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

举报
开通vip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社会学概论简单题: 1.1.简述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简述孔德的社会学思想。答: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把握。(1)科学的分类。他在圣西门的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将科学依次划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最后是社会学。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所有其他科学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主要是研究社会协调的问题.即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社会动力学则综合研究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即社会进步。“秩序”和“进...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
社会学概论简单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1.1.简述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简述孔德的社会学思想。答: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把握。(1)科学的分类。他在圣西门的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将科学依次划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最后是社会学。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所有其他科学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主要是研究社会协调的问题.即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社会动力学则综合研究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即社会进步。“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3)研究方法。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从中发现客观自在的社会规律。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1.2.斯宾塞认为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区别是什么? 斯宾塞认为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区别是什么?答:社会作为超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本质区别在于:(1)生物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社会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各个分子或多或少是自由和分散的;(2)生物体的功能分化使感觉和思维的能力仅仅集中在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在社会中,意识则散布在整个集合体里,它的全部个体都能感到快乐和痛苦;(3)在生物有机体中,分子是为了整体而生存,而在社会中则相反,“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不是为社会造福”。 1.3.简述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 答:(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 (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1.4.简述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 答: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3、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4、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1.5.简述冲突论的主要观点。 答:1、科塞的功能冲突论:社会冲突不只是具有破坏性的反功能,也具有正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限度内的社会冲突有助于促进社会整合、加强内部团结,也有助于防止社会系统僵化、提高社会系统的内部协调能力和对外适应能力。 2、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代表著作是《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他认为帕森斯所强调的社会整体协调与均衡是一种乌托邦;权威分布的不平等以及制度化的权威和权力结构对行动者的强制,必然会导致社会冲突;冲突是普遍的、无时不在的。 1.6.简述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 答:1、艾尔弗雷德·舒茨:美籍社会学家,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代表作有《社会世界的现象学》、《生活世界的结构》。 2、米歇尔·福柯:法国社会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疯癫与文明)、《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史》等。 3、安东尼·吉登斯:英国社会学家,著作主要有《社会的成》、《民族一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第三条道路》等。 4、尤尔根·哈贝马斯:德国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后期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合法性危机》、《交往行动理论》等。 皮埃尔·布迪厄:法国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大纲》、《区隔》、《国家精英》、《实践与反思》等。 1.7.简述对法兰克福学派观点的理解。 答: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相信资本主义制度正在使得人们逐渐失去了批判社会的能力 2、社会研究领域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反映在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上。 3、局限性:没能够真正找到解决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出路。 1.8.简述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答: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为建立新的教育制度进行院系调整,对社会学是否撤销存在争议。费孝通撰写《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阐述了社会学的性质及其对中国影响,为社会学和社会学系的生存申述理由,提出了社会学课程改造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1950-1953年,教育部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社会学陆续被全部撤销。 2.1.简述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 答:(1)社会现象的性质(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2.2.简述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答:实证方法基本论观点:1.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客观存在,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2.科学的目的在于对现象的因果性作出说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3.提倡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研究和社会调查 4.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方法上尽量使研究的程序与结果合乎自然科学研究的准则,包括测量的精确性,价值立场的中立性、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 2.3.简述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答:(1)承认理论的历史性、多元性、发展性和相对性 (2)社会科学研究中种种方法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承认方法的多元性,研究方法因具体课题而定 (3)强调在社会生活维度中,对数据的定量处理。(4)强调一种“价值无涉”的研究,忽略或不予重视那些从事这些科学研究的人的潜在假设和价值观。 2.4.简述普查的概念及其原则。 答:概念:普遍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指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是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之一 原则:(1)必须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时点 (2)正确确定调查期限、选择等级时间,并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3)严格筛选调查项目,定义明确。同种普查,各次基本项目应力求一致,以便进行对比 (4)普查尽可能按一定的周期进行,以便于研究现象的发展趋势及其规律性。 2.5.简述普查的优缺点。 答:(1)普查的优点: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资料全面、详尽、系统,规范化程度较高,数据一般较准确;获得的数据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2)普查的缺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耗资多,组织工作复杂;调查内容有限,使用范围比较窄;易产生重复和遗漏现象;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2.6.简述典型调查的优点与不足。 答:优点:是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事物作较深入的研究。