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1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恩格斯: 恩格斯: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 现:一是唯物史观,一是 剩余价值理论;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 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 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 空想变成科学.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 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2 本教学单元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 二、 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 资本积累 四、 资本的循环周转 五、 剩余价值的分割 本部分教学的基本逻辑:解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 割;剖析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积累的实质;透视资本主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1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恩格斯: 恩格斯: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 现:一是唯物史观,一是 剩余价值理论;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 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 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 空想变成科学.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 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2 本教学单元讨论的主要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 二、 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 资本积累 四、 资本的循环周转 五、 剩余价值的分割 本部分教学的基本逻辑:解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 割;剖析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积累的实质;透视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全貌。 3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但货币本身不是资本。 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但货币本身不是资本。 货币必须在流通流域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 品,才能带来剩余价值,才能转化为资本。 才能带来剩余价值,才能转化为资本。 本部分讲4个问题:货币转化为资本; 本部分讲 个问题: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 个问题 公式及其矛盾; 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 资本的前提; 资本的前提;劳动力买卖的虚假性质 4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雇佣劳动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 货币转化为资本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产生的物质条件 要成为资本家, 首先手中必有一定数量 要成为资本家 , 的货币。 的货币 。 但不能由此引申出货币就是资 本。 5 什么是货币? 什么是货币 钱~ 什么是资本,也是钱~ 什么是资本,也是钱~ 既然都是钱, 既然都是钱,那为什么还要讲货币转化 为资本呢,货币和资本有什么不同吗, 为资本呢,货币和资本有什么不同吗, 请看这么一个案例:兄弟二人 请看这么一个案例: 6 从这个案例看出:同样是 万元 万元, 从这个案例看出:同样是1万元,为什么 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在于: 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在于: 老大手中的1万元只是商品交换的媒 老大手中的 万元只是商品交换的媒 介,所充当的是简单商品流通的手段 ),得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 G----W),得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得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而老二则把这1万元用作新的商品生 而老二则把这 万元用作新的商品生 产与交换, 产与交换,得到的是增值了的价值 (G----W----G’ )。 7 正是在这种货币多变的过程中, 正是在这种货币多变的过程中,生 产经营者手中的货币就摇身一变而成为 神奇的资本。因而这个公式G----W----G’ 神奇的资本。因而这个公式G----W----G’ 也就是资本流通的一般公式或总公式。 也就是资本流通的一般公式或总公式。 8 货币和资本区别与联系 从流通的形式入手: 商品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公式: 资本流通公式: 资本流通公式: W----G----W G----W----G 都称为流通公式,因为都包括买、卖两个阶段, 都称为流通公式, 因为都包括买、卖两个阶段, 是买和卖的统一。 是买和卖的统一。 9 区别之一:流通次序不同。 W----G----W 中,先卖后买 G----W----G 中,先买后卖 10 区别之二:流通的目的不同 W----G----W 中目的是另一 中目的是另一W G----W----G 中目的是货币。 中目的是货币。 11 区别之三:流通的内容不同。 在W----G----W 中货币作为中介, 中货币作为中介, 两件商品互换。 使 两件商品互换。 作为中介, 在G----W----G 中W作为中介,使 作为中介 两个货币互换。 两个货币互换。 12 区别之四:流通的终点不同: W----G----W中两边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 ----G----W中两边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 G----W----G 中两边是同质的货币。 ----W----G 中两边是同质的货币。 形式上的不同反映了内容的不同。 形式上的不同反映了内容的不同。 同量货币换货币是没有意义的。因此: 同量货币换货币是没有意义的。因此: 13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流通公式实际上是: 资本流通公式实际上是: G----W----G’(=G+?G) ( ? ) 就是剩余价值( ) ?G 就是剩余价值(m)。 两个流通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 m。 。 所谓资本,就是能带来 的价值 的价值。 所谓资本,就是能带来m的价值。 量的增加可以无限, 量的增加可以无限,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 度的。 度的 14 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 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 (马克思: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 马克思: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 但同其他任何人的观点比起来, 但同其他任何人的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 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一版序言) 。(一版序言 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一版序言) 无止境地追求 m,是资本家的历史使命。 是资本家的历史使命。 通过这种形式推动生产力发展。 通过这种形式推动生产力发展。 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 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资本运动过程,使资本 在运动中增值。 15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G—W—Gˊ 代表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 反映 ˊ 代表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了资本在 运动中增殖的本质,是资本的总公式。 