的第一价是稳宁政策,第二位是充分就业,第三位是平等主义。中国的改革是以追求效率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来自对国民财富增长的渴求,因此这就不能不把对于效率的追求放于优先地位。市场经济确实具有有效地资源配置,通过竞争来提高效率的功能,但它也具有社会排斥的负面功能。 3、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 瑞典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劳动市场的积极政策。通过劳动市场的“积极”政策配合宏观目标,基本实现了全社会的“充分就业”。 4、利益集团的理性均衡 所谓利益集团的理性均衡是指:通过整合非理性的利益格局,形成一种理性的合力,使各利益集团都有为国家谋利益的理性,对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共识。瑞典政府从理性均衡理论出发,对瑞典的利益集团问题进行了解决,而这被认为是瑞典模式成功的秘密。可以认定,进行和加强社会利益集团的调整,对于成功地进行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尽快构筑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它有助于把社会利益集团的运行规律、结构法则、协调秩序和均衡模式等理论转换为第二次革命过程中的运行操作、结构再造、协同发展和路径选择,从而降低改革成本和加快创新速度。 5、混合经济 瑞典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然而,更为引人注意的是瑞典的国家所 有制比重很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企业部门和生产领域享有相当大的所有者权益。瑞典这种由市场机制作用与强大而有效的公共部门相结合的经济其实质就是混合经济模式。混合经济是瑞典发展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这方面,瑞典通过国家干预,既获得了市场经济活力的好处,又克服了市场失效所带来的问题,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瑞典混合经济的经验,对我国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6、福利制度综观瑞典社会的福利制度,最重要的一点是各项福利措施都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弱者的权利并且非常注意社会的融洽,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瑞典的实践表明,一个后发展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没有一个统一的、既定的战略,也不可能有统一的、一既定的发展模式。后发展国家不仅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在实现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而是要根据各自千差万别的情况,探索创造出适合各自国家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信仰、核心价值、民主伦理等因素在这个国家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发展模式的形成有着最为基本的保障。即使对于外来模式的借鉴,也要尊重这些历史传统、文化特质、民族特性,只有这样,发展模式(无论是自生的还是外来的)才能够与这个国家形成一种亲和力,发展也将会进入良性的运行。 六、新西兰模式 经过80年代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新西兰已由世界管制最多与最为封闭的社会转变为最为自由的市场国度之一,实行最低的税收、最少的贸易壁垒和广泛的市场自治.经济发展很快。而由此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社会收入差别越来越悬殊。 七、荷兰模式 曾经被认为是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特例,但现已有不少经济学家把荷兰看作其他欧洲国家发展的典范。工人接受较缓的工资增长,以便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对有关零时工作和业余工作的管制已取消,同时社会保障税也被大幅削减。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失业率降为3.6%,而欧盟11国平均失业率高达10.6%。荷兰模式为降低失业率而不必通过削减社会福利或实施广泛的差别工资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然而,这一模式的另一面却是:1/3的工人属零时工,在世界富裕国家中居首位;而且许多人很少接受到伤残和医疗救济,在统计失业率时也把他们排除在外。 八、金砖三国经济发展模式 (一)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 俄罗斯自从原苏联独立以来虽然社会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转轨,但在经济发展方面却始终没有摆脱资源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经济环境下自然形成的。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主要靠出口资源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换取外汇,以支撑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这是较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也可称为是一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过这种发展模式,而俄罗斯形成这种发展模式还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一是俄罗斯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之后,国家财政和企业发展长时期处于资金和外汇短缺状态,从而使出口资源性产品成为国家重要收入来源,即使在普京任总统的8年内,资源性产品出口也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二是俄罗斯出口资源性产品的收入没有投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应用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领域,而是用于还债和政府开支及必要的社会保障方面,从而使俄罗斯经济一直沿袭资源型发展模式往复循环。三是由于转轨后俄罗斯政局动荡、经济混乱,政策多变,很多外商不敢对俄制造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欧美日等跨国企业对俄投资的主要热点是资源开发领域,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因此,利用外资并没有改变俄 罗斯的经济结构和进出口结构,也没有改变俄罗斯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俄罗斯要依赖这种资源型发展模式来实现其富民强国的战略目标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有一定风险的。首先,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耗和出口资源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国际市场资源性产品价格受多方面不可控因素影响,波动幅度较大,从而使外贸收入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最后,资源型发展模式对深加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抑制效应。俄罗斯虽然通过出口资源赚了很多美元,尤其是在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条件下赚得钵满盆盈,但俄罗斯已日益深切地意识到这种发展模式所孕藏的危机和风险:它使大量的外国商品,尤其是一些高技术商品潮水般涌入俄罗斯市场,猛烈冲击国内相关产业;它使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大大落后世界水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它使俄罗斯的贸易结构严重失衡并限于用资源换商品的低级循环,从而使俄罗斯的贸易利益遭到较大损失,有沦为发达国家原料附庸和产品倾销市场的危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性产品的大量出口,从而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一种较为单一、脆弱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之上。普京在任总统期间就已清醒地意识到这种资源型发展模式的弊端和风险,早在2006年国情咨文中普京就明确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国家经济应当根据其科技优势来发展。