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罗姓流源

罗姓流源

举报
开通vip

罗姓流源罗姓流源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罗姓流源 来自:中文百科在线 罗姓:[羅、邏、蘿,读音作luó(ㄌㄨㄛˊ)]。罗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5位。 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0位。在现今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位于第2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加上少数民族的罗姓人数,估计罗姓人口应在1000多万。一般认为,罗姓的远祖是黄帝。许多姓氏书上称罗姓子孙为祝融之后。 一、罗姓来源 1、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的封地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

罗姓流源
罗姓流源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罗姓流源 来自:中文百科在线 罗姓:[羅、邏、蘿,读音作luó(ㄌㄨㄛˊ)]。罗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5位。 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0位。在现今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位于第2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加上少数民族的罗姓人数,估计罗姓人口应在1000多万。一般认为,罗姓的远祖是黄帝。许多姓氏书上称罗姓子孙为祝融之后。 一、罗姓来源 1、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的封地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鄅等姓, "妘 都是古时的妘姓国。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后人尊为火神,因其有大功于民,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 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称为罗国。公元前 690年,在周庄王姬佗七年,罗国被楚武王熊通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失国后的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 其简介: ?.句芒发明了捕鸟的“罗”: 在古代神话里,伏羲又叫太昊(暤),是东方木德之帝,木神句芒是他的辅佐,手里拿着圆规(丈量之尺),共同管理着春天。句芒,鸟的身子,脸面像人一样五官齐全却又方方正正的,穿着白色素服。据说,这句芒是少昊(暤)金天氏的儿子,名叫“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因为重是“立木之官”,在史籍《礼记》注疏中说:“木初生之时,句屈而有芒角,故云句芒”。句芒辅佐伏羲,管理着六千余公里的东方土地,还从伏羲发明渔网中得到启发,发明了捕鸟的“罗”。 ?.远祖祝融: 实际上,在史籍《史记》中记载的“祝融”有两个: 第一个“祝融”,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被尊为赤帝,与伏羲氏、神农氏同为“三皇”,或与赫胥氏、尊卢氏同为“三王”。在史籍《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在典籍《礼记》中也说:“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第二个“祝融”,是颛顼之孙,老童之子黎和吴回。黎和吴回为火正之官,“祝融”则是火正这种职务的名称。在史籍《路史?前纪八》中记载:“祝融氏,号也;祝融,职也,本非人名。黎为祝融,回为祝融,皆职。”近现代史学家杨宽在《古史辨》中也认为,古者野蛮之族,恒有守火之司,“祝融”盖即火正之名,其后因以为氏。史学家罗元鲲主修的<新化罗氏通谱>也是这样说的:“我姓昉,(起始)自祝融。按祝融有二,皆司火神。一为火帝……一为火官……<姓氏急就篇>谓罗为颛顼后,是则老童之子祝融官,非古帝祝融也。” ?.罗部落: 在河南罗山一带,活动着一个以织网捕鸟为生的罗部落。这个罗部落,便是罗氏的最初先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民。罗部落相传是夏商时期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大概在穴熊活动于有熊氏之墟(今河南新郑)和熊山(今河南郾城东十七公里)的时候,罗部落便活动于熊山之南一百四十公里的罗山。 明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罗山,在县南十里,峰峦环抱,隋因以名县,亦谓之龙山,又名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罗山县的命名,并非小罗山的“峰峦环抱”,而是因罗部落最早活动于这一带地方而得名。大罗山亦同样因此而得名。 在先秦史籍《左传》中记载:“楚子以驷至于罗油”。又说:“吴败楚于鹊岸,楚子济于罗油”,次于莱山。清朝学者俞正燮在《癸已存稿》中认为罗山就是古罗油,为古罗人活动之地。罗部落活动的范围,有可能到达今湖北罗田县。罗田与罗山相距不远,中隔大别山脉,也正是鸟类密集的地方,也成了罗人围猎鸟兽的理想之地,罗田也因此得名。 到了商王朝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残余势力范围的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便随着荆楚部族躲避而西迁。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人也迁到楚国北面(今甘肃正宁)的罗山、罗水一带。 (2)、姓氏的组成民族 姓源有一部分是来自少数民族。从三国时起,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在中土文化的影 罗氏的 响下,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也慢慢发生变化,姓氏也随之起了变化,一些原来本姓多罗、斛瑟罗、叱罗的少数民族人士,都改为罗姓,为罗氏平添了几分异域情调。 (4)、罗国 在史籍《左传》中杜预注释:“罗,熊姓国。”疏:“《正义》曰:‘罗,熊姓’,《世本》文也。”而史籍《世说新语》注引《罗府君别传》说:“罗盖楚熊姓之后,启土罗国,遂氏族焉。”其它还可作为佐证的,有张树注《世本》说“盖楚君皆以熊为号,疑熊姓,楚所分也”;史籍《路史》说“罗,熊姓罗君也”;史籍《后纪八》说“罗,熊析也”,“濮、罗、归、越、责、滇、麇、麋、半蛮,皆半分也”。 关于坛姓,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解释:“祝融之后,姓也。”在史籍《通志》中则说:“坛氏,亦作郧,又去邑作云。赢姓,子爵,祝融之后,封于罗,号子。” 熊是荆楚的图腾。穴熊生鬻熊,罗氏子孙由此分支而出。楚君之名每带一“熊”字,“王名带着熊字,据《史记》记载,从最早的鬻熊起直至很后的熊悍,差不多每个王名开首都有一个‘熊’字……‘熊’也就是‘王’……北方认‘熊’为兽之长”。所以,自季连之裔孙穴熊以下的子孙,继承王位的,名前几乎都加一个“熊”字,楚穆王熊商臣以后才摒除此习。 穴熊生鬻熊,罗氏子孙便从此分支而出。 到了商王朝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的残余势力——荆楚,罗部落是荆楚的分支,自然难逃厄运。又因罗部落人少势薄,是完全没有力量来抵挡这种外力的胁迫的,只好痛苦地随着荆楚部族避而西迁,以维系这个家族的命脉。 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人也迁到楚的北面(今甘肃正宁罗山、罗水一带)。在史籍《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县东二十里有罗山。<寰宇记>:罗川水出罗山下,隋以此名县。”在史籍《清一统志》中记载:“罗山,在正宁牧野之战,罗人奇勋,因功封爵,县东二十里。罗水,在正宁县南,西南部流人宁州界。”罗山是从子午岭西来的一支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水多以罗为名。 子午岭之北有直罗川,在陕西富县南边,东流人葫芦河。罗川之上还有叫罗川务的地名。后来,隋朝便因罗川之名,建置罗川县。罗山、罗水正靠近周部落的祖先庆节居住的邠地北邻,他们都属于夏族的体系,为抵抗殷人而联合在一起。 另据史籍《山海经》记载的“十巫”中有“巫罗”。这“巫罗”应当是罗人的首领,亦是具有权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威意味的巫师,与“巫彭”(今甘肃庆阳彭水一带)等“十巫”都经过“灵山”上天下地。 到了周武王姬发灭商纣之后,罗才被封为子爵,正式成为周王朝的属国之一即罗国。以后,罗国又因周王朝压迫,随楚国迁往湖北房县和宜城。春秋初期,罗国被楚武王所灭,其遗民被迁往枝江和湖南汨罗。罗国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这便是罗氏的起始。 牧野之战,罗人奇勋,因为封爵汨罗江畔罗国屹立。罗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古国,从它的兴起到灭亡不短的过程中,一直是充当附属国的角色。虽在对楚国的一战中,曾获得了一次胜利,但又因由骄而淫,弄得国政日衰,走上了一条亡国之路。灭国之后,子孙流散。因此,罗氏子孙一直恪守着忠厚敦实的家风。 周庄王姬佗七年(楚武王熊通五十一年,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武王所灭,其子孙便以国为姓,改为罗氏。为了避免在北进时遭到罗国遗民的干扰,并满足修筑楚都丹阳城大批劳力的需要,楚武王又把罗国的遗民从宜城裹胁到丹阳附近的枝江(今湖北枝江),将罗国人变成自己的附庸,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后来,楚文王熊赀迁都于郢,因罗国人聚居在枝江一带,逼近郢都,卧榻之侧,岂容他入酣睡,于是又将罗国的遗民迁到湖南汩罗一带。今汩罗县西北部八公里的屈原农场蚕桑场,至今尚留有继续的罗国古城城垣和护城河遗迹。 罗氏族人大多尊奉颛顼为得姓始祖。 罗国传至24世万通时,被楚国所灭,万通与次子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芳噩逃往四川。 周显王时,有31世罗乘迁往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40世罗君用次子罗珠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 唐昭宗时,罗珠28世孙罗景新迁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31世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 45世罗尚立,元代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明代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其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州。另外,罗国亡国后,罗氏有部分人从滇南、滇东迁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迁入四川的有一部分定居阆中,后成为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还有一支迁入贵州东部、南部,融入布依族;迁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瑶族。 隋唐以前,除上述地区外,罗氏还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一些地方。唐高宗总章年间,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安家落户。 自清代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台湾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尼)等国家。其中,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1777-----1885年)。 