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章: 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重点与难点剖析 一、 纯培养技术 1

第二章: 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重点与难点剖析 一、 纯培养技术 1

举报
开通vip

第二章: 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重点与难点剖析 一、 纯培养技术 1第二章: 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重点与难点剖析 一、 纯培养技术 1 1分离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物是研究利用微生物的基础。获得纯培养物涉及的相关技术包 括:无菌技术、 微生物的分离与分离纯化技术和微生物培养和保藏技术。 2无菌技术:包括培养基和物品的各种灭菌技术和微生物各种接种过程的无菌操作技术等。 重点在实验课中掌握相关的技术原理和操作规范,以牢固树立“无菌”的思想和概念。 3 纯培养指的是只有一种微生物组成的细胞群体。自然环境中微生物是混杂在一起的,因此分 离获得纯培养物的基本原理:首先采用方法将单个的细...

第二章: 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重点与难点剖析 一、 纯培养技术 1
第二章: 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重点与难点剖析 一、 纯培养技术 1 1分离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物是研究利用微生物的基础。获得纯培养物涉及的相关技术包 括:无菌技术、 微生物的分离与分离纯化技术和微生物培养和保藏技术。 2无菌技术:包括培养基和物品的各种灭菌技术和微生物各种接种过程的无菌操作技术等。 重点在实验课中掌握相关的技术原理和操作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以牢固树立“无菌”的思想和概念。 3 纯培养指的是只有一种微生物组成的细胞群体。自然环境中微生物是混杂在一起的,因此分 离获得纯培养物的基本原理:首先采用方法将单个的细胞与其他细胞分离开,进而提供细胞 合适的营养和条件,使其生长成为可见的群体。进行微生物的分散主要采用稀释的方法,而 固体培养基由于能够使分散的细胞固着于一定的位置,与其他的细胞分离,从而生长成为一 个单细胞来源的群体-即纯培养,而成为常用而简便的分离介质和营养介质。 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物由于稀释方法的差异和接种平板的方式差异而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 将合适的无菌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后制备成平板,按以下方法划线: 平板划线法中细胞的分离和稀释过程发生在接种环在固体平板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上的划线和移动过程中, 产生的单个细胞在培养基表面生长的后代就是纯培养物。 2 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就是在将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之前,通过液体稀释的方法分散细胞,最常 用的液体稀释方法为10倍系列稀释,参考下图: 随着稀释程度的增大,单位体积中的微生物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得以分散。 1 稀释倾注平板法的操作是:选择细胞得以分散的合适稀释度的菌悬液与灭完菌冷却到 50-55?C的培养基混合均匀,一起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形成平板后,培养。 稀释倾注平板法操作较麻烦。在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时,该方法需要样品与热的培养基 混合,因此对热敏感微生物的影响明显;该方法操作过程中,样品中的微生物有的分布于平 板表面,有的则裹在培养基中,后者则会影响严格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而且,对于同一种微 生物,平板表面的菌落形态与培养基内的菌落形态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影响菌落形态的判 别。在进行微生物计数时,该方法细胞分散均匀,计数较准确。 稀释涂布平板方法的操作是:首先将灭完菌冷却到50-55?C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形成平板,然后选择细胞得以分散的合适稀释度的菌悬液加到平板中央,以三角刮刀将 之均匀地涂布于整个平板上,培养。 稀释涂布平板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它克服了倾注平板方法对热敏感微生物、严格好氧微 生物和培养基内部菌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常规分离方法。其存在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是有时会由于菌液太多或者涂布不均匀而使细胞分散不充分,影响计数结果和分离纯化效 果。 3 主要用于厌氧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是稀释平板法的一种变通。