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关地铁ATC介绍

有关地铁ATC介绍

举报
开通vip

有关地铁ATC介绍一.地铁信号系统的构成 地铁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准点、高密度运行的重要技术装备。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信号设备大多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称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通常ATC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简称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2)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简称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3)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简称ATO,Automatic Train Opera...

有关地铁ATC介绍
一.地铁信号系统的构成 地铁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准点、高密度运行的重要技术装备。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信号设备大多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称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通常ATC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简称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2)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简称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3)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简称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二、ATC各子系统的功能 1.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 (1)列车自动识别、列车运行自动跟踪和显示。 (2)运行时刻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或运行图的编制及管理。 (3)自动和人工排列进路。 (4)列车运行自动调整。 (5)列车运行和信号设备状态自动监视。 (6)列车运行数据统计、列车运行实绩记录。 (7)操作与数据记录、输出及统计处理。 (8)列车运行、监控模拟及培训。 (9)系统故障和故障恢复处理。 2.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 (1)检测列车位置,实现列车间隔控制和进路的正确排列。 (2)监督列车运行速度,实现列车超速防护控制。 (3)防止列车误退行等非预期的移动。 (4)为列车车门、站台屏蔽门或安全门的开闭提供安全监控信息。 (5)实现车载信号设备的日检。 (6)记录司机操作和设备运行状况。 3.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O) (1)启动列车并实现站间自动运行。 (2)控制列车实现车站定点停车、车站通过和折返作业。 (3)与行车指挥监控系统相结合,实现列车运行自动调整。 (4)车门、站台屏蔽门或安全门的开、闭监控。 (5)列车运行节能控制。 三、ATC系统制式 ATC系统分为固定闭塞式ATC系统,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移动闭塞式ATC系统。 (1)固定闭塞式ATC系统(fixed block) 国内早期建设的地铁信号系统采用固定闭塞式ATC系统,如北京地铁1号线和上海地铁1号线。 控制列车的信息,由轨道电路传输,列车以固定闭塞分区轨道电路长度为最小行车间隔,以闭塞分区为保护区段,轨道电路一般采用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传输信息量少,对应每个闭塞分区同时只能传送一个信息代码,即该区段所规定的最大速度命令码。对列车运行速度采用阶梯式速度曲线控制控制方式。 (2)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quasi-moving block) 国内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地铁和本世纪建设的部分地铁采用了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如上海地铁2、3、4号线,广州地铁1、2号线,深圳地铁1、4号线,天津地铁1、9号线等。 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一般是采用音频无绝缘数字轨道电路,具有较大的信息传输量。