2、源于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罗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罗氏,是两周时期的一种官职,专职掌管天下鸟、禽的捕捉与饲养,以供王公贵族欣赏和食用。 ?罗氏》中记载:“罗氏,掌罗乌鸟。”在诸侯国中,亦设置有罗氏之官 在典籍《周礼?夏官 职。 春秋时期“好鹤亡国”的卫懿公姬赤特别喜欢仙鹤,他在宫廷的定昌、朝歌西北鹤岭、东南鹤城(今山西长垣鹤寨)等处均大养仙鹤,由罗氏照料。卫懿公还给他饲养的仙鹤冠有官位品级俸禄:上等竟食大夫禄,较次者士禄。他外出游玩时必带鹤,载于车前,号称“鹤将军”。其时,专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饲养员就是罗氏。 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卫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冬天,北方翟狄族人趁卫懿公荒淫奢侈、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国人多怨的机会,从邢国的夷仪(今山东聊城)进攻卫国,攻击到荥泽时(今河南郑州广武山和大伾山以北、黄河北岸大堤以南一带地区),卫懿公慌忙发兵抵抗,征召将帅时手下大夫们都说:“君好鹤,鹤可令击翟”。卫懿公又向国人“受甲”(征兵),国人们也都说:“叫鹤去抵抗敌人吧,它们高官厚禄,我们那里比得上它们能打仗呢~”卫懿公无奈,只得带少数亲信赴荥泽迎敌,结果兵败被杀。后来宋恒公子御说连夜出兵,才将狄族人的进攻阻止住,并把卫国臣民救过了黄河,在曹邑(今河南滑县)另立姬申为新卫国君主,是为卫戴公。 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罗氏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罗氏,世代相传至今。 3、、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 (1)、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罗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方鲜卑族拓跋部落灭北凉建立北魏政权。南 )南迁洛阳,实行汉化,将原鲜卑族复姓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 多罗氏、叱罗氏皆改为汉字单姓罗。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罗可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史籍《通志》、《古今姓氏书辩证》中,都记载有唐朝时“斛瑟罗氏,改为罗氏”的记载,在史冀《唐书》中记载:斛瑟罗原为西突厥阿史那部可汗,在唐朝则天皇帝武曌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斛瑟罗因被原来游牧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一带的突骑施部首领乌质勒所逼迫,率部众七万余人内迁归附于大唐王朝,后逝世于长安。 在斛瑟罗的后裔子孙中,后逐渐汉化者,取先祖名字为罗氏,这就是西域罗氏的由来。 (3)、赖氏族人也有在春秋战国之时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的。 (4)、源于蒙古族,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或汉化为氏。 A.在隋朝、唐朝、明朝这三个朝代中,均有帝王对有功或归附的臣子赐以罗氏,其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罗秉忠,蒙古族人,原名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是孛尔只斤?察合台的后裔、沙州卫都督佥事孛尔只斤?昆皆莱(困即来)之子。其兄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既袭父职,明英宗朱祁镇命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指挥使,协理卫事。不久,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率一千二百余人内徙,诏居之东昌、平山二卫,给田庐什器,所以抚恤甚厚。到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病逝后,以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都指挥使,代领其众。明英宗北狩时,塞上多警。朝中大臣们恐怕已经投降的蒙古族人乘机为变,朝议欲徙之南方。适逢贵州苗祖早饭,明英宗令大都督毛福寿南征,乘机擢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都督佥事(相当于专门科室的科长),率所部前往贵州围剿苗族起义军。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后来积战功至左都督,在明天顺初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赐其姓名为“罗秉忠”。明成化初年(公元1465年),川南和滇东地区的山都掌蛮(即僰人,行悬棺葬俗的古老民族)反叛不服明朝政府,明宪宗朱见深令尚书程信率十四万大军征讨,罗秉忠以游击将军之职率军随行。明军抵达永宁时兵分六道,罗秉忠率所部由四川金鹅江进攻,大破山都掌蛮,论功晋封为顺义伯。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罗秉忠逝世,明宪宗赐谥号为“荣壮”,由其子罗监粲(克罗俄监粲)正式受封为世袭宣慰司指挥使。罗秉忠的后裔子孙,遂世称罗氏至今。 B.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称巴乐特氏,以地为氏,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西拉木兰(今河北承德围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y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罗氏、巴氏、白氏、丰氏、陈氏、联氏、高氏、包氏等。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蒙古族“黄金家族中”的内蒙古翁牛特旗孛尔只斤氏,是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之后裔,多冠汉姓为罗氏、鲍氏、包氏、宝氏、博氏、奇氏、波氏等。 ?、蒙古族哈荣古德氏,冠汉姓为罗氏。 (5)、源于苗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南地区苗族,属于汉族融入苗族化为氏。 清雍正时期撰著的《云南通志》记载:“苗子有九种,黔省最多,正滇则宣威,镇雄亦有,多是花苗……多田、罗、陈、蔡四姓”;清乾隆时期撰著的《贵州通志》说:“西苗,在平越,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升平越防御千户所置,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及清平,所属有谢、马、何、罗、卢、雷等姓”。这在清朝学者李宗防的《黔记》中也有相同的记载。 清朝学者刘人熙在《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中记录泸溪县的苗瑶族情况时说:“士人蟠林菁者,为吴、龙、廖、石、麻五大强族,外有彭、罗二姓亦强”;民国时期的学者刘锡藩在《岭表纪蛮》中,根据滇、黔省志记载,称西南部各地苗族的姓氏以“杨、韦、陈、罗、田”等十六姓为最多;当代学者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记载,苗族姓氏中以包括罗氏在内的二十一个大姓人数最多。 显然,原本是汉族的罗氏族人在历史上融入了苗族,后成为苗族大姓罗氏一族。 (6)、源于布依族,出自春秋时期古罗国后裔,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布依族罗氏为古罗国后裔,罗国被楚武王熊赀强行迁到今湖南汨罗地区,国人以原国名为姓氏,称罗氏。在汨罗地区那里定居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一支越过罗霄山脉到达了江西地区。 后来,这支罗国族人又从江西辗转迁徙到广西地区,成为今天的布依族。唐朝时期,西原蛮首领就姓罗,当时的西原地区在今广西左、右江流域。 (7)、源于彝族,出自贵州水西彝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罗氏,据文献《贵州府志》记载:贵州水西彝族“安氏,其先曰济火,本姓罗氏”。 据今贵州彝族当地人说,其先为烈显族源的苏纳、义陇家支,后世子孙由于分迁五个不同的地区,而有了五个姓氏,其中有一支迁到大方城东瓜林而冠汉姓为罗氏。 另外,又有彝族俄母氏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汉姓为罗氏。 (8)、源于土家族,出自贵州水西彝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楚武王熊通在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灭罗国时,有一部分罗国人不愿臣服于楚国,便和卢国、庸国之遗民一起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阆中地区,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 板楣蛮为古代巴人的一支,因曾使用“虎皮衣楯”的武器而得名。东晋著名学者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载:汉高祖“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在史籍《后汉书》中,也记载了板楯蛮因为汉高祖刘邦建国立有汗马功劳,而被免去租赋之事。 (9)、源于瑶族,出自广西西部背篓瑶,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居住在广西西部一带的背篓瑶族人,认为密洛陀是他们的始祖女神。在他们中流传着这样的《创世歌》(《勒俄特依》):“密洛陀让他们走,密洛陀叫他们结婚。兰和罗成双,韦和蒙结对……”这就是背篓瑶兰、罗、韦、蒙四大姓的起源。 据说,瑶族罗氏的始祖叫罗得元。在瑶族蒙姓中还有大蒙、小蒙的区别,据说大蒙的始祖生了七个儿子,分别姓蒙、兰、韦、罗、潘、袁、卢七姓,是瑶族罗氏的另一个来源。 另外,瑶族勒的楼氏,汉姓也为罗氏。宋朝时期郴州有一位著名的黑风峒瑶首领罗世传,于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农历2月在桂阳黑风峒起兵反抗官府,不久即投降,宋朝廷授以承节郎。后罗世传再次起义,率领起义军经常于边境一带活动,还杀死了宋军的大将飞虎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统制边宁,江西、湖南等地的官府闻讯皆惊恐不安。不久罗世传再次被朝廷招安。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农历2月,罗世传与兄罗世禄再次起事,到农历9月为部下所杀。 现在,瑶族罗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巴马、东兰、田东、都安、南丹县大瑶寨等地区。 (10)、源于满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稗类钞》中记载: ?.满族波罗军氏,亦称博尔津氏,满语为Borj1n Hala,汉义“波浪”,满族姓氏,世居阿布海克勒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所冠汉姓待考。 ?.满族博和罗氏,满语为Boholo Hala,世居萨哈禄(今黑龙江沿岸),所冠汉姓罗氏。 ?.满族郭尔罗氏,亦称郭啰啰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以地为氏,满语为Gorolo Hala,汉义“钩、躬身、放纵”,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所冠汉姓为罗氏、郭氏、高氏、国氏。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uco Hala,亦称鄂穆绰氏,瓦尔喀女真,世居瓦尔喀(今南自 ?.