当然,很遗憾,俄罗斯工业使用的大部分工艺设备相对于先进水平已经落后了不只几年,而是几十年。俄罗斯应当在现代能源、通讯、宇宙、航空建设等高科技范围内全面实现发展,应当成为智力服务中的大型出口国。在2007年的国情咨文中普京指出:“俄罗斯在教育、科学、创作上的财富给了我们可以看到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提高我们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的竞争力,提高经济竞争力,这种经济不是以开发自然资源速度为基本动力,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比别人更快地使用这些资源的思想和技术。”从2008年普京向俄联邦议会发表的国情咨文及《俄罗斯2020年前发展战略》的内容看,从资源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是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主体战略方针,但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同时也包括以下三方面重要内容: 一是由注重追求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增长质量,特别是把实现经济增长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密切联系在一起。 二是从进口依赖型转向进口替代型。 三是从主要注重俄欧洲部分经济发展转向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资料来源:2007年普京总统向俄罗斯联邦会议发表的国情咨义。 (二)巴西外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从60年代开始,巴西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60---70年代,巴西经济高速增长,曾被誉为“巴西奇迹”。80年代,巴西经济陷入衰退,物价飞涨,债务剧增,1989年巴西公共外债达到1150亿美元。90年代,巴西向外向型市场经济模式转轨,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出现增长势头。1994年实施的雷亚尔货币稳定计划,使通涨率从四位数降到一位数,1998年只有1.78%.但是,由于政府在制订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缺乏配套措施,外贸收支从顺差转为逆差,高利率和高汇率政策造成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公共外债达2350亿美元,1998年,巴西重新步入困境,经济增长仅为0.15%.特别是受东南亚和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影响。 (三)印度经济发展模式 市场化道路不同。 印度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广泛地存在着数量众多的私人企业,因此,对于印度来说,其通向市场化的道路就是放松政府管制、大力推进经济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印度大致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减少贸易限制的改革,但是真正的自由化改革则是从1992年才开始的。在1991年时,印度的平均关税为83 %,但是到了1998年,印度的平均关税已经降低了30%以上。贸易自由化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来自国内,而且还来自国 际社会,其结果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印度企业的生产率,并且还显著地减少了印度企业关门倒闭的现象。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从1992年改革开放至今,印度的GDP已经翻了一番多,其人均GDP提高了近4倍,印度谨慎地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从而避免了发生在前苏联和中东欧计划经济国家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动乱,以及因为社会动乱而造成的经济衰退。 对外开放的模式不同 从对外开放的模式来看,印度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对外投资与自由贸易的方式。当印度 开始改革与开放时,它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特点:有较好的企业制度和较好金融体系;但是,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文盲率要达到40%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有关);基础设施非常糟糕,并且因为过早地推行西方式的民主而导致政府效率非常低下。面对这样的初始条件,印度在开始对外开放时所能做出的选择只能是对外投资和自由贸易。现在的问题是:印度为何只能做这样的选择呢?假如我们把素质较差的劳动力和糟糕的基础设施这两个初始条件结合在一起考虑,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印度是没有能力吸引世界跨国公司到其国内投资生产的。与此同时,只要印度本国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也将面临优质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的发展瓶颈,而这正是许多印度企业要到海外投资的原因所在。印度参与全球计算机软件业外包式的国际分工是很自然的,因为印度的精英教育制度培养了足够数量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外包生产的熟练劳动与大批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再加上语言上的便利,以及软件业的发展无需发达的基础设施的支持,所以只要印度对外开放,就很容易被世界跨国公司组合到全球计算机软件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生产的体系中去。 经济增长道路不同 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遵循人们所熟悉的增长道路,即第一步摒弃农业,转向制造业,再后来则转向服务业,并以此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也会有一部分国家会直接从农业生产国转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印度部分地采取后一种经济增长的道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服务业的发展上。 (2)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比较) 回顾两国体制演进与经济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有几分相似 但也有重大的区别。相似之处主要在于两国发展的起点基本相似,都是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发展任务繁重;另外,两国发展的思路也大体相似:即两国都深受当时的苏联模式的影响甚深;力图借助政府的“有形之手”实现“跃进”式发展; 由于遭受过痛苦的殖民经历,两国都对国外经济势力持有强烈的戒备心理;受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两国都被迫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促成了经济的起飞。然而两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存在根本不同。因此我们有提出比较两国发展模式的必要。在1980 年代以前的这一段时期中,印度始终走的是“资本主义”式发展道路。尽管公营部门得到政府的精心栽培,但是,私营经济仍然起到“平分天下”的作用。众所周知,印度的土地改革有名无实。 地主残余势力由此得以苟存。私营财团的势力也有了长足的提升。这与中国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消灭了代表剥削、保守的地主阶级。这显然有助于调动起普通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私营企业也基本归于绝迹。这种做法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社会的总积累绝大部分都落到了政府的手中。这加强了政府的力量,也为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诸多方面超越印度,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这与两国所选择的不同制度和经济体制有着紧密的关系。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而印度实行资本主义混合经济模式,这使得中国更好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和更为充分地发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长处。