了资本在运动中增殖的本质,是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价值增殖和 价值规律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价值增殖和 价值增殖 的矛盾( 的矛盾(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的增值与价值规 律的等价交换要求相矛盾) 律的等价交换要求相矛盾)。 16 m 生。 的产生,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不能 的产生,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在流通中产生, 又不能脱离流通领域而产 在流通中产生 , 17 在流通中,按照价值规律不能产生m 在流通中,按照价值规律不能产生m 等价交换不产生 m; ; 不等价交换也不产生 m: : – 你贵卖,别人也会贵卖,你只能贵买,相互 抵消 – 贱买,别人也要求贱买 – 同时贵卖和贱买,改变社会总价值在不同资 本家之间的分配。 18 离开流通,不能产生m 离开流通,不能产生m 生产者自己手中的W和G,其价值一定, 不可能无故地多生出价值。 19 因此, 因此, m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 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中产生。 中产生。 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20 这样,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W 这样,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W 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 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 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 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 (马克思:我们那位还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 马克思: 所有者,必须按照W的价值购买W 所有者,必须按照W的价值购买W,按照 W的价值出卖W,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 的价值出卖W 但他在过程终了时, 须取得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须取得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21 (三)劳动力成为W是货币转化 为资本的前提 解开资本总公式矛盾的钥匙是劳动力成 为w 劳动力成为W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W 劳动力成为w 劳动力成为w也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产生的根本条件 22 1、劳动力 人的身体中存在的, 人的身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 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 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 23 2、劳动力成为w的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必须有人身的自由,有权支配 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者必须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 来源。 24 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的价值: 劳动力 w 的价值: 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 也有价值 也有价值。 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w也有价值。 但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计量。 但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计量。 可以间接用供养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可以间接用供养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 间接用供养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25 的价值包括 劳动力 w 的价值包括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为延续劳动力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 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为提高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和训 练的费用。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 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来决定。 此外。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 26 劳动力w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 的使用价值 其特殊性在于,其他 被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 其特殊性在于,其他w被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 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或者转移。 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或者转移。劳动力被消 费时,创造出新价值和使用价值。 费时,创造出新价值和使用价值。 不仅有生产w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不仅有生产 和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创造出 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比劳动力本身更大的价值。 比劳动力本身更大的价值。 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使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 不同的量,后者大于前者。 不同的量,后者大于前者。资本家正是看中了 这一点,才购买这一商品。 这一点,才购买这一商品。 27 (四)劳动力买卖的虚假性质 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在流通领域完成。 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在流通领域完成。 (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 表面看,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是自由、平等的, 表面看,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是自由、平等的, 双方都只支配属于自己的东西,且都只顾自己。 双方都只支配属于自己的东西,且都只顾自己。 (似乎是等价交换) 似乎是等价交换) 28 一旦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成 交,“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 资本家,昂首前行; 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 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 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 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 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 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 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 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 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 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 让人家来 只有一个前途 鞣。” ——《资本论》1卷,p200 《资本论》 29 劳动力的消费同其他商品的消费一样, 劳动力的消费同其他商品的消费一样,是在流通 领域以外进行的 “因此,让我们同货币所有者和劳 因此, 因此 动力所有者一道,离开这个嘈杂的, 动力所有者一道,离开这个嘈杂的, 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领域, 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领域,跟随他们 非公莫入” 两人进入门上挂着 “ 非公莫入” 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吧~在那里, 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吧~在那里, 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 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 还可以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 来的。 