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华版]化学教学论试题

[精华版]化学教学论试题

举报
开通vip

[精华版]化学教学论试题[精华版]化学教学论试题 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 )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每题3分,共18分) 1. 化学课程标准采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管理模式。( )1、错误。化学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制定颁布的,是全国各地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 化学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质性评价,逐渐淡化量化评价。2、错误。化学新课程中提出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3.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进度和方向。 错误。新课程形势下教师不再是知识...

[精华版]化学教学论试题
[精华版]化学教学论试题 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 )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每题3分,共18分) 1. 化学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采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管理模式。( )1、错误。化学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制定颁布的,是全国各地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 化学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质性评价,逐渐淡化量化评价。2、错误。化学新课程中提出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3.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进度和方向。 错误。新课程形势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指导者、咨询者。 4. 化学教学中的“教为主导”就是教学中学生要按教师的安排和意图进行学习。 错误。化学教学中倡导教为主导,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引导和疏导。 5.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选修课,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开设。 错误。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必修课 6. 化学教学论是随着化学科学的产生而形成、发展的。错误。化学教学论是化学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后与化学学科与化学教育。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 说说化学教科书编制坚持“三序”结合的意义。说出教科书编制“三序”结合原则的内涵(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学生心理发展顺序在教科书编制时的有机结合)。 3分 每个“序”简要做说明解释。5分 2. “发现学习是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是机械学习”观点辨析。这一表述是不正确的。2分 发现学习不一定就是意义学习,也有可能是机械,如果是盲目的试误式发现学习,就有可能是机械的;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如果教师教授得法,也有可能是有意义的。3分 判断一种学生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学习,关键在于新学知识是否与已有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学生表现出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在新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既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3分 3. 即将实施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及如此设置的意义。 1)高中化学课程结构:模块化设置,分必修、选修两类,必修包括化学1、化学2两个模块,选修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选修模块不能说出具体名称也可)3分 (2)意义 :从体现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主体性、体验性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5分。 4. 简述观察能力的结构特征。 选择力、 程序力、敏感力、准确力,每一要素适当加以展开说明。每要素2分。 三、设计题:(共50分) 1(探究性实验演示的一般过程是什么,请你根据上述活动程序设计一个“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性实验演示教学微型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5分钟左右),同时注意体现实验演示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25分) 探究性演示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收集证据——科学抽象——结论6分。探究教案15分。教学时间、语言组织、书写等因素 4分。 、2(1)教学目标:合理、准确、多样。10分 (2)教学思路:安排合理,充分兼顾教学过程的多个要素,能够运用一些较为新意的一些思路、方法(15分) 2(为高中教材“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节内容编写出教学目标,制定本节课的教学思路。(25分) 是非题(20分,每题5分) F;F;F;T(每题5分) 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括号内标T或F): 1、 “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的同义语。 ( ) 2、化学课程就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 ( ) 3、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关于科学概念的知识。 ( ) 4、教材栏目的设置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 ) 一、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化学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化学”的目标得以实现。请分析该标准的基本结构与特色。 2学分,36课时);化学2(2学分,36课时); 62个必修模块:化学1( 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均为2学分,36课时)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6分)学生在学完必修课时化学1和化学2后,至少要在6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 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 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选修课程则在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功能有所侧重。