进入 20世纪 80 年代后,中、印两国均进入了转型时期。但是,中国的“强政府”角色,却使得改革更容易形成共识并得到顺利推进,政府也有能力为经济起飞提供必要的社会物质基础设施。此外,中国实行的改革策略,也使其能够惠及更为广阔的领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超速成长。然而,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也面 临着诸多质疑。尤其是中国国有企业仍在若干关键行业保持垄断地位,并与印度拥有的发育较为健全的微观基础形成强烈反差。这也表明,中、印两国的改革都远未终结。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一、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虽然发展很快,但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除了多方面的原因外,国内自身的二元经济结构不能忽视。 农村城市化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确立,如何选择经济发展模式就成了关键问题。一方面不能照抄照搬某一个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还必须在正确认识本国或本区域经济发展固有的特征,认真分析判断有针对性的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是多样性的。 (一)在东部沿海地区应选择托达罗模式。沿海地区的农村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工业化生产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完全可以通过农村自身的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同时,可以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步伐。我国为、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城市化程度已经很高,主要是从战略上缺乏应有的规划,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要进行规模化发展,从公共设施、社会福利、经济交易等方面降低成本,才能尽快提高现代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所要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总体水平。 (二)在东部的其他地区和中部的平原地区应选择费景汉—拉尼斯模式。这此地区具有工业化程度相对高、农业发展状况相对好的双重特点,但相对沿海地区又缺乏一定的资本积 累。因此,在注重发展农村城市化的同时,还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两个渠道,使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并举。 (三)中西部的大城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大城市应选择唯工业化模式。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地方二元经济结构非常突出,城市大工业与落后的农业经济结构并存。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劳动生产率非常低,城市大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高,城市大工业与农村农业生产在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收入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反差。我国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城市大工业与农村及地方工业之间的断层现象很严重,必须通过城市大工业的辐射来弥合之间的断裂带,进面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四)在广大的西部农村应该实行人口适度集中模式。我国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由于生存环境恶化,农民难以找到现代城市文明的对接点,也很难顾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此,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本、经济发展成本、城市化建设与发展成本都非常高。因此,采取人口集中的战略,选择条件适宜的区域找出最利于生产要素可优化配置的途径,推动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总之,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是确立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理性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成败的关键。对此,各级政府必须在全面分析国情、区情的基础上,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实质,准确选择农村城市化模式。 经济观察 欧阳正宇2006年第10期/总第192期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社会的安定祥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被国际上称为“中国模式”。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若干质的规定性,在所有制、调节机制等方面有着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社会和谐公正与经济高质增长有机结合的发展途径,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依据中国国情建立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仅仅在于其改革路径是渐进的成果是累积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性质下进行的。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和所选择的道路模式,要受到国情、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结构、政治发展现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国情就是国家在现代化发展道路选择中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始终是围绕中国国情制定的。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三十多年的改革过程中,我国经历了艰难的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确定为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与英、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及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这种体制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区别是:它虽然保留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多样化了,更重要的是,它允许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等经济形式的共同发展。 这种体制在中国的发展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分散的小生产在农业和农村还占统治地位。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旧式工商业仍占很大比重,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改造和提升这些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二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仍属于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科学定位下,不借助于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发挥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后发国家三大优势,将无法与经济发达国家取得紧密联系,难以获得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成果,更不可能尽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变自身落后状况;三是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抛弃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以及借助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参与经济剩余的再分配,并使之惠及人民大众。