来的。赚钱的秘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 来。” ——《资本论》1卷,p199 《资本论》 30 二、 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 (二)资本的本质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四)生产m的两种方法 生产 的两种方法 (五)资本主义工资 31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资本家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 资本家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 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了生产过程。 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了生产过程。 32 资本主义的生产也是商品生产 W生产有两个方面: 生产有两个方面: 生产有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 因此 w 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 过程的统一。 过程的统一。 33 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 w 生产 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 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 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因而, 因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 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运用劳动两重性原理 劳动两重性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 运用劳动两重性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 过程 34 1、 劳动过程 是人有目的的活动, 是人有目的的活动,是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 象进行加工,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象进行加工,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创造财富的一般条件, 创造财富的一般条件, 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 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 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 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它是人类生活的 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35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 因而具有 两个特点: 两个特点: ? 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 并在资本家 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的监督和支配下进行劳动。 的监督和支配下进行劳动。 劳动过程的成果即劳动产品, ? 劳动过程的成果即劳动产品 , 全部归资 本家所有而不是归劳动者所有。 本家所有而不是归劳动者所有。 36 2 、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必须让工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 资本家必须让工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 , 但生产 是价值增殖。 目的是 m ,是价值增殖。 要说明价值增殖,首先分析价值形成过程。 要说明价值增殖,首先分析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 W 的价值由生产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价值由生产W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包括: 包括 :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同 一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一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 所以价值形成过 程一方面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过程( 程一方面是生产资料 旧价值的转移过程 ( 具体 劳动转移和保存) 另一方面是活劳动( 劳动转移和保存 ) , 另一方面是活劳动 ( 抽象 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37 以皮鞋的生产为例: 假定,劳动生产率为: 双皮鞋 小时/人 双皮鞋/小时 假定,劳动生产率为:1双皮鞋 小时 人 每双皮鞋生产资料耗费10元 每双皮鞋生产资料耗费 元。 工人工资 6元/人/天,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 元。 元 人 天 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1元 每天劳动6小时,生产 双鞋 每天劳动 小时,生产6双鞋 小时 双鞋的价值: × 则6双鞋的价值:10×6 + 1 ×6=66元, 双鞋的价值 元 资本家的支出和收入相等, 资本家的支出和收入相等 , 价值增殖的目的没 有达到, 有达到, 38 若劳动时间延长到12小时 若劳动时间延长到12小时 12 购买支出: × 购买支出:10×12 + 6 = 126元 元 得到产品价值: × 得到产品价值:10×12 + 1×12 = 132元 × 元 132 – 126 = 6元 即价值增殖,就是剩余价值 元 即价值增殖, 价值增殖的目的达到了。 价值增殖的目的达到了。 39 剩余价值的来源 是资本家把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以上的 那部分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那部分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工人新创造价值和劳 动力价值的差。 动力价值的差。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 成过程, 成过程,这一定点指工人用于补偿自己劳动力价值 所必需的劳动时间。超过这一点, 所必需的劳动时间。超过这一点,才会产生 m , 是价值增殖过程。 是价值增殖过程。 40 资本主义生产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 w 生产过程;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的过程的统一,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的过程的统一 , 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w 生 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41 剩余价值的定义(本质内容) m 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 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 、 被资本家 无偿占有的、 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 无偿占有的 、 部分价值。 部分价值。 42 劳动时间的划分 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可分为必要劳动时 生产补偿劳动力的价值) 间 ( 生产补偿劳动力的价值 ) 和剩余劳 动时间( 动时间(生产 m )。 m 的生产并没有违反价值规律。 的生产并没有违反价值规律。