满族鄂木绰氏,满语为Em 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佛讷赫村(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罗氏、鄂氏。 ?.满族罗察氏,源出清康熙年间俄罗斯战俘内附入满洲八旗者,讹为鄂温克姓氏,以族为氏,满语为Loca Hala,定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地区),后多冠汉姓为罗氏等。 ?.满族罗佳氏,满语为L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西克屯(今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西克林,为萨满聚居的地方)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后多冠汉姓为罗氏。 ?.满族罗岳氏,满语为Loyo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罗氏等。 ?.满族萨克达氏,原称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东浑河畔)、黑龙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罗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等。 ?.满族觉罗禅氏,出自清朝宗室与人私生子的专称姓氏,不得入皇家玉牒,皆被赐姓为觉罗禅氏,满语为Giolocan Hala,以明确其族皆非正支,后有冠汉姓为罗氏者。 11、源于土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罗氏,源出古鲜卑吐谷浑部罗古尔氏,后逐渐成为土族,以地名称罗古尔?孔(种油菜籽的人)。罗古尔出产油菜籽,后来就成为“油菜地”的称谓。 罗古尔人以擅长种油菜而闻名于远近,故土族语言译成汉语,取罗古尔氏第一个字罗为自己的汉姓,世代相传至今。 (12)、源于京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京族原称“越族”,自称“安南”,其祖先是在四百多年前从越南所涂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陆续迁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山心、漓尾、巫头、潭吉诸岛上的。 据调查,今京族共有包括罗氏在内的三十一个姓氏,罗氏京族居住在漓尾。 (13)、源于拉祜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拉祜族人到清嘉庆年间开始出现姓氏,但当时只有李、石、张三姓。后采,由于拉祜族与汉族和临近民族的交往日渐频繁,他们的姓也增加了,目前拉祜族中有包括罗氏在内的多个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姓氏。 (14)、源于哈尼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初期,云南临安知府赐给滇南土官李、赵、陈、钱等汉姓,是哈尼族使用汉姓的开始,后来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一些哈尼族人也开始使用汉姓了。 现在哈尼族中使用的汉姓有包括罗氏在内的多种姓氏。 (15)、源于黎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据《明史》记载: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琼州属县生黎峒首罗显、许志广、陈宗等三十三人来朝”,说明在明朝时黎族中便有了罗氏。 现在罗氏黎族人主要居住在海南省的乐东县。 (16)、源于白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明、清两朝时期,云南兰州(今云南兰坪)白族土知州、土舍官在改土归流运动中,均流改为汉姓罗氏,世代相传至今。今白族中有许多罗氏族人。 (17)、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 今仡佬族、侗族、东乡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羌族、布朗族、俄罗斯族、仫佬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及台湾高山族中,均有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罗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颛顼、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斛瑟罗。 版本二:百度百科罗姓姓氏源考及迁徙一、概述 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譬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ㄆ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通志氏族略》:“罗国之后,一曰祝融之后。”《魏书》:“破多罗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皆改为罗氏。” 从以上这些记载看来,罗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当时的宜城,就是现在在湖北省的襄阳,在汉代曾被置为宜城郡。后来,由于该地为楚国所有,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于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至周末定居于湖南长沙,最后还繁衍到现今江西的南昌一带,成为长沙和南昌两地的望族。 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曾经提到罗氏是一个“ㄆ姓”国,所谓“ㄆ姓”,就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据《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鄢、郐、路等姓,都是古时的ㄆ姓国,则论起家世渊源来,罗氏与这五个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 始封于周朝初年的罗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子孙才“以国为氏”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其始封于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后大行封建之时,到了距今约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为当时的强楚所并,子孙失国南迁,才开始以罗为姓的。 经过漫长的奋斗,罗姓人士在秦汉之际开始崭露头角,当时以迄于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史书上出现的罗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襄阳、长沙和豫章三个地方的人,譬如,三国时曾任蜀汉为太子舍人的罗宪是襄阳人,晋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罗企生是豫章人,晋室再迁以后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也是襄阳人。由此可见,当时的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南北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 汉末三国鼎立时期以四川为主要地盘的蜀汉,也出现过不少姓罗的名人,除了上述那 位罗宪外,还有一位曾经谏公孙述归汉的成都名士罗衍,以及曾以计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名将罗尚等。这种情形,自然也是罗氏播迁四川的有力说明。 隋唐二代,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姓。 南方的罗姓人士,实在不难找到自己家族的来龙去脉。但大致说来,福建的宁化,应该是罗氏在南方的播迁中心,从晋室南迁以后,姓罗的人士就已零落到达该地开基,而于唐明皇以后大举南迁。后来广东和台湾等地的罗氏全都是来自该地。元代的罗贯中,大名鼎鼎,他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历来最畅销的古书之一。 二、罗姓的源流考据: 据唐?贞观年间,左骁卫将军、上柱国、安山县开国侯罗君副墓志铭:“升龙之族,有熊之胤”,明证至少在南北朝、隋唐,罗氏即奉黄帝为始祖。 罗氏的原古先祖,按文化认同原则,可追溯至黄帝。其世系如下: 黄帝——昌意一一乾荒——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祝融)——陆终 穴熊——鬻熊——罗 ——季连(芈)——附沮—— 三、以国为姓 熊姓及妘姓是罗子国姓氏的主要来源,现在1000多万罗氏主要来源于罗子国遗民的后裔。另一大支是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改姓,还有不同时期兄弟姓氏及带“罗”字复姓改罗氏。 ”为图腾的芈(音:米)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是春秋时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是以“羊 楚人的先祖。 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据湖南省社科院炎黄研究所罗文华、何光岳先生考证:“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鸟类,而称罗氏族”。其中罗氏早期来源之一的“大罗氏”更早见史载,其主要活动区域: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的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地带。直至近代,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着围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 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而罗部落是楚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属楚文化的一部分。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到了两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部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氏先民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及以狩猎为主、英勇善战的罗氏先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部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淅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受封宜城,建立“罗子国”,(注:子,子爵)它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国在宜城西的罗川城(罗子国遗址在今之湖北襄樊市南漳县内)。宜城之“罗子国”是正式见载史册及罗氏族谱的罗氏故国。公元前699年,罗子国曾有过“弱罗胜强楚”的战例,《左传》予以记载。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并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长期以来,其后裔有强烈的“复国情结”,《罗氏族谱》中有不少复国的描述,但未见史志记载,待考。罗氏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早见著典籍的、唯一的罗子国大臣是伯嘉,湖南有的罗氏支系至今奉伯嘉为始祖(笔者注:有资料称“伯嘉姓郭”)。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卫国罗御与孔子学生子路参与宫廷斗争的记载。笔者所见,罗御亦是罗子国并入楚国后,第一位见著史册的、以国为氏的罗姓人。