特别适用于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调查研究。缺点:有局限性,一是典型的选择容易受主观意识的诱导,二是所获取的资料难以标准化,三是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易受到较多的质疑。 2.7.简述实验法的概念及其作用。 答:概念: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之间货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作用:1、通过实验判断社会现象间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为某一理论提出新的假设2、通过实验发现以往未知或尚未解释的新事实,建立新的理论。 2.8.简述筹划阶段的六项工作。 答:1.选择研究题目,有新意,要适中,可操作 2.初步探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接触研究对象,做到“心中有底” 3.建立研究假设,作出理论解释,明确概念 4.指定研究文案。研究文案一般包括明确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选择调查地点,确定调查对象和研究单位,确定研究方式方法,制定调查问卷、量表和访谈提纲,准备调查工具,统筹与预算研究经费。 5.组织工作 包括研究人员的组成和培训,以及与协作单位的沟通等 2.9.简述定量分析资料汇总的目的。 答:(1)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2)编制次数分布表作准备 (3)为深入的统计分析作准备 (4)便于保存调查资料 3.1.简述西方社会学对社会解释的相关理论派别。 1.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一个集合名称,而非实体,真实客观存在的只是个人。2.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者相反,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体的集合,而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两种理论观点把社会和个人抽象地对李起来,没有真正从社会关系角度来考察,因而没能科学地揭示社会的本质内涵。 3.2.简述“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的主要表现。 答:社会是由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受规范与制度控制;人的生活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3.简述生产关系的结构。 答:1、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 2、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式 3、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生产关系是复杂且多层次的经济结构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或者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性要素。 3.4.简述社会结构的类型。 答:由于社会整体构成要素的复杂性,社会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整体结构加以考察。 1.关系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相互关系组合,这种相互关系是社会结构的本质。 2.实体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 3.规范性社会结构,只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实体同时作为社会规范而存在着。 3.5.简述社会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答:作为一种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在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和本质属性是稳定的。 1、从主体上看,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执政党和政府,而且包括其他社会主体。比如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他们都负有社会管理的社会责任 2、从手段上看,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社会管理既需要借助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等社会制度化手段,也需要发挥道德、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3、从目标上看,维系社会秩序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的总体目标 4、从作用上看,社会管理可以推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 3.6.简述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需要改进的方面。 答: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亟待改进。首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管理队伍,包括服务型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谁追的社会工作者。同时要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7.简述过快的人口增长会产生的问题。 答:过快的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加剧、生活质量下降、教育滞后严重、环境压力增大等。因此,控制人口增长、保持适当的人口规模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3.8.简述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口素质问题(2)人口流动迅猛(3)人口分布失衡(4)人口老龄化加速(5)人口性别失衡 3.9.简述自然资源的分类。 答: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三类:(1)环境资源,包括自然界中光、热、空气、水、和土地等(2)生物资源,指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3)矿产资源,包括铜、铁、锡、等金属矿产和石油天然气、黏土、石墨等非金属矿产。 3.10.简述自然资源的特点。 答:(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自然资源的无限性、(3)自然资源的系统性。各种自然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4)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自然资源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地球上,不同地域的资源组合是不同的。 3.11.简述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答: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拥有的自然资源总是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影响着人们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具体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满足,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影响着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的构成形态等等,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具有依赖关系。 (1) 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2)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3)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3.12.如何利用自然资源? 3.13.简述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答:概念: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文化的特征:(1)创造性。文化,不论是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精神形态的文化,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或衍生出来的。 (2)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只是、经验、技能和习惯等。 (3)共享性: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人们创造、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 (4)积累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和创新的过程。 (5)特殊性和共性: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出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文化的共性使各民族各国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从世界范围来说,文化是特殊性与共性的统一。不承认文化的热属性,就是不尊重别的民族文化,就会产生以我为中心的大国沙文主义;不承认文化的共性,就会导致不承认普遍认可的价值标准,就会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就会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3.14.简述习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习俗对社会发展来说,有起积极作用的,也有起消极作用的。任何一种习俗都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形成的,因此其作用的性质取决于某种需求是否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习俗的作用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关系不大的习俗的作用是中性的。 3.15.简述邪教与宗教的区别。 答:邪教是打着宗教幌子的反人类,反文化的组织。