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有效发挥国家主导作用的模式 中国的市场化基础是通过政府主导建立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在政府主导下展开的,即使某些改革来自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推动,但离开政府的决策也是难以进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是广泛的,政府干预的力度也是比较大的。这在我国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培育程度、历史文化背景之下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我国采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必然。就中国而言,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绝不能简单照搬“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也不能简单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归结为宏观调控。这是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政府参与和推动。同时,我们又是经济转型国家,从“转型”到“定型”也必须有政府主导和参与,需要政府推动市场化改革去积极地培育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各种微观经济主体。从深层原因上看,我们国家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体制本身有深刻的制度规定性,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通过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兼容,既要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要保证在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中实现共同富裕。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重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从具体国情上来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应当遵循三个基本的原则:经济效率原则;经济稳定增长原则;经济公平原则。应该说,这样的一些基本原则对于抑制利益分化的加剧,对于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这样的原则,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所谓公共物品是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例如国防、公安、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等。由于这种消费的非排他性特 征,所以价格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私人经济部门或者由于投入多、效益低而不愿意或无力生产或提供,或者容易造成垄断,导致成本上升,效率下降,损害消费者利益。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国家预算开支,担负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的主要责任。 2、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所带来的缺陷,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放任的市场机制无法控制经济的周期波动和通货膨胀;同时,市场机制也不能解决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难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因此,政府有必要适度地干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对经济生活加以宏观调控。 3、外部效应的消除者。外部性是指个人的效用函数或企业的成本函数不仅依存于自身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依赖于其他人所能控制的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又不受市场交易的影响。外部性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外部性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政府应采用积极稳妥;恰当的措施来促进积极外部性的产出,或限制消极外部性的出现。政府的公共权力特性使它能够而且应当承担起这一责任。 4、收入及财富的再分配者。市场经济是以效率、效益、利润为终极目标的,它能较好地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但却对社会公平、社会利益分化、社会稳定起不到完全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体现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良好统一。因此,在市场通过初次分配实现了既定格局下的“帕累托最佳”之后,政府应通过再分配政策及社会保障制度来调节收入及财富的再分配,以解决社会公平,缓解利益分化,保持社会稳定,扶持弱势群体。 5、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是以一定的规则和契约关系为前提的,它必须是竞争而有序的。但放任自由的市场势必走向垄断,使规则和契约关系遭到破坏,因而市场机制就会失效。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其基本职能就是维护市场秩序,维护有序的竞争。另外,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体制运转的必要条件,这有赖于政府承担起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的责任。 6、政府自身的革命者。上述政府的种种角色都有赖于政府本身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市场经济体制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也是政府能否承担起上述基本角色的一个必要前提。因此,在新时期,政府正在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转变职能,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实现由微观直接的干预向宏观问接调控的转变,消除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实现政府自身的革命。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培育多元利益主体,增进公民福祉为核心的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始终不变的发展目标是追求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府所要追求的政治目标。因此,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尽可能圆满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此,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经济发展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出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是对社会经济生活、对单位和个人包得很宽,管得很严。这样的政府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全不能相容。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其服务、协调、监督、指导能力,变直接的行政管理为问接的法制管理。