列车车载设备根据数字轨道电路传来的信息,对列车追踪运行以及折返作业进行连续的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音频数字轨道电路可向车载设备提供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线路状态(坡道、弯道数据等)、轨道电路标号及长度等信息,可使ATP车载设备结合车辆性能数据计算出适合于本列车运行速度曲线,保证列车在速度曲线下运行。采用一段速度曲线的列控方式,地铁里称为目标距离(distance to go)控制模式。此模式减少了司机频繁的制动、牵引,既可以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又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增强了列车运行的舒适度。 (3)移动闭塞式ATC系统(moving block) 国内的武汉轻轨、广州地铁3、4、5号线采用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 移动闭塞式ATC系统是采用地面交叉感应环线、无线通信、波导等介质,向列控车载设备传递信息。移动闭塞不需将线路划分成为固定长度的闭塞分区,列车间的间隔是动态的,列车和列控中心进行实时的双向通信,不间断的对列车的速度进行监控。可方便实现完全防护列车的双向运行模式,与固定闭塞相比,相对较少的轨旁及车载子系统设备。 CBTC的显著特性是系统可决定列车的位置,高準确度以及不受轨道电路支配。CBTC系统以它在地理方面的连续式列车到轨道边与轨道边到列车的数据通讯网路為特色,准许转换比传统式系拥有更多的控制与状况资讯。 CBTC系统的数据传输将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实现,非信号相关的数据(如CCTV)的传输也将通过同一网络实现。这一技术将减少硬件的数量,减少接口,并为用户降低了成本。 Trainguard MT在中国的应用还包括广州地铁4、5号线以及最近获得的北京地铁10号线和奥运支线项目 在无线通讯世界里,面对数据通讯市场的庞大发展潜力,两种类型的数据网络技术正在展开激烈的竞争。尽管两种网络技术之间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完全不同,但是,其竞争的领域却完全一致,从小容量数据的处理,到大容量文件数据、声音数据乃至流文件影像数据的传输等。如何更好地掌握上述网络技术的运作特点,进而确定究竟哪一类网络技术更加适合“基于通讯的列车控制(CBTC,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数据通讯网络,可以说是非常关键。 1  两种无线通讯技术 第一种网络通讯类型主要是基于全球移动通讯标准(GSM)的蜂窝式无线移动通讯网络,移动通讯全球标准从最初的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发展到第一代网络技术,再发展到全数字式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通讯技术系统,期间性能明显优化,容量大幅度增加。 另外一种网络通讯系统是一种基于数据传输技术的系统。其发展来源于当今十分普遍的已经沿用了几十年的局域网(LAN),即在两台办公电脑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在以太网(Ethernet)的支撑之下,通过互联网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进行数据的打包传输。 蜂窝式无线移动通讯网络专门用于传输那些相对连续的流数据。如果两个用户之间已经建立了电路联系,那么,声音、音频和影像数据就会连续不断地在两者之间传输。即使双方之间没有数据传输,也会占用通讯资源,十分浪费。于是,技术提供商开始考虑充分利用空余的安静时间和闲置通道时间来留做它用。这种做法适应了目前数据传输市场日益庞大的实际需要。当前,数据传输行业的一个通行做法是对数据进行打包,即将连续的数据流分割成一系列不连续的数据包。简而言之,蜂窝式网络必须学会如何传输IP数据包。 尽管基于LAN的无线网络技术(WLANs)本身就是专门为处理IP数据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但是并不能保证数据包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及时传输给对方。 两种网络通讯类型之间还有一个不同点。蜂窝式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主要基于陆地电话网络,依据各个回路对容量进行分配。每个电话使用者通过铜线连接到本地交换机,然后通过计算机转换开关利用电话号码来建立回路。不过,在两个电话局之间进行通话时,需要共享有限的长途电路。当然只要用户愿意付钱,愿意打多长时间就打多长时间的电话。然而,由于回路数量有限,这种通讯技术一般用于列车与基站之间,或者从基站到列车控制中心的通讯联系。 无线网络技术(WLANs)不存在类似问题,一般来说,以太网比蜂窝式通讯回路有更高的容量,但是许多用户在使用同一回路时,也会出现线路“争用”现象。线路争用主要发生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如果数据包之间发生冲突,那么,在经过一段短暂停顿之后,通话双方就会向对方再发送一遍数据包。这样,每位通话者就会得到自己的数据,只不过时间相对滞后一些。事实上,这种滞后,即所谓的等待时间,相当短暂,只有几毫秒(ms),几乎觉察不到。 总之,两种通讯方式各有千秋。一种有回路转换系统,不会出现等待时间,但服务不一定跟得上;另一种服务跟得上,但可能会有一定的等待时间。 移动的用户适合使用无线通讯技术。在回路转换系统中,需要针对服务对象数量的多少和服务范围的大小设置基站。只要通话者的活动范围没有超越基站的服务范围,就可以不必切换回路。反之,如果进入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那么通话回路就会通过新的基站进行。