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

【doc】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

举报
开通vip

【doc】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doc】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 化 第6卷第1期 2005年2月 北华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BEIHUA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I.6NO.1 Feb.2005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 刘国石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吉林吉林132033) 摘要: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在学术方面的汉化主要包括经学,史学,诸子,文学,律学,兵法,武术, 科学技术等;在风俗习惯方面主要包...

【doc】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
【doc】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 化 第6卷第1期 2005年2月 北华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BEIHUA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I.6NO.1 Feb.2005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 刘国石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吉林吉林132033) 摘要: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在学术方面的汉化主要包括经学,史学,诸子,文学,律学,兵法,武术, 科学技术等;在风俗习惯方面主要包括婚礼,丧礼,姓氏,语言,一般礼俗,服饰等.由于十六圜时期少数 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 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8本科2018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考核册答案 ,到十六国末期.中原少数民族基本上完成了汉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为北魏孝 文改制奠定了基础.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汉化与孝文改制是前后相继,紧密相连的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其影响极为深远,最终导致北朝末年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实现和南北大统一的完成. 关键词:十六国;少数民族;汉化;学术;风俗习惯 中图分类号:K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009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在进人中原接 受了中原较高的物质文化之后,已不满足于精 神文化方面的落后,便自觉地,主动地接受汉 族精神文化,其中多数统治者在汉文化即学术 方面有较好修养.他们在经学,史学及其它方 面都有一定造诣.少数民族统治者还注意到了 全面汉化的重要性,在风俗习惯方面也普遍实 行汉化.下面分别从学术和风俗习惯谈一下十 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汉化情况. 一 ,学术的汉化 1.经学 在经学方面(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贵族在 经学,史学,诸子,文学方面的修养将另文详 述,在此仅从不同角度略述),少数民族统治 者以汉代马,郑,毛,京数家之学为主,而不 尚魏晋经学.如匈奴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 崔游,学《毛诗》,《京氏易》,《马氏尚 书》"[](P2645).刘渊子刘和"习《毛诗》,《左 氏春秋》,《郑氏易》"E2](P2652).刘渊从祖刘宣 "好《毛诗》,《左氏传》"-](. 他们学习经学的目的还在于实用,所以大 都重视《左传》,而极少学习三礼.如刘渊 "尤好《春秋左氏传》"[](.刘和"习…… 《左氏春秋》"E2](,都说明他们学习经学的 目的是为了实用,为其统治服务. 2.史学诸子 少数民族统治者出于实用这个目的学习经 学,以此为出发点,他们对史学也很重视,不 过涉及史籍往往限于《史记》,《汉书》,较少 涉及东汉,魏晋历史. 刘渊不但通经,而且通史,"《史》,《汉》, 诸子,无不综览"[](,并且能够恰当地评 价历史人物.