不知何故,古今有关罗氏的姓氏书籍,均不见载。从此,“以国为氏”的罗子国遗民后裔,在中国历史中相继出现,与兄弟姓氏—起共同创建伟大的中华文明。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四、兄弟姓氏溶入罗氏 秋战国时期,罗国与赖、傅两国毗邻,人员交往密切,难分彼此,因此,有赖、罗、傅同宗之说,已召开过十届代表大会的“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便是此历史的产物。 史上不同时期,曾有过其他姓氏溶入罗氏的记载,尤其北魏孝文帝时,曾有过大规模的官方改姓,有许多少数民族如叱罗氏、破多罗氏、斛瑟罗氏、解瑟罗、武罗等改为罗姓,其中北魏时,鲜卑族、代州人屈蛇节侯罗结、带方公罗斤、罗敢、罗伊利、济南王罗拨家族、南阳郡公罗协等便是典型代表。 “大罗氏”以官名“大罗”(掌罗鸟兽与女以贡)为氏,秦时有将军大罗洪(弘),秦以后“大罗氏”历史罕见,其后裔可能已加入罗氏,是早期溶入罗氏的先民。 也有外国人改为罗氏,如唐朝,有印度人改为罗姓名好心,功至封新平郡王,但笔者至今未见有奉其为先祖的《罗氏族谱》。明朝时赐元人阿拉克萨姓为罗姓,名秉忠,官至一品都督等。 今彝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有罗姓,这些优秀人才赐姓改姓后,为罗氏带进新鲜血液,添加新的遗传基因,其中杰出人才、特别杰出者,如鲜卑族、山西代州罗结家族掌管北魏半壁江山,为罗氏的声誉做出巨大的贡献。 罗子国遗民及其后裔的早期迁徙 罗子国并入楚国后,失国、得姓之臣民及其后裔,开始了漫长的迁徙过程,先迁枝江,再徙长沙。周朝末年在长沙郡形成以“罗”命名的县。1957年出土的“罗县城遗址”,当地以“罗子国城遗址”定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便是明证。《湖南省志》中第一位见传的女性是秦朝武陵郡守罗君用的女儿“罗孝女”,其兄弟“罗孝子”同期见《湖南省志》,可见长沙罗县罗氏在湖南的影响。罗君用的另一儿子罗珠,参加汉高祖刘邦的军队,“从灌婴,定豫章,有功德于民,卒官。晋末有罗企生、遵生,今南昌柏林罗氏是其后也”(据《江西通志》)。罗珠是第一位见诸史志的豫章罗氏,开启了豫章罗氏的郡望(笔者注:其具体官职有数说:大司农或治粟内史、大将、大臣等,查灌婴传,其部下五人共斩项羽,官封列侯,罗珠是否名列其中,待考)。 在湖南汨罗江北岸的楚塘乡楚南村有汨罗山,又叫罗山,屈子祠前有罗渊,皆以罗氏活动地域而名,清湘籍儒将罗泽南便以“罗山”自号。湖南湘阴罗县以北就是麋氏族的活动范围。到周朝末年,罗、麋等附庸楚而聚居的姓氏县,都统辖于黔中郡。 秦汉时,罗子国遗民,有的留居长沙郡,有的东迁豫章郡,《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裔,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太平寰宇记》卷一O六 洪州载,豫章郡五姓中就有熊、罗二姓,一直到宋、明代,豫章罗氏都是大姓,人才辈出,散布于全国各地。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绢画古地图中,在湖南省江华县的潇水支流有一条罗水,当系一支罗人南迁于此而得名。至于西江中下游一带分布之区,至今壮族语称田为罗,即山间田之意,也说明罗人有一部分南迁至两广与骆越相融合而保留了很多以罗为名的地方,由此可知,全国各地留下许多以“罗”命名的山、水、村庄、城市决非偶然之事。又有一支罗人则又向西南,从滇东、滇南迁入湄公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后来并吞了暹国,便合称“暹罗”,即今泰国的主体,成为泰族的一部分。 当罗被楚并时,还有一部分罗人不愿降服楚国,他们和卢、赖、傅等遗民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于阆中,“罗”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 1、后来有的罗氏便融入于土家族。一支则继续西迁到北胜县,成为彝族的大姓。 2、另一支则迁入贵州东部、南部,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罗姓成为布依族的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大姓。罗姓布依族人是古罗子国之后。罗子国遗民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汨罗后,在那里定居过一段时期。后来,有一支又越过罗霄山脉到江西。据说罗霄山脉的得名也与罗子国后裔有关,《罗氏族谱》中留有汉代“罗霄”的名讳。再后来,复从江西西经湖南辗转迁到贵州, 3、形成罗甸国和罗番。《经世大典?招捕总录》的《八番顺元诸蛮》篇中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罗殿国主罗阿察等及遏蛮军番主罗笃纳土来降。《元史?地理志》的《八番顺元诸蛮夷官》篇中则作:“罗甸国主罗阿察”,“罗阿资罗甸国遏蛮军安扶使”,又谓“八番,罗氏等国”,后又分别立八番、罗旬二宣慰司。在罗甸国置罗番遏蛮军安抚司。又设罗博县,后改为罗甸县。今罗氏仍为布依族中之大姓,为罗甸国和罗番的后裔。咸丰《安顺府志》卷一五《风俗志》载仲家七大姓中有罗氏。 4、有的罗人,则由湘北南迁于湘南,加入了瑶族十二姓之一,如广西龙胜的白水保存的瑶族《评王券牒》中署有罗道门、罗行。原存湖南蓝山县荆竹乡新寨村的《万福攸同,兰桂腾芳》瑶人谱牒中有罗竹奉。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至今有罗氏。 历史上罗氏先后形成五个郡望,即豫章、长沙、襄阳、齐郡(济南)、河东(太原)。 五、继往开来 展望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的兄弟民族、姓氏改为罗氏,有的罗氏因各种原因改为兄弟民族、姓氏。但是,“以国为氏”的罗子国遗民——罗氏,在中华民族交溶中,以宽大的胸怀,有容乃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兄弟姓氏的平均速度,终成名列中华第二十位的姓氏。 罗氏,历经几千年磨难,生生不息,蓬勃向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罗氏的遗传基因,得以代代传递,它的历史雄辩地论证了罗氏是遵循自然进化法则而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姓氏。 “适者生存”,能生存、发展的罗氏,是自然界中的强者~ 沙县华村罗姓 沙县华村罗姓来自江西南昌罗珠之后罗周文奉任沙县太守之职随同眷属移居城垣罗巷。据闽沙乾隆丙子族谱记载考证,罗家始祖系罗丹三为第一世,于宋朝时期由沙县城中徒迁沙县七都村(华村古称)来定居创基业,而繁衍数百家人丁。罗周文第20世孙丹三公居沙城中生一子罗富六,为谋生来村头(今南阳华村)养母鸭,而定居后厝祠堂。经考证年代为宋朝公元1180-1198年间从城中迁至村头养母鸭创业而定居,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繁衍裔孙达28世。 古迹有罗金秦公祖祠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据查乾隆丙子闽沙罗氏族谱载可能是罗应卿、罗应隆兄弟为首所建。祠堂上下栋六拼五植,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公元1918年土匪进村头烧毁前罗祠堂上下栋。民国26年(公元1937年)由罗发金(号罗太爷)领重建上下栋大厅,安奉祖宗牌。公元1946年民国35年,罗发金领全族宗新建祠堂上栋6拼5植木质楼房。1982年由罗良烈、罗长岗领全族翻修祠堂上下栋顶层。祠堂正厅梁上刻有对联,左起:吴江东去无双吕,丹青英灵传千古,右起:落道南来第二家,世代裔孙耀祖先。 罗姓排行:罗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二十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居第二十位。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等省,六省罗姓约占全国汉族罗姓的70%。 各支始祖: 罗国传至第二十四世妘万通时,被楚国所灭,妘万通与次子妘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妘芳噩逃往四川。 周显王姬扁执政时期,有第三十一世罗乘迁往湖北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第四十世罗君用次子罗珠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秦、汉时期,罗氏有部分人从滇南、滇东迁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迁入四川的有一部分定居阆中,后成为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还有一支迁入贵州东部、南部,融入布依族;迁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瑶族。 隋、唐以前,罗氏还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一些地方。唐昭宗时,罗珠第二十八世孙罗景新迁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第三十一世孙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唐高宗总章年间,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地区安家落户。 罗珠第四十五世孙罗尚立,在元朝末期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明朝时期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其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州。 自清朝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族人,曾多次向台湾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在清朝后期,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群岛)建立了一个著名 )。 的共和制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长达一百零八年(公元1777,1885年 二、迁徙分布 罗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二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二百三十六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77,左右。 湖北宜城为罗氏之发源地,后再往南迁,先由湖北襄阳迁至枝江,再迁至长沙,最后于汉景帝时在江西南昌繁衍成当地望族。 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地区。到楚文王时,罗姓族人向南进入湖南的汨罗县。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到江西南昌地区,一直到宋朝,罗姓在江西发展很繁荣,为江西的大姓。随后罗姓从湖南和江西向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云南。到了唐朝以后,尤其在明朝,罗姓已经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清初罗姓进入了台湾。 罗国传至24世万通时,被楚国所灭,万通与次子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芳噩逃往四川。 周显王时,有31世罗乘迁往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40世罗君用次子罗珠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 至南北朝时,江西罗氏子孙,已散居各地。从历史上看,罗氏在秦汉之际已开始崭露头角,三国、南北朝时期,史书上记载的罗氏名人多为襄阳、长沙、豫章三个地方的人,汉宋三国鼎立时期,罗氏已播迁至蜀汉之地的四川。 隋唐两代,是罗氏一个重要的繁衍时期,此时,罗氏便开始了自两湖、江西省境大举向全国各地繁衍。罗氏唐时入闽,宋末元初由闽入粤。 唐昭宗时,罗珠28世孙罗景新迁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31世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 宋朝时期,罗姓大约有3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4%,排在第五十二位。