所有这一切都会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计算机系统会根据通话信号的强弱确定回路的移交与否,在回路转换过程中,通话质量也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是否决定将通话回路移交给另外一个基站的原理非常复杂。例如,移动电话使用者若只是处于短暂的无效通话状态(即听不到对方讲话),但并不意味着走出所在基站的服务范围。因此,系统在决定之前必须等待。如果等待时间过长,通话就会断线,数据服务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在WLAN系统中,需要建立相应的联络点(access points,即无线电接收装置),来服务于覆盖范围内的通话者,不过与基站相比,联络点的覆盖范围要小许多。如果相邻的服务区有另外一个联络点,通话就会移交至新的WLAN无线电接收装置,而不需要对回路进行切换。网络中的通话回路将会自动更新IP地址,并且向新地址发送数据包。这样,由于不需要网络控制,回路移交的速度非常快。 那么,究竟哪一种网络通讯技术适合“基于通讯的列车控制(CBTC,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呢?阿尔卡特公司CBTC数据通讯系统(DCS)是基于开放标准和兼容性基础之上的。其中,DCS非移动模块的选择是基于IEEE 802.3标准。移动模块则有几个选择,例如,对于蜂窝式系统或者回路转换网络来说,可以选择GSM、Tetra和UMTS。另外,IEEE802.16e标准也是基于回路转换系统,适合移动状态下使用。而IEEE 802.20标准则专门为高速移动状态设计。此外,WLAN网络的标准还有IEEE 802.11系列标准,具体包括之前的802.11标准、802.11a标准、802.11 b和g标准(俗称WiFi)。 2  网络结构 为了确保机车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通讯,数据通讯系统必须沿着线路铺设,在隧道也不例外。诸如GSM-R这样的蜂窝通讯网络,需要设置基站或者联络点,来为覆盖范围内若干平方公里内成千上万的电话使用者提供通讯服务。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中枢站点来为信号较弱的移动用户服务。 在机车数据通讯系统中,需要沿线路设置若干联络点,特别是在隧道内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足够的信号覆盖范围。一条地铁线路可能会设置100多个联络点,但可服务的列车却屈指可数。 不过,蜂窝式通讯技术在设计上并不是专门考虑沿着线路布局。并且,所需要的配件不是标准的,回路的移交非常困难,速度也慢,这与数据通讯系统开放标准的目标相悖。 与之相比, WLAN系统更加适合为线性分布的设施提供通讯服务。在联络点和移动发射台的配合下,可以很容易实现回路的快速、频繁转换。 目前,由GSM-R系统控制的列车数量还十分有限,主要受制于系统的回路数量。一旦交通流量超过回路数量,就难以处理。而使用WLAN系统,面临过多的交通流量,等待时间困难会稍微长一些,但是总比没有通讯服务要强许多! 3  机动性和回路切换 地铁列车的时速一般为100km/h左右,因此,数据通讯系统的设计至少要能够满足120km/h时速的需要。在轨道沿线,特别是隧道,信号传播条件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天线之间的距离。例如,如果天线间隔500m,列车时速120km/h,那么移动发射台每隔15秒就要与联络点之间进行转换。如果一次转换(包括重新连接时间)需要花费2秒或者更长的时间,那么列车就有13%的时间处于通讯中断状态。事实上,蜂窝通讯系统网络之间的切换时间超过10秒。 802.11WLAN标准要求回路切换的时间要少于50ms。这个时间难以保证,但是只要联络点设置合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有90%,并且最大时间不会超过1秒。50ms的切换时间意味着仅仅0.4%的时间处于通讯中断状态,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802.20标准的目标是实现时速250km/h以上的无缝切换,当前,这个目标需要许多年才能实现。总之,WLAN对于网络机动性和切换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4  网络有效性 任何网络都必须有足够的冗余,以备在设备失灵时仍然能够为任何一位通话者提供高质量的通讯服务。传统的蜂窝电话的覆盖范围由于建筑物或其它障碍物的阻挡而缩小,对于数据传输,特别是列车控制来说,绝对不允许出现上述情况。 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上述问题,需要对基站进行专门布局。即使这样,也难以完全消除上述问题,这是回路系统的一个缺点。 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技术非常强大,但是也有局限性。一方面占用传输容量,另一方面,当信噪比很低时,前向纠错技术会失灵,不仅不会纠错,反而会引发更多的错误。 在移动通讯环境下,信噪比偏低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在使用蜂窝通讯网络技术时,必须引入重发协议(retransmission protocol)进行额外的错误检查。对于“基于通讯的列车控制(CBTC,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来说,LANs是一个首选。 5 透明度 数据通讯系统(DCS)设计的一个关键就是应用的透明性。