邪教与宗教有本质不同,①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是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②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作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③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 3.16.简述文化采借的选择标准。 答:又译文化杂交,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采借是有选择的,选择标准是:1、是有用性 。那些本民族文化中没有的而且又有使用价值的外来文化元素或集丛,最容易被采借。2、是符合或者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的外来文化元素或集丛容易被采借;与本土文化差异很大或有抵触的外来文化,就不容易被采纳。 4.1.简述社会化的涵义。 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其内涵从三方面理解: ①时间上,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②内容上,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③社会关系上,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化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的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个人与社会指教交互作用的过程。 4.2.简述社会化的类型。 (1)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一级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是指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继续社会化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发展社会化。成人教育就是一种常见的发展社会化。 (3)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是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 (4)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4.3.简述基本社会化的任务。 基本社会化的任务:①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②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物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4.4.简述再社会化的原因。 理想的社会化过程,是使人们能够适应日常社会生活的要求,实现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常交往,按照社会要求安排生活,维持人与社会的正常关系与社会秩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由于个人的或社会方面的诸种原因的影响,一些人可能难以实现理想的社会化。如有的人没有获得正常的受教育的机会;有些人虽有这种机会,却因环境影响而未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本领;还有一些人虽有一技之长却不懂社会行为规范和不具备正常的角色能力;甚至少数人的行为还可能背离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准则,走上犯罪道路;等等。诸如此类现象,都是社会化失调的结果,因为需要再社会化。 4.5.简述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冲动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不断盲目地追求行为上的满足,是人格的动力;但是它本身有时混沌的欲望,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妨碍社会、群体的活动,也不利于个人的活动。超我是对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是对人格的审查、意识和社会监控。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能够解释感觉得来的信息,也能够找到既现实又可接受的方法来满足生物上的需要。自我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本能的欲望,等待时机,在允许的生活中实现快乐的目的,因而自我在超我与本我之间发挥着中介和平衡的作用。 4.6.为什么说学校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环境因素? 原因:1、学校交给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学校以独特的组织方式帮助个人为进入成人世界作准备 3、学校培养人的组织纪律性,教人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以及如何克制自己、接受社会控制 4、学校培养人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其走向社会、创新生活打下基础 5、学校在使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不仅具有培养教育作用,而且还起着一定的筛选作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 4.7.简述工作单位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 答:工作单位的社会化表现在:1、通过工作,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 2、职业的不同,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过程和经济状况也不同, 3、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而影响人生目标和社会化目标 4、人的工作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的调适过程 5、培养组织纪律性和竞争、协调等意识 6、工作单位组织领导的施教,是现代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4.8.简述社区对社会化的影响。 答:1、通过形形色色的社区认为,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通过社区生活方式,影响人们对人文地理环境和时空知识的了解 3、通过参加社区生活,了解社会的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形式 4、是社区为个人提供新的社会角色扮演的机会 6、社区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能通过多种途径的文化传递,向人们传授价值标准,学习如何分辨善恶好坏,了解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构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结构。 4.9.简述社会角色的涵义。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4.10.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指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角色 (2)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是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分。规定性角色和: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开放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是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分。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表现性角色:是指主要不是以获得经济利益和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4.11.简述社会角色的扮演需经历的阶段。 答:任何一个社会角色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1)角色期待,它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2)角色领悟。它是指角色承担着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理解  (3)角色实践。它是角色承担的实际过程或活动。  总之,社会角色的扮演一般要经历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后者与前者往往会产生一些偏离,这些偏离或差距在社会学上称之为“角色差距”。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角色扮演者必须加强角色演习和角色整合,缩短或消除其角色差距。 4.12.简述人的现代化的意义。 答:人的现代化,是当今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以现代化的姿态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必定既是一个社会化的成功者,又是一个未来社会的创造者。人的现代化,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梯。当代人的全面发展,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或现代人,不是某种单一的特质,而是有这多方面的规定性,是具有丰富多彩品格的人。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现代人更具有全球眼光和国际胸怀,更具有勇于迎接挑战和大胆开拓创新精神。尽管我国目前在人的现代化培养上,离“全面发展”还有不少距离,但是,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同时,一定能够造出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新人。 5.1.简述暗示的分类。 答:根据暗示的受动条件,一般可以分为四种表现类型:(1)直接暗示,暗示者有意识地、一般采取直陈式的说明,把某种信息直接提供给被暗示者,使他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2)间接暗示。由暗示者凭借其他事物或行动为中介,把要传达给被暗示者的关于某一事物或行动的信息间接地提供给被暗示者,使他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这是一种主要的暗示方法。(3)自我暗示。