W 交 换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换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m 是在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 过程中产生的。 43 (二) 资本的本质 从现象看: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从现象看 :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 资本总是 表现为 一定的物, 如厂房、 机器、 表现为一定的物 , 如厂房 、 机器 、 设备和 产品等, 但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 产品等 , 但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 , 只 有在特定的条件下, 有在特定的条件下 , 在它们成为剥削工人 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因此: 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因此: 资本是能够带来 m 的价值,它体现着资 价值, 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44 资本的性质 1. 资本是能够带来 的价值。本身总是表现为一定 资本是能够带来m的价值。 的价值 的有价值的物,货币、 设备等。 的有价值的物,货币、w 、设备等。 2. 资本是物的外壳掩盖着的生产关系。本质是一种 资本是物的外壳掩盖着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生产关系。 3. 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特定历史阶段上存在。 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特定历史阶段上存在。 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 45 (三)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为了生产m, 为了生产 , 资本家必须支出资本以购买材 料、厂房设备、劳动力等; 厂房设备、劳动力等; 根据它们(资本)在价值增殖中作用不同, 根据它们 ( 资本 ) 在价值增殖中作用不同 , 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46 1、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 程中,只转移自己的价值,不发生价值量 程中,只转移自己的价值, 变化。 变化。 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 47 2、可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 品中去, 而是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品中去 , 创造出新价值。 创造出新价值。 在劳动过程中不但能创造价值, 在劳动过程中不但能创造价值 , 而且能 创造剩余价值,带来量的增加。 创造剩余价值,带来量的增加。 48 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揭示了可变资本是价值发生增殖的根源, ? 揭示了可变资本是价值发生增殖的根源 , m 的真正来源是工人的劳动。 的真正来源是工人的劳动。 在理论上, ? 在理论上 , 对进一步阐明资本对工人的 剥削程度、资本有机构成、 剥削程度、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和地 租等理论做准备。 租等理论做准备。 49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 c 代表不变资本, 代表不变资本, m 代表剩余价值 v 代表可变资本, 代表可变资本, 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 w = c+v+m 剩余价值率: 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率:m’ = m / v = 剩余劳动(时 间 )/ 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剥削率, 剥削率 , 准确反映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 程度 50 (四)生产 m 的两种方法 进一步具体分析: 进一步具体分析:资本家生产剩余价 值有两种基本方法: 值有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51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 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 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 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52 图 示 必要劳动 4 剩余劳动 4 0?—————?—————?8 m’ = 4 / 4 = 100 % 必要劳动 4 m’ = 8 / 4 = 200 % 由于劳动时间绝对延长, 由于劳动时间绝对延长 , 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 产的 m 叫 绝对 m 。 剩余劳动 8 0?—————?—————? —————?12 53 劳动日的限度 劳动日的最低限度: 劳动日的最低限度: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日的最高限度: 劳动日的最高限度: (1)劳动力的生理界限。 )劳动力的生理界限。 (2)社会道德界限 。 ) 在平等的权力之间, 力量就起决定作用” “ 在平等的权力之间 , 力量就起决定作用 ” 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 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 1886.5.1 芝加哥 20 万人大罢工,争取 8 小时工 万人大罢工, 作制。 作制 54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 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条件下, 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 余价值。 余价值。 55 图 示 必要劳动 4 剩余劳动 4 0?—————?—————?8 m’ = 4 / 4= 100 % 必要 2 剩余劳动 6 0?——?————————?8 m’ = 6 / 2 = 300 % 56 相对 m 生产的实现 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 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 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由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直接取决于生产这部分生活资料的社会劳动生 产率提高。 产率提高。 间接取决于和生产这部分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 资料部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资料部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57 生产率提高是资本家追求 超额 m 的必然结果 超额 m 是个别资本家提高企业劳动生产 率 , 使自己的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 价值,而多得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价值,而多得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超额 m 是指 w 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的差额。 的差额。 58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 仍然是本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例如,社会平均条件下,每个工人一天 小时生 例如,社会平均条件下,每个工人一天8小时生 双鞋, 产2双鞋,每双的社会价值 元。其中转移价值 双鞋 每双的社会价值24元 20元,生产一双鞋用4小时,新创价值4元。 元 生产一双鞋用 小时,新创价值 元 小 时 某企业由于技术改革, 生产率提高, 工人劳动8 某企业由于技术改革 , 生产率提高 , 工人劳动 小时生产4双皮鞋 双皮鞋, 双皮鞋的个别价值为 元 小时生产 双皮鞋,4双皮鞋的个别价值为 80元 + 8 元 = 88元; 元 4双皮鞋的社会价值:24元 ×4 = 96元,超额剩 双皮鞋的社会价值: 元 双皮鞋的社会价值 元 余价值 96 – 88 = 8元 。 元 59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 当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超额剩余 价值消失。 价值消失。 