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低碳旅游

广东低碳旅游

举报
开通vip

广东低碳旅游广东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瞄准四大领域 建设四大保障体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明确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

广东低碳旅游
广东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瞄准四大领域 建设四大保障体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明确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从今年起要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国家旅游局将召开旅游节能减排现场会,制定旅游饭店和景区节能减排工作指南,开展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活动,年内将推出首批旅游环保企业。各地要按照‘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的要求,制定实施旅游节能减排工程五年工作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分解落实年度任务,建立旅游节能减排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落实节能减排责任,抓好监督检查。” 本文将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的机制与体系概括为五个四。 一、强化四个意识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要推进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首先需要深化认识旅游业的四个属性。 (一)旅游业的低碳产业属性 旅游业本身是低碳产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中有重要贡献。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85ppm提升到了435ppm(IPCC,2007)。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1990以来,我国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比例基本稳定在70%,工业是耗费能源和资源的最主要产业。尽管统计年鉴中没有旅游业或服务业统计项,但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几项能源消耗总比例也不过11%,显然这几项总和远大于旅游业能源消耗。参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公式,按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初步估算单位旅游业增加值能耗,结果为0.202,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因此旅游业是低耗能产业。而且,我国工业污染约占总污染的70%,农业污染占到总污染的近三分之一,而旅游业主要是少部分生活性污染物排放。因此,旅游业是低碳绿色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优势产业。 (二)旅游业仍有很大的节能减排空间 尽管旅游与其他产业活动相比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都较少,但这并不表示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由于高度的关联性并伴随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旅游业整体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空间和潜力。旅游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交通特别是空中飞行、住宿以及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 旅游活动。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2005年,来自旅游交通和住宿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192Mt和284Mt,全球旅游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5%,除去飞行贡献值为3%;2035年以前,来自旅游业的碳排放量约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长;至2035年,旅游业交通及住宿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436Mt和728Mt。另外,旅游业的奢侈消费助长了负面环境影响。如普通居民一般一天用水100-300升,但星级宾馆用水则达到每天500-2000升,超豪华宾馆则更高。又如随着气候变暖,冬季雪期缩短、雪量减少,滑雪等旅游项目不得不依赖人工造雪技术。据估算,北京市人工造雪一个冬天要用掉半个昆明湖的水量,相当于全北京市一天用水总量的1/10,是8300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三)低碳化是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在高碳的工业社会逐步向低碳的服务型和生态型社会转变阶段,响应国家到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节能减排”目标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中国旅游业亟须加快从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转变,使其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节能减排”和“减污降耗”、旅游业生态材料和节能材料应用、旅游业中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应用、旅游生态补偿和生态保育建设以增长碳汇、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将逐步应用发展,切实提高旅游业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窗口行业,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还有助于推动全民的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并向世界有效展示我国低碳行动的努力和成效。 (四)低碳旅游发展符合相关者利益具有内在动力 低碳旅游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高效、可持续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一种面向未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游客修养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提高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推行节能减排的低碳化、循环化发展,将进一步压缩旅游企业的运营成本,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对消费者而言,降低物质消耗的绿色化旅游消费、更加亲近自然的节俭化旅游消费可以获得更多精神体验,且符合世界环保运动和生态文明潮流,成为时尚甚至高品位的象征。由此,低碳旅游发展也势必会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支付意愿,有利于旅游区尤其是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和西南水土流失地区等脆弱生态区通过旅游发展获得生态补偿,提高生态保护、环境建设和社区发展水平。 二、瞄准四个重点领域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家旅游局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旅游节能减排工程近期着重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四个方面。为达到“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等具体工作要求,四方面主体应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抓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落实节能减排责任。 (一)旅游景区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 低碳景区的首要方向是创建循环型景区,即严格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的“3R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开发、旅游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把旅游景区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就循环型低碳化景区的建设与发展而言,关键是要在A级景区评定标准、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规范等基础上,逐步执行和推广《绿色环球21景区规划设计标准》等国际标准、《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等国家标准,并鼓励地方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地方标准(如2006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绿色景区标准》),在景区创建中对资源开发利用、景区容量规模、景区智能化发展、配套设施环保化水平、清洁能源利用以及对游客的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控制要求。 (二)餐饮酒店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 餐饮住宿占用了旅游消费中大部分的能源和水资源,推进绿色饭店发展已成为国际住宿业和餐饮业的新型经营方式。绿色饭店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绿色饭店在安全方面重视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和食品安全;在健康方面突出绿色客房、绿色餐饮和卫生操作;在环保方面关注节能、降耗和垃圾处理并引导消费者进行“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以及“替代使用”的绿色消费。针对我国现状,绿色饭店发展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制定由节能、环保、降耗、绿色服务(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宣传及绿色营销等环节组成的“绿色”标准,并逐步示范、评定和推广。其次,在建筑、供热、空调、照明、电器使用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新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如目前我国酒店业能源消耗费用平均约占酒店收入的13%左右,而其中空调用能约为51%,如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节能效果便可达空调总能耗的20%-40%。最后,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员工培训管理、客人宣传教育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制度。 (三)低碳旅游城市 低碳旅游城市是综合考虑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和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有机融合体,是未来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它强调城市建设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强调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改善;强调对城市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城市旅游活动中的低碳消费。从发展方向上,低碳旅游城市应以营造生态宜居的优良旅游环境为目标,以高效循环的减排及节能技术、产品为支撑,以健全的低碳经济法规制度和碳排放交易机制为保障,从三个层面推进:宏观上,主动推进包括城市生产系统、流通服务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系统的循环经济系统发展;中观上,应倡导发展绿色产业,推广节能技术在各产业中的应用,调整城市能源、交通和建筑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微观上,鼓励构建企业内部资源的循环体系,在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内推进微观循环经济。 (四)绿色环保旅游企业 绿色环保旅游企业是指在经营和发展中采用开放式和循环式的绿色发展模式、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在为社会提供绿色、舒适、安全的旅游产品同时,将经营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多赢”的现代旅游企业。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借鉴绿色环球21标准体系、ISO14000认证体系、SmartVoyager认证体系和澳大利亚NEAP认证体系等国际上 较为成熟的相关认证标准,制定适宜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认证体系;其次,引导和激励企业绿色化发展,从树立环保意识、强化环保教育、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营销和树立绿色品牌等方面严格要求;最后,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相应评定,其过程主要是结合综合评价和现场认证,从而达到创建和推广绿色品牌的目的。 三、形成四个发展机制 应以政府主导为动力,建立扶持、融资、推进和示范等发展机制,引导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我国低碳旅游的快速起步和健康发展。 (一)扶持奖励机制 首先,争取将低碳旅游发展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从而得到国家战略性资源支持,更好地利用财税政策,运用部门协调机制、减排技术和专项资金等,解决旅游业一己之力难以突破的瓶颈。其次,充分借用相关领域的政策和资源支持。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统筹安排,旅游业节能减排应充分考虑借用和依托相关政策措施。特别是针对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的绿色环保发展需求,应专门出台对不同级别绿色企业给予相应税收支持、分级收取水电费等政策,引导环保节能工作的开展。 (二)融资创新机制 截至2009年12月,主要发达国家宣布的低碳经济发展计划资金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但目前全世界每年节能减排融资缺口仍高达1700亿—3000亿美元。以政府资金支持和市场融资为主要模式,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形成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排放权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以及实行碳税收等经济激励措施,以此引导私人部门投资于有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我国政府通过积极开展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获得了部分资金支持,国内商业银行通过能效融资与绿色信贷也丰富了低碳产业的融资途径。为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投入体系,我国旅游业节能减排应借鉴国内外相关产业和领域经验,主动申请国际机构融资,从政府财政、市场融资和融资租赁等多渠道争取资金,并加快推进清洁发展机制和碳金融体系建设,逐步试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节能自愿协议模式。 (三)联合推进机制 旅游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的部门和利益主体较多,而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又贯穿于产业体系的各个环节。因此,低碳旅游发展势必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主体的支持和配合,共建合作机制联合推进。从部门看,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制定和重大项目立项需要发改委等宏观调控部门支持,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示范城市和环保企业的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需要财政、金融部门支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等需要环保、国土和农林等部分配合,相关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则需要联合科技部门共同推进。应注重相关行业规划或计划的衔接,以共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共同制定标准、共同监督执行、共同评定检验等形式,将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中综合规划、执行和考核。各级政府和旅游业主管部门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健全发展低碳旅游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发展低碳旅游 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公众参与。 (四)示范推广机制 低碳旅游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旅游企业、旅游支撑和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难度较大。在我国推广和实施低碳旅游也应从试点工作着手,可分别遴选一个旅游城市(如深圳)、旅游小镇(如乌镇)、旅游景区(如九寨沟)等在不同层面进行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再进行全面推广,有利于低风险、规范化地稳妥推进。 四、推进四项基础工作 推进低碳旅游发展的基础工作比较弱,需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 (一)调查研究 旅游产业系统庞大而复杂,相关的产业如餐饮、住宿、娱乐、通讯、零售业等均产生一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旅游交通等更是高耗能产业,随着大众、散客旅游时代来临,旅游活动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更加多元。复杂的产业体系、多元的排放途径,使得弄清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途径、准确计算排放总量较为困难。因此,摸清我国旅游业碳排放途径、现状及潜力是政策设计的基本条件。