设置了模块内容的体系有所不同,有的着力反应现代化学的基本原理,有的则充分体现了化学对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2(pH=6.0的盐酸用水稀释100倍pH值是否会变化为8.0,为什么,试对中学生做出解释。 PH=6.0的稀盐酸大量用水稀释(100倍),PH不会变为8.0 +- (4分)。由于水的大量存在,谁的 电离程度加剧,HOH + OH由于产生2 的H+将抑制溶液中[H+]的进一步降低,近似溶液的PH无限接近于7.0,而不会降到8.0。(6分) 3. 这是现行的A、B两本 初中 初中体育教案免费下载初中各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初中阶段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化学教材中对于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定义。请对这两组化学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做一评注。 教材A 教材B 相对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它原原子 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值,称为这种原子的 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 质量。 附图 : 碳原子 碳原子的1/12 氧原子 ? 16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 ~ 教材A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 科学性,但对初中生而言较难理解,可读性较差。(4分) 教材B,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从抽象和复杂中摆脱出来,用图式的方法,使概念具体化,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难度。 4(某学生在区九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的三次化学测验的得分均为85分,其全区化学测验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85、5;83、5;80、5。根据这些数据,你认为该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有所进步,为什么, 85,8585,83z1,,0z2,,0.4(10分) (1分) (1分)55 85,80z3,,1 (1分) 5 T1 =10Z1 +50 =50 (1分) T2= 10Z2 +50 =54 (1分) T3 =10Z3 + 50 =60 (1分) T3>T2>T1 ,说明学生成绩进步提高(4 三、设计题 (40分,每题20分) 1、请设计一学习活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探究水与酒精混合后的现象。 体积变化 温度变化 ?实证操作方案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 50ml水与50ml水混合 ?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 ?选题 反思 总结()(4分) 2按给出的教材内容(《溶液的酸碱性》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三化学)完成下列要求: (1). 编写一节课的教学方案; (2).设计引入新课的情景片断。 1本单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2分),本单元内容体系的重点、难点分析 (2分)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可能性分析(2分),本单元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2分),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和主要措施(思路、程序)(2分) 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2分) [教学目标] (2分) 1、识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 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知道酸碱性溶液对生命活动及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3、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重点难点] (2分) 重点:1.理解溶液的酸碱性; 2.掌握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的显色情况及操作方法; 3.了解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初步学会pH试纸的使用方法。 难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单元学情分析] (2分) 学生在前几个单元已初步认识了一些常见酸、碱的名称、化学式,接触了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酸和盐的反应,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并以此规律来判断金属与酸的反应,所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酸、碱知识的系统化,但由于本单元涉及物质种类及名称较多,物质的化学式较前几单元复杂,化学反 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较多,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利用好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策略] (2分) (1)学生初学酸碱知识时既有兴奋之情,又有畏惧心理(知道酸和碱都有腐蚀性),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做实验,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认识酸碱的性质。研究化学性质时,可以将实验现象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联系,做到具体形象与符号抽象结合。 (2)本节教材采用分组学习、对比的编排形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理解和利用这一意图。 (3)从学生熟悉的酸入手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认识酸和碱。播放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寻找指示剂,利用自制的指示剂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2(2情景导入:导入的过程和方法 (5分),趣味性与科学性,真实性 (3分),学生的可接受性(2分)。 [情境导入]利用生活中有酸味的食品,如:食醋、酸奶及一些常见的水果等,引出“酸”的知识。 (1)生活中还知道哪些物质有“酸”味, (2)你能否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明这些物质的溶液是否呈酸性, 三、设计题 (40分,每题20分) 1、请设计一学习活动方案,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0分)?(4分)?实证方案(12分)。方案?:洗净鸡蛋、碾碎,分别加入试 管A、B中,A+水并气球套住管口,B+稀HCl 也用气球套住管口;现象, 解释,结论(4分) 方案?:烧杯A和烧杯B同时放一支蜡烛,点燃。B中放入少量洗净并研碎 的鸡蛋壳,加少量食醋或稀盐酸。 2按给出的教材内容(《奇妙的二氧化碳》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三化学)完成下列要求: (1). 编写两节课的教学方案; (2).设计引入新课的情景片断。 