但资本家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但资本家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60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两者本质上都是靠增加雇佣工 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 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 产的起点。 61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概念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 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 间绝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 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 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62 第二, 第二,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进行,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 变革为基础。 63 第三,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 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占据主要地位。 在现代资本主义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占 据主要地位。 64 (五)资本主义工资 表面看,工人已经按照他付出的劳动的 数量、质量,拿到了全部劳动报酬。 因此,没有什么剥削问题。 65 1、工资表面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原因: ? 工人是为资本家劳动后,才取得工资的。 ? 工资的多少又是按劳动时间的长短,产品数量 的多少来计算的。 ?工人的劳动复杂程度和熟练程度不同,又可取 得不同工资 因此,表面上,工资是劳动的报酬 66 2、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工资的本质: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不是 w ,没有价值或价格。 雇佣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 的使用过程。 67 劳动力是商品,但劳动不是商品,因为: 第一,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在出卖 前就应该独立存在。事实上,雇佣工人 的劳动在出卖前和当时都还不存在,它 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而这时, 劳动已经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家。 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68 第二,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的价值 无法衡量;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决定; 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是无意义的 同义反复。 69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不是否定价值 规律就是否定剩余价值规律。 如果劳动是商品,就应该遵循等价交换规律, 则不会有剩余价值; 如果承认剩余价值的存在,则表明资本家和工 人之间没有进行等价交换。 事实上这两个规律都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 是不能否定的。 70 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是揭示资本 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 工资的本质: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也象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随市场 波动。 71 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 记件工资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72 三、资本积累 主要学习两个问题: 主要学习两个问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73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再生产 、 不断更新、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 不断更新、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74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 资本家把全部 m 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 用于个人消费, 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例如: 例如: 支付资本 5000元,m’=100%,获得产品价值: 元 ,获得产品价值: c(4000)+v(1000)+m(1000)=6000 其中的 m = 1000,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 ,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 下一时期的生产资本 仍然为 5000。 。 75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 (1)工人养活了资本家和自己,而不是资 )工人养活了资本家和自己, 本家养活了工人。 本家养活了工人。即 V 是工人自己创造 (2)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因为经过 )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若干年 其资本 就全部消费完了。 就全部消费完了。 (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 ) 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 76 工人的个人消费,并非工人个人的私事。 工人的个人消费,并非工人个人的私事。一方 面保证他们维持自己和再生产自己, 面保证他们维持自己和再生产自己,另一方面 通过生活资料的消耗来保证他们不断重新出现 在劳动力市场上。 在劳动力市场上。 对资本家来说,工人的个人消费犹如给机器加 对资本家来说, 油一样,是必要的。 油一样,是必要的。 马克思: 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 马克思:“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 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的手里。 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的手里。” 77 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 、 累的实质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把 m 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 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 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78 举例: 举例: 第一期: 第一期: 获得产品价值: 支付资本 5000元,m’=100% ,获得产品价值: 元 c(4000)+v(1000)+m(1000)=6000 其中的 m=1000,一半(500)用于个人消费,另 ,一半( )用于个人消费, 一半( 一半(500)用于生产。 )用于生产。 第二期: 第二期:生产资本 为 5000+500=5500,产品价值 , c(4400)+v(1100)+m(1100)=6600 79 扩大再生产的类型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 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依靠提高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效率实现生 产规模扩大 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同时交叉进行 80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m 的资本化,即 m 再作为资 本来使用。 本来使用。 