其基本操作流程为:试管培养 基融化 , 50度保温 , 样品梯度稀释后加入试管培养基中 , 摇匀冷却凝固 , 石蜡油 封闭 , 培养。细胞固着于试管的琼脂柱中,再加以石蜡覆盖,就可以进行厌氧菌的分离纯 化。由于氧的存在对严格厌氧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因此严格厌氧菌的培养往往需要专业的厌 氧操作设备。因此,稀释摇管法在虽然观察和挑取菌落时比较困难,但是在缺乏专业设备的 条件下,此法仍是一项方便有效地进行厌氧微生物分离、纯化和培养的低成本方法。 所有以稀释为基础达到分离纯培养物的方法,其前提条件是该类群的微生物细胞必须在群体 中占有数量上的优势,才能够在不断的稀释中不被淘汰而保留下来。 4 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物仍然基于稀释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高度稀释,致使一支试管中分 配不到一个微生物细胞,至多只有一个细胞,这样才能够在液体培养基中获得纯培养物。因 此根据统计学原理,采用稀释法进行液体分离纯培养物时,必须要求在同一个稀释度的许多 平行试管中,大多数(一般应超过95%)试管中表现为不生长,这时表现为生长的试管中为 纯培养的可能几率就增大(据统计计算,若同一稀释度的试管中有95%表现为不生长,在有细菌生长的试管中培养物来源于一个细胞(即纯培养)的几率为97.5%。来源于两个细胞的几率为2.44%,来源于三个细胞的几率为0.04%) 5 所有以稀释为基础达到分离纯培养物的方法,其前提条件是该类群的微生物细胞必须在群体 中占有数量上的优势,才能够在不断的稀释中不被淘汰而保留下来。非数量优势微生物类群 的分离纯化则可以首先通过选择培养与富集培养的方式使其数量增加,成为数量优势菌群 后,再通过上述各种平板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选择培养就是通过添加抑制剂,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或者选择特定的营养物,使 得需要的微生物易于快速生长。 ——没有一种培养基或一种培养条件能够满足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生长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 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的。 富集培养就是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特定的环境条件,使仅适应于该 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 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 6 性状稳定的菌种纯培养物是微生物学工作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否则生产或科研都无法正常进 2 行。 影响微生物菌种稳定性的因素:a)变异 b)污染 c)死亡 基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使菌种不死、不变、不乱。 基本方法:生活态:培养基传代培养(斜面、平板、半固体); 寄主传代培养 休眠态’ 冷冻(液氮、低温冰箱); 干燥(沙土管、冷冻真空干燥) 其它方法:滤纸片;明胶片;蒸馏水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微生物菌株,则要尽可能多的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进行保藏,以免因某 种方法的失败而导致菌种的丧失。 由于微生物微小,多数肉眼无法看见,因此对于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必须借助于显微技术。显 微技术不仅与显微镜自身的原理和特点有关,也取决于进行显微观察时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及良好的标本制作和观察技术。因此显微技术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了解各种显微 工具及其原理和应用优势后,还必须紧密结合试验课程熟练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常规显微工 具。 1 显微镜物象是否清楚不仅决定于放大倍数,还与显微镜的分辨率(Resolution)有关, 它是 决定观察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 分辨率(力)(Resolution,R) 指的是显微镜能够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能力。能够分辨的距 离越小,分辨率越高,反之越低。 依据德国理学家Ernst Abbe,在19世纪70年代建立的在Abbe的公式中,两物体之间的最小可分辨距离被称为最小距离(d) 0.5 λ 最小可分辨距离: d = —————— n sin θ 公式解析: (l)所用光源的光波波长(λ),是影响最小可分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可见光光线的波长 为400-700nm,,其中蓝光的波长最短(400-500nm),最小可分辨距离最小,所提供的分辨 率最高(所以为什麽大多数显微镜的滤光片都是蓝色的)。 (2)θ: 为物镜镜口角的半数,它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工作距离。 (3)n:玻片(样品)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干燥物系;香柏油:油浸物系)。 (4)n sinθ : 被称为数值口径(Numerical Aperture, NA),它是决定物镜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 分辨率从定义上讲,与可分辨的最小距离(d)成反比,可表示为:R,(1/d)。以这种方式将最小可分辨距离与分辨率作为两个概念分开理解,比较容易理解提高分辨率的相关措 施(获得最小分辨距离 , 提高分辨率): (1)减短光波波长(λ)。 (2)增加镜口角(θ),这是增加数值口径的因素之一。 (3)增加介质的折射率(n),这是增加数值口径的重要因素。如,利用油镜进行显微观察时, 以香柏油取代空气,其重要作用就是提高介质折射率,使数值口径和分辨率均得到提高,同 时香柏油与玻璃的折射率相近,使得很多原来在透镜和载玻片表面因折射和反射而损失的光 线可以进入物镜,提高照明亮度,改善观察效果。 2 3 明视野显微镜即常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其照明光线直接进入视野,属透射照明。生活的细 菌在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是透明的,不易看清。解决的措施,一方面是对观察的样品进行改 造,发展出各种染色技术,通过特殊的染色方法使细胞着色,增加与背景的反差,便于观察; 另一方面进行显微镜的改造,由此发展出不同种类的显微镜,适用于不同的观察目的。 3 暗视野显微镜则利用特殊的聚光器遮挡中心光源,实现斜射照明,使照射到样品上的透射光 线无法进入物镜,但由样品反射或折射的光线进入物镜,因此,整个视野是暗的,而样品是 明亮的,由此达到增加反差,便于观察的目的。并且,使用暗视野显微镜,即使所观察微粒 的尺寸小于显微镜的分辨率,仍然可以发现其存在。 4 光波的长短表现为颜色差别,光的振幅高低表现为明亮程度的不同。观察样品各部分厚薄、 密度不同,光线通过时直射光和衍射光的光程产生差别,导致出现相位差。相差显微镜配备 了特殊的光学装置,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成人眼可辨的振幅差(明暗差), 形成反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因此相差显微镜很 适合观察活的细胞以及细胞内的一些细微结构。相差显微镜实现这一目的的特殊的光学装置 主要是环状光圈和相板。 5 紫外线光源照射在具有荧光素的样本上,荧光素激发出荧光,使标本在暗的视野中显现出光 亮的物体,不同的荧光素还表现为不同的颜色,由此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主要应用 于免疫学、环境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6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差异: 1) 以电子波(波长最短可达到0.005 nm)代替光源,由于波长的极大缩短而大大提高了分辨 率。光镜的最高分辨率可达到0.2μm,这种局限是由可见光的性质决定的,与显微镜自身 的性能无关。电镜实际的分辨率比光镜提高约1000倍。 2)电镜镜筒中要求高真空(在电子的运行中如遇到游离的气体分子会因碰撞而发生偏转, 导致物象散乱不清)。电子显微镜因需在真空条件下工作,所以很难观察活的生物。 3)以电子透镜(电磁圈)代替光学透镜,通过电磁圈使电子“光线”汇聚、聚焦。 4)电子像人肉眼看不到,需用荧光屏来显示或感光胶片作记录。 电子显微镜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电子束穿过薄切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观察样品的表面结构 7 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显微镜,其横向分辨率可以达到0.1-0.2 nm,纵向分辨率可以达到0.001 nm,足以对单个的原子进行观察。由于在扫描时不接触样品,又没有高能电子束轰击,因 而可以避免样品的变形。不仅可以在真空,而且可以在保持样品生理条件的大气及液体环境 下工作, 所以对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 由于微生物细胞微小,含水量多,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为透明状态,与背景没有反差,无法 进行观察,因此通过各种染色方法提高其反差。 细菌菌体(等电点一般pH 2-5)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带负电荷,易于碱性染料(正电荷) 进行结合,所以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常见碱性染料:结晶紫,番红,美蓝,孔雀绿;中性红等。 常用的染色方法: 4 染色操作的基本程序为: 制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 革兰氏染色(C.Gram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 结晶紫初染 , 碘液媒染 , 酒精脱色,番红复染 5
本文档为【第二章: 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重点与难点剖析 一、 纯培养技术 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37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25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