苻坚是少数民族统治者中汉化最 深的人物之一,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在汉族 士大夫之下.在论及西汉功臣时,他认为"以 萧曹为功臣之冠"不妥,"二相何得独高也! 虽有人狗之喻,岂黄中之言乎!"E4](P2886而不 应把陈平列于萧曹之后.苻坚能够不拘泥于史 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改变几百年来人们的固 定看法,说明他对历史认识的深刻,其认识也 收稿日期:2004—04—2O 作者简介:刘国石(1949一),男,辽宁沈阳人.北华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 师.硕士. ? 48? 颇有道理. 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在学习经史的同时, 对诸子也有浓厚兴趣.前文已谈及刘渊 "《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其子刘聪 l4岁即"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lJ(P2657). 因史籍阙如,难以详述当时少数民族统治者学 习诸子的情况,以上二例或可说明大概. 3.文学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接受汉 文化过程中使其汉文化修养大有提高,其中很 多人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 匈奴刘聪"幼而聪悟好学,博士朱纪大奇 之.年十四……工草隶,善属文,着述怀诗百 余篇,赋颂五十余篇"[](.作为少数民族 贵族子弟,刘聪幼童时汉文化水平即能使汉族 博士惊奇,实属不易,又善书法,着文,作 诗,赋颂多篇,其文学修养是相当高的.石勒 "雅好文学"[](?.秃发傅檀子秃发归"年 始十三,命为高殿赋,下笔即成,影不移漏, 檀览而善之,拟之于曹子建"](?).秃发归 文学水平是否可与曹植相比姑且不论,但作高 殿赋能下笔即成,也属难能可贵,其文学修养 起码可与一般士大夫并列.氐族苻氏文学修养 也很突出,苻坚时期已把作诗当做一种雅性活 动.史载:苻坚"宴群臣于逍遥园,将军讲 武,文官赋诗"[](P26.宴会赋诗是中原汉族 政权的一种高雅娱乐形式,它标志着一个统治 集团的文化水准,氐族政权举行这种活动,证 明了该族统治集团的文化水准之高.苻融的文 学修养在氐族统治者中颇具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他"下笔 成章……时人拟之王粲"l](P'2934).其文学水平 已高于一般士大夫. 4.兵法 北方少数民族虽多为游牧族,善兵马骑 射,但在军事理论上却比不上中原汉族,所 以,当他们立足中原后,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 也学习中原传之已久的兵法,当时所兴主要是 孙吴兵法. 刘渊崇尚经学,对兵法也颇感兴趣, " …… 孙吴兵法,略皆育之".刘聪"……孙吴 兵法,靡不诵之".刘曜"尤好兵书,略皆诵, 常轻侮吴邓,而自比乐毅,萧,曹"l0](P2683). 兵法之应用也略同于中原古代名将了.羯族石 弘是很有汉文化修养的人,石勒认为当时非承 平之世,故应学习兵书,于是"命刘徵,任播 授以兵书"?](P2752).氐族苻雄"少善兵书, 而多谋略"[](P3s?.成汉李庠在西晋末李特 起义时至蜀,"赵深器之,与论兵法,无不称 善":3.3?.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军事上取得的 胜利,除其民族自身属游牧族外,学习兵法应 为其中重要原因. 5.武术 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大都保持着一种尚 武精神,除本民族特征外,他们还接受中原武 术,以增强其尚武精神,其表现主要在击刺, 弓箭,骑术等方面. 刘渊在少数民族统治者中可谓文武双全, 他还兼通武艺,"猿臂善射,膂力过 人"](.其子刘聪比他更胜一筹,"(年) 十五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 捷,冠绝一时".再加上他的文才武略,刚及 成年,到京师洛阳,"名士莫不交结"[](. 对于少数民族贵族,能得到汉族士大夫如此礼 遇实属难得.石勒命石弘兼学文武,除让他学 习兵书外,还命"王阳教之击刺"l](. 氐族苻雄不但"多谋略",而且"便弓 马"i12](叭.成汉李庠"才兼文武……弓马 便捷,膂力过人"l13](P3031). 可以说,自进人中原后少数民族统治者在 汉文化影响下,其文韬武略及弓马骑射等武艺 都有了空前的进步. 6.科学技术 少数民族统治者不仅在精神文化方面有较 高的汉文化修养,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如此.主 要表现在天文方面.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天文颇 感兴趣,而且能够应用于实际.沮渠蒙逊"颇 晓天文",他据天象,认为刘裕灭后秦,却不 能守关中.又据岁星认为北凉宜南伐而不宜西 进,果有所获](P3188).沮渠蒙逊通过天象论 战争形式固然有迷信色彩,但从另一方面看, 他懂天文也是事实. 氐族苻氏也以天道论战争局势.