透明意味着网络不需要知道应用系统的状况,DCS不需要跟踪列车所在的地点和所处的状态,反之亦然。应用系统不需要知道DCS的状态,系统所要做的就是遵守802.3接口连接标准(interfacing requirements)、分配IP地址、处理等待时间和数据包错误等等。 当然,蜂窝通讯系统并不完全透明。在回路切换过程中,在移动发射台和基站之间会分配一个新回路,上述过程不可能是无缝的。由于切换时间太短,有必要依据设定重新分配回路。沿线的无线发射装置必须能够适应无线回路的分配。 6  ComTrac 阿尔卡特公司的ComTrac数据通讯系统具有开放标准、透明性和兼容性等特点,其设计主要是用于“基于通讯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例如中央控制系统、沿线设备和车载设备等等)之间的相互联系。每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安全网关装置(SD,security gateway device)与数据通讯系统连接,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机密性。在应用数据通讯系统时,蜂窝技术和WLAN网络技术均按照各自的行业标准,提供现货供应设备,并且从各个供应商获取机会。对于蜂窝技术来说,如果要克服导轨配置(guide way deployment)、吞吐量(throughput capacity)、切换滞后(handover delays)以及回路有效性(circuit availability)等问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额外的非标准部件以及相应的运行软件来支撑。另一方面,所有上述问题都可以在WLAN网络中得到解决。对于ComTrac来说,将WLAN802.11标准内置于802.3标准的以太网,将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2005年理事会年会暨“节约型都市快轨交通与技术创新”学术会议上,北京交通大学唐涛教授作了“基于通信列控系统国产化战略”的主题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首先感谢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给我这次机会,跟大家交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国产化的理解。我想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从CBTC系统技术特点谈一下体会,从CBTC系统的角度,引申到运行控制系统国产化的考虑,第三方面,介绍一下CBTC从这个角度来讲考虑国产化的发展。 我们国家几年的情况来讲,整个的城市轨道交通是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刚才这三个城市的领导都介绍了,发展规模非常大。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国家明确提出来,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国产化的重点之一,运行控制系统给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国产化率达到70%。 从技术角度来讲,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运行控制的应用,也呈现明显的特点,从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通信信号一体化的特点。 从运行控制系统来讲,本身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的安全控制系统,安全防护、速度控制。 基于通信列车控制系统基于大容量车载设备技术,安全计算机的技术,尽管它本身CBTC采用计算机,但是又不同一般的工业控制和一般的采用计算机,它首先为了安全控制,采用对计算机系统有非常高的要求。 第三个方面,对CBTC系统来讲跟传统的信号系统重要的区别,它是基于车载的定位完成列车在轨道占用,所以说它是要求需要提供高清的列车定位信息,而且是独立于传统所熟悉的轨道电路。 CBTC系统从技术角度来讲,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可以实现灵活高精度的列车控制系统,因为本身现在基于计算机,同时我们现在的列车定位本身是采用以车载的精确定位来实现的,所以说它有这样一个特点。 第二个方面,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减少了地面设备,这样的话,就可以改善系统整个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减少整个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可以实现移动闭塞,但我认为,从系统的角度来讲,可以实现移动闭塞,但是CBTC本身并不等于移动闭塞。本身可以很方便能够为互联互通提供一些基础的技术基础,可以叠加在既有信号系统上,便于既有线改造。 总之,从现在的技术特点来讲,CBTC提供出来的是基于软件、信息安全的控制,这样的话,就使得整个系统调度指挥安全控制像我刚才介绍的,从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上发展,使得轨道交通发生一些革命性的变革,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也是想解释一下,为什么CBTC不等于移动闭塞。