江西为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罗姓总人口的3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安徽、湖南四省,占罗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河南、福建、山西、广西四省,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以赣皖湘、四川为中心的两个罗姓人口聚集区。 45世罗尚立,在唐高宗总章年间,带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安家落户。元代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明代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其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州。 另外,罗国亡国后,罗氏有部分人从滇南、滇东迁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迁入四川的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有一部分定居阆中,后成为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还有一支迁入贵州东部、南部,融入布依族;迁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瑶族。 隋唐以前,除上述地区外,罗氏还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一些地方。唐高宗总章年间,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安家落户。 明朝时期,罗姓大约有7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5%,为明朝第二十四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罗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由于罗姓主体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进入江南地区,中国北方几次战乱对罗姓的伤害相对要轻。江西仍为罗姓第一大省,约占罗姓总人口的29.4%。 自清代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台湾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尼)等国家。其中,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1777----1885年)。 满族萨古达部族改罗氏,今其后裔散居于辽宁丹东凤城的凤山等地。 罗氏,在台湾是个较为普遍的姓氏。台湾的罗姓,来自福建宁化。主要集中居住在苗栗和新竹两县,其他各县市也散居不少。台湾的罗氏与北方的罗氏是一脉相承的。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湖南,这三省罗姓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浙江、陕西、广东、甘肃五省,又集中了33%的罗姓人口。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其中向西北的移民也很明显。全国重新形成了湘赣浙、四川两大块罗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000多万,为全国前二十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000余万,增长达15倍之多,罗姓人后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渝、粤桂湘鄂闽赣两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罗姓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罗姓在云贵、川渝大部、粤桂、湘赣大部、福建西端,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1.4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3%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居住了大约63%的罗姓人群。在海南、台湾、闽浙大部、湘赣北部、川渝北端、安徽南部、河南东南角、陕宁南部、甘肃、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和北端、黑龙江西北角,罗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48%一1.4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6%,居住了大约23%的罗姓人群。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 今江西省南昌市。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另一说法:汉高帝置,王莽称“九江”属扬州。时户六万七千四百六十二。人口:三十万一千九百六十五人。县十八:南昌、庐陵、彭泽、鄱阳、历陵、余汗、柴桑、艾、赣、新淦、南城、建成、宜春、海昏、云都、鄡阳、南壄、安平(据《前汉书》班固撰)。 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山西地区。到楚文王时,罗姓族人向南进入湖南的汨罗县。并产生以“罗”命名的县一一罗县。秦汉时,罗姓向东发展,沿长江而下,已播迁至江西南昌地区,秦?武陵郡守罗君用(笔者注:许多姓氏书、《罗氏族谱》载“武陵令罗君用”,查《汉书?地理志》秦时“武陵”为“郡”,今改之。)之子、灌婴部将罗珠(笔者注:《江西通志》有传,许多罗氏族谱载任大司农,台湾有族谱载为“大将军”,《南昌考古录》载“官职失考”),族谱载,其出守九江,继续完成颍阴侯灌婴在南昌筑城任务,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逐步繁衍生息。 东汉末,豫章罗氏世家子弟罗邵任侍中,封列侯;晋?罗企生、罗遵生兄弟以“—门忠孝”名著,一直发展到宋朝,成为江西的大姓。尤其理学家朱熹的祖师、福建沙县人罗从彦,祖籍豫章,士人学者以“豫章先生”见称。宋?宰相罗点(江西抚州崇仁人)是豫章柏林里罗文通的后裔,《宋史》有传。还有一位“豫章罗”女性,唐朝时嫁给一位赵姓王爷,封为“豫章郡夫人”等。从史料、罗氏族谱中,可知豫章罗氏发祥于汉,至宋,尤其南宋,朝廷偏安杭州,罗氏开始重放异彩,出现“一门七进士”的罗绋家族。明朝时,人才辈出,“吉安三罗” ——明?哲学家、礼、吏部尚书罗钦顺;明?状元、学者罗伦、罗洪先等为代表,为豫章罗氏增光添彩,代有闻人。但吉安地区罗氏追溯源流时仅断自唐?吉安刺史罗崱(注:任职有数说,从《桃林罗氏谱》),并明确其先祖来自浙江钱塘。后罗崱后裔严遵祖训,亦断自唐?罗崱。但宋代乡间大儒、举人罗绋的女婿、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四库全书》中留下《诚斋文集》,保存了大量罗氏珍贵史料,其在《罗氏万卷楼记》一文中断言:“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注:罗含字君章)”以文鸣降;及五季(唐五代十国期间),则有江东公(罗隐号“江东生”),今庐陵之罗,其后也”。明确庐陵(今吉安地区)罗氏是豫章罗氏的一个分支,其先祖可追溯至晋长沙相、散骑常侍、著名文人《湘中记》作者罗含及唐末五代初的诗人“唐三罗”之首——罗隐。 唐?林宝受御命主撰的《元和姓纂》中,不知为何没有“豫章罗”的名次。大概唐朝时,李世民改革姓氏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强制削弱“晋之王、谢,唐之崔卢”的世家大族势力,按当朝官品位重排姓氏大族。“豫章罗”在唐朝林宝撰《元和姓纂》时没有在当朝有高官者,所以与“长沙罗”一样未列名次。 姓族:名族,望族。《后汉书 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李贤注:“引用士人有族望者”。又北魏孝文帝下诏制定姓族,以奕世有大官者为姓,次为族(见《魏书?官氏志》)。汉代,豫章人首见封侯者为罗邵,他官为“侍中”,必出自姓族,其封侯之事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可惜笔者所见罗氏族谱,竟无一本有载,但他为“豫章罗氏”是汉代姓族,留下确证,为豫章罗氏争得很大的光荣,是一位被罗氏后人遗忘的、为“豫章罗”姓族声誉做出杰出贡献的罗氏先人。 现在海内外—千多万罗氏,大多数源出或奉“豫章”为郡望。 长沙郡,周朝即有该地,战国时期楚国始建郡,秦灭楚后承之,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等地。西汉改郡为长沙国,东汉仍改回为郡。 秦置,时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人口:一百零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人。十三城。临湘;攸;茶陵;安城;酃;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原注:帝王世纪曰:有广陵亭。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湘中记》(笔者注:罗含著)亦云:二妃之神(罗孝女、孟姜女),刘表为之立碑,;醴陵;容陵。(据《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长沙罗”与“豫章罗”一样,属于罗氏五个郡望之一,在《元和姓纂》为不列名的郡望。但在唐末,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父子封王,功高一品,若当时续编《元和姓纂》,“长沙罗”一定名列榜首。 湖南长沙,以汉?梁国相罗怀、交州刺史罗宏;汉?临海太守罗彦;汉末晋初荥阳太守罗绥;晋?长沙相罗含、唐?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父子、“唐三罗”诗人、浙江罗隐、罗邺、罗虬等为代表,形成长沙郡望。据明?状元罗洪先花费三十多年时间,在《秀川罗氏族谱》等文献中断言,吉安、吉水罗崱,前先世来自湘东。清?湖南娄底教育家罗辀重的父亲“陶龛先生”(湖南罗氏大部奉崱公为始祖)在其自传中亦写明为“江东公”罗隐的后裔。 湖南罗氏虽大部奉唐?吉安刺史罗崱为始祖,但乃有数支罗氏如宁乡罗氏,仍然奉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为始祖。 )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198年 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 )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 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在湖北襄阳,以汉?广汉太守罗蒙;汉?牂牁太守罗式;晋?持节(注:持节即掌有三品官以下“先斩后奏”之权)西鄂侯罗宪;持节夷陵侯罗尚;广、益州刺史罗友;唐?燕王罗艺(注:曾赐姓李,后改回罗姓);秦王左右、陪戒副尉罗甑生(从二品,周绍良藏拓本),襄阳男爵、京兆尹罗珦;赠礼部尚书、福建、江西观察使罗让等为代表,形成襄阳郡望。该郡望后裔,除江西吉水山原罗氏支系外,其它均与兄弟姓氏发展规律一样,统一“郡望”,改奉“豫章”为郡望。明代“吉水三罗”之一的罗大纮即出自该支。在《禁毁四库全书》中,罗大纮的文集得以保存,为山原罗氏属于襄阳郡望留下典籍依据。在唐朝林宝受御命主撰的《元和姓纂》中,“襄阳”列为罗氏二郡。其一齐郡,其三,河东。 齐郡,秦置,时户十五万四千八百二十六。人口:五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五人。县十二:临淄、昌国、利、西安、钜定、广、广饶、昭南、临胊、北乡、平广、台乡。(据《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在山东济南,古称齐郡、历城。有一支罗姓族人从河南沿黄河而下,魏晋南北朝时,逐步发展成大姓,隋末与湖北襄阳等罗姓族人共同参与十六姓兴唐的战争,其代表人物有的封王,如燕王罗艺(正一品),有的封国公,如郯国公罗仕信(从一品),有的封侯,如左骁卫将军、上柱国(正二品)安山县侯罗君副(据周绍良藏拓本);诩卫神羽大都督罗端(据北京图书馆藏拓本);果毅将军罗承先(从二品,据周绍良藏拓本);开国县公罗君预(从二品,据古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文献室藏拓本)等。