淝水战前 前秦太子左卫率石越即认为,"今岁镇守斗, 福德在吴,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据长江之险, 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在这里, 石越从天道和人事两方面论证东晋不可攻.说 明他是重视实际的,只是觉得从天道更易说服 ? 49? 苻坚.太子苻宏也认为,"今岁在吴分".苻坚 则同样用天道驳斥晋不可攻的说法,他说: "昔武王伐纣,逆岁违b.天道幽远,未易可 知"](P3302).淝水之战的胜败当然不能从天 道去理论,但从另一方面也可证明前秦集团对 天文知识的普及.石虎子石宣荒淫无度,引起 "士众吁嗟".领军王朗将此事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石虎,石宣 知道后,欲杀王朗而找不到借口,便利用天象 派赵揽巧言到石虎处游说,企图借石虎手杀王 朗.石虎因不忍心杀王朗,结果让王波做了替 死鬼[](.慕容农在慕容氏部族中是汉文 化修养很高的一个,九岁时他就曾对高辛氏时 代参辰二星争斗事与太史黄辩难,辩得黄无言 以对[1]P4】. 以上数例可以看出,在接受汉文化的过程 中,少数民族统治者多接受了天文知识,而且 达到了较高水平. 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博通经史,当然主 要指其贵族和上层人物,不过,由于汉文化的 独特魅力,不仅吸引着少数民族的上层,也影 响着下层人民. 匈奴后部人陈元达"少而孤贫,常躬耕兼 诵书,乐道行咏,忻忻如也".刘渊因其才学 而征召,任为黄门郎[](P2679).匈奴后部人 b,"少好读《易》",其汉文化修养使汉族士 人为之叹服.郭璞曾感叹说:"吾所弗如 也"[](P24.?.他的文化修养一定很高,否则 不会得到士人这样高的评价.休屠人陈武是个 牧羊人,和他同时牧羊的有十几人,其中有懂 歌谣的,陈武受其熏陶,"遂学《太山梁父 吟》,《幽州马客吟》及《行路难》之 属"[20](.《梁父吟》属汉族士大夫阶层所 欣赏的高雅文学形式,从中可以看出陈武的汉 文化修养程度. 少数民族的汉化经历了经济生活,语言, 习俗和汉文化(在此指学术)几个方面,其接 受汉化的顺序也大致依此.那么,文化上的同 化则是最难达到的,同时也是最后完成的.因 为文化上的同化标志着民族心理素质的一致, 这绝非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也可以说是民族 融合的最重要标志.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文 化,既有其政治需要——拉拢汉族士族加入其 政权,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文化上的一致;也有自觉地,主动 地接受汉文化因素,这方面或者说是主要因 ? 50? 素.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的过程,也是 他们与汉族士族差异缩小的过程;而其民族下 层接受汉文化的过程,则标志着与汉族下层人 民差异缩小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民族矛盾不断 减弱,民族关系逐渐加强. 二,风俗习惯的汉化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贵族不仅注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 文化方面的汉化,也注重风俗习惯的汉化,而 且在这方面对其全民族有更普遍,更深刻的影 响.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当时各少数民族及 其政权风俗习惯的汉化. 1.婚礼的汉化 少数民族贵族进入中原后,中原礼俗很快 引起他们的兴趣,于是开始效仿.在婚姻礼俗 方面,他们已经注意到同姓不婚.刘聪妻呼延 氏死后,他欲娶太保刘殷女儿为嫔妃,其弟刘 义极力反对,原因是同姓相婚不合礼俗.刘聪 为此特意咨询太宰刘延年和太傅刘景等人.他 们都认为虽同姓而异源,并不违背婚姻礼 法[](P!?.这说明当时匈奴族同姓相婚是受 限制的,同一血缘相婚应属严厉禁止的婚姻行 为.羯族在后赵石勒时期已经开始禁止收继 婚](P578).收继婚是北方少数民族常见的婚 姻习俗,石勒受中原礼俗影响而下令禁止,实 为一种进步,尽管当时还难以一纸之令彻底禁 止,但这种倾向和意识无疑是正确的. 2.丧礼的提倡 丧礼在中原汉族政权实施已久,少数民族 进入中原后大都遵循着这种礼制. 氐族成汉李雄母亲罗氏死后,他要遵丧礼 服孝三年,经任回劝说,又列举"昔武王素甲 观兵,晋襄墨l至从戎"的故事,才"释服亲 政":]('.".李雄死后,李班"居中执丧礼, 政事皆委寿及司徒何点,尚书令王瑰 等,,E233(P3O?.说明氐族成汉政权也在认真地 执行着中原古丧礼.氐族前秦政权不仅亲属要 遵循丧礼,而且要求官吏,甚至百姓对君主也 如此.吕光得知苻坚被姚苌杀害的消息后. "奋怒哀号,三军缟素……长吏百石已上服斩 衰三月,庶人哭泣三日":](P3057).姚兴母亲 蛇氏死后,"兴哀毁过礼,不亲庶政".当时群 臣都建议"依汉魏故事,既葬即吉".惟有李 嵩认为,"既葬之后,应素服临朝,率天下先, 仁孝之举也"[](.姚兴最终采纳了李嵩 的建议.姚兴依李嵩之议的目的是遵中原传统 丧礼,汉魏之际因处于动乱,故礼仪多从简, 丧礼尤其如此.姚兴不依汉魏丧制,而依古丧 礼,充分说明了他对中原传统礼仪的重视. 以上可以看出,进人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 者接受中原丧礼是比较普遍的,他们接受上丧 礼的目的主要在于接受汉文化. 3.