暗示信息来自自身内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元素对自己发出的刺激信息,影响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4)反暗示。暗示者通过说反语或过分夸大,对被暗示者造成相反结果的反应。反暗示有两种,一种使有意的反暗示,即故意地说反话或采取相反的行动以收到正面的效果,另一种是无意的反暗示,即有意地惊醒正面的暗示,却无意地引起了相反的结果。 5.2.简述模仿的意义。 答::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以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的形式,是个体掌握人际互动经验的最简单的机制,也是个体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模仿占重要地位,在个体发展早期,这个地位尤为突出。 3.增进群体的凝聚力。促进群体内部的模仿,能提高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行为上的一致性,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加强。 5.3.简述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 答:交换主要是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中,处于交换行为中的各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交换理论以及行为主义理论关于人的基本假设认为:在人们互动行为的背后,自我利益是普遍的动机。人之所以愿意付出某种行动,是为了获得某种回报。如果某种行为得到了正面强化或奖赏,那么这一行为就是有可能重复出现,并维持人际互动的稳定模式。反之,交换行为就可能面临危机。比如在友谊关系中,朋友之间实际上在进行很多不同形式的交换。交换的项目包括了情感方面的支持、物质上的互相帮助等。这种友谊关系的稳定程度取决于朋友之间对交换满足的程度。一旦某一方开始特别注意自己在其中的付出和回报,感觉自己的付出一直大于回报,那么这样的友谊关系就可能解体,不复存在。 5.4.简述竞争的概念和社会意义。 答:竞争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形式。竞争的意义在于从个人的角度,它可以激发个人的热情、能量,在人们的竞争中可以相互激发、相互促进;从社会的角度,竞争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也是有利的。 5.5.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看,竞争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看竞争的类型:1.从社会互动的主体分,可分为个人和个人之间竞争、个人和群体之间竞争、群体和群体之间竞争。2.从社会互动的内容和目标看,宏观层面分为经济竞争、政治竞争、科技竞争;微观层面可分为地位竞争、声望竞争、恋人竞争等。 5.6.简述合作的类型。 答:1.自发性合作。指某种情境下人们自觉自愿地聚集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需要的行为。这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当自发性合作逐步发展为稳定的社会习惯,而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合作以后,我们把它称为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3.指导性合作。是现代社会比较多见的合作形式。指的是双方在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指导下一起完成某项工作。 4.契约式合作。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协议、以契约或类似契约的方式进行合作。 5.7.简述调适的概念和调适产生的原因。 答;调适产生的原因:1、由冲突引起的调适。2、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调适 3、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5.8.什么是常人方法学?其基本假设是什么? 答:指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所使用方法的研究,其思想来源主要是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活动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5.9.简述社会资本的涵义和分类。 答:1、社会资本是影响人们为了互相利益而进行合作的能力的各种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契约实施效率,法律规则,国家允许的公民自由度 2、民间社会资本包括共同的价值观、规范、非正式网络、社会成员,这些能够影响个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进行合作的能力的制度因素。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这两类社会资本都通过客服集体行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解决社会秩序这个问题。 5.10.简述罗伯特·科利尔对社会资本的分类。 答::1、社会资本是影响人们为了互相利益而进行合作的能力的各种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契约实施效率,法律规则,国家允许的公民自由度 2、民间社会资本包括共同的价值观、规范、非正式网络、社会成员,这些能够影响个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进行合作的能力的制度因素。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这两类社会资本都通过客服集体行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解决社会秩序这个问题。 6.1.简述婚姻的内涵。 答:婚姻是家庭建立的基础,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6.2.简述结构一功能主义者关于经济合作的看法。 答:家庭常被部分地定义为一群人追求经济目的而合作所形成的经济单位。在乡土农业社会,家庭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生产的主要单位。这些社会里的家庭通常从事农业生产或小手工业,如制陶、针织或冶炼等。在现代社会,大多数生产性活动在家庭之外进行,但家庭仍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单位,只是家庭的主要经济行为已由生产转为了消费。以家庭为单位,他们进行着最主要的购买消费,如购买房屋、汽车、家电等。 6.3.简述家庭结构类型的定义以及符号图示代表。 答:家庭的结构类型是指家庭成员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现在社会学通常采用特定的符号图式来分析家庭结构。 6.4.简述家庭结构的类型。 答;家庭结构类型:①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③联合家庭 是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指一些不完全的家庭,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类型。 6.5.简述重组家庭的特点。 答:不同于原来的婚姻,重组家庭也具有与一般家庭不同的热点。重组家庭不仅意味着配偶双方或配偶一方曾有过婚史,而且配偶双方或一方有可能将与前妻所生的子女带到新的家庭。 6.6.简述家庭形态的变化。 答:从总体上看,家庭形态呈现出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居次、单人家庭作为补充的格局。但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在城市,青年夫妇晚育现象,使夫妇核心家庭比重上升,就全国而言老年人夫妇核心家庭增幅加大。表现为:(1)家庭规模小型化 (2)家庭离婚率上升 (3)家庭类型多样化 7.1.简述小群体的主要特征。 答:1、成员间有面对面的联系。行动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成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保持着直接的思想沟通 3、具有共同认可的群体规范 7.2.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①规模小 ②是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③是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④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⑤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3.简述科层制的特征。 答:①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②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③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④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⑤照章办事。 7.4.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观点: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在生产组织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理论反对泰罗等科学管理理论家把人看作为“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仅仅受金钱的驱使,而认为人事“社会人”。 7.5.简述法约尔有助于改进组织行政管理的原则。 法约尔提出了有助于改进组织行政管理的14项原则:即1、劳动分工。2、权责统一。3、明确纪律 4、命令的统一 5、指挥的统一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7、报酬合理  8、集权化  9、等级制度  10、秩序安排  11、公平  12、人员稳定  13、鼓励首创精神 14、团结和集体精神 7.6.人际关系理论对更新人们对组织管理的认识带来什么启示? (1)人际关系理论要求组织管理重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认为生产效率取决于社会规范而非生理能力(2)人际关系理论强调组织成员的群体身份对组织管理的作用,认为组织成员通常以非正式群体的身份,参与到组织的活动中来的。(3)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要求组织管理重视人际沟通,认为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之间的子式和非正式的沟通,都会影响组织的行动效率和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7.7.简述权变理论的观点。 答:认为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形式、领导当时和行动方式 7.8.