而历城所在地——齐郡,在唐?林宝编的《元和姓纂》中列为罗氏首郡,发展成罗姓的郡望。因唐朝定姓族时,以当朝官品位排列,可见当时齐郡罗氏人才之盛。现山东罗氏大部奉唐?郯国公罗仕信为始祖,而且断自罗仕信。据宋?郑樵《通志?氏族略》,罗仕信赐姓“李”。但他族人的后裔仍然坚姓“罗”。 河东郡,秦置,时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人口:九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人。县二十四:安邑、大阳、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阴、闻喜、斐泽、端氏、垣、皮氏、长修、平阳、襄陵、彘、杨、北屈、蒲子、绛、狐镊、骐。(据《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在山西太原附近,北魏时,以代州人(今山西)屈蛇节侯罗结(《魏书》有传)家族为代表,罗拨封济南王、罗斤封带方国公等,翻开《魏书》,罗氏自成半壁河山,形成罗姓河东郡望。至唐朝,名列罗氏三郡之一。其代表人物除上述罗结家族外,还有唐?播州侯罗荣,为唐大将,自山西东进南下,征战福建、广东、广西、至贵州落户,《遵义府志》,几成罗氏家谱。宋开国元勋罗彦瑰,为宋朝的建立,名垂千古,广东罗贵支系,有的奉罗彦瑰为始祖。但目前已少见奉河东为郡望的罗氏支系。估计已改奉罗氏其他郡望,体现民族文化的趋同。 河东,是由少数民族改姓为主而成的罗氏郡望,可见少数民族在罗氏的发展史上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罗 州:即广东省湛江市属廉江市。廉江地处雷州半岛北部,粤佳边界,扼粤佳两省交通要冲。廉江,古称罗州。始建前在秦朝时期属象郡地。汉朝时期属合浦县地。晋朝时期属高凉郡高凉县地。南朝宋、齐时期为高凉郡罗州县地。南朝梁、陈时期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隋朝时期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唐玄宗天宝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为濂江县。南汉时期属罗州。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罗州并废濂江、干水县,划入吴川,属辩州,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改辩州为化州。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76年),复析吴川西乡置石城县,属化州,元朝时期属化州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属化州府,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属化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属高州府,清朝时期属高州府。民国元年,三年(公元1912,1924年)属高州道;民国三年改石城县为廉江县,属高州道;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废除道制,属高州善后处;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属高雷廉钦琼崖罗阳八属联军总指挥部;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八属联军全部覆灭后,属广东南路行政公署;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公署;民国三十八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公元1949年),属广东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1月11日廉江县城解放,属广东南路专员公署;1950年9月属高雷专区;1952年11月属广东粤西行政区;1956年2月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县合并为雷北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60年11月雷北县易名为雷州县,届广东湛江专区:1961年3月撤销雷州县,恢复廉江、遂溪、海康三县。按原县区域分治和归属;1978年9月属广东省湛江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属湛江市;1993年12月经国务批准,廉江撤县设市(二类市),归广东省直辖,并委托湛江市代管。 2、堂号 豫章堂:罗氏郡望豫章。宋朝时候,豫章人罗从彦是大儒陈颐、程颢的再传弟子。他谨慎地遵守老师的教训,隐居不愿做官,传朱熹的理学,著有《尊尧录》。人们称他"豫章先生"。 豫章堂是罗姓的嫡传正嗣,当年我罗姓始祖汉大司农罗珠公领族人为避祸迁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始有豫章堂,继而开支散叶,罗姓后人迁徙湖南、福建、广东、浙江、山东、山西等地,成为一大族~千百年来豫章堂一脉名人辈出,罗姓一族更加得以光耀,小说家罗贯中,画家罗牧,南宋学者罗愿,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大儒罗从彦,明三状元郎:永丰罗伦、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吉水罗洪先、绍兴罗万化等等全国各地罗氏人生辈出,为中华文明作为了我们罗氏应有的贡献~ 豫章堂谱序为:“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也称旧普,是罗姓嫡系一脉的序谱。 还有:尊尧堂嘉德堂、贻谷堂、柏林堂、明德堂、锦厚堂、崇文堂、永祭堂、归厚堂、光裕堂、火龙堂、敦睦堂、丕振堂、谕德堂、尊敬堂、崇彝堂。 三、罗姓名人 1、历史名人 罗 珠:字怀汉,号灵知,称大农令,又称洪崖先生,君用次子;黄帝一百0八世孙,郐公四十一世孙。生于湖南浏阳,后徙豫章(江西南昌),卒于汉景帝丙戌二年九月十八日辰时,寿九十一,葬南昌新建县大平乡西山大岭山。为罗姓始祖。 罗 友:两晋时期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晋室南迁后深受器重,任襄阳太守。 罗企生:晋代政治家,豫章南昌人。多才多艺,曾任武陵太守,为官刚正为人忠直,“企生尽忠”为一代佳话,与其弟的罗遵生被世人称“忠孝一门”,是最早为罗氏赢得巨大声誉的人。 罗士信:唐代军事家,即隋唐演义中的罗成,济南历城人。少年英雄,隋唐之际的一大虎将,在演义评书中,将罗士信描写成可与神人般的李元霸打个平手的人物,足以看出后人对罗士信这名少年虎将的喜爱程度之深。 罗 通:唐朝军事家,隋朝镇守辽东名将罗艺之孙,为唐抗击外敌立下赫赫战功,传下“罗通扫北”的佳话,赠封护国舍人,一生故事多编剧为中国各地方戏武戏表演,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罗 隐:唐代文学家,余杭人。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鲁迅谓其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罗 邺:唐代诗人,余杭人。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代"三罗"之一。 罗从彦:宋代理学家,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南沙剑州剑浦人,闽学四贤之一。 罗 存:宋代画家,今河南开封人。喜作小景山水画,极有韵致,时人评价他的画作,"披图便知登高望远,鱼鸟往还,浩然有江湖之思"。 罗 点:宋代政治家,江西崇仁人。官至代理兵部尚书。淳熙二年(1175)举进士第二名,即谓“榜眼”。初授定江军节度推官,受到漕运使赵汝愚的赏识,荐为太学博士。 罗洪先:明代理学家,江西吉水人。为嘉靖八年状元,传承“王学”之说的儒学家。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 罗 牧: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江西宁都人。工诗文、书画,喜饮酒,善制茶。其画林壑森秀,笔法多变,水墨清润淋漓,画风深沉粗犷,是“江西画派”的创始者。 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一生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简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罗 聘:清代著名画家,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 罗家梅派"。 2、近现代名人 罗隆基: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江西安福人,字努生,又名国琅,笔名生辉、野度。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他是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也是最终没有得到正式平反的六位右派之一。罗先生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人,他是唯一一个敢于反抗两党威权统治的人。 罗荣桓:现代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罗瑞卿:四川省南充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期著名领导人之一,多次参加并领导著名战役,战功卓著,历任我军重要职位,建国后被授予“大将”军衔。 罗盛教: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 罗青长: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秘密战线上的传奇人物。 罗大佑:华语流行乐教父 罗文:流行歌手,被称为“歌圣” 罗嘉良:影视明星 罗珊珊:影视明星 罗中旭:流行歌手 罗百吉:流行歌手 罗海琼:影视明星 罗志祥:流行歌手、节目主持人、演员 罗美玲:影视明星 罗善庆:为爱新觉罗后裔,马来西亚玻璃市加基武吉开发者 罗山:香港电视广播营运总监,港岛区议员 罗若安:香港无线电视新闻主播兼记者 罗莽:香港演员 罗家英:香港艺人,粤剧演员 罗干:中共前领导人,曾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罗京:已故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 罗嘉玲:香港电影演员 罗德丞:香港大律师 霍罗兆贞:前香港政府高官 罗品超 :粤剧演员 罗仲荣:香港企业家 侧田:原名罗定伟,香港著名音乐人,歌手 四、字辈排行: 湖南桑植、湖北仙桃、红花堤罗氏字辈:“季道伏存暹人宏大士万瑞嗣胤延世益昌启俊贤自承祖宗德文国福朝先荣显旌加远希绍永兴蕃”。 湖南安化罗氏字辈:“辰梦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 新派语共80字: 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辅佐贻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馀藻采培植积兰芬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湖南滦湾罗氏字辈:“教振家声大宜克笃茂本培元植基广泽迪惟前光恒崇先烈继序其荣宏开佑锡”。 湖北天门罗氏字辈:“楚用钦邦,世显文方,盛永吉祥,士宝其昌,(罗钦顺立)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功德远扬,笃滇贤良,赞绪丕美,家道之光”。 (民国时新增) 五、宗祠通联 门楣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辞: 理学传家:罗氏为何有此四字之题,拜读《罗氏族谱》,言及“理学”者有四处,最先是苏东坡在《罗氏谱赞》中有“理学真儒,后先继续”之句;其后,是明朝人杨士奇在“罗氏族谱序”云“……宋元而下,数百年间,有以勋业垂天让,有以仕宦名海内,有以理学闻……”;清朝人廖绍朱在《罗氏族谱序》中也说到:“……历唐宋以迄前明,闻人辈出,理学文章光昭史乘……”。然而上述文章都是概述,未言及何人何事,清光绪年间的包罗万象有“罗氏族谱题辞”注,其中一句“鸿儒延道脉”注曰:“宋仲素公称豫章先生,朱子曰,龟山倡道,东南游其门者甚众,然潜思力行任重旨远,惟仲素一人而已。”