二氧化碳 2(1本单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2分),本单元内容体系的重点、难点分析 (2分)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可能性分析(2分),本单元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2分),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和主要措施(思路、程序)(2分)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探究了氧气之后又一重要的物质,对于学生学会怎样探究一种新物质,了解掌握该物质的性质、在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2分)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灭火 (三)教学目标:(2分) 1(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本节课采用投影演示与讲述、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先简要介绍一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然后重点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同时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2分)通过启发-探究式的教学策略等等(2分) 2(2情景导入:导入的过程和方法 (5分),趣味性与科学性,真实性 (3分),学生的可接受性(2分)。 [引入] 播放“死狗洞”的录像。 [提问] 1、狗走进洞后就会死亡,是因为洞中的“屠狗妖”是二氧化碳。那么, 二氧化碳是否有毒,它是怎样使狗死亡的呢,(无毒,但浓度高时可导 致窒息死亡)2、二氧化碳浓度高时,对人也会有危害。(给出投影表) 可用什么方法可检验洞中二氧化碳浓度对人无害呢,(利用二氧化碳不 帮助燃烧的性质)3、为什么火把要拿低一点(火把能否高举入洞) 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 )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每题3分,共18分) 1. 21世纪初化学新教材的内容特别体现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的联系。( )1(正确 2. 从科学教育的功能考察,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和方法。 ( ) 错误(2分)修正: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态度。 3.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有三方面,知识、技能和情感 。 ( ) 错误(2分)修正:三方面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化学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 ) 错误(2分)修正:化学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具体化学问题的行为与表现。(1分 5.化学问题解决就是学习与某一化学命题相关内容的知识。 ( ) 错误(2分)修正:化学问题解决可以理解为克服化学问题的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障碍,填补其间的空隙,使问题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6. 化学教学改革中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论述正确的是教师起主导作用。错误(2分)修正:正确的是师生互动。( 7.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 简述21世纪初上海市高中化学新课程体系的结构。 高一 高二 高三 化学(136学时) 科学(90学时) 基础型课程 (2分) (2分) 拓展型课程 学科拓展+社会实践 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2分) 2.某青年教师按照本校著名化学特级教师“苯的结构和性质”的课堂教学过程,模仿他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佳。请你从理论上分析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可能性分析:没有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2分);对教材的地位和内容不熟悉,不会应用教学策略与方法(2分);缺乏教学经验,教师应变能力差(2分);师生互动少,学生主动探究活动少。( 3. 以“电解质”为例具体说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 上图的制作过程,“电解质”这个核心概念是与“溶液”和“电离”逐个两个概念形成了概念图的中心内容。(1分) 然后再去完善“溶液”和“电离”相关的概念,“溶液”的上位概念是“分散系”,而溶液还包括非电解质。电解质根据电离情况的不同分为强弱电解质。(1分) 此外,也要关注“电解质”的直接的特征,并注意在概念下面加上实例,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概念图。(1分) 4. 以钠与水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学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 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将实验、观察与思维结合,学生的思维的参与更深刻,更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使结论的获得与具体的情景、过程有机结合,增进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分)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O=2NaOH+H学生首先观察钠与水反应22 的实验现象,(浮、熔、游、红、嘶),尝试根据反应现象解释原因,并对该反应的产物作出推测,即提出假说,然后运用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验证假说,从而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3分) 验证实验方案: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收集的气体能被点燃。(2分) 三、设计题:(共50分) 1.通过“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锈蚀情况”的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15分) [创设情景]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每年因钢铁生锈造成的经济损失。(2分) [提出问题]铁为什么会生锈,在不同条件下对铁的生锈产生哪些影响,(2分) [提出假设] 1与空气接触;2与水蒸汽接触;3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3分) [实验验证] 实验1:取一只干燥试管,放入一根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2分) 实验2:取一只试管,放入一根铁钉,加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2分) 实验3:取一只试管,放入一根铁钉,然后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2分) [结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或隔离空气只与水反应都不生锈,当铁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时才会生锈。因此铁生锈的原因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 2.为高中教材“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节内容(见附页)编写出教学目标,并设计一段教学情景,引入新课。