简述超“Y”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 2.不同的人对组织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同的。 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工素质等因素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4.总之,超Y理论强调组织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其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8.1.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答:家庭教育的目的:(1)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接受学校教育作准备;(2)配合学校教育,使儿童在德、智、体等方面正常发展。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卫生习惯、传授基本的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发展语言能力、发展个性、兴趣和爱好等。 8.2.简述地位教育的特点。 答:(1)地位教育与一个时代的现实生存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接受某种教育是出于表现地位角色的需要(2)地位教育是获得上层社会地位的直接手段之一(3)地位教育具有较为强烈的排他性,对某一种阶层是一种权利,而对另一个阶层却遥不可得的。因而地位教育是一种不平等的教育。 8.3.简述杜威的教育观点。 答:教育的首要功能是社会化。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和“儿童中心论”等观点,体现了通过创设社会情境,在教育中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实现社会化的思想;而教育的次级功能,更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次级社会功能就是通过个体的发展,来维持社会系统的运作,维护社会制度和再生产现存的生产关系。 8.4.简述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的教育观点。 答:著名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曾经提出,大量社会现象都可能同时存在着显功能与潜功能。其显功能,即系统参与与方有意安排的客观后果,其潜功能即系统参与方无意图的、未认识到的后果。从这一视角来看待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学校存在的意义。 8.5.简述教育冲突论的主要观点。 答: 8.6.如何理解我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答:从历史情况来看,国内外都存在明显的教育不平等情况,这一方面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教育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向上社会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的稀缺资源,受教育的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精英阶层控制着,由此造成了明显的教育阶层差异、性别以及种族歧视。在古代中国社会,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者与士大夫阶层的子弟拥有相对优越的受教育的条件,其他下层百姓子弟则较难获得教育资源。即使接受了基本的教育,也难以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 大众教育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依然没有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迅速较少了文盲的数量,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尽管如此,教育的普及并未带来相应的社会平等。与义务教育普及成就不相称的是,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却并未因此而减缓,甚至教育本身的不平等趋势再度逐步加重,家庭背景和制度因素对于教育获得的影响在不断上升。 8.7.简述伊利奇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 答:美籍奥地利学者伊凡·伊利奇在题为《去学校的社会》一书中,对学校教育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伊利奇认为:(1)学校正在为各种受压抑、互相隔阂和失去人性的社会服务,其实质是维护现存秩序的社会工具 (2)在学校中,学习和教育都是强迫性的,它要求达到一定年龄的儿童在教师的监管下整天学习强制性的课程,是“没有快乐的机构” (3)除常规的至少传授之外,学校还传授一些“隐形的课程”,即一种价值观的宣讲——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为每个人成长为社会人做准备,学校中不传授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校外学到的东西是无价值的 (4)只有发动一场“去学校化”的变革,使教与学重新具有个人责任感,才能回归学习与教育本来的意义 8.8.关于教育与文化资本,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哪些观点? 答:布迪厄指出:(1)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与文化资本。(2)较低阶层的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谈吐风格与品位往往与体现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学校环境格格不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多适应性困难,缺乏自我提高的动力(3)中产阶层的孩子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与思维与学校要求更为协调,因此更适应学校的生活,并更容易取得学业成功。 8.9.简述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关于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的基本观点。 答: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根据应该伯明翰的实地调查,提出了有关亚文化再生产的机制讨论,他的基本观点:(1)劳工阶层的孩子们并非一定存在较低的职业预期和自我能力认知,即心甘情愿的成为社会的下层 (2)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通常拥有不错的实际生存能力 (3)由劳工子弟组成的男生群体(哥们儿)拥有自己的亚文化 (4)在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劳工子弟们也不认同学校的主流社会价值,而是欣赏蓝领文化,并选择其作为求职意向 (5)他们在成年后可能意识到教育对于社会阶层流动的意义,并开始教导下一代接受主流教育观念 8.10.简述马克思的劳动思想。 答:马克思的劳动思想: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他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劳动是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劳动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己。马克思从生产关系角度揭示了各种社会形态下劳动的特点,特别揭露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下雇佣劳动剥削的奥秘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与必然灭亡的规律。 8.11.简述福特主义的主要特征。 答:(1)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的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2)劳动双方从劳资双方关于工作过程控制权的斗争转变为保障就业权和工资决定的斗争,最终形成了以劳资集体谈判制度为核心的劳资关系新形式。(3)专用型机器投资和低技能工人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通过加速资本周转来降低搞资本有机构成对利润率的影响,促进了企业之间纵向一体化过程,从而在主要行业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 8.12.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失业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失业的类型:(1)摩擦性失业,指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由于生产结构或者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得原有的工作机会消失而造成的失业 (3)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 (4)季节性失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的失业。(5)残余性失业,因无就业能力的失业。 8.13.简述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 答:在现实中,从来没有真正产生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完整、统一、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往往呈现出一种分割状态,常见的一种是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高收入、高福利、职业发展前景好,教育回报率高,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几乎没有福利待遇、流动性大、职业发展前景黯淡、教育回报率低。 9.1.简述“社区”和“社会”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类型。 答:(1)“社区”的联系是“自然的”“本质的”和“有机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强大的情感纽带,彼此之间亲密无间,相互认同,沉浸在共同的世界之中,具有明显的”我们的“意识,其典型是母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地,在邻里、朋友以及宗教信徒之间也会存在类似的联系。(2)“社会”的联系则是“人为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丧失“我们的”意识,而只存在“我的”意识,每个人都把自己视为独立的个体,互不关心,彼此冷漠,没有深厚的感情联系,只是通过契约来达成彼此之间的交往,他人只是个人打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9.2.