姓氏的汉化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多数已将其复姓改 为汉族单姓.陈连庆先生对此已有详细考 证[]【P48,49,39),故不述. 4.汉语的使用 史籍中缺乏直接记载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 使用汉语的情况.《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注引《魏略?西戎传》曾对氐族有这样的记载: "姓如中国之姓矣……多知中国语".这段史料 说明至迟在魏晋以前氐族大都已使用汉语了. 上文谈及了进人中原各族统治者的汉文化修养 状况,他们对经学,史学,文学等都有较高的 修养,很多人能够背诵史籍中的篇章,这亦可 作为其通汉语的旁证.那么,当时进入中原的 少数民族使用汉语应为普遍现象.至于少数民 族接受汉语的过程,黄烈在其《中国古代民族 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已有较详论 述,在此不赘述. 5.一般礼俗的汉化 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既表现在文化修养 上,也表现在其行为上.西晋授慕容席为鲜卑 都督,慕容鹰去东夷府致谢,"巾衣诣门,抗 士大夫之礼".东夷校尉何龛如临大敌,"严兵 引见,乃改服戎衣而人".当有人问及慕容席 更衣之缘故时,他回答:"主人不以礼,宾复 何为哉!".何龛"闻而惭之,弥加敬 惮"[27](P2804).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在礼节 上竟让汉族官僚自愧不如,以至敬畏,说明了 当时少数民族统治者对中原礼俗的熟知,而且 应用得恰到好处. 6.服饰的汉化 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汉 族服饰.如鲜卑慕容氏在慕容席曾祖莫护跋 时,看到"燕代多冠步摇冠……见而好之,乃 敛发袭冠"["](P2803).上文提到的慕容"巾衣" 去拜见何龛,显然已从其曾祖对汉族服饰的发 展到遵循礼俗的程度.距中原偏西的南凉乞伏 氏,其服饰也与当地汉族相司.从甘肃永靖县 炳灵寺石窟壁画中一个姓乞伏的供养人像所服 服饰可以问接得到证明[](P107).氐族汉化较 早,穿汉族服饰也要早于一般少数民族.据上 文所引《魏略?西戎传》记载:"其妇人嫁时着 衽露……有似中国袍".可见氐族在魏晋以前 已开始模仿着穿戴汉族服饰了.到十六国时期 中原少数民族穿戴汉族服饰应为普遍现象了. 少数民族在民俗上的汉化是其民族特征的 减弱乃至消失,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完成 的,往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和痛苦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统治者则起了带头作用, 从而影响了整个民族,最后使其全民族放弃本 民族习俗,接受汉族习俗.习俗的同化是民族 融合的明显标志,少数民族接受汉族习俗不仅 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是民族融合由不可能向可 能转化的一个必要步骤. 以上是对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 汉化状况的简略论述.文化对于民族间的影响 是双向的,即使在十六国时期也是如此.本文 的任务是谈少数民族汉化,故未涉及少数民族 文化对汉族的影响.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少 数民族从制度(制度方面的汉化已由另文刊 出),学术,习俗几个方面接受汉化,加之各 政权不断争取汉族士大夫的合作,在政策上积 极调整和缓解民族关系,都加速了其汉化的步 伐.到十六国末期,中原少数民族基本上完成 了汉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为北魏孝文改制 创造了条件.十六国时期中原各少数民族的汉 化与孝文改制是前后相继紧密相联的一个过程 的两个阶段,其影响极为深远,后来东魏,北 齐虽然刮起一股反汉化兴胡化狂潮,也终不能 使形势根本逆转,最终仍以汉化为发展趋势, 结果是北朝末年北方民族大融合局面的实现和 南北大统一的完成.而十六国时期的汉化则功 不可没. 参考文献: [1]晋书?刘元海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2]晋书?刘元海载记附刘和载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3]晋书?刘元海载记附刘宣载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4]晋书?苻坚载记上[M].北京:中华书局, ? 51- l974. [5]晋书?刘聪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6]晋书?石勒载记下[M].北京:中华书局, l974.. [7]太平御览?卷602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凉录 [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太平御览?