因为我们知道,从移动闭塞到固定闭塞主要的区别就是,移动闭塞本身不在线路上有线路的划分,以前车的尾部为追踪间隔,在线路上有固定的划分,线路上在这一区间只要有车占用,意味着整个线路是占用的。这是从固定闭塞和移动闭塞的区别。我们看,实际上固定闭塞和移动闭塞最大的区别就是,固定闭塞和移动闭塞从线路划分上来讲,可以说从数学描述的角度对线路的划分是一个量的区别,它到底以什么样的精度对线路进行划分,我们原来的固定闭塞,比如城市轨道交通可能是两百到三百,移动闭塞实现以后,现在用计算机实现以米为单位,基于环线,对于线路的描述是6.25米,这样的精度对线路进行划分。对轨道占用来讲,以6.25米为单位划分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移动闭塞和固定闭塞还是有相类似的地方。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后,我们现在讲,所谓CBTC系统是基于通信和基于计算机的系统,计算机以后就可以把线路的固定闭塞控制从我们传统的用继电器来实现就可以完全把这样一个逻辑处理,完全与计算机实现,采用车载定位描述轨道占用,而以计算机软件形式实现闭塞的逻辑。在线路上就不再以物体分区的形式描述,这样一种方式,现在欧洲国家或者国外又称为虚拟闭塞。本身没有物理的划分,本身是用计算机把闭塞的追踪逻辑实现了,从虚拟闭塞的角度来讲,应该将固定闭塞和移动闭塞实现来讲应该有相同的技术基础。这样一个虚拟闭塞的例子,比如说巴黎14号线和香港迪士尼线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的。 CBTC与运行控制系统国产化。CBTC是基于通信和计算机的控制系统,整个的系统构成,从这几个厂家提出来结构来讲,趋于遵从标准化,大家从结构来讲,也在趋于标准化的角度。整个系统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控制中心层,另外一个是轨旁设备层和车载设备层,从通信来讲是基于地面的骨干网,现在也在趋于用标准的802.3骨干网,从车内通信来讲,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基于通信以后,越来越趋同于采用标准无线通信系统,比如说802.11,尤其是今年几个厂家投标来看,大家都在认同用这样的标准实现车地之间的通讯。这是从系统的结构角度讲的。 从整个技术的发展来讲,刚才朱总也介绍了,国外从九十年代开始对CBTC标准,从纽约地铁开始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欧洲,把干线地铁ETCS研究成果希望把它研究进来。这几年也提出了从1497到2004年提出来1497.1的标准,欧洲刚才也介绍了,它在欧盟第五框架有一个UGTMS框架,在第六框架在接着,出发点就是想把大铁路干线铁路ETCS规范标准研究成果用于干线铁路,实现互联互通,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标准研究,不光能够形成出来用于欧洲互联互通,它现在的标准是希望能够上升到IEC的标准,这是一个国际标准,希望能够制定出来这样完整标准的体系,这样一个标准的成果,我就认为,对于我们国内的国产化研究是可以提供很多直接借鉴系统的规范、系统功能的描述,这是对我们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程度。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CBTC本身现在更多是趋于采用先进成熟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包括802.3、802.11,从车上设备、地面设备来讲,另外一个趋势采用先进成熟的商用计算机构成软硬件系统。因此我认为,从这样一个发展趋势来讲,采用CBTC技术在先进平台的技术基础上,以高起点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国产化,这个时机反而越来越成熟,是我们国产化研究很好的时机,也是很好的技术发展的契机。 第四,我想从国内的发展特点来讲,谈一下对国产化研究的考虑。第一,从CBTC来讲,由于它本身是从标准化,另外系统的发展来讲,从调度、指挥、运行、控制开始向系统化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于标准的研究给予非常多的重视,这些方面从大的方面来讲,整个技术发展来讲,应该讲谁制定了标准,谁就拿到了技术发展的契机,谁就占有了市场。从我们现在城市轨道交通、干线铁路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讲,实际上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是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买他们的标准,我们自己运行过程当中,由于自己没有标准,跟设备厂家购买设备的时候,往往它就不会依从你,你在这方面有时候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他让你付出了大量的投资。从我们国家来讲,现在也是非常强调从整个的技术角度,把人才专利和标准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所以说,从我们国内的研究来讲,我认为CBTC的研究首先应该强调标准。这是从我们现在国内的研究角度谈的。
本文档为【有关地铁ATC介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119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9-04-19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