在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从重新定位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开始,坚定不移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真正落实基层民主和大众参与制度。通过政府角色重新定位及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使政府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变直接管理为宏观管制。政府全部职能的核心是分配利益与协调利益,政府所有的职能都是围绕着分配利益和协调利益而展开的。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已经使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利益分化的社会。现代各国政府均把保护人们的合法利益作为其基本任务,而且还把人们的合法利益免遭侵犯视为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政府保护人们的利益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安全保护。政府对于利益的安全保护,是政府在承认人们的利益差别基础上实施的。就保护利 益而言,政府并不对“富人”有所歧视,也不对“穷人”有所同情,政府只保护人们的合法既得利益。二是政策保护。政府对于利益的保护是指通过政府的政策行为,保障人们的利益获得渠道以及获得的利益能够符合政府的政策规范。在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市场经济体制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也是政府能否承担起基本职能的一个必要前提。 (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均衡发展模式 党的十一届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进了社会全面进步。客观的历史发展进程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我们不仅能够在借鉴、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现代化进程,而且能够克服现代化过程的片面性,实现社会的协调均衡发展,从而在新一轮的发展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正是我们的“后发优势”。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协调发展必须付出巨大努力的长期的过程。为此,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发展实践。要把科学发展观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一种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机制。 新时期,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改革进程的必然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出一条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在于:科学投入、适度积累,求优化效益、可持续增长。这里的关键是以现实国情和综合国力为客观尺度,求得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文化发展。发展观的更新、转变集中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第一,由片面地追求工业化增长,过分强调工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转向强调各产业之问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重视加强农业的基础作用。第二,由单纯追求物质总量的增长,过分强调物质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转向强调经济增长过程中人的因素,特别是强调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使人的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本发展,以及由此而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决定性的作用。第三,认为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应有其社会学的意义,即经济增长要同时鼓励人们普遍参与经济增长过程,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认为这是经济增长所应具有的基本含义和应该追求的目标。第四,由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忽视环境问题的反自然的倾向,转向强调综合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的亲自然的倾向,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第五,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因素的作用,认为只有一个不断发展的体制和一个不断完善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最终以制度规则来保证发展行为的合理性和发展目标的正确性。第六,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对发展问题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是新发展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最初定义范围比较狭窄,主要是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角度,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发展的持续性。随后,这一概念又进一步发展为,具有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在内的综合协调发展的广泛涵义。 回顾中国30多年改革的历程,人们有充分理由为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进步而感到鼓舞,这是坚定继续深化改革信心的基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持续发展,向世界表明中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方向、基本路线和基本制度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同时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的若干深层矛盾依然对社会发展构成明显的障碍或制约。这些矛盾的存在并不能构成否定改革成就和道路选择的依据,但却足以说明中国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1.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争取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为了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争取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必要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等于不要经济增长速度,面是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把速度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实现工业化,中国也不例外。工业化绝不应该仅局限于工业部门,面应该涵盖整个国民经济。具体来说,工业化至少应该包括工业和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那种忽视农业或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在中国是完全行不通的。 3.要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三重的,一方面是要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另一方面是要完成以产业结构高度化为主要内容的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再一方面是要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面无论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还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都是建立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要对原有的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实行技术革新;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就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因此,只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才能实现经济的现代化。 