卷587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 [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晋书?苻坚载记下附苻朗载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10]晋书?刘曜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 l974. [11]晋书?苻坚载记下附苻生载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12]晋书?苻生载记附苻雄载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13]晋书?李流载记附李庠载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14]晋书?沮渠蒙逊载记[M].北京:中华书 局,1974, [15]资治通鉴?卷104晋孝武帝太元七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16]晋书?石季龙载记上[M],北京:中华书 局,1974.. [17]四库全书本[唐]陆龟蒙?小名录上[M].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8]晋书?刘聪载记附陈元达载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19]晋书?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艺文类聚?卷l9人部[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l965. [21]太平御览?卷120偏霸部四后赵石勒[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22]晋书?李雄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23]晋书?李班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24]晋书?吕光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 l974, [25]晋书?姚兴载记上[M].北京:中华书局, l974. [26]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27]晋书?慕容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28]周伟洲.南凉与西秦[M].西安:陕西人 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李丽责任校对李开拓】 HanizationontheScholarshipandCustomsofMinority duringthePeriodoftheSixteenKingdoms LIUGuo-shi (EastAsiaResearchInstituteofBeihuaUniversity,Jilin132033,Chi~la) Abstract:HanizationonscholarshipofminorityduringtheperiodoftheSixteenKingdomsincluded classicphilosophy,history,hundredsofscholarshipgroups,literature,jurisprudence,artofwar, Wushu,scienceandtechnologyetc;Includedwedding,funeralservice,surname,language,general customs,dressetc.primaryinthecustomsandhabits.Becausetheminorityrulerpromotedthepolicy ofHanizationduringtheperiodofSixteenKingdoms,attheendofSixteenKingdoms,themin ority inZhongyuanhadbeencompletedtheprocessofHanizationbasically.Thiscompletedprocesswasthe basicfoundationforthereformofEmperorXiaoweninBeiweiDynasty.Itwastwofactorsinfront andbacksuccessivethattheHanization0fminorityandthereform0fXiaowenduringtheperiod,its influenceisextremelyprofound.Astheresultofallthefactorsatwork,atlast,theNorthDynastyre— alizedthenorthernracetoblendabigandcompletetheSouthNorthgrandunified. Keywords:SixteenKingdoms;Minority;Hanization;Scholarship;Customsandhabits ? 52?
本文档为【【doc】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19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