(20分) 为高中教材“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节内容(见附页)编写出教学目标,并 设计一段教学情景,引入新课。(20分) (1)教学目标:(分类1分) [知识和技能](3分) 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掌握证明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方法;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方法。 [过程与方法] (3分) 通过实验、讨论、探究方法等学习过程,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3分) 通过防治酸雨和环境污染的学习和教育,增强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形成牢固的“可持续发展”观。通过与同学共同合作、探究学习,学会倾听、欣赏、分享,增强团队精神。 (2) 新课引入(10分) [投影展示]雕像、森林受酸雨毁坏的图片:公园里的大理石雕像、寺院里古塔上的美丽的图案都变得模糊了、森林里的树木枯死了、源泊里的鱼死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使雕像模糊、树木枯死, [过渡]酸雨造成了今天这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什么是酸雨,是什么化学物质使雨水变酸性,今天的学习会带领我们从学习活动中寻找答案。 3.请你根据所给的教材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见附页)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15分) 评分:二氧化硫的酸性(5分),(其中教学活动设计3分,设计意图2分。) 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性(5分),(其中教学活动设计3分,设计意图2分。)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5分),(其中教学活动设计3分,设计意图2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一瓶二氧化硫气体。 观察并推测二氧利用所学知识来提问: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式推测二氧化硫可能化硫的物理性分析问题,并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质。学生相互讨忆酸性氧化物有 论。二氧化硫可关知识。 能是酸性氧化 物。 提示: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是中间价,化合价既既有氧化性又有巩固氧化还原知可以升高,也可以下降。可能有什么性质, 还原性。 识。 上面二氧化硫的性质仅是我们的推测,还需要用前后桌四位同学在思考过程中体实验加以验证。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来验相互讨论。学生验探究过程,利证我们的推测。 按表要求回答。 用所学知识解决投影:提供下列试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澄问题。 清石灰水、氢氧化钡溶液、溴水、气体封存在医 用葡萄糖瓶中、氯化钡溶液、稀盐酸,若干试管 的气体,大针筒中储有气体。 教师及时评价,并演示实验,与学生一起描述实讨论、尝试写出进一步巩固氧化验现象和逐一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并用还原知识。 [讲解]二氧化硫可以被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双线表示电子转 剂氧化,表现出二氧化硫的强还原性,还可以被移的方向和数 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教师点评。 目,分析氧化剂 [总结]二氧化硫主要化学性质和检验二氧化硫和还原剂。 气体的方法。 漂白性 观察材料以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兴[投影]展示画面:银耳用燃烧着的硫磺熏;工商的角度思考分析趣。将 化学知识部门在媒体上曝光银耳、粉丝等二氧化硫超标的问题。 与现实生活实际 报道。 观察实验积极思相联系。 [演示实验]将盛二氧化硫的注射器慢慢注入品考。 红溶液中,红色褪去,再加热后,试管里的无色 溶液又恢复了红色,套在试管口的气球膨胀,约 后试管冷却,气球变瘪了,溶液又变为无色。 指导学生比较二氧化硫、氯水、过氧化钠的漂白 性和活性炭的脱色作用。 酸雨 学生思考回答问 [投影]公园里的大理石雕像变得模糊了、森林里题。 的树木枯死了。是什么原因, 取一份雨水,用 什么是酸雨,是什么化学物质使雨水变酸性,试纸测定或石蕊 怎样测定雨水的酸度, 试液测定。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定,适当讲解。 [投影]根据资料查得通过计测定,有雨水样品一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用已学知识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 根据表中数据分去分析实际问品的,所得数据如下:析雨水PH变化原题,培养知识迁 因。 移能力,增强图 表分析能力。 为什么雨水的PH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提问]在火力发电厂燃烧煤的废气中往往含有学生讨论、选择、通过防治酸雨和SO、O、N、CO等,如何设计方案除去有害气体解释,并比较各环境污染的学习2222 SO变废为宝, 种方法的优劣。 和教育,增强环2 介绍防治酸雨的不同途径。 保意识、社会责 任感、参与意识, 形成牢固的“可 持续发展”观。 小结:二氧化硫性质和作用以及检验方法,酸雨回忆积极思考。 巩固本节内容。 形成和防治。 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 )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 以文字修正。(每题3分,共18分) 1. 使学生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就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 1(错误,修正:不仅要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且要学会“怎么获得” 和“如何应用”,以及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发展过程就基本实践了对某一化 学命题的学习。 2. 国际上调查公民科学素养主要考察对三方面内容的了解程度: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 正确 ) 3. 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 ) 错误,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错误,“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涉及的内容应达到的最低(基本的)学习要求。 5. 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 ) 错误,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是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 6. 化学学习策略可以解释为化学学习方式。 ( ) 错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修正:化学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化学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规则、方法、技巧 及其调控。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四种“知识支柱”,请用英文和中文分别表达这四种“知识支柱” 。 1(该书提出的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2. 简述21世纪初的全国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 课程: 化学1 化学2 认识化学科学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实践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3.