4.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已经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运用造成了危害,因此,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持状况已不容乐观,如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然造成进一步的恶化,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显然,中国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和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面是要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尔东摘自《经济参考报》2004年l2月曹新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7期(总第1871期) 四、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即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它不只是意味着中国从有限的对外开放向全面的对外开放的转变,更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性革命,这场革命就其意义来说绝不亚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如果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入WTO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历史性的转变。 一、中国经济发展框架的转变 加入WTO对中国的产业来说,将是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部门,将会以各种方式大规模进入中国,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新经济挑战。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中国经济向全面开放的转变,以及逐步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不可能无视这场新的产业革命,为此,就需要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新经济部门。二是发达国家新经济部门的进入,其生产与研发无论是采取独立还是联合的形式,都将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催生我国新经济部门的形成和发展。新经济部门的确立和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从目前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转向“三元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新经济或知识经济)。这就使我们必须在三元经济的新框架中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上,二元经济理论一直被推崇为是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典模式,但随着新经济在全球的崛起和发展,它必将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从面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三元经济的发展结构,这将大大超越二元经济的 理论框架及其解释力。因此,探讨和构建三元经济的发展模型和框架,是摆在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人面前的一个尖端性课题。 三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框架的构建,至少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民将向工业部门转移,城市化随着工业化而不断向前推进。当然,我国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隔离,没有实现这样的同步发展,这需要我们继续在二元经济的框架内做出分析。但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这种劳动力的转移是顺畅的。其原因是工业化创造的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并不高,农民并不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培训就可以进入工业部门。在三元经济发展模式下,新经济部门对劳动力的素质则有相当高的要求。因面,无论是产业工人还是农民,转向新经济部门都需要经过较高程度的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力资本的薪酬制度安排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把教育产业和人力资本的形成纳入到新的三元经济发展模式中。 2.资本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下,由于作为新兴产业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资本被引致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流动,甚至采取剥夺农业的措施如价格剪刀差来推进工业化,只有待工业部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反哺农业。因此,在二元经济框架下,资本的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这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是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源推进工业化。在三元经济发展模式下,发展中国家由于面临着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的双重任务,这就决定了资本的流动将不会是单向的,需要资本在两个部门间实施合理的配置。应选择的战略是: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经济与新经济的互动。由于新经济相对于工业经济而言是高风险产业,从而孕育了风险投资的形成和发展,这就需要完成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创新。 3.市场实现机制。在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下,工业化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扩张,而且这种市场的扩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即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民不断进城和城市工人收入的提高,使城市市场不断扩大;同时由于大批农民进城而使农业不断工业化,从而使农民收入也得以不断提高。在三元经济发展模式下,由于新经济部门的产品主要是技术和知识,它不可能在自身的部门中创造出市场以支撑本部门的发展,其市场主要在于对传统部门的应用,因而它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传统部门即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需求,这就需要建立新经济部门与传统经济部门的共生共荣关系。 4.制度基础。在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本在各种资源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在三元经济发展模式下,技术和知识的地位将上升,资本与技术、管理的合作将成为时代的主题,从而将呈现知识产权融资、资本产权融资的新格局。这就需要做出“资本”与“知本”相融合的新的产权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他山之石 周伟 李鑫2000年第7期
本文档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2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