简述农村社区的共同特点。 (1)答: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这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空间占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2)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农村社区成员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技术相对简单,劳动方式多为手动操作,专业分工业较不发达。 (3)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一方面表现在职业结构单一化,社会阶层分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组织结构较简单。 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进入工业社会后,传统农村社区受到了强大的冲击,社会变迁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 9.3.简述城市发展的两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是从城市产生到工业革命开始前的17、18世纪,一般称为古代城市或前工业城市;第二阶段是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知道今天,一般称为现代城市或工业社会城市。 9.4.简述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的区别。 答:1、古代城市往往具有手工也和商业相结合、皇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但是古代城市是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一直受到农业文明的制约,城市依附于农村,社会特征也与农村社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城市的发展也比较缓慢。2、现代城市和工业社会的兴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孕育了工业革命,工业化也刺激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话的进程。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范围迅速扩张,人口急剧增长。 9.5.简述单位制消解的表现。 答: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制赖以存在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制逐步消解。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单位体制外人员的增加。这些社会成员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充分就业”产生的无单位隶属的下岗失业人员,非公经济的发展产生的非隶属传统单位的社会成员。由于原来企业单位批产倒闭产生的市区和传统单位联系的社会成员,等等(2)传动单位的功能性转变,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逐步转向市场导向,主要实现企业本身的经济功能,原有体制下由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和社会管理功能逐渐和企业剥离。 10.1.简述当代城镇化的特征。 答:(1)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 (2)大城市发展速度明显 (3)知识经济、科技、物流、信息、通讯和其他活动领域的不断创新提升了城镇化的内涵(4)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的进步及其扩散加速 (5)发达国家郊区城镇化加速,已进入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进程 (6)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体 10.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城镇化有何变化? 答:二次大战后城镇化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镇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发展经济和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不断发展传动手工业、新兴工业和商业,从而大大加快了世界城镇化的进程。东欧、苏联、南欧和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也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巨流,形成了城镇化运动。 10.3.简述城市群的分类。 答:(1)从规模和层次角度分为:超级城市群、一级城市群、二级城市群、三级城市群 (2)从形态和结构角度分为:星系城市群、带状城市群、扇形城市群、葡萄串城市群 (3)从中心城市的角度分为:单核城市群、双核城市群、多核城市群 10.4.简述民国时期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答:民国时间中国城镇化的特征:1.商业化强于工业化,工商业和城市及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沿海;2.大城市寥寥无几,城市发展畸形、臃肿;3.城市道路设施极其落后;4.城市性质多为消费寄生,称为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和封建地主阶段压榨人民的据点,形成严重的城乡对立、沿海与内地的对立;等等全国城市经济的发展长期处于滞缓状态,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艰难困苦境地。 10.5.简述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1949-1957)为平稳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58-1977)为大起大落阶段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10.6.简述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条件。 答: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业持续增产增收,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 2.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出来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要寻找非农职业,这是城镇化的巨大推力。 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大发展,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化开拓了新的途径。 4.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区域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注入,以及长江三角洲等城市群的生长,将技术、知识、人力、土地、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聚集、重组,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优势与重要空间载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力转移机会。这是城镇化的巨大拉力。 5.原有城市的扩大和升级,特别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卫星城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6.户籍制度循序渐进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扩大,为人口流动打开了闸门。 文化观念的变化,打破“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和“铁饭碗”思维方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的营造指引了方向。 10.7.怎样理解小城镇是“人口的蓄水池”? 答: 10.8.简述中国发展小城镇的意义。 答:事实证明,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小城镇座位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一方面它从城市引进了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使得小城镇本身称为工业经济和城市文明的载体;同时,它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对“乡脚”起到了辐射作用,带动了农村的生活方式,传输了城市文明,对改变农民观念、塑造新型农民形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10.9.中国如何实现城镇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答:(1)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 (2)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 (3)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4)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10.10.简述中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1)答: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2)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3)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开发。 (4)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 (5)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使之尽可以地适应城镇文化,承担起城镇建设者的责任。 11.1.简述阶级与阶层的概念区分。 答:阶级:指的是这样一些,他们因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这些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阶级和阶层概念的使用具有相对性,当强调利益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矛盾和冲突时,人们倾向用“阶级”一词,当强调利益群体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协调和社会整合时,人们倾向使用“阶层”一词。