m 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 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 实质 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 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 , 从而进一步无 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81 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意义 转化而来, (1)追加的资本一开始就是 m 转化而来, ) 是由工人创造的。 是由工人创造的。 (2)资本家的追加资本,不仅是资本家剥 )资本家的追加资本, 削工人的结果, 削工人的结果,而且还是资本家用来进一 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 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 (3)资本家不但要工人补偿劳动力的价值, )资本家不但要工人补偿劳动力的价值, 而且还要生产出新的 m 。 82 资本积累的原因: 资本积累的原因: 无止境地追求m,是内在动力。 ? 无止境地追求 ,是内在动力。 优胜劣汰的竞争,是外在压力。 ? 优胜劣汰的竞争,是外在压力。 83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的扩大有什么规律, 资本的扩大有什么规律, 资本的扩大对工人阶级的命运有什 么影响, 么影响, 84 1、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 (1) 资本的技术构成 ) 从物质形态看, 从物质形态看 , 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 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例如: 台织机 个工人。 例如:3台织机 :1个工人。 个工人 85 (2) 资本的价值构成 ) 从价值形态上看, 从价值形态上看 , 资本由一定数量 的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 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 , 两者之间 的比例叫价值构成; 的比例叫价值构成 ;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 本的比例。 本的比例。 86 (3) 资本有机构成 )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了技 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C 和 v 的价格变化,影响价值构成, 的价格变化,影响价值构成, 但不是有机构成的变化。 但不是有机构成的变化。 87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 资本主义积累过 程往往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程往往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 提。 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是资本集中和资本 积聚。 积聚。 88 (4) 资本积聚 ) 个别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增大自己 的资本额。 的资本化达到。 的资本额。通过 m 的资本化达到。 89 (5) 资本集中 ) 把若干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 把若干分散的中、 为大资本。包括大吞小、 为大资本。包括大吞小、 股份公司 等形式实现。 等形式实现。 竞争和信用是两大杠杆。 竞争和信用是两大杠杆。 90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 资本积聚不仅能增大个别资本量, ? 资本积聚不仅能增大个别资本量,而且 还能增加社会资本总量; 还能增加社会资本总量 ; 而资本集中不 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 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 ? 通过资本积聚来增大个别资本的速度是 比较慢的, 比较慢的 , 而通过资本集中来增大个别 资本的速度是很快的。 资本的速度是很快的。 91 ? 资本积聚要受到原有资本量和 m 量的 限制;而资本集中不受此限制。 限制;而资本集中不受此限制。 ? 资本积聚直接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 系;而资本集中直接反映资本家之间吞 并和联合的关系, 并和联合的关系,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 系只能间接表现出来。 系只能间接表现出来。 92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 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 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 力增强,会加速资本集中; 力增强,会加速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和资本积累规 模迅速增大,反过来会加快资本的积聚。 模迅速增大,反过来会加快资本的积聚。 93 2、相对人口过剩 、 (1) 劳动力的 供需矛盾 ) 需求减少 ?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需求绝对减少 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 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需求相对减少 供给增加 ?妇女、儿童 妇女、 ?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破产的小资本家 94 (2) 劳动人口过剩的实质: 相对过剩 ) 劳动人口过剩的实质: 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这种过剩不是绝对过剩, 这种 过剩不是绝对过剩 , 不是社会的财富 和生产能力不能保证这些人的生活和工作, 和生产能力不能保证这些人的生活和工作 , 只是相对于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来 说是过剩的。 说是过剩的。 95 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意义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必 然产物, 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 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象蓄水池, 象蓄水池,适应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周 期性变化的需要; 期性变化的需要; 对在业工人形成压力,有利于加强剥削。 对在业工人形成压力,有利于加强剥削。 96 (3)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 ) 流动形式:在城市中时而被雇佣、 ? 流动形式 : 在城市中时而被雇佣 、 时而 被解雇的过剩人口 ?潜在形式:农村失业、半失业的人口 潜在形式:农村失业、 停滞形式:就业层次低且极不稳定, ? 停滞形式 : 就业层次低且极不稳定 , 经 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人口。 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人口。 97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和历史趋势 (1)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 资本积累必然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 资本积累必然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 一方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 一方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 工人失业和贫困的积累。 工人失业和贫困的积累。 98 绝对贫困:一无所有,隶属于资本, 绝对贫困:一无所有,隶属于资本, 生活状况绝对恶化 相对贫困:无产阶级的收入在资本主义 相对贫困: 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 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 99 (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 表现: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资 表现: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 本愈来愈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本愈来愈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无产 阶级相对贫困加深。 阶级相对贫困加深。 100 End 101
本文档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73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24