首先,旅游业需要厘清二氧化碳排放途径,做好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真实数据的统计与整理,并且数据要及时更新,以供参考。其次,基于排放数据,可在全国开展一次全行业碳排放的审查工作,对高排放企业提出相关改进要求。 (二)工程推动 旅游业节能减排重点在旅游交通特别是空中飞行、住宿餐饮、相关旅游活动及相关设备制造等耗能环节上。其中飞行占总排放量的3%,预计到2050年会达到7%,其他旅游交通、住宿和相关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1%-3%。因此,要在以上重点环节实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航空业重点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燃效,采用更有效的航空交通管理办法如美国的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减少航班次数、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建设高效的基础设施、采用积极的经济措施等。住宿业重点关注建筑节能减排,采用新型节能设备和建筑材料,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利用率,推进节能潜力较大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的技术改进。 (三)科技支撑 主要包括:加快研制更高燃效的旅游交通工具,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碳或零碳能源技术代替高碳化能源,以及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酒店业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争做绿色饭店;加强旅游企业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改造等。旅游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应用需要相关平台支持和机制保障,如建设低碳旅游国家工程实验室或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研发基地,重点研究建筑节能、酒店节水、新能源利用、低碳交通工具研发及控污减排等关键技术;建立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建立国际合作平台,通过技 术转移和市场化运作进行转让,共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四)规范发展 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国家法律框架下,紧扣国务院会议确定的降碳和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方案,制定一个完整的低碳旅游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确定旅游业降碳和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并对重点行业降碳和节能减排做出具体安排。为将低碳理念贯穿旅游全过程,亟待制定《低碳旅游标准》进行引导和体系化,具体操作可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组织国内外节能减排、气候变化、旅游等方面专家及旅游企业、民间绿色组织人士,研究、起草行业标准,择期试行,待成熟后申报国家标准。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绿色环球21、ISO14000、SmartVoyager及NEAP认证体系和森林、草原和海洋等领域的法律法规等也应作为针对特定领域的专项标准或法规加以推广执行。 五、建设四大保障体系 逐步建设完善的低碳旅游发展保障体系,从规划设计、生产服务、宣传推广和审计考核等环节支撑保障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一)生态化规划设计体系 宏观层面,在全球气候和旅游市场需求变化、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流动态变化情景下,科学规划旅游业发展,对旅游气候舒适度下降的地区降低旅游规模,对旅游流集中地区提前做出研判和规划,做好旅游气候灾害防御规划。微观上,在景区、酒店和相关旅游产品开发时,应以低耗低排、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谐人地关系为前提,采用“反规划”、“自然规划”等生态化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从源头上建设低碳旅游产品、创造低碳旅游消费模式,并加强旅游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科学测定环境容量。制度上,可在目前规划设计资质评定体系中单列生态化旅游规划资质,培养专业规划设计力量。 (二)集约化生产服务体系 在旅游产品生产、交易和消费、旅游企业运营管理等各环节提高现代信息科技含量,提升生产和服务效率;旅游企业应规范生产、扩大生产、联合生产,并做好品牌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做到集约化生产、集约化营销,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绿色品牌,不断挖掘已认证产品和企业的潜力,统一标识,规范使用,使已认证的低碳产品实现最优的品牌效益;职能部门应认真履职,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提供贷款政策,各部门多沟通联系,不断改善银企、政企之间的关系;充分用好用活国家的优惠政策,针对重点企业重点扶持,对小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的支持等。 (三)社会化宣传推广体系 旅游低碳化发展需要相关主体自觉主动承担节能减排责任,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首先,可由中国旅游协会向全国旅游行业发出低碳旅游倡议书,鼓励旅游企业形成低碳联盟,推广、交流节能减排技术,推行低碳旅游方式、编排经典低碳旅游线路。其次,为提高旅游者降碳、 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能力,可收集、整理国内外低碳旅游小窍门和实用方法,按旅游六要素分门别类总结,形成便于旅游者携带和操作的《低碳旅游手册》,并开发、推广和普及基于互联网的低碳旅游节能减排计算软件,让旅游者在每次旅游结束后,计算低碳旅游与一般旅游模式相比较减少的碳排放,从而发掘旅游者降碳、节能减排的潜力和积极性。 (四)绿色化环境审计体系 审计评估作为监督评估体系的有效手段和环境管理工具,是旅游循环经济系统模式中最重要的支持保障之一,在探索建立科学的低碳旅游统计核算体系基础上,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运行。通过合理的程序框架,对区域旅游业阶段性减排目标进行评估,评价旅游业环境规划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可明确公共部门在低碳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监督其持续改进。建立绿色审计体系,对旅游企业实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并纳入到旅游企业运营成本之中,制定旅游循环经济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系统,对旅游企业经营进行约束,是保证企业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的有效管理机制。 (作者:石培华 冯凌 吴普 中国旅游研究院) [编辑本段]摘要: 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编辑本段]概念 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该报告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的联合调查写成。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 [编辑本段]行业现状 事实上,在实践层面,民间的低碳旅游早已进行。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 不过,对于正在摸索低碳旅游可行性措施的旅游业界来说,要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需要做的文章还有很多。 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习惯,在汽车后备箱中放上一辆折叠自行车,开车至郊外,改骑自行车,去体验野外的自然风光,便能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切实为低碳作点贡献。骑单车或是徒步,这两种以人工为动力的旅游,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 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 自驾外出时,尽可能地多采取拼车的方式;在旅游目的地,多采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在旅途中,自带必备生活物品,选择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住的时候选择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 [编辑本段]特点 低碳旅游,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其中包括3个重点: 一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 二是扭转奢华浪费之风,强化清洁、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本文档为【广东低碳旅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25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