这样区分有其合理性,但不是绝对的。 11.2.简述社会不平等两个研究传统的主要内容。 答:(1)阶级分析与分层研究构成了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 (2)阶级分析传统把积极斗争作为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关于社会不平等的冲突论假设,鲜明地体现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里“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分析传统看来,社会不平等的即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也是阶级斗争的原因,关于社会不平等的研究就是关于阶级斗争的研究;反之亦然。 (3)分层研究。指的是以“生活机会”的分配和获得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不平等研究传统,该传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韦伯关于阶级、地位团体和政党的论述,构成了该传统的理论源头;2、K·戴维斯和W.摩尔,他们为功能论的分层原理,提供了最早、最清楚的论述;3.布劳和邓肯,他们从方法上解决了功能论分层研究的操作化问题,为社会分层成为社会不平等研究的主流范式奠定了基础。 11.3.简述分层研究和阶级分析这两个研究传统的区别。 答:(1)二者对社会不平等是什么的本体论假设不同。在分层研究看来,社会不平等是满足社会整体需要的一种结构形式,社会整体的需要,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不平等的形成及其内在逻辑;阶级分析虽然也认为社会不平等具有某种社会功能,但它认为这种功能满足的不是社会整体的需要,而只是社会中少部分人的需要。统治阶级的需要,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不平等的形态及其变化。 (2)这一差异也导致二者在方法论上去向不同。在分层研究汇总,体现社会不平等权利、收入、声望、教育等资源,只存在量的差别,并没有质的差异。这些资源都根据同一标准来分配。分层研究倾向于把所有的社会分层维度,都化约为只有数量差别且可以通约的“变量”放入统计模型中,企图通过这些模型来计算:谁通过什么方式得到了多少“在阶级分析看来,社会不平等首先体现为质的差异,然后才是量的差别。阶级分析认为:在一个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不同阶级对资源的价值偏好是不同的,他们获取同一种资源的方式存在着本质差异;单纯的数量分析,实际上是以量的差别来掩盖质的差异,根本不能揭示社会不平等的本质。 11.4.简述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缺陷。 (1)答:先赋性或继承性的优势,可能会影响到不同资源配置的逻辑 (2)能力较强的人未必都能得到高报酬等实质性的刺激 (3)教育不均等导致地位获得未必是均等的。 (4)总的说来,社会分层不能保证最有才干的人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或培养他们去扮演这些角色 11.5.简述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结构。 1.答: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这是两个代表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积极,他们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2.民族资产阶级。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有了近代工业,产生了第一批资本家。大多是由原来的官僚、地主、和富商转化过来的。 3.小资产阶级。包括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等 4.半无产阶级。包括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等。 5.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业的产业工人,当时主要指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等产业中的工人。 6.游民无产阶级。在城市的失业人群众,有很多被迫沦落到没有任何谋生的正当途径,不得不寻找不正当的职业过活,成为土匪、流氓、乞丐、娼妓和游民。 农民阶级。毛泽东把农民阶级分为四个阶层:富农即农村的中产阶级、自耕农(中农)即农村中的小资产阶级、半自耕农、贫农即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雇农即农村中的无产阶级。 11.6.简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阶级阶层结构。 答:1949-1952年,史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不仅彻底打碎了旧的国家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共和国和各级人民政府,而且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等措施,改变了原来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改造了旧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同时,新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得到了重构。官僚买办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四个基本阶级的格局。 11.7.简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阶级阶层结构。 答: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随着所有制的变革,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的四个基本阶级构成的阶级、阶层结构,演化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的所谓“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阶级,阶层结构。 11.8.简述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答:(1)社会流动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2)社会结构从封闭迈向开放 (3)社会流动呈向上流动的趋势 (4)当前,中国社会流动仍然受制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带有明显的转型特点 (5)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正在表露出一些不利于社会开放、公正的消极趋向。 12.1.怎样理解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答:心理学解释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心理学主要从个人层面出发解释偏差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个人产生偏差行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特定的偏差行为的个体发生机制,是指的不断探索的研究领域。 12.2.简述文化传递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也称为亚文化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只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12.3.简述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为了形成和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建立了社会规范,而这种规范是可以改变的,社会规范的应用也是可以有不同侧重的。标签理论认为,人人都可能会有超出常规的、与众不同的行为,但如果没有被人注意或没有被社会处罚,就不会被视为偏差行为者。反之,如果被他人发现,并被社会的权利集团所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被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因此偏差不是某类行动的本质特征,而是其他社会成员将社会规范和制裁手段施加于行为者的社会后果。 12.4.简述社会控制的内容。 (1)答: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2)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12.5.简述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1)答: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 (2)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12.6.社会控制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1.法律控制: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有权威的一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给予强制执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2.道德控制: 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非、辨别善恶、辨别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 3.习俗控制: 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4.宗教控制: 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能够对其教徒产生很强的约束力,其约束教徒社会行为的能力比道德控制更强。 13.1.简述孙文本对社会问题三种解释的归纳。 答:孙中山在《中国社会问题》和《现代中国社会问题》中归纳出国内外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三种解释:1.是从社会变迁和文化失调的角度来解释社会问题的产生2.只要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并且需要社会集体采取行动来调整和补救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 3.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可见的社会现象,而且主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 13.2.