既然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宋大理学家朱熹对罗仲素评价如此之高,想必其学业成就非同一般,在理学方面肯定是出类拔萃者。这一点,在《广东龙川罗氏族谱》中得到证实,该谱载:“罗从彦(字仲素)即著名的豫章先生,他笃治理性之学,著有《遵尧录》(按该书曾传到日本,引起彼邦人士甚大注意,加以研究,由该国文学博士九洲大学教授罔田武彦等编为《罗豫章集》并入和刻影印《近世汉籍丛刊》中)《春秋毛诗语解》等书,对于中国的学术研究,厥功至伟”。罗仲素本人亦有诗“观书有感”曰:“静处观书尘不染,闲中稽古意犹深。周诚程敬应粗会,奥理休从此处看。”诗中“周诚程敬”,“周”即周敦颐,“程”即程颐,均是宋朝理学家。由此,“理学传家”即源自罗仲素其人其事,颂扬罗氏这位显祖的业绩风范。 四言 龟山受学;鸟梦征奇:上联典指北宋南剑人罗从彦,字仲素,在萧山跟从杨时(人称龟山先生)学习。建炎年间曾官博罗县主簿,任职期满后,入罗浮山隐居,不再做官。朱熹曾说:龟山在东南讲学倡道,弟子很多,但能深思力行、得其旨趣者,只有仲素一个人。学者称“豫章先生”。著有《遵尧录》、《春秋毛诗语解》、《中庸说》、《豫章集》等。下联典指东晋耒阳人罗含,字君章,相传梦中吞下五色鸟,从此文思大进。历官州主簿、廷尉、长沙相。大司马桓温很看重他的才华,称他为江左之秀。 江左之秀;湖海散人:上联典指晋朝州主簿罗含,字君章,耒阳人。擅文章,桓温极重其才,誉之为“江左之秀”。累官廷尉、长沙相。下联典指元末明初小说宾罗贯中(公元1330,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太原人(今山西太原),(又有庐陵、钱塘、东原等说)。撰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残唐五代史演义》等,还有杂剧剧本《风云会》等。 诗耽郑女;曲感赵王:上联典指唐朝文学家罗隐,字昭谏,杭州新城人,本名横,因为十次考进士不中而改名。在咸通、乾符年间,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曾官节度判官、给事中等。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有讽剌现实之作,多用口语。著有《甲乙集》、《谗书》等。据说宰相郑畋的女儿爱读他的诗。“耽”,谓非常爱。下联典指战国时赵国邯郸女子罗敷,赵王家令王仁的妻子,曾出城在陌上采桑,赵王登台看见了她,很喜欢,要强娶她。她不从,作《陌上桑》诗自我表白,赵王只得作罢。 清推忠节;明著文庄:上联典指清末湘军将领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湖南省湘乡人,诸生出身。咸丰年间与曾国藩办团练,扩编为湘军,后因进攻太平军有功,升道员,相继加按察使、布政使衔。曾与曾国藩标榜程朱理学。死后谥忠节。下联典指明朝学者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吉水人。嘉靖年间状元,曾官翰林院修撰、春坊左赞善,因上疏得罪世宗,被削官为民。从此,甘于淡泊,潜心治学,曾精研舆地,用十几年时间撰《广舆图》。著作有《念庵集》。死后谥文庄。 题诗衣襟;讲学西塘:上联典指明罗复仁致仕,帝赐大布衣,题诗于上,褒扬之。下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联典指清罗天闾,居西塘精舍,讲性道之学。 五言 四诗风雅颂;三维长宽高:此联为罗“罗”姓拆字联。 六言 惠播五县德政;寿高双轮花甲:上联典指宋朝进士罗适,字正之,宁海人。历知五县,任京西北得点刑狱。慷慨陈词,体恤民情。尝与苏轼论水利,兴修者五十余顷,民甚爱戴。下联典指后魏屈蛇侯罗结,代人。太武初累迁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时年一百零七岁,精爽不衰。为人忠厚,甚受信任。归老后,国有大事,遣人驰询。终年一百二十岁。 七言 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此联为罗邺《春晚渡河有怀》诗句联。唐朝诗人罗邺,余杭人。有“素有英资,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朝“三罗”之一。他留下的一百多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溃灭前的社会真实景象。 岩畔早凉生紫桂;井边疏影落高梧:此联为罗隐《杜陵秋思》诗句联。唐末文学家罗隐(833-909年),本名横,字昭谏,新登(今浙江省富阳西北)。少时即负盛名。因议论时政,讥刺公卿,十考进干不中,遂改名隐。后投吴越王钱鎏。历任钱唐令、节度判官、著作佐郎等官。他所作诗文多愤懑讽刺,同情人民疾苦。所著散文集《谗书》,鲁迅说它“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著名有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革命一生未虚度;戎马廿年耻矜夸:此联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罗瑞卿(公元1906,1978年)《叙怀》诗句联。 百世雍和修孝悌;一堂敦穆教读书。广东省鹤山市坪山镇罗氏宗祠“以绢公”堂联:上联是指继承百年父子和谐世系,学习儒家的孝悌道德;下联为指满堂和睦,教导子孙去读书。 家声不坠唯端品;壮志欲酬必读书。广东省兴宁市宁新大圳罗氏四角楼祖堂联。该堂联凝聚着客家文化的精华,是一种让客家子孙随时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标语,创造出一种立身处世的文化氛围。这些堂联内容广泛,主要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显扬祖德,激励后生;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乐观豁达,情操高尚;爱国爱家,报效祖国,等等。特别突出勤俭、孝悌和读书为本的精神。 八言及以上 理学名高,延平儒士;文藻日丽,湘水琳琅:上联典指宋朝名人罗从彦的事典。下联典指晋朝州主簿罗含,字君章,耒阳人。 读书好、积德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广东省兴宁县宁新大圳罗氏宗祠四角楼中堂联。兴宁罗氏客家人对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奉为信条,尤其是对孟子所言“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读书为本,重教崇文笃信至深。这种重教化,着力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优良传统,无疑对今天的科教兴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客家文化普及,人才辈出的历史渊源。 慈孝友恭,启迪后人昭世德;诗书礼乐,缵承先绪振家声。广东省深圳市龙岗罗瑞合村罗氏宗祠联。联中“慈孝友恭”云的“慈”,是指父母爱子女;“孝”,为指子女孝顺父母,合两所言“慈孝”,《庄子渔文》记载有“事亲则慈孝”即指能行奉养孝敬的人。“友恭”,指兄弟间之相亲互爱。下连“启迪后人昭世德”,当便为开启、教育罗氏子孙去发扬祖蜚“慈孝友恭”这种的德行:上联“诗文礼乐”云的:“诗书”,指《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著书;“礼乐”,循《礼记仲尼燕居》所载:“礼也者,理也;乐山者,节也。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下联“缵承先绪振家声”,“缵承”即继承,“绪”指世系,那“先绪振家声”便为继承先祖事业,发扬罗氏祖传良好风尚。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鸟迹徵奇,藻思发琳琅之笔;钱江互瑞,倡言成吴越之功:上联典指晋朝州主簿罗含,字君章,耒阳人。下联典指唐末文学家罗隐。 派衍连城,敢云声价千金重;系开郯国,还念恩流一脉长。台湾省苗栗县铜锣乡罗氏宗祠“豫章堂”联。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由于历史原因,与祖国分离了半个多世纪,台湾与大陆尚未统一.1997年7月1日,香港已实现回归,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也不会遥远。多少年来,身居香港、台湾的人民祈盼团圆,虽然深圳河划界、海峡相隔,而香港、台湾人民与祖国人民情相依,“……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心依然是中国心”。这是现代歌词,而居住在香港、台湾的客家人的宗祠堂联,早就道出了他们情系祖国的心声。 瀛海衍宗枝,系出豫章,一脉渊源承故郡;香港崇昭穆,祠成元朗,八方祀事启新基。香港特别行政区元朗罗氏宗祠堂联。 寝庙卜迁,兹瞰鼓桑澜回,派启湖田流愈远;墓门欣在,迩望金峦霞起,采联平地焕 ”,指湘潭鼓桑洲。下联“金峦”,指当地小重光:此联为湖南省湘潭罗氏支祠联:上联“鼓桑 山名。 典故、趣事: 罗门峡:古名夔门,俗名萝门。进大宁河的第一道峡谷,靠西面绝壁上,有一个酷似萝卜的石头,约一米长,身白叶绿,悬嵌在岩壁间,罗门峡由此得名。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龙门峡口有个姓罗的寡妇,跟前有个小女儿,名叫琼花。母女俩以打草鞋为生,勤扒苦做,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日子。有一年,宁河瘟疫流行,很多乡亲都病倒了。琼花的妈妈年老体弱,也染病在床,无钱治疗。琼花挖些草药给妈妈服用,总不见效。妈妈的病越拖越重,连呼吸都十分困难了。一天晚上,琼花见妈妈已是奄奄一息了,便伏在老母身边嚎啕大哭起来。哭声感动了巫山神女,她驾着彩云从峨眉山采来了两个酷似萝卜的仙药,化作采药姑娘,将仙药送给了罗琼花,并说:“我希望你把这两个萝卜,一个给你妈吃,一个种在屋前地里,千万保管好,以后方便穷人。”说罢飘然而去。琼花妈服了萝卜,病就渐渐好起来了,人也返老还童了,打起草鞋来手脚麻利多了。琼花姑娘也吃了一点萝卜,长得更加秀丽,花颜月貌,成了宁河无双的美女。她把自己种下的萝卜,送给一些无钱医治的病人,真是药到病除,治一个好一个,很快将这场由饥饿引起的瘟疫扑灭了。后来,心地善良的罗家母女还用这种萝卜给巫邑镇上的一个财主老婆治好了病。谁知这个财主起了歹心,既想霸占萝卜,又想强娶罗琼花做小老婆。罗家母女当然不答应。财主不死心,一天亲自带着家丁去罗家抢挖萝卜。罗琼花急了,在妈妈帮助下,抢先挖起门前地里的萝卜王,紧紧抱住,直奔龙门峡。财主和家丁在后面紧迫不舍。眼看只隔几步了,琼花飞步跳下峡谷深潭,潭里顿时升起一股冲天水柱,将琼花轻轻送到峭壁高崖之上。财主抬头望见琼花抱着萝卜站在崖上,便暴跳如雷地指挥家丁们向上攀爬。琼花警告他们:“这萝卜是神女赐给穷人治病的,你们别瞎想,如果不信,死在这里可别后悔。”财主和家丁们不听劝告,硬要向崖上爬。眼看财主爬近了,罗琼花姑娘便把萝卜倒挂在悬壁上,自己变成一只岩鹰展翅飞翔起来。鹰翅卷起一股狂风,把这帮家伙掀下深崖,摔得粉身碎骨。后来,人们把这种萝卜取了个别号叫“小洋参”。为了纪念她,当地人便把龙门峡改称为“罗门峡”。 理发业保护神罗祖:亦称“罗真人”、“罗真先生”。民间传说罗祖发明理发手艺和工具,曾为某一位皇帝理发修面,并收陈七子为徒。因此旧时理发业,尤其是北方的理发业普遍尊奉罗祖为祖师。另外相传清世宗患头疮,按摩处的太监常常因梳理时触及其头痛处而被处死。后来罗祖现身,自荐为世宗理发,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轻妙,毫无痛感,并医治好了世宗的头疮。太监们感谢罗祖的救命之恩,就尊奉他为行业保护神和祖师。《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新疆的理发业,每年农历六月在罗祖庙举办神会,演戏三天。剃头铺中都供有罗祖神龛,用红布帘盖着,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祭祀时掀帘焚香,顶礼膜拜。北京城里的理发业,每年在农历七月十三日这一天,都要歇业庆贺罗祖生日。另外,由于修脚工具与理发工具很相似,故而旧时修脚业也将罗祖供奉为祖师。 罗贯中专注写《三国演义》:据说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一股拼命劲儿,可是六亲不认、敌我不分的,痴迷的程度,可谓直逼今日的乐透彩迷!现在,便来说说他专注为文、难以自拔的轶闻糗事。话说某日,罗贯中又一股脑儿钻进文字阵仗的时候,家里忽闯入个乞丐,哀求施舍点米粮吃吃。这时,罗贯中正好写到《群英会蒋干中计》一回,说周瑜带著蒋干至帐后察看营粮。于是在听了乞丐的哀求后,喃喃回道:“营内粮草堆如山积,即可取之~”乞丐一见主人十分慷慨,便肆无忌惮地搬起米粮。此时,一个在窗边窥探的偷儿见状,索性尾随进屋,两人合力将米粮搜刮个精光。“老天,怎么缸底朝天,米粮,米粮全哪儿去啦,”他娘子回家后,急得哭出泪来~这时,走笔至《出陇上诸葛妆神》一回的罗贯中,听娘子呼天抢地,便顺口应道:“吾料陇上麦熟,何不食之,”其实当时田里的麦子还是幼苗。娘子知他写文写成了痴,叹了口气,只有转向邻人商借米粮作饭。好不容易盼到麦子结实,岂知未及下肚,罗家熟麦便引来成群野猪逞肆、狂食。