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A)与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B)建构的内容体系分别如下: A B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科学探究 元素化合物知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 化学基本计算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实验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试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两者的特点。 A:内容体现传统的教学观念,偏重化学学科知识,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提倡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揭示化学与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关系。(5分) (评分的标准是以学生的语句含义考虑) . 以“分子”为例具体说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 4 物质 微粒 ? 特征 ? 分子 构成 原子 ? ?保持 小,运动,间隔 化学性质 种类改变? ,种类不变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3分) 上图的制作过程:“分子”这个核心概念是与微粒和“化学性质”这两个概念联成了概念图的中心内容。(1分)然后,再去完善“微粒”和“化学性质”这两个相关概念。(1分)“微粒的上位概念是”物质”,“化学性质”的下位概念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分)此外,也不能忽略“分子”这一核心概念直接体现的性质特征:如“质量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1分) 三、设计题:(共50分) 1(通过“从碳酸饮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15分) 本题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包含五个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每个步骤答案合理就给3分。参考下列方案: 【问题的提出】炎热的夏天同学们都喜欢喝碳酸饮料,当打开碳酸饮料时,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你们知道这气体有怎样的性质呢, 【提出假设】假设: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验证假设】打开一瓶汽水,用一个塑料袋罩住汽水瓶口,手机适量的气体。再把收集的气体倾倒到燃着的蜡烛上,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打开一瓶汽水,用一个塑料袋罩住汽水瓶口,手机适量的气体。再把收集的气体倾倒到燃着的蜡烛上,可以看到燃着的蜡烛熄灭了。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交流与应用】由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我们可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 2(为高中教材“氯气的性质”一节内容(见附页)编写出教学目标,并设计一段教学情景,引入新课。(20分) 教学目标】(分类1分) (1)知识与技能(3分)a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中提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b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3分)a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b学会实验设计方法,体验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分)a(1) 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兴趣。b(2)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情景】(10分)写出一种方法且描述合理、清晰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即可给分,本题参考答案如下: A:化学事件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再网上有这样二则新闻报道:南昌某游泳馆发生氯气中毒事件;吉林乾安发生氯气泄漏事故2万群众被紧急疏散。通过两个事件引起同学思考为什么氯气会引起人们中毒,那么氯气有怎样的性质 呢, B:直接导入法: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了解到碱金属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类非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它包括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 C:化学史导入法: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的气体后,他又感到由衷的快乐。 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泊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发生反应。直到1810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以后,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氯气一直被当作一种化合物的物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的译文将其译作“绿气”,后改为氯气。 3.为高中教材“氯气的性质”一节内容(见附页)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15分) 评分标准:下列三点叙述合理的给满分。教学任务(5分)学习活动(5分)设计意图(5分)。参考以下方案。 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任务: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 氯气的化学性质和氯水的性质及其用 途及会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学习活动内容:(1)回忆原有相关知识培养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 的学习或者谈论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 题。 (2)阅读课本,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质。 (3)观察教师做氯气燃烧化学性质实激起学生探究的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验。 和团结协作精神及让学生在探究实验 (4)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假设,设计过程中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 实验方案探究氯水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社国内整理、归纳、概括信息的 (5)小节氯气的性质。 能力。
本文档为【[精华版]化学教学论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0-24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