简述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 答:①个人困扰必须和个人的自我联系在一起,只关系到个人直接体验的有限的社会生活领域,而社会问题所牵涉的事情超出个人的局部环境,超出个人一己的生活领域。 ②困扰只涉及个人,而社会问题涉及的是公众 ③个人困扰具有个人的特点,他只发生在个人与他人直接的关系区域里。而社会问题具有公众的特点。 13.3.如何理解社会病理学? 答:社会病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社会有机体理论,它讲社会比作为生物有机体,并按照医学模式,把符合自然法则因而也符合人们道德期望的社会安排视为“健康的”,而把违背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也就是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病理学来说,社会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都是人的社会化的失败,个人的社会化结果违背了社会的道德期望。因此,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在于加强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育。 13.4.简述解决社会问题中存在的利益与价值分裂情况的方法。 答:1、交涉,即对立双方就矛盾和冲突进行交流和协商、2.达成协议,即对立双方各自惊醒一些让步和妥协,作出有利于双方的决定。3.使用权力,即拥有权力较多的一方运用掌握解决问题的控制权,使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这一方。 13.5.简述中国农村的致贫因素。 答:1.历史因素 2.自然因素 3.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 4.制度政策影响 5。家庭及个人原因 6.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这是根本原因) 13.6.简述毒品定义的基本要点。 答:毒品定义的基本点是:1.毒品是麻醉药品的一部分 2.毒品的本质特征是能够使人形成瘾癖,产生对毒品的依赖  3.毒品是国家规定管制的药品 4.毒品的种类很多,有的是明确不能用于医疗的毒品,如海洛因。有的是可以用于医疗的,如吗啡等,但滥用就会成为毒品。 13.7.简述毒品的危害。 答:(1)危害身体健康 (2)破坏家庭和睦 (3)败坏社会风气 (4)腐蚀政权组织 (5)妨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13.8.简述社会问题防治的长期性思想。 答:就是要认识到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反复性,要有持久战的意志和毅力。其原因在于:1.有的社会问题难以退出历史舞台 2.有的社会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被消灭了,但一有气候又死灰复燃了 3.有的社会前进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14.1.简述社会变迁的内容。 答:内容包括:(1)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既社会行为基本规范体系。       (2)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       (3)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4)人与自然,即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星际环境与人类活动系统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4.2.简述社会变迁的特点。 答:社会变迁的特点:①必然性;社会变迁是社会运行过程中一种必然现象。 ②前进性;社会变迁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即由低级向高级、落后向先进的方向运动。 ③非直线性;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并非直线式的,往往有曲折,呈波浪式的态势。 ④全面性;社会变迁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全面性的变化。 14.3.简述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 答:1.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 2、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3、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14.4.简述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的涵义。 答: 14.5.简述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 答:社会变迁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体变迁,社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和知识化等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现代社会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它是由以下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的:①工业化,②城市化,③民主化,④管理科层化,⑤社会结构分化,⑥人的现代化,⑦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14.6.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1)答:社会现代化是一项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他有6个基本内涵:1.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社会转型。2.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 3.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深刻变化 4.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提高 5.国内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 6.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化。 (2)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 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 14.7.简述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基本主张。 答:虽然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内部流派众多,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其基本的理论主张有三点:1.采用“传统-现代”两分法划分社会类型,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过程。2.现代化的功力来自于社会内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其内部因素阻碍现代化,比如该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与现代化相抵触。3.趋同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也将逐渐转变为现代社会。 14.8.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一理论? 答:依附理论的观点;1.应当从世界系统里考察一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是以一个社会为分析单位。2.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境遇分析应该重视外因的分析 3.以“中心-边陲”为标准划分国家类型,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中心位置,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位置。发达国家的发达是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的根源,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发达国家的条件。4.发展中国家要想取得发展应该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地位。 依附理论所要解决的中心议题是探讨不发达国家的根源和如何解决这次额不平等的发展与依附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各国的不平等关系。依附理论过去强调外部因素和依附的单向性,静态地看待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忽视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差异性。 14.9.简述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观点:(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质检的依附是双向的 (2)把世界体系划分成“中心”、“半边缘”、“边缘”三个等级 (3)世界体系理论指出,目前的这个世界体系是变动着的,世界体系的三级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边缘国家可以通过结构位置的流动而上升到半边缘甚至中心的位置。 14.10.简述全球化在一般意义上的特征。 1.答: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2.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3.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14.11.当前全球化有哪些表现? 答:1.金融全球化的日益凸显 1.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2. 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 3. 信息全球化 4. 政治的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
本文档为【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1816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1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