他娘子对付不来,央求丈夫想想法子~这会儿罗贯中正写到《关云长放水淹七军》的他,居然学起关公语气叫道:“欲操胜算,放水淹之~则罾口川之兵,皆为鱼鳖矣。”娘子听了,连忙引水尽淹麦田,结果呢,猪是赶跑了,麦子也全淹死了。“怎办,这东倒西歪的麦子……”娘子撒了个娇,望向她相公,而这时罗贯中的《陆逊营烧七百里》正好收笔,只见他英勇起身,五步并作三步冲往麦田,准备点火:“速速火攻、速速火攻,以火取之啊~”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他瞥见娘子惊惶的眼神,竟有如身受电击……这把火,最后转了个九十度弯,给抛到水里。围观众人见他悬崖勒马,相互称庆。更有人说,罗才子总算醒了、从世间的另一头回来了~同时间,满怀歉意的罗贯中,顾不得众人眼光,一个箭步在他娘子面前跪下,跟爱妻认错:“呜,孙夫人,千错万错,都是玄德我的错~念在夫妻一场,你便饶了我吧~”语毕,众人绝倒。 “罗佛子”不畏权贵:罗应许,广东省顺德县杏坛罗水人,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4年)中举,历任云南司理,户曹主事,临沅兵备,云南按察副使。罗应许为官廉正,不畏权贵。办案十分认真,最能恤念无辜,多次平反冤狱,被百姓尊称为“罗佛子”。而对为非作歹的恶人,他总是依法严惩。一次,他负责审理布政使亲戚犯罪的案件,上司畏惧权势,不敢通过判决。应许迳直找到布政使据理力争,终于使案犯得到应有的惩罚。罗应许居官精明强干,政绩显著。在战时非常出色完成押运军粮任务,朝廷给他记了大功,按例规,粮储官只能任一年,而他破例连任三年。离任之日,据说夹道远送的人达数千之多。 罗瘿公掖助程砚秋:罗惇曧,字拨东,晚年号瘿公,广东顺德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少年时就读于广雅书院。曾师事康有为。著有《太平天国战记》、《中英滇案交涉本末》、《中俄伊犁交涉本末》、《中法兵事本末》、《中日兵事本末》、《藏事纪略》、《红拂传》、《文姬归汉》等多种。亦富藏书。罗瘿公诗文均有名于时,又爱好戏曲。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原名荣承麟,艺名程艳秋,字菊农,号玉霜,北京市人,出生于满族贵族家庭。三岁时父亲去世,因生活所迫,六岁时卖身荣蝶仙门下学戏。先学武生,后因身体不适,改学花旦、武旦、刀马旦,因嗓音好,又改学青衣。1915年参加春阳友会演出,首次登台,为名演员赵桐珊唱开场戏,为名演员刘鸿升、孙菊仙配戏演出《朱砂痣》、《桑园寄子》、《辕门斩子》,初露头角。程博采名家艺术精华,表演艺术迅速提高,十三岁即成名角。不幸的是,就在此时他的嗓音变了,发生了“倒嗓”,本来是又亮又脆的嗓音,渐渐地出现了“脑后音”和“鬼音”的意味,很不好听。这时荣蝶仙仍强迫程赴上海演出,眼看一个很有前途的艺术生命就要毁于一旦,多亏罗瘿公向程伸出了救援之手。罗瘿公多方借贷,凑齐钱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将程从荣家赎身出师,此后他就改姓程了。罗瘿公亲自教程砚秋识字、读诗、练习书法,帮助指导程养嗓练功,又请名师王瑶卿、阎岚秋、乔惠兰、张云卿等教程京剧、昆曲、武功。两年后不仅嗓音恢复,而且能运用“脑后音”来拔高,运用“鬼音”来拖长和变细音了,于是创造出以抗坠继续取胜的程派新腔,别有一种寓刚于柔的味儿,特别适合表现悲剧中的人物,因而风靡一时。程砚秋参加了余叔岩戏班,与余合演《御碑亭》、《打渔杀家》、《审头刺汤》等,又与名演员高庆奎、朱素云、朱桂芳合作演出,博得观众好评。罗瘿公极力为程捧场,天天看程的戏,赞誉不绝。并且亲自动笔,编写出多种适合程砚秋演唱的京剧剧本,如《龙马姻缘》、《梨花记》、《花舫缘》、《红拂传》、《玉镜台》、《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孔雀屏》、《青霜剑》、《金锁记》等。1921年十七岁的程砚秋终于独立成班,到各地演出,同时又虚心向京剧同辈梅兰芳学习。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终于成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1924年,贫病交迫的罗瘿公病逝前,还托付好友金仲荪继续辅佐程砚秋。成了名的程砚秋不忘罗瘿公的掖助之恩,亲自为他料理了后事,并停演数月戴孝志哀,说:“我程某人能有今日,罗师当推首功。” 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1906年5月31日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县的一个衰败了的地主家庭。在外祖父的资助下,罗瑞卿上了学。中学时,他开始接触先进思想,但遭到家庭的坚决反对。外祖父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罗瑞卿,便“约法三章”,要他规规矩矩读书,不许看鼓吹“异端邪说”的书,不许参加党派活动,否则就不继续供他读书。可是罗瑞卿从小好胜心强,有一股豪侠之气。他不顾外祖父的禁令,积极参加南充中学师生开展的抗“佃当捐”斗争。后来,他又和进步同学一起投入到士兵运动和工人运动当中,并担任了工人夜校的教员。从此,他的外祖父断绝了对他的经济支援。可是,年仅二十岁的罗瑞卿没有屈服于来自家庭的压力,毅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新中国成立以后,罗瑞卿曾担任第一任公安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他虽身居高位,但从不搞特权。在担任公安部长时,一次,他和两个随行同志去火车站接客人,因为时间晚了,随行的同志来不及买站台票,便领着罗瑞卿直接到了检票口,只对检票员说了句“我们是公安部的,来接客人”,便进了站。在回来的路上,罗瑞卿想起进站接客的情景,忽然问道:“进站买站台票了吗,”随行的一位同志摇了摇头。等把客人送到住处后,罗瑞卿即对那位随行的同志说:“现在你马上到车站去,补交三张站台票的钱~要知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能有特权思想啊。”罗瑞卿同志对工作就是这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粉碎“四人帮”后,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尽管当时他已年逾古稀,而且腿有残疾,但仍然坚持深入部队,视察国防工事。有的坑道轮椅过不去,他就拄着手杖走,亲友们担心他累坏了身体,劝他悠着劲干,他却说:“《水浒传》里有个拚命三郎,我们今天就要当拚命三郎”。1978年8月3日,罗瑞卿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罗瑞卿怒斗洋人:罗瑞卿刚当兵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正义感极强。因此,他在士兵中享有很高的威信。1927年,罗瑞卿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有一天,他正和几个士兵在武汉江汉关执行任务。突然,江面上出现异常情况,一艘英国小火轮正在追逐着一条中国小木船。小木船在小火轮追逼下,左避右躲,摇摇晃晃,十分危险。撑船的艄公满面惊慌,汗如雨下,几次差点翻船。看着小木船的险境,小火轮上的洋人不但不放手,反而不断叫好,发出阵阵狂笑。罗瑞卿见此情境,顿时火冒三丈,立即朝江面上“啪、啪”打了几枪,以示警告,并示意小火轮靠岸。洋人们一看势头不妙,不得不乖乖掉转船头,朝江边开来。小火轮靠岸后,一个大鼻子洋人傲慢地迈着四方步,慢吞吞地走了下来,他的身后,紧跟着一个奴相十足的翻译。洋人傲慢地抬起头,看都不看罗瑞卿他们。那个中国翻译未等主子开口就骂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起来:“你们找死呀,没看见这是英国大人。”说着,和那个洋人便要离去。突然,罗瑞卿一声大喝:“不许走,船上的货物要验关~走,到海关去~”那洋人和狗翻译见这几个士兵真要阻挡他们,不由得恼羞成怒,拔枪就要行凶。未等他们动手,中国士兵抬脚就把翻译踢翻在地。罗瑞卿则对付洋人,他用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洋人的太阳穴,警告他:“别动,动一动就打死你~”大鼻子洋人一看这几个兵不好惹,先前的威风早没了。他“扑通”一声跪倒在罗瑞卿的脚下,一边使劲磕头,一边结结巴巴地求饶:“请……请长官饶命,下……下次再也不敢冒犯贵国了。”原来这家伙居然还会讲中国话。看到大鼻子洋人的狼狈相,周围的人无不拍手称快。罗瑞卿厉声教训他:“这里是中国民众的天下,不是清王朝。凡是为非作歹之徒,触犯了中国的法律,一定要严惩~”大鼻子洋人点头如捣蒜,一边连声答应:“是,是……”一边灰溜溜地跟着往海关去了。 吊丧的胡髯:罗汝鹏须髯特多,还不到四十岁,胡须都白了一多半。一天,他去一家吊丧,主持丧礼的人偶然见了他,惊讶地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胡子白成了这个样子,”罗汝鹏幽默地回答:“我这是吊丧的须髯。”在场的客人都被他逗笑了。我祖父昆岳公九十一岁那年逝世,当时罗汝鹏来我家吊唁,看到我父亲悲伤欲绝的样子,便安慰他:“您为什么不请两个小儿医生来救疗一下呢,以致出了人命,”我父亲听了,不由得破涕为笑。记得我进士及第那一年,前来报捷的报子一个劲地向我家索取赏钱,因当时家贫如洗,我父亲无法满足报子的要求,备受其奚落,心里烦闷无比。恰逢罗汝鹏在场,他风趣地安慰我父亲说:“老兄您且不要烦恼,只怪您养坏了儿子,说不得呀。”周围的人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罗厚福违纪:1940年初,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成立。这时中原根据地还是初创时期,地方政权尚未建立,部队的生活十分艰苦。艰苦到了什么程度,那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连纵队司令李先念,有时都饿得半夜爬起来去求参谋长:“总长啊,想点办法呀,这肚子里没有油水不行啊~”可想象当时部队是个什么状况了。当时任纵队一团队团队长的罗厚福,是坚持南方叁年游击战争的本地人,对打土豪筹款的方法老是念念不忘。这时的政策已禁止打土豪了,可他还是要搞小动作,带兵到自己的舅舅家去挑走了两担谷子不给钱。纵队参谋长批评他,他还理直气壮地说:“他家是土豪~”“你凭什么说你舅舅家是土豪,”“他家有谷子呀~”“有谷子就是土豪,哪个文件上告诉你的,现在是抗战了,纪律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不许再打土豪你明白么,去把钱赔给你舅舅~”“可我这里没有钱呐~”这是实情,最后只好从纵队那点儿家底里挤出了几块光洋赔上,罗厚福自然又挨了一顿批评。一个多星期之后的一天,纵队领导成员正在开会,哨兵进来报告说,有一个中年妇女在外面要找罗厚福。大家摸不着头脑,不知罗厚福又闯了什么祸,就让参谋长出面接待一下。“你是罗厚福的什么人哪,”“我是他姑妈。”“找他有什么事情呀,”“他把我家的猪杀吃了~”“他给钱了么,”“没~”参谋长进去一说这事,李先念也哭笑不得:“这个厚福,光知道犯纪律~”给罗姑妈又赔了几块宝贵的光洋。李先念立即派人通知罗厚福:“马上到纵队司令部来~”罗厚福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他还以为是有了战斗任务。一进门,就看见几个纵队领导都在瞪着他:“你为什么把你姑妈的猪杀了,”罗厚福一听,还是满不在乎:“她家有猪,那是富农~”一听这话,几个领导都站起来了:“养了猪就是富农,”“你还有没有纪律了,”“部队这点经费都让你折腾光了~”罗厚福知道自己又闯祸了,可还有点不服气:“她是我姑妈呀,小时候我没饭吃,她还让我到她家去吃。现在我杀她个猪都不行么,”“是你姑妈也不行~你现在是党员,你姑妈是群众,你还懂不懂群众纪律,”“再要这么胡闹,就关你的禁闭~”最后的 决定 郑伟家庭教育讲座全集个人独资股东决定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关于成立临时党支部关于注销分公司决定 是:“马上去给你姑妈道歉~一定要你自己去~回头再写个检讨~”罗厚福还想讨价还价:“检讨我写不好,关两天禁闭吧。”“不写检讨,那你就别带队伍了,先调到机关来学习~”一听不让他打仗了,罗厚福马上软了。当天他就去姑妈家道歉,回来还真写了份检讨。罗厚福后来担任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旅长、特务旅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旅长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本文档为【罗姓流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6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0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1-19
浏览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